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地质博物馆布展策划设计方案及效果图分享
城市地质展示馆工作方案和主题设计研究
![城市地质展示馆工作方案和主题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8eba51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6.png)
第五节城市地质展示馆工作方案和主题设计研究围绕浙江省地质环境、地下空间和地质安全等领域,通过全媒体沉浸式交互展示系统,将数字可视化技术与城市地质相融合,深度打造浙江省城市地质展示窗口,城市地质展示馆名字暂定“城市地质未来展示馆”,可简称“未来展馆”。
计划通过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依托文化墙、展示板以及动、静科普模型和互动设施,让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浙江省城市地质环境保护以及地质安全风险防控重要性,提升人民大众对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安全风险防控意识。
一、城市地质展示馆工作方案1.收集国内外城市展馆相关设计方案及图件资料,收集汇总相关省内相关城市地质野外工作研究站的资料档案和动态数据、城市地质安全领域先进监测手段和新技术新方法,以确保“城市地质未来展馆”的方案方向明确、资料数据可靠、展示技术手段先进。
2.落实野外工作站主站在“城市地质未来展示馆”中的落脚和展示,落实好全省沿海城市城市地质安全监测数据的集成系统和驾驶舱展示功能。
3.提前邀请省内知名设计公司提前参与“城市地质未来展示馆”的方案设计设想,向场馆布置提出可行设计初步设想方案,以及场景应用、科技展示手段和互动体验方案等相关展示方式方法;同时积极咨询和了解各设计单位真实能力和设计理念,确保后期设计施工招标过程顺利有效进行。
4.在充分了解设计展示手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根据展示项目审批,落实资金的情况制定总投资计划、项目年度计划和年度绩效计划等相关内容。
5.落实展馆招标采购计划,确定展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或总承包单位实施单位及监理机构。
6.根据未来展馆建设过程内容,分别按阶段进行质量安全验收和主要材料、主要设备供应的进场验收。
7.落实未来展馆建设和城市地质数据集成建设,并最终通过技术验收后交付使用。
8.开展组织一次学术交流与城市地质科普活动,提升数据共享与科普交流、科研交流、/成果转化应用能力,落实城市地质服务大众和普及城市地质安全知识的公益活动。
地质博物馆建设项目策划书
![地质博物馆建设项目策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47d74ccf0975f46527d3e163.png)
.国土资源局地质博物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概况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XX市国土资源局地质博物馆建设项目1.1.2项目选址XX市XX大道西侧(XX市武装部与XX市民政局办公楼之间)1.1.3建设性质及规模新建拟建项目用地20亩,项目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
1.1.4建设单位XX市国土资源局XX市国土资源局位于107国道旁。
该局成立于1987年,内设下设机关科室15个:办公室、政工股、规划股、财务股、地籍股、用地股、耕保股、地产股、矿管股、地环股、测绘股、法规股、纪检监察股、政务信息中心、办证大厅等,二级机构10个:储备中心、交易中心、后勤中心、执法大队、研开中心、土整中心、征拆中心、地籍中心、地理信息中心、地环站。
201.国土资源局地质博物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个乡镇国土所,现有干部职工328人。
国土管理事业呈现出科学规范有序的新局面。
一是耕地保护措施落实,土地开发整理成效显著。
1998年划定农田基本保护区,分别树立标牌,按丘块造册建档,在耕地保护上,该局大力开发整理土地,新增粉地1000多亩。
二是盘活国有土地资产,努力为市财政创收,通过发展小城镇建设,加大土地有偿使用力度,为市财政土地创收3000多万元。
三是严格监察执法,依法依序行政。
1998、1999、2000年度连续获得“全省土地执法模范县市”称号。
四是加大基本设施建设,全市20个乡镇国土所大部分都建了办公楼。
五是服务重点建设项目,为全市的经济建设提供用地保证,为市财政节省用地投入资金1000万元。
1996年以来,市国土局连续被岳阳市国土局评为先进单位。
1.2报告编制依据⑴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⑶《XX市城市总体规划变更》(2005-2015年)⑷《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国土资源局地质博物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⑸国家有关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⑹项目单位提供的与项目有关的基础资料;1.3编制范围本可研报告以XX市国土资源局地质博物馆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为研究对象,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效益分析为内容,开展多方面的研究。
地质博物馆展示2
![地质博物馆展示2](https://img.taocdn.com/s3/m/90942b1c6c175f0e7cd13723.png)
龙虎山地质博物馆龙虎山地质博物馆和道教展览馆,其高科技高品位的场馆展示颇有新意。
龙虎山属丹霞地貌,她以奇、险、秀、美、幽的景观特点和千姿百态的造型特征而著称。
其丹山碧水、林疏谷宽、残余峰丛沿河林立,展现出一幅徇丽多彩的山水画卷。
同时,它也是中国道教发祥地,被誉为“道教第一山”。
雾幕电影设置在地质博物馆内,向大家展示着龙虎山地质演变过程。
据导游介绍,雾幕电影是利用雾气和空气来模拟投影屏幕,它由一台普通的投影机和一个空气屏幕系统组成,空气屏幕系统可以制造出常温的薄而浓的水离子蒸气幕墙,投影机将画面投射在上面,由于空气与雾墙的分子震动不均衡可以使画面产生奇特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从而实现犹如真实幻境般的影像感觉,使人容易忽略视幕的存在,电影图像如横空出世展示在大家面前,其逼真影象让人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显示效果。
丹霞文化展示区龙虎山是悬棺葬最早的发源地,26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越人利用天然绝壁上的洞穴做墓室,棺木是整木刳成的。
目前,发现保存有十多具古干尸。
在龙虎山道教展览馆,虚拟幻书和幻影成像的高科技展示形式。
幻影成像绘声绘色、直观而逼真的为大家立体再现了“张天师与镇妖井”等道教典故,恍如当年的故事就在你眼前展开;而“虚拟幻书”,则记录了龙虎山山水相依玄妙空灵的绝妙美景,优美的图片和文字都是利用光束投影形成的,记者们在上面伸手一挥,系统即实现自动翻页,宛如现实中翻书一样,于是,龙虎山的优美风景和厚重历史文化就在大家的快乐体验中一一展现出来了。
“这里对展馆展示内容的呈现方式,颇有新意。
声光电的综合运用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一些展馆展示新技术的运用恰到好处,使得展馆能够多方位全视角向观众介绍内容。
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博物馆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博物馆建筑面积2203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一层,屋顶为多层次脊顶(俗称金字塔型)。
博物馆分为:序厅、展厅、资源厅、航天城和报告厅五部分。
序厅,正前方墙体中央为浮雕“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园区导游图”,下方是中、蒙、英三种文字“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字样,左、右两边墙体为浮雕造型的公园内独特的景观、景点,包括:沙漠、骆队、沙波纹、胡杨树、峡谷地貌等,地面中间有玻璃镶嵌的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卫星遥感图,墙体两边还摆放有触摸屏查询系统,方便游客参观。
博物馆布展方案
![博物馆布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6f0a1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6.png)
4.宣传推广:密切关注舆论动态,及时应对负面信息,维护博物馆形象。
八、项目评估与总结
1.展览期间,定期收集观众意见,对展览效果进行评估。
2.展览结束后,对项目进行总结,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改进。
本方案旨在为博物馆布展提供全面、严谨、人性化的指导,以期实现展览的观赏性、互动性和教育功能,为观众带来优质的参观体验。
6.展览宣传推广
(1)线上宣传:利用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展览信息,吸引观众关注。
(2)线下宣传:制作宣传册、海报等,在公共场所进行张贴和发放。
(3)合作推广:与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合作,组织团体参观。
五、项目时间表
1.展览主题策划:1个月
2.展品筛选与布局:2个月
3.展示手段创新:3个月
4.展览解说系统:2个月
-电子导览:开发电子导览设备,提供图文并茂的展品介绍。
-志愿者解说服务:培训专业志愿者,为观众提供人性化的解说服务。
5.教育活动策划
-讲座与研讨会:定期举办讲座和研讨会,加深观众对展览主题的理解。
-手工体验坊:开展手工制作活动,让观众亲身体验传统技艺。
-互动体验活动:策划各类互动活动,使观众深入了解展品背后的文化故事。
4.展览解说系统设计与制作:2个月
5.教育活动策划与实施:贯穿整个展览期间
6.展览宣传推广:展览前1个月至展览结束
五、项目预算
根据项目内容与实施步骤,制定详细的项目预算,涵盖展品运输、展览设计、设备采购、活动策划等各方面费用。
六、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1.展品安全: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展品在运输、展览过程中的安全。
-展品布局:科学规划展品的空间分布,形成连贯、富有层次的参观流线。
中国地质博物馆修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中国地质博物馆修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fd4495eff9aef8951e0658.png)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建筑设计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工程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我们承担此项工程的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施工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工程管理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施工组织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项目部管理人员的配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劳务队伍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工程总体施工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工机具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施工准备及工作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技术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生产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劳动力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材料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其他方面的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的方案设计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的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0523340912a2161479296e.png)
2 设 计理 念
地质博 物馆 的整个设 计将 建筑 的视 觉形 象及 其所 表达 的文
化 内涵放 到了一个 非 常重要 的地位上 和设 计依 据上 。作为 今后 该地 区的景观轴线 上的标志性建筑 , 它不仅 应该表 现 出地 质博物 馆应有 的建筑气质 和时代特征 , 还应 在一定 程度上更 深入 地体现 湖南这 片古楚 之地 悠久 的历 史文 化积 淀地 域特 色 。只有 这 样才 能把地质博物 馆这种 重要的文化建筑 的深刻精髓 表达 出来 。
挑 空景观特色等设计手法 突出入 口的大气辉煌 ( 见图 2 。 )
此外 , 建筑在设计过 程 中充分体 现三湘大地悠厚 绵长 的历史 集行政办公 楼 与 活 动 场 所 于一 体 的规 划 布 局 。总 用 地 面 积 为 5 1 m1, .6} 2总建筑面积 2万 m2 。与省青少 年活 动 中心 、 群众 艺 文化 积淀和特殊 的地域 文化 。同时建 筑设 计充 分尊 重基地 的文 省 脉 特征 , 使楚 文化 的精髓 得 以表现 。楚 既是历史 概念 , 是地理 也 术馆 、 省科技馆共 同组成 “ 三馆 一中心” 因地 质博物馆 与城市 及 。 概念 , 湖南 是春 秋 时 期古 楚 国的 一 部分 ( 其地 域 还 包 括 湖北 等 市民生活紧密联系 , 又被 称为巨大 的“ 市客厅” 见 图 1 。 城 ( ) 地 )早在 春秋 战国时期 , , 以楚 为代表 的南 方 即形 成了与 以秦为代
— — 一
办公部分为 三层 , 总建筑 面 积 87 0m2 8 。一 层 为报告 厅 、 国
办公 室 、 刊 电子 阅览 室 、 期 地质 资料室 、 品室等 功能 藏 地壳运动 、 地层断裂而 产生 的 多次裂 变 、 解体 又溶 合而 成 的物体 土资源 厅 、 见图 3 。二层 主要为测绘资料室 、 ) 地质资料室 、 图书资料室 组 多边形 、 多角度 的地质矿 物 晶体 。地质博 物馆东侧 为湖 用房 ( 以及一些办公室 和期 刊室 。三层则 为各种小 型办公室 、 土地 资料 南省 科技馆 , 设计手 法 以曲线为 主 , 其 造型 柔软繁 复。湖南 地质
参观地质博物馆策划书2012-11-03
![参观地质博物馆策划书2012-11-03](https://img.taocdn.com/s3/m/c991965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5.png)
参观地质博物馆策划书2012-11-03第一篇:参观地质博物馆策划书2012-11-03策划书参观合肥地质博物馆一、活动名称:参观合肥地质博物馆二、活动时间:2012-11-03上午三、活动地点: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嘉和路四、博物馆简介安徽省地质博物馆1986年成立。
2003年6月,省政府筹建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新馆位于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嘉和路999号,是我国最大的地学类博物馆,被列入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安徽861行动计划”。
新馆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6500平方米,设有序厅、地球厅、生命演化厅、恐龙厅、矿物岩石厅、资源与环境厅六个常设展厅,附设临时展厅、4D科普影院、中庭休闲区、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室外景观区等配套设施。
新馆现有矿物、古生物化石等馆藏标本近5万件。
新馆还大量采用数字化、仿生、虚拟现实等技术,让同学们在浓郁的科学氛围中,通过亲眼目睹、亲手操作和亲身体验,轻松步入精彩纷呈的地学空间。
五、活动目的及意义(1)让我们了解到合肥新博物馆的新奇和历史的精深,增长知识,开阔眼界(2)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3)为我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一点点痕迹,回忆会是美好的六:参观具体安排1、出发:2012年11月3号早上8:30在校东门集合,并带上班旗集体拍照,然后一同上车前往,车程大约40分钟,参观2小时后约11:30返校2、进入阶段:最好是集体参观或者几个人一组,这样个人有什么需求大家一起帮忙,另外我们都不熟悉环境,几个人一起回更快找到想去的地点,进入馆内每个小组负责人要确保人员没有走失3、参观阶段:进入大厅参观后,按照顺序进行参观,尽量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负责人维持相应秩序,比如有些需安静的地方不要大声喧哗,摄像小组可以拍点有回忆价值的照片七:活动结束安排所有同学在11:30前必须到达停车地点,确保人到齐后再一同返校八:注意事项1、参观途中任何人不得私自外出,如有特殊情况,须向负责人说明,待负责人报告班长后才得以离开,而且尽量有人陪同2、参观途中要严格遵守博物馆纪律,不得大声喧哗,不得乱碰设备仪器3、各负责人和班委必须要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发挥骨干作用 11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2班2012-11第二篇:参观地质博物馆参观地质博物馆星期四下午,老师带我们去郑东新区——地质博物馆参观。
案例分析-中国地质博物馆存储方案设计
![案例分析-中国地质博物馆存储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9cbc1ffc4ffe473368abf2.png)
1 前言中国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16年,是国内建馆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以历史悠久、典藏量大、珍品率高、陈列精美、科研成果丰硕称雄于亚洲地学博物馆。
不仅具备典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三大传统功能,而且富有时代特色,融科普、教学、学术交流、观赏、休闲于一体,社会影响日益广泛。
馆藏标本丰富珍贵典藏各类地质标本20万件,其中世界上最高大、保存最完好的恐龙化石——“巨型山东龙”,以藏量大、珍品多闻名于世的“中华龙鸟”等原始鸟类系列化石,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云南元谋人牙齿化石;山顶洞人遗址中发掘的石器、石珠、骨针、骨饰,以及“水晶王”、巨型萤石等,都是国宝级的珍品。
科研成果享誉世界出版了《巨型山东龙》、《宝石通论》、《中国金伯利岩》等专著和《中国矿物》、《中国名泉》等图册,科研人员在《地质学报》、《Nature》、《Science》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辽西侏罗—白垩系过渡层生物群及地层年代研究》、《辽宁西部原始鸟类及伴生化石研究》等项目成果受到国内外古生物界的广泛关注。
社会教育广泛深入常年开放独具特色的陈列展览,长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24年来不间断出版《地球》杂志,每年举办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先后被命名为“北京市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修缮改造面貌一新2001年启动馆史上规模最大的修缮改造工程,历时三年,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现代化博物馆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观众至上”建馆理念,耗巨资、精设计、善管理,硬件设施整体升级,陈列展览全面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建成名符其实的国土资源事业的窗口和青少年素质教育地学平台。
随着馆藏的不断积累和丰富,拥有一套完整的网络数字化资源已经是最基本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其规模和使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博物馆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
龙虎山推广方案
![龙虎山推广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14dcf1fab069dc50220180.png)
目录前言: (2)一:龙虎山介绍: .....................................3-4 二:SWOT分析:........................................4-5 三:市场分析:........................................5-71、市场现状 (5)2、客源市场....................................................5-63、竞争对手分析 (6)4、消费行为....................................................6-7四:产品策略:. (7)1、特色定位 (7)2、丰富内涵 (7)3、整合资源 (7)4、创新线路 (7)五:市场策略:........................................7-91、战术原则....................................................7-82、旅行社策略 (8)3、散客策略 (9)4、入境游策略 (9)六:广告策略;.......................................9-101、广告原则...................................................9-102、嵌入式广告 (10)前言: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中国大陆的旅游业,大致以2008年为分界线,此前是萌芽起步,之后更蓬勃发展。
此前占有优质资源的景区酒好不怕巷子深,坐等客来客不断;之后新兴玩乐型景点加速崛起分流客源,旅游业百花齐放百家争“赢”,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资源再优的景区也会门前冷落车马稀。
那么,龙虎山如何击败对手脱颖而出?简言之,一正一奇,奇正结合,以正合,以奇胜!何为奇正?刘伯承讲:“所谓正兵,就是按照通常的战术原则,以正规的作战方法进行战斗的都叫正兵,而不采取正规的作战方法,以超出常规的奇妙战法作战的都可以称为奇兵。
龙虎山广告策划案
![龙虎山广告策划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c7bf18a76e58fafab00340.png)
竞争对手分析
地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以短期、邻近地区旅游 类为主。
宏观环境分析
龙虎山的交通途径很多 有交通和自驾游 江西各市到龙虎山交通 北京天津到龙虎山交通 2010-05-04 15:06:28 上海方向到龙虎山交通 2010-05-04 15:06:15 广东方向到龙虎山交通 2010-05-04 15:06:03 浙江方向到龙虎山交通 2010-05-04 15:05:43 山东方向到龙虎山交通 2010-05-04 15:05:26 安徽方向到龙虎山交通 2010-05-04 15:05:07 湖北方向到龙虎山交通 2010-05-04 15:04:45 湖南方向到龙虎山交通 2010-05-04 15:04:23 江苏方向到龙虎山交通 2010-05-04 15:04:03 福建方向到龙虎山交通 2010-05-04 15:03:41 河南河北到龙虎山交通 2010-05-04 15:03:18
产品状况
龙虎山道教奇观有汉嗣天师府 ,正一观 ,神之所, 又是中国道教正一派祖庭和历代天师曾经掌大上清宫。 嗣汉天师府亦名大真人府,是历代张天师起居和祀管 天下道教事的办公衙门。因其历史悠久,地位显赫, 故有南张北孔和百神受职之所的称誉。 1983年,国务 院确立“嗣汉天师府”为全国宫观重点保护单位并对 外开放,在天师后裔、现任主持张金涛大法师主持下, 古老宫殿相继恢复,规模气势远胜从前,游人信士朝 拜不断,万法宗坛香火鼎盛。正一观原是祖天师张道 陵结炉炼丹的地方,原名云锦山,因祖天师炼九天神
竞争者分析
江西的山有庐山,三清山,和龙虎山,湖北的 武当山也是道教名山,前三者是间接的竞争者, 武当山是直接的竞争者。庐山这坐飘缈的仙山 中,移植来了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 教、伊斯兰教四颗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文化”, 它们在庐山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把庐山变成 了宗教的荟萃地,神灵的伊甸园,宗教文化在 庐山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是极为显著的。
地质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质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252f9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a.png)
地质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地质博物馆作为文化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向公众普及地质知识、展示地球演化历史的功能。
针对某某地区建设地质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本报告旨在对地质博物馆的建设条件、运行模式和市场前景进行评估,为后续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背景某某地区地质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地质景观和地质遗迹,拥有较多的地质爱好者和学习者。
而目前该地区缺乏具有权威性和广泛影响力的地质教育机构,地质知识传播的渠道相对薄弱。
建设地质博物馆将填补这一空白,为公众提供学习和了解地质的平台。
三、可行性研究3.1 市场需求分析经市场调研和访谈,目前该地区的地质博物馆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地质旅游的需求,人们对地质奇观、地质景观和地质文化的兴趣日益增长。
同时,学校、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等单位也对地质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营提出了重要需求。
3.2 建设条件评估根据建设地质博物馆的需求,需要考虑以下条件:3.2.1 地理位置:选择位于市中心或人流量较大的区域,方便公众参观。
3.2.2 建筑及装修:拟建地质博物馆建筑风格应与地质文化相契合,内部布局需要符合展览和观众流动的需要。
3.2.3 资金支持:地质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可以通过政府拨款、企业赞助和社会募捐等方式筹集资金。
3.3 运营模式探讨3.3.1 展览设计:地质博物馆应分为多个展厅,展示地质知识、地质珍品和模型等,为观众提供全面系统的地质学习体验。
3.3.2 教育活动:地质博物馆可以开展地质科普讲座、实地考察和互动体验活动,提高观众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3.3 合作交流:地质博物馆可以与其他博物馆、学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交流,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展览活动,加强地质领域的交流合作。
3.4 市场前景分析基于目前地质博物馆市场需求旺盛的态势,预计地质博物馆建设后将吸引大量游客和学习者前来参观和学习。
通过与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地质博物馆还可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龙虎山景区旅游开发策划
![龙虎山景区旅游开发策划](https://img.taocdn.com/s3/m/5a96a645a8956bec0975e372.png)
第一章开门见山——龙虎症结亟待“上山问道”1、难解困境:“半个龙虎山”之惑何为“半个龙虎山”?老品牌景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发展瓶颈。
龙虎山也不例外。
160万并不能遮盖其“半个龙虎山”之尴尬困境。
症结剖析:本案认为产品扩展乏力和游线设置不当为龙虎山两大顽疾。
1、旅游产品单一、结构失衡。
龙虎山目前仍旧以山水观光为主,参与性项目少,缺少娱乐气氛。
同时缺少配套产品,只重观光,轻视购物、娱乐。
2、景区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建设重复。
受制于景点扩容的思路、设计理念和开发主体上的认识误区,目前龙虎山旅游景点普遍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各类景区缺乏独特个性。
3、游线设置不合理,景区各区块未能形成完整的串线,尤其是二级景区完全处于边缘化位置。
龙虎山核心产品结构单一旱路区域产品开发雷同龙虎山旅游缺少娱乐氛围2、上山问道:旱路不简单,“道亦有道”旱路旅游开发思路的提出,说明龙虎山人已经在如何提升这个老景区做出了思考。
但空间的扩展和游线设置仅仅是思考的第一步。
如果我们将如何设置旅游线路视为策划之核心,而未能顾全整个龙虎山发展态势,从高位发现龙虎山旅游发展症结和解决之道,即为我们旅游策划之误区。
旱路旅游开发不仅仅是空间扩展和游线设置,更多要思考的是:如何把160万“观光游客”变成“消费游客”?如何作为才能带动整个龙虎山的“二次创业”?关键需要高位思维和远见视角!3、高位解困:不妨让我们“再造一个龙虎山”嘛龙虎山山地区域资源丰富、景观奇特,有“象鼻石”、“面具石”、“阳鼓石”、“雄狮回头”等丹霞景观。
通过游线的合理设置的确会让这一区域得以开发,延长游客在整个景区的游览时间,使得龙虎山景区游览线路得以完善。
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再谨慎地追问一下:龙虎山整个旅游产品都在观光层面徘徊,我们是否还要再走一次老路?要逊于泸溪河两岸景观的旱路区域,是否有可能因为景观吸引力不足而再次成为过站?这就引导我们重新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旱路区域能不能打造出一个和水路截然不同的龙虎山?是曰:此龙虎山非彼龙虎山。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方案调研2-PPT课件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方案调研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422d3f6c175f0e7cd137f8.png)
设计理念——多角度的矿物晶体
在整个设计中,突出湖南地质环境较 为复杂、地质资源较为丰富的特点。特设 一“湖南广场”,将湖南地图作为景观元素 设置在建筑平台上,以更好地体现湖南地 方文化特色。 设计中以“褶皱、折叠”为建筑造型设 计的主要手法,通过各个底面、立面、屋 面的折曲变形来表达地质的概念,体现了 地质博物馆的独特特征,并形成“矿石”的 造型意向。把博物馆建筑本身用类似不规 则的多面体轮廓去表现,从而创造一个特 异的实物空间,既可完全避免一般建筑存 放不同实物博物馆的平庸感,又使这一地 质博物馆本身也象从自然演变、地壳运动 、地层断裂而产生的多次裂变、解体又溶 合而成的物体— — 一组多边形、多角度的地质博物馆定点于湖南省政府中心 区文化公园旁,即天心区杉木冲路旁,东临中 心区绿化带,西临群艺馆,南至群艺路,北至 杉木冲路。建筑基地西北边地势高于东南面, 建筑的主要开口朝向东面,引导人流通过次要 干道进入基地,使之远离喧闹的主要干道。 建筑功能上分为办公部分和展示部分两个 主要的部分,中间由一个大型的水景入口庭院 连接两个主体部分,使整个建筑完美地结合起 来。首先人流从杉木冲路经入口绿化广场进入 建筑基地,通过转折变幻的踏步由主入口进入 到建筑的入口门厅,人们再从通高的玻璃雨篷 进行分流,玻璃雨篷上缓缓的水幕顺着玻璃流 人中心水池,最后人们进入各自的归属空间。
方案概述——功能分区(展厅)
展示部分总共分两层,总建筑面积 7 954 m2。一层为恐龙展厅、矿物岩石 展厅、生命演化展厅、环境展厅、地球 奥秘展厅和奇石、宝石、玉石展厅以及 其他服务用房(见图4)。二层主要为临时 展厅和一些行政办公室及部分功能用房 。展示人流经由巨大的人口灰空间进入 展示厅,首先由序厅过渡进入两层通高 的展示大厅,中庭周围依次布置有各个 展示空间。人们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观看 。整个展示大厅空间景观非常丰富,并 且在巨大的中庭空间中又有大型的景观 楼梯来点缀,所以整个观展过程也将给 参观者带来无限的惊奇和乐趣。
江西某地质博物馆初步布展概念方案
![江西某地质博物馆初步布展概念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2570956edb6f1aff001f9b.png)
三、地球结构 1、内部圈层 (1)地核 (2)地幔 (3)地壳 2、外部圈层 (1)生物圈 生物的起源 物种演变 人类演化的过程 (2)大气圈 (3)水圈
党的十八大将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支柱产业层面 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屆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大发展成为党和国家的宏观战略决策。十八大是从更高的层面,从国家整个发展,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层面来进一步关注文化建设,关注文化体制改革。
目录 CONTENTS
背景篇
国家政策背景 江西省建设背景 县旅游战略背景
策划篇
项目概况 功能定位 展馆定位 受众定位 展馆主题 主题演绎 总体构思 布展大纲
设计篇 华凯篇
设计原则 元素选取 色彩分析 平面布局 流线组织 重点展项设计
项目背景分析
PROJECT BACKGROUND
国家政策背景:
第三部分:物质世界厅——地球与物质(30%) 一、地球的细胞——元素 二、元素形成矿物世界 1、认识矿物(电子翻书) (1)矿物的外部形态 (2)矿物的内部结构 (3)矿物的物理性质 2、矿物的特征 (1)矿物的颜色 (2)矿物的光泽 (3)矿物的透明度 (4)矿物的硬度 3、矿物大观园 (1)矿物的类别 (2)找矿和识矿
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技术成熟稳定 沉浸感好、互动性强 维护方便、成本低
适于大众化展览 信息传播能力强
内容规划
展示内容结构合理,凸显主题
数字科技
地质博物馆互动性展示设计
![地质博物馆互动性展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08fe7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e.png)
地质博物馆互动性展示设计一、博物馆互动性展现设计中主要工作措施讨论1、设计中充分展现动态化设计理念在传统地质博物馆展现中,一般采纳图片、静态模型与标本陈设等静态化展现方法。
但是随着动态化设计理念的推广,这种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地质展现了。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做好以下的几点工作。
一是实现整体动态设计。
为了提高博物馆展现中的整体和谐,其动态展现设计必需具有整体性。
这种整体性不是全部采纳一种动态技术而是技术的整合体。
如3D动画、动态模型、视频媒体技术等技术整合的完成,可以很好地实现动态展现过程,同时又不会产生枯燥感。
二是避开消失单纯的动态展现。
在动态地质博物馆的动态展现设计中,设计人员应积极地围绕展现主体开展展现设计,避开单纯的为了表现展现技术进展单纯的、缺乏意义的动态展现设计。
三是做好动态展现设计的解释。
在动态展现设计中,为了提高展现的质量,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动态展现的特点以及展现内容,利用讲解、解释展板、语音解释、电子展现屏等多种方式做好展现的解释设计,确保动态展现的质量。
2、提高展现中的欣赏性与趣味性特点在地质博物馆互动性展现的设计中,为了提高展现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扩大参观者的数量,社会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积极地提高展现中的欣赏性与趣味性。
这一工作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
一是提高展现设计中的艺术性。
在互动性展现设计中,为了提高展现的欣赏性,设计者可以提高设计中的艺术性,利用艺术性的颜色搭配、图案构成等,是参观者地质学问的学习中完成一次艺术观赏过程。
二是添加参加性的活动。
在地质互动性展现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依据展现内容,制定出与展现内容的互动性活动,利用活动与嬉戏的方式,在提高展现趣味性的同时做好学问的传播工作。
如在地质矿物展现中,将水晶、雌黄等矿物结晶进展开放性展现,是参观者可以近距离接触与触摸,在专业人员的介绍下零距离了解矿物,提出问题获得解释,就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活动。
三是制作出具好玩味性的宣传短片。
地质探秘创意活动策划方案
![地质探秘创意活动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d463c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f.png)
地质探秘创意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概述地质探秘创意活动是针对青少年群体设计的一项综合性活动,旨在通过亲身参与地质科考活动,引导青少年探索地球奥秘,培养科学素养,激发科学兴趣,提升综合能力,以及增加对地质领域的了解。
二、活动目标1. 增加青少年对地质科学的兴趣和热爱;2. 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3. 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4. 促进青少年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活动内容1. 探索地壳构造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通过3D模型、展板等形式展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地壳构造,了解板块构造、火山地壳活动等地质现象。
活动方式:博物馆导览、展板解说、互动问答等形式。
2. 实地考察地质遗迹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前往某地地质公园,考察地质遗迹,例如岩石柱、石林等,引导学生观察和询问问题,了解地质遗迹形成的原因和历史背景。
活动方式:导游讲解、观察记录、小组讨论等形式。
3. 集体创作地质故事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参与创作地质故事,包括地球形成的故事、自然灾害的发生等,引导学生通过创作了解地质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活动方式:小组讨论、故事写作、故事分享等形式。
4. 模拟地质科考实验活动内容:利用模拟器材设备,组织学生进行地质科考实验模拟,例如模拟挖掘化石、勘探矿藏等,引导学生了解地质科考的方法和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精神。
活动方式:实验演示、操作实践、讨论总结等形式。
5. 环保宣传活动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地质环保宣传活动,例如制作环保海报、开展地质知识科普讲座等,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活动方式:创作海报、科普讲座、宣传展示等形式。
四、活动流程1. 活动前期准备:- 确定活动时间地点;- 联络地质博物馆和地质公园,安排参观和考察活动;- 准备模拟实验器材和材料;- 分组学生,确定小组成员。
2. 活动第一天:探索地壳构造- 上午:参观地质博物馆,了解地球内部结构;- 下午:通过互动问答、展板解说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地壳构造的理解。
拟建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布展方案的思考
![拟建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布展方案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75286c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6.png)
拟建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布展方案的思考
安燕
【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
【年(卷),期】2009(23)3
【摘要】简述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博物馆的概念及基本功能,较详细介绍拟建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地质遗迹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概念解释、地质演化历史等9个方面的展示内容及公园文化墙、全景立体模型、各种实物标本等6个展厅的布展方案.
【总页数】4页(P352-355)
【作者】安燕
【作者单位】湖北省地质博物馆,湖北,武汉,4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28
【相关文献】
1.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新建地质博物馆布展方案研究 [J], 章秉辰;王永成;李金玲
2.如何策划具有特色的地质博物馆——以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为例[J], 章秉辰
3.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园区划分及地质公园功能分区 [J], 安燕
4.感受黄土、黄河、黄河文化——走进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 [J], 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
5.红旗渠畔好风光r——走进红旗渠•林虑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 [J], 黄俊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