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在幼儿小班教学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肢体语言在幼儿小班教学中的作用
肢体语言是幼儿教师给幼儿提供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肢体语言主要包括语气、眼神、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等。教师生动、形象,鲜明的肢体语言不仅符合幼儿的年龄和思维特点,而且能帮助小班幼儿理解和记忆活动中所讲的内容,提高教学活动效果,又可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用肢体语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活动兴趣
小班幼儿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好奇、求趣、喜新的心理,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创设一种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游戏情境,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如:小班语言活动“捉迷藏”,活动一开始就以配班老师躲起来,带班老师组织幼儿蒙眼,并用情境性语言数“一、二、三、四、五,找一找老师在哪里?”通过让幼儿找一找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由教师的暗示动作初步引领幼儿理解藏着头、露着脚,加深幼儿的理解。由于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对儿歌中的某些词不能正确理解,如:“藏”、“露”、“飘”、“眨”和“逗”等,这些动词用语言很难讲清楚,有时讲清楚了,但幼儿不一定能正确理解。这时教师运用肢体语言来表示就能让幼儿理解,并且让幼儿自己也来学一学、做一做,就能很快理解了。又如:“眨眼笑”的含义,单靠表情和语气是不够的,只有加上肢体语言,幼儿才能很快地理解具体的内容。小班幼儿的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短,运用有效的肢体语言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学得主动,学得开心。
2 用肢体语言优化组织教学,提高注意力
小班幼儿的年龄小,集中注意力时间短,容易分散。教学过程是幼儿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交替运用、共同发挥作用的认识过程,单靠有意注意支撑学习会使小班幼儿产生疲倦,难以持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肢体语言,如富于变化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变换的节奏,配以指引性手势,并自觉地变换身体姿态、视线和幼儿的空间距离,可以悄悄地把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起到组织优化教学的作用。
如小班幼儿初入幼儿园,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习惯相对容易。在组织教学活动前,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二三、静下来,小眼睛,看老师,小小手,放放好。”等之类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儿歌。刚开始,幼儿会根据师问幼答来控制自己的动作,但时间久了就没效果了。于是我们加入一些肢体语言来集中幼儿注意力,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游戏《静静听》,让幼儿边说边做动作:“拍拍手,静静听,叫你叫我还是叫他。”教师用眼神和口型来“叫”幼儿的名字,被“叫”到的幼儿用手指指着自己说“我在这里”。这样,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都被老师给吸引了。可见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如果采用平淡乏味的语言,幼儿的注意力就极易分散,而如果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加上不断变换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幼儿,幼儿的眼睛就会随你而动,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身上,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用肢体语言营造良好氛围,提升活动效果
3.1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调动幼儿的学习情绪
面部表情是反映人们内心情感的一面镜子,运用面部表情可以进行情感的交流,如给幼儿讲故事,讲到开心快乐的时候,会眉开眼笑,容光焕发;表达气愤时,会面色铁青,横眉瞪眼。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对幼儿都有着深刻的感染力。特别是对小班幼儿来说,教师的一个笑脸,一个拥抱可以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和不安的心理得到莫大的安慰,使他们觉得在幼儿园像在家中一样温馨,在老师身边像在亲人身边一样安全。曾有人形象地描述道:组织教学活动,一流的教师用眼神,二流的教师用语言,三流的教师用惩罚。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面部表情来调节幼儿的学习活动。眼神的运用是上好一节课的遥控器,教师可以由此调动小班幼儿的一言一行,告诉幼儿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教学时要善于用眼神巡视活动室,
以免漏掉哪个角落里的幼儿,当教师的目光与幼儿对视时,可以给幼儿一种“老师就在你身边”的感觉,使之精神振奋;当幼儿回答对了一个问题时,一个赞许的眼神会给他莫大的鼓励,更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一些能力较弱、较胆怯的幼儿回答问题时,要给他期待鼓励的微笑给予帮助和提醒,使他不感到灰心丧气。一名教师,只要能做到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融入自身丰富的情感,爱学生之所好,乐学生之所兴,适时适地地进行角色交换,就能营造出和谐积极的课堂气氛。
3.2借助肢体动作,让幼儿轻松地表达想法
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中提到:他们习惯借助游戏动作作为自己的行动补充说明或作为解决问题的答案。在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缺乏的阶段,借助肢体语言来帮助他们表达想法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例如:音乐活动时,老师问幼儿“你知道蝴蝶是怎么飞的吗?”小班幼儿难以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蝴蝶飞翔的各种姿态。于是,老师就让幼儿边做动作边解释。有了肢体语言的帮助,幼儿显得轻松多了。有的幼儿双手自然在体侧上下起伏,并做自转,老师就说“蝴蝶在转”;有的幼儿半蹲,手臂上下自由抖动,老师就说“蝴蝶站到花上了”;有的幼儿两手叉腰,双臂前后打开、收拢,老师就说“这是蝴蝶停在花上休息”;有的幼儿双手举到头顶,一边小跑,一边左右摆动,老师就说“蝴蝶飞走了”。这种借助肢体语言的表达可以省略孩子一部分口语的描述,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讲,比较形象自然。。
3.3巧妙运用语气、眼神、手势表扬孩子,激发活动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小班幼儿都具备同一个特点,那就是渴望表扬与关注。每个教师都有鼓励幼儿的独特的方式,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肢体语言型鼓励,一个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为幼儿带去暖流,使其在快乐的海洋中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根据课堂中的不同情况,准确适当地运用激励性眼神,就可能将问题由难化易,有效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如:当孩子表现好时抚摩他的头说“你真棒”,他们会受到莫大的鼓舞。当孩子回答对他认为较难的问题时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行!”和他们一起击掌欢呼,通过手掌传递内心的喜悦,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其实,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都能对小班幼儿的情感和成长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肢体语言的运用要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应该讲究技巧,注意方法。首先肢体语言要生活化,富有童趣,与小班幼儿生活经验相联系。小班幼儿的大部分经验来源于生活,他们在生活中游戏、学习。因此,生活化、趣味性强的肢体语言能激发小班幼儿的兴趣,也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和理解。其次,肢体语言应简单、明了,且幅度大而夸张。简单明了的肢体语言能让小班幼儿清楚地感知和掌握重点。最后,表达肢体语言的速度要适宜,且具有节奏感。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需要时间去思考、分析、理解肢体语言的内容,因此肢体动作初次呈现时的速度要比平常速度慢一些,这样才能使幼儿看得清楚、理解得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