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听课记录:《体积与容积》
评课稿体积与容积
数学评课稿通过听八位老师的讲课,总的来说,给我的感觉是这几位老师对新课标掌握的比较好。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几位教师的作课中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健康、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我认为做的很好: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下我的看法:1、这几位教师的教育观念都比较新,充分发挥了课件的优势,版式多样,色彩比较明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课的一大亮点就是动画引人新课。
课堂伊始,教师利用《乌鸦喝水》这个传统的故事,通过这段视频课件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理解了浸入水中的石子会使水面上升,直观感受到石子占了空间位置。
从而引出“体积”这个数学概念。
2、这节课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从模仿演示实验到自己设计实验和从体积的概念上升到容积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的能力,老师让学生拿出学具亲动手实践,操作,量一量,看一看等等,并且在动手实践中,处处有猜想,处处有学生间的交流合作,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并且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小主人”的作用,使他们在获取新知的同时,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也体验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只是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3、课堂教学过程比较紧凑、严密,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比较融洽,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4、注重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密切联系生活经验,举出有关体积和容积的实例,为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作好过度,使抽象概念形象化。
这是本课的另一亮点。
围绕“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
在活动中发现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而且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这两个物体所占空间大小不一样。
这样,通过生活经验和动手实验相结合,在学生有了比较充分的感受之后,教材揭示出体积的概念。
《体积与容积》课堂实录与反思
课程篇【教学过程】片段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首先请看大屏幕,这里有两幅图片,看到这两幅图片,你联想到了什么?生:乌鸦喝水的故事。
师:谁愿意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生:我来说,从前……师:听完武××同学的讲述谁能说说聪明的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生:乌鸦把一颗颗石头放在水里,水面上升到瓶口,就能喝到水了。
师追问:水面为什么会上升?生:石头占了水的地方,没地跑了就上升了;石头把水挤出来了。
师:也可以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
片段二:交流感知物体所占空间师:请问,土豆占空间吗?生:占。
师:怎样证明?生:把土豆放进水里,水面会上升。
师:把土豆放水里,水面上升了说明它占空间,老师如果往水里放一个苹果,苹果占空间吗?生:占。
师:放一枚硬币,硬币占空间吗?生:占。
师:放一块橡皮,橡皮占空间吗?生:占。
师:放一个铅笔盒,铅笔盒占空间吗?(占)桌子呢?(占)椅子呢?(占)在水里它们占空间,拿出来呢?(也占空间)师:那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占空间?跟你的同桌先说一说。
生:讲桌占空间;黑板占空间……师:刚才大家举了这么多物体占空间的例子,谁能用一句话简洁概括一下同学们的发言?生:生活中的物体都会占一定的空间。
片段三:理解体积的含义师:那我占空间吗?生:占空间。
师:那我占的空间大,还是我们班田×同学占的空间大?生:老师占的空间大。
师:你们的课桌占的空间大,还是老师的讲桌占的空间大?生:讲桌占的空间大。
师: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大,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小吗?生1:文具盒占的空间大,橡皮占的空间小。
生2:教学楼占的空间大,电脑桌占的空间小。
……师:刚才同学们所举的物体都是一眼可以看出谁的空间大,谁的空间小。
(出示一个土豆、一块石头)看我手里,一个土豆一块石头,土豆和石头谁占得空间大?生1:土豆。
生2:石块。
师:看来,有时用眼睛看是无法判断出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小组讨论中……生1:两个相同的杯子装一样多的水,分别放入两个杯子,看谁水面上升得高,谁占的空间大。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课堂实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课堂实录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41—P42“体积与容积”。
教材分析:《体积与容积》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展开图,明白得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运算方法的基础上来开展学习的。
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充分明白得图形语言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这一概念的是“空间”。
在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学生的生活体会和动手实验相结合外,还要注意使学生明白得物体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它是三维的),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这一概念的是“容纳”。
学生建立了体积概念以后,明白得容积也将会变得轻松一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抓住这两个来引导学生去探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多媒体演示、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明白得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在课件演示、实际操作和小组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进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活动,初步明白得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明白得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土豆、红薯、两个大小相同的量杯、瓶子教学过程: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课堂实录_优秀教学设计_反思(北师大版)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记得)我们再来听一听那个故事,好吗?(播放课件)师:故事听完了,那么乌鸦想的方法中包蕴着什么数学知识呢?老师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会明白的。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体积”概念1、初步体会“所占空间”的大小。
师:我们再一次来到那个地点上课,看一看我们的周围,说说哪些物体比较大,那些物体比较小。
体积与容积的计算的课堂实录
体积与容积的计算的课堂实录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体积和容积的计算。
体积和容积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将能够准确计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一、体积的计算体积是一个三维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如何计算常见几何体的体积。
1. 立方体的体积计算立方体是最简单的一种几何体,它的体积计算公式为体积等于边长的立方。
假设一个立方体的边长为a,那么它的体积V等于a的立方,即V=a³。
2.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也是一种常见的几何体,它的体积计算公式为体积等于长乘以宽乘以高。
假设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那么它的体积V等于a乘以b乘以c,即V=a*b*c。
3.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圆柱体是一个圆和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它的体积计算公式为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假设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为A,高为h,那么它的体积V等于A乘以h,即V=A*h。
二、容积的计算容积指的是容器内可容纳物体的空间大小。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容器的容积以确定容器是否适合存放某个物体。
1. 箱型容器的容积计算对于一个简单的立方体容器,容积就等于箱子的内部空间大小,计算公式与立方体的体积计算相同。
2. 圆柱形容器的容积计算对于一个圆柱形容器,容积即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与圆柱体的体积计算相同。
3. 不规则形状容器的容积计算对于一些不规则形状的容器,我们可以使用水的位移法来计算容积。
即将容器放入水中,记录水的位移量,就是容器的容积。
三、实际问题的应用举例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应用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来解决问题。
以下是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1. 超市货架的容量问题假设超市货架的大小为3米长、1米宽、2米高,现在需要计算货架的容积以确定是否适合存放一定数量的商品。
2. 水箱的容量问题假设一个水箱的底面积为2平方米,高为5米,我们需要计算水箱的容积以确定它能够储存多少升水。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备课课堂实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备课课堂实录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体积与容积》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掌握计算体积和容积的方法,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同伴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掌握计算体积和容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大小。
四、教学准备教具:两个量杯、土豆、红薯、水槽。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量杯、一些水、一块土豆或红薯。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提问: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哪些容器放东西多?哪些容器放东西少?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2.讲授新课(1)感受和测量物体的体积。
教师出示土豆和红薯,让学生比较哪个大一些。
学生观察后纷纷回答。
教师提问学生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比较两个物体的体积大小。
学生可能回答:可以通过量杯测量水的体积,然后将土豆和红薯放入量杯中,看哪个物体放入后水位上升得更高,从而比较出两个物体的体积大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量杯、一些水、一块土豆或红薯。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水位的变化,比较土豆和红薯的体积大小。
(2)引入体积的概念。
教师提问: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什么?学生回答:物体的体积。
教师讲解体积的计量单位,如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3)引入容积的概念。
教师提问: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什么?学生回答:容器的容积。
教师讲解容积的计量单位,如升、毫升,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4)巩固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电冰箱、集装箱等,让学生判断它们是体积还是容积。
最新五年级下册数学听课记录:《体积与容积》
五年级下册数学听课记录:《体积与容积》
一、课前自学
课前每人发一份预学稿,独立自学。
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组内成员轮流逐题校对、交流。
‚意见不一致时在组内讨论。
ƒ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三、教师引导学
朱老师分别提出问题学生解答,最后教师总结。
在师生交流中把体积、空间、容积等概念弄清楚。
四、从问题中学——提出问题并解决
这个环节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学生的预学稿上都让学生提出了自学后的问题。
朱老师课前从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中挑选了一部分课堂解决。
例如:鸡蛋与鸭蛋哪个体积大?
水有体积吗?
体积与容积有什么关系?
可不可能体积大容积小?
怎样比较体积的大小?
……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解答,或是独立思考、或
是小组交流、或是实验演示、亦或是动手操作。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一一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加深对体积、容积的理解。
学生学的开心又轻松,而且把自己原来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很有成就感。
朱老师的课堂,无不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从预学、提出问题开始,到课堂交流、解决问题,学生都在主动思考。
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正如朱老师所说,学习就是把不明白的弄明白。
当学生能想办法解决自己的疑问时,他就学习到了新的知识与技能。
在教学中,我们也应注重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课堂上把不懂的弄懂了,学生有收获,才是高效的课堂。
医院感染月检查反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实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实录(一)情境导入: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体积与容积》这一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自由发言)师:老师这里有石头、量杯和水,谁愿意上来演示一下?师:把石头放入水中,出现了什么情况?水面为什么会上升?生1:石头占了水的位置;生2:石头把水挤出来了;生3:石头把水压出来了;生4:石头占了水的空间;……同学们说出了各种有趣的想法。
(二)新授(1)认识体积1、初步感受空间。
师:老师往水里放一个苹果,苹果占空间吗?放一枚硬币,硬币占空间吗?橡皮占空间吗?铅笔盒占空间吗?桌子呢?凳子呢?还有什么东西占空间?师: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占空间?在水里占空间,拿出来呢?(也占空间)板书:空间。
2、空间也有大小。
师:橡皮与铅笔盒比谁占得空间大,谁占得空间小?桌子与凳子呢?板书:大小3、体积的概念。
师:每个物体都占一定的空间,且有大有小,这就是体积,体积是什么呢?谁能说一说?出示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学生齐读2遍)师:苹果的体积是什么呢?苹果所占空间的大小叫苹果的体积。
石头呢?石头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石头的体积。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同学们看到的任意物体)4、比较体积大小。
师:同学们的桌子上放了许多物品,与你同桌的作比较,说一说我的体积大,你的体积小5、师:老师也带来一些东西,比一比。
?香蕉和鸡蛋。
?老师叫一位学生上台,问:“你有体积吗?老师有体积吗?谁的体积大?”请这位同学变换位置,站在教室的不同地方,问:“它的体积变了吗?他的什么变了?说明了什么?”(物体的位置变化了,但体积不变)?师:“橡皮泥是什么形状的?(长方体。
)把橡皮泥捏成球体,同时问:“它这时是什么形状?(球体)它的体积变了吗?他的什么变了?(形状)说明了什么?(物体的形状变化了,但体积不变。
)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事情吗?(生:妈妈把一团面擀成一个薄饼。
《体积与容积》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36、37页。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与容积的含义,理解物体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理解体积大小与重量、形状无关,发展空间观念。
3.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教法:实验,引导学习法。
学法:动手操作、观察、实验。
【教学准备】烧杯、胡萝卜、土豆、石子、粉笔盒、保温杯、塑料杯、一个大的长方体泡沫盒子、一小块铁、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一、魔术引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今天老师就露一手,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好吗?师:老师这有形状、大小、颜色和构造完全相同的两个杯子。
其中一个杯子装满水,现在要把这杯水倒入另一个杯子,出现了什么现象?(教师倒水)生:水溢出来了。
师:为什么完全相同的杯子,却装不下相同的水呢?谁来猜猜这是怎么回事?生:可能杯子的厚度不一样。
师:这是完全相同的两个杯子。
生:一个杯子里面可能装有东西。
生:一个杯子里面有物体,占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水溢出来了。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教师把杯子里面的纸抽掉,杯子里面有一个石子)师:里面有什么啊?为什么有了这块石子就装不下这些水了呢?生:因为石子占了杯子里的空间,所以就装不下这些水了。
师:对,因为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
(板书:占空间)二、操作活动、感悟概念1.体积的认识。
(摸课桌抽屉空间:让学生感知三维空间长、宽、高)师:请同学们迅速把书包放进课桌里,再去摸一摸,有什么不同的感觉?生:书包占了课桌抽屉的空间。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你周围都有哪些物体占空间?生:课桌、书包、笔袋、人、衣柜……师:(教师出示一个粉笔盒)找一找比粉笔盒占空间大的物体。
生:课桌占的空间比粉笔盒占的空间大。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听课记录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听课记录《体积和容积》是学生学习几何体积的开始,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具备了许多关于体积和容积的具体的感性积累,容积单位升和毫升在三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所以本节课王蔚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主要充当了一个先行组织者为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呈现典型材料,在学生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正确的概念。
这堂课给我们的整体感觉是简洁、流畅、朴实。
简洁:1、教师语言简洁,如体积和容积的引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展示了王蔚老师干练的教学风格。
2、材料的选用简洁,各施其责,凸现数学本质。
由于简洁就体现了高效。
流畅:材料之间思维严谨,逻辑性强,层层递进,又展现了数学独特的魅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整个学习过程显得很流畅。
朴实:王蔚老师上的是一堂真实的朴实的课,学生在这堂课上学到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培养了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不是走过场、不是作秀,操作性强。
是一堂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好课。
结合新课标,谈谈这堂课体现的三个亮点。
一、吃透教材新理念实施的前提我们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并不是说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教材,毕竟我们教材的编者对教材所下的功夫要比我们老师多得多。
但如果我们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不拘泥于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在这基础上把教材作一些调整和处理,那就事半功倍。
如教材上实验:观察两个各放一块大小不一石块的杯加满水取出石块水相等吗?为什么?我觉得,它的侧重点更偏重两个石块谁大谁小的比较,停留在原来的认识层面。
王蔚老师的实验:观察一个杯水位猜想放入一块石块产生什么现象验证说理由得出概念。
此实验的作用:1、把原来实验中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比较抽出来了,移到了体积概念教学之后,作为体积单位引出的钓饵,逻辑性更强。
2、更强调了石块占据了空间,突出了体积概念的本质。
3、在学生后继的生活、学习中会碰到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个实验对他的数学思维更具有正迁移。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堂实录《体积与容积》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课堂实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多媒体演示、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在课件演示、实际操作和小组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体积与容积》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如电冰箱、集装箱、药瓶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大小,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物体的大小应该如何计量吗?”学生可能回答:“可以用长度、宽度、高度来描述。
”教师接着提问:“那么,你们认为如何才能准确地描述这些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呢?”学生可能回答:“可以用体积来描述。
”教师总结:“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正是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体积的概念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展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并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可能回答:“它们都有六个面,但形状不同。
”教师接着提问:“那么,你们知道它们的大小应该如何表示吗?”学生可能回答:“可以用体积来表示。
”教师总结:“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常用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
”(2)容积的概念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展示一个容器,并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容器,你们知道它的大小应该如何表示吗?”学生可能回答:“可以用容积来表示。
”教师接着提问:“那么,容积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可能回答:“容积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教师总结:“对,容积就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常用单位有升、毫升等。
”3. 课堂实践(1)动手操作教师发放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要求学生动手测量它们的边长,并计算它们的体积。
(2)小组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计算体积的方法和结果,并互相纠正错误。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实录与评析[名师]
《体积与容积》教学实录与评析学习目标1、通过多种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独立分析、动手操作及小组交流、实验)掌握比较体积大小的多种方法,理解容积相关知识。
3、在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本身的魅力,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认识到每个人的思维角度可能不同,应该互相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提问、实验演示)教学资源:石子、装有红色液体的瓶子师:大家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聪明的乌鸦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生:听过,它衔起一颗颗石子放进瓶子里,使水面升高,最后喝到了水。
师:谁愿意演示一下这个过程?(指名演示)一生演示,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演示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师:放入的石子大,水面上升得……(高);放入的石子小,水面上升得……(低)。
放入的石子多,水面上升得……(高);放入的石子少,水面上升得……(低)。
师:每次水面有什么变化?是水自己变多了吗?这部分水与放入的小石子有什么关系?生:水面慢慢上升,水不是自己变多的,是因为沉入瓶底的石子占了水的空间,把水挤上来了。
上升的水就是瓶底所有石子大小的和。
(设计意图:以大家熟知的小故事引入,学生比较感兴趣。
通过直观演示了解与本节课有关的数学知识,得出石子占有了水的空间使水面上升,并且上升的这部分水是放入石子大小的总和,为后面的实验作铺垫,同时感受物体占据空间是有大小的。
)二、新授(1)体积的认识(提问、讲授)教学资源:小芒果、大土豆师:老师这有一个小芒果和一个土豆)想把它们分别放在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箱子里,哪种食品放得比较多?为什么?生:芒果放得多,因为芒果小土豆大。
生:芒果占的空间小、土豆占的空间大。
师:其实我们身边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也有大小之分。
出示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师: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直接看出两个物体的体积大小(板书:看)比如讲桌和课桌比,讲桌体积大课桌体积小。
体积与容积听课手记-再说教是为了不教【精品范文】
体积与容积听课手记:再说教是为了不教体积与容积听课手记:再说教是为了不教周三上午,听了我校廖老师执教的一节数学公开课,课题是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
听完课后,我越来越觉得,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其实有不少“共性”,于是便把听课后的几点想法写了下来,希望与广大同行朋友们一起分享、交流。
再说“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本节课给我们的总体感觉:虽然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了,教学设计也很合理紧凑。
可是,老师讲得太多了。
上得也不轻松。
不仅仅是这一堂课,很多年轻教师上看似圆满成功的公开课,也常给我这样的感觉。
拿这堂课来说,新授课的时间占去30分钟左右,原先安排的内容没有上完,拖堂上课在五分钟以上。
可是大部分老师还觉得,老师上得太赶,学生在课堂上思考的时间太少。
一节课同样都是40分钟,时间到底哪里去了?很明显,这一系列的问题,根源就在于老师讲得太多。
我还记得,上个学期,廖老师作为刚毕业分配的新教师,在另一个学校上了一节公开汇报课,那节课上得比较成功,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也给大家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在评价其不足时唯一的一点是:老师的教学放手不够。
因为在这一堂课里,这个问题仍然本节课最大的问题,所以我在评课时有意说起上面这段话,也是希望再一次引起他本人以及大家共同的关注。
所以我常想,老师能不能上得更轻松、简单一点,教学时更放手一些?也许应当反过来想一想,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老师讲得越少,上得越轻松,教得越放手,留给学生动手、思考的时间便越多,学生得到的锻炼和收获便越多。
我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
就是说,学生自己能做到的,老师尽量不代为包办。
很多老师也认为,教师尽量讲得少,教学时尽量放手。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的确,课堂上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这样的课堂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课堂的应变能力等。
虽然一时无法做到,但在教学中也应当不断追求这样的课堂。
教师向学生提问时语言表达的问题在听课时,不知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就连作为听课老师的我们,有时也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如何回答。
《体积与容积》(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体积与容积》(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质的体积。
通过实际操作和直观演示,使学生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测量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简单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测量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和容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难点1. 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的理解。
2. 体积和容积测量方法的应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实物模型、计量工具等。
2. 学具:学生自备计算器、直尺、量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引发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测量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体积和容积的概念2. 体积和容积的测量方法3. 实际操作示例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测量家中一件物品的体积和容积,并记录下来。
2. 请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实例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充分理解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课后作业设计方面,要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还需在课后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体积和容积的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部分,即学生对体积和容积概念的理解和测量方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数学教学中,体积和容积是两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
《体积与容积》教学实录
《体积与容积》教学实录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体积与容积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关系。
能运用概念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活动,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与容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流程一、故事引入,激兴设疑师:在“三八”节那天,幼儿园的老师给小朋友们留了一个作业:让每个小朋友为妈妈做一件事,很多小朋友都觉得应该给妈妈打一次洗脚水。
一位小朋友,打了半盆水;另一位小朋友打了满满的一盆水。
你觉得谁的做法好?为什么?(2-3个学生说)师:刚才,有同学提到:当水满盆时,妈妈的脚放下去水就会溢出来,那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探讨有关体积和容积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操作探究,理解概念1、感受物体体积的存在,理解物体体积的含义。
(1)初步感知空间。
师:这个杯子里放了2个土豆,这里有些水,我想往杯子里倒入一些水,倒得进去吗?为什么?生:能倒进去,因为杯子中还有空的地方。
师:像这样杯子里还有空的地方,我们就可以说杯子里还有空间。
(板书:空间)师:还能继续倒吗?为什么?生:能,因为还有剩余的空间。
师:现在呢?(边演示,边说明剩余的空间正越来越小,直到倒满)现在还能倒吗?为什么倒不进去了?生:不能倒了,因为杯子中没有剩余的空间了,再倒水就溢出来了。
师:现在你们对空间有感觉了吗?那谁来说说,生活中哪里有空间呢?生:笔袋有空间,书包空间,书桌堂有空间……师:你们说课桌桌堂是一个空间,这是一个怎样的空间呢?我们来摸一摸,先从左到右摸一摸,感受一下这个空间大约有多长,再伸进去摸一摸,感受一下有多宽?师:我们的教室是不是一个空间?这个空间也有长度、宽度、高度吗?看来,空间都是有长度、宽度、高度这三个维度的。
师:想一想,汽车有没有空间?生:有,没有空间我们怎么坐进去啊?师:再想象一下,我们生活的宇宙有没有空间?其实我们都生活在宇宙这个大空间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数学听课记录:《体积与容积》
一、课前自学
课前每人发一份预学稿,独立自学。
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组内成员轮流逐题校对、交流。
‚意见不一致时在组内讨论。
ƒ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三、教师引导学
朱老师分别提出问题学生解答,最后教师总结。
在师生交流中把体积、空间、容积等概念弄清楚。
四、从问题中学——提出问题并解决
这个环节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学生的预学稿上都让学生提出了自学后的问题。
朱老师课前从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中
挑选了一部分课堂解决。
例如:鸡蛋与鸭蛋哪个体积大?
水有体积吗?
体积与容积有什么关系?
可不可能体积大容积小?
怎样比较体积的大小?
……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解答,或是独立思考、或是小组交流、或是实验演示、亦或是动手操作。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一一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加深对体积、容积的理解。
学生学的开心又轻松,而且把自己原来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很有成就感。
朱老师的课堂,无不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从预学、提出问题开始,到课堂交流、解决问题,学生都在主动思考。
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正如朱老师所说,学习就是把不明白的弄明白。
当学生能想办法解决自己的疑问时,他就学习到了新的知识与技能。
在教学中,我们也应注重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课堂上把不懂的弄懂了,学生有收获,才是高效的课堂。
【五年级下册数学听课记录:《体积与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