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近似数》教学反思一

合集下载

《近似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事例了解近似数的作用,感受近似数的含义。

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2.理解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

3.在认识和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近似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4.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中的数量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1.通过具体事例了解近似数的作用,感受近似数的含义。

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2.理解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

【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近似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近似数是什么?1.举例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2.想一想:生活中为什么要有近似数,有什么用呢?3.指出: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不用或无法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和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叫近似数。

二、为什么这样求?1.摩托车价格大约8000元,可能是多少元?2.找一找大约8000元在这数轴的哪个位置?3.为什么有一定的范围?4.千位可能是几?如果千位是7,百位呢?为什么?5.我女儿说这摩托车的价格大约是7900元,她说的对吗?为什么?小结: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三、怎么求近似数?1.请写出7584的近似数。

2.一个数的近似数是8000,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四、总结生活中见到的数绝大多数是近似数,不过有的未必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教学反思:一、激趣导入,在谈话中让学生感知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区别,进而理解了近似数的实际意义。

上课伊始,我自然的聊起我们班今天来了多少人,学生回答30人,教师随机板书30,那么我们全校有多少人,一个孩子回答到大约2000人。

很平淡的两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出准确数和近似数的本质区别。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教学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在课堂上,学生没有知识积累,这以前他们没接触过数字估算,根本不会估算,当然也不可能有不同的策略交流;当要求举生活中的近似数的例子时,学生没有生活积累,举不出生活中估算的例子,我觉得一是学生没有仔细观察生活,另外也是学生的估算经历少;在作业中,求近似数也是出现了不少问题,有的乱估,有的离准确数太远,还有一些学生不会做题,我觉得他们是没有找到做题的方法。

估算就是推算出某数的大概数,即准确数的近似数。

教学时重点强调,估算是没有唯一答案的,但在比较多个答案之后,让学生明白估算[]出的数要最接近于准确数。

实践中我认为下列方法效果会好一些:让学生看十位。

十位是1—4就把十位和个位都写成0,百位、千位不变。

例如:7046≈7000、1837≈1800。

如果十位是5—9就把十位、个位写成0,在百位上加1,千位再随百位变化而变化。

例如:6080≈6100、9960≈10000。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总之,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地渗透,需要教师每堂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当学生将估算内化成一种自觉意识,才会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小学数学下册《近似数》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下册《近似数》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下册《近似数》教学反思小学数学下册《近似数》教学反思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后,安排学习“认识近似数”,出现两幅情境图:(1)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2)新长镇有9992人,约是10000人。

从而自然引出1500是1506的近似数,10000是9992的近似数。

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两组数的特点,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让学生们把自己个性化的想法说出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并引导学生讨论:“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更容易记住?你还能举出近似数的例子吗?”从而明确近似数与准确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加深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

结合生活实际,举出生活中的近似数,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课堂上,学生没有知识积累,这以前他们没接触过数字估算,根本不会估算,当然也不可能有不同的策略交流;当要求举生活中的近似数的例子时,学生没有生活积累,举不出生活中估算的例子,我觉得一是学生没有仔细观察生活,另外也是学生的估算经历少;在作业中,求近似数也是出现了不少问题,有的乱估,有的离准确数太远,还有一些学生不会做题,我觉得他们是没有找到做题的方法。

估算就是推算出某数的大概数,即准确数的近似数。

教学时重点强调,估算是没有唯一答案的',但在比较多个答案之后,让学生明白估算出的数要最接近于准确数。

实践中我认为下列方法效果会好一些:1、如果所要估算的数最高位是百位就看个位。

例如:506、217、428、734、962等就看个位,个位小于1—4的数就直接写0,十位、百位的数不变。

如734≈730,962≈960,如果个位是5—9的数,就在十位上加1,个位变0。

如,506≈510、217≈220、428≈430。

2、如果最高位是千位就看十位。

近似数教学反思15篇

近似数教学反思15篇

近似数教学反思近似数教学反思15篇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近似数教学反思1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教学《近似数》,批阅作业时那个头痛至今都忘不了。

一是当时对这节内容没教的过于简单,高估了孩子的学习水平;二是又感觉不会很难,不就是用个“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么?导致自己的备课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些脱离,所以交上来的作业,可想而知,学生出现的错误直接告诉自己没有上好这一节内容。

自我认为很是简单,教材也是安排一个课时结束新知,可实际不然。

所以今天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把事速度放慢了许多,也打算用2个课时来完成。

与其快速没有效果的完成,还不如让学生掌握牢固多用一个课时来消化。

今天放慢了速度,所以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正是让我明白学生对于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真实情况,以免后面会忘记,所以特记下来,以备下次之需,同时也改进自己的教学。

问题一:学生明白“四舍五入法”,不明白的是怎么用这个方法。

在讲解完“四舍五入法”时,学生通过其他人的理解和老师的引导,能够接受‘满五要也向前一位进一,不满五就要舍’的道理。

但是真正用的时候,他们还是不理解。

例如教材中安排了“233184人约等于20万人,说说你是怎么得到的?”有些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四舍五入到十万位,就看万位是不是比5大?”;可在今天的课堂中仍然有一些孩子提出自己的“质疑”:那8不是比5大吗?为什么不是“进一”,而是“舍掉”。

从这些孩子的理解上出了问题。

课堂上没有直接消除他们的疑问,而是由两个孩子说了自己的看法。

A说,8在十位上,表示八十,对20万是根本不受影响的。

B说,就算是五入,8向前进一位,那也只能说百位上变成,然后不能再继续向前进一位了。

C说“233184”在数线上离20万更近,所以约等于20万;其实三个孩子的说法都有一定的理由,同时孩子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解述自己的看法,已经是非常了不起。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近似数教学反思近似数教学反思1《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二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三个教学重难点,即: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什么位;省略什么位后面的尾数这些要求的含义;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必须保留,不能去掉;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在引入环节,在超市买菜时,总价是7、53元,而售货员只收7元5角钱,这就是在求7、53这个小数的近似数。

在创设情境环节,结合教科书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9840.98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8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__加0。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虽然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

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在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却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

最典型的就是他们忘了精确到哪一位,以为精确到哪一位就是看哪一位。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近似数》教学反思“近似”的概念在小学数学知识里,有一个孕伏与发展的过程,在本课,第一次出现了近似数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在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相对于她们学过的准确数而言的。

教材没有给出四舍五入的方法和约等号的使用,只要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都可以。

在实际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德育渗透和人文素养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加强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对比,从而加深学生对近似数的感知和理解,并能加以运用。

现将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做法和不足之处总结如下:成功之处: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例如通过第十三届全运会的这个时事背景引出例10,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之后的大量练习中,也十分注重取材于实际生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还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人文素养方面有所渗透,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2.教学环节设计充分考虑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玩中学是二年级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方面,我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方式,不仅有独立思考,还有小组交流;不仅有静态的纸张作业,还有活跃气氛的多种游戏;不仅有自己读题审题,快速回答问题,还有听题回答问题……整个环节安排紧凑有序,科学合理,再加上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被很好的调动起来。

3.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功能本节课的课堂评价主要采取小组积分制,通过师生共评和生生互评,对各小组进行计分(100分,50分和2分),充分调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结束时,每组学生算出本组得分的准确数和近似数(近似成整十数),紧扣教学主题。

不足之处:由于近似数的概念是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的,而且只是感知、比较和理解,部分学生在使用数学语言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近似数方面并不是特别熟练,个别同学的估数能力有待加强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近似数》教学反思1

人教版小学数学《近似数》教学反思1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新关小学何彪元一、说《课标》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

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编写意图是:教材首先告诉学生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再通过爸爸给王鹏买羽毛球的情景,让学生理解在现实生活中,除法会遇到除不尽的情况,这时可以根据需要取商的近似数。

由于小数除法除不尽时计算比较复杂,教材把重点放在如何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二、说教材在本册前面,已经教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这里只是通过例7一道计算钱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由于计算钱数时一般算到“分”就可以了,那么题中的结果应保留两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千分位,也就是要先算出三位小数。

然后让学生自己确定,怎样把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按“四舍五入法”处理。

接着,让学生试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

这一题是让学生根据不同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使学生更明确,算出的小数位数都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1.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2.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

五、说教法、学法由于本学段的学生年龄多在9—11岁,富于形象直观思维,但他们都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表现欲望,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呈现、学习内容和活动的安排上,一定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感受到数学学习活动有意义、很重要、可以做。

在这些过程中,初步学习数学思考的方法,形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的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第1篇:二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教学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在课堂上,学生没有知识积累,这以前他们没接触过数字估算,根本不会估算,当然也不可能有不同的策略交流;当要求举生活中的近似数的例子时,学生没有生活积累,举不出生活中估算的例子,我觉得一是学生没有仔细观察生活,另外也是学生的估算经历少;在作业中,求近似数也是出现了不少问题,有的乱估,有的离准确数太远,还有一些学生不会做题,我觉得他们是没有找到做题的方法。

估算就是推算出某数的大概数,即准确数的近似数。

教学时重点强调,估算是没有唯一*的,但在比较多个*之后,让学生明白估算[]出的数要最接近于准确数。

实践中我认为下列方法效果会好一些:让学生看十位。

十位是1—4就把十位和个位都写成0,百位、千位不变。

例如:7046≈7000、1837≈1800。

如果十位是5—9就把十位、个位写成0,在百位上加1,千位再随百位变化而变化。

例如:6080≈6100、9960≈10000。

总之,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地渗透,需要教师每堂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当学生将估算内化成一种自觉意识,才会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

第2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结合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使学生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2.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根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内容,我制定了两个学习任务:1.探究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比较理解近似数1和1.0。

下面就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进行简单的分析:在*导课环节,我先创设菜场买菜付钱情境,又结合课本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近似数》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近似数》教学反思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节课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求整数的近似数基础上进行教学上,这两个内容都是让学生根据四舍五入法去求数的近似数,但是不同点就是近似的部位不同,针对这个情况,在教学这节课时,以求整数的近似数进行导入,让学生说一说近似的依据——也就是四舍五入法,从而引入小数近似数的教学。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觉得:学生掌握得不是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

对于重难点的突破尚有所欠缺,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所欠缺。

同时,应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自己表达的机会,同时在“冷场”的时候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一部分内容的练习题目要求很多样,如同是保留一位小数,可以说是保留一位小数,也可以说是精确到十分位,或者是省略十分位后的数等等,针对这一情况,让学生在练习时多读题,并逐一进行分析,如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的数都是要求保留几位小数,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

《近似数》教学反思2本人在教学求商的近似数时,感觉学生在试商时很困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特用了一下几个环节:第一、创设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近似数教学反思12篇

近似数教学反思12篇

近似数教学反思12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个人总结、汇报体会、策划方案、事迹材料、申请书、演讲稿、主持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report experiences, planning plans, deeds material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hosting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近似数教学反思12篇近似数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课本73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地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小数的位数,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近似数》教案与反思

《近似数》教案与反思

《近似数》教案与反思《《近似数》教案与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培养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两类数的特征,会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量书本的长。

师:请大家用尺量一下数学书的长度是多少?学生测量。

学生会发现是20厘米多一些。

师:如果我们不需要量地非常精确,可以认为教科书的长大约是20厘米。

2.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上面的情况,一些事物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用一个与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个数叫近似数。

例如:我们学校有2453人,我们可以说大约有2500人。

二、生活中近似数。

1.师: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和使用近似数,你注意过吗?(1)华光小学约有2200名学生,全国小学生人数约有一亿三千万。

(2)北京市人口约1400万,全国人口约13亿。

2.学生看书上的另外三个例子,加深对近似数的理解。

3.师:在生活中你接触到过近似数吗?如果有,请你说一说。

教师补充: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统计:总计平民死亡:约7589万人,总计人员死亡:约1亿零三百万人。

(讲解和平的重要性)三、学习“四舍五入”求近似数。

1.出示数据: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

2.你能说出148264的近似数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师:今天我们将学习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1)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叫四舍五入,从这几个字你能想到什么?教师讲解四舍五入的含义。

(2)方法:重点让学生体会取近似值到某一位时,只要看它后一位数字用四舍五入即可,前面的都不必看。

(3)师生共同观察书本上的练习。

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师:请你观察,你发现四舍五入是怎么做的?四舍五入到十位,省去的是哪几位?如果四舍五入到百位,那么省去的是哪几位?(4)学生独立完成剩下的两题。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近似数》的教学反思1近似数,学生在二年级下册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了,有了这一基础知识做铺垫,本节课的内容也将会很容易的被学生接受。

这是我上课之前所认为的。

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反应也很积极,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我当时就觉得我之前的认为是正确的。

结果,作业收上来一看,我傻眼了,即使上课我把该将的都讲了,该强调的也都强调了,可是,还是有部分学生做的作业一塌糊涂。

不是忘了四舍五入,就是保留的小数出错。

针对这一问题,我想了想,还是我在上课的时候处理不当。

学生反应积极,我就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都会,接着,讲课的速度就有点快了。

这恰恰就把那些似懂非懂的学生以及完全不懂得学生丢弃了。

所以,在下一节课,我还是慢慢的把上节课重点和难点再讲解了一遍,这次,作业情况有很大的改善。

所以,我想以后再简单的内容,我也不会粗心大意,草草了事。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2《义务教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可见,学生低层次的模仿是不易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的,更难以品味出数学思考的韵味和乐趣。

因此,本节课在对近似数的教学上,通过实例直接告诉学生什么近似数的含义,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和精确数的区别,通过练习找近似数、找生活中运用近似数的例子,进一步加深对近似数的理解。

在学习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四舍五入法,怎样采用四舍五入法,而是给出学习的素材,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自己质疑,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在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小组学习合作,通过观察,交流讨论、比较探究得出四舍五入的方法,建立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

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师生共同分享学习的成功和喜悦。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3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材安排是一课时,内容看似比较简单易懂,而实际教学后发现,其实不然。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6篇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6篇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6篇近似数的教学反思1在复习小数乘、除法时,学生遇到求近似数时,感到困难。

我认为如果将有关求近似数的内容联系起来教学,让学生找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把知识连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和学生一同复习时,先带领学生将学过的求近似数的知识列举出来:一、求积的近似数:二、求商的近似数。

1、回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先计算,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

2、回忆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先计算,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但要注意只需除到比要求保留的位数多一位就行了。

3、在这里要学生比较两种求近似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不同点:乘法可算得准确的结果,而除法不一定能除尽,也不需要除完4、在求商的近似数时,学生最感到困难的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保留,提醒学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有时要用进一法有时用去尾法,我让学生举例说说什么时候进一什么时候去尾,帮助学生理解。

为了验证学生学情,指名五名学生到黑板上分别计算各自的式题,三名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艰难做对了,我向他们一一表示祝贺,以此鼓励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其中两位同学被困难挡住了去路,这时下课的铃声响起,我不得不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为了给他们一点压力,当放学的铃声响起,我把它们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指导他们完成练习四的第一题,这五道都是求商的近似数。

孙艳花了近一个小时艰难的做完了,其中一道做错,在我的反复指导下终于做对了,我向他表示祝贺,并让他回家吃饭,同时叮嘱他上课要认真听讲,做题要动脑筋。

晚上再次研究班上几位同学验算所用的草稿纸,发现错误的原因,有的题不是小数点点错了位置,就是商放错了位置:有的题除数扩大了,被除数却还是没有移动小数点;有的题确立的商和除数乘的积竟然不知道放在什么位置上,总之从孙丹妮所做的式题,可以清楚看到她根本没有掌握求近似值的知识,脑子里完全糊涂着,想孙丹妮这样的学生绝不仅仅是孙丹妮,还要继续强化训练学生求商的近似数,小数点的确立,以及商的位置是求近似数的重点和难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优秀11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优秀11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优秀11篇)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3页例3《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课的主要教学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图片,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使学生掌握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的。

思考方法,即根据除法的两种意义来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在这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可以:1、这节课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却又不局限于教材,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解决问题:第一步,由观察题目使学生发现问题;第二步,让学生从中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第三步,让学生用除法独立解决“每个纸盒放几只?”“要用几个纸盒?”这两个问题;第四步,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比较两题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而使学生明确多留心身边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2、注重学生的说。

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跟着同学一起说,全班齐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说的过程中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在比较两题的异同时,应对学生的回答处理不够灵活。

在让学生找出两道题之间的不同后,我忘记了通过小结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两种意义,这里难点不够突出。

还有有的学生说出了意义不同,我没有及时进行深入提问,错过了一个让学生体会的时机。

初步了解近似数教学反思(共12篇)

初步了解近似数教学反思(共12篇)

初步理解近似数教学反思〔共12篇〕篇1:《近似数》教学反思《用四舍五入法把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节课并不简单。

学生既要学会四舍五入法,又要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对数进展改写,而且还并非仅仅是课题中所写的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还需要根据要求改写成以“千”、“百”等作单位的数。

而教材的编排意图显然是充分利用学生前面学过的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的经历,力图让学生经历先把一个大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的整万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过程。

显然,前面的过程是关键。

而四舍五入法,四舍比拟简单,难的是五入。

从课堂反响及学生的作业修改来看,学生对这一课的掌握情况很不好,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反思学生出现的问题,我觉得是因为我的教学不够严谨、细致,才导致问题的面这么多而广。

原因一、没有激发局部学生的兴趣原因二、上课内容比拟抽象,后进生难以理解,故此没能投入学习互动中来。

改良后,二次教学设计。

汽车价格是193500元,558800,〔〕,〔〕理清几个概念。

1、什么叫尾数?1389567万位〔千位、百位〕后面的尾数分别是什么?2、“省略”是什么意思?是像语文里讲的一样直接省略不写吗?〔区别语数中“省略”一词概念的不同〕3、那么,什么情况下直接舍去尾数,什么情况下要向前一位进1呢?关键看哪一位?4、辩证考虑:193500为什么不看成20万?558800为什么不看成55万?5、拓展:怎么改变这个价格,使它能约等于55万?预设:生1“千位上改成4、3、2、1、0”,师追问“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呢?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生2:万位上改成4,千位上改成5、6、7、8、9。

师板书各情况,并追问“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呢?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小结:约等于55万的数,最大的是四舍得到的554999,最小的是五入得到的545000。

6、完成作业本第6页第5题。

7、完成练习二。

一步一步地使学生明白“把12756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把1后面的尾数都去掉,并写0占位,写成10000,但是题目要的是“万”做单位,所以还要把10000改写成1万。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一课是教学的难点,原因是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学生不熟悉。

我在导入时就抓住生活:从我班的人数这个准确数引入新课。

我认为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就要努力从学生身边挖掘素材,让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这堂课通过提供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例如:班级人数、学校人数、我们身边的一些数据,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判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来判断近似数的。

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

本课一开始在讲解“准确数”和“近似数”时,通过让学生比较一些数据,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些数据意义的不同,加深认识“准确数”与“近似数”。

3、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的学习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4、教学如何求近似数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通过独立的看一看,自己试一试,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给他们提供一个广阔思维的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数学中的一些规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中体会探究与发现带来的乐趣。

虽然在课堂上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了,但是在作业中,求近似数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何让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求近似数,有何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我还在思考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在课堂上,学生没有知识积累,这以前他们没接触过数字估算,根本不会估算,当然也不可能有不同的策略交流;当要求举生活中的近似数的例子时,学生没有生活积累,举不出生活中估算的例子,我觉得一是学生没有仔细观察生活,另外也是学生的估算经历少;在作业中,求近似数也是出现了不少问题,有的乱估,有的离准确数太远,还有一些学生不会做题,我觉得他们是没有找到做题的方法。

估算就是推算出某数的大概数,即准确数的近似数。

教学时重点强调,估算是没有唯一答案的,但在比较多个答案之后,让学生明白估算[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出的数要最接近于准确数。

实践中我认为下列方法效果会好一些:让学生看十位。

十位是1—4就把十位和个位都写成0,百位、千位不变。

例如:7046≈7000、1837≈1800。

如果十位是5—9就把十位、个位写成0,在百位上加1,千位再随百位变化而变化。

例如:6080≈6100、9960≈10000。

总之,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地渗透,需要教师每堂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当学生将估算内化成一种自觉意识,才会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