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三二轮复习教案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概况

合集下载

高三二轮地理专题教案(5篇)

高三二轮地理专题教案(5篇)

高三二轮地理专题教案(5篇)高三二轮地理专题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二轮地理专题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本学期初一地理要发挥教育功能,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以认真完成学校工作任务为己任。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年级大部分学生思想觉悟高,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

但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区域地理。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

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

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

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四、教学措施:1、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

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便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

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最新高中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3考点1世界地理概况教学案及答案新人教版

最新高中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3考点1世界地理概况教学案及答案新人教版

区域地理篇专题二十三世界地理概况与亚洲考纲展示命题探究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大洲、大洋分布及分界线(1)七大洲、四大洋分布(2)七大洲界线3 七大洲的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及对气候的影响1.沿海地区降水不一定多有些沿海地区降水少,如澳大利亚西海岸等地区,常年受到副高控制,气流下沉,空气干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难以形成降水;沿岸海洋中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进一步加剧了气候的干燥程度。

2.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并不都是荒漠北回归线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影响,降水稀少,气候干旱,2/3的地区形成荒漠。

但是在亚欧大陆东部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形成森林。

3.地形平坦的区域并不一定是平原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面积开阔,但是在高原的表面、盆地的中部同样也存在地形平坦的区域,所以判断平原地貌不能简单利用地形特征判断,还要结合海拔及周边地貌特征判断。

如图为世界四大海峡略图,据图回答1~2题。

1.图中位于两洲分界线的海峡有( )A.1个B.2个.3个D.4个答案 A解析根据海陆轮廓判断出:①为直布罗陀海峡,②为英吉利海峡,③为台湾海峡,④为马六甲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非两洲之间,②③④都不是两洲分界线,因此A项正确。

2.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从上海港出发,沿最短海上航线到达伦敦港,其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答案 B解析货轮从上海出发,向南先经过台湾海峡,进入南海后,再向西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出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最后过英吉利海峡到达伦敦港。

依次经过的海峡是③④①②。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

读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回答3~4题。

3.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 )①D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低,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②D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③D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④D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A.①②B.①③.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据图可知,D处地处亚洲大陆内部,降水较少,不适宜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小;但在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绿洲地区,水条件较好,适宜人类居住,故只形成了一个孤岛。

高三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高三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高三世界地理概况教案高三世界地理概况教案【篇1】时光飞逝,紧张而又繁忙的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首这一学期的工作,忙中有乐,忙中有得。

本学期我主要承担八年级六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

在这里我要感谢各位领导一学期来给我的帮助和关怀,感谢各位班主任老师和各位同仁给我工作上的支持和鼓励。

下面,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总结这一学期我的工作情况。

一、认认真真付出,踏踏实实工作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教学工作是本学期工作中的重点,因此我本学期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教学工作这一中心工作服务的。

首先,我作到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钻研新教材的体系、知识结构,针对学生的特点,备课时便想好每一个环节用什么方法去创设情境,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去激发学生兴趣。

因此我本学期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制作课件,我力求每一节课的课件都能用flash制作成动态,这样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虽然在进行课件的思路创作和具体制作时,花费了我大量的课后时间,有时很累,但是当我在课堂上看到因为我的课件而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情绪空前高涨时,我觉得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再苦再累都值得。

我的课件不但得到了学生的喜爱,也得到了教研员和区内同行的认可,本学期我参加了__市优质课特等奖的评选,最终获得了__市第二名的好成绩。

其实我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面才刚刚起步,今后我会在这方面继续努力钻研,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我积极参加了校课题《自主发展,人文见长》课题的研究。

其次,本学期在自己备好课,上好课的同时,为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我经常听课,比如这学期我去45中听了__市优质课评选选手的地理课,还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四杯赛听评课活动。

这些课对我来说都是受益匪浅,共计这学期我听了30节课,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再次,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本学期坚持认真学习,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一种责任,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这样的学习策略:基本理论笃学;本职业务深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

高三地理世界地理复习教案..

高三地理世界地理复习教案..

第1讲地球与地图[考纲要求]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教学目标] 1. 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半径大小 2.理解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辨别方向和测量距离等 3.识记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理解这些地理要素在解题中的信息效能 4.说明海拔和相对高度,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解决地理问题[重难点] 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辨别方向和测量距离等、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解决地理问题[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设问引导、学案导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知识讲解:考向一、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一)、经纬网的判读1、侧视图中,根据经纬度的递变规律进行判断:度数往北增大为北纬,往南增大为南纬,往东增大为东经,往西增大为西经。

要尤其注意180°东西两侧的经度。

2、极地俯视图中极点的判读方法:①字标法:在极地中心处标注“南”或“S”为南极,标注“北”或“N”为北极。

②自转方向法:极地图若画有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可以根据“北逆南顺”判定。

③经度递变法:根据东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减小的规律,画出地球自转方向,从而判断南北极。

④海陆轮廓法:极点处为陆地判为南极,极点处为海洋则为北极。

(二)、经纬网的应用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表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

常见的有方格状经纬网图和极地经纬网图两种。

上图中,四点的地理位置A点为经度0°,北纬80°;B点为东经40°,北纬70°;C点为经度180°,纬度0°;D点为西经160°,南纬20°。

例1 (2010·北京高考)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XX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习型教学案: 世界地理概况

XX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习型教学案: 世界地理概况

XX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世界地理概况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件www.5y XX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世界地理概况一、预习目标预习世界地理概况,初步把握世界海陆分布、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

二、预习内容世界的陆地和海洋<陆地部分>: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六块大陆:_____(最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世界最大的岛:_________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世界面积最大:___________群岛:世界最大:_________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大洋部分>:.几个概念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2.大洋的概况_____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_____洋:呈“S”形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____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3、海底地形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_____m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_____、海沟和______等地形海陆变迁与地形变化部分.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天气与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____、_____、______等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长时间里大气中的水热、运动状况。

2.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日最高气温:每日________时。

日最低气温:每日日出前后。

(2)年变化和年较差:北半球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大陆7海洋82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间的差值。

高考地理复习精品教案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概况

高考地理复习精品教案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概况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世界地理概况一、教材分析由于初中和高中的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

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及海陆变迁状况.(2)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3)识记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4)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知道世界地理分区。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认识世界地理概况,理解各个自然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地球。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

四、学情分析本节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学生常见错误主要是各大洲和大洋的空间分布不明确,导致空间定位不正确。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的知识,常见错误主要是判断方法不正确。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3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问题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世界海陆分布中七大洲和四大洋,在北半球有谁?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高三地理世界地理复习教案

高三地理世界地理复习教案

第1章 世界地理概况[考纲要求](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种类与分布。

各大洲地形基本特点;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

(2)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知识讲解]一、大洲和大洋(1)七大洲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900(2)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 ”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陆间海—地中海 内海—渤海 边缘海—东海、南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1)地形的概念: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大洲大,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

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山脉总称为山系,最突出的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

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的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叫山区(3)七大洲地形特色地形特点:一般从海拔、起势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等方面说明欧洲: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平均海拔最低(300m )单一 非洲:高原为主、称为“高原大陆”,由于高原不高平均海拔低于南极洲和亚洲南极洲:冰雪覆盖、海拔最高的大洲(2350m) 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三大地形区 南美洲:西部山地、山脉以东平原、高原相间分布澳大利亚: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复杂:亚洲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区面积广、平均海拔次于南极洲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海底地形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等:亚洲: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 西西伯利亚平原、伊朗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贝加尔湖、咸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加里曼丹岛、伊里安岛欧洲:阿尔卑斯山、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欧平原、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比斯开湾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维多利亚湖、马达加斯加岛大洋洲:大分水岭、艾尔湖、塔斯马尼亚岛北美洲:落基山脉、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拉布拉多高原、西印度群岛、中美地峡、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火地岛三、世界居民和国家1、世界的人口(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2)人口密度:(3)分布及原因: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及北美东部稠密地带:北半球中低纬近海地带原因: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历史悠久,工交、城市发达。

地理高三二轮复习教案5篇

地理高三二轮复习教案5篇

地理高三二轮复习教案5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地理高三二轮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地理高三二轮复习教案1《日本》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湘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减。

本节是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这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

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能说出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B、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理解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

(2)过程与方法:A、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B、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学会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并会分析一个国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日本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2)教学难点: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

二、说学情初一学生正处于思维逻辑发展的关键时期,逻辑能力尚不够强,但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讲授日本时要多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多以图片展示,并尽量联系实际,以增强学生印象。

三、说教法: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本节课教材特点,根据教学基本原则和规律,为实现上述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A、在教学形式上力求突破“为了学地理而学习地理”的思想瓶颈,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话题或生活常见现象,设置问题情境,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公开课教案5篇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公开课教案5篇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公开课教案5篇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那么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有哪些教案会比较好呢?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公开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公开课教案1一、教学目的“三圈环流”一直是教学的难点。

由于本节内容空间尺度大、要素多,只凭课本中的图片,学生难以理解吃透,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展示,也只能看得见,仍然摸不着,学生也只是凭借画面去想象,难以形成空间思维的概念,最后也是晕头转向。

因此我们决定让学生动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思路本次实验按照实验准备――小组分工――合作互助――模型展示――教师总结这5步完成。

在实验准备阶段,由老师事先安排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分工对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最后模型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结合课本上“三圈环流的形成”相关文字介绍,合作完成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展示,教师对模型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三、教学准备(1)地球仪。

每个班准备10个橡胶地球仪玩具,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学科性强,可以在实验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地理认识。

(2)硬纸条。

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已经绘制了4个垂直气流、3个近地面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只需要学生在上课时沿线剪下即可,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

同时,在设计上,高空风和近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后偏转了90°,近地面风成直线形。

这是因为高空风向和近地面风的成因略有差异,在制作前需要给学生具体强化。

(3)透明胶布、剪刀等。

(4)模型制作:①明确分工。

在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

2个同学负责剪纸,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②合作互助。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关于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知道并掌控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篇1】一、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高三二轮复习以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部分考试内容为根据,复习时,不再寻求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或学生认知结构的逻辑要求,而是对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通过公道的专题划分,按专题重点复习。

注意提炼主干知识和关注知识结构质量,建立更加完全、完善而清楚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络,到达将多个模块的内容有机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三轮复习是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关注热门,以题目引路,回扣教材,突出重点,查漏补缺,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和技能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主要复习必修3的剩余部分和选修地理Ⅲ旅行地理、选修地理Ⅴ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地理Ⅵ环境保护的复习,以及高考地理二轮、三轮的复习。

高考二轮复习是对重点的综合性专题的突破,主要针对高考的大块考点;三轮属于高考前的冲刺。

三、教学进度第二章区域可连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连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第五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第二节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一地理基本技能第一讲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第二讲等值线的判读第三讲统计图表的分析第四讲地理数据分析与运算技能培养专题二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结构第二讲地球的运动规律及意义专题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第一讲大气的运动规律第二讲水体和地壳运动规律第三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五人文地理事项与原理第一讲区位因素分析第二讲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类型第三讲人口、交通和城市专题六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第一讲区域空间定位第二讲世界主要国家和中国主要地区第三讲国土整治和可连续发展第四讲区域特点分析与差异比较专题七选修部分第一讲旅行地理第二讲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讲环境保护考前冲刺专题八题型突破与答题建模第一讲挑选题常用答题技能第二讲综合题题型与答题建模专题九热门问题专题十规范答题要诀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篇2】一、学生基本情形通过综合分析我校地理考试成绩,为了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水平,搞好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定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统考版):世界地理概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统考版):世界地理概况

第37讲世界地理概况【最新考纲】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知识体系导引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

考点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世界海陆分布(1)填图:在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填表:对照上图,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①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②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和东半球,海洋相反。

2.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3.海底地形类型与特点(1)填图:在下图中填写海底地形类型。

(2)填表:对照上图,填写海底各地形的特点。

(1)人口分布不均①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______东部,b______南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

②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________地区;终年严寒的________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人种分布(3)世界三大宗教(1)面积居于前六位的国家(2)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________。

(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1.七大洲地形特征及对气候、河流的影响(1)亚洲(2)非洲(3)欧洲(4)北美洲(5)南美洲(6)大洋洲(7)南极洲2.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1)绝对定位法(经纬网定位)经纬网成为区域地理试题中重要的背景要素。

应该在脑中用重要的经纬线编织一个“数字化”的立体地球。

如选择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等经纬线,识记这些经纬线穿越的主要大洲、国家、地形区、河流、气候类型等,然后进行组合叠加,形成“脑图”。

要牢记各大洲东、西、南、北四个边缘大致经纬度。

(2)相对定位法在区域地理学习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住所有地理事物的经纬度。

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23考点1 世界地理概况 Word版含解析

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23考点1 世界地理概况 Word版含解析

区域地理篇专题二十三世界地理概况与亚洲考纲展示命题探究考点一世界地理概况1大洲、大洋分布及分界线(1)七大洲、四大洋分布(2)七大洲界线3七大洲的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及对气候的影响1.沿海地区降水不一定多有些沿海地区降水少,如澳大利亚西海岸等地区,常年受到副高控制,气流下沉,空气干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难以形成降水;沿岸海洋中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进一步加剧了气候的干燥程度。

2.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并不都是荒漠北回归线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影响,降水稀少,气候干旱,2/3的地区形成荒漠。

但是在亚欧大陆东部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形成森林。

3.地形平坦的区域并不一定是平原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面积开阔,但是在高原的表面、盆地的中部同样也存在地形平坦的区域,所以判断平原地貌不能简单利用地形特征来判断,还要结合海拔及周边地貌特征来判断。

如图为世界四大海峡略图,据图回答1~2题。

1.图中位于两洲分界线的海峡有( )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 A解析根据海陆轮廓判断出:①为直布罗陀海峡,②为英吉利海峡,③为台湾海峡,④为马六甲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非两洲之间,②③④都不是两洲分界线,因此A项正确。

2.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从上海港出发,沿最短海上航线到达伦敦港,其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答案 B解析货轮从上海出发,向南先经过台湾海峡,进入南海后,再向西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出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最后过英吉利海峡到达伦敦港。

依次经过的海峡是③④①②。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

读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回答3~4题。

3.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 )①D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低,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②D 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③D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④D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据图可知,D处地处亚洲大陆内部,降水较少,不适宜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小;但在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绿洲地区,水源条件较好,适宜人类居住,故只形成了一个孤岛。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世界地理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世界地理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世界地理在高考地理的二轮复习中,世界地理部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板块。

它不仅涵盖了丰富的地理现象和规律,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全球的发展态势紧密相关。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一关键领域。

首先,我们要明确世界地理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考点。

世界地理包括世界的各大洲、大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方面,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要素是重点;人文地理方面,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在地形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世界上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分布及特点。

比如,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对欧洲的气候和河流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气候是世界地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世界气候类型多样,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例如,赤道附近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通常是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而地中海气候则分布在南北纬 30° 40°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气候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

水文方面,世界上的主要河流如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等,它们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以及对流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湖泊也是水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像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土壤和植被的分布也与气候和地形密切相关。

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发育着砖红壤,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在温带草原气候区,土壤类型多为黑钙土,植被以草原为主。

在人文地理方面,人口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

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迁移等都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城市的发展也是重要考点,不同类型的城市如国际化大都市、工业城市、旅游城市等,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独特的地理背景。

农业方面,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如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等,各自有着不同的区位条件和特点。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一、地理概述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人类活动的学科。

它包括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地球的物质和能量、地球的生物圈、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等内容。

地理通过研究地球上的各种现象,揭示出地球表面的规律和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尺度地球是一个稍微压扁的椭球体,它的周长大约是4万千米,直径大约是1.28万千米。

地球上的各个地方在纬度和经度上有明确的坐标,通过这些坐标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2. 地球的大地构造地球的大地构造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层,分为陆地壳和海洋壳。

地幔是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岩石层,体积最大。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3. 地球上的板块运动地球表面的地壳并非一整块,而是由多个板块组成。

这些板块在地幔上移动,形成了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导致了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也造就了许多地球上的地貌现象。

4.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等内容。

气候是指某个地区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它受到纬度、海拔、影响气候的大气循环等因素的影响。

水文涉及到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状,可以分为高山、平原、盆地等不同类型。

土壤是由岩石经过风化和侵蚀形成的,它对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5. 人口与经济地理人口与经济地理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和经济活动。

人口地理关注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包括人口密度、人口迁徙等。

经济地理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产业分布、农业发展、城市化等。

三、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地理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现场调查、实地考察、统计分析、遥感技术等。

现场调查和实地考察是获取地理信息最直接的方法,通过观察和收集数据,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地理现象。

统计分析是对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揭示地理规律和趋势。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范文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范文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范文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那么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有哪些教案会比较好呢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1《位置和范围》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知道世界第一大洲。

3、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范围。

4、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结合我们平时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谈谈自己知道的亚洲。

学习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

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

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

它就是雄踞东方的亚洲。

板书: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二、明确学习目标三、新授:(一)温故知新(生回顾亚洲地名的由来)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公元前2023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的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

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整个地中海。

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

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

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师点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活动]:看图讨论回答: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地理高考二轮教案5篇

地理高考二轮教案5篇

地理高考二轮教案5篇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

因此,平时,我们们们们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地理高考二轮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地理高考二轮教案1【教学重点】①土壤的肥力特性;②土壤的形成【教学手段】土壤标本【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土壤的含义是什么(阅读教材“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思考)什么是土壤(板书)一、土壤及其作用1.土壤的概念(阅读教材“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思考)土壤在地理环境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板书)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承转)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体现了土壤的肥力特性,土壤肥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板书)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观察土壤标本或教材中“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些组成物质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物质形态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中各组成物质的比例是多少物质组成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板书)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阅读教材中“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思考)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与其形成之间有什么关系哪种要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是否有影响(板书)三、土壤的形成过程1.形成过程①-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2.生物的改造作用3.人类活动的影响【设计思想】由于学生对本节教材涉及的内容既熟悉又陌生,因此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利用学生对土壤的感性认识,并迁移已有的关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知识,使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中通过对土壤标本的观察,或实地土壤剖面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世界地理》教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世界地理》教案

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世界地理》教案【专题要点】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二.海底地形和陆地地形三、七大洲地形特点四、世界主要河湖的地理位置分析:五、世界沙漠的分布及成因分析六、世界四大沙尘暴多发区七、世界各区域资源分布:八、世界各区域特征分析【考纲要求】1.从考核内容看,主要考查世界主要地区、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状况、交通运输线、城市化特征等知识。

2.从考核形式看,多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重要国家及地区的地理特征。

题型选择题、综合题都有,但以综合题为主。

结合热点问题如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考查发生地区的自然、人文等方面的地理特征。

3.从考查能力上看,从多角度、较为全面地考查区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区域定位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归纳描述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

【知识网络】区域地理特征分析——以中亚为例1、概述⑴自然环境位置: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

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第二亚欧陆桥)。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通过这里,在阿拉山口与我国北疆线相接。

地形:丘陵、平原(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为主,天山山脉由我国新疆中部横跨中亚东部地区。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为草原、荒漠。

卡拉库姆世界著名大沙漠河流:多为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等)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湖泊:多为内流湖,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部有咸海。

⑵居民与经济农业:耕地面积广大,牧场辽阔。

依靠灌溉种植小麦、棉花。

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棉花产区,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丰富工业: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木材缺乏,机械、轻工制品进口主要城市: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中亚最大城市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重要铁路枢纽·【教法指引】1、自然地理,应讲透原理和规律,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和原理运用的能力。

高三地理模块复习学案——世界地理概况

高三地理模块复习学案——世界地理概况

高三地理模块复习学案——世界地理概况【知识网络】世界的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七大洲的名称、分布、洲界;地形特征世界的海洋:洋、海、海峡的概念;四大洋的名称与分布;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岭、洋盆气候与天气:气温的分布与变化;降水的形成与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自然景观的差异:自然景观的分布;自然景观的成因世界自然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类型与特点;水资源的特点矿产资源的类型与特点世界居民:人口数量、增长、分布;人口问题:增长过快、老龄化;人种、民族、语言、宗教政区:国家、国界、领土的概念;世界区划、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考点透视】一、世界地理概况1.七大洲的概况七大洲按面积排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架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重要的半岛: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拉布拉多半岛等2.四大洋的概况四大洋的面积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其中太平洋约占总面积的1/2 界线:太平洋与大西洋:南美洲火地岛南端合恩角670W印度洋与大西洋: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200E太平洋与印度洋: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1470E重要海峡:白令海峡、朝鲜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二、世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由赤道向两极,由于热量和水分的变化,自然景观的分布大体上与纬线平行,东西延伸。

在中纬度地区,由于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有规律变化。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组合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出现垂直分布的规律。

三、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和政区1.土地资源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目前尚不能利用的有沙漠、石山和荒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世界地
理概况
一、教材分析
由于初中和高中的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

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及海陆变迁状况.
(2)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3)识记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
(4)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知道世界地理分区。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
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认识世界地理概况,理解各个自然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地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

四、学情分析
本节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学生常见错误主要是各大洲和大洋的空间分布不明确,导致空间定位不正确。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的知识,常见错误主要是判断方法不正确。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3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问题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世界海陆分布中七大洲和四大洋,在北半球有谁?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强调重难点。

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探究一: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位置,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学生活动]探究一: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位置[总结]
1、七大洲的分界线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2、四大洋的分界线
太平洋与北冰洋:白令海峡最窄处。

大西洋与北冰洋:丹麦海峡、冰岛、法罗群岛、设得兰群岛一线太平洋与印度洋: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的东经146°51’线至南极大陆。

太平洋与大西洋在德雷克海峡处大致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西经67°16’线为界。

大西洋与印度洋:过非洲大陆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线。

(二)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学生活动]探究二:等温线的弯曲受哪些因素影响?
[总结]
1、等温线的影响因素
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
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

②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7月份(夏季)正好相交。

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至.
③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
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如我国7月份平原区气温分布情况。

④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
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比如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等温线平原向高纬
突出,这是受东北地形成“马蹄形”影响。

⑤洋流因素如何影响等温线?
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⑥闭合曲线有几种?
盆地增温,山地降温两种。

[学生活动]探究三.各种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和分布,填下表:
[总结]
2、各种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和分布
[学生活动]探究四: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与步骤有哪些?
[总结]
3、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与步骤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的知识,常见错误主要是判
断方法不正确。

一般方法是:年气温曲线图首先读最冷月、最热月的气温,说明冬夏温差的大小,判断热量带。

一般说,最冷月气温大于15℃为热带,0~15℃为亚热带(含温带海洋性气候),0~-15℃为温带。

最热月气温低于0℃为冰原气候,0~5℃为苔原气候。

其次是读春(4月)、夏(7月)、秋(10月)、冬(1月)各自代表性的四个月份(北半球)的气温值,进行比较,得出季节变化的不同特点。

降水柱状图首先看柱状高低,对照降水量坐标,读出每个月降水量。

其次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说明该地全年降水的多少,什么季节多雨,什么季节少雨,全年各月的降水量等
[教师补充讲解] [易混点]人种和民族的区别
人种和民族是两个概念,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如肤色、发色与发型、眼色、鼻型等,地球上可分为黄、白、黑色三大人种,各人种的外部特征有许多差别,但无优劣之分,他们共同创造了人类的文化。

民族是指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人们,经过长期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共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等,具有这些共同特征的人们,就形成了一个民族。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见学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见学案结构)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