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测控】(遵义专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十二章小结与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复习导学案-精选教学文档
第 1 页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回顾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判定方法,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计算和证算。
(2)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归纳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合理的推理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激发数学求知欲,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惯。
学习重难点:重点: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计算和证明。
难点:全等三角形的构造与证明。
一、构建全等三角形知识结构图二、自主学习重难点一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关系例1 如图,△OCA ≌△OBD ,C 和B ,A 和D 是对应顶点,请指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角. 跟踪训练1.如同△ABC ≌△CDA,且AB=C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C 和CA 是对应边 B.∠B 和∠D 是对应角 C.DA 和BC 是对应边 D.∠DAC=∠BAC重难点二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例2 已知△ABC ≌△A ’B ’C ’,且△ABC 的周长为20。
AB=8,BC=5,则A ’C ’等于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以得到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跟踪训练重难点三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重难点四 角平分线的性质 重难点五 文字命题的证明步骤: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三、合作研讨3、如图:在△ABC 中,∠C=90°,AC=BC ,过点C 在△ABC 外作直线MN ,AM ⊥MN于M ,BN ⊥MN 于N 。
求证:MN=AM+BN 。
4、如图,△AEC 和△DFB 中,点A ,B ,C ,D 在同一直线上,有如下四个关系式: ①AE∥DF, ②AB=CD, ③CE=BF ④∠E=∠F,。
(1)请用其中三个关系式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所有命题(用序号写出命题书写形式:“如果,,,那么”);(2)选择(1)中你写出的一个命题,说明它正确的理由。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全章导学案 第12章全等三角形全章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全章导学案 第12章全等三角形全章导学案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导学案 12.1 全等三角形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学习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难点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一.获取概念: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 、对应角: 、对应边: 。
(3)“全等”符号: 读作“全等于”(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5)如下图: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重合的,则△ABC △ A 1B 1C 1..点A 与 A 点是对应顶点;点B 与 点 是对应顶点;点C 与 点 是对应顶点. 对应边:对应角: 。
C 11CABA 1二 观察与思考:1.将△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DEF ;将△ABC 沿BC 翻折180°得到△DBC ;将△ABC 旋转180°得△AED .甲DCABFE 乙DCAB丙DCABE议一议: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即 ≌△DEF ,△ABC ≌ ,△ABC ≌ .(书写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启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 、 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 ,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求全等的一种策略. 2 . 说出乙、丙图中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三、自学检测1、如图1,△OCA ≌△OBD ,C 和B ,A 和D 是对应顶点,•则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 。
相等的角 。
D CABODC ABE C ABEO2如图2,已知△ABE ≌△ACD ,∠ADE=∠AED ,∠B=∠C ,指出其它的对应角对应边:AB AE BE 3.已知如图3,△ABC ≌△ADE ,试找出对应边 对应角 .4.如图4,,DBE ABC ∆≅∆AB 与DB ,AC 与DE 是对应边,已知: 30,43=∠=∠A B ,求BED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导学案12.1《全等三角形》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明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 、在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的全等图形的过程中,学会判断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 、积极投入,激情展示,做最佳自己。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学难点: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全等形。
回忆:举出现实生活中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的例子?同一张底片洗出的同大小照片是能够完全重合的(如图);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________ .(1) 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转,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__________ 和_______ 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转,旋转前后的图形__________ 。
(2) 如果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大小一定都相同吗?全等形的特征是和______2、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________________ (如下图)。
“全等”用符号“也”来表示,读作“全等于”,如上图记作△ABC^A A1B1C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对应顶点,A— A,B ― B1,C ― C ________ 叫对应边,A --> AB,AC—> —, _______ <-->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对应角,/ A/ A, / B<—>Z , / C-->Z_ 注意:书写全等式时要求把对应顶点字母放在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__________ 相等, __________ 相等。
用符号表示为•••△ABC^A A1B1C1--AB=AB, BC=B i C, AC=A i C(全等三角形的)••• / A= Z A i, / B= Z B i ,/ C= Z C (全等三角形的)A1Bi C、合作探究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一对最长的边是对应边,一对最短的边是对应边; 一对最大的角是对应角,一对最小的角是对应角。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复习课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复习课导教案复习目标1:知道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能利用全等条件判断两三角形全等。
2:能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来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
3.知道角的均分线的性质,会判断一个点能否在一个角的均分线上。
要点: . 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的综合应用,角均分线的性质和判断难点:典型例题和综合运用预习导学系统建立:总结本章知识点及相互联系 .◆核心梳理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可以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在一同,重合的极点叫做极点,重合的边叫做边,重合的角叫做角.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2.全等三角形的判断 .(1)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 2)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 3)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 4)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 5)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3.角均分线的性质及应用 .角的均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上.【预习自测】如图, P 是∠ AOB均分线 OF上一点, CD⊥OF于点于 C、D,则 CD P点到∠ AOB两点距离之和()A. 小于B.大于C.等于D.不可以确立P,并分别交OA、OB合作探究 -----不议不讲专题一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1. 在ABC中,∠B=∠C 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角对应相等的角是()A. ∠AB.∠BC.∠CD.∠B或∠C 100°,那么在ABC中与这100°【方法概括】怎样确立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1 / 11⋯⋯⋯2 / 113 / 11⋯ ⋯⋯ ⋯ 专题二对于全等三角形的判断问题⋯ ⋯ 2. 阅读教材“复习题 12”“ 13”,并达成下边的证明 .⋯ ⋯⋯ ⋯已知:如图,在△ ABC 和△ A 1B 1 C 1 中, AB=A 1B 1, AC=A 1C 1 ,BD,B 1D 1 分别是△ ABC 和⋯ ⋯△ A B C 的中线,且 BD=BD ,. 求证:△ ABC ≌△ A B C⋯ 1 1 1 1 11 1 1⋯ ⋯ ⋯ ⋯ ⋯ ⋯ ⋯⋯ [ 变式训练 1] 模仿上题,求证:有两条边和此中一条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锐角三角形全等。
(最新整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12章《全等三角形》全章导学案(14页,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12章《全等三角形》全章导学案(14页,含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八年级上:第12章《全等三角形》全章导学案(14页,含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八年级上:第12章《全等三角形》全章导学案(14页,含答案)的全部内容。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1 全等三角形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重点: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和性质的应用.难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应用.一、自学指导自学:自学课本P31-32页“探究、思考1、思考2”,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对应元素,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完成填空.(5分钟)总结归纳:(1)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7分钟)1.下列图形中的全等图形是d与g,e与h.2.如图,△ABC与△DEF能重合,则记作△ABC≌△DEF,读作△ABC全等于△DEF,对应顶点是:点A与点D,点B与点E,点C与点F;对应边是:AB与DE,AC与DF,BC与EF;对应角是:∠A 与∠D,∠B与∠E,∠C与∠F.,第2题图),第3题图) 3.如图,△OCA≌△OBD,C和B,A和D是对应顶点,相等的边有AC=DB,AO=DO,CO=BO,相等的角有∠A=∠D,∠C=∠B,∠COA=∠BOD.点拨精讲: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4.已知△OCA≌△OBD,若OC=3 cm,BD=4 cm,OD=6 cm。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RJ)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导学案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1 全等三角形学习目标:1.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正确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2.掌握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3.能够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难点: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一、知识链接1.已知△ABC.(1)画出△ABC向右平移1 cm后的△DEF.(2)△ABC和△DEF的形状______,大小_______;对应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对应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角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新知预习1.观察下列一组图片,思考问题.问题:图中有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图形吗?试把它们指出来.它们能够完全重合吗?你能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2.自主归纳:(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叫做全等三角形.(2)“全等”符号:________读作“全等于”.(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 (4)如图: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重合的,则△ABC_____△A 1B 1C 1.点A 与A 1点是对应顶点,点B 与点___是对应顶点,点C 与点___是对应顶点;对应边:________________;对应角:________________. 3.全等变换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自学自测如图,△OCA≌△OBD,C 和B ,A 和D 是对应顶点,则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有 ;相等的角有 ; 有____个三角形,分别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DCABO C 1B 1CAB A 1四、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问题1:观察思考:每组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问题2:观察下面两组图形,它们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归纳总结:全等形定义:能够________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全等形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_____和_____一定都相等.找一找:下面哪些图形是全等形?要点归纳: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_______________.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如图,点A和,点B和,点C和是对应顶点.AB和,BC和,AC和是对应边.∠A和,∠B和,∠C和是对应角.全等的表示方法:△ABC≌△FDE“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注意: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上.例1:如图,若△BOD≌△COE,指出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若△ADO≌△AEO,指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找一找下列全等图形的对应元素?要点归纳:寻找对应元素的规律: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般是对应边;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般是对应角;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般是对应角;4.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边是对应边,最小的边也是对应边;5.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角是对应角,最小的角也是对应角.探究点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想一想:把一个三角形平移、旋转、翻折,变换前后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要点归纳:全等变化: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变化了,但和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几何语言:∵△ABC≌△FDE,∴AB=FD,AC=FE,BC=D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A=∠F,∠B=∠D,∠C=∠E.(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如图,△ABC与△ADC全等,请用数学符号表示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并写出相等的边和角.例2 如图,△ABC≌△DEF,∠A=70°,∠B=50°,BF=4,EF=7,求∠E的度数和CF的长.例3 如图,△EFG≌△NMH,EF=2.1 cm,EH=1.1 cm,NH=3.3 cm.(1)试写出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2)求线段NM及HG的长度;(3)观察图形中对应线段的数量或位置关系,试提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并说明理由.想一想: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1.如图,△ABC≌△BAD,如果AB=4 cm, BD=3 cm,AD=5 cm,那么BC 的长是()A.5 cm B.4 cm C.3 cm D.无法确定2.在上题中,∠CAB的对应角是()A.∠DAB B.∠DBA C.∠DBC D.∠CAD3.如图,已知△ABC≌△BAD请指出图中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变式:如图:平移后△ABC≌△EFD,若AB=6,AE=2.你能求出AF的长吗?说说你的理由.解:∵△≌△,∴AB==,∴AB-=EF-.∴AF=EB=.4.如图,已知△ABC≌△AED,请指出图中对应边和对应角.变式:如图,已知△ABC≌△AED,若AB=6,AC=2,∠B=25°,你还能说出△ADE中其他角的大小和边的长度吗?5.如图,长方形ABCD沿AM折叠,使D点落在BC上的N点处,AD=7 cm,DM=5 cm,∠DAM=35.5°,则△ANM≌△ADM,AN= cm,NM= cm,∠NAB=.6.如图△ABC≌△DEF,边AB和DE在同一条直线上,试说明图中有哪些线段平行,并说明理由.摆一摆:利用平移,翻折,旋转等变换所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组成各种各样新的图形,你还能拼出什么不同的造型吗?比一比看谁更有创意!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1)图略.(2)相同相等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AB和DE,BC和EF,AC和DF ∠A和∠D,∠B和∠E,∠C和∠F 二、新知预习1.略2.(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2)≌(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4)≌ B1 C1 AB和A1B1,BC和B1C1,AC和A1C1∠A和∠A1,∠B和∠B1,∠C和∠C13.平移翻折旋转三、自学自测AC和DB,OC和OB,OA和OD ∠A和∠D,∠C和∠B,∠AOC和∠DOB 两△OCA,△OBD课堂探究二、要点探究探究点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问题1 每组中的两个图形的形状、大小相等.问题2 它们不是全等图形,因为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不相等.要点归纳完全重合形状大小找一找(2)和(7),(3)和(9),(5)和(12),(6)和(10)要点归纳全等三角形点D 点E 点F DE EF DF ∠D ∠E ∠F例1 解:△BOD与△COE的对应边为:BO与CO,OD与OE,BD与CE;△ADO与△AEO的对应角为:∠DAO与∠EAO,∠ADO与∠AEO,∠AOD与∠AOE.探究点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要点归纳位置形状大小全等解:△ABC≌△ADC;相等的边为:AB=AD,AC=AC,BC=DC;相等的角为:∠BAC=∠DAC,∠B=∠D,∠ACB=∠ACD.例2 解:∵△ABC≌△DEF,∠A=70°,∠B=50°,BF=4,EF=7,∴∠E=∠B=50°,BC=EF=7,∴CF=BC-BF=7-4=3.例3 解:(1)对应边有EF和NM,FG和MH,EG和NH;对应角有∠E和∠N,∠F和∠M,∠EGF和∠NHM.(2)∵△EFG≌△NMH,∴NM=EF=2.1 cm,EG=NH=3.3 cm.∴HG=EG–EH=3.3-1.1=2.2(cm).(3)结论:EF∥NM.证明如下:∵△EFG≌△NMH,∴∠E=∠N.∴EF∥NM.当堂检测1.A 2.B3.BA BD AD ∠ABD ∠BAD ∠D变式:ABC EFD EF 6 AE AE 6-2 44.AE AD ED ∠A ∠E ∠ADE变式:解:∵△ABC≌△AED,∴∠E=∠B=25°(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AD=AC=2,AE=AB=6(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5.7 5 196.解:AC∥DF,BC∥EF.理由如下:∵△ABC≌△DEF,∴∠A=∠2,∠1=∠E,(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AC∥DF,BC∥EF.摆一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 全等三角形全章复习和巩固导学案
全等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 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地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3.会作角的平分线,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会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知识网络】【要点梳理】【高清课堂:全等三角形单元复习,知识要点】要点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要点二、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思路要点三、角平分线的性质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到三边的距离相等.4.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辅助线在角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在角的平分线上取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段.要点四、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全等三角形是平面几何内容的基础,这是因为全等三角形是研究特殊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图形、圆等图形性质的有力工具,是解决与线段、角相关问题的一个出发点.运用全等三角形,可以证明线段相等、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角相等、两直线位置关系等常见的几何问题.可以适当总结证明方法.1.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1) 证明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3) 等式性质.2. 证明角相等的方法:SAS HL SSS AAS SAS ASA AAS ASA AAS⎧→⎧⎪⎪→⎨⎪⎪⎪→⎩⎪⎪→→⎧⎪⎪→⎧⎪⎪⎨⎨⎪→⎨⎪⎪⎪⎪⎪→⎩⎩⎪⎪→⎧⎪⎨→⎪⎩⎪⎩找夹角已知两边找直角找另一边边为角的对边找任一角找夹角的另一边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边的另一角找边的对角找夹边已知两角找任一边(1)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证明.(2) 证明两个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 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进行证明.(4) 同角(等角)的余角(补角)相等.(5) 对顶角相等.3.证明两条线段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的方法;可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到对应角相等,再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或垂直定义证明.4.辅助线的添加:(1)作公共边可构造全等三角形;(2)倍长中线法;(3)作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的翻折变换全等三角形;(4)利用截长(或补短)法作旋转变换的全等三角形.5.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维方法:(1)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和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需要我们敏捷、快速地发现两条线段和两个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及它们全等的条件.(2)如果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不充分时,则应根据图形的其它性质或先证明其他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以补足条件.(3)如果现有图形中的任何两个三角形之间不存在全等关系,此时应添置辅助线,使之出现全等三角形,通过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来研究平面图形的性质.1、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的为()A. B.C.D.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2、如图,△ABN≌△ACM,∠B和∠C是对应角,AB与AC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和对应角.【答案与解析】对应边:AN与AM,BN与CM对应角:∠BAN与∠CAM,∠ANB与∠AMC3、已知:如图所示,Rt△EBC中,∠EBC=90°,∠E=35°.以B为中心,将Rt△E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D,求∠ADB的度数.解:∵Rt△EBC中,∠EBC=90°,∠E=35°,∴∠ECB=________°.∵将Rt△E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D,∴△________≌△_________.∴∠ADB=∠___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由旋转的定义,△ABD≌△EBC,∠ADB 与∠ECB是对应角,通过计算得出结论.【答案】55;ABD,EBC;ECB,55【解析】旋转得到的图形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总结升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解题.4、如图,已知AD,BC相交于点O,OB=OD,∠ABD=∠CDB求证:△AOB≌△COD.【变式】如图,AB∥CD,AF∥DE,BE=CF.求证:AB=CD.已知:如图,△RPQ中,RP=RQ,M为PQ的中点.求证:RM平分∠PRQ.已知:如图,AB⊥AE,AD⊥AC,∠E=∠B,DE=CB.求证:AD=AC.已知:如图,AB⊥BD,CD⊥BD,AD=BC.求证:(1)AB=CD:(2)AD∥BC.【变式】已知:如图,AE⊥AB,BC⊥AB,(2)由∠ADB=∠CBDAE=AB,ED=AC.求证:ED⊥AC.。
部编版人教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全章导学案及教学反思》最新精品优秀导学单
最新精品部编版人教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优秀导学案(全章完整版含教学反思)前言:该导学案(导学单)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导学案(导学单)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导学案)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1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应用符号语言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2.能熟练地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解决相关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掌握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反思,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观察下面这些图形,它们能够完全重合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全等形的概念典例1下列四组图形中,是全等图形的一组是()[解析]观察图形的特点可发现:A,B,C中的两个图形大小不同,D则完全相同.[答案] D变式训练全等形是指()A.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B.面积相同的两个图形C.两张中国地形图,两个等腰三角形都是全等形D.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平面图形[答案] D【归纳总结】记住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完全重合指的是不仅形状相同,大小也相同;面积相等的图形不一定重合.探究点2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典例2如图,如果△ABC≌△CDA,∠BAC=∠DCA,∠B=∠D,对于以下结论:①AB与CD是对应边;②AC与CA是对应边;③点A与点A是对应顶点;④点C 与点C是对应顶点;⑤∠ACB与∠CAD是对应角.其中正确的是()A.2个B.3个C.4个D.5个[解析]AB与CD是对应边,①正确;AC与CA是对应边,②正确;点A与点C 是对应顶点,③错误;点C与点A是对应顶点,④错误;∠ACB与∠CAD是对应角,⑤正确.[答案] B探究点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典例3如图,△ABC≌△A'B'C,∠ACB=90°,∠A'CB=20°,则∠BCB'的度数为()A.20°B.40°C.70°D.90°[解析]∵△ACB≌△A'CB',∴∠ACB=∠A'CB',∴∠BCB'=∠A'CB'-∠A'CB=70°.[答案] C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够重合的边是对应边,重合的角是对应角,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边是对应边,最小的边也是对应边;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角是对应角,最小的角也是对应角.探究点4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典例4如图所示,△ABD≌△ACD,∠BAC=90°.(1)求∠B的大小;(2)判断AD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1)∵△ABD≌△ACD,∴∠B=∠C,又∵∠BAC=90°,∴∠B=∠C=45°.(2)AD⊥BC.理由:∵△ABD≌△ACD,∴∠BDA=∠CDA,∵∠BDA+∠CDA=180°,∴∠BDA=∠CDA=90°,∴AD⊥BC.三、板书设计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教学反思◇由于学生学习平面几何的时间不长,识图能力还比较薄弱,学生的思维依赖于具体的直观形象,在教学时借助几何画板演示图形的形成与变换,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理解图形的特征,尤其对于较复杂的几何图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方便学生迅速地找出,简化难点.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利用三边判定三角形全等(SSS)◇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边边边的内容;2.能初步应用边边边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用操作、归纳得出数量结论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难点】理解边边边条件判定三角形全等.。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1 全等三角形一、导学1.导入课题:观察下列几组图形:你能发现这几组图片中两个图形有什么关系吗?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最简单的全等形——全等三角形.2.学习目标:(1)知道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2)能够准确辨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3)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应的几何问题.3.学习重、难点: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难点: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意义和一个图形经过几何变换前后的关系.(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方法:操作、观察、比较、归纳.(4)探究提纲:①取一张纸,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三角板按在纸上,画下图形,照图形裁下来.②通过上面的操作可以得到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③列举日常生活中两个图形全等的例子.学校教室的前后门,前后窗户.④观察下面甲、乙、丙三个图形的位置变化.如图甲将△ABC沿直线BC平移得△DEF;如图乙将△ABC沿BC 翻折180°得到△DBC;如图丙将△ABC绕A旋转180°得△AED.a.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你能找出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边)和对应角吗?b.根据对应顶点放在对应位置上的方法,图甲记作:△ABC ≌△DEF;图乙记作:△ABC ≌△DBC;图丙记作△ABC ≌△AED.c.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形状和大小不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⑤从全等的实际意义中你认为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吗?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二、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三、助学1.师助生:(1)明了学情:对于图甲这种类型的图形,学生能顺利地寻找出对应元素;但对于图乙、图丙这种有重合部分的图形,学生寻找对应元素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应予以重点关注.(2)差异指导:a.对于图乙、图丙,教师加强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经过翻折、旋转变换后的对应元素的位置;b.引导学生运用几何语言描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用几何语言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对应顶点放在对应位置上;c.教师强调同一组图形的记法并不唯一.2.生助生:学生相互交流帮助.四、强化1.基本概念: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以及有关的数学符号.记作:△ABC≌△A′B′C′,符号“≌”读作“全等于”.(注意强调书写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3.练习:(1)如图,△OCA≌△OBD,C和B,A和D是对应顶点,说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角.若∠A=20°,∠AOC=75°,你能求出∠B的度数吗?解:OC=OB,OA=OD,CA=BD,∠COA=∠BOD,∠C=∠B,∠A=∠D.∠B=∠C=180°-∠A-∠AOC=85°.(2)如图,已知△ABE≌△ACD,∠ADE=∠AED,∠B=∠C,指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若BD=2cm,DE=3cm,你能求出DC的长吗?解:AB=AC,AE=AD,BE=CD,∠BAE=∠CAD.DC=BE=BD+DE=5cm.五、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相互交谈自己的收获和困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成果和不足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通过学生在做模型、画图、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的体验,完成对三角形全等的认识,重点在对“三角形全等”“对应”等含义的理解.对“全等三角形”的认识,可让学生采用复写纸、手撕、剪纸、扎针眼等方式获取,并鼓励学生间互相交流动手过程中的体验.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从中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体验教学活动的方法,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基础巩固(第1题20分,第2题50分,共70分)1.判断题:(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3)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4)周长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2.填空:(1)如图,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AOB绕O 旋转180°,可以与△COD重合,这说明△AOB≌△COD.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是AO与CO,OB与OD,BA与DC;对应角是∠AOB 与∠COD,∠OBA与∠ODC,∠BAO与∠DCO.(2)如图,△ABC≌△ADE,则,AB=AD,∠E=∠C.若∠BAE=120°,∠BAD=40°,则∠BAC=80°.(3)△ABC≌△DEF且△ABC的周长为12,若AB=3,EF=4,则AC=5.(4)△ABC≌△BAD,A和B,C和D是对应顶点,如果AB=8cm,BD=6cm,AD=5cm,BC=5cm.(5)如图,△ABE≌△ACD,AB=AC,BE=CD,∠B=50°,∠AEC=120°,则∠DAC的度数等于70°.二、综合应用(每题10分,共20分)3.已知:△DEF≌△MNP,EF=NP,∠F=∠P,∠D=48°,∠E =52°,MN=12cm,求:∠P的度数及DE的长.解:∵△DEF≌△MNP,EF=NP,∠F=∠P,∴∠M=∠D=48°,∠N=∠E=52°,DE=MN=12 cm.又∠M+∠N+∠P=180°∴∠P=80°4.在△ABC中,∠B=∠C,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在△ABC中与这100°角对应相等的角是(A)A.∠AB.∠BC.∠CD.∠B或∠C三、拓展延伸(10分)5.如图所示,△ABD≌△CDB,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C)A.△ABD和△CDB的面积相等B.△ABD和△CDB的周长相等C.∠A+∠ABD=∠C+∠CBDD.AD∥BC,且AD=BC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边边边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三条对应边相等,三组对应角相等,那么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否一定需要满足六个条件呢?如果只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部分,是否也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学习目标:(1)通过三角形的稳定性,体验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2)会运用“边边边”定理判定两个三角形的全等.3.学习重、难点:重点: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方法.难点: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依据.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探究1:两个三角形的六个对应元素中满足一个或两个对应元素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一定全等.探究2: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一定全等.(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方法:按探究中的要求画三角形、剪三角形、重叠三角形,并观察归纳得出自己的结论.(4)探究提纲:动手画出符合给出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小组内比较一下,看画出的图形是否全等.a.小组长任意给出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小组的所有成员动手画出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小组内比较一下,你们画出的图形一样吗?b.小组长任意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发现按这些条件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不能保证一定全等.c.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画画看有几种可能的情况.d.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6cm、8cm、10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剪下与同伴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全等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通过上面的操作,你得出的结论: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2.自学:学生结合探究提纲进行探究式学习.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学生对自学提纲中的a、b两种情形,能够很快得出不全等的结论,但对于自学参考提纲中的c情形,学生可以得出很多结论,因此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前提下,不要过多的停留在这个问题上,要迅速引导学生回到今天探讨的重点上.②差异指导: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类指导.(2)生助生:在动手画图的过程中,小组之内需要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帮助.4.强化:(1)定理的文字表述: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定理的几何表述: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AC=DF,BC=EF,∴△ABC≌△DEF.(特别注意对应的顶点写在对应的位置上.)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36页例1到教材第37页探究3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认真阅读教材上的内容,思考回答自学提纲中的问题.(4)自学参考提纲:①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今天学习了什么方法?SSS②图中D是BC的中点,你可以得出哪个结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③你学会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格式了吗?④请仿照课本作图:已知∠AOB.a.求作:∠A′O′B′,使∠A′O′B′=∠AOB,认真阅读作法,理解什么是尺规作图?然后写出这样作图的理论依据.依据: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b.剪下△COD和△C′O′D′,重叠地放置在一起,看一看有什么结果?全等.2.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重点了解学生对证明的符号语言的运用及作图中的作法表述规范完整.②差异指导:a.指导学生的证明过程;b.纠正学生尺规作图的作法不当之处;c.引导说明每步作图的目的和依据.(2)生助生:对尺规作图的理论依据及规范操作进行交流,对困难学生予以帮助.4.强化:(1)结论、方法、要领:①用:“SS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②用“SS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表达格式.③符号“∵”“∴”表示的意义.④公共边是对应边.⑤等量的运用:等式性质.(2)练习:如图,A、D、B、F在一条直线上,BC=DE,AC=EF,BF=AD,求证:△ABC≌△FDE.证明:∵BF=AD,∴BF+BD=AD+DB,即DF=AB.在△ABC和△FDE中,BC=DE,AC=FE,AB=FD,∴△ABC=△FDE(SSS).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代表谈谈自己的收获或困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收获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时应抓住以下重点:(1)分类问题:教师让学生从实践入手,给定三角形三边,学生在薄纸上画,然后小组的同学看所画三角形是否重合,探索归纳、形成结论.(2)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桥梁、铁塔、自行车的三角架等,从中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边边边”可作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依据.(3)强调思路分析和书写规范.一、基础巩固(第1、2、3题每题10分,第4题20分,共50分)1.下面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中,正确的是(D)A.一条边对应相等B.两条边对应相等C.三个角对应相等D.三边对应相等2.如图,△ABC中,AB=AC,EB=EC,则由SSS可以判定(B)A.△ABD≌△ACDB.△ABE≌△ACEC.△BDE≌△CDED.以上答案都不对3.如图,AB=AC,EB=CD,要使△ABE≌△ACD,依据SSS,则还需要添加条件AE=AD.4.如图,AB=AD,CB=CD,△ABC 与△ADC全等吗?为什么?解:全等.∵AB=AD,CB=CD,AC=AC,∴△ABC≌△ADC(SSS).二、综合应用(每题15分,共30分)5.如图,C是AB的中点,AD=CE,CD=BE,求证△ACD≌△CBE证明:∵C是AB的中点,∴AC=CB.在△ACD和△CBE中,AC=CB,AD=CE,CD=BE,∴△ACD≌△CBE(SSS).6.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D.证明:∵BE=CF,∴BE+EC=CF+EC,即BC=EF,在△ABC和△DEF 中,AB=DE,AC=DF,BC=EF,∴△ABC≌△DEF(SSS).∴∠A=∠D.三、拓展延伸(20分)7.已知∠AOB,点C是OB边上的一点,用尺规作图,画出经过点C与OA平行的直线.解:作图如图所示:作法:(1)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 于点D,E;(2)以点C为圆心,OD长为半径画弧,交OB于点F;(3)以点F为圆心,DE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相交于点P;(4)过C,P两点作直线,直线CP即为要求作的直线.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2课时边角边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上一节课,我们探究了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和一个角分别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会全等吗?——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讨的课题.2.学习目标:(1)能说出“边角边”判定定理.(2)会用“边角边”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3.学习重、难点:重点:“边角边”定理及其应用.难点:“边角边”定理的应用.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探究有两条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根据探究提纲进行操作,并观察归纳得出结论.(4)探究提纲:①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和一个角分别对应相等,有几种可能的情形?②画△ABC和△A′B′C′,使AB=A′B′,BC=B′C′,∠A=∠A′,剪下两个三角形,相互交流一下,看△ABC与△A′B′C′是否一定能重合?不一定③画△ABC和△A′B′C′, 使A′B′=AB,∠A′=∠A,A′C′=AC,剪下△ABC和△A′B′C′,大家试一试,△A′B′C′与△ABC能重合吗?能a.由上面的探究得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是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b.将上述结论写成几何语言:∵AB=A′B′,∠BAC=∠B′A′C′,AC=A′C′,∴△ABC≌△A′B′C′(SAS)④寻找题目中的隐含条件.a.如图(a),AB、CD相交于点O,且AO=OB.观察图形,图中已具备的另一个相等的条件是∠AOC=∠BOD;联想SAS公理,只需补充条件OC=OD,则有△AOC≌△BOD.b.如图(b),AB⊥AC,AD⊥AE,AB=AC, AD=AE.能得出△DAC ≌△EAB吗?能.∵AB⊥AC,AD⊥AE,∴∠BAC=∠DAE=90°,∴∠BAC+∠CAE=∠DAE+∠CAE,即∠EAB=∠DAC.在△DAC和△EAB中,AC=AB,∠DAC=∠EAB,∴△DAC≌△EAB(SAS)AD=AEc.如图(c),AB=CD,∠ABC=∠DCB,能判定△ABC≌△DCB 吗?解:∵AB=CD,∠ABC=∠DCB,BC=CB,∴△ABC≌△DCB(SAS).2.自学:学生结合探究提纲进行探究学习.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部分学生在归纳结论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夹角”的理解及表述上.②差异指导: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类指导.(2)生助生:探究提纲中的问题可以由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帮助寻找出题目条件或隐含条件和说明方式.4.强化:(1)已知两边和夹角,会用尺规作图画三角形.(2)边角边公理内容及几何语言的表达.(3)边角边公理是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第二个方法,现在一共学习了两个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SSS、SAS,结合条件可以选用这两个判定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4)强化练习:①下列条件中,能用SAS判定△ABC≌△DEF的条件是(B)A.AB=DE,∠A=∠D,BC=EFB.AB=DE,∠B=∠E,BC=EFC.AB=EF,∠A=∠D,AC=DFD.BC=EF,∠C=∠F,AB=DF②已知△ABC中,AB=BC≠AC,作与△ABC只有一条公共边,且与△ABC全等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一共能作出7个.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38页例2到教材第39页练习前的“思考”.(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指导:结合自学参考提纲,阅读教材.(4)自学参考提纲:①看懂例题题意,对照定理,在证明过程的后面注上理由.②此题证明△ABC≌△DEC的理论依据是什么?SAS③归纳:线段相等或者角相等,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得到?证明三角形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④思考:定理中为什么要强调“夹角”?因为只有满足“两边及夹角”的两个三角形才能全等,否则不一定全等.动手操作:把一长一短的两根木棍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摆出△ABC,固定住长木棍,转动短木棍,得到△ABD,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两边相等,夹角不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第二层次的学习是教会学生证明角、线段相等的方法是构造全等三角形,学生在初次接触到这种方法,应用起来会比较生疏.②差异指导:a.指导学生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证明角或者边相等;b.引导学生理解“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是不是一定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形全等?”(2)生助生:小组共同探讨帮助认知例题的证明方法及教材第39页的思考所反映的问题.4.强化:(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到目前学习的方法有“SSS”、“SAS”,注意没有“SSA”或“ASS”(特殊情形除外).(2)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和步骤.(3)课堂练习:①课本教材第39页练习.练习1:相等,根据边角边定理,△BAD≌△BAC,∴DA=CA.练习2:证明:∵BE=FC,∴BE+EF=FC+EF,即BF=CE,又AB=DC,∠B=∠C,∴△ABF≌DCE,∴∠A=∠D.②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BC,你能得出AB=CD 吗?若能,试说明理由.解:连接AC.∵AD∥BC,∴∠DAC=∠BCA.在△ABC和△CDA 中,AD=BC,∠DAC=∠BCA,AC=CA,∴△ABC≌△CDA(SAS).∴AB=CD.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交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学习中的困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成果及存在的不足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引入,可采用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索的过程,得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SAS”条件,同时利用一个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测量池塘两端的距离,对得到的知识加以运用,最后再通过实际图形让学生认识到“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条件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一、基础巩固(第1、2题每题10分,第3、4题每题20分,共60分)1.下列命题错误的是(D)A.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B.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有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全等D.有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如图,AB=AC,若想用“SAS”判定△ABD≌△ACE,则需补充一个条件AD=AE.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3.如图,给出5个等量关系:①AD=BC;②AC=BD;③CE=DE;④∠D=∠C;⑤∠DAB=∠CBA.请你以其中两个为条件,另三个中的一个为结论,组成一个正确的命题(用“若……则……”的形式表述)(只需写出一个),并加以证明.解:命题:若AD=BC,∠DAB=∠CBA,则AC=BD.证明如下:在△ABD和△BAC中,AD=BC,∠DAB=∠CBA,AB=BA,∴△ABD ≌△BAC(SAS).∴AC=BD.4.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AB=DE,∠B=∠DEF,BE=CF.求证:AC=DF.证明:∵BE=CF,∴BE+EC=CF+EC,即BC=EF.在△ABC和△DEF中,AB=DE,∠B=∠DEF,∴△ABC≌△DEF(SAS).∴AC=DF.BC=EF二、综合应用(20分)5.已知:如图AB=AC,AD=AE,∠BAC=∠DAE,求证:△ABD≌△ACE.证明:∵∠BAC=∠DAE,∴∠BAC+∠CAD=∠DAE+∠CAD,即∠BAD=∠CAE,在△ABD和△ACE中,AB=AC,∠BAD=∠CAE,∴△ABD≌△ACE(SAS),AD=AE,三、拓展延伸(20分)6.小明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风筝,测得DE=DF,EH=FH,由此你能推出哪些正确结论?并说明理由.解:结论:(1)DH平分∠EDF和∠EHF.(2)DH垂直平分EF.理由.(1)在△EDH和△FDH中,DE=DF,EH=FH,DH=DH,∴△EDH ≌△FDH(SSS).∴∠EDH=∠FDH,∠EHD=∠FHD.即DH平分∠EDF和∠EHF.(2)由(1)知,在△EOD和△FOD中,ED=DF,∠EDO=∠FDO,OD=OD,∴△EOD≌△FOD(SAS).∴EO=OF,∠EOD=∠FOD=90°,∴DH垂直平分EF.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课时角边角和角角边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一张教学用的三角形硬纸板不小心被撕坏了,如图,你能制作一张与原来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硬纸板吗?下面我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三角形的又一个重要的判定方法.2.学习目标:(1)能述出“角边角”定理.(2)能运用“角边角”定理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3.学习重、难点:重点:“角边角”定理及其应用.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探究有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参考探究提纲进行实验操作,并进行观察、思考,得出你的结论.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合作学习.(4)探究提纲:①动手操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80°,它们的夹边为4 cm,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吗?将你画的三角形剪下,与同伴比较,观察它们是不是全等,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②将你发现的结论写下来: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③将上述结论用几何语言表示为:在△ABC和△A′B′C′中∵∠A=∠A′,AB=A′B′,∠B=∠B′,∴△ABC≌△A′B′C′(ASA)2.自学:学生结合探究提纲进行探究学习.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观察学生动手情况,特别是结论的归纳及表述是否正确、简洁.②差异指导: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类指导.(2)生助生:针对个别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点进行互助交流.4.强化:“ASA”的文字表述及符号表述.1.自学指导:(1)学习内容:教材第40页例3到教材第41页“练习”前面的内容.(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方法:结合图形,对照条件寻找符合“ASA”的对应元素.(4)自学参考提纲:①例3中,要证明AD=AE,可通过证明哪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到?根据条件采用哪种判定方法?△ACD≌△ABE(ASA).证明中对应相等的元素排列次序有讲究吗?公共角(公共边)是∠A.②认真阅读例4a.已知条件中的两个角是边的夹角吗?不是b.仔细阅读例题的证明过程,该题的证明是用我们学过哪个定理来证明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c.该例题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结论: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角边或AAS)将上述结论用几何语言表示为:在△ABC和△DEF中∵∠A=∠D,∠B=∠E,BC=EF∴△ABC≌△DEF(AAS)③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41页上面的思考.a.小组长给出任意三个角的度数,小组内的所有成员动手画一画,然后比一比,画出的三角形全等吗?b.通过“思考”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结论:三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c.归纳交流: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2.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对于例4的证明,学生对条件的转换容易混淆,教材第41页的思考在小组合作下学习,部分学生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②差异指导: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予以启发指导.(2)生助生:对教材第41页的“思考”由小组共同合作交流相互帮助完成.4.强化:(1)有两个角及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对应关系有两种情况:“ASA”、“AAS”(2)练习:①如图,EA⊥AB,DB⊥AB,∠ACE=∠BDC,AE=BC,试判断CE与CD的关系.解:∵EA⊥AB,DB⊥AB,∴∠A=∠B=90°,在△ACE和△BDC中,∠ACE=∠BDC,∠A=∠B,AE=BC,∴△ACE≌△BDC(AAS).∴CE=CD.②判断:a.有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两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困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成果和不足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体形式,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提供学生创新的空间与可能,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和表达发现的规律,指引学生对知识与方法进行回顾总结,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获取优秀的学习方法.一、基础巩固(每题10分,共50分)1.在△ABC和△A′B′C′中,从下列各组条件中,选取的三个条件不能保证△ABC≌△A′B′C′的是(B)①AB=A′B′②BC=B′C′③A C=A′C′④∠A=∠A′⑤∠B=∠B′⑥∠C=∠C′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具备②③⑥2.如果两个三角形中两条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C)A.全等B.不全等C.不一定全等D.以上答案均不对3.如图,已知AB=DC,AD=BC,E、F是DB上的两点且BF =DE.若∠AEB=120°,∠ADB=30°,则∠BCF= (D)A.150°B.40°C.80°D.90°4.如图,若△ABC≌△ADE,∠EAC=35°,则∠BAD=35度.5.如图,AB∥CD,AD∥BC,OE=OF,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6对.二、综合运用(每题15分,共30分)6.已知:如图,∠ABC=∠DEF,AB=DE,要证明△ABC≌△DEF,(1)若以“SAS”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为BC=EF.(2)若以“ASA”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为∠A=∠D.(3)若以“AAS”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为∠ACB=∠F.7.如图,AB∥CD,AD∥BC,那么AD=BC,AB=DC,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可添加辅助线)解:连接AC.∵AB∥CD,AD∥BC,∴∠BAC=∠DCA,∠DAC=∠BCA,又AC=CA,∴△BAC≌△DCA(ASA).∴AD=BC,AB=DC.三、拓展延伸(20分)8.如图,E、F在BD上,且AB=CD,BF=DE,AE=CF,求证:AC与BD互相平分.证明:∵BF=DE,∴BF-EF=DE-EF,即BE=DF.在△ABE和△CDF中,AB=CD,AE=CF,BE=DF,∴△ABE≌△CDF.∴∠B=∠D.∴AB∥CD.∴∠BAO=∠DCO.在△ABO和△CDO中,∠B=∠D,AB=CD,∠BAO=∠DCO,∴△ABO≌△CDO,∴BO=DO,AO=CO,即AC与BD互相平分.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课时斜边、直角边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除了直角相等的条件,还要满足哪些条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就全等呢?本节课我们探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2.学习目标:(1)探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2)能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3.学习重、难点:重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难点: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的应用.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探究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方法:结合探究提纲进行探究.(4)探究提纲:①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SSS、SAS、ASA、AAS.②①中几个判定方法对于直角三角形是否适用?适用③如图,AB⊥BE于点B,DE⊥BE于点E,。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12章 全等三角形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教案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角平分线性质的逆定理,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角平分线性质逆定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实际,创造丰富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学习的信心.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2课时,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角平分线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教学难点】运用角平分线性质和判定证明及解决实际问题.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圆规等。
学生:三角尺、直尺、圆规。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后发现,只用两把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直尺就可以作出一个角的平分线.如图,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B,另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A并且与第一把直尺交于点P,小明说:“射线OP就是∠BOA的角平分线.”他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出示课件2)(二)探索新知1、师生互动,探究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教师问1:如图所示,要在S区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距离相等,离公路与铁路交叉处500m,这个集贸市场应建于何处(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1∶20000)?(出示课件4)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答案:这个点应该在角的平分线.教师问2:刚才大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得出了做法,我们进而从做法中总结出了新的结论: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这个新结论正确吗?(出示课件5)师生讨论后认为需要证明.问题证明:已知:如图,PD⊥OA,PE⊥OB,垂足分别是D,E,PD=PE.求证:点P 在∠AOB的平分线上.教师问3:你能证明上边的问题吗?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出示课件7)证明:作射线OP,∵PD⊥OA,PE⊥OB.∴∠PDO=∠PEO=90°,在Rt△PDO和Rt△PEO中,OP=OP(公共边),PD=PE(已知),∴Rt△PDO≌Rt△PEO(HL).∴∠AOP=∠BOP(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教师讲解: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到一个性质: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总结点拨:(出示课件8)判定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应用所具备的条件:(1)位置关系:点在角的内部;(2)数量关系:该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定理的作用:判断点是否在角平分线上.应用格式:∵PD⊥OA,PE⊥OB,PD=PE.∴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教师问4:这个结论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应用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叫的判定定理可以判定角的平分线,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可用来证明线段相等.教师问5:让我们回到刚上课时的问题:怎样找到集贸市场所在点?师生共同解答如下:1.这个集贸市场应该建在公路与铁路形成的角的平分线上,并且要求离角的顶点500m处.(出示课件9)2.在纸上画图时,我们经常以厘米为单位,而题中距离是以米为单位,这就涉及一个单位换算问题.1m=100cm,所以比例尺为1∶20000,其实就是图中1cm 表示实际距离200m的意思.如图:第一步:尺规作图作出夹角的角平分线OC.第二步:在射线OC上截取OD=2.5cm,确定D点,D点就是集贸市场所建地了.总结点拨: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要求作的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一般需作这两边直线形成的角的平分线,再在这条角平分线上根据要求取点.教师总结: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省去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步骤,使问题简单化.所以若遇到有关角平分线,又要证线段相等的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利用性质解决问题.例1:如图,BE⊥AC,CF⊥AB,BE与CF交于点D,DE=DF,连接AD.求证:(1)∠FAD=∠EAD;(2)BD=CD.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证明:(1)∵BE⊥AC,CF⊥AB,DE=DF,∴AD是∠BAC的平分线,∴∠FAD=∠EAD.(2)∵△ADF与△ADE是直角三角形,DE=DF,AD=AD,∴Rt△ADF≌Rt△ADE(HL),∴∠ADF=∠ADE,∵∠BDF=∠CDE,∴∠ADF+∠BDF=∠ADE+∠CDE,即∠ADB=∠ADC,在△ABD和△ACD中,∴△ABD≌△ACD(AAS),∴BD=CD.总结点拨:要证明一点在角平分线上,只要证明这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即可.2.师生讨论,探究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师问6:我们在学习三角形时,知道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有怎样的特征吗?学生回答: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并且交于一点.教师问7:请同学分别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看是否交于一点呢?(出示课件11)学生做图后回答: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教师问8:分别过交点作三角形三边的垂线,用刻度尺量一量,每组垂线段,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测量后回答:过交点作三角形三边的垂线段相等.(出示课件12)教师问9: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出示课件13)已知: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证明:过点P作PD,PE,PF分别垂直于AB,BC,CA,垂足分别为D,E,F.∵BM是△ABC的角平分线,点P在BM上,∴PD=PE.同理PE=PF.∴PD=PE=PF.即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教师问10:点P在∠A的平分线上吗?这说明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点P在∠A的平分线上.教师问11:如何证明呢?学生口答证明过程.结论: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出示课件14)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7)1.应用角平分线性质:存在角平分线条件涉及距离问题2.联系角平分线性质:距离面积S=12ch周长例2:如图,在△ABC中,点O是△ABC内一点,且点O到△ABC三边的距离相等.若∠A=40°,则∠BOC的度数为()(出示课件18)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析:由已知,O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即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AO,BO,CO 都是角平分线,所以有∠CBO=∠ABO=∠ABC,∠BCO=∠ACO=∠ACB,∠ABC+∠ACB=180°-40°=140°,∠OBC+∠OCB=70°,∠BOC=180°-70°=110°.故选A.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9)由已知,O 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得O 是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BOC 的度数.归纳总结:(出示课件20)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图形已知条件OP 平分∠AOB PD⊥OA 于DPE⊥OB 于E PD=PE PD⊥OA 于D PE⊥OB 于E结论PD=PEOP 平分∠AOB (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3-27)1.如图,某个居民小区C附近有三条两两相交的道路MN,OA,OB,拟在MN上建造一个大型超市,使得它到OA,OB的距离相等,请确定该超市的位置P.2.如图所示,已知△ABC中,PE∥AB交BC于点E,PF∥AC交BC于点F,点P是AD上一点,且点D到PE的距离与到PF的距离相等,判断AD是否平分∠BAC,并说明理由.3.如图,已知∠CBD和∠B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求证:点F在∠DAE 的平分线上.4.如图,直线l1、l2、l3表示三条互相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可选择的地址有几处?画出它的位置.l1l3l2参考答案:1.解答如下图:2.解:AD平分∠BAC.理由如下:∵D到PE的距离与到PF的距离相等,∴点D在∠EPF的平分线上.∴∠1=∠2.又∵PE∥AB,∴∠1=∠3.同理,∠2=∠4.∴∠3=∠4,∴AD平分∠BAC.3.证明:过点F作FG⊥AE于G,FH⊥AD于H,FM⊥BC于M.∵点F在∠BCE的平分线上,FG⊥AE,FM⊥BC.∴FG=FM.又∵点F在∠CBD的平分线上,FH⊥AD,FM⊥BC,∴FM=FH,∴FG=FH.∴点F在∠DAE的平分线上.4.答案如下图:(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性质: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3.1.1)的相关内容。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数学 导学案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导学案第12章 全等三角形12.1 全等三角形学习目标:1、能说出怎样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并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2、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3、能说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重点: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学习难点: 掌握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课前预习阅读课本,解决下列问题阅读课本内容,回答课本思考问题,并完成下面填空: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 .全等图形的特征:全等图形的 和 都相同. 2、全等三角形注意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课内探究全等三角形F EDABC定义能够 的两个三角形。
表示 用 表示,左图记作:△ABC △DEF 读法读作:对应边全等三角形____的边,如左图,AB 与 __,BC 与 __,AC 与 __。
对应 顶点 全等三角形____的顶点,如左图, 点A 与 __,点B 与 __,点C 与 __。
对应角全等三角形____的角,∠A 与__, ∠B 与__,∠C 与∠__。
第(3)题图BACDE第(1)题图F DEC BAEFD C AB第(2)题图DACB ECABD活动一:观察下列各组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并回答问题:如图(1) (1)△ABC ≌△DEF ,BC 的对应边是 ,即可记为BC = 。
∠A 对应角是 即可记为∠A = 。
(2) 如图(2)△ABC ≌△DEF ,△ABC 的边AC 的对应边是 ,即可记为AC = 。
(3) 如图(3)△ABC ≌△ ,∠ABC 对应角是 即可记为∠= ∠ 。
(4)如图(4)△ABC ≌△ ,△ABC 的∠BAC 的对应角是 即可记为∠ = ∠ 。
(5) △ABC ≌与△DEF ,AB =DE ,AC =DF ,BC =EF ,写出所有对应角相等的式子。
【拓展延伸】1、如图,已知ABC ∆≌EBD ∆,求证:21∠=∠2、如图,,ACD ABE ∆≅∆AB 与AC ,AD 与AE 是对应边,已知:οο30,43=∠=∠B A ,求ADC ∠的大小。
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全单元导学案
课题: 12.1 全等三角形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明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在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的全等图形的过程中,学会判断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积极投入,激情展示,做最佳自己。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学难点】: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全等形。
回忆:举出现实生活中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的例子 ? 同一张底片洗出的同大小照片是能够完全重合的(如图);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1)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转,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和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转,旋转前后的图形。
(2)如果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大小一定都相同吗?全等形的特征是和2、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如下图)。
A A 1B C B1C1“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全等于”,如上图记作△ABC≌△ A1 B1C1叫对应顶点, A←→ A1 ,B ←→ B1,C←→ C1叫对应边, AB←→ A1B1,AC←→,←→ B1C1叫对应角 , ∠ A←→∠ A1, ∠B←→∠ ,∠C←→∠注意:书写全等式时要求把对应顶点字母放在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相等,相等。
用符号表示为∵△ ABC≌△ A1 B1C1∴AB=A1 B1, BC=B1 C1, AC=A1C1(全等三角形的)∴ ∠A= ∠A1,∠B=∠B1,∠ C= ∠C1(全等三角形的)AA1B CB C11二、学以致用1、如图△ ABC≌ △ ADE,若∠ D=∠ B,∠C= ∠ AED,则∠ DAE=;∠DAB=。
2、如图 , △ABC≌△ AED,AB是△ ABC的最大边,AE是△ AED的最大边 ,∠BAC与∠ EAD对应角,且∠ BAC=25°,∠ B=35° ,AB=3cm,BC=1cm,求出∠ E, ∠ ADE 的度数和线段 DE,AE 的长度。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数学活动》优课导学案_1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的小结与复习课。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阶段重点研究的两个平面图形关系全等和相似之一,全等三角形的内容将为学生学习相似三角形打下重要的基础。
本章重点研究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在其中渗透了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问题和方法,培养学生几何推理能力、通过图形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论证。
本节复习课是针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运用的内容的一个梳理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构架,重点在于对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综合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在前面通过学习,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判定以及应用基本掌握,初步具有整体认识,但由于几何图形的变换多样让学生摸不清规律,判定方法的多样选择让学生不知如何入手,对全等三角形的综合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梳理、方法的提练的同时,对学生的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三、目标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复习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为复杂的几何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的思维习惯,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会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合理选择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方法,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三角形全等解决问题,并总结归纳解题方法和技能。
四、教法与学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摆一摆、理一理、做一做,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控索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模型和方法的活动,让学生感悟到图形全等与平移、旋转、翻折之间的关系,掌握判定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常规思路,给学生充足的合作、交流、展示的空间,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互评、教师点拨等方式来达到学生会观察图形、会选择方法、会综合运用的教学目标。
(遵义专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十二章课题
课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二)【学习目标】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判定方法.2.学会运用“边角边”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证明.3.了解两个三角形具备两边和一对角相等时,不一定全等.【学习重点】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判定方法.【学习难点】运用“边角边”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证明.行为提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在探究练习的指导下,自主的完成有关的练习,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提示:45°角的一边是4cm,它所对的边长是3cm的三角形有两种,如图: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情景导入:问题:有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如图的三块,如果要到玻璃店去照样配一块,带哪一块去?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探究SAS判定三角形全等(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7~P38例2之前部分,完成下面的内容:1.如果两个三角形有3组对应相等的元素,那么含有几种情况?其中哪一种已经确定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画一个三角形,使三角形其中两边长分别为3cm和4cm,一个内角为45°.试一试你能画出几个?3.在你所画的三角形中,长度分别为3cm和4cm的两边的夹角是45°的三角形有几种?45°角的一边是4cm,它所对的边长是3cm的三角形有几种?4.把你所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上面哪种条件的三角形能完全重合(全等)?归纳: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二)合作探究如图,把一长一短的两根木棍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摆出△ABC.固定住长木棍,转动短木棍,得到△ABD.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解:图中的△ABC与△ABD满足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即AB=AB,AC =AD,∠B=∠B,但△ABC与△ABD不全等.这说明,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归纳: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选填“一定不”“可能”或“不一定”)用SAS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步骤:1.准备条件:证全等时首先证得要用的条件,即证出两组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2.三角形全等的书写步骤:①写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②摆出三个条件,用大括号括起来;③正确写出全等结论.用SAS证明三角形全等应注意:通过两边及一角分别相等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这个角一定要是这两边所夹的角.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的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探究理解SAS判定三角形全等;知识模块二的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总结运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知识模块二运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阅读教材P38例2,完成下面的内容:1.如图,已知:AB=AD,AC=AE,∠1=∠2,求证:(1)△ABC≌△ADE;(2)∠B=∠D.证明:(1)∵∠1=∠2,∴∠1+∠EAC=∠2+∠EAC,即∠BAC=∠DAE,又∵AB=AD,AC=AE,∴△ABC≌△ADE.(2)∵△ABC≌△ADE,∴∠B=∠D.2.如图,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前提下,要使△AED≌△AFD,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并给予证明.解:添加条件:AE=AF,证明:在△AED与△AFD中,∵AE=AF,∠EAD=∠FAD,AD=AD,∴△AED≌△AFD(SAS).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探究SAS判定三角形全等知识模块二运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检测反馈达成目标1.如图,已知AB⊥BD于B,ED⊥BD于D,AB=CD,BC=ED,则∠ACE=90度.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OA=OB,OC=OD,∠O=65°,∠C=25°,则∠BED=65°.3.如图,AB =DE ,AB ∥DE ,BE =CF.求证:AC ∥DF. 证明:∵AB ∥DE , ∴∠B =∠DEF. ∵BE =CF ,∴BC =BE +EC =CF +EC =EF. 在△ABC 与△DEF 中, ⎩⎪⎨⎪⎧AB =DE ,∠B =∠DEF ,BC =EF ,∴△ABC ≌△DEF(SAS ). ∴∠ACB =∠F ,∴AC ∥DF.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困惑? 2.改进方法。
(遵义专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十二章课题:全等三角形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课题:全等三角形【学习目标】1.学会辨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2.理解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学习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学习难点】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行为提示: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行为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在探究练习的指导下,自主的完成有关的练习,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6.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情景导入生成问题问题1观察下列图形,指出其中形状与大小相同的图形.问题2从上面的图形中你有什么感受?在实际生活中,你能找到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的应用的例子么?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全等形的概念(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1填空: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二)合作探究思考1把三角形平移、翻折、旋转后,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思考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明】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引导全体学生操作并画图,从中找到答案.这个过程利用三角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的不变性,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直观感知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然后让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猜测并验证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利用基本三角形变换出各种图形,然后观察对应边、角的变化,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知识模块二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 32“思考”及之后一段话,完成下面的内容:归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二)合作探究1.已知:如图所示,Rt △EBC 中,∠EBC =90°,∠E =35°.以B 为中心,将Rt △E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D ,求∠ADB 的度数.行为提示: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对照答案,提出疑惑,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各小组展示的黑板上,在展示的时候解决.积极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解法,大胆质疑,认真倾听.做每一步运算时都要自觉地注意有理有据. 解:∵Rt △EBC 中,∠EBC =90°,∠E =35°,∴∠ECB =55°.∵将Rt △E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D , ∴△ABD ≌△EBC.∴∠ADB =∠ECB =55°.2.如图,已知△ABC ≌△ADE ,且∠CAD =10°,∠B =∠D =25°,∠EAB =120°,求∠DFB 和∠DGB 的度数.解:∵△ABC ≌△ADE ,∴∠DAE =∠BAC =12(∠EAB -∠FAC)=55°,∴∠DFB =∠FAB +∠B =∠FAC +∠CAB +∠B =10°+55°+25°=90°,∴∠DGB =90°-∠D =65°.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 全等形的概念 知识模块二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检测反馈达成目标1.如图,若△ABC≌△EBD,且BD=4cm,∠D=60°,则∠ACE=120°,BC=4cm.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所示,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的度数为30°.3.如图所示,A、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BAD≌△ACE,试说明:(1)BD=DE+CE;(2)△ABD满足什么条件时,BD∥CE.解:(1)∵△BAD≌△ACE,∴BD=AE,AD=CE.∵AE=AD+DE,∴AE=CE+DE,∴BD=CE+DE.(2)当∠ADB=90°时,BD∥CE.理由:∵△BAD≌△ACE,∴∠CED=∠ADB=90°.又∵∠ADB+∠BDE=180°,∴∠BDE=∠CED=90°.∴BD∥CE.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困惑?2.改进方法。
数学导学案八上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判定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1 全等三角形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全等三角形及相关概念,能够从图形中寻找全等三角形.过程与方法:探索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利用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应用意识.二、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教学难点:理解全等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对应关系.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平面图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三角形也有了深入的学习。
本节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体会现实世界中的全等图形。
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启发引导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用具:直尺、三角板、黑板、粉笔六、教学资源:课本、课件七、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政治教育:苏步青,自初中边起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
获得博士学位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
(二)、新知梳理:知识点一全等形的概念能够____________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知识点二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全等三角形:能够_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表示方法:“全等”用“≌”表示,读作“全等于”,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知识点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___,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________.(三)、重难探究:题型一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例1. 如图,△ABC≌△DEF,点A和点D,点B和点E是对应顶点.写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归纳总结] 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1)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最长边对应最长边,最短边对应最短边,最大角对应最大角,最小角对应最小角;(2)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的对角为对应角;(3)重合的边(角)是对应边(角),公共边(角)是对应边(角),对顶角是对应角.题型二 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例2: 如图12-1-6所示,△ABC 绕着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DBE ,且∠ABC =90°.(1)△ABC 和△DBE 是否全等?若全等,指出对应边和对应角;(2)直线AC ,DE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归纳总结]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用途: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角相等⎩⎨⎧⎭⎬⎫证两角相等求某角的度数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边相等⎩⎨⎧证线段相等求线段的长度题型三 全等变换例3: 把四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使点C 落在四边形ABCD 内部的点C ′处,如图示,试探究∠C 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四)、课堂总结反思:如图,△BAC ≌△DAE ,则∠D 的对应角是________,AD 的对应边是________.八、布置作业:课后练习及同步练习册对应习题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SSS)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已知三边画三角形的方法;初步掌握运用“SS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 通过基本事实的初步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大胆猜想的良好思维品质.二、教学重点:用“SSS”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学难点: 会运用“SSS”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的渴望,同时他们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老师应多加指导,让他们针对问题开展讨论,及时归纳得出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小结与复习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来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问题.
2.经历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全等三角形有关性质和判定的运用,让学生掌握几何的分析思想.
3.让学生体会几何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学习难点】
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来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问题.
行为提示:让学生独立完成知识结构图的所有内容.
教师提示:教会学生看书,自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教会学生落实重点.
注意:要注重基本图形的挖掘,平移变换中,线段、角的大小关系没有变化,证线段相等,关键还是要证两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知识结构图: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例1:已知:如图,点D 、E 在BC 上,且BD =CE ,AD =AE ,求证:AB =AC. 证明:作AO ⊥BC 于O ,则∠AOB =∠AOC =90°.
在Rt △AOD 和Rt △AOE 中,⎩
⎪⎨⎪⎧AD =AE ,AO =AO , ∴Rt △AOD ≌Rt △AOE(HL ).
∴OD =OE.
∵BD =CE ,
∴OD +BD =OE +CE ,
即OB =OC.
在△AOB 和△AOC 中,
⎩⎪⎨⎪⎧OB =OC ,∠AOB =∠AOC ,AO =AO ,
∴△AOB ≌△AOC(SAS ).
∴AB =AC.
例2:如图所示,CE ,CB 分别是△ABC ,△ADC 的中线,且AB =AC ,求证:CD =2CE.
分析:为了证明CD =2CE ,考虑CE 是△ABC 底边AB 上的中线,故把CE 延长到F ,使CF =2CE ,把原来证CD =2CE 转化为证明CD =CF ,如此把线段“倍半”的数量关系转
化为证两条线段的相等关系.
归纳:三角形中有中线时,常加倍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使边、角条件转换,将分散的边、角集中在一些图形中,使问题易于解决.
方法指导: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所以在平面几何中,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等问题时,常常可以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来实现.有时在整个证明过程中往往要完成多次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才能解决待证(或待求)的问题.
提示:角的平分线不仅把角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而且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以及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这些为我们证明线段(或角)相等提供了便利的方法.
行为提示: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对照答案,提出疑惑,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各小组展示的黑板上,在展示的时候解决.
积极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解法,大胆质疑,认真倾听.做每一步运算时都要自觉地注意有理有据.知识模块二角平分线在全等三角形中的运用
例3:如图,BD是∠ABC的平分线,AB=BC,点E在BD上,连接AE、CE,DF⊥AE,DG⊥CE,垂足分别是F、G,求证:DF=DG.
证明:∵BD是∠ABC的平分线,∴∠ABE=∠CBE,∴在△ABE和△CBE中,
⎩⎪⎨⎪⎧AB =BC ,∠ABE =∠CBE ,BE =BE ,
∴△ABE ≌△CBE(SAS ).∴∠AEB =∠CEB.又∵∠AEB +∠AED =180°,∠CEB +∠CED =180°.∴∠AED =∠CED.∴ED 平分∠AEC.又∵DF ⊥AE ,DG ⊥CE ,∴DF =DG.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知识模块二 角平分线在全等三角形中的运用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1.△ABC 中,∠B =60°,∠C =80°,O 是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则∠OAC =20°,∠BOC =110°.
2.如图,AB =CD ,AD =BC ,O 为BD 中点,过O 点作直线与DA 、BC 延长线交于E 、F ,若∠ADB =60°,EO =10,则∠DBC =60°,FO =10.
3.已知:如图,AB =AC ,BD ⊥AC ,CE ⊥AB ,垂足分别为D 、E ,BD 、CE 相交于点F ,求证:BE =CD.
证明:∵BD ⊥AC ,CE ⊥AB ,
∴∠ADB =∠AEC =90°.
在△ABD 和△ACE 中,
⎩⎪⎨⎪⎧∠ADB =∠AEC ,∠A =∠A ,AB =AC ,
∴△ABD ≌△ACE(AAS ).
∴AD =AE.∵AB =AC ,
∴AB -AE =AC -AD ,
即BE =CD.
4.已知:如图,AB =DC ,AE =BF ,CE =DF ,∠A =60°.
(1)求∠FBD 的度数;
(2)求证:AE ∥BF.
解:(1)∵AB =DC ,∴AB +BC =DC +BC ,即AC =BD.
在△ACE 和△BDF 中,⎩⎪⎨⎪⎧AC =BD ,AE =BF ,CE =DF ,
∴△ACE ≌△BDF(SSS ).
∴∠FBD =∠A =60°.
(2)∵∠FBD =∠A ,∴AE ∥BF.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困惑?
2.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