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建史中国城市的产生与先秦时期的城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社会时期的固定居民点不同于城市,
也并不是必然会发展为城市,但是可以从中探索
到城市的最初形态。城市最基本的表现再于集中,
这些固定居民点即初步具有集中的特征:人口集
中,建筑物集中,生产质料和剩余产品集中等。
由于定居生活和村庄、聚落的出现,才为城市的
产生提供了可能,部分居民点成为城市的基础,
如郑州、安阳、成都、南京等古老城市均发现有
用于交换贸易的实物见证――以体现城市经济中心的技能。 4).需具有一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如道路、给水、排水设施,
以及供防卫用的城墙、壕沟等。 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这是和第1条标准相联系的评判
标准。
1.3.2夏朝后期城市形成实例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为河南偃师市二里头村古城。 它是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标志。
第四,频繁地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地原因 之一。
1.3中国城市的形成
1.3.1城市形成评判标准 1).城市具有一定的规模――正如同今天设市、设镇需具有一
定规模额标准一样。 2).需具有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如大型宫殿、宗庙、祭祀
建筑――以行使一定的政治和文化技能。 3).需要有一定的手工生产场所和交换贸易场所,或至少提供
1.3.3商朝城市
1.4西周城市的发展与城建制度的出现
1.4.1西周城市的发展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制度更为发展和健全的朝代,
也是我国城市得到较快发展、形成历史上第一次建设高
潮的朝代。
促成西周城市发展较快的原因主要是分封诸侯。由
于纷封制的结果,便在全国建立起许多统治和防卫的中
心,也就是出现了许多城市。这对当时尤其是以后春秋
战国时期城市的大量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周的统
治地位也由此大大的巩固起来了。
促成西周城市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周王朝自身也
在寻求适中的位置加强都城的建设。
1.4.2西周的城建制度及其影响
西周时我国城市不仅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城市建设上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
课程特点及要求
一、课程特点
本课程内容共分八章,系统地阐述中国城市
发展与建设史:从中国城市的产生、形成一直阐
述到新中国成立后50年,分别对各不同历史时期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背景、特点,重要和典型
城市的建设布局、功能演变等作较详尽的归纳与
提示,对近代和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城市的发
黄河下游山东滕州西康留城址,章丘城子崖城址,
城子崖以东各相距约50公里的邹平丁公、淄博田旺、寿
光边线王三座城址,以及鲁西平原阳谷县景阳岗城址等;
1.2.2中国城市产生的条件
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城市得以产生的基础。
其次是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这是城 市产生的直接原因。
第三,精神文化相应的繁荣发展起来,特别是组成文 字和新颖的宗教,以及反映社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 的出现对城市的产生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使城市成为社 会文化的中心。
2)考古发掘
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随着对探索夏文化等考古工
作的深入发展,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长江中游两湖
地区,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和内蒙古高原河套地区等先后
都发现了史前时期的城市遗址。如:
黄河中游地区河南郑州西山城址,淮阳县平粮台城
址,登封县王城岗城址,辉县孟庄城址,郾城郝家台城
址,安阳后岗城址等;
展与变化、城市规划与建设等作简单的阐明,最
后对中国城市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二、本课程要求
1、课堂要求 2、作业要求 3、考核要求
第一章 中国城市的产生与先秦时期的城市
1.1 原始居民点的形成及其特征 1.1.1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居住的形式由流动的原始群落发展到固定的居民点, 其间经历了数十万年的岁月。
岩洞在我国贵州、广东、浙江、湖北、辽宁等地均 有发现,天然洞穴是当时被用作住所的一种普遍的方式。
地势卑下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人们多采用巢居方 式;地势高亢地区多采用“营窟”方式。
农业从狩猎、牧业中分离出来,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社 会大分工。农业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有了较为可靠的物 质基础,组成氏族公社的先民们便开始聚族而居,修建房 屋,从而形成固定的居民聚居点――村落。
2)规模 原始居民点规模大小不等,一般范围较大,分布
和居住也比较密集。如甘肃渭河台地沿岸70公里范围 内就发现村落69处,最大的遗址达20多万平方米。内 蒙古赤峰东八家石城遗址,东西约140米,南北约160 米,(面积2.24万平方米),分布有80多处居民遗址。
3)由成群成片的房屋建筑组合而成
这一时期原始居民已普遍建筑房屋,并且比较密 集,成群成片。由于全国南北各地气候、地形、材料 等不同,房屋建造方式也各种各样,其中具有代表性 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木骨泥墙房屋,一种是干栏式 桩上建筑。
新石器时代的居民聚居点的遗址。
1.2中国城市的产生 1.2.1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
根据现有史料和考古物证明,我国最早的城市产生
于原始社会末期,也即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
Baidu Nhomakorabea
期。
这个时期,从考古文化上说,大体相当于“龙山文化”时 期(公元前3000年――2000年).
1)史书记载
在《周礼》、《尚书》、《左传》、《史记》等早期文 献中,都有关于三皇五帝建都的片断记载。南宋郑樵 《通志、都邑略》对其作了整理,比较系统地记载了三 皇五帝之都的地点。
4)开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
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尚简单,因而分区也
很简单。对人来说,最简单而又最基本的当然是
生与死的区别,因而居民点中首先有住址及墓葬
地的区分。从西安半坡村遗址就可以看到这种简
单的分区。
半坡村遗址已发掘面积 南北300余米,东西200余米, 分为三个区域:南面是居住 区,发掘有46座房屋;西北 部是墓葬区,有墓葬250多个; 东北面是烧制陶器的窑场。 居住区和窑场、墓地之间有 一道壕沟隔开。
1.1.2 原始居民点的特点
目前我国发掘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居民点已 很多,全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现,总数达1千余处。归结 当时的居民点,大体有如下几个特点:
1)位置 原始居民点选址的位置,一般选在背山面水的高
爽地段,靠近河流的多选在二级阶地上,这样既便于 取水,又防备水患。如西安附近沣河中游长约20公里 的河岸上,分布的原始居民点有13处之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