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案)
第一节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doc
执教时间: 2014 年 2 月 20 日( 第一周星期四 )累计2节课题: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由《沁园春·雪》引入北方地区的学习。
你知道我国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板书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请学生完成导学案之自主学 1 至 4 。
明确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二、【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1 、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一线以北,东临海和海。
2 、地形:以和为主。
东部有广阔的平原和平原;西部有的黄土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和,大部分地区属于。
大部分属于(干湿区)。
4 、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
X|k | B| 1 .c|O|m分别请学生发言指图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板书 )1 、范围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P9 图 6.3 说明北方地区的位置: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等。
(板书 )2 、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请学生指图课本P9 图 6.3 说明北方地区的地形。
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一下地形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东。
(板书 )3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 1 ,解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差异。
初中地理_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活动: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1、找出下列地理事物名称(1)山脉(2)地形区《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段学生,具备一定的区域分析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此外,学生生活在北方地区,对家乡的地理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生活经验,再加上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部分世界区域的地理特点,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积累和经验,这些都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
但北方地区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中国地理分区,学生虽然已经有了分区地理的学习经验,但北方地区相对世界区域来说,范围更小,内容更细致更深入,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肤浅,需要进一步探究。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需要注重对上学期所学内容的回顾,将上学期所学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课堂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解剖自然环境的相应知识并平稳过渡到北方地区与其农业相互关系上来。
最终使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为后面其他章节的区域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归纳北方地区地理位置特点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目的是分析本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进而理解北方人民怎样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农业的。
另外,对自然环境影响农业生产等更内容的学习,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思维能力,尤其是对于后面其它地区的学习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及学生应重视对其的学习过程多大的指导。
鉴于此,教学中要很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思考、探讨。
通过本节课学习,一要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解一个地理区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二要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理念。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效果分析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课堂的学习内容体现了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在联系,并能从北方地区的实际出发,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适应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提高对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适应性。
2. 教学难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换及其原因;农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的相关教材、图片、案例等;地图、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教材内容;收集有关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案例,引起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2. 教学内容与活动: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如气候、地形、植被等;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绍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如旱地农业、畜牧业等;分析农业生产方式与自然特征的适应性,如平原地区的粮食生产、山区的小杂粮生产等;探讨农业生产方式转换的原因,如技术进步、政策调整等;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水土流失、污染等。
3.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强调农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出环保意识。
五、作业布置:1. 结合教材,总结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方式;2. 分析农业生产方式转换的原因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 收集有关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案例,进行课堂分享。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提问,了解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的理解程度;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点;(2)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农业分布;(3)了解影响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表,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2)通过实例,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3)学会运用地理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关注度。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1)气候特点(2)地形特点(3)水资源特点3. 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1)粮食作物种植(2)经济作物种植(3)畜牧业发展4. 北方地区农业分布(1)粮食主产区(2)经济作物主产区(3)畜牧业发展区5. 影响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气候因素(2)地形因素(3)水资源因素(4)社会经济因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2)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农业分布;(3)影响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气候、地形、水资源对农业的影响;(2)如何解决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地图和图表分析法:通过地图和图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分布;2.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地图和图表;2. 相关实例材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农业生产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农业分布。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王建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如旱地农业、畜牧业等;能够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和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运用比较法,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农业发展、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冷干燥的冬季;地形:平原、高原、山地等地形特点;土壤:黑土、黄土地等土壤类型。
2. 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旱地农业:以小麦、玉米等作物为主;畜牧业:以牛、羊等家畜为主;特色农业:如黑龙江的北大仓、河北的葡萄园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特点;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2. 教学难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2. 学具:笔记本、笔、地图等;3. 教学环境: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北方地区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2. 讲授新课:讲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如气候、地形、土壤等;介绍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如旱地农业、畜牧业等;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3. 案例分析:展示北方地区的农业案例资料,如黑龙江的北大仓、河北的葡萄园等;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法,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结果。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强调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特征;掌握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和农业特点;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观察和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北方地区农业的特点和发展策略;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学生关注农业发展、珍惜粮食资源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和农业特点;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可持续发展策略在北方地区农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掌握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发展相关知识;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方法。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准备笔记本和笔,做好记录;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提问学生对北方地区的了解,引发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的思考。
2. 讲解与展示:讲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如气候、地形、土壤等;展示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和农业特点,如小麦、玉米、大豆等;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水资源、自然灾害等。
3. 案例分析与讨论:提供一些北方地区的农业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农业特点和发展制约因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可持续发展策略在北方地区农业中的应用。
4.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特点;让学生反思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作业,评价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思考与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评价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4. 总结与反思:通过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评价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是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生产情况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介绍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特征,以及农业生产的类型、布局和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状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概念,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生产情况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农业生产的实际操作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布局和存在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农业生产类型、布局和存在的问题。
2.难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北方农业生产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调查、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3.准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了解程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介绍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特征,以及农业生产的类型、布局和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案(有答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能够描述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的关系。
3.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学习过程】一、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1.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北方地区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是华北、东北平原,西部是黄土高原。
3.北方地区气候:①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主要在暖温带,东北平原主要在中温带,北方地区北部是面积不大的寒温带。
最热月均温20℃以上,最冷月均温0℃以下。
②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mm,属于干湿区中的半湿润区。
③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且雨热同期。
4.北方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把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称为“黄土地”。
5.活动:对比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三个地区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认识北方地区的气候异同。
(1)总结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答:石家庄冬季气温比齐齐哈尔高,因为石家庄纬度较低,这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石家庄夏季降水比齐齐哈尔多,因为石家庄距海洋更近,这是海陆因素的影响。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答:石家庄夏季降水较多,因为石家庄距海洋更近,这是海陆因素的影响。
二、北方地区的农业。
1.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2.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优势:①平原广阔,耕地集中。
②土壤肥沃。
③雨热同期。
3.北方地区主要作物: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小部分种水稻),经济作物有甜菜、棉花、大豆。
4.北方地区农业发展面临问题: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春旱严重。
5.春旱的成因:降水量小且集中在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故春旱严重。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2)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如旱地农业、畜牧业等;(3)了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和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调查和分析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3)运用综合分析法,探究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热爱和保护农业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2)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3)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2)学生运用综合分析法探究农业发展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的相关资料;(2)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案例及图片;(3)小组合作调查问卷。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课文内容;(2)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的基本概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北方地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这些特征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2. 探究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1)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分析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如温度、降水等;(3)讨论北方地区的地形、土壤等自然特征。
3. 分析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1)介绍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如旱地农业、畜牧业等;(2)分析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及适应条件。
4. 探究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1)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调查和分析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影响因素;(2)汇报调查结果,讨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掌握了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点;(2)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及其发展状况;(3)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观察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2)运用比较法,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差异;(3)采用案例分析,探讨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对策。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的热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2)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提高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关注度;(3)培养学生具备区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1)气候特点(2)地形特点(3)水资源特点3. 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1)粮食作物(2)经济作物(3)畜牧业4.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1)优势(2)制约因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2)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3)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2.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分析;(2)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1)北方地区的地图和图片;(2)相关案例材料;(3)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学工具:(1)投影仪;(2)计算机;(3)白板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北方地区的地图和图片,引起学生兴趣;(2)提问:你们对北方地区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教授新课(1)讲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3)介绍北方地区的农业特色;(4)探讨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3. 案例分析(1)呈现案例材料,引导学生关注;(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3)全班交流,分享各组的分析结果。
4.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2)引导学生思考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3)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2. 使学生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了解其农业特点和优势。
3. 培养学生对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认识,提高其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气候、地形、植被等。
2. 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等。
3. 北方地区农业的特点和优势:土地资源、水资源、政策支持等。
4. 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环境保护、气候变化、产业升级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特点;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2. 教学难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北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北方地区典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生产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数据等。
2. 准备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案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以便进行小组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农业生产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导学:介绍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如气候、地形、植被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导做:分析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等,让学生掌握其特点和优势。
4. 导思:讨论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5. 导行: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北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
2. 使学生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等。
3. 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他们对我国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温带季风气候、寒冷干燥的冬季、温暖湿润的夏季。
2. 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平原、高原、山地、丘陵。
3. 北方地区的土壤特征:黑土、黄土地、沙土地等。
4. 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种植业(主要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等)、畜牧业(主要包括养牛、养羊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及其原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场景。
2. 案例分析法,以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为例,分析其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场景,引发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兴趣。
2. 讲解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讲解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 讲解北方地区的土壤特征,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 讲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分析其差异及其原因。
6. 案例分析:以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为例,分析其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7. 小组讨论:探讨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9.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调查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现状,提出改进措施。
10. 板书设计: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自然特征:1. 气候特征:温带季风气候、寒冷干燥的冬季、温暖湿润的夏季。
2. 地形特征:平原、高原、山地、丘陵。
3. 土壤特征:黑土、黄土地、沙土地等。
二、农业生产方式:1. 种植业:小麦、玉米、大豆等。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2)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3)学会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2)利用资料分析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等自然特征;(3)以案例分析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关注;(2)增强环保意识,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2)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3)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
2.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气候对农业的影响;(2)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2. 北方地区地图;3. 相关农业资料;4.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北方地区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2)提问:你们对北方地区有什么了解?引出本课主题。
2. 探究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1)引导学生观察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等特点;(2)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分析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1)介绍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2)引导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优势与限制。
4. 案例分析:(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北方地区农业案例;(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农业生产方式、优势与限制;(3)总结案例中的经验教训。
5. 农业可持续发展讨论:(1)引导学生思考北方地区农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2)分组讨论,提出具体措施;(3)分享讨论成果,进行总结。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复习本课内容;2. 收集有关北方地区农业的资料,进行进一步了解;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思考深度和提出建议的创新性。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流程版
课前一分钟:朗诵《沁园春·雪》并配有幻灯片。
[导入新课]诗中描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讲授新课]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请各小组代表来抽取本组的讨论项目讨论活动一:第一小组:位置和范围1、说说北方地区的经纬度位置2、看图说出北方地区的海陆位置3、说出北方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区小组代表指图讲解:1、总结北方地区的经纬度位置。
2、找出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秦岭,并说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3、找出渤海、黄海,并输出海陆位置。
4、找出北方地区包括的省、自治区。
(包括黑、吉、辽三省、京、津、晋、鲁;冀、豫和陕的大部分;甘和宁的东南部、苏和皖的北部;内蒙古的东北部等。
面积:面积占全国20%,人口占全国的40% )第二小组:地形1、北方地区一什么地形为主2、北方地区的地形分布有么特点小组代表指图讲解:1、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2、找到主要山脉,山脉多东北西南走向。
3、说出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第三小组:河流1、北方地区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有什么样的特征?2、分析这些河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小组代表指图讲解:1、找出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及其支流汾河和渭河、京杭运河2、河流流量小,而且季节变化大,。
所以除东北以外,其他地区可使用的灌溉水源不足。
4、说出它们分别塑造了平原5、发展内河航运沟通了交通,但冬季结冰6、河流还可以提供人们生活用水。
第四小组:总体气候1、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之间?属于哪个干湿地区?2、北方地区的气温特点是什么?北方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3、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小组代表指图讲解:1、读出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400~800),并读出北方地区所在的干湿地区。
2、学生读出北方地区冬夏的气温范围(冬季小于0度),并读出北方地区的只要温度带。
3、总结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并说出气候类型。
过度:我们刚刚探讨了北方地区气候的总体特征,区域内部气候是否有差异?有怎样的差异呢?四组同学为大家展示他们的观点。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龙海市港尾中学黄玉臻一、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说出北方地区的主要耕地类型、经济作物、粮食作物。
2.利用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读图气温降水图分析春旱的分布地区、原因及应对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用图,进一步熟悉学生读图、用图的方法。
2.通过观察气温降水图,总结气候特点,进而分析对发展农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培养学生多方面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有哪些。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内部气候特征差异及其原因。
2.北方地区气候、地理等自然要素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3.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读图、分析、归纳、比较和交流的能力,在知识方面对于气候、地形等内容都有一定的掌握。
这都为本节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他们具有一定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但对资料进行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比较欠缺;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从他们感性趣的内容入手,并且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能大胆提出设想,提出探究性的解决办法。
三、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课前分好八个小组,并说明答课堂上以“红花”贴白板上为小组积分)·自主科学探究策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习惯。
它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设计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实证精神、创新意识·“探究式教学模式”:把发现和认知活动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教学过程分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个阶段。
四、资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材·专门为这节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和图片、导学案·多媒体教室1,答对一题加1分。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特征;(2)掌握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影响因素;(3)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和分析,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2)运用案例分析法,探讨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及其影响因素;(3)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2)提高学生对农业生产劳动的尊重和认同;(3)培养学生关注农业发展、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气候、地形、水资源等);3. 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旱地农业、畜牧业等);4. 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5. 案例分析:北方地区典型农业生产方式的探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及其影响因素;(4)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2.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和调整;(3)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地图和图片;2. 案例资料;3. 投影仪和白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北方地区的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和范围;(2)提问:请大家谈谈对北方地区的印象,有哪些自然特征?2. 教学新课:(1)讲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气候、地形、水资源等);(2)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介绍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旱地农业、畜牧业等);(4)讲解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3. 案例分析:(1)分组讨论北方地区典型农业生产方式的案例;(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并总结。
学案2:6.1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案2【学习目标】1.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2. 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
(基础目标)3. 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提升目标)【学习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学习过程】一、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1.范围:大体位于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一线以北,东临海和海。
2.地形:以和为主。
东部有广阔的平原和平原;西部有的黄土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和,大部分地区属于。
大部分属于(干湿区)。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
分别请学生发言指图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地形。
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一下地形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东。
读下图(课本P10图6.5),探究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
完成活动归纳: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带和带,大部分气候属于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冬季;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夏季。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毫米,属于。
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集中于季。
小结: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旱和冬春季节多沙尘暴。
由于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北方地区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请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完成5、6两题。
【北方地区的农业】5.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主要种植等粮食作物,以及等经济作物,称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6.找到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
(在书中做标注)请学生发言进行展示。
(小结)北方地区具有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夏季雨热同期等发展农业生产大的优势,但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有极大的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学案)
第六章北方地区导学案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说明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重难点】重点——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有哪些。
难点——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影响。
【自主学习】【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在下图中填绘我国四大分区的名称及其界线参考上图完成下列问题:1.范围:大体位于()、( )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一线以北,东临()海和()海。
2.地形:以( ) 和 ( )为主。
东部有广阔的( )平原和()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
3.气候: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和()(温度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
大部分属于()(干湿区)。
4. 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 。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 。
5.河流:找出主要河流,说出这些河流的水文状况(含沙量、结冰期、汛期)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北方地区的农业】6.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主要种植()、()、()等粮食作物,以及()、()、()等经济作物,称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7.找到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
(在书中做标注)【合作探究】1、读下图(课本P10图),探究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1)根据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情况,可以判断三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征是。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4)归纳: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带和带,大部分气候属于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冬季;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夏季。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 - 毫米,属于区。
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集中于季。
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影响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3、阅读课本P12图,探究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1)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北方地区导学案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说明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重难点】重点——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有哪些。
难点——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影响。
【自主学习】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在下图中填绘我国四大分区的名称及其界线
参考上图完成下列问题:
1.范围:大体位于()、( )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一线以北,东临()海和()海。
2.地形:以( ) 和( )为主。
东部有广阔的( )平原和()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
3.气候: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和()(温度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
大部分属于()(干湿区)。
4. 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 。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 。
5.河流:找出主要河流,说出这些河流的水文状况(含沙量、结冰期、汛期)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北方地区的农业】
6.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主要种植()、()、()等粮食作物,以及()、()、()等经济作物,称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7.找到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
(在书中做标注)
【合作探究】
1、读下图(课本P10图6.5),探究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
(1)根据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情况,可以判断三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征是。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4)归纳: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带和带,大部分气候属于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冬季;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夏季。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 - 毫米,属于区。
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集中于季。
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影响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3、阅读课本P12图6.8,探究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1)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2)华北平原春季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华北平原的人们
该如何应对春旱?
【课堂检测】
1.北方地区东临()
A:渤海和黄海B:东海和南海C:黄海和东海D:渤海和东海
2.下列属于北方地区地形区的是()
A:内蒙古高原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A:平原面积大B:土壤肥沃C:降水偏少 D :耕地集中连片
4 .下列属于北方地区气候类型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5.为缓解华北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大开采地下水
B 跨流域调水措施
C 兴建水库
D 海水淡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6 .华北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
B.滑坡和泥石流
C.台风
D.干旱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2013-01-14),北京连续3、4个月滴雨
未现,冬小麦缺水严重,人畜饮水困难突出,在南方诸省遭
遇多轮雨雪侵袭时,山东、河南、河北等9省市降水则持续
偏少,旱情迅速发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理角度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十年九春旱”的原因
有哪些?
(2)从图中信息可知旱情最为严重的省是()
A.山东
B.河南
C.河北
D.安徽
其影响因素是 ___ _ (海陆位置或纬度位置)。
(3)从小麦长势监测来看,小麦主产区的几个省的小麦长势
大多为_________,下列表述可能的原因有()
A.推广优质抗旱作物品种
B.2009年相比旱情持平
C.各地采取了有效的抗旱保墒措施
D.河水、地下水保证小麦及时灌溉
(4)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地区缺水问题,国家重点建设的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 。
课后练习
1.(2013·山东威海)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农作物有春小麦,华北平原农作物有冬小麦
B.东北平原农作物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东北平原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
D.东北平原属于半干旱地区,华北平原属于半湿润地区
2.(2013·湖南株洲)华北平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下列对其缺水原因的分析错
误的是()
A.工农业发达B.城市、人口众多C.水污染严重D.泥沙淤积严重
3.(2013·郴州)华北平原春季旱情较重,下列措施能缓解北方地区春旱用水紧张状况,且
符合课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4.(2013·宁阳)下列描述中,属于我北方地区环境特征的是()
A.河湖众多,水网纵横 B.气候湿润,降水充沛
C.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形平坦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5.(2013·武汉)关于北方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有大面积的黑土流失
B.华北平原遭受旱、涝、盐碱和风沙的威胁
C.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D.华北平原灌溉水源充足
6.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
(1)山脉: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河流: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省级行政中心:B__________,C__________
临海:D__________,E__________
(2)本区的耕地以__________为主,
气候为__________气候。
(3)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__
________,影响最严重的季节______
____。
(4)近几年5月下旬,山东某县部分农民驾驶收割机到河南、安徽一带参加收麦,然后再北上,这样做的原因是河南、安徽两省__________。
(5)北方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图中省区②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
这对黄河下游会带来哪些影响?______ ___
(6)自2013年9月23日以来,山东省大部分地区近140天基本无有效降水,发生了严重的秋冬春三季连旱。
请在图中用阴影绘出山东省,并请你为缓解山东省旱情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