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专题4 4.1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合集下载

生物: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生物: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问题4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方兴 未艾,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 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你能举出 周围遇到的转基因产品吗?
转基因微生物:分解石油的假单孢杆菌等
转基因药物:抗体、干扰素、某些疫苗等
转基因动物:转基因牛、猪、鸡、鲤鱼、 鲫 鱼等
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抗虫棉、 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水稻、转 基因抗除草剂农作物等
专题四
( 伦 ),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理),是道德和规范。伦理是指一
定的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规范 )及 其相应的道(德原则 )。在日常用语中, 伦理与道德一词相通
问题1:“人类应用转基因技术创造出物种 的某些新性状,是不是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问题2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它所引 发的社会争论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你 知道有哪些关于生物技术的争论?
(3)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a.引起生物安全的理由: 可能会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成为野生种类,可能成 为“入侵的外来干涉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 他生物的生存,可能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 有害的病原体,有可能使杂草成为除草剂除不掉 的“超级杂草”;
b.不引起生物安全的理由: 扩散到种植区.由于生殖隔离的存在,使他们很难与其他植物 杂交,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存活时间有限;
(1)趋利避害,不因噎废食。 (2)建立相应的法规。
1.20世纪90年代,乌干达木薯业遭到了病害的毁 灭性打击。科学家究其原因发现是一种新的病毒 引发的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 组产生的。这一事实有力地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B)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 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B.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 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原体杂交,从而重组出对 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C.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 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除不掉的“超级杂 草” D.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但随着棉铃虫抗性的增

高考生物 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材梳理

高考生物 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材梳理

高考生物 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材梳理知识·巧学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转基因技术在微生物、基因制药、优良动植物的培养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硕果累累的转基因成果在带给人们喜悦的同时,也促使人们进行冷静的反思:转基因生物安全吗?二、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1.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转基因生物引起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由:安全性检测问题、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担心营养成分的改变。

不必担心转基因食物安全性的理由: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可以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科学家的负责态度可以防止新过敏原的产生;至今尚未发现食用转基因食品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物有问题。

疑点突破转基因食品是怎么来的?通过生物技术,科学家可以将某个基因从生物中分离出来,然后植入另一种生物体内。

例如,科学家认为北极鱼体内某个基因有防冻作用,于是将它抽出,再植入番茄之内,制造新品种的耐寒番茄。

这种含有转基因生物成分的食品即称为转基因食品。

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会引起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由:转基因植物可能会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成为野生种类;转基因生物可能会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可能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细菌或病毒;有可能使杂草成为除草剂除不掉的“超级杂草”。

不会引起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由:转基因农作物扩散到种植区以外就会很快死亡;要表现出新性状必须具有一定的水肥等条件,以及配套的种植技术;由于生殖隔离的存在,使他们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植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存活时间有限。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会引起环境安全问题的理由:打破了自然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重组微生物可能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重组DNA与微生物杂交,可能产生有害的病原微生物;转基因植物花粉中的有毒物质可以通过蜜蜂进入蜂蜜,再经过食物链传递。

不会引起环境安全问题的理由: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抗除草剂农作物的种植减轻了农田管理的负担,保护了农田土壤环境。

《专题4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

《专题4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实际作业操作和理论学习,深入了解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相关知识,能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基本概念、转基因生物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二、作业内容1. 预习作业:学生需提前预习《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课,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当前发展状况。

同时,收集有关转基因食品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食品种类、市场占比、国内外监管政策等,并撰写简短的报告或心得体会。

2. 小组讨论:学生需在课内进行小组讨论,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探讨:转基因生物的优势与劣势;如何科学评估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生物的接受程度等。

小组需汇总讨论结果,形成书面报告。

3. 课堂测验:在课堂教学中,将进行一次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转基因技术的基本认识以及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内容涵盖基本概念的选择题及简答题。

4. 课外研究:结合当前热门的转基因事件或争议案例(如转基因作物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学生进行文献资料或网络信息的搜索,分析并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专题报告。

三、作业要求1. 预习作业:学生需对预习内容有全面理解,报告中需包括明确的观点和清晰的事实依据。

2. 小组讨论:各小组成员需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并倾听他人意见,报告应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3. 课堂测验:学生需在测验前做好复习准备,考试时认真作答,不抄袭他人答案。

4. 课外研究: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告的撰写,报告应包含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并注意引用权威的文献资料。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预习报告、小组讨论报告、课堂测验和课外研究报告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等。

3. 教师将对学生的每项作业进行批改,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在下一次作业中做得更好。

人教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4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人教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4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A)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 花粉传入环境中
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 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 达
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 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4.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 但不必担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2.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 的是( B )
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 离
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 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 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 生物
3.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错误的是 ( B )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 能产生二次污染 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 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 可能会对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D .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 可以解决的
基因工程是一种高技术,是把双刃 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 一定的负面效应,但是,科学的态度 不是禁止,而是扬长避短,严格监管, 合理使用。
二、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a.趋利避害,而不能因殪废食
b. 建立相应的法规,如1993年制定的<基 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和2002年颁布的 <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种植,减少 了农药的使用量。
抗除草剂农作物的种植,减轻 了农田管理的负担,保护了农 田的土壤环境。
转基因植物花粉中的有毒物 质可通过蜜蜂进入蜜蜂,再
经过食物链传递,有可能
进入其他动物和人体内。

学案5: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学案5: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知识提炼】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问题的原因:①目前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基因的调控机制了解有限。

②转移的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③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是随机的。

2.转基因生物主要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存在争论。

3.转基因生物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方面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生物多样性。

4.对待转基因技术的正确做法: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学习过程】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1.微生物方面(1)制造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种重组微生物,如可以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胞杆菌等。

(2)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生化药物,即基因制药。

2.转基因动物方面(1)在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方面,不断取得辉煌成就。

(2)把转基因动物变成生物反应器,让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物或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

3.转基因植物方面(1)成果: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

(2)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①全球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国家已经达到20多个,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有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印度和中国。

②种植的转基因植物中以大豆和玉米最多,其次是转基因棉花和油菜。

二、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1.引发争论的原因(1)目前,科学家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2)转移的基因虽然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但不少却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3)由于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因此有时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

2.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1)以下观点中,可成为转基因生物会引起食物安全性问题理由的是:①③⑤⑦⑨。

(2)以下观点中,可成为不必担心转基因食物安全性理由的是:②④⑥⑧⑩。

①反对“实质性等同”,对食物安全性检测不仅要检测其主要成分是否发生改变,还应包括其他方面的测试结果;②所谓“实质性等同”概念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起点,而不是终点;③担心出现滞后效应;④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估,可以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⑤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⑥科学家的负责态度,可以防止新的过敏原的产生;⑦担心营养成分改变;⑧至今尚未发现一例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⑨担心会侵犯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的权益;⑩根据举证排除法,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物有问题,就应该判断它没有问题。

高中生物专题4 4.1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高中生物专题4 4.1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预习反馈 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通过转基因生产药物只是转基因微生物方面的应 用。( ) 2.生物反应器是能生产人类所需的特定蛋白质的动 物,包括乳腺生物反应器和膀胱生物反应器。( ) 3.转基因技术引发了人们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等 方面的激烈争论。( )
4.在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 家禽方面不断取得辉煌成就。( )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转基因技术的知识,以及基因、 遗传等知识。不同生物间的基因之所以能够移植成功,是
因为不同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或密码子)。吃基因不 一定补基因,因为基因被吃入后,可能被消化酶消化而失 去作用,但其分解产物可作为合成 DNA 的原料。
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目标导航] 1.了解转基因技术的重要成果。2.了解 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及论据。3.关注转基 因产品的安全性问题。4.理解对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讨论 的必要性。
知识梳理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转基因微生物。 (1) 转 基 因 技 术 已 被 用 来 减 少 啤 酒 酵 母 双 乙 酰 的 生 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 (2)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 药物等。
3.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 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 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利用法制手段确保转基因生 物的安全性。 (3)我国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的监控和预防措施: ①立法监控是保证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有力措施。
要点二 基因污染
1.什么是基因污染? 2.基因污染有哪些途径?
归纳提升 1.概念 基因污染是指人工组合的基因通过转基因作物或家 养动物扩散到其他栽培作物或自然野生物种并成为后者 基因的一部分。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高中选修3课件: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高中选修3课件: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解析】(1)转基因食品绝大多数是安全的,人们从食物中获得的是可以吸收的 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在不同生物体内多数是相同的,对人类无害;转基因食品只 是增加了少量对人类无害的基因,产生了特定蛋白质,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生物的 性质。(2)转基因生物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地改造其遗传特性,所以对人们 来说,有很大的好处。(3)由于转基因技术还不是很成熟,需要特别控制其副作用。
②培育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 ③建立了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培育出了大批具有_抗__虫__、_抗__病__、_抗__除__草__剂__和耐储藏等新性状的 作物。
二、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正视转基因技术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问题,要_趋__利__避__害__,不能因噎废食。 2.制定政策和法规,最大程度地保证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的安全性。 3.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 (1)研究上要_大__胆__,坚持自主创新。 (2)推广上要_慎__重__,做到确保安全。 (3)管理上要_严__格__,坚持依法监管。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领域
微生物 方面
转基因 动物方面
转基因 植物方面
成果 ① ②被 构用建来_高_减_产_少_、啤_优酒__质酵__母的双基乙因酰工的程生菌成来,生缩产短氨啤基酒酸的。_发__酵__周__期__。 ③用基因工程菌生产药物。 ①培育_生__长__迅__速__、_营__养__品__质__优__良__的转基因家禽、家畜。
3.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 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趋利避害, 而不能因噎废食。 (3)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利用法制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4)我国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的监控和预防措施。 ①立法监控是保证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有力措施。 ②多环节监控。转基因农作物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大田试验各阶段,以及产品商品化都有相应 法规进行严格的监控,只有在每一阶段试验获得认可证书后,才可进入下一阶段。

高中生物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要点精讲讲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要点精讲讲新人教版选修3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要点精讲)要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成绩1.转基因生物的优缺点:2.对待转基因生物的正确态度:(1)对转基因生物出现激烈的伦理方面的辩论是正常的,关键是社会应有正确的言论导向,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2)国家对转基因技术要制定符合本国利益的政策和法规。

(3)在转基因生物或其产品研讨过程中,科学家要盲目恪守科学研讨道德。

【易错提示】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缘由归纳(1)目前对基因的结构、调控机制及基因间的彼此作用了解无量。

(2)目的基因常常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3)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常常是随机的。

(4)转基因生物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其他物种竞争力弱而大量死亡,引发生态危机。

【例题助学】【典型例题1】浏览以下材料,回答成绩:自第一例转基因鱼在我国诞生以来,转基因鱼研讨取得长足进步,如转入生长激素(GH)基因的鱼生长速度快,饵料转化率高。

但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而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成绩是很值得研讨的成绩,需研讨转基因鱼对生态零碎的压力及外源基因的扩散成绩。

目前,我国科学家只是将三倍体的转基因鱼投入自然零碎。

(1)转基因鱼成功的物资基础是。

(2)已知人的GH是一个含有1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若将人的GH基因转移到鱼体内,则转基因鱼添加的脱氧核苷酸数最少是。

(3)转基因鱼经过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取得较高的特定生长率,致使生长快于非转基因鱼,蛋白质转换效率也明显高于非转基因鱼。

其可能的缘由是。

(4)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而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成绩是很值得研讨的成绩,试分析引发生态安全性成绩的缘由是。

(5)多倍体鱼类对控制过度繁殖是有效的,试从保障生态安全性成绩分析只投放三倍体鱼的缘由是。

【点拨】(1)鱼类的遗传物资都是DNA,DNA是转基因鱼成功的物资基础。

(2)控制含有1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含有的脱氧核苷酸数最少为191×6=1 146。

(3)转基因鱼转入了生长激素(GH)基因,合成大量的生长激素,使蛋白质的转换效率进步,结果鱼的生长速度加快。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教案:专题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教案:专题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教学目标1.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认同对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讨论的必要性。

2.举例说出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及论据。

3.形成对待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性、求实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多层面、多角度的关注。

(2)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的理由进行辨析和讨论。

2.教学难点(1)从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高度去审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了解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争论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宗教和伦理道德背景。

(3)保证课堂讨论、辩论会,以及社会调查的组织工作有序而有效地实施。

三、教学策略1.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本节学习的切入点。

在学生通过专题1的学习对转基因技术及其成果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之后,还可能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怀有不尽的畅想;同时,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也接触到了转基因产品,如来自转基因大豆的食用油、巧克力中的卵磷脂。

学生从媒体上也听到了一些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争论的意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些疑虑和想法。

那么,对于转基因产品我们该如何看待?转基因产品安全性问题讨论的焦点是什么?人们心中的疑虑有多少是盲目的,有多少是有科学依据的呢?从这些问题出发,能够很自然地引起学生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关注,同时,也点出了本专题学习的主题。

2.本节教学应主要采用讨论和交流的方式进行,在问题讨论、辩论会准备等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再从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展开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在理解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提出个人经过选择、鉴别、整理而形成的观点和依据。

在讨论和辩论中,让这些信息得以运用和共享。

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本节的学习中,教材提供了学习的蓝本和思维的某些线索,教师发挥的是指导和评价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有些不科学的想法要予以指正,对学生知识水平达不到的环节予以点拨。

2020秋高中生物3达标训练:专题4 4

2020秋高中生物3达标训练:专题4 4

2020秋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达标训练:专题44.1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含解析1.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技术的成果()A.耐储藏番茄B.高产青霉素菌株C.转基因抗虫棉D.巨型小鼠解析:高产青霉素菌株是人工诱变育种的成果,不是转基因技术的成果。

答案:B2.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的其他植物中,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理论依据是()A.该做法使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B.叶绿体基因组一定不会进入生殖细胞中C.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D.这种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解析: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基因可以进行交流,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花粉中的精子在形成过程中,丢掉了大部分的细胞质包括叶绿体,但是卵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基因组,B错误;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精子中几乎不含叶绿体基因组,即叶绿体中的目的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递给下一代,将目的基因导入花粉可防止造成环境污染,C正确;转基因植物相当于杂合子,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D错误。

答案:C3.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蛋白。

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虽然转基因马铃薯与普通马铃薯之间可以相互授粉并产生可育的种子,但两者已属于不同的种了B.人工种植的转基因马铃薯种群的人奶蛋白基因频率将不会发生改变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不可作为受体细胞D.处理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时通常用同一种限制酶解析:转基因马铃薯与普通马铃薯之间可以相互授粉并产生可育的种子,因此属于同一物种;人工种植的转基因马铃薯种群因导入了人奶蛋白基因,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将会发生改变而发生进化;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可以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微生物细胞,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答案:D4.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解析:本题考查了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有关知识。

高二生物课件: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人教版选修3)

高二生物课件: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人教版选修3)

合物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 使用量
证据 可能对人类造成二次污染 ③可能产生有害的病原微生
③抗除草剂农作物
的种植,减轻了农田管理的 负担,保护了农田的土壤环

④转基因植物花粉中的
最终进入人体

④新闻报道不实,增加
惧感
有毒物质可通过食物链传递, 了公众对转基因农作物的恐
• 2.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 (1) 首先 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 常广阔的,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 术在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 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 (2) 要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 趋利避害。 • (3) 完善相应的法令法规,利用法律手段确 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4) 增强科学家的法律意识,提高科学家的
• 2. 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给社会带来的 社会效益 • 抗 逆转基因作物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 农作物具有抗逆能力(如抗除草剂、抗虫、抗病 毒、抗干旱、抗盐碱等),因此,抗逆转基因作 物的培育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农作物摆 脱土壤和气候的限制,使得作物在不良的环境 中更好的生长,提高产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农 药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但是,抗逆 作物不能固氮,不会使土壤中无机盐的含量增 加,因此,不可能减少化肥的制造量和使用量
• 特别提醒 转基因食品的种类 • (1)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如转基因小麦,蛋白质 含量比一般小麦高。(2)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如 转入了人基因的牛,产生的牛奶中含有基因药 物,提取后可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3)转基因 微生物食品。例如,生产奶酪的凝乳酶,以前 只能从杀死的小牛的胃里提取,现在利用转基 因微生物已经能够使凝乳酶在体外白质
• 3.转基因植物方面 抗虫 抗病 抗逆 • 培育具有 、 、抗除草剂、 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 • (1) 种植转基因农作物面积较大的国家有美 加拿大 国、阿根廷、巴西、 、印度和中国 。 玉米 大豆 转基因棉花 油菜 • (2)种植最多的转基因植物有 和 , 和 次之。 • [思维激活 1] 你所知道的转基因成果都有哪些 ? • 提示 中国科学家培育的转基因猪、牛、

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高二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高二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4)评估及预警机制 我国已建立了转基因农作物的生物安全评价和监测的网络及技术体 系,强化了对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水稻、转植酸酶基因玉米、 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的全程安全监测和评估技术体系。
转基因产品与技术的安全问题受到关注
针对转基因技术,各国都制定了符合本国利益的法规和政策。
我国的方针:
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 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 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
2.转基因大豆和普通大豆属于同一物种吗?为什么? 属于同一物种。转基因生物不是新物种,在转基因技术中,所转移的只 是自然界中已存在的外源基因,它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只能 说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
3.通过基因工程,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许多具有抗虫、抗病、抗 除草剂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但也有人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提 出了疑问,试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转基因微生物产品
(1)地位: 对微生物的基因改造是基因工程中研究最早、最广泛和取得 实际应用成果最多的领域。
(2)优点: 微生物具有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生长繁殖快、对环境 因素敏感、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等优点。
转基因微生物产品
(3)成果:
①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
②构建高产、优质的基因工程菌生产氨基酸,是目前 工业化生产氨基酸的重要途径;
1.如何避免转基因植物花粉造成的基因污染?
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花粉或种子将外源基因扩散到其他植物,从而 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目前降低外源基因扩散的生物方法主要有叶绿体转化、雄性不育、 种子不育、闭花受精、无融合生殖等。
因为受精卵的细胞质是由母本提供的(受精时,只是精子头部的细 胞核部分入卵),和雄性产生的花粉没有关系,所以如果将目的基因 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或线粒体基因组(即细胞质基因组) 中,目的基因就不会随花粉转移到非转基因作物中,即不能通过花粉 向其他植物扩散。

新教材适用高中生物第4章第1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pptx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新教材适用高中生物第4章第1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pptx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 2.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 3.建立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最大限度地保证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 产品的安全性。 4.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就是研究上要大 胆 , 坚 持 _自__主__创__新____ ; 推 广 上 要 慎 重 , 做 到 确 保 安 全 ; 管 理 上 要 严 格,坚持__依__法__监__管___。
细胞内表达,使人体无法消化食物而患病 C.安全。因为人与害虫消化酶的结构存在差异,玉米的蛋白酶抑
制剂对人体很可能无影响 D.安全。人类通常食用煮熟的玉米食品,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已
被高温破坏,不会影响人的消化
解析:该玉米合成的蛋白酶抑制剂有可能在玉米果实中存在,可能 对人的消化酶有影响,也可能没有影响,因为人的消化酶与害虫的消化 酶的结构不同,A、C正确;蛋白酶抑制剂是多肽类,不会在人体细胞内 表达,而且很容易被消化降解,很难通过食物链进行富集,B错误;蛋 白酶抑制剂能被高温破坏空间结构,不会对人造成影响,D正确。
争论焦点
反对者观点
①可能成为“入侵的外 来物种”; ②可能重组出有害病原 生物安全 体; ③有可能使杂草成为除 不掉的“超级杂草”
赞成者观点
①转基因农作物生命力有限,扩散 到种植区外,会很快死亡; ②要表现出被赋予的新性状,必须 具有一定的条件和种植技术; ③由于生殖隔离,难以与其他植物 杂交; ④花粉传播距离有限,存活时间有 限
转基因 动物
内,培育了一批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禽、家畜; b.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培育了抵抗相应病毒的动 物新品种;c.建立某些人类疾病的_转__基__因__动__物__模__型____,为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1)叶肉细胞培育成工程植物,应该利用植物 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将细胞的全能性表 达出来。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比较有规律且 亲子代相同,但细胞质中的 DNA 随机性比较大,进入配 子的可能性不是 100%。
(3)玉米螟是玉米害虫的其中一种,在生长过程中还 应该防止其他害虫的侵扰。蛋白酶抑制剂对其他害虫并不 一定有效。
2.转基因动物。 (1)将生长激素基因、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等转 入动物体内,培育了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 家禽、家畜。 (2)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培育了抵抗 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 (3)建立了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 1.争论的原因。 (1)原本是自然造就的生命形式被人为改造后出现了 全新特征。 (2)人们所生活的国家或社会不同,具有不同的价值 取向,对转基因技术就会产生不同的见解。 2.争论的方面。 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等方面发生激烈的争论。
要点二 基因污染
1.什么是基因污染? 2.基因污染有哪些途径?
归纳提升 1.概念 基因污染是指人工组合的基因通过转基因作物或家 养动物扩散到其他栽培作物或自然野生物种并成为后者 基因的一部分。
2.途径 (1)转基因植物的相关基因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附近 的野生植物或邻近的非转基因农作物。 (2) 转 基 因 作 物 在 自 然 条 件 下 存 活 并 发 育 成 为 野 生 的、杂草化的转基因植物。 (3)土壤微生物或动物肠道微生物吸收转基因作物后 获得外源基因。 3.基因污染的危害性的主要表现
答案:(1)①转基因食物被煮熟之后,细胞就被破坏 了,进入人肠胃系统后,基因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而失去 遗传作用;②我们所吃的转基因改良作物是长期人工选择 的结果,人们食用后并未有不适和影响健康;③转基因食 品仅是在农作物品种中加入一两个对人类无害的已知性 状的基因等(只要合理即可)
(2)①可缩短育种时间;②可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③可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只要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转基因技术的知识,以及基因、 遗传等知识。不同生物间的基因之所以能够移植成功,是
因为不同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或密码子)。吃基因不 一定补基因,因为基因被吃入后,可能被消化酶消化而失 去作用,但其分解产物可作为合成 DNA 的原料。
(2)如果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叶绿体 DNA 中,将 来产生的配子中是否含有该基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玉米螟的玉米就是无虫玉米,不必防治害虫。 你赞成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4)转基因玉米的食用安全性一直以来饱受争议,有 人认为转基因玉米是安全的,有人认为是不安全的。你持 什么观点?列举一个理由支持你的观点。
3.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 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 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利用法制手段确保转基因生 物的安全性。 (3)我国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的监控和预防措施: ①立法监控是保证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有力措施。
(1) 不 同 生 物 间 基 因 移 植 成 功 , 说 明 生 物 共 用 一 套 ________;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这些生物具有________。
(2)转基因技术将给农业、医药等诸多领域带来革命, 目前取得了许多成就,同时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 果。试各举一至两个实例。
(3)有人提出“吃基因补基因”,你是否赞成这种观 点?试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简要说明理由。
2.转基因生物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①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②减少农药使用,从而减 少环境污染; ③节省生产成本,降低粮 食售价; ④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 加价值; ⑤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 物品质; ⑥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 关产业发展
缺点
①可能产生新病毒和新 的过敏原; ②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 杂草; ③可能使疾病的传播跨 越物种障碍; ④可能会损害生物多样 性; ⑤可能干扰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②多环节监控。转基因农作物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大 田试验各阶段,以及产品商品化都有相应法规进行严格的 监控,只有在每一阶段试验获得认可证书后,才可进入下 一阶段。
典例研析 【典例 1】 多年来,许多美国人对每天的食品中含 60%~80%的转基因成分“一无所知”。请回答下列与生 物安全性相关的问题。 (1)一向挑剔、苛刻的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的这种漠 视态度,反映了转基因食品是________(填“相对”或“绝 对”)安全的。 (2)科学家对转基因生物可能带给人类健康和环境方 面的风险表示关注和担忧,请列举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险 (至少写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就 是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 保安全;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 2.建立相应法规,如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 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实施了《农业转基 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示管理办 法》等,这些法规的制定既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 知情权和选择权,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已经 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生物选修3(人教版)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 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目标导航] 1.了解转基因技术的重要成果。2.了解 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及论据。3.关注转基 因产品的安全性问题。4.理解对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讨论 的必要性。
知识梳理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转基因微生物。 (1) 转 基 因 技 术 已 被 用 来 减 少 啤 酒 酵 母 双 乙 酰 的 生 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 (2)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 药物等。
(3)若将外源基因导入叶绿体或线粒体内.则花粉粒 中不含有转入的基因,故可避免基因污染。
答案:(1)相对 (2)生物入侵、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过敏反应、抗 生素抗性、疾病流行等(至少写出 3 种) (3)在叶绿体或线粒体内的目的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 递而在下一代中显现出来
即时演练 1.研究中发现,番茄体内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 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导致害虫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为 对付异常猖獗的玉米螟,人们成功地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 剂基因导入玉米体内,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玉米螟的爆 发。 (1)如果以玉米的叶肉细胞作为重组 DNA 的受体细 胞,则需要通过________技术培育成工程植物。
(3)对于植物来说,导入外源基因容易引起基因污染, 科学家将外源基因导入叶绿体或线粒体内,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目前尚未发现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使人体 健康受到威胁的实例,因此转基因食品是相对安全的。 (2)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险有生物入侵、破坏原来的 生态平衡、过敏反应、抗生素抗性、疾病流行等,因此 人们对它的安全性还存在着怀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会造成基因污染,危害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属开放性题目,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 利害关系。转基因生物会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会不会富 集,转基因产品中的外源基因是否会在环境中传播,转基 因生物能否成为外来物种,是否对环境造成破坏等,都是 解答本问题的切入点,如何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评价, 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3)转基因生物中所含的外源基因可能会通过杂交在 环境中传递,可能会由此产生超级杂草、超级害虫以及其 他超级动物等,使得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只要合理即可)
即时演练 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转基因生物就是利用 DNA 重组技术,将外源基因(目 的基因)导入受体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当这些能表达出受体生物原本没有的 性状,且能遗传给后代。1999 年 2 月 19 日我国培育的首 例转基因牛诞生;2001 年 1 月 11 日第一只转基因羊在美 国诞生;2001 年 2 月转基因新鲤鱼(将大马哈鱼的生长激 素基因转移到普通鲤鱼体内)在我国培育成功。此外,转 基因兔、羊及转基因抗虫棉等也已培育成功。
(4)答案是开放的,支持与不支持均可,但理由必须 能支持自己的观点。
答案:(1)植物的组织培养 (2)不一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 DNA 的分配具 有随机性 (3)不赞成。因为抗玉米螟的玉米只能抵抗玉米螟, 而不能抵抗所有的害虫。 (4)只要理由能支持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例如:①不
安全。这种蛋白酶抑制剂被人食用后可能抑制人体消化酶 的活性,使人无法进行正常的消化作用而患病。②安全。 人与害虫的消化酶存在结构差异,蛋白酶抑制剂对人体的 消化酶没有影响。③安全。人通常是将玉米煮熟后食用, 高温破坏了蛋白酶抑制剂,进入人体后不能再起作用。
(1)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群至少已有 10 亿之多,至今 没有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任何实例。转基因食品是安全 的,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 1983 年转基因作物在美国问世以来,用生物技 术改造农产品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飞快。2001 年全球转基 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了 5×107 hm2。试问:转基因产品 到底有什么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