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后期】人声和伴奏融合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曲后期】人声和伴奏融合的问题【转】
歌曲做出来后很多网友发现自己的声音和伴奏好像是脱离的,不能很好融合在一起。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演唱没有做到与伴奏节奏完全同步,尽管有些歌手觉得自己已经很同步了,其实并没有非常准确同步歌曲做出来后一听感觉就不对了,只不过听不出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所以这还得从唱功多下功夫。
2.人声音量相对伴奏过大或过小。到底怎样才合适须多听原版。
3.混响的音量和长度与伴奏不融合,通常节奏快的歌曲混响应该音量小时间短,太长则出现上一句歌词的回音还没完下一句歌词已经重叠上来的现象。反之节奏慢的混响宜浓长一点,例如孟庭苇的《谁的眼泪在飞》就是典型例子。如何把握——关键还是多听原版多学习、多对照。有一点要注意的是:predelay(早反射)不能开的太大,否则会感觉在唱卡拉OK。
4.人声频率有偏重,这种情况较复杂,主要表现为:某一频段的声音特别突出,如低音过重,演唱一开声仿佛就把伴奏挤在一边了一样;中音过重鼻音浓、高音太尖锐出金属声等...让人一听就感觉不专业。
5.最后就是人声音量的起伏过大,声音忽大忽小。用压限和包络也许能解决一些,但建议还是在演唱时控制好了来的自然。
建议:多听原版对比学习找出差异很重要。
几个重要的后期融合要素:
1、歌手必须拥有够档次的录音设备,如用电容话筒录音,尽量模拟歌曲的录音环境,不要有忽大忽小的音量,那是不可能有好的融合度的。
2、但是即使嗓音和唱腔再模拟也不可能一模一样,所以录制的人声总是和伴奏中的某些频率冲突,这时就要用均衡器把冲突最大化的化解掉,办法就是衰减伴奏和人声频率最严重合的地方,可以衰减伴奏也可以衰减人声,要根据歌曲的风格、感情的起伏来进行合理的压缩处理。
3、要注意人声音量与伴奏音量之间的比例:人声过大,伴奏会被遮盖;伴奏过大,人声又被遮盖。
4、混响是最能音响后期制作融合度的一个因素:仔细听伴奏的混响是一个怎样的空间状况,然后根据判断给人声加上能够描述尽可能接近于伴奏所描述的空间状况的混响效果。
5、不要在人声上使用过大的混响效果:现在的流行音乐人声都是比较干的,人声的位置都是比较靠前的,混响效果如果比较小的话人声中的真实声音比重就比较大,这样的话,人声的特点就更容易表现出来。如果人声缺点很多,可以用混响来美化一下,但是混响过大,声音不但会变得不够清晰,位置也会变得靠后。
6、在母带处理时,也要注意融合度:可以用母带效果器对整体进行均衡、动态、混响各个方面的处理来提高融合度。
回声是有序简单的重复,混响是模仿自然界声场环境,声音是无序的反射仿真,所以混响是无序,散射是按一定的空间进行.至于比例是如何,这个一是要看使用场合,二是要看设备的混响/回声形式.三是要看使用的声场环境.如果是KTV场合,回声的比例偏大,混响是辅助性,如果混响是往高走的,注意麦克风的反馈,不要调太长的混响时间。如果是往低走的,可以在混响比例大一点。二是回声也有多点回声,也有立体声回声,但一般现在都是单回声,如果是立体声回声,两声道之间不要太大的反馈差,否则声音会
乱。
回声与混响区别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将发生反射,人们把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做回声。声源停止发声后,声波多次反射或散射而产生声音延续的现象叫做混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