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王熙凤语言艺术的鉴示
王熙凤的说话艺术
王熙凤的说话艺术精选范文:王熙凤的说话艺术(共2篇)说话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值得推敲的艺术,尤其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说话的好与坏关系交往的功效。
而揣测对方心理,把话说到别人的心里去,是说话得体、动听从而达到成功交往的关键因素。
在这方面,《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可称典范。
下面仅就她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段话加以说明。
王熙凤初见黛玉,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王熙凤是贾府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她的权势多半是来源于贾母的宠信,所以熙凤行事说话时时刻刻都依据贾母的爱憎好恶,揣测其心理。
初见贾母的外孙女黛玉,便恭维她是天下最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似乎是在说她从未见识过,而周旋于贾府上下人中,又是名门之女的王熙凤不是没有见过世面,为什么对黛玉如此夸奖呢?我们知道:是贾母一再致意要把自己惟一的女儿的孩子黛玉接进贾府的,承受失女之痛的贾母自然会把对女儿的感情转移到外孙女的身上,心肝儿肉地疼爱。
听到有人这么夸奖外孙女,贾母定是欢喜,尽管这话已恭维到令人肉麻的地步,但又有谁能拒绝呢!接着,熙凤又说黛玉不是贾母的外孙女而是孙女,这显然违背事实。
但有时候,假话比真话更让人爱听。
由外孙女到孙女,其潜台词是想告诉贾母:黛玉就像是她自己调教出来的孙女一样。
此话如扑面之清风,贾母怎不受用?对于寄人篱下的黛玉来说,置身于人地两疏的贾府听到别人的夸奖,并且说自己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的嫡亲孙女,除了高兴之外,说不定还有感激呢!不仅如此,王熙凤始终没有忘记,或者说更清楚黛玉进贾府的原因:姑妈去世。
女儿的去世会给贾母以精神上的打击,而失去母亲的黛玉感情上更是不必说。
所以熙凤又向二人表达自己的悲伤与衷痛——“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真是做尽了人情,好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物!真可谓:言为“心”生甚机敏,巧于周旋太聪明。
红楼梦-王熙凤赏析
05
王熙凤的艺术手法分析
肖像描写
服饰华丽
王熙凤的服饰常常华丽繁复,彰显了她的尊贵地位和独特的审美 品味。
妆容精致
王熙凤的妆容也十分精致,面似桃花,眉如远山,展现出她的美 貌与魅力。
身姿婀娜
王熙凤的身姿婀娜多姿,步态轻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言描写
言辞犀利
王熙凤的语言犀利泼辣,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 表现出她的果敢和机智。
务。
善于应对
02
在应对外部危机和家族内部纷争时,王熙凤总能凭借智慧和手
段化解危机。
情感纽带
03
她不仅是贾母的得力助手,也是贾母的亲信和心腹,与贾母之
间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
03
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分析
精明能干
01
精明能干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被塑造成一个精明能干的女性形象。她善于处理
家庭琐事,管理贾府的财务,以及应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02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的角色
贾府的管理者
精明能干
王熙凤作为贾府的管理者,展现 出了卓越的才干和精明的头脑,
善于处理各种复杂事务。
严格管理
她对贾府的各项事务都有严格的管 理和规定,确保家族的秩序和规矩 得以维护。
手腕高明
王熙凤在处理家族内部矛盾和纷争 时,常常运用高超的手腕和计谋, 化解危机。
宝黛爱情的见证者
THANKS
感谢观看
04
王熙凤的命运分析
悲惨的结局
悲惨的命运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的结局非常悲 惨,她最终陷入了贫困和孤独,失去 了家族和财富的支持,生活十分困苦。
因果报应
王熙凤在生前所做的恶事,如谋取私 利、毒杀尤二姐等,最终都得到了报 应,使她的命运更加悲惨。
——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语言描写
看似平淡实则精妙——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语言描写《红楼梦》这部不朽的作品,以它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读过《红楼梦》,就会像外国人到中国没有去过长城一样的遗憾。
高中语文第四册节选了《红楼梦》第三回,取名为《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对这一文化瑰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红楼梦》的语言特点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如果我们不善于体察语言环境,细心去玩味,就无法领悟到作者深藏着的另七分用意,不能充分领略到其高超的语言艺术。
以王熙凤的语言描写为例。
鲁迅很赞叹《红楼梦》的人物语言描写,认为它能让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王熙凤的语言描是《林》文极为精彩的一笔。
先看王熙凤的出场语言。
贾母她们正在谈话,“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人未到,声先闻。
这句平常的话看似无奇,可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却能看出王熙凤的特殊身份与特殊性格。
在贾府,“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初来乍到的林黛玉也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因此听了王熙凤的话,深为“这样放诞无礼”而“纳罕”。
可贾母听了此话,并不生气,却是“笑道”:“……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结合这些,我们不难看出王熙凤的尊贵身份和泼辣性格。
再听听她见林黛玉时说的一连串话。
她的第一句话是赞美林黛玉的相貌。
赞美的话可以表达得很多种,如“你长得真美”、“你标致极了”、“你真是天下无双的美人”。
可这些话王熙凤都不用,而是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这样说,效果好在哪里呢?请看:“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言外之意,以前还一直怀疑是不是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以前还从来没见过!这哪里是一般的赞美,是赞叹,再确切一点说,是惊叹,叹中有惊。
王熙凤的说话艺术
王熙凤的说话艺术简介《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之作,其中王熙凤一角备受人们关注。
王熙凤是一个聪明、利落、机智、毒舌的女子,她的语言艺术备受称赞。
她的话语不仅深刻有力,而且常常言辞尖锐、机智幽默,让人一听便恍然大悟,发人深省。
本文旨在探讨王熙凤的说话艺术,分析她的语言艺术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言辞尖锐、机智幽默王熙凤的话语常常言辞尖锐、机智幽默,例如:“今儿怎么,把大钱也点儿热豆汤了呢?”、“你们这一帮东西,一批人,比一个比一个精细!”、“谁说我嫁的不好了?我嫁得甚么男人,你们知道不知道?”等等。
这些话语不仅构建了她鲜明的个性,还透露出她的聪明智慧。
她不仅懂得如何用尖锐的话语打击对手,更懂得如何利用机智幽默引领着谈话的语气和情感。
例如,当黛玉说:“欲语泪先流”,王熙凤便回答道:“真拿得起,就不要提。
”这则对话中,黛玉的话语传递出浓郁的情感,而王熙凤的回答却既用幽默化缓和了黛玉的负面情绪,同时也让人们从中看到了王熙凤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内涵和价值从《红楼梦》中可以看到一个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这种文化底蕴也显现在了王熙凤的语言艺术中。
王熙凤不仅善于政治智慧和情感洞察力,同时也努力地传递中华文化中的互动关系和礼仪规范。
例如,在她和平儿的对话中,王熙凤说:“今日要说我们的话,礼到了这里。
再说去,也似乎攘杀了。
”这句话暗示了在古代中华文化中互动关系中的礼仪和规范。
她的话语承载着一种慎重和责任感,表达了一种对中华文化基本规范的尊重和信仰。
再例如,在与贾琏的对话中,王熙凤说:“哎哟,你一个大男人,还这么多心,搞不懂这些小道理,真傻呀!”这句话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尊重的传统,尤其强调了男人与女人在忠诚、敬重等感情上应该互相尊重和珍视。
她的话语正是通过这种优美的文化背景,在日常生活中提倡大家更多地遵循着并体验这种优美文化背景。
总结王熙凤的说话艺术以其尖锐、幽默的言语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了她作为红楼梦中一个才华出众的女性形象。
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及人物形象
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及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一个著名的女性形象,她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形象都深刻而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就来一起看看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形象。
1、言辞锋利王熙凤的语言锋利而且有力,她能够从别人的话语中挑出一个锐利的问题并在瞬间反驳回去。
她的论点逻辑清晰,会利用恰当的比喻和联想让别人承认她的观点。
例如,她在和贾母论宝钗的优点时,先夸奖了宝钗,然后又把宝钗的优点与其他人的缺点联系在一起,并且用比喻来形容这种差距。
这样,她的观点得到了贾母的认可。
2、表达诙谐王熙凤的语言能够带有诙谐的成分,她在说话时经常会带上一些幽默和调侃的语气,让人不禁要笑出声来。
如果她的话语带有一些嘲讽或者调侃,她会来个玩笑或者说个笑话缓解这种紧张的气氛。
例如,在和史鼐交流的时候,史鼐自夸他的诗词很好,王熙凤又会调侃道:“嗯,你的诗很不错,我们都是边上的人,边上的诗当然更有味道啦。
”1、独立自主王熙凤是一个很有独立精神的女人,她自己做事,并且有自己的追求。
她不断地努力为家庭和整个贾家做出贡献,成为了一个可以依赖和信赖的人。
她的聪明才智让她很容易扮演一个领导者的角色。
例如,在家族重大事件时,她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来协调各方关系,掌握自己的进退。
2、善于分析王熙凤是一个分析能力极强的人,她在分析问题时能够抓住关键点,并且从多个方面考虑问题,让人无论是从逻辑还是从直观上都能够接受她的观点。
她的分析技巧也很快,能够在瞬间把握住问题的核心,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让别人信服。
例如,在对付贾琏的情人王熙官时,她恰到好处地利用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理智,把问题解决地干净利落,并且没有偏差。
她的判断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总之,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形象铸就了她独特的魅力。
她的言论高妙并且透彻,在许多重大事件中都起了重要作用。
她那精明独立的性格,以及善于分析的能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了这本小说中引人注目的人物形象之一。
玲珑裙钗舌如簧 纷纭场上说纷纭——王熙凤语言交际艺术探微
又说 “ 有 内人 的他 才慈 软 呢 , 她在 p l Y ' i f ] 娘" f HJ L 面前 , 才是 刚
是个男人万不及一 的” 。 ( 二) 旁 敲 侧 击 暗批 评
一
、
王 熙凤 语言 交 际特色
《 红楼梦》 对王熙凤这个人 物语 言的描写 , 可 以说是 达到
了情趣无 穷 , 美 不胜 收的奇妙境界 。她逗 贾母等人发笑 的那
些话 , 没 有 什 么书 卷气 , 但 是来 自生 活 , 简 明形象 , 生 动俏
第2 6 卷第 1 期 2 0 1 3 年1 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 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Ch a n g c h u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的语 言天赋 。她是个 天才 的演说家 ,是语 言交际界 的达人 。无论是 批评赞 美 ,还 是说服辩 解 ,她都 能灵 活变通 ,机 智化
解。她 的语言交 际能力是我们 学习的典 范。 [ 关键词 ] 王熙凤 ;语 言交际;人际关系 [ 中图分类号 ] I 2 O 7 . 4l l [ 文献标 识码] A [ 作者简介 ] 徐秀花 ( 1 9 7 1 一 ) ,女 ,硕士研 究生,讲 师,研 究方 向为现代 汉语语法修辞。 不忘 ” 这 一句脂 砚斋 甲戌 侧评道 : “ 却是 极淡之语 , 偏 能恰投 贾母之 意。 ” 难怪冷子兴说她 “ 言谈 又爽 利 , 心机 又极深细 , 竟
箭 多雕 ” 的赞 美语历 来被红学 界津津 乐道 。此赞美 语的
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对领导的启示
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对领导的启示在管理实践中,作为领导者在实施指挥与协调等职能之前,就必须将自己的想法、意识、感受等诸多信息糅合成语言传递给下属,这样才能影响和指挥被领导者,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何去修炼领导者的语言艺术,接下来我们将从王熙凤的语言艺术中去寻求启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对领导的启示,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上对下的语言艺术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核心人物,无论是管理家政,还是周旋在公婆妯娌之间,语言的表达与交流都是凤姐需要具备的第一要素。
她的说话能力如何,当然是第一流的,就如同贾府的说书女艺人道:“奶奶好刚口。
奶奶要一说书,真连我们吃饭的地方也没有了。
”在社会交往中,判断一个人的说话能力有三个标准,第一是准确传递信息,第二是使用恰当的词汇,第三是对事物命名的能力。
那么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有哪些精彩的语言艺术呢?我们试举几例。
作为贾府的执行总经理,王熙凤要面对形形色色、上上下下各色人等,所以她的语言,会根据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调整和设置。
例如《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第一次到荣国府,她来的目的是想得到一些好处,因为家里实在艰难,寒冬逼近,为了不至于饿死,所以才想到了这样一步。
王熙凤原本并不认识刘姥姥,当她得知刘姥姥的来意,又综合王夫人的指示,于是便和刘姥姥有了这样几段对话:凤姐儿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
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
”刘姥姥忙念佛道:“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了这里,没的给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爷们看着也不象。
”凤姐儿笑道:“这话没的叫人恶心。
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了穷官儿,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
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
何况你我。
”凤姐的第一句话就把她不认识刘姥姥的尴尬扭转过来了,而且不认识的原因是因为像刘姥姥这样的亲戚厌弃她们,不肯常来。
当然这话并非是真的在怪罪谁,而是让双方都有一个台阶下。
红楼梦的说话艺术
红楼梦的说话艺术《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尤其以其精细的人物描写和瑰丽的艺术风格而著名。
在这样一个繁华热闹的世界里,好像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说话的声音。
在小说中,有许多关于说话艺术的描写,这不仅反映了古代文化的特征,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把握能力。
一、言辞优美说话艺术,就是在平凡的言语中体现出对语言美的追求。
在《红楼梦》中,每个人物的语言方式都不同,但却都是优美、文雅的。
比如林黛玉脱口而出的“史湘云,你看这剪红绸子远不是两湖的?”一句话中就包含了许多的意蕴,其中的深意不是一般人能够领悟的。
整个文本中都是这种优美的言辞,通过这些言辞,读者不仅得到了阅读的快乐,也感受到了语言的美。
二、言行一致其中关键因素是人物角色塑造。
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各异,但她们的对话和行为总是与她们的性格特点相一致。
对话体现了她们的品质和处世方式。
比如贾宝玉,他率性而为,对于宫女和奴仆都十分友好。
他既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也要求别人尊重他的人格,与众不同的豪放为其赢得了众人的敬仰与爱戴。
这样的言行一致,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生动,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深入人物内心。
三、借物象征在《红楼梦》中,很多时候人物的言谈举止往往通过借物来象征性地表达。
比如“荣府的绿肥红瘦”形容了荣府家族的兴衰。
“黛玉一颦一笑皆生动”形容黛玉的美貌动人,令人难以忘怀。
通过借物象征,不仅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人物的内心和情感,让人物形象得以更深刻地铭记在人们心中。
四、语言巧妙通过语言的巧妙使用来达到某种效果,这也是《红楼梦》中语言艺术的一大亮点。
有些时候,人物的言谈举止能够揭示一些真相。
比如在宝玉生病时,凤姐趁机向王熙凤泼脏水。
这时候宝玉木补地说了一句“好好的院子,拿水泼那里?”这句话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宝玉说出这句话时,却明显地pointed out 了凤姐的用意。
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作者让我们不仅能够理解人物的内心,还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浅析《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语言特色
浅析《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语言特色内容摘要:王熙凤是一个聪明俊俏、才干独特、伶牙俐齿的巧媳妇,同时又是一个狡猾泼辣、独断专行、口蜜腹剑的管家婆,她贪权好利,争强逞能,深通权术,娴于机变,她个性突出,形象鲜明,简直可以让人听到她的声息,看到她的神态,感到她的心跳,而呼之欲出,她的语言更是随机而出,自然天成,她的性格之所以如此鲜明突出,一多半得力于对她性格化语言的创造,她的语言中,独有的那种俗语、俚语、歇后语,这些口语的精华,形成了她独特的语言艺术及特色。
关键词:红楼梦王熙凤语言艺术《红楼梦》大观园里,才女不在少数,单就语言才华而言,王熙凤可算相当突出的一位,她的精彩表演很值得我们思考,小说中的王熙凤虽出自名门――金陵王氏,却没怎么念过书,在九十二回中,贾母告诉王熙凤的女儿巧姐:“你妈妈是不认得字的”。
这话当然有些夸张,大概也正是由于“不认得字”,王熙凤才不至于埋头故纸堆,才能比起有“咏絮才”的林黛玉、薛宝钗不相上下,她的语言功夫,不仅哄得“老祖宗”笑口常开,令贾母发出了“明儿叫你日夜跟着我,我倒常笑笑觉得开心,不许回家去”的感叹而离不开她,而且仆人也常因她的笑话而“笑弯了腰”、“笑软了”,仆人虽然对她怕的要命,却都爱听她讲笑话,王熙凤就是这样令仆人对她又怕又爱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她管理才能的崭露,主要得益于她高超的语言艺术,综观整部《红楼梦》,作者很欣赏王熙凤的才干,“不认得字”的王熙凤“自幼假充男儿教养”,见过世面,虽处于上流社会,却熟悉底层生活,能即兴信手拈来街谈巷议中的笑料,她逗贾母等人发笑的那些话没有什么书卷气,但是来自生活,简明形象生动活泼,王熙凤的语言特色正可用作者的自谦之辞――“假语村言”来概括,虽是“假语村言”,但这“假语村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那么,王熙凤的语言有什么特色,其艺术性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语言的辛辣王熙凤被称为“凤辣子”,她的语言必有其辛辣的特色及风格,“凭什么事,我要说行就行”,她的语言充分体现了她“辣”的一面,这种泼辣与无所顾忌,是大观园中其他的主子、丫环都没有的。
王熙凤语言艺术
语言是一门值得研究和推敲的艺术,尤其是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语言的好与坏关系交往的功效。
揣测对方心理,把话说到别人的心里去,是说话得体、动听从而达到成功交往的关键因素。
在这方面,《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可称典范。
在《红楼梦》第3回,林黛玉进府,也是王熙凤第一次出场。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上下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她貌似赞美黛玉,实际上句句讨贾母的欢心。
其次,对于寄人篱下的黛玉来说,置身于人地两疏的贾府听到别人的夸奖,并且说自己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的嫡亲孙女,除了高兴之外,应该还会顿生感激之情吧!王熙凤此处的一番话可谓一箭三雕,滴水不漏。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又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
快别再提了。
”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
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欢喜,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
该打,该打。
”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
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
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
”这几句换看似是对林黛玉的关心其实又从侧面展现出自己的钱财,地位和权力。
一面熙凤又问人:“林姑娘的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屋子叫他们歇歇儿去。
”她那样的忽然笑,忽然拭泪,忽然又转悲为喜,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善者。
而她那样的机警善变,口齿伶俐,一时对黛玉问话,一时向婆子问话,她又是那样的“色色周到”,真不愧做一个“当家少奶奶”。
她的临机应付的本领,作者又由另一对白中把它活画出来。
第46回,贾赦想讨贾母身边的丫鬟鸳鸯做妾,让邢夫人去跟贾母说。
邢夫人先找王熙凤商量。
王熙凤因为知道鸳鸯对贾母的重要性,而且知道贾母不喜欢她这个做事有点荒唐的大儿子,一开始本能的反应是反对。
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及人物形象
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及人物形象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一位女性人物,她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形
象既独特又有特点。
从语言艺术的角度来看,王熙凤通晓文化和语言,擅长夸张表达
和运用比喻来进行修饰。
她的话语常常采用小词汇,极具攻击性,是
一位极具说服力的演说家。
但她的言语风格也有些鸡肋,过于刻薄和
傲慢,给人留下了印象深刻的形象。
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呈现出了一种“狐狸”的气质。
“玲珑骨”、“美人脸”、“才情出众”,无不让她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但她也很
贪婪,极度嫉妒,因此想要博得众人的欢心。
她不顾一切地勾心斗角,以达成自己的目的,但这同时也伤害了她自己和她身边的人。
总的来说,王熙凤使用独特的语言艺术塑造了自己的形象,使她
成为了一个壮观的角色。
她为读者展示了一种狂热与妒忌的形象,也
表现了年轻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
红楼梦王熙凤的语言艺术
红楼梦王熙凤的语言艺术一、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描述了贾宝玉和贾家府邸的兴衰史。
在这部小说中,王熙凤作为一个形象丰满、性格鲜明的女性角色,展现出其独特的语言艺术。
本文将通过分析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语言艺术,探讨她在小说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其所表现出的语言特点。
二、王熙凤的角色定位王熙凤是贾母的外孙女,聪明机智,才智出众。
她具有过人的智慧和眼光,善于处理家庭事务,也是贾府中的决策者之一。
她对待他人言谈举止的把握极为准确,善于运用言辞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王熙凤的语言特点王熙凤在红楼梦中的语言表达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委婉含蓄王熙凤在与他人对话时,常常以委婉含蓄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她懂得通过细微的暗示和隐喻来传递信息,以避免直接冲突和伤害他人的感情。
这种委婉含蓄的语言艺术体现了她的深思熟虑和智慧。
2. 谐音和讽刺王熙凤擅长运用谐音和讽刺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她善于找到词语之间的音韵相似之处,运用这种巧妙的表达方式来达到一种言不痛楚、意思却传达出来的效果。
3. 文词熟稔王熙凤对文词的驾驭熟稔,她对于古典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
她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常常引用古人的诗词典故,用这些文词来掩饰自己的意图,增强自己的说服力。
4. 争辩和善辩王熙凤是一个具有强烈争议性的人物角色,她在与他人交流时喜欢挑战别人的观点,并以自己独到的见解来反驳对方。
她擅长辩论,能够用逻辑和理性的方式来说服他人,展现出她过人的口才和智慧。
四、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对情节的推动王熙凤的语言艺术不仅显示了她的智慧和才情,也对红楼梦整个情节的推动起到关键作用。
1. 家庭事务的处理王熙凤是贾府中家务琐事的决策者之一,她通过自己的语言艺术,能够处理家族内部的纷争和家庭事务。
她善于用言辞来化解矛盾和争执,推动家族的发展。
2. 对贾宝玉的影响王熙凤是贾宝玉的亲姐姐,她通过自己的语言技巧和智慧影响着贾宝玉的行为和决策。
对王熙凤说话艺术的赏析_邹春霞
对王熙凤说话艺术的赏析
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邹春霞
摘要:说话是一门语言艺术,在说话交流的过程当中可以 凸显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 特别是在文学著作当中, 对人物话语的描写更能够突出人物的性格。 本文通过对 《红楼 梦》中王熙凤语言的描写赏析,借此来更好地分析人物的性格特 征和思维方式。
关键词:谢天谢地你来啦 语言认知 幽 默 言 语 现 代 隐喻理论 概念转喻理论
一、引言 《谢天谢地你来啦》 作为央视一套新推出的一档大型 明星戏剧表演真人秀节目,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由明星担
任嘉宾,对于参演的明星来说,一切都是未知的,没有剧本, 更没有台词,也不知道自己将在剧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 色,当然也无法预料到节目在下一秒将会出现什么状况。 明星们在扮演节目戏剧中的某个特定角色的时候,将会面 对各种各样的未知挑战,而他们在这未知挑战中所表现出 的机智反应给节目带来的不仅仅是搞笑和幽默,更是一场 由真人临场发挥的“高智商”测试。《谢天谢地,你来啦》这 一节目的节目定位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智慧”,即强 调嘉宾的随机应变和即兴发挥的能力与智慧。二是“文 化”,即主要注重节目的文化性而并不是娱乐性。节目主持 人崔永元也曾经表示,此节目是“文化内涵特殊语境表达 高 IQ+EQ 互动之电视传播栏目”。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类似于这样的俗语还有很多,例 如“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鸡儿吃了过年粮”、“擒贼先擒 王”等等。这些俗语都极大地论证了王熙凤的观点。在《红楼 梦》当中,不仅仅是王熙凤经常用俗语来说服他人,在贾宝 玉因为贾迎春在孙家受到欺凌而难过时,王夫人就用“嫁出 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来说服贾宝玉。而秦可卿也用了很多 俗语例如“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树倒猢狲
◆
王熙凤应酬话的语言艺术 (1)
王熙凤应酬话的语言艺术-大学语文论文王熙凤应酬话的语言艺术王发平(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宝鸡721000)[摘要]本文从王熙凤的特殊身份出发,结合小说中的典型情节主要分析论述了王熙凤精于应酬表达的三个特点,并运用言语交际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成因剖析。
[关键词]王熙凤;口语表达;风格特点;言语交际学中图分类号:I207.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3)04-0006-02在大观园,凤姐算是个特殊人物。
首先,她辈分低,是贾母的孙媳妇;其次,年龄轻,还有文化程度不高,她却担当了大观园管家婆一职。
有人认为,她充当管家婆一职,是由于王夫人撑腰,贾母做靠山。
其实,凤姐本人在一定程度上她确有管理才能,作为管家婆,要管好上百口人的家政事务,没有清醒的头脑,杀伐决断的作风,明晰的管理思路,单凭社会关系是绝对行不通的。
凤姐的才能应该说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留给读者印象较深的是她的口才,大观园里丫环、仆人对她的口才都是十分称道的。
冷子兴说她“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周瑞家的称赞她“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她不过。
”兴儿的体会是“心里歹毒,口里尖快”。
贾母的感受是“有她一个人在这里说说笑笑,还低得十个人的空儿”。
王熙凤长于表达,主要表现在她精于应酬话。
因为大观园的管家婆,接触的人是方方面面的,上有公婆,中有叔伯妯娌姐妹,下有丫环小厮,对王熙凤而言,言语失度欠妥,殃及身份形象,更何况她又是十分要面子的精明女人。
一、应酬话语言艺术的特点在长期的应酬交际过程中,王熙凤的应酬话具有鲜明的特点,且形成独特的风格。
她能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件、不同的对象,或选择恰当表达方式,或针对情旨及时调整内容,或小心谨慎,曲径通幽,或大胆妄为,蛮横粗野。
因此,她的应酬话具有“巧”“假”“狠”等特点。
(一)为讨好三层公婆,曲径通幽,体现一个“巧”三十八回贾母在王熙凤等陪伴下到藕香榭,赏桂看水,贾母由榭柱上的对联,想到自己年轻时失足落水,并指自己鬓角上那指头儿大的一个坑儿,说那就是从阁上跌下去时被木钉硼破的。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言语会话分析
言语社 团且共同知晓的语境下说 的,我们 理解 时应把字面
意思和语用意思结合起来 , 才能达到预想的 目的。
二 、 会 话 原 则 分 析 凤姐 的言 语 含 义 从
、
从 间接 言 语 行 为 看 王 熙 凤 的 言语
会话合 作原是 美国语言 学家格瑞斯 17 提出 的, 9 5年 即会话双方谈话应该符合 当时情景的要求 , 并且 在适 当的
自《 红楼梦》 问世 , 红学研究 走过 了一段漫长 而曲折 的 道路 。近三 十年来 , 人们从 不同的角度研究《 红楼梦》 揭示 ,
味。凤 姐的这种施事行为具有明确地话语 意图 , 传递 信息
的同时也完成了说话意 图。即用 “ 生姜的辣 ” 这种 间接地言
其文学 、 美学 、 哲学 、 文化学 、 民俗学等方面 的价值 , 涌现出
剧, 在题材上没有创 新之 处 , 但是它的对话语 言艺术及其精湛。本文用语用学 中的会话合作理论、 言语 行为理论 、
关联理论 的交叉使用 来分析《 红楼梦》 中王 熙凤的 言语 。通过 对本文所选会话 片段 的分析 , 发现人物对话并不总
是 遵循 会 话 合 作 原 则 , 际 双 方往 往 会 根 据 语境 背景 交 叉使 用 更 多 的会 话 原 则 。 交
有对 《 红楼梦》语言的性质 和构成及其方 言 、红楼梦》 《 词
汇、 对具 体句式 的研究 、 隐喻 、 称谓语 、 委婉语的研究 、 英汉 译著 的对 比研究等 ,也有用会 话原 则对宝黛 对话进行 研 究, 但对 王熙凤 的言语 研究较 少 , 本文就从 会话原则 和言
语 行 为 理 论 出 发 , 析 她 的 比较 典 型 的 言语 会 话 。 分
王熙凤的说话艺术演讲与口才
王熙凤的说话艺术演讲与口才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一个角色,被描述为具有极高的口才和说话技巧。
她的演讲
与口才能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睿智直接的表达:王熙凤的言语思维敏捷,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不
拐弯抹角,直接而有力。
她善于总结问题的本质,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2. 辩才风逸的辩论:王熙凤具备辩才风逸的能力,她能够就某个问题或观点进行辩论,并从多个角度透彻地分析和解释。
她的辩论时常使人心服口服,具有很高的说服力。
3. 细腻入微的观察力:王熙凤对周围环境和人物的观察力非常敏锐,她能够准确捕捉
到细微的细节,并运用这些观察结果来让自己的言辞更加有说服力。
4. 优雅自信的语言表达:王熙凤的语言表达带有一种优雅和自信的气质,她运用华丽
而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给人留下深刻而难以忘怀的印象。
总体而言,王熙凤的演讲与口才能力在《红楼梦》中被描绘得非常出色。
她的口才使
她在家族中具有影响力,并为她赢得了许多支持者。
同时,她的言辞也有时受到一些
负面评价,被认为过于刻薄和尖刻。
无论如何,她的说话艺术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的
角色,使她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从翻译角度赏析王熙凤的语言特色
从翻译角度赏析壬熙凤的语言特色共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王熙凤是作者塑造得最为丰满生动的一个艺术典型,其中八十六回有王熙凤出场。
凡是有王熙凤出场的地方,作者都将她的语言做了精彩而淋漓尽致的表现,其形象和语言都具有深刻的历史内容和文学艺术上的成就。
王熙凤的语言也具有高度的生活真实性与典型性。
本文仅以王熙凤言语的翻译为视点,借助语言学中的语义分析,对比英国汉学家霍克斯的英译本和中国学者杨宪益夫妇的英文全译本中,对王熙凤出场白的翻译,以就正于师长同仁。
在《红楼梦》中,我们第一次看到王熙凤是在第三回。
她的出场是从初到贾府的林黛玉眼中开始的: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到:“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近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京所谓’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 首先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且人皆屏息,她独放诞。
而在顷刻之间,王熙凤既“细细打量”黛玉,称赞她生长得标志,又为黛玉母亲亡故而流泪,又责备自己不该招引贾母的伤心,又问黛玉读书、吃药。
这一连串明快变化的言语,已使我们一开始就看到这一人物的特征。
正如作者借贾母之口指出,是个“泼辣为黛玉接风的“果茶上来,凤姐亲自布让”;黛玉进府来的第一餐饭是在贾母的后院吃的,桌上凤姐亲自安箸,并亲手把黛玉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下,待黛玉以上宾礼;而且在黛玉进府之前,王熙凤连给黛玉做衣裳的布料都事先准备好了。
从这一系列的事实看来,谁能说王熙凤对林黛玉这位远客的迎接,不是满腔热情的?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把凤姐的出场白分为五个小节。
第一小节以“天下真有”开头,描述了凤姐对黛玉的美丽的赞叹。
第二节由“况且”引导,通过赞扬黛玉的风度而间接的奉承贾母。
第三节由“只可怜”开始,凤姐为黛玉母亲(也是贾母的女儿)的早逝而哭泣。
高中语文析《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的语言描写
析《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的语言描写《红楼梦》这部不朽的作品,以它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读过《红楼梦》,就会像外国人到中国没有去过长城一样的遗憾。
高中语文第四册节选了《红楼梦》第三回,取名为《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对这一文化瑰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红楼梦》的语言特点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如果我们不善于体察语言环境,细心去玩味,就无法领悟到作者深藏着的另七分用意,不能充分领略到其高超的语言艺术。
以王熙凤的语言描写为例。
鲁迅很赞叹《红楼梦》的人物语言描写,认为它能让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王熙凤的语言描是《林》文极为精彩的一笔。
先看王熙凤的出场语言。
贾母她们正在谈话,“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人未到,声先闻。
这句平常的话看似无奇,可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却能看出王熙凤的特殊身份与特殊性格。
在贾府,“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初来乍到的林黛玉也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因此听了王熙凤的话,深为“这样放诞无礼”而“纳罕”。
可贾母听了此话,并不生气,却是“笑道”:“……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结合这些,我们不难看出王熙凤的尊贵身份和泼辣性格。
再听听她见林黛玉时说的一连串话。
她的第一句话是赞美林黛玉的相貌。
赞美的话可以表达得很多种,如“你长得真美”、“你标致极了”、“你真是天下无双的美人”。
可这些话王熙凤都不用,而是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这样说,效果好在哪里呢?请看:“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言外之意,以前还一直怀疑是不是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以前还从来没见过!这哪里是一般的赞美,是赞叹,再确切一点说,是惊叹,叹中有惊。
而且似乎还是由衷的惊叹,因为她用了两个很有分量的词:“真”、“才”,将这惊叹表达得自然、得体,谁也不会觉得空洞肉麻。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特点分析
古代文学《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特点分析李文凡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摘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作品之一,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
它也是一部伟大的语言艺术作品,语言艺术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前所未有的成就。
本文对《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感受这部巨作的艺术之美。
关键词:红楼梦;语言艺术;特点《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一部古典小说,这部小说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受到了文学爱好者的喜爱。
作品中无论是对人物的刻画还是对情节的描绘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跃然纸上,给人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而作品又将语言创作发挥到了极致,质朴自然、幽默诙谐、意趣深远,成为一部不朽的佳作,使人反复阅读,感受语言的魅力,并成为后人不断传阅和研究的对象。
一、《红楼梦》的语言特点分析(一)《红楼梦》的语言具有个性化特点《红楼梦》在人物语言及对话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表现其一就是语言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作者用个性化的语言描绘出了许多性格各异、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
如王熙凤的“俗”、薛宝钗的“雅”、林黛玉的“尖”,并从人物特点中反映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思想境界等。
“只闻其声就可见其人”,每个人物形象都拥有不同的语言特点,使文学爱好者们通过语言的描写就可想象现出每一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例如,作品中描写王熙凤时,“甜心苦,两面三刀圳”,“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或借用贾母的“凤辣子”,由此刻画中王熙凤贪婪狡诈、阴险骄横的性格特点。
描写林黛玉时多用的是诗词方式,如“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
凭尔去,忍淹留”等,把林黛玉敏感、淡泊多愁善感的人物形象刻画出来。
可见,在《红楼梦》中,独具个性化的语言特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人物形象,身临其境,感受这部巨作的魅力。
(二)《红楼梦》的语言具有修辞之美的特点《红楼梦》中修辞的运用十分之多,塑造了《红楼梦》幽默诙谐、生动活泼的语言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中王熙凤语言艺术的鉴示摘要: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在实施指挥、协调、组织等工作中,必然将自己的工作思路糅合成语言汇报给上级或传递给下属,这样才能有效地影响和动员被领导者,领导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女管家, 在管理中要面对各色人物,处理各种复杂和棘手的事情,她的语言机智、随机应变、诙谐幽默,能巧妙地化解各种矛盾,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她都能做到有礼有节、不卑不亢,王熙凤的语言艺术是通过领导活动体现出来的,这对当代女性领导语言艺术的培养具有重要的鉴示。
关键词:王熙凤;语言艺术;女性领导;鉴示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纽带,语言表达能力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个人事业的发展。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登峰造极,尤其对王熙凤的语言描写,可以说达到了精绝无伦的奇妙境界,是小说中刻画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王熙凤虽然读书不多,但通过历练能说会道、聪明能干,她的语言多是从社会现实生活中采撷而来,简明形象,生动俏皮,尤其善于领会贾府核心人物的心意办事。
王熙凤具有用机智幽默化解尴尬,寓深意在巧言善变中的交际语言,使她具有了常人无法企及的语言魅力,通过研究凤姐的语言,就能体悟到凤姐语言的智慧。
在当今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中,作为女性领导在实施领导的过程中,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得体的语言表达,不仅能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更是事业发展必备的核心技能。
一、对上的语言艺术在贾府王熙凤虽然书读的不多,但擅长察言观色、善于赞美,对上主要处理与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等实权派人物的关系,并能很好的领会她们的意图,用得体的言语做到巧于应对,以获得上级的信任和支持。
在第三回初见林黛玉时,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王熙凤信手拈来的两句话,确起到了语用的叠加效应,不仅赞美了林黛玉,而且也赞美了贾府的三姐妹。
第一句赞美了黛玉的美貌,并自谦地说出了自己的孤陋寡闻。
第二句话王熙凤通过黛玉间接赞美了贾母和迎春、探春、惜春。
这句话的巧妙之处在于,在赞美黛玉的同时,也夸奖了迎、惜、探三姐妹,黛玉如此出色是由于像“嫡亲”的孙女。
在以贾母为核心的贾府,王熙凤在赞美黛玉的同时,每句话又是间接说给贾母听的,王熙凤非常明白,通过她向黛玉表明贾母对她的挂念,以及她在贾母心中的地位是很有必要,迎合了贾母和黛玉的心理需求。
王熙凤没有直接告诉黛玉贾母是如何挂念她,此情此境会使贾母、黛玉和在场的人都比较难过,见面场景会处于悲伤情境。
王熙凤却只用了一句“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王熙凤善于换位思考,把贾母的心里话通过自己表达出来,说明了贾母对黛玉的思念之情,也让众人看到了贾母的慈悲心肠。
王熙凤虽然语言精短,却发挥了多重效果,首先夸赞了黛玉的漂亮,又巧妙地替贾母表达了对黛玉的牵挂,让初来乍到的林黛玉感到了亲情的温暖,还夸奖了贾家三姐妹的出众,王熙凤恰到好处的语言让赞美入情入理,恰到好处,充分发挥了语言的实用效果。
第七十二回,宫里的夏太监借口要置办房产,派人到贾府借用二百两银子,并承诺日后和以前借的一起归还。
王熙凤从容出来应对,凤姐儿听了,笑道:“有的是银子,只管先兑了去。
改日等我们短了,再借去也是一样。
”在人际交往中,除语言外身势语往往表达了人物内心更为真实的想法。
在与小太监的对话过程中,可以看出王熙凤一直都是“笑道……”。
她非常清楚,虽然面对的是小太监,但小太监的主子是夏太监,而此人是绝不能得罪的。
当小太监说明来意后,王熙凤道:“有的是银子。
”这句话真是用心良苦,但是为了维护贾府的面子,让宫里的元妃娘娘过的更好,必须打肿脸充胖子,来苦苦支撑贾府的颓势。
王熙凤听到夏太监要在年底归还银两时,便道“只怕没有,若有,只管拿去。
”这句话表面听起来温和有礼,实质是绵里藏针,间接表明了贾府的态度,虽然没有催着还钱,但贾府的人也不是好糊弄的,让你拿了银子也不好受,日后得掂量些,自己最好能知趣一点,不要时不时到贾府来敲竹杠。
在职场中领导对他人的肯定和赞美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赞美他人时要把握好度,不能脱离实际一味地吹捧,成为奉迎和恭维。
赞美人需要的是真诚而不是敷衍,赞美是一种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赞美时可依据人物的不同特点做出恰当的赞美,根据不同的情景可采用具体清晰式或间接迂回式的赞美方法。
赞美他人可以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增加其自信,形成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可见赞美他人是领导处理好人际关系、拓展业务面的必备技能。
在工作中领导会面对两难境况,一言既能兴邦也能败国,小太监被凤姐的几句话给拨了回去,发挥了语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做到了既不违背上级的意图,又能让人看到王熙凤是处处为上级着想,让上级满意,偶尔奉承也都做到滴水不漏、不留痕迹。
这些话语都体现了王熙凤时刻保持清醒而理智的头脑,具有大局意识,对上做到了不卑不亢,从容应对出现的各种情况,体现了女性领导应有的担当和素养。
二、对平辈的语言艺术贾府中上有三层公婆,中有姐妹妯娌,关系盘根错节,王熙凤在与平辈相处中能放下架子,极尽调侃之能事,穿梭往来,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既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又化解了尴尬、解决了矛盾。
第四十五回中,迎春等人在大观园成立了诗社,但诗社缺少运转的费用,李纨出主意邀请凤姐担任诗社的监社御史。
凤姐一听就知道来意,便笑道:“你们别哄我,那里是请我作监社御史!分明是叫我作个进钱的铜商。
”这句话是对各位小姐说的,开门见山,既直接又幽默。
王熙凤面对小姐们使用了幽默的语言,戳穿了她们的“小把戏”,显得不仅亲切,又拉近了姑嫂之间的距离。
当李纨接话后,王熙凤话锋一转,笑道:“亏你是个大嫂子呢!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人的语言和思维是同步的,人际交往所使用的语言主要用于传递信息。
王熙凤其实早已猜到,名为邀请担任诗社的监社御史,实为讨要诗社的费用,小姐妹可没有这样的心思,唆使众人的幕后主使定是李纨。
王熙凤和李纨在贾府同为孙辈媳妇,享受的待遇理应是一样的,但因李纨情况特殊,贾母体恤其孤儿寡母,所以她的待遇高出了孙媳妇辈的规格。
对于这一点王熙凤一直记在心里,正好遇到机会便倾述了出来,虽然是以带玩笑的方式,但是把心头的不满通过这种方式发泄了出来。
封建宗法社会等级森严,妯娌之间和睦相处,不惹事生非是她们理应恪守的本分。
王熙凤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语言表述中用了幽默诙谐的方式,而且点到为止。
这一尺度一般人很难把控,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技巧,更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符合中国人含而不露的语言风格。
第六十八回,贾琏偷娶尤二姐被发现后,王熙凤经过一番思考决定把尤二姐诓骗到贾府。
凤姐精心安排之后,带了仆人来到了花枝巷。
为了获得尤二姐的同情和信任,于是说道:“……我今来求姐姐进去和我一样同居同处,同分同例,同侍公婆,同谏丈夫。
……”说着,便呜呜咽咽哭将起来。
从这段话来看,语言精炼,逻辑严密,鞭辟入里。
王熙凤表现得谦虚和气,说话内容大到伦理道德,小到儿女私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其表演技巧炉火纯青,不愧是一位颇有心计的说服家。
这些话略加留意便会发现,与凤姐平日里的语言习惯大不相同,凤姐平日里的语言基本是口语化的,然而这一段文字却极富文采,从这种强烈的语言反差来分析,王熙凤此番是做足了功夫,有备而来。
她从两个方面说明自己并非出于嫉妒,一步步消除了尤二姐的疑虑,在谈话中她把尤二姐是否入住贾府与贾琏和自己的名声联系了起来,把这个责任巧妙的转嫁给了尤二姐。
王熙凤一番精心设计的言辞,最终获得了尤二姐的理解与信任。
幽默往往在社交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幽默的语言极易打开社交局面,使气氛变得轻松而活跃,在遇到尴尬场面或意见分歧时,幽默诙谐的语言是紧张情境中的缓冲剂,使交谈摆脱窘境或消除敌意。
一个人事业上成功与否,不能忽视与平级之间的关系,王熙凤处世技巧对于平级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深有启示,平级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更重要的是面对同一上级,各有各的处事之道,平级间如果相处不好,是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功的,所以女性领导在交往中需要放下架子,恰当使用幽默谐趣的语言,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领导过程中说服无处不在,说服主要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在思想和行动上能够与自己保持同步,为实现组织目标减少阻力,但是每个人思想观点都与他的立场和利益紧密相关,不会轻而易举被人说服。
作为领导者历来非常重视说服的作用,在历史上作为重要的沟通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女性领导需要凭借自己精湛的语言艺术,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统一上下级之间的思想,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三、对下的语言艺术与上级保持一致是更好落实领导意图;与平级搞好团结是为了执行不受掣肘。
对下王熙凤则是主人身份,既有权利上的优势又有心理上的优势,凤姐处理起来灵活多变,机智而不失威权。
第六回,寒冬临近,刘姥姥一家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眼看就要挨冻受饿,她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贾府这门亲戚,希望能得到些许接济。
王熙凤和刘姥姥素不相识,当知道刘姥姥的来意后,凤姐儿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
……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
”为了打破初次见面时谈话的拘束,凤姐指出不认识是因为像刘姥姥这样的亲戚嫌弃他们,不肯常来走动,说这话并非是真心在责怪谁,而是让双方都有一个台阶下,让身份悬殊、互不相识的刘姥姥不再拘束。
刘姥姥说家里穷不敢走亲戚,会给亲戚添麻烦,听着这话王熙凤的语言就更加贴合情境,便说也是借着祖上的恩泽,做个穷官而已,俗话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
这句话暗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回了刘姥姥的话,通过寒暄自谦说明贾府的情况大不如前。
另一层意思是谁家都会有穷亲戚,为后面的谈话做了铺垫,有了这句话刘姥姥的困难就有着落了。
得知刘姥姥一大早赶路还没有吃饭,凤姐一边安排刘姥姥先去吃饭,一边打发周瑞家的去请示王夫人。
王夫人这次并没有见刘姥姥,但特意吩咐王熙凤不能慢待了她。
王熙凤得到王夫人的指示后,便决定给刘姥姥作一次人情味十足的馈赠。
当刘姥姥吃完饭,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
……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
”这段话的第一句属于客套话,虽然出自凤姐的真心,一听就知道是开场寒暄而已。
第二句说明贾府目前的状况,是真实情况的流露,情真意切,毫不隐瞒。
但是在旁人的心里这样的贾府是没人相信的,刘姥姥也不会相信。
第三句话落到了实处,来解决刘姥姥的实际困难,虽然现今的情况大不如前,但是亲戚们有困难自然是要想办法接济的,就有了凤姐将王夫人给她丫头们做衣服的二十两银子给了刘姥姥,以解燃眉之急。
王熙凤善于把握现实,以上三句话有虚也有实,既有真心也有假意,有实情也有隐情,所以从交往中的说话能力来看,无论是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还是用词的恰当性都分寸有度、恰当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