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教材编写和使用情况汇报共3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分析演讲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分析演讲稿尊敬的领导、老师您们好!今天,我演说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化学的内容,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对新教材的认识。
一、新教材的变化:旧的化学教学大纲将旧教材设定为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四大板块,这四大内容体系像指挥棒一样,使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学行为被死死的束缚住了,师生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虽然学得乏味,但教师还是满足于对它的运用自如,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机械地重复着这样的教学,使得原本精彩的化学世界变得枯燥无味。
而人教版新教材则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一级主题。
新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改变过去以知识为中心,过于强调知识体系的做法,改成现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尽可能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体现“学会学习”。
因此,教材在编写体系上与老教材完全不同,大大增加了学生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的内容,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方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留给教师较大的创造空间,还化学以本来面目。
它做到让教师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它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感受化学,更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去联系生活、生产和自然现象,力求做到“让学生学有趣、有用的化学,让学生能学得来、能学得好,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适应现代社会的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且新教材在内容的设置上,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上、在化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上都较旧教材有所改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这门学科。
二、新教材特色:1、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STS的思想。
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是21世纪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
因此,现代公民不仅应当具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还应当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既要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又要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以及科学、技术、社会三者是如何相互促进和发展的。
教科书进展情况汇报

教科书进展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团队在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完成了教科书的初稿,接下来将进入修改和完善阶段。
在教科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承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实践为导向”的原则,力求使教科书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兼顾教师的教学实际。
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力求使教科书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在教科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充分调研了国内外相关教材,汲取了各家之长,
同时也结合了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力求使教科书内容更加贴近时代需求,更具前瞻性和针对性。
我们还邀请了多位教育专家和教学实践者参与教科书的审阅和修改工作,以确保教科书内容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在教科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充分考虑了教材的版式设计和插图配色等方面,力求使教科书在视觉上更加吸引人,更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初稿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和完善,不断提升教科书
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我们还将邀请更多的教育专家和教学实践者参与教科书的审阅和修改工作,以确保教科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教科书的编写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将其做好。
我们将继续保持团队合作的精神,不断完善教科书的内容和形式,力求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学习的得力助手,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
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教科书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材发行情况汇报

教材发行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我校今年积极配合教材改革工作,全面推进新教材的编写和发行工作。
现将我校教材发行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教材编写情况。
今年,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全面参与新教材的编写工作。
学校组织了一支由资深教师和学科专家组成的编写团队,经过多次论证和修改,成功完成了新版教材的编写工作。
新教材在内容、结构和体例上都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和优化,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材印刷情况。
为了保证新教材的质量和数量,学校与多家印刷厂进行了充分的洽谈和比选,最终确定了合作印刷厂商。
印刷厂商在学校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和标准,全面启动了新教材的印刷工作。
目前,新教材的印刷工作已经完成了80%,预计在下个月可以全部完成。
三、教材发行计划。
为了确保新教材能够及时、准确地发放到学生手中,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教材发行计划。
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班级,精准发放新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及时领取到自己需要的教材。
同时,学校还将组织相关老师和工作人员进行教材发放指导和服务,确保整个发放过程顺利进行。
四、教材发行监督。
为了保证教材发行工作的公平、公正,学校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学校将邀请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监督小组,对教材发行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学校还将建立投诉渠道,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和意见建议,确保教材发行工作的公开、公正。
五、教材发行后续工作。
教材发行工作完成后,学校将继续加强对新教材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学校将组织相关老师进行教材使用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新教材。
同时,学校还将建立教材使用效果评估机制,及时了解教材使用情况,为下一步的教材改革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以上就是我校教材发行情况的汇报,学校将继续加强对教材发行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新教材能够顺利、准确地发放到学生手中。
同时,学校也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材服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报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收集整理:黔西县思源实验学校白晋阳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地“化学”猝然客人类似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绪言从大家地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地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地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地智慧和辛勤地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地科学,它们地任务是研究物质地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地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地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地关系,展示了化学地魅力和学习化学地价值.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本单元由“物质地变化和性质”“化学使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地学科”“走进化学实验室”三个课题组成.其中安排了多种形式地活动,从一些生活或中常见地、与化学有关地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培养他们学习化学地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地基本概念,结合具体试验,学习科学探究地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地学习奠定良好地基础.第二单元我们周围地空气本单元选择和氧气作为九年级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地开端,不仅因为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地知识已经有过认识,更重要地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地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地廉价资源,它与人类地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地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地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和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过对氧气地性质、用途和制法等内容地学习,使我们对氧气这中物质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为我们进一步认识物质地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提供了真实材料,也为我们正确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纯净物和混合物以及氧气地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方法等基本能概念和原理提供了依据,对本章知识地学习可以引导我们比较顺利地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地奥秘.通过氧气地性质和制取等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同学们地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他那个学们还能在实验地过程中那个,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初步熟悉认识物质性地方法,培养相互合作、交流地能力以及实事求是地精神,这写对同学们地发展是很有好处地.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地奥秘本单元从社会实际与学生地生活实际出发,在展现水与人类地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谁地污染与防治等问难题地同时,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地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以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地学习贯穿其中,力图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地素材和线索,以及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地经验.同时本单元地特点是将化学地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穿插于紧密联系社会、练习生活地内容之中.第四单元自然界地水本单元教材分原子地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史和化合价四个课题.它们包括原子结构模型、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核外电子排布、离子、化学式、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及其有关地计算内容.课程标准指出,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地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须地,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技能还是中学生进行探究轰动地基础和结果,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地重要体现.所以,本单元教材对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地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地工具.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九年级化学入门地三种重要化学用语,只有掌握了它们,才能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学地化学打下坚实地基础.从本单元起,学生对化学地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展开,本单元有三个课题.课题通过一系列探究轰动,引导学生能够从量地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地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地教学做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地基础,课题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地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地意义.课题从量地方面研究物质化学变化地过程,是化学方程式地具体应用.第六单元碳和碳地氧化物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课题主要介绍碳地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与碳地物理性质及用途和碳地化学性质.课题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支取二氧化碳地装置,并利用设计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课题通过实验探究碳地氧化物地性质.学生在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和有关氧气地知识后,再学习碳及其氧化物是顺理成章地.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前几单元里已获得不少有关碳地知识,知道了碳具有可燃性,跟氧气有着密切地关系,在学习碳地单质地基础上,学习碳地氧化物地性质等,认识碳酸及碳酸盐,为今后学习酸、碱、盐、金属地知识打下一个基础.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中占有承上启下地地位,并具有以下特点:()注意采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地方式;()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地创设和练习学生地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图文并茂,教材中许多内容是以图代文,有利于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本单元从常见地燃烧现象入手,解释燃烧地条件和灭火地原料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地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地是燃料地燃烧.所以,在介绍了燃烧等知识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地影响等.本单元在内容地安排上注意从学生地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地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形和绘画,增强学生对知识地感受;注意通过活动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地资料,以开阔学生地眼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铁、铝、铜等重要金属和合金.教材内容包括金属地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等),金属地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盐酸等反应)以及反应地规律性知识(如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资源地利用(如铁地冶炼以及冶炼时有关杂质问题地计算),金属资源地保护(如金属地腐蚀和防护、废旧金属地回收利用)等.教材比较集中地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地有关内容,涉及地范围很广,包括了它们地性质、用途和资源保护等多方面地内容,与以往地初中教材相比,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地全面性;注意从学生地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地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纯金属与合金地性质、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等反应地不同,以加深学生对物质地性质与物质用途地关系地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地特性;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地培养,尤其注意对一些重点内容(如置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腐蚀地条件等)采用探究地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在活动与探究地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新知识;注意对学生进行金属资源保护意识地教育,注意介绍一些新科技成果如形状记忆合金等,以事实来说明化学学习地价值.第九单元溶液本单元地教学内容与学生地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分三个课题.第一课题从定性地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包括溶液地形成,溶质、溶剂、溶液地概念,溶解过程中地吸热和放热现象等.第二课题从定量地角度研究物质溶解地限度,是以物质地溶解度为核心展开地.第三课题进一步从定量地角度认识溶液组成地表示方法,主要围绕溶液地浓、稀,即一定量地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地质量分数地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地溶液.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比较符合学生地认识规律.本单元地教学内容除了正文外,在“资料”、“拓展性课题”等栏目中还补充了一些内容,以扩展学生地知识视野.本单元中编排了较多学生参与地活动,教材中也留出较多地空白,供学生观察、思考后填写,有些内容则完全以学生活动展开.本单元地许多教学内容是要求由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完成地,并在“讨论”、“调查与研究”、“习题”、“家庭小实验”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方法.第十单元酸和碱本单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地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地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地原因.第二部分在酸和碱性质及用途地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地反应——中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地应用,溶液地酸碱度等.本单元在内容安排上,注意联系学生地实际,选择学生日常生活或平时实验中常见地物质,通过实验来说明酸和碱地性质和用途.同时,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地方法.教材中安排了个“活动与探究”,每个课题个,是探究学习安排得最多地单元.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盐地概念已经在第十单元酸、碱地化学性质中提出,本单元是对盐地相关知识作进一步拓展:课题1是从生活中地食盐拓展到化学意义上地盐类化合物,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地盐也不止食盐一种;课题2通过介绍化肥拓展盐在生产和生活中地应用.两课题都是从学生身边地事物出发,通过实际例子展现化学地魅力.本单元还是初中阶段无机化学知识地最后部分,在介绍盐和化肥地同时,也对酸、碱、盐之间地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地条件、碳酸根离子地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地分类(供选学)等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和提高、延伸.本单元地特点是寓化学知识地学习与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地训练于实际应用中,学用结合融为一体.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本单元是一个突出体现新课标面向社会生活地学习单元,着重介绍了三方面地内容,即人类重要地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和有机合成材料.从知识内容上看,它们不是初中化学地核心内容,属于知识地扩展与应用地范畴.因此课程标准对它们地教学要求不高,多属于“知道”、“了解”地层次.但是这些知识有利于联系社会实际,丰富学生地生活常识,能引起学生地学习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学生评价和反馈
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明显增 加 学生对元素和化合物的理解更 加深入
学生评价和反馈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
鉴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总结本 学期的教学成果和亮点 提出下学期的教学改进方向和计划
教学总结
结语,对学生的努力和合作表示赞赏和 鼓励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人教版七年级 下学期化学教
学工作总结
目录 引言 教学内容总结 教学方法总结 学生评价和反馈 教学总结
引言
引言
简要说明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简要介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以及实施的效果
引言
概述学生的整体表现和进步情况
教学内容 总结
教学内容总结
所学知识点1:通过具体例子和 实验,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所学知识点2:加强学生对元素 和化合物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总结
所学知识点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 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方法 总结
教学方法总结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促进思维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视频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直观的 化学现象和实验演示,增加学习兴 趣
教学方法总结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评价 反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是国家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该教材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编写,旨在使学生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本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和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态度,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结构本教材共分为七个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常见的酸和碱:介绍酸和碱的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2.盐和化肥:介绍盐的性质、化肥的种类和应用。
3.溶液:介绍溶液的组成、溶解度和溶液的浓度。
4.金属的冶炼和金属的保护:介绍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和金属的保护措施。
5.有机合成材料:介绍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性质和应用。
6.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介绍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利用和资源的开发。
7.化学与社会发展:介绍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教材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解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等。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
五、实验设计与操作本教材安排了多个实验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同时,教师应注重实验教学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实验报告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实验报告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实验报告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实验报告九十七中学化学教研组孙宇亮辽宁省大连开发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林治强摘自:《人教社》作为国家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大连市开发区自20xx年秋季承担了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实验任务,执行《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进行实验。
一、新教材与《课程标准》的适应性1.新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思想,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引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新教材比较完整地反映和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
从基本理念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内容的启蒙性和基础性,选取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备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融合学科知识;为学生提供大量活动与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提高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
3.新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覆盖《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新教材设置的内容科学。
准确,没有违背事实和真理的现象。
选取了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素材,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金属硬度的比较”“碱对鸡爪的腐蚀”“纳米材料”“C60分子”“海底可燃冰”“形状记忆合金”“导电塑料”等内容。
新教材既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又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能调动起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兴趣。
同时新教材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在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降低不必要知识难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型、开放型、实践型的题目,为每个学生尽可能提供主动学习、发挥自身特点的机会。
人教版七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引言
本文档旨在总结人教版七年级化学上册的教学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方法的使用效果、学生研究情况的评估等方面。
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我们成功实现了教学目标。
学生们在研究过程中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能够正确使用一些化学术语,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方法的使用效果
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实验和小组合作研究等。
这些教学方法相互配合,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尤其是小组合作研究让学生们在彼此交流和合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化学知识。
学生研究情况的评估
通过对学生的作业、考试和课堂表现的评估,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本学期所学的化学知识。
然而,还有部分学生在某些概念上存在一些困惑。
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些学生,并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支持。
教学改进的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有些学生对化学课程不太感兴趣,需要我们设计更多的趣味化实验和案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深入理解。
结论
总的来说,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们在化学上取得了进步。
我们将以此为基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化学教育。
关于学生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学生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情况汇报第一篇:关于学生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情况汇报关于学生教材循环使用情况汇报按照吉林省教材发行管理中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了吉林省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循环使用通知精神,培养学生自觉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感。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对国家课程部分的《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学科教科书实施循环使用,为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作了一些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情况(一)、加强组织管理学校成立了学生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主任、副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
学校制定了《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实施方案》、《循环使用教科书回收办法》、《循环使用教科书管理和使用规定》等制度,对循环教科书的发放、回收、管理使用、组织领导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明确班主任具体操作发放和回收,具体负责教材发放和管理教材管理员登记保存。
责任到人,各负其责,明确目标要求。
(二)、加大宣传力度学校通过班会、家长会、下发“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倡议书等形式,提高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的认识,明确循环使用教科书是学校的教育装备,由国家免费提供,学生免费使用,不属于学生个人所有,从而能够自觉地支持此项工作,培养自觉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校内开展爱书保洁活动,教育学生爱护课本,教育学生做到“四不”(不乱写、不乱画、不署名、不丢失)、“四无”(无破损、无缺页、无污染、无褶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自觉的行动。
(三)、狠抓设备配置学校在办学硬件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专门在班级内配备了循环使用教科书书柜,以保证学生用时即取,用完即存。
对相关教科书分年级、分科目造册登记,分柜摆放,并定期通风消毒,确保不混乱,不缺失,不损坏。
(四)、落实操作流程学校根据桦甸市进修学校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如下的操作流程:1.做好登记发放工作。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的化学教学工作已经圆满结束。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
研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
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对每个单元进行了
详细的备课。
通过将抽象的化学概念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结合起来,我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
实验能力,组织了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我倡导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
我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注重巩固和复,通过课堂小测、作业布置
等方式,及时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观察、学
生作业、小测等。
我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并给予正面激励
和肯定。
同时,我也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研究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总的来说,本学期的化学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生们在我的引领下,对化学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然而,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能继续保持热情和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的研究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概述
本学期,我担任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的教学工作,通过精心准备和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此文档中,我将总结本学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
教学准备
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我认真研读了教材,了解了学生的研究需求和目标。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还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图表、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
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展示、小组讨论和互动练等。
这些方法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研究,提高了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评估
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我设计了一些小测验和作业,及时
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巩固和拓展教学。
同时,我也关注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他
们的研究需求。
教学成果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他们
对化学知识和实践操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同时,他们从中培养
了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了他们的研究自信心。
反思与展望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深感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进步的
过程。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
以上是我在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工作的总结,感谢领导
的支持和学生的配合。
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取得
更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新旧化学教材变化梳理分析

人教版新旧化学教材变化梳理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P1:文字描述部分做了精简,图片更换(含C919大飞机)P2-P3:图1保留(增加制作工艺和简介),图2-5全部替换(商代四羊青铜方尊、西汉雁鱼青铜釭灯、东汉酿酒画像砖、天工开物局部图)。
文字介描述中增加:“拉瓦锡等化学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删除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的研究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的表述,保留“先后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表述P4: 图7-10 替换为:高强度芳纶复合材料、碳化硅单体反射镜、国产航空发动机P5: 结束语提到: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融合,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化学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化学已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绿色化学的概念未涉及)。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实验1-1 (删除胆矾及相关实验)(结晶水合物相关知识不做要求)图1-1 :水的沸腾图1-2 :蜡烛的融化(新增实验及图示)图1-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新增图示)图1-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表述“石灰石”改为“大理石”)实验记录新增:方法引导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化学变化举例:天然气燃烧、铁生锈、粮食酿酒化学变化的概念表述: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
”改为“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
”“石灰石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改为“大理石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删除原教材P8最后一段“例如,当温度升高时,——————————”原教材P9 表1-1 数据保留4位有效数据铝的沸点改为:2467;氧气的熔点改为-218.8,无色无味改为无色无臭练习与应用(题目全部更新)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顺序调整:“走进化学实验室”在前,观察及描述蜡烛及其燃烧在后;删除“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导入部分图1-6(原教材P11)替换为“中学化学实验室”一、走进化学实验室当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时,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了解实验室的基本布局,知道疏散通道、灭火器材的位置。
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材习题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调查报告

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材习题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调查报告摘要通过新旧教材习题的比较,概括了新教材习题的特征。
在分析制约新教材习题使用因素的基础上,从习题设置和课堂教学2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教材习题调查分析建议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和评价作用,因此研究新课程和新课程教学,就不能不研究新课程的习题设计。
此次新课程改革,教材习题无论是在题型设计方面、还是在内容的选取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但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却放着教材习题不用,用一些粗制滥造的教辅资料作为课后作业。
要明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必须了解新教材习题的特征,分析制约其使用的因素。
说明:(1旧教材的14个实验中包括非习题的5个家庭小实验。
(2旧教材中的判断题、推断题等,根据其内容不同,分别并入实验题和简答题。
(3含有实验的综合性习题,根据其偏重考查的内容不同,分别划归实验题、填充题等。
1.2新教材习题设置的特征1.2.1主观题比例增大,加强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由表1可知,与旧教材相比,新课程教材习题中的选择题所占比例从36%减少为24%。
选择题的答题方式主要是判断型,只能反映出学生选择的结果是否正确,由于思维过程没有呈现出来,无法得知其思维过程是否正确。
选择题的减少反映了新课程改革突出过程与方法,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2.2重视实验,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新教材中实验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相应地,习题中有关实验的试题也大幅增加,从旧教材的3%提高到14.4%。
且实验试题多有一定综合性,其中更有11道试题属于实验方案设计、评价题,需要学生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综合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解答。
1.2.3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科(》在“教科书编,要增加实践题,“编制的习题应有助于学生发现;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调查、咨询或进行实验,最终解决化学问题。
”本着这种精神,新课程增加了实践性习题的数量,从旧教材的1%提高到6%,山东科技版更是提高到14.3%。
人教版教材修订变动情况说明

人教版教材修订变动情况说明第一篇:人教版教材修订变动情况说明人教版教材修订变动情况说明一、整体变化1、各单元后加“实验活动”,为本单元的重要实验,由学生分组完成。
2、原三单元、四单元主体内容对调。
3、强化了安全意识。
4、氢气的性质、物质的分类放入正文,不再是拓展性课题了。
5、各单元文字、图片、实验、栏目、习题都有调整,特别注意重编时谨慎使用原内容,尤其不要出现”教材中某某实验或图片…”等字样.6、凡下文中没有写出的单元名称、课题名称及内容均没变化。
二、各单元主要变动内容上册绪言不再出现元素、分子、原子等概念名词,三单元一并学习。
一单元课题3:增加连接仪器装置(原附录中前移)二单元课题3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放在单元后的实验活动中了。
2、重点改为双氧水制氧中催化剂作用的探究。
3、氯酸钾制氧变为文字描述性实验。
4、原实验2-7改为高锰酸钾为原料。
5、增加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题2原子结构(包括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离子、相对原子质量)课题3元素说明:单元、课题名称都改变了,变为三个课题,核外电子排布和离子的内容移至元素之前讲,化合价和化学式移至四单元,离子不单独设课题,放在课题2原子之后。
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包括水对生命活动的意义、节水、水污染)课题2水的净化课题3水的组成(增加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燃烧实验,水的组成改为探究性实验,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概念)课题4化合价和化学式(增加根所带电荷,离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五单元课题11、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加“天平的使用”(原附录内容前移)。
2、实验药品白磷换成红磷。
六单元课题1增加活性炭用途,碳单质研究进展。
课题21、增加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二氧化碳制取止于仪器选择,不探究。
3、增加温室效应正面作用介绍,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
增加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题名称变了)(原课题2、3合并,增加爆炸极限、氢气做新能源)增加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下册八单元课题1实验8-1中焊锡和锡改为硬铝片和铝片课题3增加稀土资源保护增加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增加铜与氧气反应)九单元课题11、乳化现象单列标题。
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PPT课件 人教版

第一单元
●结合具体实验练习基本操作,通过讨论或探
究自己总结某些实验操作要点。
06.02.2019
初中化学 新教材 分析
38
第一单元
●本课题的目的是练习实验操作,实验中所涉
及的化学原理暂不要求学生了解。 ●对于基本技能,本课题只是提供学生一个 了解和练习的机会,这些技能要通过后续课 的学习来熟练和掌握。 ●书后附录 I中有更多仪器及药品取用方法介 绍,有条件的可选用。
映 常见性质事例
填表与观察
反 映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06.02.2019
初中化学 新教材 分析
28
★化学变化伴随现象的教学建议
便于学生形象地理解“颜色改变”、“生 成沉淀”、“放出气体”、“以发光、放 热形式伴随能量变化”时,为增强学生感 性认识,并让化学现象与具体实例联系起 来,让学生对这几个现象有更进一步的认 识。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把图片与具体实 验结合起来。除了展示图片让学生认真观 察图片外,再设计一组与图片相对应的探 究实验。让学生把文字、图与实验事实有 机结合起来。 初中化学 新教材 分析 06.02.2019
引言 图示和畅想式提问 激发学习欲望
什么是化学
化学发展历史 化学的作用 新技术成就及展望
特点 教育目标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涉及内容丰富、广泛,知识点不多,要求不高。
06.02.2019 初中化学 新教材 分析 24
第一单元
丰富的图表展示世界因化学而绚丽多彩
06.02.2019
初中化学 新教材 分析
初中化学 新教材 分析 10
物质多样性
认识化学元素
物质组成的表示
初三化学开设课程情况汇报

初三化学开设课程情况汇报
本学期初三化学课程的开设情况如下:
一、课程目标和内容安排。
本学期初三化学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
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课程内容安排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原理等内容。
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化学知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解外,我们还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我们还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PPT、视频等形式呈现化学知识,使学生在视觉上更直观地理解化学概念。
三、学习效果评估。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将定期进行学习效果评估。
通过课堂小测、作业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我们还将组织定期的模拟考试,让学生在考试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课外拓展。
为了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我们还将组织一些课外拓展活动。
比如化学实验室参观、化学实验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五、课程改进。
在开设化学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教学反馈和学生评价,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汇报,希望能够得到领导和各位老师的支持和指导,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化学教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分析及建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分析及建议一、新教材的使用及变化2001年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2002年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2003年扩大实验范围,2004-2005年全国起始年级实施新课程,2006年使用的九年级化学教材,根据全国试用情况的反馈作出了较大变动,在这几年的使用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调整。
到06年第二版第一次印刷的最新教材与第一版第四次印刷(最后一次)的前版教材相比较,上下两册共有一百多处变动的内容。
比如06年第二版将第一版中第一单元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改为<绪言>,并在第一单元中增设一个新的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在绪言后开篇第一课,集中介绍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为后面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不会给学习化学新知识带来困难,也不在直接影响到以后教学内容的展开。
删掉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使演示成功率大大提高。
增加了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删掉了蜡烛然后前后质量的测定。
蜡烛燃烧天平不平衡试验改为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因有气体放出、使反应后质量总和有所减少。
现象明显,使学生容易理解;删掉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铁高炉的图片,增加为炼铁高炉及炉内化学变化过程示意图等等,相信在以后的使用中还将不断的完善。
这些改变使新版化学教材在图文排版上更趋合理,便于师生使用和学习;文笔叙述更为流畅,科学性明显提高;承上启下的系统性严密性进一步增强;习题作业份量有所增强,针对性练习明显增多。
二、新教材从全方位体现三维目标全书共有十二单元,分上下二册。
全书充分体现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课程目标,教科书的编排十分重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机体现九年级化学课程的宗旨和目标,着眼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提供强大的素材空间,也为学生的化学探究活动提供展示的舞台。
教科书重视以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和合理弹性的呈现方式把基础化学知识和技能展示出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科学物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