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合集下载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药物应用指南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药物应用指南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药物应用指南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用于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急救技术,它可以通过维持氧气的供应来保护心脑功能,提高存活率。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药物的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药物应用指南。

一、肌肉注射药物1. 肾上腺素(表现为无色透明溶液)肾上腺素是一种重要的心肺复苏药物,它能够通过刺激心脏收缩来恢复或维持心脏的功能。

肾上腺素可以通过肌肉注射途径给予。

在给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剂量:成人推荐剂量为1mg,儿童剂量为0.01mg/kg,可以重复给药。

- 给药途径:将针头插入前外侧上臂三角肌,以保证药物能够被迅速吸收。

- 给药后立即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心肺复苏。

2. 阿托品(表现为无色透明溶液)阿托品主要用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脏停搏引发的心动过缓。

在给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剂量:成人推荐剂量为0.5mg,儿童剂量为0.02mg/kg,可以重复给药。

- 给药途径:将针头插入前外侧大腿的中部,注射至肌肉深部。

二、静脉注射药物1. 肾上腺素(表现为无色透明溶液)除了肌肉注射途径外,肾上腺素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途径给予。

在给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剂量:成人推荐剂量为1mg,儿童剂量为0.01mg/kg。

- 给药途径:静脉注射,可通过外周静脉通道或中心静脉通道给予。

2. 硫酸镁(表现为透明溶液)硫酸镁主要用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

在给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剂量:成人推荐剂量为1-2g,儿童剂量为25-50mg/kg。

- 给药途径:静脉注射,速度控制在1-2分钟注射完毕。

3. 乳酸林格氏溶液(表现为无色透明溶液)乳酸林格氏溶液主要用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酸中毒。

在给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剂量:成人推荐剂量为1-2mmol/kg,儿童剂量为2-4mmol/kg。

- 给药途径:静脉注射,速度控制在1-2分钟注射完毕。

总之,在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药物的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复苏药物给药途径与药物合理应用

复苏药物给药途径与药物合理应用

复苏药物给药途径与药物合理应用在心肺复苏的紧急状况下,迅速建立可靠的血管通路是决定抢救成败的关键,尽可能做到在复苏的第一分钟内建立成功,并经此途径予复苏药物与补液,以提高复苏的成功率。

静脉途径是最理想的选择,常用的复苏药物及液体,均可经此通路给予。

但由于血管塌陷及不能中断胸外按压的进行,静脉穿刺很难成功。

骨内通路、气管内通路应积极建立,凡能静脉途径给予的药物液体均可由骨内通路供给,气管内通路仅能供给部分应急的药物,不宜输液用,因此在抢救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常用的给药途径1.建立静脉通路心肺复苏过程中为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较难做到的。

因此,在建立静脉通路时必须注意:①选择最大、最易穿刺部位的静脉,如股静脉、肘正中静脉、踝部大隐静脉等。

而平时常用于输液用的头皮小静脉,往往因塌陷既不易穿刺成功,也不宜快速输液或给药,故在急救时不宜选用头皮小静脉。

②建立静脉通路时不应中断复苏术的进子,因此应选择远离操作部位,如选择臂、手、腿处的大静脉,以不妨碍按压术的进行。

③如连续3次或90s以内静脉穿刺不成功,则立即改为骨内通路,输注药物。

2.中心静脉插管中心静脉通路是较通畅的给药途径,很少有药物渗出,但建立中心静脉通路费时,且要有熟练的技术,并要求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如能迅速安全地建立此通路最为理想。

可供穿刺插管的静脉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静脉、腋静脉、股静脉等,其中以颈外静脉和股静脉较常选用,由于股静脉易固定,内径较粗,以及所处的部位不干扰复苏术的进行,首先被考虑选用。

小儿中心静脉插管的并发症较成人多见,如全身感染、动静脉出血、血栓形成、静脉炎等。

因此,除非不得已,一般不首先选用中心静脉途径。

大隐静脉切开术:若5min 内仍未成功建立外周静脉或骨内通道,应考虑大隐静脉切开术,一般在内踝的前侧,操作方便,且不影响心肺复苏术的进行,但须无菌操作且费时,常常超过 10min,术后感染的机会也较多,因此也不首先考虑此途径。

心肺复苏药物使用技巧

心肺复苏药物使用技巧

心肺复苏药物使用技巧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项紧急的生命支持措施,在发生心脏骤停时可以挽救生命。

药物在心肺复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使用和掌握心肺复苏药物使用技巧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肺复苏药物的使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

一、肾上腺素(Epinephrine)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过程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主要通过激活心脏收缩、提高心输出量和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压来维持患者的生命。

以下是肾上腺素的正确使用技巧:1. 肾上腺素一般以1mg/次的剂量使用,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气管内注射途径给予。

在静脉注射时,药物可以通过外周静脉通道或中心静脉通道给予,注射速度应适中,通常为1-2秒。

2. 如果无法建立静脉通道,可以考虑通过气管内注射的途径给予肾上腺素。

在气管内注射时,应先停止胸外按压,并注射2-2.5倍剂量的肾上腺素(2-2.5mg),随后进行胸外按压。

3. 在使用肾上腺素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心电监护,如果心律失常加重,则应考虑调整用药方案。

二、阿托品(Atropine)阿托品是一种心脏停搏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常用的抗胆碱药物,通过抑制迷走神经的作用来提高心率和传导性。

以下是阿托品的正确使用技巧:1. 阿托品的推荐剂量为0.5-1mg/次,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给予。

注射速度应适中,通常为1-2秒。

2. 在使用阿托品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和副作用,如干嘴、视力模糊等。

如果出现副作用,应考虑减少用药剂量。

三、利多卡因(Lidocaine)利多卡因是一种抗心律失常和抗室颤药物,在心脏骤停时可通过抑制异常激动来维持心律的稳定。

以下是利多卡因的正确使用技巧:1. 利多卡因的推荐剂量为1-1.5mg/kg,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给予。

注射速度应适中,通常为1-2秒。

2. 在使用利多卡因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和副作用,如头晕、恶心、呕吐等。

心肺复苏中的药物应用指南

心肺复苏中的药物应用指南

心肺复苏中的药物应用指南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项紧急救治措施,用于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

药物在心肺复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神经系统恢复。

本文将介绍心肺复苏中常用的药物以及其应用指南。

一、肾上腺素(Epinephrine)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它通过收缩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提高心脏灌注压,从而恢复心脏功能。

肾上腺素的推荐剂量为1mg,每3-5分钟给药一次。

但是,在给药时需要注意,过高的剂量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二、阿托品(Atropine)阿托品是一种抗胆碱药物,用于治疗心脏停搏和心动过缓。

它通过抑制迷走神经的作用,增加窦房结的自主节律性,提高心率。

阿托品的推荐剂量为0.5mg,每3-5分钟给药一次。

但是,阿托品在心脏骤停后的早期阶段并不推荐使用,因为它可能会延长心脏停搏时间。

三、胺碘酮(Amiodarone)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常用于治疗室颤和室速。

它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复极过程,减少心室肌肉的自律性,从而恢复正常的心律。

胺碘酮的推荐剂量为300mg,可以直接静脉推注或作为持续静脉滴注。

但是,胺碘酮使用时需要注意,可能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肺部纤维化等副作用。

四、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硝酸甘油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和急性心力衰竭。

在心肺复苏中,硝酸甘油可以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灌注,改善心脏功能。

硝酸甘油的推荐剂量为0.4mg,可以舌下给药或经静脉注射。

但是,硝酸甘油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需要谨慎使用,因为它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和心律失常。

五、阿司匹林(Aspirin)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常用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在心肺复苏中,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

阿司匹林的推荐剂量为300mg,可以口服或经静脉给药。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药物应用如何正确使用救药物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药物应用如何正确使用救药物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药物应用如何正确使用救药物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用于恢复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机能。

除了基本的手部按压和人工呼吸外,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的药物应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介绍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如何正确使用救药物。

1. 药物选择在心肺复苏中,通常应该首先考虑应用肾上腺素(Epinephrine)和/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肾上腺素是一种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和血压的药物,常用于复苏过程中恢复心脏的有效循环。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阿莫德非尼(Amiodarone)或利多卡因(Lidocaine)用于矫正心律失常,维持心脏的稳定节律。

2. 药物给药途径在心肺复苏中,药物的给药途径通常有两种方式:静脉内(Intravenous,简称IV)给药和气管内(Endotracheal,简称ET)给药。

静脉内给药是首选的方式,因为可以通过快速直接输注药物到循环系统中,以获得最快的药效。

气管内给药是在无法建立静脉通路时的备选方案。

但需要注意的是,气管内给药的吸收和效果较静脉内给药要差,剂量通常需要增加到静脉内给药的2-2.5倍。

3. 药物剂量在心肺复苏中,药物剂量的正确应用至关重要。

药物的剂量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常见药物在心肺复苏中的建议剂量范围:- 肾上腺素:静脉内推注剂量为1mg,每3-5分钟可重复给药。

- 阿莫德非尼(成人):快速注射剂量为300mg,稀释后静脉内注射时可维持用量为150mg。

- 利多卡因(成人):快速注射剂量为1-1.5mg/kg,每3-5分钟可重复给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药物的剂量和频率可能会因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应用药物之前,医务人员应该熟悉药物的药理学特性以及适用范围,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的个体化调整。

4. 药物应用顺序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药物应用顺序也是十分重要的。

心肺复苏药物应用与评价

心肺复苏药物应用与评价

心肺复苏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在国际复苏会议通过的新的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症(ECC)治疗指南中,专门章节详细对急救复苏时的药物进行了讨论,这些药物也是危重病医学中常用的急救药物。

这些急救药物通过影响周围血管阻力和对心脏变时性、变力性的作用,从而对急性缺血性心脏病、急慢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不齐、心跳骤停起治疗作用。

具体地讲,急救药物的应用的目的在于:①增加窦房结组织兴奋性和传导性,有利于恢复心脏自搏心律,建立自主循环;②借助于药物的使用有利于电除颤的成功;③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发生;④改善心肺复苏过程中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和氧供;⑤避免或减轻缺血缺氧对大脑组织的损害; ⑥纠正心肺停搏所致的代谢紊乱和电解质失衡。

新的心肺复苏指南概括地将复苏药物分为2大类,即作用于改善心输出量、血压的药物和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

一、改善心输出量和血压的药物(一)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作为血管收缩剂其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新的心肺复苏指南中肾上腺素仍作为心跳骤停时的首选药物,仍被认为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改善冠脉和脑灌注压的十分有效药物。

肾上腺素作用机制在于收缩脑和心脏外的血管床,即通过增加外周血管阻力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和冠脉灌注压,防止动脉萎陷,增加了心脑血液供应。

这些效应主要通过兴奋α1和α2受体来调节。

肾上腺素β受体对恢复自主循环无益甚至有害。

但有人报导通过激动心脏β1受体增加心脏收缩力、心率、心输出量,使室颤由细变粗,有利于电除颤。

甚至认为β受体可扩张脑微血管,改善脑血流。

总之对肾上腺素β受体的作用机制尚不甚明确。

另外要注意到在心跳骤停时由于代谢环境的变化,这些受体的效应可能减弱或下调。

也有作者指出自主循环恢复之前主要是α受体作用,之后β受体作用。

关于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时的理想剂量是目前急诊医学关注的一个焦点。

美国心脏学会推荐标准为1mg静注。

新的复苏指南介绍了三种剂量模式:1 推荐常规用量1mg周围静脉推注,随之20ml生理盐水推注确保药物直达中心循环。

了解常用的心肺复苏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及其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了解常用的心肺复苏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及其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了解常用的心肺复苏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及其适应症和使用方法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旨在恢复心脏功能和肺功能。

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使用心肺复苏药物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心肺复苏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和阿托品,以及它们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药物,为日常急救实践提供参考。

一、肾上腺素1. 适应症:肾上腺素主要用于心脏骤停时的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时,肾上腺素可以通过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来恢复心脏功能,同时也能增加外周血管的收缩,提高血压,从而维持组织灌注。

2. 使用方法: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通常以注射剂的形式给予。

成人剂量为1mg,经静脉注射给予,可在3-5分钟内重复使用。

对于小儿患者,剂量为0.01mg/kg,最小剂量为0.1mg,最大剂量为1mg。

肾上腺素通常与气管插管和胸外按压等复苏措施同时进行。

二、阿托品1. 适应症:阿托品主要用于心脏骤停时的心肺复苏,以及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等。

阿托品可以提高心率,改善传导阻滞,从而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2. 使用方法:阿托品通常以注射剂的形式给予。

成人剂量为0.5mg,经静脉注射给予,可在3-5分钟内重复使用,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小儿患者,剂量为0.02mg/kg,最小剂量为0.1mg,最大剂量为0.5mg。

阿托品通常与气管插管和胸外按压等复苏措施同时进行。

三、其他常用心肺复苏急救药物除了肾上腺素和阿托品,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心肺复苏急救药物,如阿米奇林和硝酸甘油等。

阿米奇林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剂量为300mg通过静脉推注给予,可在需要时重复使用。

硝酸甘油可用于缓解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症状,剂量为0.3mg通过舌下给予,可在5分钟内重复使用。

心肺复苏急救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来决定。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从而挽救更多的生命。

护士在急救中心护理中的心肺复苏和急救药物应用

护士在急救中心护理中的心肺复苏和急救药物应用

护士在急救中心护理中的心肺复苏和急救药物应用引言在急救中心,护士是执行医嘱并提供基本护理和支持的关键人员之一。

其中,心肺复苏和急救药物应用是护士在抢救生命垂危患者时必不可少的技能和知识。

本文将深入探讨护士在急救中心护理中心肺复苏和急救药物应用方面的重要性和关键步骤。

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跳和呼吸停止时通过人工方式恢复心律和呼吸。

护士在急救中心的心肺复苏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需要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技术和使用专业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

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率,减少不可逆损伤。

心肺复苏的关键步骤进行心肺复苏时,护士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检查环境安全: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注意避免可能的危险因素。

2.判断患者状态:检查患者是否有反应和呼吸。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正常呼吸,立即启动心肺复苏。

3.呼叫救护人员:及时呼叫急救人员,以确保患者获得进一步的专业护理。

4.开始胸外按压:将患者放置在坚硬平面上,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下方,以100-120次/分钟的频率进行按压,压深为5-6厘米。

5.进行人工呼吸:在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正确的方法是将头后仰,捏住患者鼻孔,同时给予2次吹气。

6.使用AED:如果AED可用,及时使用并按照指示进行操作。

根据AED的声音和显示,决定是否需要电击除颤。

7.继续心肺复苏: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意识恢复或专业人员接手治疗。

急救药物的应用在急救过程中,护士还需要合理应用急救药物来增加患者的生存机会。

以下是常见的急救药物及其应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用于心跳骤停的首选药物。

护士需要迅速与准确地按照医嘱以正确剂量注射肾上腺素。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常用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护士可以根据医嘱给予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阿司匹林,以减轻血栓形成。

•硝酸甘油:硝酸甘油可以扩张心脏血管,减轻心肌缺血。

护士可以在急性心绞痛发作时给予患者含化硝酸甘油的口服药物或贴片。

心肺复苏中的急救药物应用技巧

心肺复苏中的急救药物应用技巧

心肺复苏中的急救药物应用技巧在紧急情况下,心肺复苏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然而,仅仅进行心肺复苏可能不足以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

在一些情况下,急救药物的应用可以提高复苏成功率。

本文将探讨心肺复苏中的急救药物应用技巧,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

首先,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和适应症非常重要。

在心肺复苏中,常用的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和胺碘酮等。

肾上腺素是一种能够提高心脏收缩力和心率的药物,适用于心跳停止和心律失常的复苏。

血管加压素则可以收缩血管,提高血液循环,适用于心跳停止时肾上腺素无效的情况。

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适用于室颤和室速的复苏。

了解这些药物的作用和适应症,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更加准确地选择和应用。

其次,正确的药物给药途径和剂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心肺复苏中,常用的给药途径有静脉注射和气管插管给药。

静脉注射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可以快速将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

而气管插管给药则适用于无法建立静脉通路的情况,通过气管插管将药物直接送入患者的气管。

在给药剂量方面,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肾上腺素的推荐剂量为1mg,血管加压素的推荐剂量为40单位,胺碘酮的推荐剂量为300mg。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反应来调整剂量,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此外,急救药物的应用也需要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肾上腺素可能引起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心肌缺血等副作用。

血管加压素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血管痉挛。

胺碘酮可能引起低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止使用。

最后,急救药物的应用应与其他急救措施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

心肺复苏中的急救药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需要进行胸外按压、通气和除颤等操作。

这些措施相互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复苏成功率。

因此,在应用急救药物时,需要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合作,进行团队合作,以确保急救措施的协调和有效。

复苏药物的应用与管理

复苏药物的应用与管理
处理措施:定期检查肝 肾功能,必要时进行保
肝保肾治疗
儿童:需根据体重和年龄 调整剂量
老年人:需根据身体状况 和药物代谢能力调整剂量
孕妇:需根据孕期和药物 对胎儿的影响调整剂量
肝肾功能不全者:需根据 肝肾功能状况调整剂量
过敏体质者:需谨慎使用, 必要时进行过敏试验
心律失常者:需密切监测 心率和心律,必要时调整 剂量或更换药物
储存条件:阴凉、干燥、 通风良好的环境
保管方法:分类存放,避 免混淆和污染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药物 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
安全防护:采取必要的安 全防护措施,防止药物被
盗、丢失或误用
复苏药物的配置原则:根 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处方进
行配置
复苏药物的储存要求:按 照药品说明书和药典要求 进行储存,避免高温、潮 湿、阳光直射等不良环境
供决策依据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 不同紧急情况制定相 应的处理方案,确保
快速响应。
药物储备:确保充足 的复苏药物储备,以
满足紧急需求。
定期演练:组织员工 进行复苏药物应急演 练,提高应对能力。
药物监管:对复苏药 物进行严格监管,确 保药物质量和安全。
禁忌症:对复苏药物过敏、严重心律 失常、严重高血压等
X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X
复苏药物是指用 于抢救心肺功能 衰竭、心跳呼吸 骤停等紧急情况 的药物。
复苏药物主要包 括肾上腺素、去 甲肾上腺素、阿 托品、利多卡因 等。
复苏药物的使用 需要根据患者的 病情和医生的判 断进行。
复苏药物的使用 方法和剂量需要 严格按照说明书 和医生的指导进 行。
药物管理:加强复苏药物的质量控制和监管,确保药物质量和安全 展望:复苏药物将在未来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和生机

心肺复苏的药物应用

心肺复苏的药物应用

心肺复苏的药物应用开始CPR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同时考虑应用药物抢救,抢救药物的给药途径限于静脉通道或经骨通道。

1、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作为血管收缩药已有100年的历史,作为CPR基本用药已有40多年的历史。

主要药理作用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及脑血流量;增加心肌自律性和使VF易被电复律等。

肾上腺素仍被认为是复苏的一线选择用药,可用于电击无效的VF/无脉性VT、心脏静止或PEA。

肾上腺素用法:1mg静脉推注,每3~5min重复1次。

每次从周围静脉给药后应该使用20ml生理盐水冲管,以保证药物能够到达心脏。

因心内注射可增加发生冠脉损伤、心包填塞和气胸的危险,同时也会延误胸外按压和肺通气开始的时间,因此,仅在开胸或其他给药方法失败或困难时才考虑应用。

2、胺碘酮(可达龙)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仍是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的主流选择,更适宜于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如射血分数<0.40或有充血性心衰征象时,胺碘酮应作为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因为在相同条件下,胺碘酮作用更强,且比其他药物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性更小。

当CPR、2次电除颤以及给予血管加压素后,如VF/无脉性VT仍持续时,应考虑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优先选用胺碘酮静脉注射(静注);若无胺碘酮时,可使用利多卡因75mg静注。

胺碘酮用法:CA 患者如为VF/无脉性VT,初始剂量为300mg溶入20~30ml葡萄糖液内快速推注,3~5min后再推注150mg,维持剂量为1mg/min持续静脉滴注(静滴)6h。

非CA患者,先静推负荷量150mg(3~5mg/kg),10min内注入,后按1.0~1.5mg/min持续静滴6h。

对反复或顽固性VF/VT患者,必要时应增加剂量再快速推注150mg。

一般建议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

胺碘酮的临床药物中含有负性心肌收缩力和扩血管的作用的成分,可引起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这常与给药的量和速度有关,预防的方法就是减慢给药速度,尤其是对心功能明显障碍或心脏明显扩大者,更要注意注射速度,监测血压。

心脏骤停复苏急救药品肾上腺素与心肺复苏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心脏骤停复苏急救药品肾上腺素与心肺复苏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心脏骤停复苏急救药品肾上腺素与心肺复苏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常常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以挽救生命。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药物也被广泛应用,其中包括肾上腺素。

本文将介绍心脏骤停复苏急救药品肾上腺素与心肺复苏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I. 肾上腺素的作用及适应症肾上腺素是一种重要的心血管药物,能够通过激动肾上腺素能β1及α1受体来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率以及收缩血管等作用。

在心脏骤停复苏中,肾上腺素可被用于提高心肌灌注压,起到增强心肌收缩力及刺激心脏复律的作用。

适应症主要包括心室颤动、无脉性心动和心动过缓等状况。

II. 肾上腺素的给药途径与剂量肾上腺素可以通过静脉和气管插管等途径给药。

常用剂量为1mg每次,通过静脉推注途径给药时,可重复使用,每次给药后应迅速推注20ml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宜的输液液体进行冲洗,以保证药物顺利到达心脏。

III. 心肺复苏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除了肾上腺素,还有其他药物也有重要的作用。

这些药物包括阿托品、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布洛芬等。

1. 阿托品:主要用于心动过缓导致的心脏骤停,能够通过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来增加心率,常用剂量为0.5mg。

2. 异丙肾上腺素:主要用于心脏骤停时无脉性心动,能够通过激活肾上腺素受体来提高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常用剂量为1mg。

3. 布洛芬:主要用于心室颤动的心脏骤停,能够通过抑制钙离子流入来稳定心肌细胞的电位,常用剂量为1200mg。

在给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 药物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剂量和给药途径,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2. 在给药后,应监测患者的循环指标,如心率、血压等,做到精确掌握患者的生理状态。

3. 给药过程中,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

IV. 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在使用心脏骤停复苏急救药品肾上腺素及其他心肺复苏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在给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心脏复苏的药物治疗指南

心脏复苏的药物治疗指南

心脏复苏的药物治疗指南心脏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指在心脏骤停及其他严重心脏病急救中,通过一系列的紧急处理措施来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

药物治疗在心脏复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加心脏复苏成功的机会。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心脏复苏的药物治疗指南。

一、肌肉注射药物1. 肾上腺素(Epinephrine):肾上腺素是心脏骤停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其作用机制为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率,提高冠脉灌注,促进心脏复苏的恢复。

推荐剂量为每3-5分钟一次,0.5-1mg静脉注射。

2. 重组人血管活性物质Ⅱ(Vasopressin):重组人血管活性物质Ⅱ是一种强力的血管收缩剂,可增加冠脉灌注和供血,促进心肌复苏。

推荐剂量为40 U静脉注射。

二、静脉注射药物1. 阿托品(Atropine):阿托品是一种抗胆碱能药物,可抑制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增加心率。

适用于心室停搏、无脉搏和心房颤动或扑动引起的心动过缓。

推荐剂量为每3-5分钟一次,0.5-1mg静脉注射。

2. 腺苷(Adenosine):腺苷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和窄QRS波心动过速。

腺苷可抑制房室结传导,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

推荐剂量为6mg静脉推注,如无效可增至12mg。

三、气道药物1. 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可扩张气道,改善通气功能。

适用于有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心脏骤停患者。

2. 吸入硝酸甘油:吸入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灌注,改善心肌供血。

推荐剂量为400微克每次。

四、其他药物1. 氯化钠:氯化钠可用于纠正低血容量和电解质紊乱。

推荐剂量为每次1-2g静脉注射。

2. 钙剂:钙剂可在高钾血症、低钙血症和镁中毒等情况下使用。

推荐剂量为每次10%氯化钙10 mL静脉注射。

药物治疗在心脏复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与其他急救措施相结合,如胸外按压和电除颤等,以提高生存率和降低神经系统损伤的风险。

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

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

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急救药品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救治病患的药物。

正确使用急救药品可以有效地减轻病情,挽救生命。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急救药品及其用法:1. 心肺复苏药物:心肺复苏药物主要用于心脏骤停或心律失常的急救。

常见的心肺复苏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阿托品等。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一种能够刺激心脏收缩的药物,可通过静脉注射或心肌注射给予。

剂量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为0.5-1mg,可重复使用。

- 异丙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也是一种心肺复苏药物,作用类似于肾上腺素。

一般剂量为0.3-0.5mg,可通过静脉注射给予。

- 阿托品:阿托品主要用于心脏骤停时的心脏停搏,通过扩张心脏血管和增加心率来恢复心脏功能。

剂量一般为0.5-1mg,可通过静脉注射给予。

2. 抗过敏药物:抗过敏药物主要用于急性过敏反应的治疗,如过敏性休克等。

常见的抗过敏药物包括肾上腺素、氯雷他定和地塞米松等。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在急性过敏反应中起到紧急救治的作用,通过收缩血管和增加心率来提高血压。

剂量一般为0.3-0.5mg,可通过静脉注射给予。

- 氯雷他定:氯雷他定是一种常用的抗过敏药物,通过抑制组胺的释放来减轻过敏反应。

剂量一般为10-20mg,可口服或静脉注射给予。

- 地塞米松: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过敏和抗炎作用。

剂量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为4-8mg,可通过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给予。

3. 止血药物:止血药物主要用于外伤导致的出血,如刀伤、撞击伤等。

常见的止血药物包括氯化钙、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等。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氯化钙:氯化钙是一种常用的止血药物,通过促进血小板凝聚和凝血因子的活化来止血。

剂量一般为10-20mg/kg,可通过静脉注射给予。

- 凝血酶:凝血酶是一种能够促进血液凝固的药物,可用于创伤性出血的止血。

剂量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为100-1000IU,可通过局部注射给予。

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

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

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掌握急救药品的用法对于处理这些紧急情况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匡助您在关键时刻正确应对,为伤者争取珍贵的救治时间。

一、心肺复苏药阿托品:适合于心动过缓或者心脏停搏的患者。

可通过静脉注射赋予,剂量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多巴胺:用于治疗低血压和休克。

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遵医嘱调整剂量。

二、抗休克药肾上腺素:用于治疗过敏性休克。

通过肌肉注射给药,剂量应严格遵医嘱。

平衡盐溶液:用于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

可快速静脉滴注。

三、镇静镇痛药苯巴比妥:用于镇静、抗焦虑。

根据患者情况,可通过口服或者注射给药。

吗啡:用于镇痛,需注意成瘾性。

仅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四、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用于局部浸润麻醉。

使用时应严格控制浓度和剂量,避免不良反应。

丁卡因:适合于表面麻醉。

使用时应注意避免过量,遵循医生指导。

五、呼吸兴奋药尼可刹米:用于治疗中枢性呼吸抑制。

可通过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给药,剂量应遵医嘱。

洛贝林:用于治疗呼吸衰竭。

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给药,注意控制剂量和速度。

六、止血药云南白药:具有止血、止痛作用。

可用于创伤出血,可口服或者外敷。

凝血酶:促进血液凝固,用于止血。

需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避免不良反应。

七、解毒药纳洛酮:用于拯救阿片类药物中毒。

应及早使用,可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氟马西尼:用于苯二氮䓬类药物中毒的拯救。

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

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

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引言概述:在紧急情况下,正确使用急救药品可以挽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急救药品及其正确使用方法,以提高大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一、心肺复苏药品的用法:1.1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中最常用的药品之一。

使用时,应将肾上腺素溶液注射器连接到静脉通道上,并以每3-5分钟1次的频率给予0.5-1.0毫克的剂量。

1.2 硝酸甘油:硝酸甘油可用于缓解心绞痛。

使用时,将硝酸甘油喷雾剂对准舌下喷射,每次1-2喷,每5分钟可重复使用一次,最多不超过3次。

1.3 阿托品:阿托品可用于治疗心脏骤停引起的心动过缓。

使用时,将阿托品溶液注射器连接到静脉通道上,并以每3-5分钟1次的频率给予0.5-1.0毫克的剂量。

二、止血药品的用法:2.1 纱布:在止血过程中,纱布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使用时,先用清水清洗伤口,然后用纱布轻轻压迫伤口,以止血。

2.2 凝血剂:凝血剂可用于较大出血的情况。

使用时,将凝血剂敷于伤口上,然后用纱布进行包扎,以加快止血效果。

2.3 血管收缩剂:血管收缩剂可用于控制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使用时,将血管收缩剂喷洒于伤口上,然后用纱布进行包扎。

三、抗过敏药品的用法:3.1 氯雷他定:氯雷他定可用于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使用时,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服用,一般为每日一次。

3.2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可用于紧急情况下的过敏反应。

使用时,将肾上腺素溶液注射器连接到静脉通道上,并以医生指导的剂量给予。

3.3 氯化钙:氯化钙可用于急性过敏反应的治疗。

使用时,将氯化钙溶液注射器连接到静脉通道上,并以医生指导的剂量给予。

四、疼痛缓解药品的用法:4.1 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缓解轻度到中度的疼痛。

使用时,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服用,一般为每4-6小时一次。

4.2 吗啡:吗啡可用于缓解严重疼痛。

使用时,将吗啡溶液注射器连接到静脉通道上,并以医生指导的剂量给予。

4.3 氟哌啶醇:氟哌啶醇可用于缓解急性疼痛。

急救药品的临床运用

急救药品的临床运用

急救药品的临床运用引言急救药品在临床场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的快速响应和有效性对患者的生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几种常见的急救药品及其在不同情况下的临床运用。

心肺复苏药品心肺复苏是急救过程中最紧急的环节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心肺复苏药品及其临床运用:1.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一种重要的心肺复苏药品。

它主要用于心脏骤停患者,在恢复自主心律之前,用于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心肌的兴奋性。

2. 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一种血管扩张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它能够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并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供。

3. 阿托品阿托品是一种抗胆碱药物,可用于心脏骤停患者。

它能够增加窦房结放电速率和传导速度,改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

导管与通路相关药品在急救情况下,导管和通路建立是一项重要的操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与导管和通路相关的药品及其临床运用:1. 盐水盐水是一种常用的导管和通路相关药品。

它可以用于静脉通路的建立和维持,以及冲洗导管。

肝素是一种抗凝剂,常用于血液透析和血管内治疗。

它能够避免血液凝结和防止导管和通路的堵塞。

3. 局部麻醉药在进行外周静脉通路或动脉穿刺时,局部麻醉药可以用于麻醉局部组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中毒药品的解毒剂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以下是一些中毒药品的解毒剂及其临床运用:1. 乙醇乙醇可以用于解毒乙醇中毒患者。

它能够降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减少中毒程度。

阿托品可以用于解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它能够逆转有机磷农药的中毒症状,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3. 维生素K1维生素K1可以用于解毒杀鼠药中毒患者。

它能够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恢复凝血功能。

急救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急救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严格按照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使用。

3.注意药物的保存方式和有效期限。

4.监测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

5.学习急救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结论急救药品在临床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心肺复苏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心肺复苏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心肺复苏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心肺复苏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20多年来,用于心肺复苏的药物变化较多。

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只有肾上腺素仍是首选药物。

不少药物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或被淘汰,或已不作为首选药物。

70年代在我国盛行一时的“三联针”,和以后经改变的“新三联针”,虽然至今还有临床医师在应用,但事实已证明这样联合使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基肾上腺(三联针)或肾上腺素、异丙基肾上腺素和阿托品或利多卡因(新三联针)既无充分的理论根据,亦无肯定疗效。

而且其中有的药物,现在已因弊多利少,被建议不用于复苏。

应该按实际需要给药。

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把复苏时使用的药物分两部分:BLS-CPR时的首选药和ALS或CPR已获初步疗效后使用的药物。

一、BLS-CPR时的第一线药(一)肾上腺素:为肾上腺能α受体和β受体的兴奋剂,对两种受体几乎具有相同程度的作用。

肾上腺素可以加速心率,中等程度地加强心肌收缩,并增强周围血管阻力。

心脏骤停后,肾上腺素是第一个经静脉注射(或稀释后,由气管内注入)的药物。

因为它有助于增加心肌和脑组织的血流量,并可以改变细室性颤动为粗室性颤动,以利电除颤。

无论是室性颤动,心室停搏或心电-机械分离,均适用。

剂量:0.1%肾上腺素0.5~1.0mg,静注;如已作气管插管,可用10ml等渗盐液稀释后经气管注入。

5min后,可以重复。

(二)阿托品:为抗副交感剂,用于心室停搏。

它可以通过解除迷走神经张力作用,加速窦房率和改善房室传导。

剂量:静脉即注1.0mg,5min后可重复。

亦可经气管注入。

应注意的是,如心搏已恢复,心率又较快,就不宜用阿托品,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

因加速心率,可以加重心肌缺血,扩大梗死面积。

(三)溴苄胺:由於它有明显的提高室颤阈值作用,因此在非同步除颤前,先静注溴苄胺,临床证明具有较高的转复率,并可以防止室颤复发。

因此最近美国心脏病学会已把它列为治疗室颤的首选药。

但也有临床家主张首选利多卡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肺复苏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一、BLS-CPR时的第一线药
(一)肾上腺素
为肾上腺能α受体和β受体的兴奋剂,对两种受体几乎具有相同程度的作用。

肾上腺素可以加速心率,中等程度地加强心肌收缩,并增强周围血管阻力。

心脏骤停后,肾上腺素是第一个经静脉注射(或稀释后,由气管内注入)的药物。

因为它有助于增加心肌和脑组织的血流量,并可以改变细室性颤动为粗室性颤动,以利电除颤。

无论是室性颤动,心室停搏或心电-机械分离,均适用。

剂量:0.1%肾上腺素0.5~1.0mg,静注;如已作气管插管,可用10ml等渗盐液稀释后经气管注入。

5min后,可以重复。

(二)阿托品
为抗副交感剂,用于心室停搏。

它可以通过解除迷走神经张力作用,加速窦房率和改善房室传导。

剂量:静脉即注1.0mg,5min后可重复。

亦可经气管注入。

应注意的是,如心搏已恢复,心率又较快,就不宜用阿托品,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

因加速心率,可以加重心肌缺血,扩大梗死面积。

(三)溴苄胺
由於它有明显的提高室颤阈值作用,因此在非同步除颤前,先静注溴苄胺,临床证明具有较高的转复率,并可以防止室颤复发。

因此最近美国心脏病学会已把它列为治疗室颤的首选药。

但也有临床家主张首选利多卡因。

剂量:溴苄胺,5~10mg/kg体重,静注,不必稀释。

注入后,即进行电击除颤。

如未成功,可重复。

每15~30min给10mg/kg体重,总量不超过30mg/kg体重。

注意事项:溴苄胺最初从肾上腺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但20~30min后,可发生阻断肾上腺能的作用。

此外,它不能用于治疗室性早搏,它本身偶可致室性早搏。

(四)利多卡因
这是用于处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发性室性早搏时的首选药,也是用于处理室性颤动的第一线药物。

据美国急诊医师协会所编“急诊医学”(1985版)中,提到应把溴苄胺作为电击除颤前的首选药,但也谈到仍有不少专家仍主张以利多卡因为首选药。

我们认为在心脏骤停后,发生室颤,利用溴苄胺在体内产生的最初作用,显着地提高心肌室颤阈值,可获较高的电击除颤成功率。

如无溴苄胺,利多卡因也可用来提高除颤成功率。

但是没有作过临床实例统计比较。

剂量:利多卡因1~2mg/kg体重,静注,速度不宜超过50mg/min。

也可由气管给药。

紧接着可以静脉点滴维持,防止室颤复发,滴速为2~4mg/min。

如室性早搏持续,可以每10min加注0.5mg/kg体重的利多卡因。

二、ALS或CPR已获初步效果时的用药
ALS的某些措施,如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电除颤等应尽可能早进行。

若在医院急诊室中或手术室中,病人发生心脏骤停,BLS和ALS应同时进行。

这里讨论用药。

(一)碳酸氢钠
它已不再作为心脏骤停时的第一线药物。

因为应用良好的通气设施,就有可能有效地保持酸碱平衡,同时可以防止因过多地应用碳酸氢钠,由HCO-3所引起的PCO2升高。

据临床资料统计证实,碳酸氢钠并没有增加复苏的成功率。

此外它使氧合血红蛋白曲线左移,抑制氧的释出,而增多了的CO2却可自由进入心肌细胞和脑细胞,影响其功能的恢复。

如果因使用剂量过大,还可引起碱中毒,增加复苏的困难,同时使所给儿茶酚胺类药物灭活。

但如经过CPR、电除颤等以后,血气分析发现有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此时可考虑用适量的碳酸氢钠,以纠正因乳酸积聚所致的酸中毒。

目前认为在复苏的最初10min以内,不宜使用碳酸氢钠。

剂量:1.0mmol/kg体重(如为8.4%碳酸氢钠溶液,1mmol=1ml,如为5%的溶液,1ml=0.6mmol),静脉点滴较好。

(二)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的化学前体,与去甲肾上腺素有类似的作用。

但它的收缩外周动脉作用较弱,特别是剂量不大时,1~2μg/(kg·min),已经可以扩张肾动脉。

剂量为2~10μg(kg·min)(仍属低水平)。

它通过β受体兴奋作用,可以增加心排出量,并扩张肾和肠系膜血管。

如把剂量增至20~30μg(kg·min)时(高水平),肾脏的灌流就受影响。

它在目前常与间羟胺联合应用于CPR后心脏搏动已恢复,但尚不能保持正常血压时。

剂量:2~20μg/(kg·min),静脉点滴。

可用静脉输液泵调整剂量,从较小量开始,达到理想的程度。

加200mg多巴胺於5%葡萄糖液250ml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液,即得800μg/ml的溶液,便于使用。

(三)间羟胺(阿拉明)
是人工合成的拟交感剂。

虽然它也是α受体兴奋剂,但对肾血流量影响不明显,所以无损于肾功能。

它主要升高平均血压,对脑供血有利。

常与多巴胺合用。

剂量:2~5mg,静脉注射,10~15min可重复,或取20~100mg间羟胺加于5%葡萄糖500ml中静滴。

(四)去甲肾上腺素
是强有力的α受体兴奋剂,增加周围血管阻力(收缩周围小动脉)。

它适用于感染性休克引起的“低阻性休克”(所谓暖休克),不适用于低容量休克。

在CPR后,心搏恢复,血压低,而周围阻力从临床检查看并不高,可小量使用。

静脉点滴8μg/min(选择较粗的静脉,防止溢出血管外)。

不宜增大剂量,因为它收缩肾脏小动脉,严重损害肾功能,并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剂量:加1mg去甲肾上腺素於5%葡萄糖液250ml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液,使配成16μg/ml的溶液,最
好用输液泵给药。

注意肾功能变化。

(五)复苏所用的液体
静脉给液除了维持通道,以利给药,扩充血容量是很重要的目的。

为了维持静脉通道,可用5%葡萄糖液。

如为扩容,宜用胶体液,如代血浆或士冻血浆,也可用Ringer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液。

低分子右旋糖酐有时也可用于改善微循环功能和扩容。

(六)用于改善心脏功能的药物
心脏恢复搏动后,可能功能受到损害,可考虑使用下列药物。

1.多巴酚丁胺(Dobufamine)
这是强有力的加强心肌收缩的β受体兴奋剂。

对于心肌收缩无力所致心功能受损,它已被认为是第一线药物。

与硝普钠联合使用时,有协同作用。

剂量:2.5~20μg/(kg·min),静脉点滴,用输液泵调整剂量,由较小剂量开始。

加250mg多巴酚丁胺於5%葡萄糖液500ml,制成500μg/ml的溶液使用。

注意事项:使用多巴酚丁胺时,应进行血液动力监测。

剂量大于20μg/(kg·min)时,心率可以加速,可能加重心肌缺血。

如病人原为阻塞性肥厚性心肌病,多巴酚丁胺是禁用的。

2.硝普钠
同时扩张周围动、静脉,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从而增加心排出量。

作用开始很快,停止用药,其作用几乎也立即停止,因此心需监测。

剂量:0.5~1.0μg/(kg·min),静脉点滴,应该用输液泵,从小剂量开始,调整到所需剂量。

加50mg 硝普钠于5%葡萄糖液250ml,配制成200μg/ml的溶液使用。

输液器及滴管均应用黑布或黑纸包裹避光。

注意事项:硝普钠代谢成为氰化物,在肝脏中再代谢产生硫氰酸盐。

代谢性酸中毒是氰化物中毒的最早表现,应密切监测。

如无血气分析仪,可查尿的酸碱反应。

硫氰酸盐中毒的症状是视力模糊、耳鸣、精神状态异常。

3.硝酸甘油
主要为降低心脏的前负荷,因为它主要松弛静脉的血管平滑肌,扩张静脉。

同时它也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因此也适当减小心脏的后负荷,左室充盈压下降,改善心排出量。

心肌氧需求量降低,而冠脉灌注增加,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剂量:10μg/min,静脉点滴,使用输液泵,每3~5min增加5μg/min,直至所需速度,最大剂量为200μg/min。

注意事项:应进行血液动力学的监测。

可能引起低血压和头痛等副作用。

(七)利尿剂
速尿较适用于治疗肺水肿和脑水肿。

同时速尿亦可通过血管扩张作用,降低心脏前负荷。

对心脏的作用在静脉用药后5min即可开始,而利尿作用则约20min后开始。

剂量:静脉一次注入20~40mg,如无效,15min后可加大剂量再次静脉注入。

注意事项:要防止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