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控制与控制过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一管理学控制过程课件
![大一管理学控制过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36055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5.png)
THANKS
感谢观看
审计控制是指通过审计机构或人员对企业的经济 活动进行审查、监督和评价,以确保其合法、合 规和有效性。
审计控制的优点
审计控制具有独立性强、专业性高、能够及时发 现和纠正经济活动中的问题等优点。
3
审计控制的局限性
审计控制可能存在成本较高、时间较长等问题。
2023
PART 05
控制与组织文化
REPORTING
质量控制案例
总结词
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管理手段,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 重要。
详细描述
质量控制案例包括各种行业的实践,如汽车制造业的ISO/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医 疗行业的ISO 13485等。这些案例提供了如何制定和实施质量标准、监控质量过程以及
解决质量问题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组织文化对控制有效性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可以促进控制方法的改进,提高控制效果,而封闭和保守的组织文化可能限制控制的 创新和发展。
控制对组织文化的塑造作用
控制对组织价值观的强化
通过控制手段,组织可以强化和传播特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成员更加认 同和遵循。
控制对组织行为的引导和规范
有效的控制体系能够规范和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使之符合组织的期望和目标 ,进一步塑造和强化组织文化。
时间控制案例
总结词
时间控制是确保任务按时完成的管理手段, 对于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时间控制案例包括各种行业的实践,如建筑 业的工期管理、物流业的时效管理等。这些 案例强调了时间控制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如 何制定公道的计划、监控进度以及应对延误 等方面的策略和方法。
2023
管理学(第十六讲-控制、控制过程与控制方法)课件
![管理学(第十六讲-控制、控制过程与控制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35a6c0a26925c52dc5bf4d.png)
20
一、确立标准
(一)确定控制对象 • 经营活动的成果是需要控制的重点对象 • 要保证企业取得预期的成果,必须在成果最终形成以前进行控制,
纠正与预期成果的要求不相符的活动。 • 因此,需要分析影响企业经营结果的各种因素,并把它们列为需
要控制的对象
2020/11/21
管理学(第十六讲-控制、控制过程与控制方法)
管理学(第十六讲-控制、控制过程与控制方法)
36
35
五、平衡记分卡
财务 “要在财务方面取得成 功,我们应向股东们展
示什么?”
顾客 “要实现我们的远景目 标,我们向顾客们展示
什么?”
愿景和战略
内部经营过程 “要满足股东和顾客的 需求,我们擅长什么样
的业务流程?”
学习和成长 “要实现我们的远景目 标,我们如何保持变革
和进步的能力?”
2020/11/21
第十六讲
控制、控制过程 与控制方法
管理学(第十六讲-控制、控制过程与控制方法)
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计划 与实际作业动态适应的管
理职能
2020/11/21
管理学(第十六讲-控制、控制过程与控制方法)
2
第十六讲 控制、控制过程与控制 方法
• 控制原理
• 控制的要求
• 控制过程
• 控制方法
2020/11/21
2020/11/21
管理学(第十六讲-控制、控制过程与控制方法)
23
(三)制定标准的方法
控制的对象不同,为它们建立标志正常水平的标 准的方法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企业可以使用 的建立标准的方法有三种:
• 统计性标准 • 根据评估建立标准 • 工程标准
2020/11/21
管理学控制【共68张PPT】
![管理学控制【共6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876c82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6.png)
可能方案一:七人轮流
可能结果
•一天饱 •六天饥
可能方案二:推选好人
可能结果
•权力导致腐败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可能方案三:委员会制度
可能结果
•公平了
•粥凉了
可能方案四:大家参与、抓阄决定
可能结果
•机会均等 •结果不一定公平
可能方案五:大家轮值、分者最后取
可能结果
•结果公平 •机会均等
课堂讨论
或指: 根据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或组织发展的需 要,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原计划进修订或重新制定, 调整整个管理工作的过程。
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完成情况和纠 正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以确保计 划目标的实现,或适当修改计划,使 计划更加适合实际情况。
狭义的控制
总结:监视各项活动,保证 组织计划与实际运行状态相
环境干扰
输入
受控系统 施控系统
输出 信息反馈
图5.1 管理控制系统的结构
在管理中,控制有两类:内部控制(自我控制)和外部
控制。在大部分情况下,管理控制过程是内部控制与外部 控制相结合。
六、 控制原则
有效的控制必须遵循科学的控制原则,下面介绍几 种基本控制原则。
(一) 未来导向原则
是指控制工作应当着眼未来,而不只是当出现偏差 才进行纠正。即管理控制系统必须具有前馈控制功能。 (二) 反映计划要求原则
(五) 例外原则 例外原则是指控制工作应着重于计划实施中的例外偏
差,即异常偏差,指超出一般情况的特别好或特别坏的情况
。这可使管理者把精力集中在他们应该注意的问题上。 在实际工作中,例外原则必须与关键点原则相结合,把
注意力集中在对关键点的例外情况的控制上。关键点原则强调 选择控制点,而例外原则强调观察在这些控制点上所发生的异 常偏差。
管理学14控制与控制过程课件
![管理学14控制与控制过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d804db1a37f111f0855b13.png)
11
3.反馈控制
亦称成果控制或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 组织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 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a.反馈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 质量分析以及组织成员绩效评定等。
b.作用: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计划 的控制和活动的安排提供借鉴。
c.弊端:在实施纠正措施之前,偏差就已经产生。
第十四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 控制活动 ❖ 控制过程 ❖ 有效控制
管理学14控制与控制过程
1
14.1 控制活动
14.1.1 控制的定义和意义
1.控制的含义
计划提出了管理者追求的目标,组织提供了完 成这些目标的结构、人员配备和责任,领导提供 了影响、指挥、激励和沟通的环境,而控制提供 了有关偏差的知识以及确保与计划相符的纠偏措 施。
成 本
E
与
收
费
X1
A
控制成本 控制收益
X2
净收益最大
B
C
控制程
度
管理学14控制与控制过程
18
14.3.3 客观控制
有效控制必须是客观的、符合企业实际情 况的
检查、测量、正确判断、正确评价企业各 时空点实施与计划的符合或背离程度
基于正确的认识,从而制订出正确的措施, 进行客观的控制
管理学14控制与控制过程
管理学14控制与控制过程
9
前馈控制的显著优点 ①前馈控制是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
因而防患于未然,避免事后控制无能为力 的弊端。 ②前馈控制是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 件进行的控制,不针对具体人员,不会造 成心理冲突,易于被员工接受并付诸实施。
管理学14控制与控制过程
10
管理学第十三章控制精品PPT课件
![管理学第十三章控制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891ae3ad02de80d5d84072.png)
• 目的不同 前馈控制是对系统的输入控制 反馈控制是对系统的输出控制 现场控制是对系统的作业控制
11.10.2020
19
【小故事】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 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 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 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 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 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 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11.10.2020
7
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
控制工作的基本步骤:
—— 建立绩效标准。 —— 衡量实际绩效,找出偏差 —— 采取必要的修正行动
1定控制对象 (2)选择控制重点 (3)制定控制标准
控制的对象不同,为它们建立标志正常水平的 标准的方法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企业可以使 用的建立标准的方法有下列三种: 利用统计方法来确定预期结果; 根据经验和判断来估计预期结果; 在客观的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工程(工作)标 准。
现场控制的特点
纠正措施是作用在正在进行的计划执行过 程。
11.10.2020
16
工作进行中所实施的控制(如管理者亲临现场),主 要有监督和指导两项职能: ①监督:
按预定标准检查工作; ②指导:
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自己经验指导下属 改进工作,或与下属共同商讨矫正偏差的措施。
优点: 有指导职能,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 自我控制能力;
11.10.2020
19
【小故事】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 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 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 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 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 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 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11.10.2020
7
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
控制工作的基本步骤:
—— 建立绩效标准。 —— 衡量实际绩效,找出偏差 —— 采取必要的修正行动
1定控制对象 (2)选择控制重点 (3)制定控制标准
控制的对象不同,为它们建立标志正常水平的 标准的方法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企业可以使 用的建立标准的方法有下列三种: 利用统计方法来确定预期结果; 根据经验和判断来估计预期结果; 在客观的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工程(工作)标 准。
现场控制的特点
纠正措施是作用在正在进行的计划执行过 程。
11.10.2020
16
工作进行中所实施的控制(如管理者亲临现场),主 要有监督和指导两项职能: ①监督:
按预定标准检查工作; ②指导:
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自己经验指导下属 改进工作,或与下属共同商讨矫正偏差的措施。
优点: 有指导职能,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 自我控制能力;
第八章 控制 《管理学基础》PPT课件
![第八章 控制 《管理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f7f2a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b.png)
5
五、预先控制
预先控制是为了防止组织资源的损耗,而采取的一种预防性保证措 施。预先控制有三个假使前提:一是合格的管理者所犯的错误比较少; 二是管理工作是可以度量的;三是管理原理的应用是能够被考核的。
预先控制是指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来达到组织控制的目的。在 企业中它有如下几个优点:
首先,预先控制明确指定个人的职责,对每个管理者的绩效进行管 理、改进和提高,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绩效,企业的生产力和价值随之 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由此获得;
一、按控制目的和对象划分 控制职能可以按控制目的和对象划分两种类型:纠正执行偏差、调整控
制标准。 (一)纠正执行偏差。纠正执行偏差是使执行结果符合控制标准的要求,
为此需要将管理循环中的实施环节作为控制对象,这种控制的目的就是要 缩小实际情况与控制目标的偏差,即负馈控制。这种纠正行动既可以是管 理方式的改变,也可以是组织机构的调整以及人事方面的变动。
13
第三节 控制过程
一、控制过程
管理中的控制是指根据计划的要求,制定工作标准,衡量工作绩效并 将它与工作标准进行比较的,对出现的偏差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实现组 织目标的过程。
控制的对象一般都是针对人员、财务、作业、信息及组织的总体绩效, 无论哪种控制对象其所采用的控制技术和控制系统实质上都是相同的。控 制工作的程序基本是一致的,大致可以分为3个步骤:
1)反馈控制的优点。它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了解工作失误的原因, 为进一步实施创造条件,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工作效率。反馈控制可以 为奖惩提供依据。
2)反馈控制的缺点。反馈控制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滞后性,很容易 贻误时机,增加控制的难度,而且损失往往已经发生了。因此,反馈控 制要求反馈的速度必须大于控制对象的变化速度,否则,系统将产生震 荡,处于不稳定状态
五、预先控制
预先控制是为了防止组织资源的损耗,而采取的一种预防性保证措 施。预先控制有三个假使前提:一是合格的管理者所犯的错误比较少; 二是管理工作是可以度量的;三是管理原理的应用是能够被考核的。
预先控制是指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来达到组织控制的目的。在 企业中它有如下几个优点:
首先,预先控制明确指定个人的职责,对每个管理者的绩效进行管 理、改进和提高,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绩效,企业的生产力和价值随之 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由此获得;
一、按控制目的和对象划分 控制职能可以按控制目的和对象划分两种类型:纠正执行偏差、调整控
制标准。 (一)纠正执行偏差。纠正执行偏差是使执行结果符合控制标准的要求,
为此需要将管理循环中的实施环节作为控制对象,这种控制的目的就是要 缩小实际情况与控制目标的偏差,即负馈控制。这种纠正行动既可以是管 理方式的改变,也可以是组织机构的调整以及人事方面的变动。
13
第三节 控制过程
一、控制过程
管理中的控制是指根据计划的要求,制定工作标准,衡量工作绩效并 将它与工作标准进行比较的,对出现的偏差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实现组 织目标的过程。
控制的对象一般都是针对人员、财务、作业、信息及组织的总体绩效, 无论哪种控制对象其所采用的控制技术和控制系统实质上都是相同的。控 制工作的程序基本是一致的,大致可以分为3个步骤:
1)反馈控制的优点。它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了解工作失误的原因, 为进一步实施创造条件,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工作效率。反馈控制可以 为奖惩提供依据。
2)反馈控制的缺点。反馈控制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滞后性,很容易 贻误时机,增加控制的难度,而且损失往往已经发生了。因此,反馈控 制要求反馈的速度必须大于控制对象的变化速度,否则,系统将产生震 荡,处于不稳定状态
管理学原理-控制-PPT
![管理学原理-控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96c24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7.png)
案例:洛克菲勒的算计
❖ 后来,洛克菲勒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他更注重成本的 节约,提炼每加仑原油的成本也要算计到小数点后3 位。他每天早上一上班,就要求公司各部门将一份有 关净值的报表送上来。
❖ 1879年,他质问一个炼油厂的经理:“为什么你们 提炼一加仑原油要花1分8厘2毫,而东部的一个炼油 厂干同样的工作只要9厘1毫?”他就连价值极小的油 桶塞子也不放过,曾写过这样的信:“……上个月你 汇报手头有1119个塞子,本月初送去你厂10000个, 你厂使用9527个,而现在报告剩余912个,那么其他 的680个塞子哪里去了呢?”
现场 控制
事中
偏差 信息
反馈 控制
事后
工作 结束
表现 方式
防患 未然
立竿 见影
亡羊 补牢
利
弊 基本目的
将损失消除 难以 明确目标 于发生前 完善 资源配置
消除偏差 产生 及时消除 提高能力 对立 偏差
业绩评价 损失 总结经验 激发员工 发生 借鉴未来
第四节 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1.前馈控制
❖ 前馈控制是一种预先控制,是指在行动之前, 为保证未来实际结果与计划目标一致所作的 努力。
❖ 前馈控制的目的是防止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在 质和量上产生偏差。
❖ 前馈控制的基本形式是合理配置资源。
案例:曲突徙薪
❖ 有人见一户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放了不少 柴草,于是就对主人说:烟囱应改成弯曲的,把柴 草搬远点,否则会有火患。主人听了不以为然。
❖ 从计划职能有效实施的角度来说,控制是指监视各 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 的过程。或者说,控制是依据计划来检查、衡量计 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偏差,或调整行动以保证按 计划进行,或调整计划使活动与计划相吻合。
管理学-控制与控制过程PPT课件
![管理学-控制与控制过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6a84c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0.png)
第一节 控制活动
一、控制的含义
控制就是检查实际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 标准和方法进行,从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 进行修正,以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
控制与计划密切相关,计划是控制的前提, 控制是实现计划的重要手段,控制的实质是使 实际与计划保持一致。
1
二、控制的必要性
1.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计划赶不上变化” 2. 内部环境的复杂性 3.管理者指挥的失误 4.工作过程失误 5.授权的影响
13
三、纠正偏差
1.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2.明确纠偏对象 3.采取矫正措施:纠偏;调适。 4.落实奖罚制度 5.注意问题: 考虑对原有计划实施的影响 消除组织成员对矫正措施的疑惑
14
第三节 有效控制
1.客观控制; 2.适时控制; 3.适度控制; 4.弹性控制。
15
10
一、确定标准
(一)确定控制对象
(二)选择控制的重点 (三)制定标准的方法
11
二、衡量绩效
1.差异分析形式 与标准比 与同行比 与历史比 2.差异分析方法 图式、表式、图文并茂
12
3.分析内容 分析偏差的严重程度 偏差可能产生的影响 造成偏差的原因:
计划本身不合理; 执行过程发生了偏差; 计划与现实环境不一致。
能了解现成的第一手资料,能快速解决问题 范围较窄,主要在作业层 效率受管理者个人能力、经验的影响 工作者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3)反馈控制
对已经产生的结果分析、比较、测量和评价, 采取措施,矫正以后活动,避免再出现问题。
7
四、控制系统特征
施控者、受控者、施控作用过程和反馈作用过程 等构成 ;
(1)前馈控制 是对输入要素的控制。
现场控制
输入
执行过程
一、控制的含义
控制就是检查实际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 标准和方法进行,从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 进行修正,以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
控制与计划密切相关,计划是控制的前提, 控制是实现计划的重要手段,控制的实质是使 实际与计划保持一致。
1
二、控制的必要性
1.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计划赶不上变化” 2. 内部环境的复杂性 3.管理者指挥的失误 4.工作过程失误 5.授权的影响
13
三、纠正偏差
1.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2.明确纠偏对象 3.采取矫正措施:纠偏;调适。 4.落实奖罚制度 5.注意问题: 考虑对原有计划实施的影响 消除组织成员对矫正措施的疑惑
14
第三节 有效控制
1.客观控制; 2.适时控制; 3.适度控制; 4.弹性控制。
15
10
一、确定标准
(一)确定控制对象
(二)选择控制的重点 (三)制定标准的方法
11
二、衡量绩效
1.差异分析形式 与标准比 与同行比 与历史比 2.差异分析方法 图式、表式、图文并茂
12
3.分析内容 分析偏差的严重程度 偏差可能产生的影响 造成偏差的原因:
计划本身不合理; 执行过程发生了偏差; 计划与现实环境不一致。
能了解现成的第一手资料,能快速解决问题 范围较窄,主要在作业层 效率受管理者个人能力、经验的影响 工作者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3)反馈控制
对已经产生的结果分析、比较、测量和评价, 采取措施,矫正以后活动,避免再出现问题。
7
四、控制系统特征
施控者、受控者、施控作用过程和反馈作用过程 等构成 ;
(1)前馈控制 是对输入要素的控制。
现场控制
输入
执行过程
管理学原理:控制与控制过程
![管理学原理:控制与控制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544eaf380eb6294dd886c72.png)
2
二、控制的必要性
环境的变化 管理权力的分散 工作能力的差异
3
三、控制的目的
①限制偏差的累积; ②适应环境的变化。
4
四、控制的类型
按确定控制标准方法: 程序控制 跟踪控制 自适应控制 最佳控制 按时机、对象和目标: 预先控制 现场控制 成果控制
5
控制类型比较分析
12
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一节 控制原理 第二节 控制的要求 第三节 控制过程
1
第一节 控制原理
一、控制概念
控制是保证组织计划与实际运行状态动态 适应的管理职能。 控制工作就是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 完成情况和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 保计划目标的实现,或适当修改计划,使 计划更加适合于实际情况。 控制工作使管理工作成为一个连续的循环 过程。
类型 优点 缺点
①可防患于未然;②适用 前提条件较多。大量准确可靠的信 于一切领域中的所有工作; 息;计划行动过程清楚了解;计划 预先 ③不针对具体人员,不会 行动本身的客观规律并要随着行动 控制 造成心理冲突,易于被职 的进展及时了解新情况和新问题。 工接受并付诸实施。
具有指导职能,有助于提 现场 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 控制 自我控制能力。 为进一步实施预先控制和 事后 现场控制创造条件,实现 控制 良性循环。 ①容易受管理者的时间、精力、业 务水平的制约;②应用范围较窄; ③容易形成心理上的对立,损害被 控制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精神。 在实施矫正措施之前,偏差业已产 生。
①亲自观察 ③召开会议 ②分析报表资料 ③抽样调查。
11
三、鉴定偏差并采取矫正措施 1.管理者在制定和实施纠偏措施的过程中 应注意:
二、控制的必要性
环境的变化 管理权力的分散 工作能力的差异
3
三、控制的目的
①限制偏差的累积; ②适应环境的变化。
4
四、控制的类型
按确定控制标准方法: 程序控制 跟踪控制 自适应控制 最佳控制 按时机、对象和目标: 预先控制 现场控制 成果控制
5
控制类型比较分析
12
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一节 控制原理 第二节 控制的要求 第三节 控制过程
1
第一节 控制原理
一、控制概念
控制是保证组织计划与实际运行状态动态 适应的管理职能。 控制工作就是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 完成情况和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 保计划目标的实现,或适当修改计划,使 计划更加适合于实际情况。 控制工作使管理工作成为一个连续的循环 过程。
类型 优点 缺点
①可防患于未然;②适用 前提条件较多。大量准确可靠的信 于一切领域中的所有工作; 息;计划行动过程清楚了解;计划 预先 ③不针对具体人员,不会 行动本身的客观规律并要随着行动 控制 造成心理冲突,易于被职 的进展及时了解新情况和新问题。 工接受并付诸实施。
具有指导职能,有助于提 现场 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 控制 自我控制能力。 为进一步实施预先控制和 事后 现场控制创造条件,实现 控制 良性循环。 ①容易受管理者的时间、精力、业 务水平的制约;②应用范围较窄; ③容易形成心理上的对立,损害被 控制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精神。 在实施矫正措施之前,偏差业已产 生。
①亲自观察 ③召开会议 ②分析报表资料 ③抽样调查。
11
三、鉴定偏差并采取矫正措施 1.管理者在制定和实施纠偏措施的过程中 应注意:
管理学基础PPT课件:控----制
![管理学基础PPT课件: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7947e45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4.png)
80%。 而这 “ 重要的少数 ” 却又影响了 80% 的成效, 要把精力与时间致力于 “ 80%的无关重要的多 数 ” 则只能影响 20% 的成效。80 / 20 原则早已 被广泛的用到组织管理活动中,并称为 ABC分 析法。
二、重点管理技术
下面以企业的物资管理为例来说明ABC管理法的 应用。首先就是按企业物资品种以及占用资金大小进 行分类排队,把它分为A、B、C三大类。A 类物资品 种少,占用资金多; B 类物资品种比A类多一些,占 用资金比 A 类少; C 类物资品种繁多,占用资金少。 通常的分类标准如下:
数量标准
主要是从量的方面规定工作和活动所应达到的水
平和完成的时间
质量标准
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规定工作的范围、水平及
质的要求
行为标准
是对职工规定的行为准则
一个好的控制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 (见图)。
图: 一个好的控制标准,应符合的要求
(二)根据标准衡量执行情况
首先要明确衡量的手段和方法,设置监测 机构,落实进行衡量和检查人员;
表:审计的原则
原则 政策原则 独立原则 客观原则
含
义
即审计工作必须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
审计监督部门应能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干涉
审计一定要实Hale Waihona Puke 求是地进行,客观地做出评 价和结论
公正原则
审计工作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上,不偏不
倚,公正地进行判断
经常性原则 群众性原则
审计工作应经常化,制度化 审计工作应依靠群众来开展
• 透彻理解“墨菲定律”、“海恩法则”的 基本原理及其内涵
能应用控制原理和方法有效的调控所涉及 的人、事、物; 应用时间管理技术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提高做事的效率和效果; 注意提高自我(情绪、语言、行为)控制 能力。
二、重点管理技术
下面以企业的物资管理为例来说明ABC管理法的 应用。首先就是按企业物资品种以及占用资金大小进 行分类排队,把它分为A、B、C三大类。A 类物资品 种少,占用资金多; B 类物资品种比A类多一些,占 用资金比 A 类少; C 类物资品种繁多,占用资金少。 通常的分类标准如下:
数量标准
主要是从量的方面规定工作和活动所应达到的水
平和完成的时间
质量标准
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规定工作的范围、水平及
质的要求
行为标准
是对职工规定的行为准则
一个好的控制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 (见图)。
图: 一个好的控制标准,应符合的要求
(二)根据标准衡量执行情况
首先要明确衡量的手段和方法,设置监测 机构,落实进行衡量和检查人员;
表:审计的原则
原则 政策原则 独立原则 客观原则
含
义
即审计工作必须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
审计监督部门应能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干涉
审计一定要实Hale Waihona Puke 求是地进行,客观地做出评 价和结论
公正原则
审计工作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上,不偏不
倚,公正地进行判断
经常性原则 群众性原则
审计工作应经常化,制度化 审计工作应依靠群众来开展
• 透彻理解“墨菲定律”、“海恩法则”的 基本原理及其内涵
能应用控制原理和方法有效的调控所涉及 的人、事、物; 应用时间管理技术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提高做事的效率和效果; 注意提高自我(情绪、语言、行为)控制 能力。
管理学——控制PPT
![管理学——控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b5904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8.png)
• 标准的种类
三 控制工作的类型
一按作用环节不同来分 1 现场控制 2 前馈控制:
基于预测的前馈控制和顺馈控制 3 反馈控制:
端部反馈和局部反馈
二按改进工作的方式不同来分 1 直接控制:着眼于工作中出现的偏差;追 究责任;要求改进
2 间接控制:着眼于培养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防 止由于管理不当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优点 方法之一:评价个别主管人员 方法之二:按主管人员的职务来评价 方法之三:管理审计
结论:培养卓越的主管人员
三全面控制与局部控制: · 全面控制:根据组织总目标来衡量其 整个业绩的控制方法 全面控制的财务控制方法:
1 预算汇总表 2 损益控制 3 投资报酬率
第二节 有效控制的原理与要求
一 原理: 1 反映计划要求 2 组织适宜性 3 控制关键点 4 控制趋势 5 例外原理 6 直接控制
二 要求
1 控制系统应切合管理人员的个别情况 2 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 3 控制工作应具有灵活性 4 控制工作应讲究经济效益 5 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局观点 6 控制工作应有纠正措施 7 控制工作应面向未来
第二章 控制方法 技术 第一节 预算控制
一 预算的性质
是一种计划 一种预测 一种控制手段
二 预算的种类:
例:世界橄联办运动会;门票7美元/张;其中 60分为可变成本;其余6 4元含管理费和 利润;经营费460万/年;求盈亏平衡点Q0
二 现代预算控制方法
一时间事件分析法 进度表:甘特图
例:周一到周五的工作任务;到周三晚 的完成情况
一
1 2 3 4 5
二三
四五
2 分项预算编制 3 计划评审技术统筹法:
1 经营预算 2 投资预算 3 财务预算
三 控制工作的类型
一按作用环节不同来分 1 现场控制 2 前馈控制:
基于预测的前馈控制和顺馈控制 3 反馈控制:
端部反馈和局部反馈
二按改进工作的方式不同来分 1 直接控制:着眼于工作中出现的偏差;追 究责任;要求改进
2 间接控制:着眼于培养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防 止由于管理不当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优点 方法之一:评价个别主管人员 方法之二:按主管人员的职务来评价 方法之三:管理审计
结论:培养卓越的主管人员
三全面控制与局部控制: · 全面控制:根据组织总目标来衡量其 整个业绩的控制方法 全面控制的财务控制方法:
1 预算汇总表 2 损益控制 3 投资报酬率
第二节 有效控制的原理与要求
一 原理: 1 反映计划要求 2 组织适宜性 3 控制关键点 4 控制趋势 5 例外原理 6 直接控制
二 要求
1 控制系统应切合管理人员的个别情况 2 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 3 控制工作应具有灵活性 4 控制工作应讲究经济效益 5 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局观点 6 控制工作应有纠正措施 7 控制工作应面向未来
第二章 控制方法 技术 第一节 预算控制
一 预算的性质
是一种计划 一种预测 一种控制手段
二 预算的种类:
例:世界橄联办运动会;门票7美元/张;其中 60分为可变成本;其余6 4元含管理费和 利润;经营费460万/年;求盈亏平衡点Q0
二 现代预算控制方法
一时间事件分析法 进度表:甘特图
例:周一到周五的工作任务;到周三晚 的完成情况
一
1 2 3 4 5
二三
四五
2 分项预算编制 3 计划评审技术统筹法:
1 经营预算 2 投资预算 3 财务预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馈控制 是对输入要素的控制。
现场控制
输入
执行过程
输出
前馈控制
反馈控制
精选
前馈控制假定条件: 过去的经验对以后的工作是有效的; 按标准输入的要素能发挥预定的作用; 对系统将来的运行情况可以事先估计。 评价: 防患于未然 对事不对人 假设情况成立
精选
(2)现场控制 对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现场监督与调控。
精选
一、确定标准
(一)确定控制对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选择控制的重点 (三)制定标准的方法
精选
二、衡量绩效
1.差异分析形式 与标准比 与同行比 与历史比 2.差异分析方法 图式、表式、图文并茂
精选
3.分析内容 分析偏差的严重程度 偏差可能产生的影响 造成偏差的原因:
计划本身不合理; 执行过程发生了偏差; 计划与现实环境不一致。
能了解现成的第一手资料,能快速解决问题 范围较窄,主要在作业层 效率受管理者个人能力、经验的影响 工作者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3)反馈控制
对已经产生的结果分析、比较、测量和评价, 采取措施,矫正以后活动,避免再出现问题。
精选
四、控制系统特征
施控者、受控者、施控作用过程和反馈作用过程 等构成 ;
即:○环境的变化 ○管理权力的分散 ○工作能力的差异
精选
三、控制类型
1、按业务范围分 生产控制(流程、工序和质量) 成本控制(最小化) 预算控制(投入产出比) 信息控制(信息流入流出) 质量控制(产品、服务和生产质量)
精选
2、按控制源分 正式组织控制 群体控制 自我控制
精选
3、按控制点位置分: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 控制。(事前、事中、事后)
第十四章 控制职能
精选
第一节 控制活动
一、控制的含义
控制就是检查实际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 标准和方法进行,从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 进行修正,以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
控制与计划密切相关,计划是控制的前提, 控制是实现计划的重要手段,控制的实质是使 实际与计划保持一致。
精选
二、控制的必要性
1.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计划赶不上变化” 2. 内部环境的复杂性 3.管理者指挥的失误 4.工作过程失误 5.授权的影响
精选
三、纠正偏差
1.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2.明确纠偏对象 3.采取矫正措施:纠偏;调适。 4.落实奖罚制度 5.注意问题: 考虑对原有计划实施的影响 消除组织成员对矫正措施的疑惑
精选
第三节 有效控制
1.客观控制; 2.适时控制; 3.适度控制; 4.弹性控制。
精选
是一个动态系统; 必须是一个信息系统; 必须是一个反馈系统。
精选
第二节 控制过程
一、确定标准 思考:计划是不是控制标准?
是从整个计划方案中选出的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价的关键指标
标准类型
(1)定量标准 时间标准 质量标准 数量标准——体现在资本、收益、成本、工
作量等要素上。 精选
(2)定性标准 亲自观察 利用报表与报告
现场控制
输入
执行过程
输出
前馈控制
反馈控制
精选
前馈控制假定条件: 过去的经验对以后的工作是有效的; 按标准输入的要素能发挥预定的作用; 对系统将来的运行情况可以事先估计。 评价: 防患于未然 对事不对人 假设情况成立
精选
(2)现场控制 对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现场监督与调控。
精选
一、确定标准
(一)确定控制对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选择控制的重点 (三)制定标准的方法
精选
二、衡量绩效
1.差异分析形式 与标准比 与同行比 与历史比 2.差异分析方法 图式、表式、图文并茂
精选
3.分析内容 分析偏差的严重程度 偏差可能产生的影响 造成偏差的原因:
计划本身不合理; 执行过程发生了偏差; 计划与现实环境不一致。
能了解现成的第一手资料,能快速解决问题 范围较窄,主要在作业层 效率受管理者个人能力、经验的影响 工作者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3)反馈控制
对已经产生的结果分析、比较、测量和评价, 采取措施,矫正以后活动,避免再出现问题。
精选
四、控制系统特征
施控者、受控者、施控作用过程和反馈作用过程 等构成 ;
即:○环境的变化 ○管理权力的分散 ○工作能力的差异
精选
三、控制类型
1、按业务范围分 生产控制(流程、工序和质量) 成本控制(最小化) 预算控制(投入产出比) 信息控制(信息流入流出) 质量控制(产品、服务和生产质量)
精选
2、按控制源分 正式组织控制 群体控制 自我控制
精选
3、按控制点位置分: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 控制。(事前、事中、事后)
第十四章 控制职能
精选
第一节 控制活动
一、控制的含义
控制就是检查实际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 标准和方法进行,从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 进行修正,以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
控制与计划密切相关,计划是控制的前提, 控制是实现计划的重要手段,控制的实质是使 实际与计划保持一致。
精选
二、控制的必要性
1.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计划赶不上变化” 2. 内部环境的复杂性 3.管理者指挥的失误 4.工作过程失误 5.授权的影响
精选
三、纠正偏差
1.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2.明确纠偏对象 3.采取矫正措施:纠偏;调适。 4.落实奖罚制度 5.注意问题: 考虑对原有计划实施的影响 消除组织成员对矫正措施的疑惑
精选
第三节 有效控制
1.客观控制; 2.适时控制; 3.适度控制; 4.弹性控制。
精选
是一个动态系统; 必须是一个信息系统; 必须是一个反馈系统。
精选
第二节 控制过程
一、确定标准 思考:计划是不是控制标准?
是从整个计划方案中选出的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价的关键指标
标准类型
(1)定量标准 时间标准 质量标准 数量标准——体现在资本、收益、成本、工
作量等要素上。 精选
(2)定性标准 亲自观察 利用报表与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