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1、我院为法定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我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首诊医生负责制。
3、责任报告人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例后,根据诊断结果,按照规定时限(甲类传染病2小时,乙类、丙类传染病24小时)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
发现漏报的应及时补报。
4、疫情管理人员收集到传染病报告卡片后,应及时审核,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如发现上述问题,立即向报告人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
5、疫情管理人员应及时将审核后的传染病报告卡录入网络直报系统,以便上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信息进行审核、监测、统计分析和预测、预警。
6、已报告病例如果诊断发生变更、死亡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7、疫情管理人员应每月对上月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分析。
8、责任报告人和疫情管理人员应严格保护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9、传染病报告卡应按编号装订,《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按有关规定保存,保存期限三年。
10、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及疫情管理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给予直接责任人及其主管领导行政处分,并给予相当经济处罚。
11、疫情管理人员应保障网络直报系统有关设备和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正常发挥。
经常检查直报系统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疫情管理人员应对网络直报系统的帐户、密码等资料妥善保管,密码每月至少更改一次,并严格保密。
传染病网络直报报告管理制度(一)
传染病网络直报报告管理制度(一)近年来,各地频繁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及时、准确的信息管理和快速反应措施成为防范疾病传播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开展传染病疫情监测和管理,建立传染病网络直报报告管理制度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优先推进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传染病网络直报是什么传染病网络直报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实现对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与上报。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监测效率,缩短信息传递时间,而且通过建立传染病报告信息网络,还可以更好地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专业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传染病网络直报能够准确快速地汇总和处理上报的信息,加速疫情的应急响应,对于及时制定和实现预防控制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传染病网络直报报告管理制度的实施建立传染病网络直报报告管理制度是保障疫情监测和上报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制度建设中,首先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其中包括医学人员的保密义务及相关技术要求等规定。
其次,建立完善的疾病数据信息采集体系和信息交流机制,保障信息的稳定和准确上报。
最后,加强信息安全保护,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以防止疫情信息泄露和网络恶意攻击。
三、传染病网络直报报告管理制度的意义传染病网络直报报告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大大提高疫情监测和上报的准确度和速度,为疫情的及时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通过网络直报的方式,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及时汇总,使得决策者能够快速了解疾病动态,优化预防和治疗策略。
最后,在推广网络直报的过程中,也能够增强医务人员和公众对于疾病预防和管理的意识和知识,促进公众的身体健康。
总之,传染病网络直报报告管理制度的实施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只有在建立完善的技术、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的基础上,加强医务人员、公众、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才能够更好地防范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医院传染病报告与网络直报制度
医院传染病报告与网络直报制度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员,其有义务做好传染病的登记、报告。
任何责任人不得瞒报、迟报、漏报、谎报或授权他人瞒报、迟报、谎报。
1、临床医生必须按规定做好门诊日志的登记工作。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要项目齐全、字迹清楚,住址写到行政自然村,不得有缺项、漏项。
审核无误后提交至疾病预防控制科,由网络直报人员进行录卡,报至区疾控中心。
2、疾病预防控制科为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直报工作的主管科室,负责该项工作的日常管理和考核,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和报告,并建立传染病登记簿。
3、疾病预防控制科做好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和疫情自查,每月底对本月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进行自查,并做好自检记录。
对发现传染病不报、迟报或漏报的医生,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惩罚。
4、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须在2小时内上报区疾控中心,同时上报疾病预防控制科及分管的领导; 其它乙类及丙类传染病须在24小时内上报区疾控中心。
5、发现传染病暴发、食物中毒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诊医生以最快的速度上报院分管领导、医务科、疾病预防控制科,同时上报区疾控中心。
6、医院疫情报告人员应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对甲、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按要求时限进行网络直报。
7、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对疑似或确诊甲、乙、丙类传染病不按要求报告,出现瞒报、缓报、漏报或谎报,一经查实将给予教育、经济处罚,并及时补报,情节严重者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8、医务人员未经区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将就诊的淋病、麻风病、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原携带者等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公开。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5篇)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一、首诊医生为疫情报告责任人,要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立即填写完整的合格的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包括初次报告、订正报告(含死亡订正)。
医生填卡时,尽力询问病人的详细现住地址,得到病人的准确可靠地址,具体到乡镇、村名或街名和门牌号。
若病人为学生,必须在患者单位栏内填写学校正式全称及班级名称,勿用简称。
二、疫情管理人员为网络直报责任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慢病、居民病死亡原因等项工作的网络直报及电话报告工作;同时负责本单位网络直报系统硬件与网络维护,要妥善保管好用户编码及密码,在网络直报中遇到技术问题,立即与市疾控中心联系,及时解决,确保直报系统处于正常、安全的运行状态。
三、疫情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录入、初审和保存工作,收卡后应及时录入网络直报系统,不得延误,纸质卡片是电子疫情资料形成的重要原始依据,要至少保留三年备查。
四、一旦发现疫情,必须立即在规定时限内上网直报,特殊或重大疫情要同时电话报告市疾控中心。
传染病报告时限:甲类____小时,乙类____小时,丙类____小时内。
五、必须严格按照卫生部网络直报要求进行网络报告、开展测试及其他工作,绝对禁止在正式网站上进行练习、测试。
六、疫情管理员要积极与市疾控中心对所报疫情进行复核,每季度复核一次。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2)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系统,实现对传染病疫情的实时监测、直报和管理的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做出科学决策,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保护公众健康。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直报平台建设:建立一个传染病直报的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传染病疫情信息的及时上传和管理。
这个平台可以由卫生部门负责搭建和管理,提供给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使用。
2. 直报流程规范:明确传染病直报的流程和规范,包括哪些传染病需要直报、直报的时间要求和频率、直报的内容等。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模版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本制度旨在规范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提高直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相关部门和人员。
三、责任与义务1. 直报部门和责任人应按时、准确地填报传染病网络直报表,并确认数据的真实性。
2. 直报部门应定期进行数据核对和质量审核,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数据。
3. 直报部门应密切关注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时上报重要疫情信息。
4. 直报部门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数据直报技能和意识。
四、数据采集1. 直报部门负责收集当地传染病疫情数据,并按照规定格式填写传染病网络直报表。
2. 直报部门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必要时可通过现场调查、病例追踪等方式核实疫情数据。
3. 直报部门应及时更新传染病网络直报表,确保数据的及时性。
五、数据审核与报送1. 直报部门应定期对传染病网络直报表进行核对和审核,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 直报部门应将审核通过的传染病网络直报表报送至上级部门,并保留相关备份。
3. 若出现异常疫情或重大疫情事件,直报部门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数据保密1. 直报部门和责任人应严格遵守数据保密规定,确保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的安全。
2. 直报部门不得私自泄露或篡改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
3. 直报部门应建立健全数据备份制度,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七、违纪违规处理1. 对违反本制度的部门或人员,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追责和处理。
2. 对故意篡改或伪造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的部门或人员,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相关部门所有。
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是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的模版,旨在规范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提高数据质量和及时性。
相关部门和人员应严格遵守制度的要求,确保公众健康安全。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导言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在当前社会具有较高风险性,为了及时掌握疫情情况、有效防控传染病的扩散,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该制度通过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传染病发生、传播情况的快速收集和及时汇报。
本文将分析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流程和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重要性1.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效率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收集、整理和汇报传染病疫情数据。
与传统的人工汇报相比,网络直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实现全天候、全地域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大大提高了疫情监测的效率。
2.加强传染病疫情预警和防控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可以及时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情况,提高疫情预警和防控能力。
通过网络直报,相关职能部门可以迅速获知疫情信息,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有效减少传染病的危害。
二、流程1.疫情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信息采集平台,包括传染病监测中心和各级卫生机构。
监测中心负责收集和整理各个卫生机构上报的传染病疫情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疫情数据的传输各级卫生机构将收集到的传染病疫情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采取加密和防火墙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保护。
监测中心根据上报的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及时汇报给上级卫生主管部门。
3.疫情数据的汇报和发布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接收到监测中心的汇报后,根据传染病的疫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发布公告通知相关单位和公众。
公众可以通过政府官方网站或手机移动应用程序获取最新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三、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数据传输安全性问题在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可以采取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措施。
同时,建立专门的网络防御系统,阻止非法入侵和攻击。
2.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问题为了确保传染病疫情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可以培训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数据处理技能。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及时收集传染病疫情报告卡,按时汇总、分析,并将汇总分析结果按规定的时限通过网络传输到上一级卫生防疫站。
2、卡片录入及传输时间:市直及乡镇医疗直报单位每天分上午8时及下午1 6时,按时将收集到的传染病报告卡核对后上级输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县(市区)疾控中心上午8时、下午16时上网收到直报单位输入的卡片后,及时审核并上传到地(市)疾控中心。
医院各科室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请务必做好及时送卡及登记工作.
3、旬月年报时间:县(市、区)卫生防疫站在“国家疫情管理系统”中按收卡日期生成当月本县(市、区)传染病发病、死亡数据表,旬报为每月逢“0”,月报时间为每月月底,年报时间为年底。
并向市疾控中心上报;市级卫生防疫站汇总各县(市、区)报表数据,并生成当月报表向省卫生防疫站传报。
4、平时主要以网络方式报告传染病卡片。
与网络不通的情况,系统管理员要及时调试网络或向上级部门申请解决。
5、各级医疗直报单位每天上、下班时间要求上网收取网上通知,以便及时收到各种文件和数据.
6、在紧急疫情期间,要逐级及时向省卫生厅上传疫情数据。
7、原有的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旬、月、年报)按原要求照常进行。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一、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由防保科负责,由疫情专职管理人员执行。
非工作时间由值班人员执行,并做好传染病疫情登记。
二、对法定传染病、病源携带者、疑似患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须按照规定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漏报、迟报。
三、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源携带者、疑似患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完成以上报告程序前须先报告分管院领导,同时电话报告杏花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网络直报人员在提交传染病报告卡前要认真审核传染病报告卡的内容,特别是所报疾病的名称,保证准确无误。
五、对瞒报、缓报、漏报、谎报或报告错误者,按《传染病奖惩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六、网络直报人员要妥善保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下发的信息报告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不得随意转让或泄漏。
七、专职管理人员按照规定定期不定期修改密码。
医院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制度
医院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制度
1、医院实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领导负责制。
2、主管院长及感染管理科负责人为直报工作直接领导人,感染管理科专职医师为直报的责任报告人,必须参加“疾病监控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培训。
3、医院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医生在接诊传染病病人、疑以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时,要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及传染病报告登记本,并且按医院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要求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4、感染管理科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及时进行审核,发现有缺项或错误的地方,立即给予以核实、补充和更正。
5、任何人发现有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感染管理科则应按规定上报。
6、感染管理科直报人员通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登录账号和密码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并将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存档备查。
7、医院必须确保“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畅通运行。
8、任何人对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得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二、医院信息管理中心负责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维护,当网络系统出现故障时,应以最快速度排出故障,切实保证网络直报通讯系统通畅。
三、为保证网络的通畅,任何人均不能以任何理由在计算机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件,若发现,扣当事人奖金20元。
四、传染病网络直报录入人员为预防保健科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的报告责任人应熟悉计算机操作程序,及时掌握网络直报的要求,及时、准确无误地完成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
五、录入人员每日录入完毕后,应再次核对录入每张卡片的姓名、地址、病种及录入卡片的数量等,检查有无录入错误及遗漏,以保证录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录入人员应按病种每月进行一次统计,以检查网络统计报表与卡片统计报表是否一致。
七、录入人员每日录入完毕、工作结束时,应按规定程序关闭计算机系统。
八、网络直报完毕后,录入人员应分类登记传染病卡,并分类妥善保管传染病卡,不得遗失,传染病卡及各种登记本保存期限为5年。
(2023)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一)
(2023)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一)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什么是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指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针对发现的传染病疫情,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制度。
•为什么需要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旨在迅速掌握、及时报告和有效处理发现的传染病疫情,避免疫情扩散和蔓延,保障社会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流程发现疫情 -> 调查核实 -> 报告上级部门 -> 对疫情进行控制和处理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什么是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是指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发现的传染病疫情及时、准确、快速上报的制度。
•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的优势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简化了疫情报告的流程,提高了疫情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能够快速响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对疫情。
•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的实现方式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信息化系统将疫情信息录入、上报,上级部门接收并汇总信息,形成全国性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体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是指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及时响应、有效管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疫情,保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的流程发现事件 -> 疫情调查和评估 -> 疫情控制措施 -> 应急预案实施 -> 疫情结束并总结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的建立能有效地利用基础设施和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防范和控制疾病疫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效率和能力。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的联系与互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关系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情,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和管理提供了及时、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提高传染病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
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和网络直报工作。
二、定义1. 传染病网络直报:指医疗机构将传染病病例和疫情信息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报送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平台的行为。
2. 医疗机构:指具备传染病监测和直报要求的医疗机构,包括各级医院、诊所等。
三、网络直报要求1. 医疗机构在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或确诊传染病病例后,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
2. 医疗机构应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规定,将所需报送的病例信息及时准确地填报至监测平台。
3. 医疗机构应确保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定期检查设备的完好程度,以提高直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医疗机构应配备专人负责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该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熟悉网络直报流程。
四、网络直报流程1. 医疗机构在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或确诊传染病病例后,由该机构内设的网络直报专人负责填报相关信息。
2. 填报的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病例基本信息、就诊医疗机构信息、疫情传播情况等内容,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3. 填报完成后,网络直报专人应及时上传所填报的病例信息至监测平台,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
4. 监测平台将接收到的传染病病例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及时向上级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协助卫生健康部门制定应对措施。
五、责任和惩罚措施1. 医疗机构应切实履行网络直报的责任,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可靠性。
2. 对于未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或直报信息不准确的医疗机构,卫生健康部门将视情况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暂停服务等。
3. 对于故意隐瞒传染病信息或虚报传染病病例的医疗机构,将追究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行政、刑事责任。
六、其他规定1.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网络直报制度进行审查,及时更新并完善制度。
2. 医疗机构应对网络直报专人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网络直报和应急处置能力。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预防控制法规定了传染病的报告、监测与控制措施。
以往的传染病报告主要以线下方式为主,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报已经成为现代化传染病防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加强网络直报管理,我们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
以下是一份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的范文:一、总则为推进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工作,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市传染病网上直报管理的工作。
三、网络直报的范围网络直报的范围包括:定点医疗机构诊断的所有乙类传染病,以及群体性传染病的病例摸排、疫情监测与处置等工作。
四、网络直报程序1. 疑似病例直接登记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法规定,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过程中疑似传染病病例进行诊断,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医疗机构应实时将疑似病例信息录入电子病例系统,系统在录入后检索疾病名称,如符合国家疾控部门规定的传染病上报疫情条件,将信息直接推送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应急事件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其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实行传染病等疫情信息网络直报。
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其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相关单位应迅速进行网络直报。
五、信息保障网络直报系统应采用安全、稳定、高效的电子管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必须经过数字加密和数字签名簽章等安全技术保障,以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并且规定严格的信息保密措施,防止疫情信息被泄露。
六、数据分析按照国家疾控部门的要求,当地疾控中心要及时收集各级医疗机构和相关单位提供的病例信息、疫情信息等,及时分析、处理疾病监测信息并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七、职责分工1.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疾控部门的规定,并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疾病预防意识。
在医疗过程中积极推行信息化系统,实现疑似病例直接登记。
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接受的疑似病例进行确认和登记,并及时采取措施,把疫情控制在医疗机构内部,以保证不出院外传播。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一、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信息的传递速度大大提升,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应运而生,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提高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效率,加强疫情的控制和防范。
二、目的三、内容1.系统建设:搭建涵盖全国范围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
该系统应包括病例报告、疫情监测和信息发布等功能。
2.数据采集:各级卫生部门应建立统一的传染病报告数据库,包括病例管理、流行病学调查等信息。
医疗机构应主动报告新发现的病例并提供相关信息。
3.报告流程:医疗机构发现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例后,应立即报告给所在地的卫生部门。
卫生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及时确认并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部门。
4.疫情监测:卫生部门应利用网络直报系统实时监测疫情,包括病例数量、病例分布、传染源等信息,并及时发布给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
5.预警机制:根据疫情监测的结果,建立一套有效的预警机制,能够及时警示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为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6.信息公开:卫生部门应及时将疫情信息公开发布,包括疫情的严重程度、疫情防控措施等,以引导公众正确应对疫情。
四、实施步骤1.系统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制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建设方案,并进行系统建设和测试。
2.数据采集:各级卫生部门组织培训,提高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对传染病报告的重视程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报告流程:卫生部门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对传染病报告流程的了解和遵守程度。
4.疫情监测:卫生部门健全数据收集、分析和发布机制,确保疫情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预警机制:卫生部门与气象部门和环保部门等相关单位合作,建立多元化的预警机制,实现疫情预测和预警。
6.信息公开:卫生部门通过媒体、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程序等渠道,公开发布疫情信息,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和防控意识。
五、监督与评估1.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使用情况、数据的准确性和报告流程的遵守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医院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报告效率和准确性,确保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报告和有效处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院成立网络直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医院网络直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网络直报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系统管理、人员培训、信息收集、审核、上报等工作。
3. 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及相关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网络直报工作,确保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及时、准确报告。
三、报告范围及内容1. 报告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各类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
2. 报告内容:包括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病例信息、流行病学史、诊断结果、治疗情况、防控措施等。
四、报告流程1. 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及相关部门在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
2. 感染管理科对报告内容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及时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
3. 网络直报系统自动接收报告信息,并生成报告记录。
4. 感染管理科对上报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医院网络直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五、工作要求1. 各科室应高度重视网络直报工作,确保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及时、准确报告。
2. 报告人员应熟悉网络直报系统操作,提高报告效率。
3. 感染管理科应定期对报告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报告人员业务水平。
4. 医院应加强网络直报系统建设,确保系统稳定、安全运行。
5. 医院应定期对网络直报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六、保密与责任1. 医院网络直报信息属于保密信息,报告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
2. 报告人员对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3. 医院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确保报告系统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网络直报的优势,规范本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的效率与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我院为法定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我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二、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谁接诊,谁报告,
三、责任报告人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例后,根据诊断结果,按照规定时限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
发现漏报的应及时补报。
四、疫情管理人员应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如发现上述问题,立即向报告人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将审核后的传染病报告卡及时录入网络直报系统。
五、网络直报人员收集到传染病报告卡片后,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实时报告,以便上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信息进行审核、监测、统计分析和预测、预警。
六、已报告病例如果诊断发生变更、死亡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七、疫情管理人员应每月对上月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分析,并上报主管院长。
八、责任报告人和疫情管理人员应严格保护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九、传染病报告卡应按日期、编号装订,《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按有关规定保存,保存期限三年。
十、传染病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员、网络直报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给予直接责任人及其主管领导行政处分,并给予相当经济处罚。
十一、网络直报人员应保障网络直报系统有关设备和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正常发挥。
经常检查直报系统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十二、网络直报人员应对网络直报系统的帐户、密码等资料妥善保管,密码每月至少更改一次,一般应在8位以上,应有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并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