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5 观测风 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观测风》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 单元 第五课《观测风》。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 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 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五课《 观测风》。本节课主要内容是 研究风的观测,自制小风旗来测量风向和风速。 探索板块,简单介绍了利用地面物体来感知风,然后介绍风旗的制作,并利用自制的风 旗测定风速和风向。观察风吹动旗子的状态来估计风速,把风速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 三个等级。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比较对地面物体和小风旗的观测结果比较,从而体 会简单工具对测量的作用。拓展板块,拓展是一个小制作活动,利用简单材料制作一个 风向标,并用自制风向标测风向和风速。这也是一个很有意义而且适合小学生的制作活 动。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 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样?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观测风》板书
的大小)
风向
风速
(风吹来的方向)
(风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设计意图:观测风的活动必须在室外,实际观测更加复杂(因为风速和风 向通常不稳定),教师通过细心地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观测任务。】
6.利用视频、图片等简单介绍蒲福风力等级表。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5《观测风》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5《观测风》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测风》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风的概念以及风的形成原因。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观测风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喜欢观察和探索。
但学生在观测风的方面可能还没有太多的经验,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2.让学生掌握观测风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风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2.观测风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活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关于风的概念和形成原因的PPT。
2.准备观测风的工具,如风向袋、风速计等。
3.准备一些关于风的现象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风的概念和形成原因,引导学生思考风的奥秘。
同时,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风的一些了解和经历。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风的现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风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观测风的工具进行实地观测。
引导学生记录观测数据,并尝试解释数据的含义。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汇报他们的观测结果,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风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风力发电、风帆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风对环境的影响。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观测风的方法和风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风的现象。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风的观察日记,记录他们在家中观测到的风的现象,并尝试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5观测风》优质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教学设计出示一个风向标,风向标也可以帮我们测量风。
利用课外时间制作一个风向标,看看它测风向时跟小风旗有何不同?课后练习:1.填空。
(1)小风旗指向西北方向,当时的风向是( )。
(2)风旗微动时我们记录的风速等级是( )。
2.用自制的小风旗观测明天的风向和风速,并且做好记录。
板书设计: 观测风风向 风速 (风吹来的方向) (风的大小)北西 东0级 1级 2级南教后反思: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学本教学导学单课题3.5观测风 班级 姓名 时间学习目标:1.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学会自制简易小风旗。
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
北风西风 东风南风3.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课前准备:制作小风旗材料——1块长约35厘米,宽20厘米的轻薄软布、1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硬纸板、1个订书器;制作风向标的材料——1根硬吸管、1张边长大约15厘米的硬纸板、大头针。
学习内容:一、题目制作一面简单的风旗。
简单概括为:()—()—()。
二、题目利用风旗如何判断风速和风向?1.用小风旗测风速的方法。
学生举起小风旗,用嘴吹气,分别制造无风、微风、大风,这三个等级可以分别用()级、( )级、( )级来代替,练习小风旗的使用。
2.用小风旗测风向的方法。
风向是风()的方向,通常用()个方位来描述。
如北风是由()面吹过来的风,东南风是由()方向吹过来的风。
3.到室外测风向和风速,记录在下表中。
(填写当天的天气日历)学习收获:教师寄语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
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
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
认真学习使自己进步,只有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断前行,做自己所能做的一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心作怪。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5《观测风》教案
教科版科学3.5《观测风》教学设计课题观测风单元 3 学科科学年级 3学习目标科学知识风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科学探索通过地面物体和自制的风旗、风向袋等判断风向和风速,并对判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原因科学态度1、知道利用工具能使对风的观测更准确2、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重点自制小风旗,并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记录观察结果。
难点观测风向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你能说说下面的诗句描写的是哪种天气现象吗?①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②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2、风是天气现象的重要指标之一。
风能听得到,看得见吗?能用哪些词语来描述风呢?【点拨】风能听见,看不见。
我们常常这样描述风:冷、冰冷、大、猛……3、想一想:风是怎么形成的呢?4、这是一幅天气预报图,你能找到有关风的预报吗?风的大小和方向,我们用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出来?在欣赏诗歌的同时,分析判断描述的天气现象学生描述风回忆回答: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寻找回答:东北风,微风级;微风通过诗句引出风的天气现象了解风的特点以及如何去描述风风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讲授新课一、探索风的大小和风向1、导入(1)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风向袋等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
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如北风是由北面吹过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方向吹过来的风。
(2)风速是指风每秒钟行进多少米。
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对照“蒲福风力等级表”记录风速。
记录时,要注明“蒲福风力等级”。
2、小资料:蒲福氏风级认真听明确风向和风速的科学概念蒲福氏风级是英国人弗朗西斯·蒲福于1805年根据风对地面物体或海面的影响程度而定出的风力等级。
按强弱,将风力划为"0"至"12",共13个等级,即目前世界气象组织所建议的分级。
3、蒲福风力等级表4、依据“蒲福风力等级表”,你能根据地面物体判断风速吗?二、做一做:制作一面简单的风旗1、选择材料①旗面材料:选一块轻薄的布,长约35厘米,宽约20厘米②旗杆材料:再选一张硬纸板,长约40厘米,宽约6厘米2、制作过程①硬纸板对折,将布对齐折痕放入纸板内②将纸板合上③用订书器将纸板订结实3、注意哪些问题①纸板要有一定的硬度②布要柔软一些的丝质品③使用订书机不要伤到手【拓展】也可以试做一个风向袋①用废纱巾等轻的纺织品,缝一个圆锥形口袋,把袋口固定在铁丝圈上,便成了一个风向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观测风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测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学会自制简易小风旗,能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
3、利用科学专业的工具能使对风的观测更准确,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实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教学难点:学会制作小风旗,用自制的小风旗正确地测量风向和风力,并记录观察结果。
教学过程:聚焦一、出示动图:提问:1、上面这张图片只要呈现了什么自然现象?(大风或者台风)2、关于风,你发现了它有什么特点吗?(ABC)A:是空气流动引起的B:看不见,但是感觉得到C:可以用方向和速度等来描述二、出示天气预报截图:提问:上图是深圳某一天的天气预报截图,在图中你发现了关于风的信息了吗?(西南风2级)三、谈话:同学们都发现了是西南风、2级。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风其实就是空气的流动。
空气看不见,所以风也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得到风的存在。
通过我们的观察,我们发现大自然的青烟飘动,红旗在飘扬,特别是刚刚大家看到动图里大风下树木摇晃的厉害,这些现象都说明了风的存在。
我们可以通过风中物体的运动变化,间接感知风的存在。
所以我们只要善于去观察我们身边物体的变化,我们就可以像“科学家”一样一起去观测风。
探究“小科学家”们,我们要观测风,首先我们要知道如何描述风呢?你有什么想法吗?(通过风向和风力来描述)一、学习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播放视频:风向)一共有八个风向,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二、学习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大小。
(播放视频:风力)在预报和记录天气时,我们可以对照蒲福风力等级表”来记录风力。
三、自制一面小风旗(播放视频:制作一面简单的风旗)我们可以利用自制的小风旗来测量风的风向和风力大小,具体步骤请观看视频。
四、测量风的风向和风力大小(播放视频:测量风)1、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如学校的操场中央。
3.5观测风(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6.风的利用:风可以被用来发电,这就是风力发电。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对环境友好。
7.风速计和风向标的原理:风速计是用来测量风的速度,风向标是用来指示风的方向。风速计通常是通过测量空气流动的阻力来计算风速的,风向标则是通过风向标的转动来指示风的方向。
8.天气预报中的风速等级和风向:天气预报中的风速等级和风向是根据风对地面物体的影响来划分的。风速等级越高,风对地面物体的影响越大。风向则是指风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表示。
9.风的分类:风可以根据速度和方向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微风、大风、台风等。微风是指风速在0-5米/秒之间的风,大风是指风速在6-10米/秒之间的风,台风是指风速在11-30米/秒之间的风。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风的特征和形成原因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风的定义、特征以及形成原因,这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2.风向和风速的观测方法: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观测风向和风速,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技能。
难点:
1.风的形成原因的抽象理解:风的形成原因涉及气象学知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可能较难理解。
2.风向和风速的观测方法的实践操作: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学习风向和风速的观测方法,但可能存在操作上的困难。
板书设计
1.板书内容:
(1)风的定义和特征:速度、方向、温度、湿度等。
(2)风向和风速的观测方法:风向标、风速计。
(3)天气预报中风的表示方法:风速等级、风向。
(4)风的形成原因:地面和空气的温差。
(5)风的作用和影响:气候、交通、建筑等。
(6)风的利用:风力发电。
2.板书形式:
(1)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展示风的定义和特征,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5《观测风》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5《观测风》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测风》是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的基本特点和测量方法。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风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观测风的技巧和方法上,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此外,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是本课教学的重要出发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的基本特点和测量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观测风的技巧和方法。
2.风速和风向的测量。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风的迹象,了解风的特点。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观测风的方法。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测风的体验和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风速计、风向标、计时器等。
2.学具:每人一份观测风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到的风,激发学生对风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风的特点和如何测量风呢?”2.呈现(10分钟)介绍风速计和风向标的作用,讲解观测风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测风实验,记录风速和风向。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4.巩固(5分钟)学生互相交流观测风的体验和心得,分享风速和风向的数据。
教师点评学生的观测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观测风的技巧。
5.拓展(5分钟)讨论:风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思考风的作用。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观测风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观测风记录表,观察并记录家里或学校附近的风速和风向。
8.板书(课后整理)根据本课的内容,设计一份板书,突出观测风的要点。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5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
新教科版2019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第5课《观测风》教案
新教科版2019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第5课《观测风》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测风》是新教科版2019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风的形成和观测风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天气方面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风的形成和观测风的细节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成和观测风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风的形成和观测风的方法。
2.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风的形成和观测过程,了解风的特点。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观测风的方法。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风的形成和观测风的详细方法。
2.实验器材:风车、风向标、测量工具等。
3.分组讨论的表格和纸张。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风的形成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风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风的形成过程和观测风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观测风的方法。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实际操作观测风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观测风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5. 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观测风来预测天气变化?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的思考。
6.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观测风的重要性。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5《观测风》教科版
第三单元第五课《观测风》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
自制简易小风旗;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使用工具能使对风的观测更准确。
【教学重点】
通过自制简易小风旗来测量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
感受到使用工具对科学知识的分析与理解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制作小风旗的材料——1块长约35厘米,宽20厘米的轻薄的软布、1块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硬纸板、1个订书器;制作风向标的材料——1根硬吸管、1张边长大约15厘米的硬纸板、大头针。
风向图、蒲福风力等级表、有关飓风、台风的视频。
【教学流程】。
《3.5观测风》学历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观测风》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观测风”,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重要一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风的基本概念、风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观测和记录风的变化。
本课将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为后续学习气象学和环境保护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 了解风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因,知道风速和风向的测量方法。
2. 学会使用简单的观测工具(如风向标、风速计)进行风的观测和记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气象学的兴趣。
4. 让学生了解风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三、评价任务1. 评价学生对风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因的理解程度,能否准确描述风的产生过程。
2. 评价学生使用观测工具进行风的观测和记录的能力,观察记录是否准确、完整。
3.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4.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风的影响及环保意识的理解程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风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风的存在,并讨论风的相关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新知: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风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因,介绍风的观测工具和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使用风向标和风速计进行风的观测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观测技巧。
4.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观测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风的观测方法和记录技巧。
5. 拓展延伸:教师通过提问或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风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环境。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简单的问答或小测试,检测学生对风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因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记录一段时间内风的观测数据,并分析风的变化规律及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 作业评价: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风的观测和记录能力以及对风的影响及环保意识的理解程度。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5 观测风 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5 观测风教案教学设计5.观测风【教材简析】通过前面4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并且已经学会了气温和降水量的观测。
本节课主要研究风的观测,自制小风旗来测量风向和风速。
探索板块,简单介绍了利用地面物体来感知风,然后介绍风旗的制作,并利用自制的风旗测定风速和风向。
观察风吹动旗子的状态来估计风速,把风速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比较对地面物体和小风旗的观测结果比较,从而体会简单工具对测量的作用。
拓展板块,拓展是一个小制作活动,利用简单材料制作一个风向标,并用自制风向标测风向和风速。
这也是一个很有意义而且适合小学生的制作活动。
【学情分析】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定风向是一件困难的事,他们不清楚是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还是把风吹去的方向确定为风向。
“蒲福风力等级”对学生来说相对复杂。
本课中,学生是通过制作风旗,观察风旗的状况确定风速的三个等级和风向,并用这种方法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风的观察和记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自制简易小风旗。
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使用工具能使对风的观测更准确。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自制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
难点:利用身边事物对风向进行观测。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风向图、蒲福风力等级表、有关台风视频。
小组:制作小风旗材料——1块长约35厘米,宽20厘米的轻薄软布、1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硬纸板、1个订书器;制作风向标的材料——1根硬吸管、1张边长大约15厘米的硬纸板、大头针。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一组风的照片]1.出示生活中刮风的照片,提问:观察照片,这些现象是如何引起的?(预设:是风引起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3.5观测风 教案
过渡并课件出示:风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因此,风的预报包括风速和风向两项。风速的大小常用风级来表示。风的级别是根据风对地面物体的影响程度而确定的。
课件出示气象预报中的风向风级。(强化学生对风向和风的级认识)
过渡:下面我们来逐一认识他们。
播放视频:
制作风旗与风向袋。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实验探究
探索三:利用风旗测量风的大小和方向
一、测量
课件出示:实验目的、方法步骤等。
结论:利用风旗可以简单测量风向和风速。
二、风向与风力
课件出示:风向与风力。
利用风旗测量风的大小和方向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研讨探究
研讨一:利用地面物体或风旗,如何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
认识风的两个要素风向和风级,为后面活动的进行储备知识。
在明确风的两个要素后,对聚焦问题:今天的风有多大?是什么方向的风?我们用什么方法能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呢?展开讨论。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学生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只是了解了风的形成。观测风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如何观测风?风有哪些要素?”是他们所不知的,因此有必要让他们了解风向和风级是风的两个要素,明确观测目标,为后面活动的进行储备知识。
新知探究
探究一:根据地面物体判断风
课件出示:
青烟飘动的方向和程度、红旗飘动的方向和程度
你还知道可以根据哪些现象判断风,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对照“蒲福风力等级表”来记录风速和风力。
播放视频《蒲福风力》
探究二:利用风级或风向袋来判断
课件出示:
1、制作一面简单的风旗
2、制作风向袋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
统编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观测风》教案教学设计
4.介绍用小风旗测风速的方法,让学生举起小风旗,用嘴吹气,分别制造无风、微风、大风,这三个等级可以分别用0级、1级、2级来代替,练习小风旗的使用。5.介绍用小风旗测风向的方法,出示“风向图”介绍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强调“风吹来的方向表示风向”。
6.带领学生到室外测风向与风速。带领学生到室外空旷的地方。
2.我们怎么知道风的存在?
3.你能描述今天的风吗?
4.很多同学们说到了风向和风速。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风向和风速呢?
5.揭示课题:观测风(板书)
二、探索:风向和风速的观测
1.出示图片,这面小风旗是用来测量风向与风速的简单装置,为了可以随时测量风速,每个人都来做一面小风旗。
2.学习教科书上自制小风旗的方法。
7. 回到教室,汇总观测数据,将它记录在当天的天气日历上。
8. 视频介绍蒲福风力等级表。
三、研讨测量风向与风速。
2.利用风旗或其他物体观测风向,观测结果相同吗?
四、拓展:自制风向标
1.出示自制风向标,我们还可以使用自制风向标来判断风向,演示风向标的使用。
统编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观测风》教案
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教学单元
第三单元 天气
总(8)课时
课题
5.观测风
第(5)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
自制简易小风旗。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使用工具能使对风的观测更准确。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5《观测风》教案
教科版⼩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5《观测风》教案教科版科学3.5《观测风》教学设计课题观测风单元 3 学科科学年级 3学习⽬标科学知识风可以⽤风向和风速来描述科学探索通过地⾯物体和⾃制的风旗、风向袋等判断风向和风速,并对判断结果进⾏⽐较,分析原因科学态度1、知道利⽤⼯具能使对风的观测更准确2、提⾼观察天⽓现象的兴趣和好奇⼼。
重点⾃制⼩风旗,并⽤⾃制的⼩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记录观察结果。
难点观测风向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活动设计意图导⼊新课1、你能说说下⾯的诗句描写的是哪种天⽓现象吗?①夜阑卧听风吹⾬,铁马冰河⼊梦来②⼈⾯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2、风是天⽓现象的重要指标之⼀。
风能听得到,看得见吗?能⽤哪些词语来描述风呢?【点拨】风能听见,看不见。
我们常常这样描述风:冷、冰冷、⼤、猛……3、想⼀想:风是怎么形成的呢?4、这是⼀幅天⽓预报图,你能找到有关风的预报吗?风的⼤⼩和⽅向,我们⽤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出来?在欣赏诗歌的同时,分析判断描述的天⽓现象学⽣描述风回忆回答:空⽓的流动形成风寻找回答:东北风,微风级;微风通过诗句引出风的天⽓现象了解风的特点以及如何去描述风风可以⽤风向和风速来描述讲授新课⼀、探索风的⼤⼩和风向1、导⼊(1)我们可以利⽤地⾯的物体、风旗、风向袋等知道风的⼤⼩和⽅向。
风向是风吹来的⽅向,通常⽤⼋个⽅位来描述。
如北风是由北⾯吹过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吹过来的风。
(2)风速是指风每秒钟⾏进多少⽶。
在天⽓⽇历中,我们可以对照“蒲福风⼒等级表”记录风速。
记录时,要注明“蒲福风⼒等级”。
2、⼩资料:蒲福⽒风级认真听明确风向和风速的科学概念蒲福⽒风级是英国⼈弗朗西斯·蒲福于1805年根据风对地⾯物体或海⾯的影响程度⽽定出的风⼒等级。
按强弱,将风⼒划为"0"⾄"12",共13个等级,即⽬前世界⽓象组织所建议的分级。
3、蒲福风⼒等级表4、依据“蒲福风⼒等级表”,你能根据地⾯物体判断风速吗?⼆、做⼀做:制作⼀⾯简单的风旗1、选择材料①旗⾯材料:选⼀块轻薄的布,长约35厘⽶,宽约20厘⽶②旗杆材料:再选⼀张硬纸板,长约40厘⽶,宽约6厘⽶2、制作过程①硬纸板对折,将布对齐折痕放⼊纸板内②将纸板合上③⽤订书器将纸板订结实3、注意哪些问题①纸板要有⼀定的硬度②布要柔软⼀些的丝质品③使⽤订书机不要伤到⼿【拓展】也可以试做⼀个风向袋①⽤废纱⼱等轻的纺织品,缝⼀个圆锥形⼝袋,把袋⼝固定在铁丝圈上,便成了⼀个风向袋。
三年级科学上册--3.5 观测风(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3.5《观测风》教案风力是风的强度,气象上用风级表示。
风级一般分为 13级,速度在每秒0.2米及以下的是0级风,速度在每秒32. 5米及以上的风是12级风。
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对比蒲福风力等级表”(见下图)来记录风速和风力。
播放蒲福风力等级表相关科普视频。
你现在知道它们的风力了吗?对比可知,图1 青烟飘动,风力或许为1级。
图2 红旗飘动,风力或许为3级。
图3 小树摇摆,风力或许为5级。
2.风向谁来说一说方向?那风的方向呢?风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有八个方向(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学生对比蒲福风力等级表推断三张图片中风的等级。
学生回答东南西北等等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
通过对比能知道风的风力大小。
通过交流,老师指导,知道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让袋口迎着风,在风的作用下,风向袋布满空气并飘向风吹去的地方。
如风向袋飘向西方,说明风从东面吹来,此时风向便是东风。
在有风的天气(风力最好在3级以上)到院子里或操场上,先辨认一下东、西、南、北的准确方位,再观察在1~2分钟里风向袋飘动的方向。
在这段时间里,风向袋指向哪个方向的时间最长,那么该方向的反方向便是当时的风向。
三、利用风旗测量风的大小和方向播放视频《利用风旗测量风的大小和方向》试验材料:风旗、方位图、指南针、粉笔等。
试验步骤:(1)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如远离楼房的操场中央。
(2)展开方位图,用指南针确定好方位。
(也可以将确定好的方位在粉笔画在操场的地面上。
(3)举起风旗,观察2分钟,用0、1、2表示当天的风速,分别代表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
(4)将风向和风速等级记录在当天的天气日历上。
要点提示:假如在测量时,风旗不是固定地指向一个方向,可以多观测一段时间,看看这段时间,风旗指向在哪个方向的时间比较长,就把那个方向确定为此时的风向。
观察记录:观看视频试验材料,合作完成测量内容,观察试验现象并记录。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案《3.5观测风》
让我们一起制作一个小风旗吧。
1.把硬纸板对折。
2.把红布夹在纸板上部;接着用订书器固定纸板。
3.打开小风扇测试,看风旗能否自由飘扬。
小组合作制作风旗
学生学习风旗的制作方法,借助风旗来感受风的变化。
测量风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小组讨论并回答
使学生感受进行科学测量前要有严谨的思考与准备,明确测量的目的、方法。
教学资源
学生活动手册(每人1本)、直尺(1把)、剪刀(1把)、铅笔(1支)、订书器(1个)、红布(1块)、指南针(1个)、方位图(1张)。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小风扇、指南针、方位图、小风旗和风向标。
2、教学设计
一、聚焦
今天的风有多大?
风向是什么?怎样测量?
学生思考并回答
将感性的观察提升到理性地思考:风向与风速怎么测得的?
小组合作测量风向和风速
学习测风
三、研讨
小风旗测定的风向与风向标一致吗?
学生室外观察、记录天气;室内讨论并描述天气特征
学生通过对地面物体与小风旗的测量结果的比较,引导学生体会简单工具对测量的作用。
四、拓展
你了解蒲福风力等级吗?
小组讨论
了解蒲福风力等级
怎样测量风向和风速?
1.选择室外空旷的地方测试风向。
2.借助指南针确定方位,调整方位盘与指南针指示的方向一致。
3.明确小风旗飘动的反方向即风向。
4.采用文字或箭头来记录风向。如果采用箭头方向记录风向,纸上记录时应遵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
5.根据风旗的飘动情况确定风的大小,即风速,记录风速等级(0、1、2) 。
重点:1.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制作简易风向标和小风旗。运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观测风》教科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风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风对建筑物的影响。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使用风向计和风速计来观测和记录风向和风速。
在新课讲授和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时,合作意识较强,能够主动交流、探讨问题。但在重点难点解析环节,仍有部分学生对风向和风速的观测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风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注意到,学生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许多有趣的观点,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鼓励这些学生,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加关注他们的参与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风的成因:解释风是由于空气温度和压力差异导致空气流动的结果,强调这是造成风向和风速变化的核心因素。
-风向和风速的观测方法:教授学生如何使用风向计和风速计进行准确观测,包括如何读取仪器数据和记录观测结果。
-风与天气变化的关系:通过实例分析,让学气情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观测风》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观测风》选自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引导学生认识风,了解风的成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教授学生使用简单工具(如风向计、风速计)来观测和记录风向和风速;通过观察天气现象,让学生探讨风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结合生活实际,教育学生如何根据风向来预测天气变化,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环保节能,减少风力对环境的影响。教学内容还包括进行实地观测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风的力量,并学会记录观测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5 观测风教案教学设计5.观测风【教材简析】通过前面4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并且已经学会了气温和降水量的观测。
本节课主要研究风的观测,自制小风旗来测量风向和风速。
探索板块,简单介绍了利用地面物体来感知风,然后介绍风旗的制作,并利用自制的风旗测定风速和风向。
观察风吹动旗子的状态来估计风速,把风速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比较对地面物体和小风旗的观测结果比较,从而体会简单工具对测量的作用。
拓展板块,拓展是一个小制作活动,利用简单材料制作一个风向标,并用自制风向标测风向和风速。
这也是一个很有意义而且适合小学生的制作活动。
【学情分析】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定风向是一件困难的事,他们不清楚是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还是把风吹去的方向确定为风向。
“蒲福风力等级”对学生来说相对复杂。
本课中,学生是通过制作风旗,观察风旗的状况确定风速的三个等级和风向,并用这种方法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风的观察和记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自制简易小风旗。
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使用工具能使对风的观测更准确。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自制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
难点:利用身边事物对风向进行观测。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风向图、蒲福风力等级表、有关台风视频。
小组:制作小风旗材料——1块长约35厘米,宽20厘米的轻薄软布、1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硬纸板、1个订书器;制作风向标的材料——1根硬吸管、1张边长大约15厘米的硬纸板、大头针。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一组风的照片]1.出示生活中刮风的照片,提问:观察照片,这些现象是如何引起的?(预设:是风引起的。
)2.提问:我们怎么知道风的存在?(预设:观察各种事物)3.提问:你能描述今天的风吗?(生自由回答)4.很多同学们说到了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和风速(风的大小)。
提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风向和风速呢?(生自由回答)5.揭示课题:观测风(板书)二、探索:风向和风速的观测(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一套制作小风旗材料、学生活动手册]1.出示图片,这面小风旗是用来测量风向与风速的简单装置,为了可以随时测量风速,每个人都来做一面小风旗。
2.学习教科书上自制小风旗的方法。
3.分发材料,小组合作完成小风旗的制作。
4.介绍用小风旗测风速的方法,让学生举起小风旗,用嘴吹气,分别制造无风、微风、大风,这三个等级可以分别用0级、1级、2级来代替,练习小风旗的使用。
5.介绍用小风旗测风向的方法,出示“风向图”介绍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强调“风吹来的方向表示风向”。
6.带领学生到室外测风向与风速。
带领学生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如远离楼房的操场中央,可将确定好的方位用粉笔画在操场的地面上。
学生在画有方位的地方进行两分钟测量并记录风向。
若出现方向不稳定的情况,就把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方向确定为此时的风向。
观测风旗的情况,让学生用 0、1、2 来表示当天的风速。
7.回到教室,汇总观测数据,将它记录在当天的天气日历上。
8.视频介绍蒲福风力等级表。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5分钟)1.回顾观测活动,说说怎样利用自制的风旗测量风向与风速。
2.提问:利用风旗或其他物体观测风向,观测结果相同吗?(预设:相同,若出现不同,可能因为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改变。
)四、拓展:自制风向标(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一套自制风向标材料]1.出示自制风向标,我们还可以使用自制风向标来判断风向,演示风向标的使用。
提问:它是怎么判断风向的?(预设: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2.使用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时应注意:第一,明确所在的方位是正确判断风向的基础。
第二,风向的观测活动一定要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进行。
3.出示讲解风向标制作过程,布置每个人课后制作一个风向标,比较风向标与小风旗在观测风时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5.观测风风向:八个方位风速:三个等级(0级无风 1级微风 2级大风)【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风的方向一栏记录时,建议让学生先把观测时间内所出现过的方向都记录下来,然后再把出现次数最多的作为风向。
【作业设计】1.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风速可以用简化的形式划分为()等级。
A.三个B.四个C.五个2.用简化的风速等级划分风速时,数“0”表示()。
A.无风B.微风C.大风3. 下列各种现象可以用来判断风向的是()。
A.汽车行驶的方向B.树叶飘动的方向C.足球滚向的方向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水沸腾了教案教学设计2、水沸腾了〈〉(【学习内容】新教科版三年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水沸腾了》【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1.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
2.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探究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2.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时要抓住沸腾时的主要特点及发生沸腾现象的顺序来进行观察。
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等。
【学习难点】教学仪器的组装,使用仪器时的讲解示范,学生使用仪器时教师的指导。
【学习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时钟、湿抹布。
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
【学习流程】一、聚焦1、同学们,你在家里烧过开水吗(出示书中的第一幅烧水的图片或是几幅翻滚的火锅的图片)?请你说说水烧开时有什么现象发生?。
家里的锅是不透明的,现在,我们就把这个现象搬到实验室里,来研究一下(出示图中烧水的实验装置)。
这样,我们会看得清楚一些。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二、探索1.说一说或画一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请同学们回答(这里我采用让学生说一说的方式):讲解:当水加热到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水面时就是水沸腾的现象(板书:《水沸腾》)。
那么水沸腾有哪些秘密呢?我们就来实验一下。
2.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1).识实验器材和使用方法1).介绍:三角架、石棉网、烧杯2).讲解酒精灯的使用方法:A、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使其平整,然后检查灯里有无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1/4,少于2/3。
在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最好要盖两次,不可用嘴去吹灭,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
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给物质加热酒精灯灯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在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A.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C.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教师要边讲解边示范,也可以用微课的形式或是视频播放来进行讲解。
)4).安全教育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时要注意安全教育。
用课件出示书中的提示:A.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C.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D.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三、研讨1.实验一: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1).出示:(活动手册表格)1、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时间0 分钟 2 分钟 4 分钟 6 分钟8 分钟温度计的示数水的变化2).先进行猜测,然后每组在实验时填写一份活动手册里的记录单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汇报5).师生总结水在没加温时是常温,当水温上升到100 摄氏度时开始沸腾,继续加温则水的温度保持在100 摄氏度不变。
2.实验二: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出示:(活动手册表格)2、水沸腾时的活动记录水沸腾水沸腾时水沸腾时时的温度水中的现像水面的现象1).先进行猜测,然后每组在实验时填写一份活动手册里的记录单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4).师生总结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摄氏度;水中有很多气泡上升;气泡在水面破裂逬出水花,水面的水会不停翻滚;水面上会有大量的水气飞向空中。
四、.讲解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正常大气压下为100℃)温度计100 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2.水变成水蒸气后的体积有没有变化呢?教师演示:将套有排空气体的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观察袋子的变化。
(水蒸气将袋子鼓起)1).说明了什么呢?2).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呢?(师生共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