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附中2019五模语文答案
东北师大附中第5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东北师大附中第5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B.(A.创作者必须高度关注接受者C.带来了更剧烈、更深刻的D.原文说的是优秀的创作者,“瞬间的表象折射着生命的光辉”与原文不符)2.A.(文章中审美迷误的内在思维和逻辑的三个表现部分,是并列关系))3.C.(原文说是“合适、得体的‘年轻态’创作生产”)4.B(“最终达到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目标”错误,根据材料一“以抵消自身产生的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可知,是“抵消”“达到相对”,并非“不排放”。
)5.B(“对解决碳排放问题有决定性作用”表述错误)6.宏观规划:把实现碳中和跟碳达峰的目标放在一起,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设定了具体时间节点;具体目标:设定具体的碳减排的目标,加快绿色能源替代;利用方式:关注到碳循环经济模式,把发电、工业生产等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每点2分)7.C.(不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而是对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的思考。
)8.表层含义:书像沙一样,无始无终。
(1分)深层含义:“沙之书”象征无始无终的时间和无穷无尽的空间。
(1分)作用:情节结构上:既交代了写作对象是“沙之书”,又作为线索,贯穿全文;(2分)主题表达上:《沙之书》象征了无限的时间与空间,暗示了人类在无限之物前的渺小与恐惧。
(1分)艺术手法上: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9. 人物:传统小说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突出,而这篇小说淡化人物形象,文中两个人物一个“面目模糊不清”一个只是“单身”,都是不能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的形象。
(2分)情节:传统小说围绕人物有鲜明的矛盾冲突,情节一波三折。
而这篇小说围绕卖书、买书、迷恋书、恐惧书、藏书。
没有人与人的冲突。
(2分)环境: 传统小说的环境通常有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有揭示人物性格,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本篇小说环境描写简单,开头结尾,寥寥数语。
10.C.11.D.(曲水并非祭祀仪式)12.C.(“探求古墓残简的主旨,并用当时的文字抄写”是武帝命秘书所做之事;辨明显节陵册书文字并非武帝之命。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题文】下面是某场辩论会决赛的部分辩词,请根据提示作答。
正方二辩:人类总是有一种不甘落后的精神,我们应该以做红花为目标,做绿叶的人也想做红花,做绿叶的只是没有达到目标而已。
反方二辩:对方误认为红花才能令社会进步,其实绿叶的团结精神亦能推动社会进步。
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做红花,不是只有红花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绿叶也能起作用。
正方三辩:人应该是去竞争做红花的。
反方二辩:正方二辩犯了严重的错误,要以红花为目标,并不代表去做红花。
对方也默认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红花。
主持人:时间到。
下面有请正方二辩提问。
正方二辩:奥斯卡金像奖中有一个奖项.是颁发给最佳男女配角的,你们认为他们是红花还是绿叶?反方一辩:是绿叶。
正方二辩:为什么你们认为是绿叶呢?反方二辩:他们是出色的绿叶,像雷锋一生都在默默地为人民服务,而去世后一直被人们传颂,他就是绿叶,而不是红花。
①双方的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方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主持人”的话语下面,正反双方均运用了________。
(论证方法)【答案】 (1). 人应该做红花还是绿叶(或者人要当红花还是绿叶) (2). 人应该做绿叶 (3). 举例论证(或者事实论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提取关键信息和分析论点、论证方法的能力。
本题考查对辩论赛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开头的两段,正方二辩说“我们应该以做红花为目标”、正方三辩说“人应该是去竞争做红花的”、反方二辩说“对方误认为红花才能令社会进步,其实绿叶的团结精神亦能推动社会进步”“对方也默认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红花。
”可以推知双方的辩题为“人应该做红花还是绿叶”。
根据“正方三辩:人应该是去竞争做红花的”,推知正方的观点为“人应该做红花”,进而得出反方的观点为“人应该做绿叶”。
在“主持人”讲话后,双方都引述事例,所以都运用了“举例论证”或“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
2020东北师大附中第五次摸底考试语文答案
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学科参考答案1.C【解析】A项,“已有了成熟的生态保护机构”与原文不符,那时只是刚出现生态保护机构。
B项,“是研究中国生态保护的最早文献”于文无据。
D项,“自南宋以后,这种设置保护生态环境机构的做法没有得到延续”属于主观臆断。
2.B【解析】“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就树立了科学发展观”错,齐国的做法只是契合了科学发展观。
3.D【解析】“达到完善”的说法过于绝对。
4.C【解析】材料二第4段说的是“应激反应比较弱的普通人群,尚未达到临床标准时”。
5.D【解析】社交媒体不是专业团体,信息和报道未必可靠。
6.【答案】①针对媒体的措施:提醒媒体及时发布明确信息,强化事实,确保公众知情,引导民众建立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
②针对公众的措施:限制公众出行,减少社交,但要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对重症患者及时施救,对他们及其亲人提供心理支持;③针对医护人员的措施:给一线医护工作者提供安全保障和心理支持;④针对相关部门的措施:让有关部门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协调各部门和组织开通心理咨询热线;⑤针对价值引领机制建立的措施:结合疫情防控,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价值引领机制,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7.A【解析】古诗中的炊烟是不伤感的,引用也不是为了对比。
8.【答案】第一问:①理直气壮的,调皮可爱甚至有些放肆;②自由的,活泼的,毫无顾忌;③无处不在,充满了浓郁的烟火气息。
(每点1分,一共3分)第二问:作者在描写它们时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比如比喻(似那农家的儿女般)、拟人(炊烟是理直气壮的,是调皮可爱甚至有些放肆的)和排比(有的丝丝缕缕地溜出来,有的连哄带涌地挤出来,有的则粗细匀致地逸向一处)等。
(每点1分,一共3分。
不但要说出手法,还要举例)9.【答案】第一问:①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城市里面的确已经看不到炊烟了,作者是在表达对故乡那种亲密与温暖生活的追忆和怀念。
(2分)②作者是借此来表达对城市生活的疏离和隔膜,因为作者在舒适的城市中感觉不到愉悦,变得庸庸碌碌,思考和自由奔跑的能力都在减弱;(2分)第二问:在开头和结尾部分反复提及这句话,一是强化作者的感情表达,二是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
东北师大附中等六校2019届高三联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东北师大附中吉大附中长春十一高中吉林一中松原实验高中重庆一中东北师大附中等六校2019届高三联考模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说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水艺术,一直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特殊的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
一方面,在中国经典人文艺术的生长延续中,“山水”从古至今,尤其是魏晋以来,就以一种不可替代的艺术表现形态进入源远流长的中华艺术史视野,进而演进为历代文人画家生命厚度与精神长度的象征。
另一方面,“山水”因其矗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独创性,因其坚固地附着并恪守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河床,使得山水艺术之深远、广博及其“超于象外之意旨”,在近现代以来“西风东渐”的中西文化激荡碰撞、交往中,呈现出独特的中华文化蕴含与审美价值。
事实上,不仅“山水”命题在中国文明史、哲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山水艺术与山水审美,同样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据着核心位置。
有学者曾言,早期的中国山水艺术审美观,大致可分为儒家的象征式山水观、道家的非对象性山水观、魏晋的情感化山水观三类。
我们倘若抽离于自然山水本身,可以看到,这三种自然山水“创造”模式,本质上蕴含了古人对自然生命、社会文化的不同维度、层次的体察和感知。
在历史中发展的中国山水绘画的高度艺术性与深厚人文性,造就了山水绘画承载人们对中华文化所产生的感知变化的可能性,因此在山水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山水艺术与哲学、宗教、思想乃至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超越于上述关系的艺术“审美性”与精神“超验性”。
从人文视角看,中国山水艺术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人文精神特点:其一,山水艺术汲取了中华传统哲学思想之精髓,尤其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并融会贯通于民族文化发展的文脉之中,具有特殊的思想文化渊源、人文内涵特征以及传统哲学框架中“画道”的烙印;其二,山水艺术注重艺术形式的整体构建与写意构筑,注重自然万物的密切联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由“哲理”延伸拓展到“艺理”层面,即重视创造性与心性的交融互动,突破技艺与手法的限制,使其艺术表达展现出既多元一体、又丰富纷呈的面貌;其三,山水艺术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营造及文化品格,如自然生命和谐的情景审美、风景即心境的意象审美、形神兼备的气韵审美等等,构成了中国式山水艺术审美不可或缺的重要美学特质,也使其成为日臻完善、深具影响的艺术种类。
东北师大附中2019五模语文答案
语文学科参考答案1.D【解析】A项扩大范围。
原文“这时,东面的齐,南面的楚都进入到以衣冠为礼的阶段,而只有在越,仍是剪发文身”,A项把范围扩大到“百越”。
B项张冠李戴。
原文倒数第三段把礼的功能演进分为三个层次,“最初”的是“体现平等性的图腾观念”,而不是“在生理上对人进行分类的成年礼”。
C项曲解文意,“完成了这一系列的仪式,才能够从外观感性上识别人的等级差别”错误,百越之人“完成了这一系列的仪式”表明完成了成人礼,百越之礼中的“文身”才能使他们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才标志作为社会(氏族)人的完成。
2.C【解析】曲解文意。
“并没有点明三个共同点之间的联系”错误,文章第四段最后部分点明了三个共同点之间的联系:“文身作为一种古礼,最初……然后……提升为别贵贱的等级标志。
”3.D【解析】因果倒置。
原文:正是文身古礼内蕴着与后来精致化中华之礼同质的三大功能,“文”才最后演进成为中华之礼和中华之美的核心。
4.C【解析】曲解文意,材料三“此外,微信、微博类社交平台,今日头条、网易等资讯类,秒拍、美拍等视频类以及映客、花椒等直播类的新兴自媒体平台迅速崛起,也对市场进行了冲击”。
5.B【解析】未然说成已然。
从材料四“一个‘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渐行渐近”可知。
6.①把握历史机遇,抓紧时代脉搏,坚持守正创新,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②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掌握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主动权,充分利用新的信息技术。
③重视受众的普及性,多迎合媒体受众的需要、兴趣、习惯等,呈现方式更直观、更大众化。
(每点2分。
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7.C【解析】校歌展现的情感充满希望与期待,并非悲伤沉郁。
8.①“岁月钟声”就是指詹大胖子在五小的敲钟声。
②“岁月钟声”是五小孩子成长岁月的象征,五小的孩子伴随詹大胖子的钟声长大;③“岁月钟声”代表对往昔岁月的感慨,是对时光飞逝、旧物不再产生的心灵回响。
(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9.表现:①作者从“飞入芦花都不见”悟出写散文、小说所用的方法;②作者的小说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③张敬斋先生对《老残游记》有声有色的讲解和《老残游记》中大明湖上的对联给作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东北三省三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到绘画,首先应打破传统的书、画同源,或书出于画的似是而非之说。
从我国龙山期、仰韶期的彩陶,以逮殷代的青铜器,其花纹的情形,在今日犹可考见。
这可以说是今日能够看到的中国最古的绘画。
彩陶文化期的花纹,多彩多姿;青铜器的花纹,威重神秘;但两者皆系图案的、抽象的性质,反不如原始象形文字之追求物象。
一直到战国时期,才有一部分铜器上的狩猎、动物的花纹,带有活泼的写实意味。
由这种古代实物的考查,可以明了我国的书与画,完全属于两种不同的系统。
由最早的彩陶花纹来看,这完全是属于装饰意味的系统,所以它本身没有象形不象形的问题。
例如把这类花纹应用到衣服器物上面,以表示服用者的不同身份,这依然是对被装饰的对象,由装饰的象征性而赋与以当时所要求的意味。
由甲骨文的文字来看,这完全是属于帮助并代替记忆的实用系统;所以一开始便不能不追求人们所要记忆的事物之形。
等到约定俗成之后,便慢慢从事物之形中解放出来,以追求实用时的便利。
所以文字与绘画的发展,都是在两种精神状态及两种目的中进行。
何况我国六书中指事的起源,没有人能说它会晚于象形。
因造字之始,即有指事的方法,即可斥破由象形文字而来的文字是与绘画同源,或出于绘画之说之谬。
书画的密切关联,乃发生在书法自身有了美的自觉、成为美的对象的时代;其引发此一自觉的,恐怕和草书的出现有关系。
因为草书虽是适应简便的要求,但因体势的流走变化,易于发挥书写者的个性,便于不知不觉之中,成为把文字由实用带到含有游戏性质的艺术领域的桥梁。
在历史中最先在书法上受到艺术性欣赏的,当为后汉章帝时杜度的章草,由此流衍而为崔瑗的草贤,张芝的草圣。
而张彦远的《书法要录》,一开始便录有后汉赵一的《非草书》。
非草书,是对草书加以非难。
赵氏认草书为“示简易之旨,非圣人之业”,所以他劝大家把这一番精力,应“用之彼七经”和“稽历协律”这一方面。
师大附中五校联考试卷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尝试着去重新激活那个被层层叠叠的知识及社会生活沉淀物所掩盖起来的知觉的世界时,我们常常诉诸绘画,因为绘画会径直将我们重新放回被知觉的世界。
在塞尚、布拉克及毕加索那里,我们会以不同的方式遭遇到这样一些物件:柠檬、曼陀铃、葡萄、烟盒它们止住我们的目光,拷问我们的目光,这些我们惯熟的”物件,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向我们的目光透露着它们的秘密本质以及它们的物性形式本身。
如此,绘画将我们带回到对物本身的观看。
通过检视知觉的世界,我们认识到在这个世界里,根本就不可能把物和它的显现方式区分开。
诚然,当我像字典那样去定义桌子——三条或四条腿支撑起的一个平面,人们可以在上面吃饭、书写等等——的时候,我可能会觉得如此我就抓住了桌子的本质而完全不必在意桌腿的形状、纹饰的风格等等这般伴随性的偶然之处。
与此相反,当我在知觉一张桌子的时候,我不会不在意这桌子实现其作为桌子的功能的方式,而且,正是桌腿每一次承载起桌面的独特方式、正是那从桌脚到桌面抵抗重力的独特运动吸引着我,并使得每张桌子都卓然有别于其他的桌子。
在这里,没有任何一个细节是无关紧要的。
1. 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主要阐述了绘画如何帮助我们重新认识知觉的世界。
B. 材料一指出,在绘画中,物件的本质和形式通过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
C. 材料一强调,在知觉的世界中,物与它的显现方式是无法区分的。
D. 材料一认为,桌子的本质在于其承载起桌面的方式,而不是其形状、纹饰。
2. 下列对材料一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材料一通过对比“定义桌子”和“知觉桌子”的方式,突出了知觉的重要性。
B. 材料一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 材料一通过描述桌子的细节,展现了作者对物象的细腻观察。
D. 材料一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物与显现方式的关系。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
2019学年“拼搏一年·成就梦想”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第1、2、3、4、5、6、13、14、15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对应的题号下面,其它题答案则写在答题纸内指定位置。
2.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卡、答题纸、作文纸上。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制时期。
《礼记·礼运》描述当时情形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这里的“选贤与能”即当时自然而然形成的选拔公职人员的规程。
中国古代尧、舜、禹相“禅让”的传说,具体反映了当时选拔人才的情况。
夏商以降,开始了“家天下”。
《礼记·礼运》记述当时“大人世及(即官位世代相传)以为礼”。
《尚书·盘庚》云“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可以证明这一点。
这种官吏“世及”的制度,即世官制。
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
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均遵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
春秋时,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制度。
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
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惟功惟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
为了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统治者在选官方面创立了察举制。
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
荐举的标准,主要看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
汉武帝以后,此制逐渐向规范化发展,按郡国口率察举,每岁举孝廉、秀才两科,即岁举性科目。
东汉末,由于“天下兴兵,衣冠世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通典·选举二》),故魏王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中正制。
2024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五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东北师大附中高三年级(语文)科试卷第五次模拟考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需将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粘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在草稿纸、本试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简称AI,是一种模拟和模仿人类智能的技术,其发展如火如茶。
现在许多网站上都开始用AI客服代替人工客服,随便打开一个网站,可能就会自动弹出一个聊天机器人,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不过,AI客服越来越常见,浮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2023年12月,一用户骗AI客服说2024年的雪佛兰Tahoe只需要1美元,结果Al真的以1美元的价格售出了车辆。
法律顾问说:这笔交易确实具有法律约束力。
今年1月,Beauchamp 在一家欧洲快递公司寻找丢失包裹,A!客服不让人开心。
因此,他尝试让AI说坏话。
A!客服照做了,它不仅说公司是“世界上最糟糕的送货公司。
不推荐!”,而且自称是“没办法帮你的无用聊天机器人”。
此事公开后,这家公司表示,这是系统的错误,AI会在更新后重新启用。
这种问题早就出现过,若没有对A采取预防措施,AI也会“不学好”。
2016年,微软推出一款名为Tay的聊天机器人,并表小,协聊得越多,Tay就会越聪明。
然而,推出15个小时后,人们就发现Tay变“坏”了,它发表与种族主义、性别偏见相关的极端言论,甚至说奇怪的话,还会疯狂回复用户。
Gizmodo的新闻标题说,Tay已经疯了。
原因显而易见,“Tay本质上是一只能连上互联网的机器鹦鹉”,它就是重复学到的东西,也可能学到网络键盘侠的话。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验收语文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验收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赍.发(jī)迤.逦(yǐ)连累.(lěi)祈.祷(qǐ)B. 怂.恿(sǒng)訾.须(zī)憎.恶(zēng)规矩.(jǔ)C. 胆怯.(què])模.样(mú)洗漱.(shù)供.奉(gōng)D. 庇.佑(bì)埋.怨(mán)央浼.(miǎn)浸.透(jìn)【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本题:A项,“祈祷”中“祈”应读作“qí”;B项,全对;C项,“胆怯”中“怯”应读作“qiè”,“供奉”中“供”应读作“gòng”;D项,“央浼”中“浼”应读作“měi”;故选B。
【点睛】字音题考查的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
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A. 拌倒拮据促狭安然无恙没精打彩B. 莞尔噩梦扫帚鸦鹊无声顶礼膜拜C. 沽酒玷辱通宵碎琼乱玉宁缺毋滥D. 絮烦辖制泯嘴纷至踏来伶牙俐齿【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本题:。
A项,“拌倒”中“拌”应改为“绊”,“没精打彩”中“彩”应改为“采”;B项,“鸦鹊无声”中“鹊”应改为“雀”;C项,全对;D项,“泯嘴”中“泯”应改为“抿”,“纷至踏来”中“踏”应改为“沓”;故选C【点睛】字形试题仍然考查常用、常见汉字。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协同联动,持续提升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纲要》针对体育强国建设提出了五个方面战略任务。
一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二是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
三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培育经济转型新动能。
四是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五是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体育交流,服务大国特色外交和“一国两制”事业。
《纲要》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体育人才培养和引进,推进体育领域法治和行业作风建设,加强体育政策规划制定。
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建立目标任务分解考核和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实施方案,确保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如期完成。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2019年9月2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材料二:体育强国建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体育关乎民族未来,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纲要》是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出台的反映群众意愿、符合当前实际、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政策文件,因此能完美融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之中,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中。
体育强国建设也是全面发展体育事业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D【解析】A 项扩大范围。
原文“这时,东面的齐,南面的楚都进入到以衣冠为礼的阶段,而
只有在越,仍是剪发文身”,A 项把范围扩大到“百越”。
B 项张冠李戴。
原文倒数第三段把礼
的功能演进分为三个层次,“最初”的是“体现平等性的图腾观念”,而不是“在生理上对人进行
分类的成年礼”。
C 项曲解文意,“完成了这一系列的仪式,才能够从外观感性上识别人的等级差别”错误,百越之人“完成了这一系列的仪式”表明完成了成人礼,百越之礼中的“文身”才能使
他们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才标志作为社会(氏族)人的完成。
2.C【解析】曲解文意。
“并没有点明三个共同点之间的联系”错误,文章第四段最后部分点明了
三个共同点之间的联系:“文身作为一种古礼,最初……然后……提升为别贵贱的等级标志。
” 3.D【解析】因果倒置。
原文:正是文身古礼内蕴着与后来精致化中华之礼同质的三大功能,“文”才最后演进成为中华之礼和中华之美的核心。
4.C 【解析】曲解文意,材料三“此外,微信、微博类社交平台,今日头条、网易等资讯类,秒拍、美拍等视频类以及映客、花椒等直播类的新兴自媒体平台迅速崛起,也对市场进行了冲击”。
5.B 【解析】未然说成已然。
从材料四“ 一个‘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渐行渐近”可知。
6.①把握历史机遇,抓紧时代脉搏,坚持守正创新,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②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掌握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主动权,充分利用新的信息技术。
③重视受众的普及性,多迎合媒体受众的需要、兴趣、习惯等,呈现方式更直观、更大众化。
(每点 2 分。
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
7.C【解析】校歌展现的情感充满希望与期待,并非悲伤沉郁。
8.①“岁月钟声”就是指詹大胖子在五小的敲钟声。
②“岁月钟声”是五小孩子成长岁月的象征,五小的孩子伴随詹大胖子的钟声长大;
③“岁月钟声”代表对往昔岁月的感慨,是对时光飞逝、旧物不再产生的心灵回响。
(每点 2 分,答出三点给 6 分)
9.表现:①作者从“飞入芦花都不见”悟出写散文、小说所用的方法;
②作者的小说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
③张敬斋先生对《老残游记》有声有色的讲解和《老残游记》中大明湖上的对联给作者
留下很深的印象。
(每点 1 分,答出三点给 3 分)
情感态度:①对五小教育理念的认同;②对母校教育的感恩。
(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
10.D【解析】临:哭吊死者。
11.C【解析】废帝不是庙号。
12.C【解析】“段永知错就改”错。
“暗中谋划反叛”错,“归款”是“投诚、归顺”的意思,
段永是想归顺皇上,不是要反叛。
故选 C。
13.(1)只靠抢劫来的财物作为供给,安定时便如蚂蚁聚集,走投无路时便像惊鸟飞散,攻取他
在于迅速,不在于人多。
(采分点:“寇抄”、“蚁鸟”、“穷”各 1 分,句意 2 分)
(2)段永在朝廷内外历任各职,在所任职的地方很有声望。
轻视财物,喜欢贤能之人,朝廷与
民间因此而敬重他。
(采分点:“内外”“声称”“焉”各 1 分,句意 2 分)
14.A【解析】“寻”字表明寂寞的月,照进户内,来寻觅悠闲雅静的诗人。
15.【示例一以杏花为物象】①前四句,杏花飘落,花影在地,景色清幽静雅,写出诗人对杏花
的欣赏喜爱之情;②五、六两句,杏花花香盈庭,诗人与客闻香饮酒,攀挽花枝赏花,表现出诗
人爱杏花之深;③最后两句,诗人想象第二天春风劲起,满地落红,借花的凋零表达惜春之情。
(每点2 分,共 3 点)
【示例二以月为物象】①前四句写月入户寻人,引人月下赏花,流露出诗人的雅趣和对月下空灵
之景的喜爱;②七、八两句写山城偏僻,难得好酒,可是以月代酒,借月待客,补酒薄之不足,表现
出诗人爱月之深;③九、十两句写随着月光的流转,诗人不禁忧从中来,担忧月落,表达惜月之情。
(每点 2 分,共 3 点)
16.(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3)丰年留客足鸡豚箫鼓追随春社近
17.A【解析】“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第一处强调美育的重要性不容许怀疑,填“不容置疑”。
“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
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指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第二处,是说优美的作品对人的
影响,显然是“耳濡目染”。
“国泰民安”指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海晏河清”指黄河的
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
用来形容天下太平。
从原文语境来看,第三处侧重“民风”,所以填“国
泰民安”。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耳提面命”,意思是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形容恳切地教导。
第四处,句中说产生“感化功能”,不能用“耳提面命”。
故选 A 项。
18.B【解析】A 项,“呼吸……清幽境界”搭配不当。
C 项,“像从优美的作品中呼吸一阵清风”,括号前
已经把青年所处的“优美作品营造的境界”比作“风和日暖的地带”,故选项中“优美的作品”与前面不连贯。
D 项,“像呼吸一阵清风一样享受清幽境界”,选项中“享受清幽境界”与后文的内容不连贯。
19.C【解析】句中存在两处语病,一是“美育教育”重复赘余,“美育”就是“审美教育”,“美育”后面不能再加“教育”;二是语序不当,应先“重视”,才能“提倡”。
A 项,“美育教育”重复赘余; B 项,“重视”与“提倡”的语序不当;D 项,“重视”与“提倡”语序不当,“美育教育”重复赘余。
故选 C 项。
20.(1) ④【解析】“画家不停地挥毫泼墨,数学家不停地演算推导,都锻炼着头脑的机敏性”这些材
料不能证明观点,材料与观点游离,应删去。
(2)“必定”改为“可能”“有时”“也许”“或许”皆可。
【解析】“必定”把或然误作必然。
(3)② 修改为:就能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促进大脑功能的进化。
【解析】原句颠倒了因果,应互换位置。
(每空 1 分,共 5 分)
21.①人应该做红花还是绿叶(或者人要当红花还是绿叶)②人应该做绿叶③举例论证(或者事实
论证)
【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论赛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开头的两段,可以推知双方的辩题为“人应该
做红花还是绿叶”。
根据“正方三辩:人应该是去竞争做红花的”,推知正方的观点为“人应该
做红花”,进而得出反方的观点为“人应该做绿叶”。
在“主持人”讲话后,双方都引述事例,所以都运用了“举例论证”(或“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
参考译文:
段永,字永宾,祖先是辽西石城人。
他曾祖父段愄,在魏任官,为黄龙镇将,于是迁徙定居高陆
的河阳。
段永从小有志向操守,乡亲们都称赞他。
魏正光末年,六镇动乱,于是携带老幼,往中山避难。
后来到洛阳。
任为殿中将军,逐渐升为平东将军,封为沃阳县伯,食邑五百户。
青州人崔社客举兵反叛,段永讨伐平定他。
进爵为侯,任命他做左光禄大夫。
当时有盗贼魁首元伯生,率领数百骑兵,西自崤、
潼地区,东至巩、洛地区,攻陷坞壁加以屠杀,成为该地区的祸患。
魏孝武帝派遣京畿大都督匹娄昭
讨伐他,匹娄昭请求率五千军队前往。
段永进言说:“此贼没有城池营栅,只靠抢劫来的财物作为
供给,安定时便如蚂蚁聚集,走投无路时便像惊鸟飞散,攻取他在于迅速,不在于人多。
如果像
星电迅速发动,出其不意,出动五百精骑,就可殄灭。
如果征集军队再去,他们必然远远逃窜,即
使有大队兵马,也没有用处。
”孝武帝赞同他的计策,于是命段永代替匹娄昭,率五百骑兵讨伐。
段永侦察到贼所在之处,倍道兼进,将其击破平定。
帝西迁,段永当时未来得及跟从。
大统初年,联络
宗族中人,暗中谋划归附。
秘密与都督赵业等袭击斩杀西中郎将慕容显和,将其首级送往京师。
凭功另外分封昌平县子,食邑三百户,任为北徐州刺史。
跟从擒获窦泰,收复弘农,攻破沙苑,都立有战功。
进爵为公。
河桥战役,段永力战先登,授予南汾州刺史。
多次升迁为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姓尔绵氏。
魏废帝元年,授任恒州刺史。
当时朝中权贵很多是其部下,谒见段永之日,车子塞满道路。
当时人都认为段永很荣耀。
孝闵帝登基,进爵为广城郡公。
入朝担任工部中大夫,调任军司马。
保定四年,升任大将军。
段永在朝廷内外历任各职,在所任职的地
方很有声望。
轻视财物,喜欢贤能之人,朝廷与民间因此而敬重他。
前后多次增封食邑总计三千九百户。
天和四年,授任小司寇。
不久任右二军总管,率领军队出北路训练。
患病,在贺葛城去世,终年六十
八岁。
棺柩运回之时,高祖亲自去哭吊。
追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同华等五州刺史,谥号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