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小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的哥特部落。大约公元7世纪以后,因 为被先进文明同化而失去了民族性,哥特 人作为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了。 • 西罗马帝国灭亡一千年之后,意大利人法 萨里(Vasari,1511-1574)从历史的故纸堆 中找出了“哥特”一词来概括一种中世纪 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在12世纪至16世 纪盛行于欧洲,主要体现于教堂和城堡。
• 狭义的“哥特式小说”产生于18世纪
中后期的英国,其发端是贺拉斯· 沃波 尔(1717——1797)的《奥特朗托堡》 (1764),它叙述在一个中世纪古堡 里发生的扣人心弦的故事。这部小说 的副标题就是“一个哥特故事”, “哥特式小说”由此得名。
二、狭义与广义哥特式小说
• 文学史上的“哥特”式小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英国国内现实主 义在文坛中占主导位置,使哥特小说的地 位大为下降。但出于批判现实、揭露罪恶 的需要,现实主义作家们也大量使用哥特 手法,因此有人认为哥特小说实现了相当 程度上的社会化和现实化。该时期最具代 表性的“哥特式小说作家”有勃朗特姐妹。
• ⒊在欧洲哥特小说渐行衰落之际,19世纪
• 在通俗哥特式小说创作上,经过60年代的
“当代哥特小说大复兴”后,大批作家的 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从视觉上直接刺 激观众的感官,如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大部分小说和赖斯(Ann Rice)的 吸血鬼系列等等。这种文学与影视联姻的 做法,也使“哥特”一词一时间变成了时 尚用语,成为新人类、朋克、后朋克族们 标榜身份的重要标志之一。
• 广义的哥特式小说则指具有哥特元素的小
说,它们虽然或多或少受到前者影响,但 也超越了前者僵死模式的约束,其范围之 广、作品之多一时难以计数,从王尔德的 《道林•格雷的肖像》到赖斯的“吸血鬼系 列”小说都有人将之列入广义哥特小说的 范围。
三、哥特风格与“哥特式传统”
• 哥特”(Goth)一词原指居住在北欧属于条顿
狭义哥特小说是指以《奥特朗托堡》为开端的18 世纪英国哥特小说,安· 拉德克利夫夫人的《奥多 芙的是神秘》(1794)和马修· 刘易斯的《僧人》 (1796)是其中最优秀的两部。哥特式小说致力 于表现发生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僻古堡的离奇故事对人物感情和 性格的影响。它是对写实小说的一种反动,但又 是任想象驰骋的一种形式,因此它除了影响浪漫 主义文学之外,还对勃朗特姐妹及其他19世纪小 说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奥斯汀的言情小说则是 在与哥特式小说的直接对抗中发展起来的。
巴黎圣母院
• 哥特式传统”(Gothic tradition)超越了一
个文学流派,不仅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将想象的任意驰骋、 传奇的情节、激烈的情感等因素一直延续 于其后文学的历史发展之中。
当代哥特艺术大复兴
• 哥特文化真正成为大众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始于60年代的“当代哥特艺术大复兴”和后现代 文化运动。哥特小说是反主流、具有一定颠覆性 的边缘文体,它重表象而轻内涵,重刺激而轻思 考的特点,正符合成为当代紧张生活调节剂的要 求;通过阅读当代哥特小说丛书(消费性的), 观看哥特电影、欣赏哥特摇滚,习惯于“麦当劳 化生活”的普罗大众在短时间的喧闹和无止息的 运动中,可感受到一种麻木和迷狂状态中的超 脱——这就是“哥特文化”在后现代社会得到新 生的精神上的原因。
哥特式小说
一、哥特式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
• 文学史上习惯把18世纪英国文学称作古典
主义文学,而把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尔律 治发表《抒情歌谣集》看作浪漫主义文学 的开端。但这并不是说18世纪就没有富于 浪漫色彩的作品。18世纪早期出现的“自 然描绘诗”,40、50年代形成高潮的墓园 派诗人,和下半世纪出现的哥特式小说都 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某些特征。
㈡哥特小说的衰落—转换期
• ⒈19世纪初,哥特小说随着浪漫主义的流
行而进入鼎盛期,几乎所有浪漫主义作家 都创作过哥特故事或使用哥特手法。而玛 丽•雪莱(Mary Shelly)则在早期哥特模式 的影响下创作了《弗兰肯斯坦》 (Frankenstein,1818),开创了科幻小说 的先河。
• ⒉到了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英国维
• 而在20世纪的美国,哥特式小说一直保持稳定、发展的趋
势;大批不同流派的作家使用哥特手法或创作哥特式小说。 在主流文学中,哥特传统甚至成为了南方文学不可分割的 精华部分,如福克纳就是使用哥特手法的典范;而以赖特 (《土生子》,Native Son,1940)、莫里森(《宝贝 儿》, Beloved,1987)为代表的南方黑人作家更把哥特 手法作为谴责和批判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有力武器。在通 俗哥特式小说创作上,经过60年代的“当代哥特小说大复 兴”后,大批作家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从视觉上直 接刺激观众的感官,如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大部 分小说和赖斯(Ann Rice)的吸血鬼系列等等。这种文学 与影视联姻的做法,也使“哥特”一词一时间变成了时尚 用语,成为新人类、朋克、后朋克族们标榜身份的重要标 志之一。
四、哥特式小说发展阶段 与经典作品
哥特小说的原初繁荣期
• ⒈1764年,沃波尔的《奥特朗托堡》的出版标志

着哥特小说的正式诞生。 2.18世纪90年代,人称“哥特十年”(“Gothic decade”),哥特小说真正产生重大影响并作为一 种小说体裁被正式确立;哥特文学热在此期间超 出英国本土,影响到其他国家如德美等的文学创 作走向;而单纯表现幽灵、鬼魂和死亡等超自然 题材的恐怖小说也逐渐从哥特小说中分离出来。 该时期主要作家、作品有:安•拉德克利夫(Ann Radcliff)的《乌多芙堡之谜》(The Mystenes of Udolpho,1794)和《意大利人》(The Italian, 1797)、马修•刘易斯(Matthew Lewis)的《修 道士》(The Monk,1796)等。
㈢哥特式小说的现代繁荣期
• 19世纪末,以英国为主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
帝国主义时期,哥特小说如百年前一样,获得了 突发性的新生。但此时的哥特式小说在内容上出 现了新特点,即添加了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 揭露和批判;而与此同时它似乎也为新兴的欧美 侦探小说提供了不少艺术上参考。主要作家、作 品有斯蒂文森的《杰基尔博士和海德先生》、王 尔德的《道林· 格雷的肖像》、威尔斯的《莫罗博 士之岛》、康拉德的《黑暗的心》等等
30年代后的美国似乎成为了新的“哥特式 小说中心”;而哥特式小说也在美国实现 了内在化、心理化。在此过程中贡献最大 的是爱伦•坡(《厄舍古物的倒塌》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泄密的心》 The Tell-tale Heart)和霍桑(《红字》The Scarlet Letter )。
哥特式小说经典
• 马修· 刘易斯《僧侣——罗曼记》 • 安· 拉德克里夫《奥多芙的神秘》 • 玛丽· 雪莱《弗兰肯斯坦》
• 20世纪20年代后,由于受到现代主义文学的冲击,
哥特式小说的地位在英国再次下降;但1938年出 版的《蝴碟梦》(Rebecca,达夫妮•杜穆里埃作) 为哥特小说的当代复兴打开了大门。到了二战以 后,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没落、大众文化地位的 上升、影视艺术对文学的介入,英国哥特式小说 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出现了如维多利亚•霍尔 特、大卫•林赛、梅艾文•皮克、大卫•斯托里等作 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