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大全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大全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大全历史故事对于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历史故事的选择,必须遵循真实性、针对性、生动性和探究性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明理启智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大全,希望对您有帮助!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大全篇一:陈胜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
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
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
”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
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
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子。
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
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夥颐!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楚地人把“多”叫做“夥”,所以天下流传“夥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涉开始的。
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旧事。
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
”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
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大全篇二:戚夫人的悲剧刘邦驾崩,其正妻吕太后执掌朝廷大权。
吕太后平时最恨的人,就是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与其子赵王如意。
刘邦一死,吕后马上下令把戚夫人囚禁起来。
又从赵王封地急召如意回京。
新即位的天子孝惠皇帝是吕后的亲儿子。
惠帝非常仁慈,知道母后恼恨如意,就亲自接回如意,寸步不离地保护他。
但终究还是被吕后找机会毒死了。
如意被害后,吕后随即派人去囚禁所,砍断了戚夫人的手脚,挖去她的双眼,熏聋耳朵,又灌下哑药,扔到猪圈里,称她做“人猪”。
几天以后,吕后叫来儿子孝惠皇帝欣赏“人猪”,惠帝惊问是什么东西,回说这就是戚夫人,惠帝当即大哭起来,从此病倒,一年多不能起床,并对太后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情,我作为太后的儿子,再也不能治理天下了。
”吕太后之刻毒、残忍可谓极矣!但正所谓万事皆有因,吕后之深恨戚夫人亦然。
史记人物的故事
史记人物的故事导读:本文是关于史记人物的故事,希望能帮助到您!从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与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来看,故事都是整个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将知识传承的主要途径,下面这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史记人物的故事。
史记人物的故事1:指鹿为马秦二世时,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
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臣献给您一匹好马。
”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此乃鹿也!”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
”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 !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
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
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此乃千里好马也!”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史记人物的故事2:卧薪尝胆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让伍子胥选后继之人,伍子胥独爱夫差,便选其为王。
此后,勾践闻吴国要建一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场,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夫差也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史记主要人物及故1
史记主要人物及故事《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主要人物及故事如下:1.韩信受胯下之辱韩信是汉初著名军事家,曾被封为淮阴侯。
年轻时,他喜欢佩刀,一日,他在街上行走时,被一屠夫挡住去路,屠夫对韩信说:“你若不怕死,就刺我一剑;你若怕死,就从我胯下钻过去。
”韩信听后,竟真的从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
2.赵括纸上谈兵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之子,自幼熟读兵书,年少轻狂,曾“指目而语”,“言必称希腊用兵之道”。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赵括率领四十万赵军与秦军对峙,战争初期赵军稍占上风,秦军因兵力处于劣势而暂时撤退。
赵括以为秦军退却,便令赵军全线出击,秦军立即实施包抄,将赵军截为两段,赵军粮道被断,赵括只好率少数亲兵突围。
在最后一次突围中被秦军射死,赵军全线崩溃,四十万赵军被俘后被秦军坑杀。
赵括的轻敌和自以为是,使赵国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3.伍子胥过昭关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画家。
因受楚平王陷害,父兄被楚王所杀,伍子胥逃到吴国,受到吴王阖庐重用。
后与孙武辅佐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
因伍子胥的劝谏吴王阖庐拒绝称霸而称王。
吴国攻越国时,越国派使臣向吴国求和。
吴王准备答应,遭到伍子胥的反对。
吴王很生气,赐给伍子胥属镂之剑令其自杀。
伍子胥自杀前说:“请用此剑将我的眼睛挂在吴国都城东门上,以便观看越国军队攻入都城的道路。
”不久后,吴国被越国所灭。
4.荆轲刺秦王荆轲是战国时期著名刺客,“图穷匕见”的故事就与他有关。
燕国太子丹曾在秦国做人质,逃归燕国后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
荆轲献上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时行刺失败被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是荆轲在告别太子丹时所吟唱的。
荆轲的壮志、勇敢和不畏强暴的精神成为历代人民的楷模。
这些故事只是《史记》中众多人物和故事的一部分,这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记录了中华民族三千年的发展历程,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史记里面的人物故事
史记里面的人物故事《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讲述历史的书籍,它叙述了从黄帝的汉武帝这三千余年的故事,它是司马迁耗费毕生的心血写成的。
那你知道史记里面的人物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史记里面的人物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史记里面的人物故事:惠王招贤马陵战败以后,秦、赵、齐三国联军趁机攻打魏国。
不久,秦国任用商鞅大举向东进讨,来势汹汹。
而赵、齐两国又多次打败魏军,侵入魏国境内。
迫于强大的压力,魏国将都城从安邑迁徙到大梁。
面对如此危难形势,魏惠王痛定思痛,打算强国御侮,摆脱困境,就用卑下谦恭的礼节和优厚的物质待遇招揽贤人。
贤者邹衍、淳于髡、孟柯知道后都纷纷来到魏国。
惠王把这些贤者召集在一起,向他们询问说:“各位爱卿,寡人没有才能,致使军队三次在国外遭受挫折,连太子也被敌军俘虏,个个战死。
国家因此而元气大伤,祖先的宗庙社稷受到了玷辱,我真是感到无比的羞耻啊。
先生们不顾路途的遥远,屈尊大驾光临我国,您们将提供给寡人什么妙计来使国家获利呢?”各位贤者相继进献良策,孟柯进谏说:“君王不可以这样的追求利益。
您要是追求利益,那么国中大臣们也就会追求利益;大臣们追求利益,百姓就会跟着追求利益。
上上下下都追求利益的话,那么,国家就危险了。
作为君王,治理国家实行仁义就足够了,何必去追逐利益呢?”史记里面的人物故事:苏代游说魏哀王九年,魏国与秦国在临晋会盟。
魏国声望大增,张仪、魏章等一些有志之士都来归附魏国。
不久,魏国的相国田需去世,楚国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恐慌,害怕张仪、犀首、薛公等人做了魏国相国会对自己造成不利。
于是,楚国令尹(相国)昭鱼对苏代说:“田需死了,我担心张仪、犀首、薛公其中的一人继任魏相,这样对我们楚国大为不利啊!”苏代同意他的看法,便问他说:“那么,您认为谁继任魏相会对楚国有利呢?”昭鱼回答说:“我想让魏国的太子继任魏相。
”苏代听了之后自告奋勇地说:“我愿意为您北上游说,来达成您的心愿。
”不久,苏代到达魏国,朝见了魏王,魏王知道苏代是个有名的贤者,同他就国家大事攀谈起来。
简短的史记故事
简短的史记故事1.史记的故事《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
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
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
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史记人物介绍及故事七篇
史记人物介绍及故事七篇史记人物介绍及故事【篇1】关羽:骁勇赤胆的忠义巨人在天下大乱之时,你奋勇而起,追随刘备,为兴复汉室,贡献一生。
关云长,你是中华民族的铁血男儿!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武艺吓破曹军胆,忠义敢为万夫雄。
你的勇敢热血,是中华民族赤胆忠心的魂,永远不屈屹立!你的执着信念,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将不灭永生!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关羽从不忘记自己的道义,对兄弟不弃不离。
中平元年,刘备组织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就在其中。
他们桃园结义,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
一生追随刘备,不辞辛苦,随身守护。
关羽智勇双全。
与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
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
为护得皇嫂周全,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
同年关羽进攻荆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救援。
当时大雨令汉水暴涨,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将士纷纷往高处避水。
而关羽则乘势坐大船进行攻击,大破敌军,威震华夏。
他忠义两全,为报曹操恩义,放他败走华容道。
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刘备的天下大业,用自己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叙写了一个大大的“忠”字。
真是可歌可泣!史记人物介绍及故事【篇2】周瑜:历史长河中的不灭星光谈笑间,羽扇轻摇,破敌百万;沙场上,征袍染红,血战南郡。
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忠诚与智慧的真正含义。
国家危难,他力排众议,强据曹魏,尽显名士风采;赤壁阵前,他泰然自若,拔剑相迎,破百万曹军。
他短暂的一生确如高山般让人仰止!周瑜出身士族,早年与孙策是挚友。
他尽心辅佐孙策,为孙策东渡江东立下汗马功劳。
孙策死后,周瑜又效力孙权。
建安七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其子为人质,众大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周瑜力挽狂澜,分析利弊,最终说服群臣。
周瑜对孙氏忠贞不二。
他拒绝了曹操派人的游说,态度坚决。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三十万会猎江东。
史记中的10个经典人物故事
史记中的10个经典人物故事1、负荆请罪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廉颇和蔺相如一起在赵国当官。
蔺相如比廉颇的功劳大,所以官位也在廉颇之上。
廉颇不服气,数次侮辱蔺相如。
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不与廉颇计较处处避让。
后来廉颇知道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惭愧,于是光着上身,背上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请他责罚自己的鲁莽。
后来用“负荆请罪”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
2、鸿鹄之志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秦朝末年,有个叫陈涉的人。
陈涉小时候家里很穷,以被人雇佣耕田赚钱。
一天,他在休息时,对当下社会不公平的现象越想越是气愤,就对一旁一起做工的人说:如果有一天我变得有钱了,一定不会忘记你们的。
同伴听了他的话,都笑他白日作梦。
他不禁叹息说:唉,燕雀怎能理解鸿鹄的远大志向呢!后来用“鸿鹄之志”比喻胸怀远大志向。
3、毛遂自荐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是战国时代赵国平原君的门客。
秦攻打赵国,平原君到楚国寻求帮助,毛遂便主动要求跟着一起前去。
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了一上午也没有得出结果。
这时毛遂挺身而出,与楚王讲述了利害关系,楚王立马答应派兵去救赵国。
后来用“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
4、破釜沉舟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带领全军渡过河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行动:把所有的船都沉入河底,砸破做饭的的锅,烧掉宿营,每个士兵只带三天的粮食,以此表示决心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后来用“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5、韦编三绝读《易》,韦编三绝。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年喜好研究《周易》。
孔子反复阅读《周易》,看的多了而导致简册的绳子多次断开。
史记中历史人物故事概括7篇
史记中历史人物故事概括7篇史记中历史人物故事概括【篇1】发明毛笔的大将军蒙恬传说,毛笔是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由蒙恬发明的。
公元前223年,蒙恬领兵与楚国交战。
为了让秦王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蒙恬定期写战况递给秦王。
在蒙恬那个时候,纸还没有发明,笔也没有完全成形。
人们用竹签蘸了墨将字写在丝做的绢布上,这种“笔”称作“聿”。
“聿”硬硬的很不方便。
蒙恬以前就萌生过改造“聿”的念头,现在,这个愿望就越来越强烈了。
战斗的间隙中,蒙恬喜欢到野外去打猎。
有一天,他打了几只野兔子回营,由于打的兔子多,拎在手里沉沉的,一只兔子的尾巴拖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弯弯扭扭的痕迹。
蒙恬见了,心中不由一动:“如果用兔尾代替聿写字,不是更好吗?”回到营房后,他立刻剪下一条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
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绢布上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不像样子。
蒙恬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块绢也浪费了。
他一气之下,把那支“兔毛聿”扔进了门前的一个山石坑里。
这一天,他走出营房,想透透新鲜空气。
无意之中,他发现了山石坑里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聿”。
蒙恬将它捡了起来,用手指捏了捏,发现兔毛湿漉漉的,毛色变得更白了。
他心中一动,马上跑回营房,将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这时竟变得非常“听话”,吸足了墨汁,写起定来非常流畅,字体也显得圆润起来。
原来,山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变得柔顺起来。
由于这支聿是由竹管和兔毛做成的,蒙恬就在“聿”字上加了个“竹”字头,把它叫做“笔”。
想一想:发明****于创意和灵感,只要你不断的观察思考和想像,你就会有所收获的。
只要你坚持着这个好习惯,什么都有可能。
史记中历史人物故事概括【篇2】秦始皇天下六合铸就大秦瑞气,巨星陨落化为一声叹息。
你长袖一挥,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报怨;你诀世一去,良将劲弩不见当初豪气,金城千里尽失昔日威严。
万世霸业,竟从内里崩溃,千古功过,任由世人评说。
史记中历史人物故事【通用7篇】
史记中历史人物故事【通用7篇】史记中历史人物故事精选篇1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
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
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
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
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
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
这就叫破釜沉舟。
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
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
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
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许多支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釜:锅。
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史记中历史人物故事精选篇2姜子牙的故事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中国着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
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史记中历史人物故事汇总8篇
史记中历史人物故事汇总8篇史记中历史人物故事 1庄子的故事:有用和无用庄子行走在山林间,看见一棵大树,枝叶茂盛,但一些伐木工人却坐在树下休息,并不砍那棵树;庄子就问:“眼前就有—棵大树,你们为什么不砍呢?”“大是大,却一点用也没有。
”伐木工人说,“它长得弯弯曲曲的,做栋梁不合适,做家具也不合适。
”庄子感叹道:“这棵树因为形态不好,才得以享尽天年呀!”下了山,庄子去拜访住在山脚下的一位朋友。
朋友见了庄子十分高兴,便叫童仆杀只鹅来款待庄子。
童仆问道:“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杀哪只?”主人说:“会叫的留着看家,不会叫的没什么用,就杀它好了。
”过了一天,庄子的学生就这两件事很疑惑地问庄子说:“昨天在山林中看到的大树,因为形态不好才得以享尽天年,现在,主人的鹅却因为不会叫而被宰杀,在有用与无用这两者间,老师您要选择哪一个?”庄子笑着说:“我将处在有用与无用之间。
有用与无用之间,看起来好像近似于道,其实不然,所以还是难免有牵累。
如果真能顺乎自然而遨游于世事之外,就不会这样了。
不受称誉也没有非议,应世时或显现如龙或屈曲如蛇,跟着时势变化,不愿为了特定的目的而受限;处世时或进或退,与自然相和顺,自在地遨游在万物的根源;主宰万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这样哪会有什么牵累呢!这是神农、黄帝治世的法则呀!“至于万物的私情,人类的习惯对此就不是这样了。
有聚合就有分离,有成功就有毁损,有锐利就有挫伤,有尊贵的就有被排挤的,有有作为的就有有欠缺的,贤能的人会遭到算计,不肖的人也会被欺侮,所以怎能偏执于任一方呢?悲哀呀!学子们要谨记,只有顺乎自然才是理想的境界呀!”史记中历史人物故事 2孔子的故事:逆境识颜回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段时间的处境非常悲惨。
有一次,孔子师徒被人困在陈国境内的荒野里,粮食吃光了,连续七天没吃上饭,以至于孔子饿得昏昏沉沉地睡在车上。
孔子的弟子颜回为了救师傅,不惜拉下脸皮求乞于人,四处奔波,找来一点粮米,便赶紧拾柴燃火,烧起饭来。
史记经典故事20个
史记经典故事20个1. 黄帝战蚩尤。
- 黄帝时代,部落之间纷争不断。
蚩尤部落尤为强悍,他们擅长制造兵器,而且作战勇猛。
黄帝率领自己的部落与蚩尤在涿鹿之野展开大战。
蚩尤施法术,制造大雾弥漫三天三夜,黄帝的军队迷失方向。
黄帝发明指南车,指引军队冲出迷雾。
双方激战,黄帝最终擒杀蚩尤,统一中原各部落,被尊为华夏民族的始祖。
2. 舜帝孝感天地。
- 舜的父亲瞽叟和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
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出。
但舜毫不记恨,依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他的孝行感动天地,尧帝听闻后,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并最终禅位于舜。
3. 大禹治水。
- 尧帝时期,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
舜帝时,大禹受命治水。
他吸取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
大禹在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率领民众,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入大海。
最终成功治理洪水,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也因此被舜帝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4. 商汤灭夏。
- 夏朝末年,夏桀荒淫无道,百姓生活困苦。
商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他重用贤臣伊尹,施行仁政,发展生产,使商部落逐渐强大。
商汤看到夏桀失去民心,于是起兵讨伐。
在鸣条之战中,商汤的军队打败夏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开启了新的王朝统治。
5. 盘庚迁殷。
- 商朝中期,由于政治动荡、水患等原因,商朝多次迁都。
盘庚是商朝的一位君主,他决定将都城迁往殷(今河南安阳)。
迁都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许多贵族和民众都反对。
但盘庚意志坚定,他向民众晓之以理,说明迁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最终成功迁都,此后商朝的都城稳定下来,社会经济和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6. 武丁中兴。
- 武丁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
他年少时曾在民间生活,深知民间疾苦。
即位后,他重用傅说等贤臣。
在武丁的治理下,商朝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他不断对外征伐,扩大商朝的版图,使商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
史记故事精选大全
史记故事精选大全《史记》,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司马迁创作的一部不朽之作。
这部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西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以其博大精深的史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影响了后世无数读者。
一、项羽刘邦本记与楚汉之争故事简述:项羽和刘邦是秦末两大军事集团的首领,他们争夺天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项羽英勇善战,威震四方,但他的残暴和刚愎自用导致人心离散;刘邦则以仁爱和谋略赢得民心,最终在垓下之战中击败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领导者的人格品质和行事作风对组织成败至关重要。
同时,也揭示了民心向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作用。
二、韩信点兵与兵法智慧故事简述:韩信是汉初著名的军事家,他到赵国应聘时,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身份,而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点兵。
他让士兵们以一种特定的队形列队,然后根据士兵的身高和体型进行选拔。
这种独特的点兵方式让赵王大为欣赏,任命韩信为将。
启示:这个故事展示了韩信的智慧和创造性思维。
同时,也告诉我们对待问题要灵活变通,不拘泥于传统方法。
三、萧何月下追韩信与知人善任故事简述:韩信在楚汉之争中表现出色,但并未得到刘邦的完全信任。
萧何看出韩信的才华,力荐刘邦重用韩信。
为了追回韩信,萧何连夜骑马狂奔,不惜冒着危险在月下追赶。
最终,刘邦采纳了萧何的建议,封韩信为大将军。
启示:这个故事强调了知人善任的重要性。
萧何独具慧眼,发掘并扶持了韩信,展示了一个优秀领导者的素质。
同时,也告诉我们对待人才要信任和重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四、晁错削藩与中央集权故事简述:西汉时期的晁错认为诸侯王权力过大,对中央政府构成威胁。
他建议景帝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和权力,但这一举措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和抵制。
最终,晁错的改革触动了地方利益,导致他被杀。
启示: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斗争。
晁错勇于改革,但忽视了地方势力的利益。
这提醒我们在改革中要兼顾各方利益,寻求平衡点。
五、缇萦上书救父与孝道精神故事简述:缇萦是汉朝民间女子,她的父亲因被人诬告而被判刑。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
《史记》是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著作,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
要人物和事件。
以下是一些《史记》中的人物故事:
1. 刘邦与韩信: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而韩信是他的得力将领。
最初,韩信也希望自己能成为汉朝的皇帝,但最终他认识到了自己与刘
邦的天赋差距。
于是,他放弃了皇位,成为了刘邦的忠实支持者和大将。
刘邦非常欣赏韩信的才能,亲自封他为韩王,并任命他为重要的
军事统帅。
2. 唐太宗与李靖: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而李靖则是他的重要
谋士和将领。
李靖深得太宗的信任,他出色地帮助唐太宗征服了吐蕃、高句丽等地,为唐朝的疆域扩张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还参与了《贞观
政要》的撰写,被誉为唐太宗政治智慧的代表。
3. 孙权与周瑜: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和统治者,而周瑜则是
他的重要将领。
孙权曾经想要联合刘备来抗击曹操,但是刘备对此态
度犹疑不决。
而周瑜意识到刘备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为了孙权势力的
发展,他将自己的妻子孙尚香嫁给了刘备,达成了两国的联姻。
最终,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保卫了吴国。
4. 项羽与刘邦:项羽是楚汉战争中的楚国主将,而刘邦则是楚汉战争
的胜利者。
项羽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他在下邳之战中
被困,刘邦趁机打败了项羽。
最终,刘邦建立了汉朝,项羽则自刎而死。
这些是《史记》中的一些人物故事,这本历史文献记录了众多人物的
生平和事迹,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人物有着重要价值。
《史记》中著名人物故事七篇
《史记》中著名人物故事七篇《史记》中著名人物故事(精选篇1)司马光砸碎的水缸走出一个重生的生命,也涌出了中国古代政治和史学的一股新泉。
司马光一生笃诚好学,以俭为德,清直仁厚,死后“家家挂象,饭食必祝”。
所著长篇巨制《资治通鉴》,文字优美,格调古雅,自成一体,为“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史记》中著名人物故事(精选篇2)岳飞岳飞他是抗金名将,他的文治武功举世无双,绝对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
岳飞作战绝大多数是以少击多,每战必胜。
生平大小130余战无一败绩。
南熏门之战等战役甚至以八百壮士击溃50万敌军,可称为战神!岳飞个人魅力相当之大,心胸开阔基本不计前嫌。
以至于岳飞的不少敌人都成为了他的部下和战友。
岳家军也是这样成长而来的,如岳家军第一猛将杨再兴、太行山梁兴、江西曹成等人。
岳飞和他指挥的岳家军不但在抗击金兵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保护了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免于遭受金兵的蹂躏,而且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得人民的爱戴。
岳飞是一位真正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史记》中著名人物故事(精选篇3)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
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
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
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史记》中著名人物故事(精选篇4)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子。
“你们各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是的果子。
史记中一个人物的故事七篇
史记中一个人物的故事七篇史记中一个人物的故事【篇1】谭嗣同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一百年前,这个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奔走呼号的英雄,以青春的挥洒,倔强地挺起民族的脊梁。
死何所惧?就在刀锋接近头颅的那一刹那,他已将生命置换成永恒。
一种精神执着地闪烁在历史的天空,灿若星辰。
史记中一个人物的故事【篇2】林则徐林则徐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
在任江苏廉防使时,他在大堂上书写一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
”事事为民着想,对于漕运、盐法、水利、农业、制币、吏治、救灾等关系民生的大事,无不予以关注。
林则徐确实是我们的英雄,他顶住当时政府的压力,销毁鸦片,人民拍手称快,也让外国人看到了中国的强硬态度。
现在还记得他的两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广东期间,林则徐大举禁烟,并于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起来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言行一致的爱国者。
他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对鸦片烟毒的深恶痛绝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表明中国人民是一个酷爱自由、不畏强暴的民族,也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史记中一个人物的故事【篇3】改造中国的决心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往在海边的一个村庄上。
一天,他约了几个朋友,轮流踢毽子,大家来比赛。
踢了好一会儿,一个年纪大的孩子,踢不过一个小孩子。
大孩子恼怒了,把小孩子打了一下。
孙中山对大孩子说:“你大他小,你强他弱,你不该欺负他!”一次许多海盗到村里抢劫。
孙中山亲眼看到海盗把一户人家的门打破,抢去许多箱子,害的的那家的人大哭小喊。
孙中山想:“为什么那户人家被强盗欺侮,中国却没有法律保护他们:”孙中山立下了改造中国的决心。
长大后,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
史记中一个人物的故事【篇4】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都一定会知道诸葛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不但熟悉天文地理而且精通兵法。
史记中著名的人物故事
史记中著名的人物故事司马迁作《史记》,是用灵魂与命运作斗争,用自己的精神作出一部千古流传的史记。
那你知道史记中著名的人物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史记中著名的人物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史记中著名的人物故事:亚圣孟子孟轲,是邹国人。
他曾跟着孔子的后代子思的弟子学习。
他学成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但是齐宣王没有任用他。
于是他到了魏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批驳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
那个时候诸侯争霸,各个国家无不追求富国强兵的捷径,所以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结果国家不但富足起来,而且军事力量也变得强大了;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自己的敌国,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先后称霸,各诸侯国都十分畏惧,东来朝拜齐国。
当时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战的人看作是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颂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仁治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
孟子于是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希望流传后世。
史记中著名的人物故事:董仲舒及其学门董仲舒是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他热衷于研究《春秋》,并深有所得。
在孝景帝时期出任博士。
他公开讲授《春秋》,弟子们根据入学时间的长短来依次的辗转互相传授,所以有的弟子甚至没有见过他的面。
董仲舒曾经三年不到家里的后园游玩,只为了留出时间专心学术研究。
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是最标准的,没有不合乎礼仪的地方,学者们都效仿、尊敬他。
汉武帝继位后,董仲舒出任江都国相。
他依据《春秋》里记载的自然灾害和特异现象的变化来推求阴阳交替运行的规律,结果大有所成。
采取了许多方法预测和影响降雨,后来在江都国推行,无不实现了预期的效果。
在任职期间,他被贬为中大夫,专心在家里撰写《灾异之记》这卷著作。
此时,辽东郡的高帝庙发生了火灾,他在书中认为是天灾示警。
史记的人物故事
史记的人物故事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从上古的女娲传说到现代的改革建设,每一个故事记录了一个国家历史性的成败与荣辱。
历史故事史记里的了解的有多少呢?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史记的人物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史记的人物故事篇一:卧薪尝胆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让伍子胥选后继之人,伍子胥独爱夫差,便选其为王。
此后,勾践闻吴国要建一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场,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夫差也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
一次夫差带领全国大部分兵力,去赴会,要求勾践也带兵助威,勾践见时机已到,假装赴会,领3000精兵,拿下吴国主城,杀了吴国太子,又擒了夫差,夫差悔当初未听伍子胥言,留下了勾践,死前,他只求,不要伤害吴国百姓。
史记的人物故事篇二:纸上谈兵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
(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
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
”赵括随即代替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并重新安排军官。
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些事,出动变化莫测的军队,假装败退,截断了赵军运输军粮的道路,把赵国的军队一切为二,(于是)军心离散。
经过四十多天,军中兵士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有哪些(精选19篇)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有哪些史记中的人物故事有哪些(精选19篇)历史故事对于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历史故事的选择,必须遵循真实性、针对性、生动性和探究性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明理启智的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史记中的人物故事有哪些,希望对您有帮助!史记中的人物故事有哪些篇1契是古代的一支部落殷人的始祖,他的母亲名叫简狄,是有娀氏部落的女子,后来成为了帝喾的第二个妃子。
有一次,简狄等三人到河川中去洗澡。
她看见一只黑色的鸟(就是燕子)掉下一个蛋,便将它捡起来吃掉了。
因此过了不久,简狄怀孕了,生下了契。
契长大以后辅佐夏禹治水立下了功劳。
于是虞舜大帝命令契说:“百官贵族不团结,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关系不和睦。
因此,我任命你为司徒官,希望你恭敬的传布五伦的教诲。
你要记住啊,五伦教诲工作的中心在于宽厚。
”契历经唐尧、虞舜、大禹三位帝王,作为三朝攻打,他的功业突出表现在教导百官贵族方面。
他们在契的教导下,个个安定下来,踏踏实实为百姓做事,毫无二心。
为了表彰契的功绩,虞舜把他封在商(在今河南省商丘市)这个地方,并且赐姓给他,姓子。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有哪些篇2非子是蜚廉的五代孙。
当时,蜚廉的另一支后代宗族,即造父一族受到了周王室的宠信,被封在了今山西省境内的赵城。
非子一支由于与造父一族的亲缘关系,也蒙恩居住在赵城,姓赵。
非子和他的族人居住在犬丘(在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他喜好马匹和其他的牲畜,并且善于畜养、繁殖它们。
犬丘人将此事报告给了周孝王,孝王就命令非子到汧水、渭水流域去负责王室的养马事宜。
从此,王室的马匹得到了大量繁殖。
大骆是蜚廉的嫡传后代,周孝王想把非子改立为大骆的嫡子,以便日后承袭祖先的爵位。
但是,大骆的妻子,即当时申侯的女儿,已经生下了嫡子成。
因此,申侯对孝王说:“以前,臣的祖先娶妻子郦山氏并且生了一个女儿。
后来将她嫁给了戎胥轩作为妻室,生下了中潏。
中潏因为与王室的亲缘关系而来归附,保卫我朝西部边境,该地才得以和睦、安宁。
史记的人物有哪些故事
史记的人物有哪些故事史记中记载了很多有名的历史人物故事。
那你知道史记的人物有哪些故事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史记的人物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史记的人物故事:厉公的功业晋景公在位十九年以后就去世了,太子寿曼继承了王位,这就是晋厉公。
他继位以后,打算与诸侯和好,并与秦国在黄河边会盟。
但是,秦国随即背叛了盟约,和翟国谋划共同###晋国。
厉公三年,晋国派使者谴责秦国背信弃义的行为,并与诸侯联合去攻打它。
最后联军在泾水流域的麻隧击败了秦军,并俘虏了它的将领成差。
后来,晋国的大臣伯宗因为屡次直谏,触怒了厉公。
所以厉公便借别人诋毁他的机会把他处死了。
因为伯宗是个贤明的人,所以国人都因此而心怀不满,不再亲附厉公。
厉公六年的春天,郑国背叛了晋国而与楚国结盟。
厉公大怒,打算去攻打郑国,大臣栾书极力认为晋国的霸业不能在自己这一代失掉,也建议厉公出兵攻打郑国。
厉公听从了他的建议,亲自率军出击。
五月,晋军渡过黄河以后,听说楚军前来救援郑国,范文子感到非常害怕,便请求厉公撤兵。
郤至不高兴地说:“我国出兵征讨叛逆,如果看见强敌就躲避,日后怎么对诸侯发号施令呢?”于是,厉公便下定决心,打算与楚军一战。
战斗打响以后,晋厉公亲自率军杀敌,晋军士气大振,最后打败了楚军,楚共王的眼睛也被晋军射伤。
楚将子反收拾残兵、整顿部队,打算再战。
晋军听说后感到十分担心。
不久,楚共王召唤子反到营中议事,而子反却喝醉了酒,没能如期前去。
楚共王发怒,当面谴责了子反,子反便畏罪自杀了。
楚军失去了主将,军心不振,楚共王只好率军回国。
从此,晋国威震诸侯,它的霸主地位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史记的人物故事:赵简子之病赵简子名鞅,是赵文子的孙子。
他在位期间,赵氏宗族势力已经相当强大。
正当赵鞅雄心勃勃的时侯,他却得了一场怪病,五天五夜不醒人世,这可急坏了他的家臣,整天急得焦头烂额,不知怎么办才好。
后来他们请来了神医扁鹊为主君治病。
经过仔细检查,诊断结果是:血脉正常,属于怪病!这下家臣们更加着急了,认为是无药可救了。
史记中的人物和故事
史记中的人物和故事无论从人类社会早期的历史记忆来看,还是在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后续过程中,故事都是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下面这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史记中的人物和故事。
史记中的人物和故事1:公仪休拒鱼公仪休在鲁国为相,这个公仪休在饮食方面最大的爱好就是吃鱼。
一日,就有人投其所好给他献上了一条鱼。
按咱们今人的“理解”,一个堂堂相国,收人一条鱼算什么,让人直接拎到厨房去得了。
可是,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他老人家竟然坚决不受。
他的弟子们都劝他,你老人家最喜欢吃的就是鱼,如今人家送上门来了你怎么反而不要呢?公仪休解释说:“我正是因为喜欢吃鱼,才坚决不接受这条鱼的。
你们想,如果我今日收下了这条鱼而导致有朝一日丢了相位,虽然我喜欢吃鱼,却再也不能靠自己的俸禄买鱼吃了。
如果我不收这条鱼,保住自己的相位,就能够长久地靠自己的俸禄买鱼吃了。
”秦始皇嬴政,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
秦庄襄王的名字叫异人,年轻的时候一直在赵国做人质。
异人是秦昭公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
安国君宠爱华阳夫人,但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异人的母亲夏姬不受安国君的宠爱,所以异人被送到了赵国。
异人在赵国认识了吕不韦,吕不韦为他出谋划策,用重金贿赂华阳夫人,使华阳夫人在安国君面前说了许多溢美之辞,终于让异人做了太子。
秦昭公去世,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
一年后,秦孝文王去世,异人继位,就是秦庄襄王。
当年,秦庄襄王被作为人质羁押在赵国时,吕不韦请他到家里做客,酒宴之间,吕不韦一时欢喜,就让自己的小妾赵姬出来跳舞助兴。
秦庄襄王一见赵姬,十分喜欢,非要讨她做妻子。
吕不韦顺水推舟,便把赵姬送给了他。
不久,赵姬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政,这就是日后的秦始皇。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得病死了,吕不韦拥立十三岁的太子嬴政做国王,人称秦王政。
秦王政继位的时候,年龄太小,难以处理政事,大权完全落在太后赵姬和吕不韦的手里。
吕不韦不仅为相,而且还以秦王政的父亲自居,号称“仲父”。
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他还召集了三千名文人,模仿孔子作《春秋》,主持编撰了一部《吕氏春秋》,公布于天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大全
历史故事对于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历史故事的选择,必须遵循真实性、针对性、生动性和探究性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明理启智的作用。
下面是为您带来的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大全,希望对您有帮助!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大全篇一:陈胜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
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
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
”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
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
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子。
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
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夥颐!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楚地人把“多”叫做“夥”,所以天下流传“夥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涉开始的。
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旧事。
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
”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
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大全篇二:戚夫人的悲剧刘邦驾崩,其正妻吕太后执掌朝廷大权。
吕太后平时最恨的人,就是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与其子赵王如意。
刘邦一死,吕后马上下令把戚夫人囚禁起来。
又从赵王封地急召如意回京。
新即位的天子孝惠皇帝是吕后的亲儿子。
惠帝非常仁慈,知道母后恼恨如意,就亲自接回如意,寸步不离地保护他。
但终究还是被吕后找机会毒死了。
如意被害后,吕后随即派人去囚禁所,砍断了戚夫人的手脚,挖去她的双眼,熏聋耳朵,又灌下哑药,扔到猪圈里,称她做“人猪”。
几天以后,吕后叫来儿子孝惠皇帝欣赏“人猪”,惠帝惊问是什么东西,回说这就是戚夫人,惠帝当即大哭起来,从此病倒,一年多不能起床,并对太后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情,我作为太后的儿子,再也不能治理天下了。
”
吕太后之刻毒、残忍可谓极矣!
但正所谓万事皆有因,吕后之深恨戚夫人亦然。
高祖刘邦生前,戚夫人最受宠幸,常随在刘邦左右,而吕后年老色衰,倍受冷落。
当时以立孝惠皇帝为太子,但戚夫人恃宠生妄,在刘邦面前终日啼哭,要求让自己的儿子如意取代惠帝做太子,刘邦好几次险些废掉大儿子,靠着大臣们力谏,和张良的计策才未能施行。
当此之际,戚夫人可有过后顾之忧吗?
女人太过热衷权势富贵,这本身即悲剧之始吧。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大全篇三:刘邦记仇汉高祖刘邦向以豁达大度、虚怀若谷、知人善任而著称于世。
刘邦共有兄弟四人,大哥刘伯早年亡故。
当初刘邦身为平民时,终日游手好闲,贪杯好色,结交了一群地痞混混儿。
刘邦时常带这些人到大嫂家吃饭。
大嫂非常讨厌这个小叔子。
一次,小叔子又带一群不三不四的人前来蹭饭,大嫂就故意用勺子把锅边刮得很响,假装羹汤吃完了。
刘邦的那些哥们儿因而都离去了。
刘邦偷偷去查看,发现锅里原来还有羹汤,从此就怨恨上了大嫂。
等到刘邦终于做了皇帝,分封众兄弟亲族,却唯独不封大哥的儿子,太上皇询问原因,这位开国之君振振有词地道:“我并不是忘记封他,因为他的母亲太不像个长辈了。
”太上皇一再讲情,刘邦才封大哥之子为“羹颉”侯(颉,就是‘刮’的意思)。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大全篇四:李广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
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
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
”李广于是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
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
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
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
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
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
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
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
现
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
”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
”于是匈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
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立即上马和十几名骑兵一起奔驰,射死了那骑白马的匈奴将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队里,解下马鞍,让士兵们都放开马,随便躺卧。
这时正值日幕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
到了半夜,匈奴兵又以为汉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袭他们,因而匈奴就领兵撤离了。
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营中,大军不知道李广的去向,所以无法随后接应。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大全篇五:.田光太子上前迎接,倒退着走为田光引路,跪下来拂拭座位给田光让坐。
田光坐稳后,左右没别人,太子离开自己的座位向田光请教说:“燕国与秦国誓不两立,希望先生留意。
”田光说:“我听说骐骥盛壮的时候,一日可奔驰千里,等到它衰老了,就是劣等马也能跑到它的前边。
如今太子光听说我盛壮之年的情景,却不知道我精力已经衰竭了。
虽然如此,我不能冒昧地谋划国事,我的好朋友荆卿是可以承担这个使命的。
”太子说:“希望能通过先生和荆卿结交,可以吗?”田光说:“遵命。
”于是即刻起身,急忙出去了。
太子送到门口,告诫说:“我所讲的,先生所说的,是
国家的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田光俯下身去笑着说:“是。
”田光弯腰驼背地走着去见荆卿,说:“我和您彼此要好,燕国没有谁不知道,如今太子听说我盛壮之年时的情景,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已力不从心了,我荣幸地听他教诲说:‘燕国、秦国誓不两立,希望先生留意。
’我私下和您不见外,已经把您推荐给太子,希望您前往宫中拜访太子。
”荆轲说:“谨领教。
”田光说:“我听说,年长老成的人行事,不能让别人怀疑他。
如今太子告诫我说:‘所说的,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这是太子怀疑我。
一个人行事却让别人怀疑他,他就不算是有节操、讲义气的人。
”他要用自杀来激励荆卿,说:“希望您立即去见太子,就说我已经死了,表明我不会泄露机密。
”因此就刎颈自杀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大全篇六:可爱的孔子大思想家孔子,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不避艰辛,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一日来到卫国,寄住在一个名叫蘧伯玉的家中。
卫国君主灵公,有个叫南子的美貌夫人,仰慕孔子,想要见他,就派人对孔子说:“各国的君子,凡是想和我们国君交朋友的,一定会拜见我们南子夫人,我们南子夫人也想见见您。
”孔子辞谢客套一番,不得已就跟来人去了。
南子夫人坐在葛布帷帐中等待。
孔子进门后就叩头行礼,美貌绝伦的南子夫人也在帐中盈盈回拜,行动时,所戴环佩玉器发出叮当撞击的清脆响声,此情此景,令谨尊礼法的孔圣人也不免心中怦然。
事后,孔子再见到弟子们就有些讪讪的,自己解释说:“我本来就不愿意见她,既然迫不得已见了,就得还她以礼嘛。
”
子路不爱听,孔子急得发誓:“我假若不对的话,上天一定厌弃我!上天一定厌弃我!”
一天,孔子来到郑国,和弟子们走散了。
孔子一个人站在城郭东门,郑国有一个人看见了孔子,就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东门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郑国国卿子产,可是腰部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狼狈不堪,没精打采的样子,像一条丧家狗。
”
子贡与孔子见面后,就把原话如实转述了一遍,孔子大笑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对,他说我像丧家狗,对极了!对极了!”
一次,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遇上公叔氏占据蒲地反叛卫国。
因为孔子与卫国相亲,蒲人便扣留了孔子。
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身材高大,才勇兼备,和蒲人打斗在一处,蒲人害怕了,就对孔子说:“如果你发誓不到卫国去,我们就放你们走。
”孔子马上发了誓,并和蒲人订立了盟约,蒲人这才放他们出城。
孔子出了城却直奔卫国,子贡说;“与人订了盟约也可以违背吗?”孔子从容笑曰:“在要挟下订立的盟约,在神那里是不算数的。
”
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