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考点复习

合集下载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语⾔复习重点视听语⾔复习重点⼀、蒙太奇的功能及作⽤:蒙太奇是指影视制作中把不同的画⾯及其他相关素材有机地、艺术地组接在⼀起,使之符合创作者的构思与意图,从⽽产⽣新的表达意义的艺术创作⼿段。

(⼀)叙事电影的画⾯是分别拍摄的,运⽤蒙太奇⼿法把众多的镜头剪辑来,可以表现完整的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构成⼀部为⼴⼤观众所理解的影⽚(或某⼀⽚段)。

镜头,当他们是孤零零的时候,那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但⼀旦将它们按蒙太奇规律连接,便成了动⼈的饶有风趣的影⽚。

这就是夏衍所说的“所谓蒙太奇,就是依照着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和关⼼的程序,把⼀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个明确,⽣动的印象或感觉,从⽽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件事情的发展”。

(⼆)表意蒙太奇的作⽤是多⽅⾯的,分散的镜头,利⽤蒙太奇⽅法组接在⼀起,不仅能让⼈看懂影⽚叙述的内容,⽽且能赋予画⾯以新的含义。

(⼏乎⽂学中拥有的⼀切修辞⼿段,对⽐、双关、隐喻、借代等等,它都能加以运⽤。

它使抽象的思想,微妙的感情形象化了,视觉化了,使电影产⽣诗情画意,深化影⽚的思想内容,加强影⽚情绪的感染⼒,极⼤地丰富了电影语⾔的宝库。

(三)运⽤声画蒙太奇产⽣特殊的艺术效果电影的声⾳包括对⽩、⾳乐和⾳响三个⽅⾯,处理电影中声⾳和画⾯的关系也叫声⾳蒙太奇。

声画蒙太奇的⽅法有下⾯⼏种:1.声画合⼀声⾳和画⾯紧紧配合,形成“同步”。

如画⾯有⼀只鸟在叫,同时就出现鸟叫声;画⾯有飞机来,同是时就听到飞机声;画⾯上两⼈在交谈,传来的也是他们的谈话声。

2.声画分⽴。

也就是说声⾳和发声物体不在同⼀画⾯,声⾳是以画外⾳的形式出现的。

声画分⽴的⼀个明显的作⽤是能够扩展画⾯的空间容量。

例如在听到关门声和车辆开⾛的同时,银幕上便出现了⼥主⼈公依窗⽽⽴,悲痛欲绝的形象,我们并没有看到对⽅的离去。

从这个例⼦可以看出,“声画分⽴”突破了银幕框的限制,使影⽚增加了空间容量。

因为在这个画⾯上,我们看到的只是⼥主⼈公伫⽴的空间——房屋靠窗的⼀⾓,可是关门声和汽车民动的声,却暗⽰出这个房间以外的空间的存在,把画⾯伸到画⾯框以外去了。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一.视听思维1.身体媒介以人的身体器官为媒介材料,表现为面对面的实时交流,人类的思维主题处于感性和经验的领域2.再现性媒体运用间接性符号(文词线条色彩)3.记录媒体通过机器和技术将现实复制下来如摄影广播电视以电视,电影为代表的视听媒介是典型的记录媒介二。

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1.视听语言编码原则是模拟人的视听感知和经验2.隐喻和象征是视听语言的本质要求三。

视听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关系1.文学是静态的影视是动态的2。

文学在作家脑海中进行选择影视用机器完成3.为学需要对时间任务进行描写影视发生在观众眼前观众观察一个过程然后判断4.文学隐喻需要修饰词影视记录精确性和具体性取消了形容词5.文学读者在文学中意识到形象存在与思维意识中,影视观众意识到形象和感知的东西是同等的思维意识能化在感知中6.文学语言需要概括性理解才能到达读者影视语言通过感知直播到达观众7.文学可以表达内心世界影视体象在表象外部8.文学通过文字记忆力影视语言凭借观众生活经验的视听记忆力9.文学空间是浅性的影视空间是主体的10.文学时间是间断的不连贯的影视时间是有实质的11.文学往往要为读者设置一个第三者的观看者而影视中看的效应直接产生在观众身上因此无需另设一个看者来传达者的效应影视制作流程三个阶段预备制作后期前期准备阶段提出节目创意决定媒体元素(人员设备工具)效果—动因制作模式节目基本构思预期传播效果媒体元素包括设备和人员聊天格式实际效果和对实际传播效果的评估原理:从最初构思跳跃到预定传播效果阶段然后在这个阶段来做案头工作判断要达到的预期效果需要哪些媒介过程(四个)1.从基本构思逐渐过渡到预定传播讯息2.判断产生预定传播效果需要哪些要素3.在制作过程中贯彻实际传播讯息4.评估实际传播效果观察预定传播讯息与实际传播讯息的契合过程摄像技巧{构图与景别—画面构图,电视景别拍摄象度镜头运用—固定塑造拍摄场面调度灯光与机位—电视灯光基础场面调度轴线关系特殊技巧运用}实时拍摄流程(拍摄前准备拍摄时注意点拍摄后问题处理)1. 三分规则为了使构图更加匀称将一个画面三等分2. 中景镜头交待被摄主体及其周围情况的镜头缩写ms3. 切入镜头某镜头中人或物是下一个镜头局部元素前者叫后者的切入镜头4. 切出镜头某个镜头中人或物没有在上个镜头中出现前者叫后者的切出镜头常用来交待相关细节或他人反应5. 主镜头交待整个场景及其中所有主要元素的镜头6. 主观镜头现实剧中人说看到情景的镜头7. 白天拍夜景镜头在白天拍但视觉效果是夜晚8. 交叉淡入淡出声音(图像)淡入的同时另一声音(图像)淡出9. 淡入/淡出一个清晰地画面逐渐过渡为黑场从有声到无声反之亦然10. 全景镜头强调整体环境极其中人或物的分布状况的镜头11. 低角度镜头从低角度向上拍摄的镜头12. 高角度镜头从高角度向下拍摄的镜头13. 走位决定演员在一个镜头中的位置及运动路线14. 近射镜头的一种设置可以拍摄镜头极近的物体15. 定位镜头引导观众进入一个新地点或时间的镜头16. 长焦镜头能够放大被摄的主体压缩空间距离的镜头17. 衰减时间一个声音从最大音量完全无音量所用的时间18. 过肩镜头在这个镜头中观众的视线可以越过一个人物的局部看到另一个人或物os19. 摇滚一场剧刚开始时使用一系列剧烈摇晃动的全景镜头好像观众在摇动着这场戏20. 据像用一画面逐渐将另一个画面推出从完成二者转换21. 标准镜头拍出的视觉效果与人眼观察大致相同22. 叠化一个画面淡出同时另一个画面淡入23. 叠加将画面逐层重叠各层图像都可以看到画面构图定义结构画片指摄像师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镜头前被摄对象以及摄像各种造型元素有机地组织安排在画面中,以形成一定画面形式的创造活动1.固定画框2.一次性构图3.动态形构图4.构图的蒙太奇因素镜头概念画面内容的一部分体现了摄像师对画面的设计对形象的描述和对空间的表现三种类型镜头交待镜头叙事镜头(动作镜头)空镜头(举例)按照观众的视觉心理:客观镜头主观镜头电视画面概念由摄像机拍摄下来并经过编辑系列制作后最后由电视屏幕呈现的音视频信号画面构图内容 1.主体在内容上占绝对重要的地位在构图形式上起主导作用2.陪体陪体是和主体密切相关的并构成一定情节对象的画面构成部分,陪体与画面主体有密切联系,在画面中与主体形成某种特殊关系或帮助主体进行主体思想表现的对象3.前景4.后景5.背景静态构图一.特点1.静态构图的画框是静止的在进行时摄像机位或镜头焦距都是固定不变的2.表现的被摄物体保持绝对的静止状态3.静态构图时空缺少有人为加工的痕迹表现封闭的电视空间和静止的时间概念动态构图一.内容;被摄主体运动摄像机运动二.特点;1.电视画面内容和形式动态性2.画面表现多构图和多视点性3.现场拍摄不可重复性两者区别1.运动性事动态构图区别于静态构图的主要特征2.动态构图的缺陷性与静态构图的完整性3.不同时间参照下的两种构图体系4.动态构图的开放型与静态构图的封闭性黄金分割点九宫格构图景别大小1.摄像机和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公式焦距固定拍摄距离近被摄体面积大景别小(反比)2.摄像机镜头焦距长短公式距离不变镜头焦距越长被摄物体面积大景别小(反比)远景: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广阔空间和开阔场面被摄主体很小但重点是环境大远景:更为极致远景画面壮观而有气势具有较强抒情效果远景跟注重叙事性在远景画面中人与自然形成点与面的关系情景交融高度:平摄仰摄俯射顶摄全景:表现人物全身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与远景相比全景有明显内容中心和结构中心全景表现重点是被摄物体环境是烘托两者缺一不可问题:1。

视听语言考试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考试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考试复习资料视听语言考试复习资料1.(文字)的出现,构成了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次大革命。

2.拉斯韦尔所描绘的信息传播体系,构成了所谓的【5W模式】3.只要观察者的感知器官处在正常条件下都能看到或听到的,我们称之为【感官性感知】4.电影电视的空间不同于其他艺术造型的特点在于它掌握了【声音】5.视听媒介的根本属性是其【记录性】6.媒介的社会功能在于传达信息,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

7.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是光波和声波这一特质,决定了视听创作者必须运用(声画)来进行创作。

8.早期的蒙太奇理论是把无声的镜头视作(基本)素材的,这些素材只有按照构想的顺序组接成蒙太奇语句后,才能产生意义。

9.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以(科技创新与科学发明)为主的历史。

其中,文字语言文化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10.公元17世纪,物理学家(牛顿)首次发现人的视网膜上的影像不会立即消失。

11.电影的幻觉不仅与生理有关,更与(心理)有关。

12.艺术的崇高地位常常源于艺术本文中的(象征和隐喻)。

13.以儿童为主体的影片的主观视点必须以(低机位)来设置,因为儿童的身高决定了摄像机的角度。

14.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其成像都必须依靠(光)。

15.电影电视的空间不仅是视觉的,还(听觉的)。

16.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无疑是有史以来在空间设置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成功者,代表作有《红色沙漠》。

17.电影电视的空间是用(声音)拍摄的,它与人用双眼观察世界是不同的。

18.电影从1895年到1927年的32年间,建立了一整套(电影蒙太奇)的美学原则,并逐渐成熟起来。

19.早期电影的声音观念不论是爱森斯坦提出的(声画对位)还是好莱坞戏剧式的电影并没有重视声音的纪录作用。

20.1842年,科学家(多普勒)发现,当声源不发生运动时,人们所感受的声波的音高不会变化。

21.视听语言的模拟结构22.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像!23.鲁奥沙赫实验,鲁奥沙赫的理论,色彩产生的是情感经验,而与形状相对应的则是理智的控制。

视听语言考试重点

视听语言考试重点

视听语言:1、视觉暂留原理:所谓视觉暂留是指: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还可以让这个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

2、心里补偿机制:即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对影片画面之间的断裂做出心理补偿,从而最终实现对电影、电视的观赏。

3、镜头:物理学中的“镜头”:只摄影机上的光学透镜组。

拍摄时谈到的“镜头”:只一次开机到一次关机之间所摄取的一段画面。

剪辑后的“镜头”:两个剪切点之间的画面。

4、分镜头不仅是创作影视作品的必经步骤,同时也是读解影视作品的有效手段。

5、画框:也叫景框,原是美术作品创作中使用的一个名词。

影视作品的影响也是在这样一个四边框中呈现,它大致相当于镜头的取景框。

拍摄对象进入画框,也就是俗话所说的“闯入镜头”,叫“入画”;相反,出画框就叫“出画”。

通常,画框的左边框叫“画左”,右边框叫“画右”。

6、画框把空间分隔为“画内空间”和“画外空间”。

P197、构图的重要原则:平衡原则,变化原则,动态构的图原则。

拍摄香肠8、拍摄现场的机位的选择,决定了每一个镜头拍摄的景别和角度。

9、切入镜头:与主镜头配合,介绍人物全局中的某些细部特征,是一个较近的或特定的视野,通常是近景或特写。

10、景别:镜头由于与拍摄物体的距离不同或焦距不同,所摄取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远景:广阔的场面。

全景:人物的全身。

中景:膝盖以上部分。

近景:胸部以上部分。

特写:颈脖以上部位或被摄物体的细部,11、景别的基本作用:景别最基本的作用,是叙事。

影片《巴顿将军》的开场,展现巴顿的形象时,就结合了不同景别,同时展现巴顿将军的身材和服饰,特别是多个特写镜头的组合,以细节勾勒出巴顿将军的身份、个性。

一些特殊的景别(如特写和远景),或特殊的景别组合,可以抒发特定的情感、表现特定的视角。

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开端,表现莱昂和他老板两人的对话,吕克.贝松使用一组特写镜头,引领我们去注视场景中的细节:牛奶、墨镜、烟头、照片......直到整个这一场对话完毕,我们也没有看到主要人物莱昂的脸,营造一种悬念,也烘托了莱昂所从事的杀手这一职业的神秘感。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答:正面镜头是指摄影(像)机与被摄对象呈正对的镜头,被摄对象直接面对观众。

它的特点有:1)表现被摄对象的真实形象,直观明了;2)突出被摄对象的个性特征和表情,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心理活动;3)适合于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答:声画对位是指影视作品中声音和画面的配合关系。

它的特点是通过声音和画面的对应、呼应和补充,增强了作品的视听效果和情感表达,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内容和意义。

声画对位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音乐和画面的对位、对话和人物动作的对位、自然音响和场景的对位等。

答:连续式蒙太奇是指通过镜头的连续组接,来表现时间、空间、动作等方面的连续性和连贯性,使观众感受到一种流畅的视觉效果。

实例:电影《鬼子来了》中,主角在战场上奔跑、爬行、挣扎,通过连续式蒙太奇的手法,将这些动作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战争场面。

答:推镜头是指通过调整镜头焦距,使画面中的被摄对象逐渐放大或缩小的过程。

它的特点有:1)能够突出被摄对象,使其在画面中更加突出;2)可以表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使画面更具有戏剧性;3)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使观众更加集中注意力。

实例: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当___从下水道逃脱时,镜头通过推镜头的方式逐渐放大,突出了___的身影,同时也表现出了他的紧张和兴奋,增强了戏剧性。

5) 通过拉镜头,可以表现出被摄主体的孤独、远离、无助等情感状态。

作品实例: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角___逐渐走出监狱,摄像机拉开距离,表现出他与监狱的距离越来越远,同时也表现出他获得自由的喜悦与孤独。

拉镜头的效果加强了观众对___获得自由的共鸣和感受。

3)突出画面中的重要元素,加强情感表达;4)表现时间、空间和情感的跨度和变化;5)增强画面的艺术感和美感,提升观赏体验。

例如,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镜头下雨时,光影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忧郁、沉重的气氛,与主角___内心的挣扎和压抑相呼应。

视听语言考试汇总--精选

视听语言考试汇总--精选

《视听语言》复习纲要一、填空题( 10 个小题)二、名词解说( 4 个小题)简答题(4个小题)第一章影像&1.1 景别1、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辨他人物地点和空间关系,直观上看也就是取景地区、画面范围大小的不一样。

2、区分景其他标准:画框中所截取的人物身体部分的多少大景别远景:情绪性景别,是涵盖广阔空间的的画面 , 以表现环境气概,画面中没有明确主体,人物所占比率很小,抒发感情,衬着氛围,用于电影的开场和结尾;是一种归纳性镜头全景:基本的介绍性景别,表现成年人浑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主要用来介绍环境和事物发展的整体相貌,又称为“定位性镜头”;有益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景别越小,环境占的越小,人物表现的越突出小景别中景:最常用的表达性景别,显现场景局部或人物胸部以下、膝盖以上部分能够看到人物的动作的景别。

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行动、沟通,生动显现人物的动作和姿态能够看清人物的表情,是电视媒体的常用景别近景:拥有较强沟通性的景别,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用于刻画人物性格,环境次要,主要突出人物面部表情。

特写:主观性强的景别,起到重申,制造悬念作用常被用来弱化剪辑上的失误,也称为“全能镜头”特写指以细腻来表现人物或被拍摄物体细部特色经常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物主观视点大景别小景别远景、全景中、近、特表现人物形体关系表现人物神情关系空间环境描绘空间环境虚写重在环境光景的表现重在人物的表现景别越小,动感越强,主观性越强,剪辑节奏越快景其他剪辑规则1.在同样的时间长度中,小光景的剪辑长度短于大景别。

(惯例叙事的状况下,特写用 2 秒左右,中景用 3~4 秒左右,全景则用 5~6 秒左右)2.同一运动主体在同样的运动速度下,景别越小,动感越强3.同一主体(或相像物体)在角度不变或变化不大的状况下,前后镜头的景别变化过小,会以致视觉跳动感增强。

(比如采访断点)4.运用不一样景其他镜头组合,能够实现有层次描绘事件的目的。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shìtīng)语言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主观(zhǔguān)镜头:是指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或动物的视点(shì diǎn)出发来叙述的镜头。

2.空镜头(jìngtóu):是画面(huàmiàn)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

3. 升格和降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速摄影”,是提高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方法,高于每秒24格的运动频率就是升格;就是降低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手法,低于每秒24格的运动频率就是降格。

4. 场面调度:是指演员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及摄影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运动方式调度,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摄影机)调度。

5. 轴线规则:在实际拍摄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影视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为保持被摄主体位置关系及运动方向的一致,摄像机要在轴线一侧180度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这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叫轴线规则。

6. 外反拍:在轴线一侧两个方向相对的角度进行拍摄的镜头调度方法。

7. 反应镜头:是影视镜头语言的一种形式,就是表现人物对某事件作出相应“反应”的镜头,本质上它归属于“叙事镜头”。

8. 间歇镜头:9. 声画对位: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

声画对位从特定的艺术目的出发,在同一时间让声音与画面作不同侧面的表现,有意让画面与声音形象之间在气氛、情绪、节奏以至内容等方面相互对立,从而深化主题。

10. 同期声:是指拍摄现场与画面空间(包括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共时存在的声音,包括现场同期录下的讲话声和现场背景声。

11. 蒙太奇节奏:是指根据影片内容和表现人物情绪情感的需要,把分散拍摄的若干不同景别、不同角度和不同长度的镜头,按一定的次序组接起来,形成一定的节奏。

即镜头的外部组接所形成的节奏。

12. 前进式蒙太奇:当一组镜头的视距是由远到近,景别由大到小(即远景—全景—中景一近景—特写)过渡,则称为前进式蒙太奇句子。

视听语言考点复习

视听语言考点复习

主观题备选题目名词解释1.视听语言2. 视觉暂留原理3.似动现象4.心理补偿机制5.九宫格构图法6.色调7.运动镜头8.连贯性剪辑9.平行蒙太奇10.交叉蒙太奇11.隐喻蒙太奇12.对比蒙太奇13.长镜头14.声画同步15.声画对位简答1.电影画面的的画外空间构成方法有哪些?2.景别的组接规则包括哪些?3.如何进行“三点布光”?并画出光位图4.变焦形成的推镜头与移动机位形成的推镜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5.推镜头、前移镜头与跟镜头有什么异同之处?6.摇镜头的表现功能有哪些?7.升降镜头的表现功能有哪些8.什么是轴线原则?9.如何实现合理越轴10.什么是“三镜头”法?并画出一个简单的机位图。

论述1.远景与特写是两种比较特殊的景别,请举例论述它们的表现特点。

2.线条是构图的重要原素,请举例论述不同线条形式在影视构图中的表现与作用。

3.色彩在电影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请举例论述色彩在电影中的表现出的情绪功能4.不同位置的光源会对电影画面产生不同的造型效果,亦有不同的用途,请举例说明。

5.推拉镜头具有哪些表现功能,请举例说明,并回答在拍摄推拉镜头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章绪论1.视听语言的定义: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

它以人类的视听经验为基础,以视听为特征,是影视艺术用以表达思想、完成叙事的艺术手段,是创作者的一种思维方式。

2.视听语言的基本特性:纪录性、幻觉性3.视觉暂留原理:视觉暂留原理指的是人眼在观察动态景物时,光信号使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影像,外界刺激停止后,视网膜上的物体影像并不立即消失,而是暂留一段时间,这一现象就被称为“视觉暂留”。

4.似动现象: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

它的产生依赖于刺激物的强度、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

5.心理补偿机制:即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对影片画面之间的断裂作出心理补偿,从而最终实现对电影、电视的观赏。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复习题一、填空题1、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

2、拍摄对象进入画框叫“入画”,离开画框叫“出画”。

3、景深空间是指通过一定焦距的镜头拍摄到的、具有一定景深的空间画面,可分为浅景空间和深度空间。

4、蒙太奇的分类——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

5、影视画面的画幅比是4:3或16:9。

6、色彩有三个基本特征:色相、明度、纯度。

7、在画面的构图中,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联想,根据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和感觉,影视画面的颜色又分为冷色和暖色两大类。

8、影调以亮度划分可分为高调、低调、中间调。

9、影视画面的结构元素一般包括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空白等等。

10、光线的性质取决于光源的性质,生活中的光线一般有三种形态:直射光、散射光、混合光。

11、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大致有三部分:人声(语言)、音响、音乐。

12、影视作品中的人声有三类:对白、旁白、独白。

13、在影视拍摄过程中,构思和运用场面调度必须以剧本为基础,以剧情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为依据。

二、选择题1、视听思维的形象化表现在两个方面:(1)(2)(1)视听奇观性(2)视听语言的非线性特征(3)似动现象(3)心理补偿机制2、镜头的含义是指:(1)(2)(3)(1)摄影机上的光线镜头组(2)摄影过程中从开机到关机所摄取的未经剪辑的一段画面(3)剪辑时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4)照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1)导演是视听语言(影视符号)的发明创造者(2)观众是视听语言的使用者(3)视听语言(影视符号)主要是从观众的角度而不是从导演的角度看问题(4)视听语言为每一个图像规定固定的含义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运动的幻觉和立体的幻觉是影像两个最为本质的幻觉(2)人们通过电影或电视看到的影像是真实的(3)摄像机镜头的视野范围就是人眼的视野范围(4)画框就像舞台,主角必须置于中央5、决定景深大小的三个要素是:(2)(3)(4)(1)景别(2)光圈(3)焦距(4)物距6、关于深度空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3)(1)焦距较短(2)浅景深(3)前景与背景之间较大范围都在焦距内,诸多对象包含在前、中、背景之中,信息较多(4)表意单一,画面冲击力较强7、声音在影视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2)(3)(4)(1)通过人物独白等声音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也实现创作者的主观表达。

视听语言复习版

视听语言复习版

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第一节一、景别【概念】景别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与程度。

作为造型元素的景别:景的大小,远近实际上是对画面内容的一种控制和创作。

造型元素:1、景别意味着距离2、景别暗示银幕空间叙事功能:1、景别交代特征2、景别强调细节景别的划分与功能:景别划分主要把握以下两点:1、景别划分所指的对象是被摄主体2、☆景别主要包括:A、大景别: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人物全景B、小景别: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大远景>严格说来是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范围和广度,是用来交代空间关系功能的景别。

1、大远景适于展示大的空间、环境、交代背景、展示空间的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次的景物2、大远景非常适合表现动作的结束、故事的结果,在很多剧情片结尾处远景镜头很像文章的句号。

即使视觉上的远离,也是一种情绪上的超脱,镜头暗示观众渐渐离开场景,故事已经结束。

3、大远景的另一个功能是由它的造型特点产生,大远景画面,人是非常渺小的,所以人物的细节、状态、表情、不被呈现,而只给观众留下自由的想象空间。

<远景>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范围和广度,用来交代空间关系的功能性景别。

镜头相对被摄对象来说距离位置最远的景别。

视觉感度:画面的气氛和规模被放大,人物或个体被缩小。

例如:《黄土地》作用:展示大空间,胶带大环境,表现世界的规模和气氛。

常常应用于影片或者某个独立的叙事段落的开头和结尾。

<全景>被摄物体的形态画面是完全被呈现出来,画幅中人物占据主体,是非常常用的景别。

在实际拍摄中,这类景别又被称为“人物全景”。

这个景别既能展示人物的形状、动作,又能带入人物所处环境,画面的叙事信息比较丰富。

1、全景也可以用来塑造空间环境,但人物形象较突出,人物的形体表现明确。

2、在连贯剪辑结构中,远景和全景都是交代镜头,用来交代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镜头的空间方位明确,人物状态清楚。

远景和全景拍摄的方向,视角将决定蒙太奇句子里的其他景别的拍摄角度。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定义:视听语言(影视语言)是影视思维与传播的工具,是电影、电视面对受众传播的直接现实,是影视艺术区别于其他的本质特征,是影视创作进行叙事、表情或达意的表现形式或手段。

视听语言(影视语言)是以电波为物质载体,以画面和声音为建筑材料,以蒙太奇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第一章演进一、探索期1.卢米埃尔兄弟纪实主义传统《火车进站》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日早期电影强调语言的纪实性2.爱迪生技术主义传统3.梅里爱电影戏剧传统之父《月球旅行记》1902 最早的故事片4.布莱顿学派特写镜头《祖母的放大镜》简单的蒙太奇5.鲍特《火车大劫案》1904 最早的商业电影电影分场景拍摄剪辑语言二、形成期1913~1927 无声电影进入全盛时代1.格里菲斯第一座里程碑:将电影的构成单位由场景变更为镜头,电影语言开始形成《一个国家的诞生》1905年首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电影平行交叉蒙太奇产生2.弗拉哈迪纪录片之父《北方的那努克》19163.先锋派电影运动1925年主观电影,主观性强,内心的现实主义意识银幕化故事讲究无情节三、成熟期1.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派最早从理论上探讨电影“电影眼睛论”:电影镜头比人眼更客观,真实的诗意2.库里肖夫蒙太奇之父提出蒙太奇概念库里肖夫实验3.普多夫金典型蒙太奇派《母亲》强调镜头间的顺畅连接4.爱森斯坦第二座里程碑蒙太奇集大成者杂耍蒙太奇理性蒙太奇《战舰波将金号》【爱森斯坦的蒙太奇强调冲突,普多夫金强调顺畅剪辑】5.格里尔逊纪录片格里尔逊模式:首创画面+解说的形式6.卓别林默片喜剧大师四、完善期有声电影彩色电影动画电影1.威尔斯现代电影奠基人1941年《公民凯恩》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2.雷诺阿现实主义风格使用长镜头3.巴赞第三座里程碑提出长镜头(景深镜头)4.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现代电影的开端现实主义六原则:○1用日常生活事件代替虚构的东西○2不给观众提供出路的答案(开放式结局)○3反对编、导分家○4不需要职业演员○5每个普通人都是英雄○6采用生活语言5.现实主题派电影6.希区柯克悬念大师视觉化叙事7.戈达尔跳接革新了视听语言内容8.麦茨第四座里程碑创立了电影符号学9.库布里克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五、融合期1.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2.互联网融合第二章镜头含义:镜头是拍摄的最小单位,是视觉组成的最小元素完整的镜头=画面+声音1.景别: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基本景别:远(感知全景8s)、全(5s)、中(3s)、近(5s)、特(1~2s)、满景2.角度灵活多变的角度是影视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重要特征(1).方向:正、侧、斜、反(2).高度:平、仰、俯(3).轴线3.运动影视作为独立艺术的根本元素就是运动型(1).摄像机运动:推拉摇移升降跟旋甩晃(2).被拍摄物体运动第三章画面一、画面的特征1.传播特征:形象性、真实性、运动性、时空性、现时性、多义性、选择性2.美学特征:真、善、美影视画面是一种具有形象、情感和意义价值的、具体的、美学的和精神的现实二、画面的元素1.内容要素:人、景、物、图、表、文2.形式要素:光、色、形、特效第四章声音声音是镜头的重要性因素,因为有了声音电影才成为了一门完整的艺术一、分类1.基本类型:再现型,自然声表现型,阐述声2.声画关系:声画同步非同步3.时空构成:线性非线性4.技术层面:先期声同期声后期声二、功能1.增强画面的逼真性和可信度2.增强画面的思维和情感的运动3.扩大画面的空间容量4.使静默成为一种特殊的“声音”三、元素人声:对白、独白、旁白音乐:有声源、无声源音响:动作、自然、背景……第五章组合一、镜头句型1.叙事性(1).前进式句型(类似推):由大到小,由远及近,叙事流畅,代入感强(2).后退式句型(类似拉)(3).循环句2.表意性(1).累积句:用相同或相似景别拍摄或组接(2).两极句:冲击性强(3).阶梯式:同一机位、同一主体、同方向、2~3个镜头3.内部蒙太奇:一般体现在长镜头中,外部无镜头切换,内部分镜头,在景别机位上体现二、画面的组接常态:1.动接动2.静接静特殊:3.静接动4.动接静5.人物的出画入画(了解)(1).同一主体,出画入画方向大体一致(2).同一主体在统一环境下,采用不出画也不入画方式组接(3).同一主体在不同空间时,可采用出画不入画/不出画入画/出画入画三、镜头转场1.形式上(1).直接切换(2).技巧切换2.内容上(1).动作的转换:通过相似动作转场(2).特写转场(3).声音转场:语言、音乐、音响(4).景物转场(5).情绪转场四、声画关系1.同步关系:声画合一、声画并行2.分立关系:声画对立、声画对位第六章语态一、蒙太奇与长镜头比较第七章功能一、再现功能:人物及其时间在时间轴线上的延伸1.作用:连接因果、交代情节、讲清故事2.叙事方法:连叙式、因果式、交叉式、积累式、复现式、颠倒式二、表现功能:指影视语言的表意性、造型型,可以使影视语言从一种情节的范围进入到寓意的范围1.形式:对比、隐喻、象征、抒情、造型2.叙事和造型:(1).影戏观:强调叙事(2).影像观:强调造型第八章特征一、视听性:影视语言是视听兼备的复合性语言二、符号性:图像、标引、象征三、普适性:通用语言四、形象思维性拉片:《黄土地》(视听形象塑造)《战舰波将金号》(蒙太奇)《火车大劫案》《一个国家的诞生》《公民凯恩》(长镜头)。

视听语言复习要点

视听语言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
空镜头:
1、定义与分类:又称“景物镜头”,指试听作品中做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

空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通称风景镜头,往往用全景或远景,后者又称“细节描写,一般采用近景或特写。

风景镜头能渲染氛围,揭示剧中人物性格的寓意,为剧情的发展作铺垫,起暗示作用;写物的空镜头能寄托感情,可以用于转场,提供细节,浓缩感情。

2、功能与作用:常用以介绍环境,时空背景,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

封闭性构图:
构图从外部空间关系看,有封闭性构图和开放性构图。

所谓封闭性构图,也是常规的影视构图,其遵循传统的构图规则,强调把框架边缘内看作画面空间,追求画面内部的统一、完整、和谐、均衡。

所谓开放性构图,是非常规构图,其强调把框架当作“窗口”,把画面内外连成整体。

画面构图:
所谓影视画面的构图,是指纳入影视画面中的各影像元素之间的关系(分布)和配置,即指人、景物的位置分布及形、光、色的配合。

构图一般由主体、陪体和环境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主体指画面构图中起主导作用的对象,它可以是人或物,通常处在画面的中心位置,是画面中要着重表现的重点内容,也是拍摄取景、调焦和感光的主要对象。

陪体是画面中与主体具有呼应关系的对象,它可以起到突出主体,美化、修饰、平衡画面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环境是指主体或者也包括陪体所处的环境,即前景、后景和背景等。

《视听语言》重点

《视听语言》重点

题型:1、单选15题(15分)2、填空10题(10分)3、名词解释5题(15分)4、简答5题(30分)5、论述题2题(20分)6、案例分析1题(10分)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第一节——第三节:填空选择为主,注意年代、发展史、起源)第一节1、视听语言定义:(P2)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其主要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第二节2、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P2)①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②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③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

④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18世纪产生了“记录媒介”,20世纪产生“视听媒介”(属于记录媒介)第三节3、19世纪之前,传播媒介从媒介材料上分为两类:(P5)⑴身体媒介;⑵再现性媒介。

4、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光波与声波。

5、动画电影的起源——17世纪阿塔纳斯·珂雪发明“魔术幻灯”(P6)6、动画电影的发展:(P6)⑴1824年。

彼得·罗杰提出“视觉暂留”现象。

⑵法国人艾米儿·科尔是第一位将通俗漫画家的乔治·马努斯的漫画制作成动画。

⑶温瑟·麦凯1914年,电影史上着名代表作《恐龙葛蒂》;电影史上第一部长达20分钟的动画纪录片《路斯坦尼亚号之沉没》。

⑷①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卡通片——1928年《蒸汽船威力》(主角米老鼠)②1932年第一部彩色卡通片,第一部奥斯卡动画短片奖——《花与树》③《老磨坊》——1937年,首次采用多层摄影台营造视觉深度,这一年,迪士尼进入:美国卡通黄金时代”。

④《白雪公主》——1937年,其拥有多项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部长篇剧情动画电影;世界第一部发行原声音乐的电影(唱片形式);世界第一部使用多层次摄影机拍摄的动画;世界第一部举行隆重首映式的动画,获得第十一届奥斯卡特别成就奖,最佳原着配乐提名。

视听语言复习

视听语言复习

视听语言复习要点1、麦茨:“八大组合段论”非时序性组合段:指不同影像内出现的时间关系顺时序性组合段:指严格按照时间先后关系建构视像片段,呈现出线性发展的结构特点平行组合段:即平行蒙太奇序列的组合插入组合段:通过照明效果串连起回忆等镜头序列描述组合段:即影片能指层面上显示的连续形象,它能体现一种有序的时间关系叙事组合段:与描述组合段对应,它重在叙事(类同叙述),而非描述(类同说明)交替叙事组合段:即非描写性的同时进行的叙事组合,镜头组合也就是交替蒙太奇序列组合线性叙事组合段:是事件按照时间流程排列的叙事结构方式2、单镜头时期特征:全部都是单镜头拍摄手法;出现用镜头表现事件的手法;用电影化的角度来拍摄;把镜头对准运动物体;3、多镜头时期特征:发明了电影特技;乐队指挥式的机位;开始拍摄长故事片,开始戏剧式分场、分镜头;题材渐渐广泛,开始出现科幻和神话类电影;有系统地把绝大部分舞台的东西搬到银幕上来;开始商业操作;电影出现假定性和故事性等特征4、相互结合时期特征:多场景叙事;平行蒙太奇的出现;出现了类型片(西部片)5、完整形成时期特征:大量使用平行剪辑手法,创造了“最后一分钟营救”经典模式;灵活交替使用各种景别;在电影中反映社会问题;通过镜头剪辑手法追求隐喻、象征等深层意韵。

6、理论总结时期:1、普多夫金:结构性剪辑(抒情、渲染)把格里菲斯的分镜头理论系统化,并加入抒情蒙太奇,更注重叙事和情节的渲染/ 《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2、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纯粹技巧方式提出蒙太奇概念7、视听语言的发展依赖于技术和技术密不可分①电影的诞生光学镜头、感光材料、机械革命;②分切的出现停机再拍;③声音的出现同步声音的出现;④色彩的出现和胶片的革新8、视听语言是电影的画面、声音艺术表现形式的代名词,又是电影艺术手段的总称。

视听语言的基础是电影的两大基本元素——活动影像和同步声音。

9、电影语言是一种由画面、声音、话语及其有机组织构成的表意系统。

视听语言考试重点笔记

视听语言考试重点笔记

视听语言考试重点笔记一、镜头部分。

1. 镜头的概念与分类。

- 概念:镜头是视听语言的基本表意单元,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所拍摄下来的一段连续的画面。

- 分类:- 根据焦距分:- 广角镜头(短焦距镜头):视角广,画面有明显的透视变形,可容纳更多的景物,常用于表现宏大的场景或制造特殊的视觉效果,如强调空间的广阔或物体的渺小。

- 标准镜头:接近人眼的视觉效果,画面比较自然,没有明显的变形,适合拍摄常规的场景和人物对话等。

- 长焦镜头(长焦距镜头):视角窄,景深小,能将远处的景物拉近,压缩空间,常用于特写拍摄人物表情或突出远处的主体。

- 根据运动方式分:- 固定镜头:摄像机位置、镜头光轴和焦距都固定不变的镜头。

它能给人稳定、客观的感觉,适合表现静态的场景或营造宁静的氛围。

- 运动镜头:- 推镜头:沿摄像机光轴方向向前移动拍摄,画面由远至近,主体逐渐变大,重点在于突出主体、强调细节或者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 拉镜头:与推镜头相反,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拍摄,画面由近至远,主体逐渐变小,可用于表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有结束感或者揭示新的元素。

- 摇镜头:摄像机位置不动,镜头光轴作水平或垂直方向的运动拍摄。

可以展示空间环境,或者跟随主体运动,如拍摄一场体育比赛中的观众席扫视。

- 移镜头:摄像机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拍摄,可以是横移、纵移、斜移等。

能够连续地展示空间环境,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如跟拍人物在走廊中的行走。

- 跟镜头:摄像机跟随运动的主体一起运动拍摄,使主体始终保持在画面中的某个位置,能够突出主体的运动状态和轨迹。

- 根据景别分:- 远景:表现广阔的空间环境,人物在画面中所占比例很小,主要用来展示地理环境、自然风貌或者大规模的人群场景等,如山脉、城市全貌等。

- 全景:包含人物全身的画面,能够展示人物的整体形象以及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常用于场景的介绍或者人物的出场。

- 中景:一般表现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是叙事中最常用的景别,能够兼顾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以及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视听语言复习

视听语言复习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一、填空判断:1、景和景别景是银幕和屏幕的单个画面图像,是一种空间概念。

不同的画面叫做“景别”,即摄影机从各种不同视距对拍摄对象拍摄时,所获得的范围大小和内容不同的画面。

景和景别都是瞬间的空间呈现。

2、镜头是由包含在荧幕镜框内的主题素材的容量所界定的,一个镜头是摄影机从开始到停止的全部影像。

镜头主要是时间概念,镜头界定通常以可见人物形象多少为依据分为3、大远景:用广角镜头拍摄,通常高角度拍摄;用以定场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自然景色,渲染气氛创作意境。

可以作为一个主镜头交代时间、空间背景以及拍摄主体的运动态势等大远景镜头,有时被称为定位镜头(近距离镜头的空间参照框架),大都是外景镜头,这类镜头最有效的运用常见于一些史诗性影片中,如西部片、战争片、武士片、历史片。

4、全景镜头,以表现被摄对象全貌和所处位置局部环境为目的,交代事件发生环境和主体物间的关系,全景和远景比较,全景游明确的内容中心视野小些,被摄主体可能占满整个银幕,人物动作和环境比较清晰,是塑造环境中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

全景又叫全身镜头,人物在画面中高度大致等同于画面高度,往往是一场戏的主镜头,如下图示。

中景镜头:介于全景和特写间的镜头,视觉范围在人物膝盖以上。

人物形体动作和神态表情可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是影视作品中使用最多的景别。

能充分展示拍摄主体富有表现力的局部,角色间关系;手势动作常常是画面主要部分,环境降为其次。

5、大特写视距最近的一种镜头语言,能突出强调关键性细节,比如:惊愕的眼睛、泪水、抽搐的肌肉等等,造成强烈的情感宣泄和视觉冲击。

大特写镜头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介绍人物,突出主体形象;可以作为时空转换的手段;可以与其他景别镜头交叉转换增强节奏感,烘托气氛6、拍摄角度摄影机镜头与拍摄对象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所形成的夹角即拍摄角度,角度的界定取决于摄影机的位置7、推镜头——被摄主体不动,摄影机由远而近向主体推进的连续画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电影的诞生: 1895 年的 12 月 28 日 ,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新路14号的大咖啡馆地下室里,用他们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包括 《火车到站》《工厂大门》等一百多部可以播放一分钟的影片,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宣布了电影的正式诞生。 7.梅里爱的贡献: 乔治 · 梅里爱 首先将电影引向了戏剧的道路。创造了停机再拍。他把电影技艺变成了电影艺术,他引进了戏剧因素,创造了戏剧电影。 8.格里菲斯:代表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发明了“最后一分钟营救”。 9.镜头的含义: 即视听语言中的镜头,指从开机到关机所拍摄下来的一段连续的画面,或两个剪接点之间的片段,又称镜头画面。 10. 镜头的功能:提供信息、表现风格。镜头是构成影像的基本单位。
①制造悬念
②引导观众
五、平拍
平拍角度指摄影机处于与主要被摄对象水平的位置,是通常的拍摄角度,符合人正常情况下观察世界的角度。
特点:①画面显得客观、中性
②表达出平等与尊重
③不易造成视觉透视的变形,容易单调、乏味
六、俯拍
指摄影机镜头视轴偏向水平线下方的拍摄方式。
特点:①结合远景景别。
②体现环境的宽广和规模。
三、画面结构内容 一般把画面的结构分为主体、陪体、环境(前景、后景、背景)等几个要素 四、构图要素——位置 1.中央:中央部位通常留给最重要的视觉形象,通常来说,一幅画必须平衡,焦点必须集中,中央部位具有稳定感,常用来表现严肃、庄严 的气氛,并且在中央部位的主体具有支配感和权威感。 2.几何中心:是画面对边中线交叉点或对角线交叉点。视觉上更强调,更集中,呆滞感。严肃、庄重的气氛,主体具有支配感和权威性。 3.视觉中心:九宫格构图——是最为常见、最基本的构图方法,基于黄金比例(1:1.618)将画面平分为左中右三等份,中间的那两条垂直等 分线就是趣味线,如果再把画面分为上中下三等分,那四条线等分线的四个交叉点就是趣味中心。 4.下方:具有从属、脆弱和无力的特征 5.边缘:远离银幕中央而显得不重要,受到挤压、排斥,显得渺小、无力。 五、构图要素——面积 画面内各元素的长短、大小、面积的差异,也会造成力量的对比,有时候会用以表达特定的内涵。 面积大 — 视觉重量大 — 重要性和权威 面积小 — 视觉重量小 — 渺小被忽略的地位 六、构图要素——线条 任何影视画面形象的再现都是对事物富有特征的线条的再现和勾勒。拍摄时,要善于分析线条、利用线条: 1.水平线(横线):给人平稳、宁静、和平、明朗、开阔的感觉; 2.垂直线(竖线):则给人耸立、刚直及紧张、权力和庄严,居高临下的感觉 3.横穿画面的斜线:是一种富有活力的线条,动感十足,具有一种冲破阻力的力量 4.两条汇聚线:则让人体会到深度和空间 5.S 型线条:流动感很强,是一种优美的构图线条,给人优美抒情、流畅回转的视觉感受,可有力的表现其场面的空间感与深度感 6.动力线:在影像中,有一种表达动势的线,可以是实在的,也可以是隐形的,可以是直线的,也可以是曲线的,可以是运动,也可以只是 一种动势,这条线把观众的目光引向趣味中心 七、构图要素——图形 形状:是指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有机组织、排列在一起所展现出来的几何体造型。 1.三角形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 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正三角形有安定感,逆三角形則具有不安定動感效果。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2.矩形/框架 镜头画面中出现的框架式图形,既具有修饰画面的效果,还能构成隐喻 3.循环移动的圆型构图传达出一种兴奋、愉快的情感
五、对于运动主体来说,不同的焦距表现出的速度感有何不同
对于横向运动主体来说:长焦镜头会增强其速度感
短焦镜头会减弱其速度感
对于纵向运动主体来说:短焦镜头会增强其速度感
长焦镜头会减弱其速度感
六、景深
景深指距离摄影机镜头最近的清晰影像到最远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影响景深的三个因素:物距、焦距、光圈
物距越近,景深越浅
主观题备选题目
名词解释
1.视听语言 2. 视觉暂留原理
9.平行蒙太奇 10.交叉蒙太奇
简答
3.似动现象 4.心理补偿机制 5.九宫格构图法 6.色调 7.运动镜头 8.连贯性剪辑
11.隐喻蒙太奇 12.对比蒙太奇 13.长镜头 14.声画同步 15.声画对位
1.电影画面的的画外空间构成方法有哪些? 2.景别的组接规则包括哪些? 3.如何进行“三点布光”?并画出光位图 4.变焦形成的推镜头与移动机位形成的推镜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5.推镜头、前移镜头与跟镜头有什么异同之处? 6.摇镜头的表现功能有哪些? 7.升降镜头的表现功能有哪些 8.什么是轴线原则? 9.如何实现合理越轴
第五节 色彩
一、色彩的情绪性 影视创作利用人对不同色彩的情绪反应来选择符合剧情、场景气氛、人物心情需要建立画面的主色和重点色。 1.暖色:红色、橙色、黄色等色彩属于暖色,可表现出温暖、欢乐、活力、刺激、暴力、不安等情绪。 2.冷色:绿色、蓝色、黑色等色彩属于冷色,可表现安静、孤独、隐蔽、沉重、忧郁等情绪。 3.红色:热烈、温暖、旺盛、朝气、暴力、激情。 4.黄色:愉快、明快、浪漫、充实、成熟。 5.金银色:华贵、光荣、辉煌、吉庆。 6.蓝色:冰冷、冷漠、深沉、神秘、压抑。 7.绿色:舒适、温柔、平和、宁静、自然。 8.黑色:沉重、恐怖、死亡、凶兆、严肃 。 9.白色:纯洁、神圣、高贵、病态、死亡。 二、色彩的视觉心理效果 1.轻重感:明度高——轻
暂留一段时间,这一现象就被称为“视觉暂留”。
4.似动现象: 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它的产生依赖于刺激物的强度、时间间隔和空间
距离。
5.心理补偿机制: 即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对影片画面之间的断裂作出心理补偿,从而最终实现对电影、电视的观赏。
10.什么是“三镜头”法?并画出一个简单的机位图。 论述
1.远景与特写是两种比较特殊的景别,请举例论述它们的表现特点。 2.线条是构图的重要原素,请举例论述不同线条形式在影视构图中的表现与作用。 3.色彩在电影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请举例论述色彩在电影中的表现出的情绪功能 4.不同位置的光源会对电影画面产生不同的造型效果,亦有不同的用途,请举例说明。 5.推拉镜头具有哪些表现功能,请举例说明,并回答在拍摄推拉镜头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明度低——重 明度相同,冷轻暖重 2.远近感:暖近冷远,浓近淡远 3.胀缩感:暖胀冷缩 三、色调
1.定义:彩色电影电视画面中总的色彩组织或配置,以某种颜色为主导,使画面呈现一定的色彩倾向。 2.色调形成的两种情况:主题色调、段落色调 3.控制色调的因素:①场景色 ②服装、道具的色彩 ③光线 ④滤色片的使用和洗印加工处理 四、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表现
一、电影中也是常常的利用画外空间想象来进行构图,主要构成方法如下:
1.拍摄对象的出画入画《国王的演讲》
6.长镜头
2.指向画外的视线动作
7.运动镜头
3.画外主体投影
8.打破画内的空间阻隔
4.镜像反射
9.画外音
5.画外主体局部出现
二、构图的目的
1.造型性:准确传达形象特征、形式感和美感 2.叙事性:突出主体形象 3.象征性:制造画面的隐喻效果
镜头正对着被摄主体的正面拍摄
功能特点
①完全展现演员的面部表情
②制造一种近距离、无障碍沟通的幻觉
③立体效果不明显
三、侧面拍摄角度
镜头与被摄主体的正面形成一定角度夹角的拍摄。
功能特点
①正侧:轮廓线条突出,适合表现运动
②斜侧:纵深感和立体感突出,人物交谈中多用
四、背面拍摄角度
镜头在被摄主体背面进行拍摄
功能特点
①.清楚展现人物表情与身体动作,有良好的叙事能力 ②. 中景是运用的最多的镜头,一般呈现中性色彩。 7、近景指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 近景的特点与功能 ①.突出主体,强调细节,表现相对小的物体或人物表情、神态。 ②.近景画面拉近了被摄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容易产生一种交流感。 8、特写指用以表现人物或被摄物体的某个局部细节特征的一种景别 特写的功能 ①.突出和强调:呈现主体细节变化,强化观众对表现内容的深层认识;人物面部特写可细腻展现内心世界 ②.引导和暗示:通过强调细节,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导向,道具的特写通常蕴含着重要的戏剧因素 ③.象征和寓意• ④.转场:特写分割了被摄体与周围环境空间的联系,常用做转场镜头 9、景别组接规则 ①.相邻相同景别不接 三同镜头不接 三同镜头指:同景别、同角度、同主体 ②.不轻易使用两极镜头 ③.景别越往远景系列,画面时长越长,景别越往近景系列,画面时长越短
③被摄对象在视觉直观上显的低矮、渺小或卑微。
④呈现一种居高临下的主观视点。
七、仰拍
摄影机镜头视轴偏向水平线上方的拍摄方式,低于拍摄主体的视平线。
特点: ①突出、夸大、拨高被摄主体,造成令人崇敬或者恐惧的心理。
②适合于表达高大的物体、腾空跃起的动作以及人或物向上的力量。
③呈现一种仰望的视点。
第四 构图
对固定镜头来说,看清一个全景镜头至少约需6s,中景至少要3s,近景约1s,特写 1.5-1.8s
第二节 焦距
一、焦距: 焦距,也叫焦点距离,指光学透视的主点至焦点的距离。 受焦距影响的画面因素
1.景别:焦距 长—短 景别 小—大
2.视角:焦距 长—短 视角 小—大
3.景深:焦距 长—短 景深 浅—深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焦距越长,景深越浅
第三节 角度
一、角度的划分
两大类:
1.水平变化:正面、前侧、正侧、后侧、背面
2.垂直变化:俯瞰、俯拍、仰拍、平拍、非水平
形成拍摄角度的原因
1.摄影机与被摄对象在平面中的位置不同、正逆不同(水平夹角)
2.摄影机在与被摄对象在高度上的落差(垂直夹角) 二、正面拍摄角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