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化”语言构建高效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生活化”语言构建高效课堂
作者:梁淑芳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8年第05期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并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中,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用“生活化”的课堂语言教学可大大降低知识点的难度,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又符认知心理学原理,更符合课堂教学的需要。“生活化”的课堂语言,能让学生好学易懂,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意识及效率。
【关键词】英语教学;高效;生活化;语言
【作者简介】梁淑芳,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第二小学。
在当今世界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下,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新生代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然而,学习一门外语并不是一蹴而就,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学,它更强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让他们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为何要用“生活化”的语言来构建高效课堂,本文就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问题背景
新课标指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终身可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这说明了英语的教学任务不仅是传授英语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但是,小学生在学习母语的同时需要学习第二语言,对年纪较小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老师讲授的内容学生都听不懂,那么便容易致其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其注意力自然难以集中到课堂上来,又何以谈及“高效”?。因此,只有把课堂教学变得“生活化”,说学生“明白”的话,才能促进其对难点的理解和运用,使他们在欢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用“生活化”课堂语言教学的依据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对趣味性的要求很高,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学习需求。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仅要创设“生活化”的语言运用情境,更要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生活化”的课堂语言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1.“生活化”的课堂语言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学生的心理特征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抽象思维依靠形象思维支持。他们喜欢直观、形象,让他们枯燥地背诵单词,犹如把他们关押起来,学生情绪能高涨吗?而把课堂语言变得生活化,将单词用小故事的形式编造出来,创造生动活泼、便于记忆的课堂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获得愉悦的同时,更激活了学习的心理内驱力,使大脑充满生机和活力。
2.“生活化”的课堂语言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获得知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把课堂的教学内容变得生活化,正符合从感知到理解的认知规律。它可以把语言知识融合于有趣的歌谣及生活故事中,将知识与趣味、抽象与形象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形象材料;以生活化为学生架起了由感性认识通往理性认识的桥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浓厚的兴趣;以生活化的课堂语言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巩固。
3.“生活化”的课堂语言符合认知心理学原理。认知心理学表明,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内部心理过程,但是可以通过观察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它主张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操练外语,那种无意义的模仿记忆,是不可取的。课堂上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就为学生突破知识难点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便于其进行直接无碍的流畅输入;消除学生的厌倦、疲惫心理,调动起课堂参与积极性;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其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为学生轻轻松松地接受知识奠定了心理基础,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4.“生活化”的课堂语言符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在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编排更重视语言功能,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这导致了一些教师认为在小学阶段只要教会学生说英语就行了,不应该讲语法知识。其实英语交际是离不开语法的,语法教学贯穿了整个外语教学。我国现代教育专家束定芳教授也曾说过:“语法在整个外语教学中地位和作用问题,已经不是语法该不该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显然,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的绝对不是不教语法,也不是不强调语法学习的作用,而是要求我们重新认识语法学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重新思考语法教学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生活化”的语言,把语法知识融入学生能听懂的语言当中,既可调节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及注意力,又让学生感觉有些新鲜,自然体验学英语的快乐。
三、“生活化”语言运用策略
1.运用“生活化”语言帮助学生记忆单词。由于年龄及心理特征的影响,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特点。让他们枯燥地静坐着学习单词,千篇一律地让他们拼读,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自觉地就会搞小动作了。运用“生活化”的课堂语言,将单词用
小故事的形式编造出来,既能把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消除学生的厌倦、疲惫心理,使其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更能创造便于学生记忆单词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我在教学accountant这个单词时,我把单词拆成三部分ac/count/ant。我告诉学生,根据发音规则,因为重音不在前面,所以ac弱读,而count和ant两个单词都是旧词,同学们早已掌握。然后,我编了一个小故事:一位连蚂蚁这样细又多的动物数量都能数清楚的人所从事的职业就是“会计”,只有会计才会对数字那么敏感。于是,学生一下子就把这单词给记住了,并且在课堂上就立刻能把这单词背诵解决了。
2.运用“生活化”语言帮助学生认识句子结构。小学生在学习母语的同时需要学习第二语言,对年纪较小的孩子来说难度不小,更何况要理解抽象的英语句子结构?运用“生活化”的课堂语言把知识融合于“有意义”的故事情景中,将难点变得有趣味,把抽象概念变得形象化、具体化,符合小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
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在学习使用现在进行时时总会犯上一些语法错误,如I am do homework now. 或是I doing homework now. 这都是学生的通病。有见及此,我为学生创造了学习现在进行时的“有意义”故事情景:“现在进行时就好比我们活生生的一个人,be动词(am,is, are)就好比我们人的心脏,而动词ing形式就好比我们人的血管。人只有心脏没有血管,血液没法流通;人只有血管没有心脏也是活不成。谁能让一个没心脏或是没血管的人活下给我看看?”故事一说,孩子们哄堂大笑。但笑完以后,只要我一提:“有心脏······”孩子们一定会回答:“必须要有血管。”“有血管······”“一定要有心脏。”“故事”虽然可笑,但我们的教学难点不是迎刃而解了么?!
3.运用“生活化”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语法知识。认知心理学主张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操练外语,那种无意义的模仿记忆,是不可取的。而且,小学生对于语法的概念是模糊的,缺乏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所以仅仅靠单纯的模仿来学习英语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上使用“生活化”的语言,能简化小学英语的语法教学,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激情。更能为学生突破知识难点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扫除输入障碍,消除学生的厌恶情绪,唤醒其专注力,调动其积极性,并激发其学习需要,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如,在讲授第三人称单数陈述句时,我在进行多次反复口头操练后,让学生比较I have a pen. / You have a pen. / She has a pen. 等句型。接着,引导学生小结:你不用S,我不用S,她、他、它、单独一个后面动词要S。学生对歌谣感到新鲜有趣,便印象深刻。然后,我再让学生做“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有针对性地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正确率达90%以上,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4.运用“生活化”语言帮助学生正确输出。语法教学对天性好玩的小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而且过于抽象的语法规则,小学生无法理解或需要长时间来消化。因此,对涉及语法的句型正确输出率较低。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说学生“明白”的话,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习得“规律”,又可调节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及注意力,让学生体验轻松学英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