“中国梦”、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原因

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原因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国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和现状的发展道路。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广泛的地域差异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大国。
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
借鉴西方模式中的有益因素,但必须根据本土情况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实现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其次,中国道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指导和参考,明确了中国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坚持中国道路,可以使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困难和挑战,取得更好的发展。
第三,中国道路可以增强国家的自主权和独立发展能力。
中国秉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不依附于任何外部势力。
中国始终坚持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主权,坚决捍卫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独立性。
走中国道路可以保持国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最后,中国道路有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倡导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的多极化和各国共同发展繁荣。
走中国道路不仅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有助于实现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是基于中国国情和实际,以及中国的优势和发展需求。
坚持中国道路,不仅符合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目标,也有助于世界和平和全球共同发展。
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实现途径

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实现途径
1、中国梦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2、实现途径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扩展资料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4)也需要两岸同胞共同来圆,是包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梦想。
(5)要勇于冲破陈旧观念的障碍。
(6)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7)要勇于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扩展资料
中国梦的特征:
1、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
“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
2、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
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
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
3、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来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
4、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
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百年潮中国梦第二集中国道路观后感

百年潮中国梦第二集中国道路观后感近期,我观看了纪录片《百年潮中国梦第二集中国道路》。
该片通过讲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以及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深入探究了中国道路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以下是我的观后感。
首先,电影的结构非常清晰,情节流畅自然。
其采用了多种讲述方式,如历史照片、专家访谈、现场采访、亲历者讲述等,使得电影充满生动感和真实感,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其次,电影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括。
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多个时期,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
电影将这些事件串联起来,使得观众在短时间内了解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
我个人对于电影的内容有很深的理解和感受。
看到经济改革的过程中,那些决策者们是多么的艰辛和勇敢。
需要决策者有正确的判断,拥有坚定的信仰和强烈的意志,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践。
底层百姓得到了更多的权益,社会稳定性也不断提高。
在科技上,电影中提到了“先进适用、自主创新”的科学精神,我深为赞同。
只有秉承这种精神,才有可能将科学技术落地并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把握自己的大好风光,就把握了全世界的大好风光。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中国领导人谋划了一条适合中国自身国情的道路。
这个道路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持必要的开放程度,在发展中不断探索创新的道路。
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节奏、设计自己的蓝图,并坚持不懈地推进开来。
电影的音乐也堪称一绝,它紧密地和画面联系在一起,通过音乐的旋律、量感和音效等,使得观众更深入地感受到电影的情感。
从电影中得到的启示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们国家的发展必须总揽全局,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
其次,我们要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成果转化为群众共享的生活福祉和社会福利。
再次,我们的发展道路必须站在世界面前,通过开放、互动、创新和竞争实现自我提升。
最后,这部电影如果仔细思考,可以发现它是对我们的一种启迪。
我们要持续关注自己国家的发展和思考,将个人的理念和精神表达出来,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份子,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内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根本特点”和“基本特征”,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社会主义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中国梦的核心是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个个体都可以在中国梦中找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教育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的意识和勇气。
•通过历史教育、地理教育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深入人心。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
•通过语文课程、历史课程等,让学生学习、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创新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4. 全面发展教育•强调全面发展教育,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体魄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追求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结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内容的落实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精神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等方面的培养,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民族自豪感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反映中国梦的实现道路中国特色

反映中国梦的实现道路中国特色摘要:一、引言: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素三、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五、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正文:一、引言: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实现这幅蓝图,唯一正确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方面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使之成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国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些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
五、结论:总之,实现中国梦唯一正确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

收稿 日期: 2 0 1 3 — 1 0 — 0 5 作者简介: 刘瑜 。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科 学社会主 义与共产主义运动教研 部教师 , 研究方向: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台湾政治。
9
中共 乌鲁 木齐 市委 党校 学报
第 4期 2 0 1 3年 1 2月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p a r t y s c h o o l C P C U r u m q i mu n i c a l c o mm i t t e e
大称之为“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理论” , 高度评价这个新概括 的理论用新的思想 、 观 在 内的科学理论体 系 , 是对马克思列宁 主义 、 毛泽 点继承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 ,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 东思想 的坚持和发展 。至此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主义。十五大正式称这个理论为“ 邓小平理论” , 指 论体系发展较为成熟 。 出这个理论把对社 会主义 的认 识提高到新 的科学 ( 二)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是宝贵的思想
学发展观是与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 一)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历史发展
党的十三大提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 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的科学 理论 , 将它们统称为 理论 ” ,初 步回答 了我 国社会 主义建设 的阶段 、 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 。十八 大再次概括 务、 动力、 条件、 布局 和国际环境等基本 问题 。十四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一、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价值观在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的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衷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它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入理解,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精髓。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实践探索。
这条道路的成功在于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三、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路径2.1 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总目标。
它是中华民族普通人民的共同愿望,体现了国家与民族的共同利益与命运。
2.2 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进行政、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中国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的关系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梦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实践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梦的深入解读。
3.2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改革举措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实现中国梦不断探索和奋斗。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的实践成果4.1 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在经济建设方面表现明显。
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长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4.2 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在社会建设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与发展,使人民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待遇。
六、未来展望与挑战在未来发展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进步。
中国道路“中国梦”

强 调 , 要 深 入 学 习
贯 彻 党
员 、 中 央 组 织 部 部
长 赵 乐
近 日 , 中 共 中 央 政
治 局
履 行 政 治 责 任
局充性作的
人 白 这 力 运 本加 奢 义 生 做 求 坚
( 摘 自 《 人 民 日 报 》 )
面 。
满 活
力 的
组
织 工
作 生
动
、 创 造 性 , 营 造 齐 心 协 力 、
, 充 分 发 挥
各 方 面 的 积 极
同 志 要 夙 夜 在 公
、 勤 勉 工
赵
乐 际 强 调 , 组
织 部 门
政 治 本 色 。
、 带
好 队
伍 , 永 葆
共 产
党
根
弦 , 心
存 敬
畏பைடு நூலகம்、 守 住
清
。 要
始 终
绷
紧 廉
洁 自
律
用 规 律 、 推 进 工 作 的 能
领
, 不 断
提 高
把 握
大 局
、
强 学 习 , 一
人 正 能 公 觉 贯 责 要 习 道 风 扬结 一 的 际 委
。 要 密 切 联 系 群 众 , 坚 持
地 评 价 人 , 公 道
地 选 用
之
责 , 公 平
地 对
待
人 , 公
道 正 派 之 心 , 恪 守
选 贤 任
服 从 服 务 大 局 。 要 深 怀
彻 党 的 路 线 方 针 政 策 , 自
任 , 严 守 政 治 纪 律 , 坚 决
走中国道路,实现 13 亿人民的中国 梦,要有道路自信。这种自信既来自科 学社会 主义的 理论 逻辑——通 过社 会 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内容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内容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制定并提出的,强调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
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繁荣稳定的中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确保国家繁荣稳定。
2. 强军兴军: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实现军队现代化,提高军队实战能力,确保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3. 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推动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国际秩序和地区稳定。
4.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深化改革。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容涵盖了国家发展、军事力量、外交关系以及社会主义道路等方面,旨在实现中国的强国之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呕心沥血、接力续写精彩纷呈的新篇章。
2013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深刻论述的中国梦,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具有强大的时代感召力。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关键是选择正确的路径,就是要坚持中国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一定要坚持走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合理性、发展的规律性和胜利的必然性,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二、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指向具有一致性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事实上,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而现代化是整体的社会变迁,具有丰富内涵,除经济现代化之外,还包括政治民主化、文化现代化、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人的全面发展等。
这也就是说,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是全方位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读“中国梦”资料(精简版) 2

解读“中国梦”学习资料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
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一、主要内容:“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
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要恢复古代中国鼎盛时期的疆域版图,而是要使中华民族跻身于先进民族行列,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份额尽量扩大。
1.奋斗目标:两个百年的发展战略。
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三个坚持:一是坚持走中国道路,即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坚持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三是坚持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
3.三大动力源:一是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二是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三是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4.富强三部曲: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第一部曲。
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八大又围绕这一核心目标系统地设计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
第二部曲。
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部曲。
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基本要求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辛向阳指出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五个有”:有路、有魂、有底、有人、有备。
1.有路是指中国梦的实现有着中国道路的支撑。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里说得很清楚,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华民族,依据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主题及其所决定的基本历史实践,圆梦之路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艰难探索、最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兴之路”。
离开这一确定的政治内涵谈论中国梦,就难免走偏。
一、用西方政治制度塑造中国人的未来之梦,在今天已是暗潮涌动,然而,背后隐含着的却是历史的颠倒和是非的混淆在当今中国,有一种观点试图用“非意识形态化”解读现代化,视资本主义现代化为“普世价值之路”,否认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区别,从而兜售“西化梦”特别是西方“宪政梦”。
那么,我们首先应看一看,这个梦是如何出现的?它给中国带来过什么?17世纪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被当作是近代宪政制度的开端。
他们把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1679年的《人身保护法》、1689年的《权利法案》、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等作为奠定了英国宪政基础的宪法性文件,把洛克看作是宪政理论的奠基者。
洛克宪政理论的实质就是确保资产者的利益:只要财产得到正当保护,就是正义的,其他一切政治价值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是要服从于这一优先理念的;财产是至高无上的,其他的都是从属。
20世纪美国思想家列奥·施特劳斯就怀疑洛克给予个人权利是为了保障大多数人的思想,他说:“洛克把多数人的权力视为对坏政府的制约,以及反对暴虐政府的最后凭借;他并不把它视为政府的替代物,或者就等同于政府。
他认为,平等与公民社会是不能相容的。
……最要紧的是,由于自我保全和幸福要以财产为前提,因而公民社会的目的就可以说是保护财产,保护社会中富有的成员免于贫困者的索要。
”([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39页)施特劳斯不仅明确否认洛克的这种政治学说,而且指出洛克的政治学说本质上是为有产者服务的,只有富有者才享有政治权利,财产上的不平等可以合理地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因为人们进入政治社会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其财产。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的关系

3212014年4月下半月刊艺术文化交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的内涵(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及其科学内涵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自从我们选择跟随马克思主义的脚步,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选择走社会主义发展路线,中国革命的命运从此被改写。
人民成了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国情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开始在探寻适合本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上 阔步。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里,邓小平首次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科学概念也随之而出。
党的十三大作出确认: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后来简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七大首次对这条道路的内涵作了明确界定和规范表述,从领导主体、历史方位、基本路线、总体布局、奋斗目标五个方面做出概括。
十八大在此基础上,对其作出了新的概括,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深化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们对其科学内涵的人是推向了新境界。
(二)“中国梦”的概念背景及本质内涵十八大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新的概括,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党的建设六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
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同志对十八大思想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夙愿。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中国人 中国梦》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重要知识点总结1.中国梦的内涵: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3.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有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1)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怎样实现中国梦?(1)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5)每一个中国人努力奋斗。
6.中国人自信的源泉有哪些?(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7.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
8.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1)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2)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3)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社会文化探析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刘凯迪【摘 要】“中国梦”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非常重视的一个内容。
研究“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及其实现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梦”两者的实质与内容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性,在一定程度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实现就是“中国梦”的实现。
本文针对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行研究分析其内涵以及关系,提出实现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路径。
【关键词】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一、前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大力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首次提出并多次阐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实现路径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
二、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中国梦2013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再起航的第一年。
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号召。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
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中逐步形成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中国梦-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与中国梦内容摘要: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每个人都有中国梦,而他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本文将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与中国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国梦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文: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到底是神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不是一条简简单单的理论,而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
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她厉害在哪里?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早就发现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他们在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曾经做出过许多努力,提出过许多好的思想。
邓小平理论继承了这些思想和观点,逐步形成了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理论的准备和初步提出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前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的阶段(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理论正式确立命名的阶段(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的确立时间跨度这么大,所以他所包含的内容页相当的丰富: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

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确立了根本方向和基本价值,九十余年来的中国道路又奠定了“中国梦”坚实的实践基础。
把“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既对我们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又对在我们政治话语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意识形态的一以贯之具有极端重要的理论价值。
“中国梦”:赋予奋斗以目标与意义人奋斗总是要有目标的。
同样是做砌砖的工作,把它仅仅当做一个为砌砖而砌砖的行为和把它当做为一座宏伟大厦添砖加瓦,其精神状态截然不同;物质利益是人奋斗的原动力,但物质利益不是也不能成为人奋斗的目的与归属,“未富先奢”、“稍富便骄”背后是理想的缺失与价值的迷茫。
反过来,为目标而努力为理想而奋斗,就算再苦再累也会心甘情愿,也会义无反顾。
“中国梦”就为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确立了这样一个目标,给我们的奋斗赋予了意义。
学习中国梦、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梦、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摘要:乃至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聚集民族精英,探索民族解放,由小及大,拉起队伍,星火燎原,誓要砸烂旧世界,建立新政权,不怕牺牲,克服千难万险,凤凰涅磐,建立起新中国,至此,一切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宣布废止,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轰然倒塌,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跃成为完全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走出了一条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辉煌道路,在当今的历史大潮中,中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应充分汲取祖先的文明成果,吸收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锤炼新思想、新境界,继续发扬壮大中华文明内涵,激励大众,走出“饿则多思,饱则少念”的思想定势回望改革开放之路,应该说中国抓住了世纪之交的发展机遇,首先使中国成为了制造大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各种产品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彻底告别了物资匮乏的年代。
各类出口型工业的兴起,也大大增加了国家的外汇储备,与西方国家接二连三地出现亏空型经济危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建大型工程的能力突飞猛进地增强。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庐山地震,近五年中国遇到了这三次超过七级的地震灾害,国家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抢救灾区、建设灾区,并在财力上做到胸有成竹,没有伤及国家财政的根本,并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现阶段,中国建成和在建的大型工程有: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国家高速公路网、国家高速铁路网、各类跨海大桥及钻山隧道等等,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展现了中国日益增强的资金优势和现代化建设能力,也展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聚集力量的制度优势,同时也成就了一批大型现代化龙头企业,为进一步走出国门投资国外、谋求更大发展积累了技术、锻炼了队伍。
中国的改革开放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尤其首先解放了数量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使中国加速走上了工业化道路,无论对中国社会还是对世界局势,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对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对外交流,勤劳的中国人民以辛勤劳动创造财富、积累财富的能力超强而不容置疑,吃大苦、耐大劳本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途径[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一、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道路关乎党的命脉, 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 也就是我们不断追逐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其开辟经历了一个艰辛而曲折的过程。
早年, 毛泽东就提出,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 不能再走苏联走过的弯路。
在这一时期, 他相继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讲话,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毛泽东对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起点。
“在探索过程中, 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 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 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在改革开放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 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既不封闭僵化, 也不改旗易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中国的现实国情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指明了方向。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各方面制度、体制也随着探索的深入不断确立和完善, 在实践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提供了制度保障。
实现中国梦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

实现“中国梦”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系统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贯穿报告的主线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召开二十余天后,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同时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论断。
“中国梦”的实质是几代中国人的民族复兴之梦、国家强盛之梦、未来美好生活之梦,是可望并可及的真实之梦。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
而实现这个共同的梦想,当前最紧迫的就是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贯穿十八大报告的主线并与之紧密结合,才能确保今后在探索和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没有偏差、不走弯路。
一、历史的经验充分证明实现“中国梦”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上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但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屈辱而悲壮的近代历史,但同时也开启了民族复兴的历史,开启了中国梦的历史。
百余年来,中国人真是在做梦,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四处寻路,四处碰壁,始终没有找到民族复兴之路。
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行者发动了“辛亥革命”,首次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为之极力奋斗,但终归还是没有找到适合中国的民族复兴的出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踏上了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依靠全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几代人接力探索才逐步使我们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展现出光明前景。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由此可见,自1840年以后的170余年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任何形式的道路和社会形态都不适合中国国情,都避免不了失败、碰壁的最终结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梦”、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以其丰富的意蕴和美好的愿景为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勾勒出一个可亲可近的奋斗目标。
在正在召开的“两会”上,“中国梦”更是成为了全社会热议关注的焦点话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国梦”做纵深的理论研究与探讨,特别是讲清楚“中国梦”与我们数十年来所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系,与我们数十年来所走出的中国道路的关系,对于更好地“追梦”乃至“圆梦”是很有意义的。
十八大以来,“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念和亲和的风格迅速为整个中国社会所认同,所追捧,并日益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主流政治话语之一。
不过,在我们聚焦关注研究“中国梦”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梦”并不是突兀而起、横空出世。
孤立地就“中国梦”来谈“中国梦”既不容易讲清楚,又不可能深入下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确立了根本方向和基本价值,九十余年来的中国道路又奠定了“中国梦”坚实的实践基础。
把“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既对我们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又对在我们政治话语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意识形态的一以贯之具有极端重要的理论价值。
“中国梦”:赋予奋斗以目标与意义人奋斗总是要有目标的。
同样是做砌砖的工作,把它仅仅当做一个为砌砖而砌砖的行为和把它当做为一座宏伟大厦添砖加瓦,其精神状态截然不同;物质利益是人奋斗的原动力,但物质利益不是也不能成为人奋斗的目的与归属,“未富先奢”、“稍富便骄”背后是理想的缺失与价值的迷茫。
反过来,为目标而努力为理想而奋斗,就算再苦再累也会心甘情愿,也会义无反顾。
“中国梦”就为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确立了这样一个目标,给我们的奋斗赋予了意义。
——梦想呈现蓝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难轻言跨越的长的历史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尚未成功仍需努力。
要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不灰心丧气,不松懈动摇,理想与蓝图尤为可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共同理想。
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表述略显抽象和意识形态化。
现代传播理论与实践都表明,意识形态的内容不一定非要用意识形态的方式表达,非意识形态的话语更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中国梦”在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实质与科学价值的同时,从话语体系上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换,给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一个既能有憧憬有超越又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一个既科学崇高又喜闻乐见的理想,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亲和、更加清晰、更加具体。
——梦想凝聚共识开放变革的中国也是社会转型分化的中国,在社会转型分化的背景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阶层、群体也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些梦想往往各有诉求甚至大相径庭。
固然历史进步的合力迟早会把这些追求与梦想汇集成平行四边形,但这样的四边形将会呈现出什么样的轮廓,其中的社会成本与代价将会有多大是十分不确定的。
通过“中国梦”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诸色人等大大小小五彩缤纷的梦想汇聚为一个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愿景,在不同中寻找和呵护共同,在共同中尊重和保护差异,这样就可以把13亿人的力量汇集于一处。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有了共识,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战胜?有什么样的理想不会实现?——梦想激发勇气追梦是因为现实不尽如人意,圆梦就要去直面现实、改造现实。
很多的时候,我们面对心有不甘的一些现实状态之所以有无奈的感觉,不是因为没有改变的办法而是因为没有改变的勇气,以至于把一些本不应该成为梦想的状态当做了梦想,比如把“房叔房姐”当做走向富裕的捷径;把一些偶然侥幸纯属运气的东西当做了追求的目标;比如把一唱成名的“大衣哥”当做“草根”的样板。
但是,当确立起了真正的“中国梦”,其道义的正当和路径的科学会让我们勇于向不公平不正义说不,让我们勇于指出期待天上掉馅饼的虚幻与可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梦想塑魂“中国梦”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在13亿乃至更多人口的国度中实现共同富裕,在为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大国的和平崛起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全新的事情、全新的探索、全新的实践。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梦”也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一个崭新的梦。
正因为“崭新”,如何做到复兴而不是复古,崛起而不是威胁,“中国梦”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为其界定内涵、塑造灵魂、彰显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主体,决定了“中国梦”既是个体梦又是国家梦与强调个人奋斗的“美国梦”相比,“中国梦”是建立在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基础上的梦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个人的奋斗发展与全体人民、全民族的奋斗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实现自己的发展,建设自己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共同富裕作为根本原则,始终注意让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能为人民群众共享,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当我们把“国”与“家”、“民”与“族”融为国家民族,把“你”、“我”、“他”整合为“大家”,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就会变成现实的生活状态,“中国梦”也就在体现本质中进一步丰富了它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平发展,决定了“中国梦”既是中国梦又是世界梦复兴不仅是经济政治的复兴,更是文化文明的复兴。
我们要通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一个能彰显五千年灿烂文化、能传承五千年悠久文明、能把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共享、能用自己的软实力促进世界共荣共进的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复兴的中国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中国;复兴的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
我们仅以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为例。
这是把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成果有机结合创造性转换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为中国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文明的基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决定了“中国梦”既指向未来又呈现当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讲过:“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
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既指向未来又属于当下,这就为“中国梦”同时设定了两个时间坐标。
面向未来,“中国梦”承载了我们一切美好的希冀与追求,民主充分、法治昌盛、权利神圣、国富民强,乃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等,都是其题中应有之义,通向这一梦想的道路没有休止符;着眼当下,“中国梦”要求我们一切的制度安排、一切的政策导引都应努力扶正驱邪,去恶向善,通过阶段性的目标一步一步为走向新社会奠基铺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表明“中国梦”的起点就在脚下而不在别处。
把这两个时间坐标结合起来,就是我们要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始终脚踏实地干好我们必须要干的事情,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在投身当下实践的过程中丝毫不忘前进方向,不得过且过饮鸩止渴,让“中国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离我们更近。
中国道路:通向梦想之路梦不同,圆梦的道路亦不同。
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走中国自己的路,这就是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是一条为了我们自己的路也许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通往罗马的路是一定到不了香格里拉的。
道路的选择当然要与梦想的指向相匹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进行时空的大幅压缩与跨越,我们要用数十年走过现代西方社会数百年的历程,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道路必须是一条赶超之路。
为了赶超,我们的道路要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国道路的内在机理与运行模式决定了它可以形成强大的统一意志和组织力量,让全国成为一盘棋,把一切经济政治社会资源都组织调动起来,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上下贯通,统一行动,重点攻关解决难题,快速高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完成各种任务。
为了赶超,我们的道路要能和谐包容。
中国道路统筹兼顾、求同存异,在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发展进步中的有益经验,吸纳人类文明进步的各种成果;在消除不利于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的不利因素,克服阻碍社会群体创新奋进的不良现象,营造各尽其能的氛围和环境,把各个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等等方面,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具有了独特的优势。
——中国道路是一条我们自己走出来的路。
地上本来没有路,走得多了也便成为了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也许只有三十余年,但中国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则可以上溯至20世纪初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创立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算起。
九十多年来我们经历了艰辛探索、曲折徘徊、凯歌突进,各种酸甜苦辣都品尝过,各种艰难险阻都跨越过,也正是这丰富的经历让我们对这条道路心中有数。
不仅如此,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现在,三十多年的成功实践又让我们对这条道路充满自信。
连续三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13亿人口的总体小康、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的表现、在一系列大事难事喜事方面的作为等等,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乌托邦,而是一场伟大的、已经成为实践的社会运动。
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的确立,我们在未来发展的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道路是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马克思曾经讲过一段话,一个社会发展的条件不是我们自己选定的,而是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
我们不可能避开这些因素和这些因素所带来的既定状态。
国情就是这样一种因素。
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发展程度都是不可选的、都是既定的,甚至是特定的。
任何道路如果不与具体的国情相适应,就会水土不服,难堪大用。
以“美国梦”为代表的现代西方社会发展道路是在其几百年的资本主义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背后更有着上千年的西方文化滋养,还有着近百年的海外殖民掠夺资本。
这样的“美国梦”,中国学不来,不能学,也没有资本去学。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结果“先生老是侵略学生。
”中国道路只有充分彰显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圆“中国梦”。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不是一种借口,而是一种本能,一种策略;不是一时权宜,而是始终必须,永远必然。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