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教案三年级上册
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通用9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通用9篇)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通用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篇1本课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受和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
2、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帮助他们能够自信地学习、自信地做事,体会因进步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3、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不仅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还包含着老师、家长和朋友的帮助,从而知道感激他人。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通过让学生填写一年级的试卷,帮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
2、通过让学生对比现在和以前的作品、作业以及其他的个人资料,感受到自己是在不断进步的。
3、通过教师、家长的鼓励,使学习较差的学生也明白自己在这几年的学习当中也在不断进步。
4、在第一、第二环节的基础上,开展“登上进步快车”的活动,使每位学生都去寻找自己的进步之处,树立自信心,体验进步带来的喜悦和快乐。
5、开展“叠幸运星,存放愿望瓶”活动,让学生写出自己对未来有哪些期盼,使学生确定努力的方向,并为此而不断地努力。
实施过程(一)展开活动,揭示主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试卷,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吧!(教师发试卷,学生拿到试卷后开始做题。
)师:大家做得真快呀!同桌之间交换一下试卷,互相订正,看看大家的成绩如何。
(订正答案,统计成绩。
)(实物投影出示:一位学生在一年级时答的同样的试卷。
)师:咱们再看看她现在做的这份卷子。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显示两份卷子)师:同样一份卷子却是两种结果,这是为什么?生:因为她现在学的知识多了。
生:因为她长大了!生:她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了!生:同一年级相比,她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师生互动,深化主题师:进步可真大!其实,每个同学的身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教案全册

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集体与个人关系,学会遵守班级公约,尊重他人。
2. 使学生认识到传统节日重要意义,学会合理安排节假日时间,注意游玩安全。
3. 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提高他们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遵守班级公约,尊重他人。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注意节假日安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班级活动,让学生体验集体与个人关系,引发他们对班级公约、尊重他人思考。
例:组织一次班级接力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到团结协作重要性。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班级公约、尊重他人、传统节日等知识点。
例:讲解班级公约时,可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明白遵守公约好处。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例:设计关于尊重他人练习题,让学生互相评价,培养他们道德素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 内容:第一单元:我们新班级集体与个人关系班级公约尊重他人第二单元:我们节假日传统节日意义合理安排时间安全游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第一单元,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班级公约作文。
结合教材第二单元,让学生设计一份节假日游玩计划。
2. 答案:作文:参照教材内容,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描述班级公约制定过程和遵守公约好处。
游玩计划:包括游玩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安全措施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班级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节假日活动,共同培养学生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过程中实践情景引入我认为实践情景引入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点。
通过实际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知识点,提高他们学习兴趣。
三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三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思想品德,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2.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巧;4.通过学习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认识思想品德,掌握其定义和重要性;2.学习课内外团队合作的重要性;3.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4.了解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5.学习尊重他人,构建和谐社会。
三、教学重难点:1.思想品德的定义和重要性;2.团队合作的意义和技巧;3.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4.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的理解与识别;5.尊重他人,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2.学生课本和练习册;3.多媒体设备;4.教学反馈表。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或问题引入思想品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了解思想品德的定义和重要性。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教材,简单直观地介绍思想品德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2.教师结合例子,阐述团队合作的意义和技巧,并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
Step 3:课堂活动(25分钟)1.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展示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技巧。
2.设计情景让学生演绎,根据不同情境构建和谐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关系,并辨认出关系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Step 4:知识巩固(20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思想品德的定义、重要性和培养方式。
2.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团队合作和社会关系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Step 5:教学反馈(5分钟)教师通过教学反馈表,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情况和学习收获,并做出相应教学调整。
六、作业布置: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感悟思想品德培养的短文,并用实际行动贯彻思想品德的要求。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思想品德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下节课需要加强案例讲解和实际操作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和行为习惯。
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我是幼小的公民第一课:和平友爱的象征——白鸽教学目标- 了解和平友爱的重要性- 研究白鸽的象征意义- 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教学内容1. 课文:《白鸽飞》-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白鸽的象征意义- 分组讨论白鸽带来的和平友爱信息2. 角色扮演:和平使者- 学生分成小组,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 通过角色扮演,研究和平友爱的行为和谈话方式3. 制作和平友爱标语- 学生自愿参与制作和平友爱标语- 展示并分享自己设计的标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和平友爱,为什么和平友爱很重要2. 研究课文《白鸽飞》,分析课文中白鸽的象征意义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白鸽带来的和平友爱信息,并记录观点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进行小剧场演出5. 制作和平友爱标语:学生自愿参与制作,班内展示并分享设计的标语6. 总结:回顾研究过程,强调和平友爱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扬和平友爱的精神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们对和平友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用角色扮演和制作标语的方式积极参与。
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活动方式继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第二单元:有事、有公德心第一课:有事找父母教学目标- 研究正确理解和运用“有事找父母”的公德心-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1. 课文:《有事找父母》-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中的公德心- 分析和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和合适的解决方式2. 分组讨论:遇到问题怎么办- 学生分组讨论遇到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分享讨论结果3. 制作“有事找父母”海报- 学生自愿参与制作“有事找父母”海报- 展示并分享自己设计的海报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提问,“在生活中,你遇到过需要找父母帮忙的事情吗?为什么要找父母呢?”2. 研究课文《有事找父母》,分析故事中的公德心以及合适的解决方式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遇到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并记录观点4. 分享讨论结果: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5. 制作“有事找父母”海报:学生自愿参与制作,班内展示并分享设计的海报6. 总结:回顾研究过程,强调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尝试自己解决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明白了在遇到问题时应该如何运用公德心并独立解决。
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说说我的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我的家庭成员教学目标:1.关注和了解自己的家人。
2.研究用调查的方法获取息,运用类推的方法进行问题分析。
教学重点: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教学难点: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教学过程:一、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每个家庭的成员构成是不一样的。
你知道不同的家庭都有哪些家庭成员吗?二、我的家庭成员1.分析插图(1)有的家庭祖孙三代住在一起。
(2)大多数家庭都是三口之家。
2.我要把我家的合影贴在这里!3.你还知道有哪些不同的家庭?4.向同学们引见一下你的家庭成员吧!(1)分析例图(A)我家有四口人。
(B)我奶奶是回族。
(C)我妈妈是商店售货员,我爸爸是……(D)我小姑和我们住在一起。
(2)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成员吧!5.小调查(P17)相识自己家庭成员的情况,填写调查表。
四、板书设想:5.说说我的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家庭成员与亲属教学目标: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组成,开端相识家人的民族、职业、爱好和个性特性,以及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
教学重点: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
教学难点: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言在家庭成员中,你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你知道爸爸妈妈是谁的孩子吗?与爸爸妈妈同辈的还有谁?相互之间怎样称呼?板书课题:家庭成员与亲属二、家庭成员与亲属关系1.指导学生看P18家庭成员和亲属结构图,帮助学生对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的认知和理解。
2.讲解家庭成员与亲属关系树状图。
3.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其他孩子吗?他们和爸爸妈妈之间是什么关系?你和他们彼此应该怎样称呼?4.考考你们,看谁答得又对又快!完成P18填空题。
3、板书设想:5.说说我的家感恩父母活动目标:希望经由过程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父母的辛劳,并且能够懂得感恩,用心回报父母活动重点:懂得感恩回报是我们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并在以后的研究、工作、生活中身体力行。
举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和庇护,所以我们不克不及忘记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那么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共同走进本日的德育举动课“感恩父母”。
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题目: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教案一:《尊重他人》课题: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教学目标:1.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意义;2.认识尊重他人的表现形式;3.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4.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和教学素材;2.卡片或图片,用于展示尊重他人的场景。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展示图片或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场景中的人物行为。
通过讨论,引出尊重他人的概念。
知识讲解:教师结合图片或卡片,简单解释尊重他人的含义和重要性。
情感体验: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情景图片,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找出其中尊重他人的行为,并进行分享。
活动设计:活动1: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不同的情景卡片,通过角色扮演,表演出尊重他人的具体行为。
活动2:小组合作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团队协作,尊重他人的意见,共同完成任务。
组织讨论:回到教室,教师组织全班讨论,总结刚才的活动中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引导学生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
巩固练习: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文章,并分享给全班。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尊重他人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培养了他们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教案二:《公平正义》课题:培养学生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教学目标:1.认识公平正义的概念和重要性;2.了解公平正义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3.培养学生公平对待他人的能力;4.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教学准备:1.课件和教学素材;2.图片或故事,用于展示公平正义的情境。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通过呈现图片或讲述相关故事,引出公平正义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公平正义的内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体验:教师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并分享一些个人或身边发生的公平或不公平的事例,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活动设计:活动1:法治故事角色扮演教师设计几个关于公平正义的情景,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实践感受公平正义的意义。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3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3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自己家的经济来源的组成和具体有哪些项生活支出。
水平目标:培养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分担家庭责任的水平。
情感目标:懂得自己父母挣钱的不易,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收入,同时明白自己家的家生活支出有那些以及自己的花销占多少。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家的经济来源的组成和具体有哪些项生活支出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分担家庭责任的水平。
教学准备:教师了解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了解所带班级同学家庭收入来源。
学生向家长调查统计家里的一个月固定支出及一年的不固定支出。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居家过日子,都离不开钱,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那我们这些小同学今天参与当家,了解自己家的收入来源。
本节课我们来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调查一下家庭收入的来源。
二、老师将同学按照自己家长的职业实行分类:工人家庭、科技人员家庭、个体经营家庭、农民家庭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家的收入来源。
我们发现同学们所说自己家的收入能够分为两部分一是靠自己的劳动换得的工资或卖粮的收入以及个体劳动者靠经营收入这种经济来源叫劳动收入;还有一部分的家庭像书中小朋友所说如房租、股票、保险等叫非劳动收入。
你家的属于那种是其中一个或两个。
三、教师补充:对那些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我国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正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二课时一、说说“我”花家里多少钱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算算,从开学到现在你花了家里多少钱除了咱们书上所列举的三项你们的花费还很多如伙食费、服装费、特长费、医疗费、娱乐费、零用钱等其他让父母给你补充。
那我们把生活中的花销叫支出,有的是每天每月必须花的钱,叫固定支出。
还有的是大额花销和预想不到的支出叫做非固定支出。
说一说:你家的固定支出是哪些?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小学三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五篇】

思想品德是⼀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们在⼀定的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理特点、思想倾向和⾏为习惯的总和。
⼩编整理了⼩学三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社区——我的⼤“家”教学⽬标:1、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的概况。
2、知道社区⾥有哪些基础设施,了解他们的作⽤。
3、热爱⾃⼰的社区,为能⽣活在这样的社区⽽感到幸福感到⾃豪。
教学重点:通过调查了解,熟知社区的设施,以及它们的基本作⽤。
教学难点:培养学⽣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师——课件⽣——了解社区⾥发⽣的新鲜事;了解社区设施概况。
教学时间:2课时第⼀课时课时⽬标:1、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的概况。
2、知道社区⾥有哪些基础设施,了解他们的作⽤。
教学过程:⼀、录像导⼊,激发兴趣1.播放⾳乐《快乐的晚会》,看⼀段男⼥⽼幼在社区内载歌载舞参加活动的录像。
2.教师启发谈话:这么其乐融融的场⾯,多像⼀家⼈在⼀起的情景啊!这是哪⾥举⾏的什么活动呢?让学⽣猜⼀猜推测推测。
3.学⽣发⾔后总结:这是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的剪影。
⼆、话题讨论,形成概念1.师:那么什么是“社区”呢?请同学们来说⼀说⾃⼰对社区的理解。
2.学⽣畅所欲⾔地说,教师加以总结整理,⼤致形成以下要点,说对其中⼀个意思的加以表扬:a、社区是由附近的左邻右舍组成的群体;b、社区⾥有为居民的正常⽣活提供便利服务的基本设施;c、社区⾥有⼀些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作⼈员专门为维持⼤家正常的⽣活忙碌着。
d、每个⼈都是社区的⼀分⼦,每个⼈都离不开社区。
3.电脑屏幕显⽰:“开⼼社区,你说我说”。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活的社区每天都有说不完的新鲜事发⽣,每天都能有⼀些让⼈⾼兴让⼈幸福的⼩变化。
“社区新闻我知道”,来把最近你社区⾥发⽣的事件说出来与⼤家分享。
三、图⽰研读,了解构成1.课件出⽰⼀张⼩区⽰意图,引导学⽣观察,并说说这个⼩区有哪些设施,这样的安排好不好,好在哪⾥?2.讨论说说⾃⼰的社区⾥⾯有什么?你所在社区让你最感到⾃豪的东西是什么?四、模拟演⽰,增进情感1.社区设施调查。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态度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2. 教学内容2.1 介绍尊重他人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尊重他人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尊重他人3. 教学活动3.1 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表演尊重与不尊重他人的场景,引发讨论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在生活中尊重他人的经验和感受3.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尊重他人的实践情境第二章:诚实守信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价值1.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2. 教学内容2.1 介绍诚实守信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诚实不守信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做到诚实守信3. 教学活动3.1 故事分享:讲述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的经历3.3 诚信游戏:设计诚信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诚实守信第三章:遵守规则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遵守各种规则2. 教学内容2.1 介绍遵守规则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遵守规则的后果2.3 探讨如何自觉遵守规则3. 教学活动3.1 情景模拟:学生分组模拟遵守与不遵守规则的场景,引发讨论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遵守规则的经历和感受3.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遵守规则的实践情境第四章:关爱他人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习惯和态度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关爱他人2. 教学内容2.1 介绍关爱他人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关爱他人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关爱他人3. 教学活动3.1 故事分享:讲述有关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的经历3.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关爱他人的实践情境第五章:热爱祖国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热爱祖国的含义1.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1.3 引导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2. 教学内容2.1 介绍热爱祖国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热爱祖国的后果2.3 探讨如何热爱祖国3. 教学活动3.1 视频观看:播放有关祖国发展的视频,引发学生自豪感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之情3.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与祖国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升旗仪式、爱国歌曲合唱等第六章:团结合作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意义1.2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团结合作2. 教学内容2.1 介绍团结合作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团结合作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做到团结合作3. 教学活动3.1 故事分享:讲述有关团结合作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实践团结合作的经历3.3 团队合作游戏:设计团队合作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团结合作第七章:负责任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明白负责任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负责任的习惯和态度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承担责任2. 教学内容2.1 介绍负责任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负责任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做到负责任3. 教学活动3.1 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表演负责任与不负责任的情景,引发讨论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负责任的经历和感受3.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负责任的实践情境第八章:公平公正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公平公正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意识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公平公正2. 教学内容2.1 介绍公平公正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公平不公正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做到公平公正3. 教学活动3.1 案例分析:提供有关公平公正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实践公平公正的经历3.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公平公正的实践情境第九章:保护环境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保护环境2. 教学内容2.1 介绍保护环境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保护环境的后果2.3 探讨如何保护环境3. 教学活动3.1 环保视频观看:播放有关环境保护的视频,引发学生的环保意识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保护环境的经历和感受3.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第十章:自我管理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1.2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习惯1.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自我管理2. 教学内容2.1 介绍自我管理的概念和意义2.2 分析不自我管理的后果2.3 探讨如何做到自我管理3. 教学活动3.1 故事分享:讲述有关自我管理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实践自我管理的经历3.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自我管理的实践情境重点解析本文档为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共包含十个章节。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课:《我们的新班级》详细内容:介绍新班级的同学和老师,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集体荣誉感。
2. 第2课:《我们的规则》详细内容:学习校园规则,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3. 第3课:《我们的约定》详细内容:学习如何与人约定,培养诚信意识和合作精神。
4. 第4课:《我们的友谊》详细内容:认识友谊,学会与人交往,珍惜友谊。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尊重新班级的同学和老师,培养集体荣誉感。
2. 使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3. 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和合作精神,学会与人约定。
4. 让学生认识友谊,学会与人交往,珍惜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规则、诚信合作、珍惜友谊等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新班级的同学和老师。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我们的新班级”主题讨论,分享对新班级的认识和感受。
4.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案例为例,讲解如何尊重和关心他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遵守规则。
7. 课堂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我们的约定”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约定。
8. 课后作业布置:设计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我们的班级:尊重、关心、集体荣誉感2. 我们的规则:遵守、秩序、安全3. 我们的约定:诚信、合作、共赢4. 我们的友谊:交往、珍惜、真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个你在新班级认识的朋友,并描述他们的特点。
(2)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是如何遵守规则的。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优秀3篇)新版三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篇一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中心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37人,期中,男19人,女18人,都活泼可爱的少年,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
三、总目标要求:1、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
2、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
3、肯定自己和班上每个同学都有学得好的经验,体验和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知道成功的学习与个人多种良好素质的关系;获得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做学习小主人的经验与体会;体验时间的宝贵,逐步养成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懂得学习不仅仅是学校中的学习,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做事进行学习,学习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初步养成多问、多想的思维习惯。
5、感知各类社会性活动中存在规则,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经验规则的制定与修改过程,初步树立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
6、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意义,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意安全,平安回家。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四篇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四篇方案,管理学术语,拆解开“方案”的两个汉字来看,“计”的表意是计算,“划”的表意是分割,“方案”从属于目标达成而存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三班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案四篇,欢迎品鉴!三班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案篇1一、教材分析:三班级上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亮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同学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
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阅历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三班级上册共支配了四个单元主题,即:“欢乐学习”、“我们的学校”、“平安护我成长”、“家是最暖和的地方”。
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同学的社会性进展有机地融为一体二、教学总目标: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同学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熟悉,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同学的生活阅历为基础,促进同学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
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索和关注。
4.培育对同学道德推断力量,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三、教学重点: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阅历和儿童感爱好的问题入手,采纳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加教材与同学的亲近感。
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
老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老师要联系当地和同学的实际,准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同学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汲取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单元备课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单元备课教案一、单元主题:我与学校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热爱学校。
2. 教学内容:课文:《我爱我的学校》活动:《我们的学校》3.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单元主题:我认识我自己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培养自信心,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2. 教学内容:课文:《我是独一无二的》活动:《我的优点和不足》3.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
三、单元主题:我会关心他人2. 教学内容:课文:《关心他人》活动:《我来帮助你》3.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单元主题:我懂得遵守规则2. 教学内容:课文:《遵守规则》活动:《遵守交通规则》五、单元主题:我善于合作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课文:《合作的力量》活动:《我们一起来》3.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合作的过程,培养团队精神。
六、单元主题:我爱护环境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的方法,培养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课文:《地球妈妈生病了》活动:《环保小卫士》3.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七、单元主题:我学会理财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理财知识,学会合理消费,培养理财能力。
2. 教学内容:课文:《钱的作用》活动:《合理消费》3.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理财能力。
八、单元主题:我懂得安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提高安全意识。
2. 教学内容:课文:《危险无处不在》活动:《安全常识知多少》3.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九、单元主题:我学会尊重2. 教学内容:课文:《尊重他人》活动:《尊重你我他》十、单元主题:我学会承担责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责任的重要性,学会承担责任,培养责任感。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及含义。
2. 培养学生积极、友善、宽容的态度。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课堂活动1. 观看视频:展示尊重他人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尊重的力量。
2. 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分享尊重他人的经验和想法。
3.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分角色扮演不同场景中的尊重他人的行为,进一步加深理解。
拓展活动1. 家庭合作: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制定家庭规则,包括尊重他人的内容。
2. 小组任务:让学生组成小组,选择一个具体场景,拍摄视频展示如何尊重他人,并进行分享。
---第二单元:关爱环境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意义。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实际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能力。
课堂活动1. 环境观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环境进行观察,让学生发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2. 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共同讨论如何解决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3. 实践行动: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如校园清洁活动或种植植物等。
拓展活动1. 家庭行动: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制定环保计划并实施,分享实践经验。
2. 创意竞赛: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写作或制作手工作品等创意竞赛,相关主题以环境保护为中心。
---第三单元: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法。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规则和约束保障自身安全的能力。
课堂活动1. 安全讲解:通过故事和图片展示常见安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应对方法。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常见安全场景,锻炼应急能力和决策能力。
3. 制定规则:引导学生参与制定学校、家庭或社区的安全规则,培养规则意识和约束力。
拓展活动1. 家庭安全: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讨论并制定家庭安全规则,加强安全意识。
2. 安全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急救知识研究等相关安全活动。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章:我和我们1.1 认识自己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等特征。
培养学生接纳自己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评价了解自己。
让学生通过与同伴交流,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教学活动:1. 自我介绍:让学生轮流介绍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等。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说出同伴的优点和不足。
1.2 尊重他人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表现,如倾听他人意见、不嘲笑他人等。
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讨论尊重他人的表现:让学生举例说明尊重他人的具体行为。
2. 情景模拟:让学生分组模拟尊重与不尊重他人的场景,并进行讨论。
第二章:家庭生活2.1 家庭成员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等。
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
教学活动:1. 家庭关系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理解。
2. 亲情故事分享:让学生分享一个关于家人的感人故事。
2.2 家庭规则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规则的意义。
培养学生遵守家庭规则的习惯。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家庭规则的作用,如维护家庭秩序、保护家庭成员权益等。
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遵守家庭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家庭规则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庭规则的理解。
2. 情景模拟:让学生分组模拟遵守与违反家庭规则的场景,并进行讨论。
第六章:学校生活6.1 热爱学校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的情感。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学校生活的乐趣。
教学活动:1. 学校生活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学校生活的理解。
2. 校园活动分享:让学生分享一个自己喜欢的校园活动。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新班级》:介绍新班级的特点,学会与同学交往。
2. 《可爱的同学》:培养关爱同学的情感,学习合作与分享。
3. 《我们的校园》:认识校园环境,培养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
4. 《遵守校规》:了解校规校纪,养成自觉遵守的良好习惯。
5. 《安全伴我行》: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关爱他人、遵守规则和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实物模型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以关键词和简笔画形式呈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本节课你学到的三个知识点。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关爱同学和遵守校规的。
2. 答案:(1)知识点:与人交往、关爱他人、遵守规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查找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
3. 板书设计的简洁明了与突出教学重点。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指导性。
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2. 通过情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为新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尊重他人第一课:什么是尊重1. 目标:了解尊重的含义和重要性,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2. 教学内容:- 介绍尊重的定义和内涵;- 分析尊重他人的意义和好处;-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是否尊重他人的行为。
第二课:尊重家人1. 目标:学会尊重家人,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2. 教学内容:- 分析家庭中的尊重问题和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成员的感受;- 鼓励学生与家人进行沟通和合作。
第三课:尊重老师和同学1. 目标:学会尊重老师和同学,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
2.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老师和同学的重要性;- 探讨在学校中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和方式;-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愿。
第二单元:个人安全和健康第四课:保护自己的安全1. 目标:了解个人安全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安全。
2.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自己安全的必要性;- 考察学生在不同场合保护自己安全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学生勇敢、自信地保护自己。
第五课:保持身体健康1. 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惯,保持身体健康。
2.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健康的定义和要素;- 分析促进身体健康的生活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运动和休息惯。
第六课:社交礼仪1. 目标:学会基本的社交礼仪,与他人相处融洽。
2. 教学内容:- 介绍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原则;- 培养学生守时、守纪、懂得感恩的意识;- 引导学生在交往中关注他人的感受。
第三单元:友谊与合作第七课:友谊的重要性1. 目标:了解友谊的意义和好处,培养友善和包容的态度。
2.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 提倡学生友善待人、热心助人的行为;- 培养学生与同学间的友谊和合作意识。
第八课:团队合作1. 目标: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2.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分析团队合作中的合理分工和协作技巧;-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的兴趣和动力。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精选3篇

【导语】《道德与法治》共18册,其中⼩学12册,教材内容依据与⼉童⽣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六⼤⽣活领域,同⼀⽣活领域内,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螺旋上升的编排⽅式。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学习伴我成长 第⼀课时 教学⽬标: 1.通过学习使学⽣懂得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学习,离不开⽗母师长的教育; 2.感受与体会⽆论⼤⼈与孩⼦都要树⽴终⾝学习的理念,并收集⼀句勉励⾃⼰不断学习的话写在书上。
教学重点: 感受成长离不开学习的理念。
教学难点: 感受⼤⼈为什么也要不断的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新课成长离不开学习 从出⽣到现在,我们成长的每⼀步都离不开学习。
让我们追寻成长的脚步,回想⼀下我们是怎样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
⼆、探索新知 1.交流园请同学思考⼀下⾃⼰在成长过程中都学会了那些本领。
2.⼩组活动: (1)我们是怎样学习说话的; (2)我们是怎样学习⾛路的; (3)我们是怎样学习整理的; (4)我们是怎样学习跳舞的; (5)我们是怎样学习礼仪的; (6)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7)我们是怎样学习写字的; …… 3.全班交流:⼩组代表将⾃⼰成长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也可以两三个同学合讲、表演、演⽰,等等。
三、应⽤实践 1.⼤⼈们已经学会很多本领,为什么还要不断学习呢?阅读教材第4、第5页,看看⼤⼈们都在学什么。
2.⼩调查(出⽰调查表)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1)学什么 (2)为什么学 我的发现: 写⼀句勉励⾃⼰不断学习的话。
四、总结拓展 教师⼩结: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论是⼩孩还是⼤⼈都要不断学习新本领、新技能、新知识,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
板书设计: 1.学习伴我成长 成长离不开学习 孩⼦、⼤⼈要不断学习 第⼆课时 教学⽬标: 1.通过学习使学⽣懂得我们学习本领的途径有很多,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观察和积累; 2.教育学⽣知道做事也能长本领的道理。
小学三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思想道德教课设计三篇(*)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认识父亲母亲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感觉父亲母亲对自己的喜爱,唤起学生对父亲母亲衷心的爱。
2、过程与方法:踊跃主动地参加体验活动,领会家庭亲情。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觉父亲母亲对自己的喜爱和父亲母亲尊长的养育之恩。
4、行为习惯:在活动中学会关怀父亲母亲,以合适的方式孝顺父亲母亲尊长。
二、教课要点1、指引学生体验父亲母亲对自己的喜爱。
2、懂得感谢父亲母亲。
三、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诗歌《父亲母亲的喜爱》等)、亲情树及纸做的树叶、道具(爸爸用的茶杯、报纸等,妈妈用的围裙、毛衣等,孩子用的篮球、吃的食品、喝的饮料等。
)、每人一张亲情卡。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课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感情小朋友,有一首歌,我会唱,你会唱,大家都会唱,这首歌唱出了每个孩子的心声,感人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音乐声起《世上只有妈妈好》)在我的平时生活中,爸爸、的能够是无不在、无不有。
今日我就一同专心去感觉一下父亲母亲的疼。
(二)回疼——情故事会1、学生上眼睛回生活中父亲母亲疼自己的事2、四人小沟通。
3、情故事会。
(件出示提示)、每当我患病⋯⋯、每当我------⋯⋯、每当我 ------⋯⋯、每当我 ------⋯⋯(三).体疼——情表演会才我开了情故事会,在大家愿不肯意将才的故事成一个小原来演一演呢?(件出示演出提示):每当餐桌上有好吃的⋯⋯每当我诞辰⋯⋯有一次患病了⋯⋯有一次天忽然下雨,而我又没⋯⋯2、小表演。
教察指。
3、家庭。
教随机采。
(四)、深入,学会回1、父亲母亲我勤劳付出了么多,作他的孩子你又爸爸做些什么呢?(大屏幕出示情境内容):在爸爸吵嘴⋯⋯在爸爸患病⋯⋯在xx 累⋯⋯在xx 繁忙⋯⋯2/132、学生任一个目,用一两句一“你会怎么做?”(五)深入感情,情放1、父亲母亲我的恩德比山高,比海深,下边我就用一首来表达一下我父亲母亲的一份敬意吧!(大屏幕示《父亲母亲的疼》)爸爸你是,我是上的一片叶、一花、一个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学校生活真快乐7、请到我们学校来教学目标:1、能利用简单的图例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的平面图和路线图。
2、知道学校的组织机构,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对学校有亲切感。
3、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4、了解城市学校与山区学校各自的情况及存在的区别、差距,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环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增强学生对学校的亲切感,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
难点:通过一系列情感体验式的游戏活动,让城市学生与山区学生建立谊关系,并懂得珍惜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教具、学具:1、请同学们集与学校历史相关的书籍、照片,了解学校的历史发展。
2、设计游园活动,准备制作游园会所需的道具。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我们榕树小学准备与山区的云山小学搞一次手拉手联谊活动。
请你告诉小客人,怎样走才能从车站准确、快捷地到达我们学校。
二、看看我的的学校1、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实地参观学校的各个部门和设施,了解各部门的职责和设施的作用。
如:(1)看看学校的宣传窗,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
(2)参观各个功能室,观看参加活动时的照片、奖状、作品等,回忆学校生活。
(3)讲一讲自己最喜欢的设施或部门。
2、了解学生这几年发生了哪些变化,增添了哪些新设备,校园环境比过去有哪些改变等。
学生实地观察一下学校的校园文化:如壁报栏、名人画像、格言、校园里的塑像等,说说其中的变化。
(1)展示一些有关学校旧貌的照片。
(2)说说你为学校骄傲的地方。
3、带领学生参观“校史陈列室”。
三、画学校平面图和路线图1、学生自由画。
2、指名到台前展示讲解,师生一起评议修改。
第二课时一、调查学校的发展历史调查学校的发展历史,一般采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
可让学生组织成几个不同的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如可以去访问年长的教职员工,可通过查阅学校的历史档案,走访校友,也可以参观学校的校史陈列室等。
1、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分别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调查、访问等。
如:(1)向校长或年长的职工了解学校成立的时间、毕业生人数,过去学校的情况,现在学校发展的情况;(2)向老教师了解他们教过的学生的优秀事例,他们为学校所取得的荣誉;(3)向班主任、各科任老师了解学校历年来取得的成绩,优秀学生、模范教师的事例;(4)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学校从成立到发展至今的历程;(5)让学生参观学校荣誉室、校史展览,请退休的老教师、毕业的校友、现任的校长和同学们进行座谈。
2、每个小组将自己搜集、调查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采用多种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
3、大家谈谈自己调查后的感想,畅想学校的未来可以是怎样的,并动手画一画。
活动四与山区的小伙伴手拉手此活动可结合学校的手拉手活动进行,有条件的学校可邀请山区的小伙伴到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也可到山区小学体验生活,了解山区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条件不具备的学校可以通过与山区小伙伴的书信往来,加强与山区小伙伴的情感交流,了解彼此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参加活动做到“五个一”:(1)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2)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3)给小伙伴寄一本书(或一份报纸、件文具);(4)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5)向小伙伴学一种新知识(或新本领)。
二、联谊游园会举办联谊游园会。
制订游园会的游玩项目和游戏规则。
1、开展游戏活动。
如:猜谜语、画鼻子、钓鱼……2、进行趣味竞赛。
3、互相赠送礼品留念。
4、互相祝福友谊长存。
5、合影留念。
作业布置:根据自己所画的平面图或路线图向家人或朋友介绍我们的学校。
板书设计:7、请到我们学校来校园新貌学校历史联谊“手拉手”8、老师,亲爱的教师教学目标:1、感受老师工作的辛劳,知道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培养。
2、对老师充满感激,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
3、能说出自己心目中的老师形象和自己喜欢的老师。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老师工作的观察调查和角色扮演,从中感受老师工作的辛劳,以及自己成长过程中老师付出的心血。
难点:引导学生真正从行动上尊敬老师、热爱老师。
教具、学具:1、可事先布置同学们查找孔子、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的有关资料,让同学们对他们的事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初步产生对老师的敬佩之情。
2、课前让学生观察和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情况,感受老师工作的辛劳。
3、教师准备一两个师生之间的故事,在需要时作为启发和引导。
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孔子、陶行知都是伟大的教育家。
请大家讲讲他们的故事吧!一、认识大教育家1、收集有关孔子和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的资料。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1)出示两位名教育家的图片。
(2)请同学讲有关孔子和陶行知的故事一两个。
(3)交流自己收集到的两位教育家的名言。
孔子名言:A、不学礼,无以立。
B、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E、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陶行知名言:A、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
B、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C、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D、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二、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情况1、课前调查一位老师一天的工作情况。
2、以小组活动形式交流:你所了解到的老师一天是怎样工作的?(1)自己填写课本第40页的“老师一天的工作”记录表。
(2)组长组织组员交流。
(3)说说了解到老师一天的工作后的感受。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老师呢?三、我们眼中的老师1、猜猜他是谁:由教师将同学们的任课老师的特征用语言表述出来,或者用漫画的形式画出来,由学生猜一猜这位老师是谁?2、由同学说说,在众多任课老师中,哪位老师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刻。
3、学生准确说出这位老师的特征。
4、讲述师生间发生的故事(可以是和老师在一起最开心或最难忘的一件事)。
5、指导孩子从多方面说说“我们眼中的老师”,如喜欢这位老师的哪些地方(说话的声音,上课时的语气、表情,愿意和学生交朋友等)。
6、向老师提建议:哪些方面再改改会更好。
(班长整理好交给相关的科任老师。
)四、角色扮演:我是小老师1、由学生自主选择扮演的角色,模拟自己与老师之间曾经发生的故事。
(1)指几组学生到台前扮演。
(2)同学评价。
3、请扮演不同角色的小朋友说说各自的感受,由此体会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老师付出的心血。
4、说说学校里还有哪些人在为我们辛勤劳动?活动五老师颂1、教师讲述教师节的来历。
2、组织学生读一读课本第43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几条规定。
3、交流:你知道哪些尊重老师的事例?4、说说:你能为老师、为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做点什么呢?5、让学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自由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1)提示:可以是唱歌、舞蹈、画画、诗歌朗诵……(2)请个人或小组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对老师进行赞美。
(3)集体朗诵《是谁--》。
出示诗歌,全体起立配上动作朗诵。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是您!老师!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体贴帮助别人的人?是您!老师!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是您!老师!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把青春无私奉献的人们。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您辛苦了!老师!作业布置:向家人说说你了解到的老师一天的工作。
板书设计:8、老师,亲爱的老师认识了解扮演赞美9、学习智慧树教学目标:1、懂得在学习中要学会勤学好问,细心观察,做学习的有心人。
2、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游戏、调查、交流、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难点:在学习中学会勤学好问,细心观察,找到学习的方法,做学习的有心人。
教具、学具:1、准备空白卡片。
2、绘制一棵“学习智慧树”。
3、布置学习搜集有关学习的好方法和名言,搜集科学家们小时候勤学好问的故事。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做拼音卡片1、教师出示写有“bqqd”的拼音卡片,请同学们观察后自己做一张和老师一样的卡片。
2、学生做完后,看是否与老师做的一模一样。
3、老师采访做得对的同学,请他们说说自己为什么能做对,都有哪些窍门。
4、做对的同学讲完后,教师总结同学们用的多种方法。
如:记住了拼音的顺序;记住了拼音字母的形状特征;先读后写;仔细观察等。
搜集并交流学习小窍门。
二、小品表演:高斯的故事小组讨论:为什么高斯算得这么快?三、老师向学生介绍其他的学习小窍门。
(一)教师举例说说:积累词语的方法。
a、集合法有相同特点的词语集合在一起,进行积累掌握的方法。
1、可以把含有相同部分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如:天长地久、天高地厚、天昏地暗等,都是以“天”字开头。
2、可以把用反义词组成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如:声东击西、大惊小怪、出生入死等。
3、可以把重叠的词语(我们学过的AABB式)集合在一起积累,如:浩浩荡荡、冒冒失失、隐隐约约、家家户户等。
b、接龙法就是把一词的词尾同另一词的词头接起来的积累词语的一种方法。
如:光明正大——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工工整整……这种方法还有利于培养积累词语的兴趣,寓学于游戏之中,这也是我和妈妈最爱做的游戏之一。
(二)学生自己说说平时学习的小窍门(三)学会了学习的小窍门,你的心情怎样?四、科学家的故事1、请学生把自己搜集来的科学家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1)指几名同学说说在语文课上读过哪些科学家的故事。
(2)小组里说说你搜集来的科学家的故事。
(3)各小组选一位代表把搜集来的科学家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4)老师给同学们讲爱迪生、爱因斯坦的故事。
(5)分别请学生讲讲课本第46页上瓦特、爱迪生和牛顿的故事。
1、引导学生讨论:他们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科学家?2、多请学生说说看法,老师小结:勤学好问,细心观察,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3、请同学向大家推荐有关科学家故事的书。
五、我是学习有心人1、分小组由学生说说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是怎样做学习有心人的,从生活中学会了哪些知识。
(1)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在课本第47页的生活插图你学到了什么?(2)联系自己的实际向大家说说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是怎样做学习的有心人的,又学会了什么?2、每一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自己做学习有心人的心得体会。
3、老师总结:生活处处有学问,要做学习有心人。
六、齐种智慧树1、教师摆出智慧树,请学生把搜集来的学习好方法或名言写在智慧树果上,让智慧树上结满可爱的智慧果。
(1)教师在黑板上贴示出大大的智慧树。
(2)教师给每个学生分发一个或几个智慧果,学生把搜集来的学习好方法或名言写在智慧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