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汇总
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市场需求供市场需求含义决定因素需求函数、求曲线市场供给含义决定因素供给函数、供给规律均衡价格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的负值。
线内预算有剩余、线外达不到收入改变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向右平移价格同比例下降向外旋转,价格同比例上升向内旋转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2、效用最大化: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MP=AP(相交点)时,AP最大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只有长时期才会影响生产规模。
超过最佳规模,规模报酬就会递减。
总成本、线的起点MC=ATCMC=AVCAFC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其他平均变动成本曲线③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持久收入是稳定的,消费函数也是稳定的) 同上三个假设 (1-β)为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恒等于收入决定因素: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投资风险、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和折旧投资乘数β:社会边际消费倾向 s:边际储蓄倾向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总需求影响因素:①利率②货币供给量③政府购买④税收⑤预期⑥价格总水平财富效应、利率效应、出口效应两因素分解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三因素分解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贡献率)→经济增长率→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第二部分财政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四部分统计①各组数值大小、各组分布频数多少②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真实性受到干扰方差的平方根,用表示。
/标准差/均值。
比较不同类别数据的离散程度分别求出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然后再进行对比第五部分会计第六部分法律33 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精选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完整考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2019最新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题库500
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是以()为标准进行的分类。
A.税收课税对象
B.计税依据
C.税收管理权限
D.税负能否转嫁
正确答案:D
2.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反映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是()。
A.城镇实际失业率
B.城镇预期失业率
C.城镇登记失业率
D.城乡登记失业率
正确答案:C
3.越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其资源配置的职能则越小,表现为()比例较低。
A.经济管理支出
B.社会管理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购买性支出
正确答案:D
4.瓦格纳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理论的观点是()。
A.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B.非均衡增长理论
C.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D.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正确答案:C
5.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
2019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考点总结.doc
中级经济基础知重点知识点解析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经济学基础考情分析:年度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合计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07-2018 15 15 7 14 29第一节、市场需求【本节知识点】1.需求的构成要素2.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3.需求曲线的形状及变动情况【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一】需求的构成要素含义备注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1.购买欲望(愿意)2.支付能力(能够)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例题1:2013多选题】需求的构成要素有()。
A.消费者偏好 B.商品价格 C.生产者预期D.消费者有支付能力 E.消费者有购买欲望【答案】DE【知识点二】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1.消费者的偏好:一般来说,消费者偏好增强,将引起需求增加。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
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3.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产品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现期需求会增加);如果预期产品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现期需求会下降)。
4.产品价格(指某产品自身的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5.替代品的价格(1)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2)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6.互补品的价格(1)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
(2)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例题2:2014年单选题】某月,因替代品价格上升,甲商品需求量变动500千克,同期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800千克,那么,在相关产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需求量的实际变动量是()。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内容汇总整理(32章全)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内容汇总-整理目录版 (1)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4)一、市场需求 (4)二、市场供给 (7)三、均衡价格 (9)四、弹性 (11)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19)一、无差异曲线 (19)二、预算约束 (26)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29)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32)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新增) (32)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新增) (34)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39)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46)一、市场结构的类型 (46)二、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51)三、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53)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55)一、市场失灵的含义 (55)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56)三、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60)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61)一、国民收入核算 (61)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63)三、消费、储蓄和投资 (65)第七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69)一、经济增长 (69)二、价格总水平 (73)三、就业和失业 (76)第八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 (79)一、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79)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81)第九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 (82)一、国际贸易 (82)二、国际资本流动 (86)第十章公共财政职能 (88)一、公共财政的含义及其特征 (89)二、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91)第十一章财政支出概述 (95)一、财政支出原则与分类 (95)二、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 (100)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103)四、财政支出绩效考评 (105)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 (107)一、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 (107)二、税收的特征与原则 (112)三、税负转嫁 (116)四、国债 (119)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124)一、政府预算的含义与原则 (124)二、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 (129)三、财政管理体制内容和类型 (131)四、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完善 (133)第十四章财政政策 (139)一、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 (139)二、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 (140)三、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 (145)第十五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150)一、货币需求 (150)二、货币供给 (154)三、货币均衡 (158)四、通货膨胀 (160)第十六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164)一、中央银行 (164)二、货币政策 (171)第十七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177)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 (177)二、金融市场 (185)第十八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90)一、金融风险 (190)二、金融危机 (191)三、金融监管理论 (193)四、金融监管体制 (195)五、巴塞尔协议 (198)第十九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201)一、汇率制度 (201)二、国际储备 (205)三、国际货币体系 (207)第二十章统计与统计数据 (213)一、统计的含义 (214)二、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214)三、统计数据的类型 (216)四、统计指标及其类型 (218)五、统计数据的来源 (220)六、统计数据的质量 (223)第二十一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225)一、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225)二、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230)三、统计表 (236)第二十二章数据特征的测度 (238)一、集中趋势的测度 (238)二、离散程度的测度 (243)第二十三章时间序列 (246)一、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246)二、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249)三、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255)第二十四章统计指数 (260)一、指数的概念、分类 (260)二、加权综合指数 (262)三、指数体系 (264)四、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新增) (269)第二十五章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 (271)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271)二、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增加值 (276)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77)四、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278)五、进出口和利用外资 (279)第二十六章会计概论 (279)第一节会计基本概念 (279)第二节会计的目标 (281)第三节会计要素 (282)第四节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 (287)第五节会计基本前提 (291)第六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93)第七节会计循环 (298)第八节会计法规 (304)第二十七章财务会计报告 (304)第一节资产负债表 (304)第二节利润表 (313)第三节现金流量表 (316)第四节附注 (322)第二十八章财务报表分析 (324)第一节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324)第二节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324)第三节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指标 (326)第二十九章物权法律制度 (343)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 (343)第二节所有权 (345)第三节用益物权 (347)第四节担保物权 (348)第五节占有 (353)第三十章合同法律制度 (354)第一节合同法律制度概述 (354)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354)第三节合同的效力 (354)第四节合同的履行 (359)第五节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362)第六节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364)第七节违约责任 (367)第八节合同担保 (369)第九节部分具体合同 (372)第三十一章公司法律制度 (375)第一节公司法和公司概述 (375)第二节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377)第三节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380)第四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381)第五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382)第六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 (384)第七节公司解散和清算 (385)第三十二章其他法律制度 (386)第一节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386)第二节反垄断法律制度 (402)第三节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405)第四节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409)第五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413)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一)需求的含义(掌握)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汇总.doc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市场需求市场供给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的负值。
线内预算有剩余、线外达不到收入改变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向右平移价格同比例下降向外旋转,价格同比例上升向内旋转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2、效用最大化: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MP=AP(相交点)时,AP最大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只有长时期才会影响生产规模。
超过最佳规模,规模报酬就会递减。
总成本、线的起点③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持久收入是稳定的,消费函数也是稳定的)同上三个假设 (1-β)为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恒等于收入决定因素: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投资风险、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和折旧β:社会边际消费倾向 s:边际储蓄倾向总需求影响因素:①利率②货币供给量③政府购买④税收⑤预期⑥价格总水平财富效应、利率效应、出口效应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贡献率)→经济增长率→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第二部分财政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20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商业银行 性质 ①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②商业银行是 以盈利为目的③经营范围广泛,是唯一能够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 职能 ①信用中介,是最基本的职能②支付中介③信用创造(超出自有资本) 组织形式机构设置分为①单一银行制下的商业银行(美国)②总分行制下的商业银行(英国)业务经营范围 ①专业化银行制 ②综合化银行制(可以经营所有的商业性融资业务,也称为“全能银行制”)主要业务 负债业务 自有资金不属负债(股票等)和吸收外来资金(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从同业拆借市场拆借、发行金融债券、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以吸收存款为主→再贴现/央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债券/结算中短期资金占用 资产业务 是商业银行获得收益的主要业务 ①票据贴现,实际上是信用业务 ②贷款业务,在银行资产中一般排在首位[条件分: 信用/担保用途分:资本/商业/消费] ③投资业务,许多国家规定只允许做债券业务,而不允许做股票买卖中间业务 是“支付中介”也称为无风险业务 ①结算业务{包括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
失
外部性
某个企业经济活动对其他企业造成影响,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
外部
市场失 灵
经济 与 外部不经济
灵的原
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沿
纵向相加得到 . 消费者愿意 “搭便车” ,
和
市场产量低于最优产量
政
因
公共物品
特点与分类
① 非竞争性 ② 非排他性; 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政府和
***
需求曲线 更平缓
生
生产
生产函 产
可变时, 短期行为
和 成
数和生 产曲线
生产函数
量 之间的函数关系
生产曲线
总产量
平均产量
***
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 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类型;长期行为都是 可变 ; 不
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 ,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 生产要素的 数量 与所能生产的最大 产
2
***
1④ E=0 供给完全无弹性 (少见)
1
***
第二章
效用 理论
无差异 曲线
供给价格弹性公式:
基 数效用
序数效用
消 费者偏好 善
影响 因素
① 时间 是首要因素 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
③ 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是运用 边际效用 论分析 区分为 总效用 和 边际效用
用 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
来分析
规定
① 税收和补贴手段 ② 相关企业合 ③明晰产权; 科斯定理 :财产权是明确的,交
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
信息不对称 者提供信息服务
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
2019中级经济师经济知识全整理
2019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汇总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
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
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
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在均衡价格之上①点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小场合需求量无穷小②弧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大场合①点弹性公式:弧弹性公式:E>1高弹性或富有弹性反方向E<1缺乏弹性或者低弹性同方向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需求交叉弹性公式:①E d>0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 d<0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 d=0无关系①E=1 ②E>1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③E<1必需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④E=0 ⑤E<0低档品需求收入弹性公式:①E>1供给价格弹性充足②E<1供给价格弹性不充足③E=1供给价格弹性为1④E=0供给完全无弹性(少供给价格弹性公式: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即斜率,随商品消费量增加,为获得一种产品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少,是递减的。
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而且变动都快于其他平均变动成本曲线府的干预保险市场与道德风险市场一方不能观察到另一方行动,则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垄断①通过法律手段②进行公共管制,是对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外部性①税收和补贴手段②相关企业合③明晰产权;科斯定理:财产权是明确的,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信息不对称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按市场价格计算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国民总收入收入概念;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概念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不包括所得税收入法支出法公式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四个部分居民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GDP=C+I+G+(X-M)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含义从支出角度看GDP从收入角度看GDP储蓄-投资恒等式两部门消费者(居民)和企业GDP=Y=C+I GDP=Y=C+S投资I=S储蓄三部门同上增加了政府部门GDP=Y=C+I+G购买GDP=Y=C+S+T税收I=S+(T-G)四部门同上增加了国外部门GDP=C+I+G+(X-M)Y=C+S+T I= S+(T-G)+(M-X)消费储蓄投资消费理论①凯恩斯的消费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收入是决定消费最重要的因素; 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②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③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储蓄函数(1-β)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1投资函数投资乘数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总需求①利率②货币供给量③政府购买④税收⑤预期⑥价格总水平3种效应:财富效应/利率效应/出口效应总供给基本因素:价格与成本,企业的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分为:①长期(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②短期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含义用现行价格计算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GDP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基本因素 1.劳动的投入数量; 2.劳动生产率; 3.资本的投入数量; 4.资本的效率因素分解两因素分解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三因素分解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周期含义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经济周期类型①古典型周期: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经济增长负增长②增长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经济增长率正值①长周期(50-60年) ②中周期(8年) ③短周期(3-5年)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的是中周期波动原因①投资率的变动②消费需求波动③技术进步状况④预期变化⑤经济体制变动⑥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波动指标①一致指标(也叫同步指标如: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②先行指标(也叫领先指标如: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格指数、广义货币M2)③滞后指标(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济基本理论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②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核心④国民收入分配状况逐步改善特点①描述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不适用定量数据②不能出现双众数、多众数离散程度含义 离散程度是指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特点集中趋势的测试值是对数据一个概括,代表程度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试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标准差和 方差含义方差总体所有单位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离差之平方的平均数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它们是应用最广泛方法计算未整理的原始数据 用于分组数据注意 不能用于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例如学生的年龄和教师的年龄)离散系数(变异系数) 含义 也称标准差系数。
最新版精选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完整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2019最新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题库50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
A.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B.通过分析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状况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作出解释C.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D.英国的公共支出增长是“阶梯式的”、“非连续的”正确答案:C2.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是()。
A.税率标准B.纳税人数量C.经济发展水平D.居民收入水平正确答案:C3.进步部门与非进步部门的差异来自()。
A.机器设备和劳动投入不同B.机器设备和资金投入不同C.技术和劳动发挥的作用不同D.市场发挥的作用不同正确答案:C4.目前中国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中的约()以上为购买性支出。
A.40%B.50%C.70%D.80%正确答案:C5.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程度的指标是()。
A.财政收入征管效率B.财政支出绩效水平C.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D.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正确答案:D6.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是()。
A.社会财富总量B.政府举借债务规模C.财政支出需要D.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正确答案:D7.()认为财政支出之所以会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
A.皮考克B.瓦格纳C.魏斯曼D.鲍莫尔正确答案:B8.在实施()过程中,政府仅扮演中介者的角色,依法向受益对象拨付财政资金但并不要求获得相应的物品与劳务。
A.转移性支出B.购买性支出C.社会管理支出D.经济管理支出正确答案:A9.国家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确保到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
A.10%B.8%C.4%D.1%正确答案:C10.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行使重点是()。
A.协调社会资源在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B.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C.稳定物价水平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D.改善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正确答案:B第343题下列活动中,属于公共财政应发挥职能作用范围的活动是()。
2019年中级经济师最新经济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一节、市场需求(一)需求的含义1、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二者缺一不可。
一是购买的欲望;二是购买的能力,即有支付能力。
2、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二)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具体影响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产品价格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
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互补品的价格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
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
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
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
(三)需求规律: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需求曲线: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
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第二节、市场供给(一)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1、供给: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3、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1)产品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
(2)生产成本。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3)生产技术。
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
市场含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两因素:①购买欲望②支付能力两者缺一不可需求决定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正方向)③产品价格 (反方向)④替代品的价格(正方向) ⑤互补品的价格(反方向 )⑥因素预期⑦其他因素最关键的因素是商品本身价格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需求变动:由于收入和消费者偏好因素的变化引起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的关系第一章市场供给含义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决定①产品价格 (正方向) ②生产成本 (反方向) ③生产技术④预期因素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第一部分市均衡价格含义目的影响后果措施最高限价在均衡价格之下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生产成本市场短缺变相涨价行政措施保护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产业市场过剩变相降价政府收购①点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小场合需求量无穷小②弧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大场合场需求供公式经济学基础给与均需求价格弹性①点弹性公式:弧弹性公式:①E d >1 高弹性或富有弹性销售收入与价格( 高档品) 反方向②E d<1 缺乏弹性或者低弹性销售收入与价格( 必需品 ) 同方向③基本类型E d=1 需求单一弹性不变影响因素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衡弹需求交叉定义价格性弹性需求交叉弹性公式:基本类型①E d>0 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 d<0 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 d=0 无关系①E=1 ②E>1 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③E<1 必需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④E=0 ⑤E<0 低档品需求收入基本弹性类型需求收入弹性公式:供给价格弹性基本类型①E>1 供给价格弹性充足②E<1供给价格弹性不充足③E=1供给价格弹性为1④E=0供给完全无弹性(少见)⑤E=∞供给完全有弹性(少见)1供给价格弹性公式: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效用理论基数效用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两者序数效用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区别是否可加总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①完备性A>B;A<B;A=B②可传递性A>B;B>C;所以 A>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含义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特征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即斜率,随商品消费量增加,为获得一种产品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少,是递减的。
精选最新2019年《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经济师考试完整题库500题(含答案)
2019最新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题库50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是()。
A.税率标准B.纳税人数量C.经济发展水平D.居民收入水平正确答案:C2.既属于价内税又属于中央税的是()。
A.消费税B.契税C.增值税D.房产税正确答案:A3.国家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确保到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
A.10%B.8%C.4%D.1%正确答案:C4.()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要求。
A.可持续发展B.提高人口素质C.加大教育投入D.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正确答案:D5.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是()。
A.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B.写好考评报告C.选择合适的考评方法D.制定绩效目标正确答案:A6.()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A.国民收入B.税收收入C.财政收入D.货币收入正确答案:C7.()是政府从私人部门获得的强制性资金转移。
A.税收B.社会缴款C.赠与收入D.国有资产经营收入正确答案:A8.税收的()是区分税收收入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征。
A.强制性B.固定性C.无偿性D.灵活性正确答案:C9.拉弗曲线是一条()。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C.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D.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正确答案:C10.在实施()过程中,政府仅扮演中介者的角色,依法向受益对象拨付财政资金但并不要求获得相应的物品与劳务。
A.转移性支出B.购买性支出C.社会管理支出D.经济管理支出正确答案:A11.债券持有人在卖出一笔债券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承诺在约定期限后以约定的价格购回同笔债券的交易方式是()。
A.期货交易方式B.现货交易方式C.期权交易方式D.回购交易方式正确答案:D12.()是指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从私人部门取得物品与劳务并支付相应资金而发生的费用。
A.转移性支出B.购买性支出C.社会管理支出D.经济管理支出正确答案:B13.在国债发行制度中,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
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考试要点汇编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需求的含义: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个人收入3、产品价格4、替代品价格:如煤气和电力5、互部品价格:如汽车和汽油、家电和电等6、预期7、其他因素:如商品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等。
三、需求规律: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即商品价格提高,则消费者对它的购买量就会减少,反之,商品价格降低,则消费者对它的购买量就会增加。
需求与价格之间这种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就叫做需求规律。
四、供给的含义供给是指在某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生存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五、影响供给的因素1、产品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4、预期5、相关产品价格6、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价格及国家政策等六、供给规律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这就是供给规律。
七、最高现价就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
其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八、保护价格就是由政府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其目的是保护生产者利益获或支持某一产业发展,如农业。
九、需求的价格弹性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其系数范围从零到无穷小。
通常分三种1、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比时,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叫做需求富有弹性。
2、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比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比时,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叫做需求单一弹性。
3、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比时,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叫做需求缺乏弹性。
十、需求价格弹性影响因素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替代品越多越相近,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2、商品的重要性:基本生活品需求弹性小,贵重品弹性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量的相对变动 / 收入的相对变动 ① E> 1 高档品 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② 0< E< 1 必需品 ③ E< 0 低档品
2 效用
消 理论 费 者 无差异 行 曲线
.
供给价 基本类型
① E=1 ②E> 1 ③ E< 1 ④ E=0 ⑤ E=∞
格弹性 影响因素
①时间,是首要因素(短期较小)
4 完全竞争市场中 生产者行为
市 场 结 构 理 完全垄断市场中 论 生产者行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平均固定成本除外)
含义 主要依据 市场结构
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数量及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程度和新企业进入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即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替代效应
在实际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反方向的
总效应
总效应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影响更大) 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商品需求曲线更平缓
企业的本质: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企业形成的理论 3
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交易成本的节约 交易费用 2 类:偶然因素可能带来的损失、契约的签订监督执行所花费的成本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交易费用不同的原因:信息不完全
生
生产要素 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类型:长期——都可变;短期——至少一个不变
决定因素
①产品价格 ( 正方向 ) ②生产成本 ( 反方向 ) ③生产技术④预期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
( 生产要素的价格、国家政策等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求
供 均衡
给 价格
与 均
衡 价 弹性
供给函数、供给规律
供给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供给规律:价格与供给之间呈正向变化的关系
类型 影响因素
① Ed> 1 富有弹性 销售收入与价格反方向, 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 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
薄利多销② Ed< 1 缺乏弹性 销售收入与价格同方向,
厚利少销③ Ed=1 单一弹性, 无所谓
交叉弹性
类型
① Ed> 0 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 Ed <0 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 ③ Ed=0 无关的
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只有长时期才会影响生产规模。超过最佳规模,规模报酬就会递减。
① 机会成本(放弃的最高收入)②显成本③隐成本,也是一种机会成本④经济利润(超额利润)⑤正常利润(隐成本的一部分)
①短期成本函数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②与长期成本函数两者区别:是否含有固定成本(长期无固定成本)
束线
变动特性
收入改变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收入增加向右平移
价格同比例下降向外旋转,价格同比例上升向内旋转
消费者均衡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的价格之比
消费者 均衡和 需求曲 线
需求曲线 两种效应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的
收入效应
均衡价格
供给等于需求→短暂
目的
后果
措施
最高限价
均衡价格之下→市场短缺
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生产成本
变相涨价:走后门排队
行政、配给制→不应长期
保护价格
均衡价格之上→市场过剩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产业
变相降价
政府收购储备→农产品
公式
需求量的相对变动 / 价格的相对变动 ①点弹性 ②弧弹性:分母均变为均值
需求价格 弹性
精品文档
为
特征
①离原点越远,偏好程度越高(无数条)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可传递性)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递减)
分 析
预算约
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 影响因素
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的负值。线内预算有剩余、线外达不到
产 和 生产函数和生产
生产函数
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总产量
成 曲线
生产曲线 平均产量
本
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产量为 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MP=A(P 相交点)时, AP 最大
理 论
成本函数和成本 曲线
规模报酬 成本含义
成本函数
精品文档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市场 1 需求
市
场 市场
需 供给
含义
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构成要素:购买的欲望、支付能力
决定
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③产品价格
( 反方向 ) ④替代品的价格 ( 正方向 ) ⑤互补品的价格 ( 反方向 ) ⑥预期⑦其他因素
因素
最关键的因素 : 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总效用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为
消费者偏好基本假设
①完备性 A> B; A<B; A=B②可传递性 A> B;B> C→ A> C③多多益善
含义
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 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O),最终为负数
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定义
商品或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是一种心理感觉,没有客观标准
经济人假设:追求效用最大化、理性
主观 评价
基数效用(效用可以直接度量) 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序数效用(只能排序)
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
两者区别
是否可加总、可衡量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
.
精品文档
成本曲线
总成本、 总固定 成本、 总可变 成本
线的起点
MC=AT(C 平均总成本), ATC最小 MC=AV(C 平均可变成本), AVC最小 AFC右下倾斜 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 而且变动都快于 其他平均变动成本曲线
市场 结构 的含义和 类型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
需求数量变动:价格变化(其他因素不变)对需求数量的影响,表现为:一线两点 需求变动:其他因素变化(价格不变)对需求的影响,表现为:两线平移
求曲线
需求规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市场需求曲线: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
含义
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