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名词解释9
中医学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2.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3.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
4.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实施治疗的过程。
2.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2.阳胜:多指阳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阳热亢盛的临床症状。
3.阴胜:多指阴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阴寒至盛的临床症状。
4.阳虚则外寒:因为阳虚,温煦功能低下,不能制约阴寒即出现的虚寒征象。
5.阴虚则内热:由于阴虚,无力制约阳热而出现的虚热征象。
6.阴阳互损:一是阴阳偏胜伤及对方;二是指人体内正气(阴阳二气)的任何一方出现了虚损不足,招致对方受损伤的病理现象。
7.实则泻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
8.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应补其不足。
9.阳虚外寒: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
10.阴病治阳:治宜补阳以制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此即“阴病治阳”。
11.阴虚内热: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
12.阳病治阴: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阳病治阴”。
13.五行制化:制,是制约、克制的意思;化,是生化、变化的意思。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
五行制化实质上就是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正常联系。
14.相乘: 乘,即乘虚侵袭。
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
其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金乘木。
15.平肝和胃法: 又称调理肝脾法。
指通过抑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以治疗肝气犯胃、肝旺脾虚等证。
16.母病及子: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
中药名词解释
中药名词解释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1.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之一,它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应用形式的药物。
2.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的性能和临床应用为主,也旁及其来源、采制等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
3.道地药材:是指具有地区特色、质量优良、疗效显着的药材。
4.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包括对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5.修制:包括纯净、粉碎、切制和水飞。
6.水飞:是将不溶于水的药物与水共研,再加水搅拌得混悬液,沉除粗粒,倾除细粉混悬液,再静置后倾出水液,得取微细粉末。
用于矿物及贝壳类药物,在五官科、眼科中外用时需极细粉末者,使之药物易于吸收和减少刺激性。
7.水制:包括漂洗、浸泡、闷润、喷洒等。
8.煨:是将药物用湿物料(纸或面)包裹放入火上或火灰中加热的方法。
其目的是除去药物中的挥发油及刺激性物质,以缓和药性,降低毒性或副作用。
9.煅:是将药物直接或间接用高温加热,使其松脆、纯净,易于煎出或改变药物性能,增强疗效。
多用于矿物及贝壳类药物,如煅牡蛎,加强收涩作用;煅代赭石,是使其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煅血余炭,使其炭化,加强止血作用。
10.蒸:是将药物隔水蒸至需要的程度,可清蒸或加辅料蒸。
清蒸是为便于保存并缓和药性,如桑螵蛸,蒸后可杀死虫卵,防止孵化,便于保存,保证药性;木瓜蒸后便于切片。
辅料蒸,可改变药性,如制大黄,减弱泻下作用;制首乌,加强补益作用。
11.煮:是将药物用水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煮至所需程度的一种方法。
目的是改变药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
如醋煮芫花,黑豆、甘草煮川乌,能减低毒性;醋煮延胡索可加强止痛作用,提高疗效。
12.药性(药物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质和作用。
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方面。
13.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
上海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名词解释
以辛温药和甘温药合用,辛甘调配能化生身体阳气驱邪外出。
例如小建中汤,饴糖配桂枝,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
2.酸甘化阴酸甘化阴是酸味与甘味药物配伍应用,藉以增强滋阴养血、生津补液药效的一种治法。
如小建中汤中炙甘草益气温中缓急,合益营敛阴之芍药,酸甘化阴,柔肝益脾和营。
3.逆流挽舟治疗外邪陷里痢疾的治法。
外邪陷里而成的痢疾,可以用解表剂疏散外邪,使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叫“逆流挽舟”。
如败毒散,原方治气虚外感,清代医家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的痢疾,意即能使陷里之邪,还从表出,痢疾得愈。
4.通因通用反治法之一,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症,适用于食积腹痛,泻下不畅及膀胱湿热所致尿急,尿频,尿痛病症之类。
如大承气汤中大黄苦寒泄热,祛瘀通便,消除治病之因。
厚朴下气,除满消胀,枳实苦辛破结,导滞消痞,共助大黄芒硝攻下热结。
5.培土生金补脾以益肺,属于“虚者补其母”的间接补益方法。
脾为土脏,肺为金脏,脾土肺金为相生之脏,通过培补脾土,达到治疗肺脏亏需的目的,如参苓白术散。
方中使用大量健脾醒脾的药,再加“桔梗”载药上行,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培土生金。
6.阴中求阳补阳方中兼用补阴药的配伍方法。
对于阳虚证,用补阳药的同时,佐以补阴之品,以阳根于阴,阳有所附,并可借阴药的滋润以制阳药的温燥,使之补阳而不伤津。
如右归丸。
补阴方中兼用补阳药的配伍方法。
对于阴虚证,用补阴药的同时,佐以补阳之品,阴根于阳,使阴有所化,可借阳药之温运,制阴药之凝滞,使之滋而不滞。
如左归丸:补药如枸杞,山药,山茱萸,再配龟鹿二胶,龟板胶补阴,鹿角胶补阳。
8.刚柔相济方剂的用药配伍法。
刚指刚燥之品,多具温阳,燥湿之功。
柔乃阴柔滋润之品,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刚燥太过则伤津耗阴,阴柔滋润易呆滞脾胃,壅中滞气,刚柔相济则优势互补。
如黄土汤用药刚柔相济,刚药温阳不伤阴,柔药滋阴不损阳,共同达到温阳健脾,养血止血的目的。
中医药学概论名词解释
中医药学概论名词解释1.中医理论体系: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2.辩证论治:将四诊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一定性质的证候,根据辩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一切事物不仅内部存在阴阳的对立统一,其发生、发展、变化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
4.五行学说:是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
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5.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是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6.血: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7.津液: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
8.脏腑:位于人体颅腔、胸腔腹腔的器官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9.脏腑学说: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学说。
10.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11.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合称。
12.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3.病因: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14.外感病因:指由外而入,从肌表或口鼻侵入机体,引起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
15.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通称。
16.疫疠:又称瘟疫、疫气、疠气、异气、疫毒等,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
17.痰饮:痰和饮都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较清稀的称为饮。
只是二者同出一源,故常并称为痰饮。
18.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
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五志。
19.瘀血:是指血行障碍,血液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瘀滞内结之血,离经之血,污秽之血。
中医方剂学名词解释--
中医方剂学名词解释--
中医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研究中药方剂的配
方和实际应用。
下面是一些中医方剂学中常用的名词解释:
1. 方剂:指中医药中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组合方案,是中药以
一定比例配伍在一起使用的具体处方。
2. 配伍:指中药在方剂中的组合关系,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用药方法等。
3. 药味:中药方剂中所含的主要药物的性味特点,包括寒、凉、温、热、苦、甘、辛、酸、咸等。
4. 药性:中药方剂中各药物所具有的药理作用特点,包括疏风
散寒、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
5. 方义:中药方剂的基本理论,包括方剂的分类、功效、适应
症等。
6. 用药禁忌:指某些药物在特定情况下不能使用的限制条件,如孕妇禁用、对某药物过敏等。
7. 方证:根据中医诊断理论,对某种疾病的病机病症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进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剂。
8. 给药途径:指中药方剂的使用方式,包括口服、外用、注射等。
以上是中医方剂学中的一些常用名词解释,希望对您理解中医方剂学有所帮助。
注意:以上内容为简要解释,具体内容请参考相关中医药学专业书籍或资料。
中医药学概论名词解释
中医药学概论名词解释1.中医理论体系: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2.辩证论治:将四诊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一定性质的证候,根据辩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一切事物不仅内部存在阴阳的对立统一,其发生、发展、变化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
4.五行学说:是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
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5.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是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6.血: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7.津液: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
8.脏腑:位于人体颅腔、胸腔腹腔的器官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9.脏腑学说: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学说。
10.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11.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合称。
12.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3.病因: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14.外感病因:指由外而入,从肌表或口鼻侵入机体,引起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
15.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通称。
16.疫疠:又称瘟疫、疫气、疠气、异气、疫毒等,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
17.痰饮:痰和饮都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较清稀的称为饮。
只是二者同出一源,故常并称为痰饮。
18.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
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五志。
19.瘀血:是指血行障碍,血液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瘀滞内结之血,离经之血,污秽之血。
中药学重点名词解释
中药学名词解释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
)2.本草:本:是根本;草:除根本以外的其他植物。
重要包括植物、动物、矿物。
但中药来源以植物类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故在古代将药物称为本草。
3.官药:由国家专营的、正规中药书上有记载的,称为官药。
4.草药:相对官药而言,一些流传在民间,在一些正规的药学著作上没有记载的药物,即为草药。
5.民族药:是指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的药物,是在吸收中医药及外国医药学相关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发展形成具有本民族医药特色和较强地域性的药物。
6.中成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的一定剂型,并且标明药物作用、适应症、剂量、服法,以供医生、患者直接选用,符合药品法规定的药物。
7.中药学:是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知史的一门学科。
8.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炮制独特,疗效突出,具有明显地域性特点的药材。
9.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历史又称炮炙、修治、修事、修制等。
10.炒:将药物置锅中加热不断翻动,炒至一定程度时取出,根据火候大小分为炒黄、炒焦、炒炭。
11.烫:与砂或滑石、蛤粉同炒的方法习称烫。
12.炙: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炒,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或附着于药物表面,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方法。
13.煅:将药物直接放入无烟炉火中或置于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方法,称为煅法。
14.煨:取净药物用湿面皮或湿纸包裹,或用吸油纸均匀的隔层分放,进行加热处理,或将药物与麦麸同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的方法。
15.燀:将药物放入沸水中,翻动片刻,立即取出的方法。
中药的名词解释
中药的名词解释中药是指以动植物材料为主要原料,经过炮制或加工后制成的药物。
中药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一直被用于中医药学中治疗疾病。
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较低的毒副作用是中药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中药常见名词进行解释,以进一步了解中药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中药的首要成分是药材。
药材是指用于制备中药的植物或动物的各种部分,如叶、茎、根、皮、果实等。
不同药材具有不同的功效和适应症,是制备中药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炮制是制备中药的一项常见技术。
炮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炮制方法对药材进行处理,以改变药材的性能和功效。
常见的炮制方法包括焙干、炙烤、炒制等。
炮制过程中掌握火候和时间的精确度对药材的品质和药效有重要影响。
中药的配伍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
配伍是指将不同的中药材料组合在一起使用,以达到协同作用或相互调剂的效果。
中药的配伍原则一般包括药物相互补充、药物相互制约、药物相互增强等。
良好的配伍可以增加中药的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中药常用的制剂形式有多种。
常见的制剂形式包括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
汤剂是指将中药煎煮后制成的液体药物,用于口服或外用。
丸剂是将中药研磨成粉末后制成丸状,易于口服。
散剂指将中药研磨成粉末后制成颗粒状,便于包装和用量控制。
膏剂是将中药研磨成糊状,便于外用。
中药药性是指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的性质和特点,主要包括寒、凉、平、温、热等。
药性是根据药物对人体的作用特点进行分类的。
不同药性的中药适应症和用法用量有所差异。
中药的功效和适应症也是中药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中药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如感冒、消化不良、疼痛等。
不同中药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效果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中药时需要根据病情和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搭配。
中药研究是科学的中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研究包括中药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药效评价、药物剂量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南中医翰林学院中药学名词解释
1`升提中气:药性升浮,能使下陷的中气得以上升谓之升提中气。
亦称“升举中气”或“升阳”。
升提中气药适用于中气下陷之脱肛,子宫下垂及内脏下垂等病症。
药如柴胡,升麻,黄芩等。
2·宣通鼻窍:通过药物的宣散作用解除鼻塞症状,称之为宣统鼻窍。
药如苍耳子,细辛,白芷。
3·伐胃:指大苦大寒之品,克伐,损伤胃气。
又称“败胃”因苦寒之性易于伤阳,若大量服用,脾胃之气受损,运化无力,则食欲不振,饮食不消,甚至腹痛`腹泻。
如黄连。
4,通乳:通畅乳汁之义,亦称“催乳”,“下乳”,“下乳汁”。
通乳药物适用于妇女产后乳少,或乳汁不下而引起乳房胀痛。
药如木通,通草,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
5,清虚热:清退虚热之义。
虚热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之分。
清虚热药物性味大多甘寒,少数苦寒,适用于阴虚所致的潮热鹳红,骨蒸盗汗,热病后期,热伤阴液之夜热早凉,以及小儿疳积发热等。
药如青蒿,地骨皮,银柴胡等。
6,清疳热:清解疳积发热之义。
清疳热药物药性寒凉,适用于小儿疳积所致发热,证见低热缠绵,食少乏力,形体羸弱,毛发焦枯,肚大青筋,面黄肌瘦等。
药如胡黄连,银柴胡等。
7,推陈致新:指去除体内陈腐淤积物质,促进气血津液新生的药物作用。
药如大黄,泻下攻积,清除肠胃积滞,减少毒素吸收,使消化功能得以恢复;通行淤血,以利新血生长。
故【神农本草经】谓大黄“下淤血……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
”8,釜底抽薪:指用寒性的泻下药物通导大便以清泄实热的治法,即如抽去锅底燃烧着的柴草,以降低锅内温度一样。
此属寒下法。
药如大黄,芒硝等。
9,透骨搜风:指祛风通络药力强,能驱除深入人体筋骨经络间之风邪的药物作用。
透骨搜风药多为蛇类,虫类,适用于风湿顽痹,筋骨疼痛,肢体麻木等。
药如蕲蛇,蜈蚣,全蝎等。
10-舒筋:使筋脉拘急得以缓解,舒展谓之舒筋。
具有舒筋作用的药物适用于痹症筋脉拘挛等。
药如木瓜,薏苡仁等。
11-运脾:健运脾胃之义。
运脾药物性味多为辛温偏燥或有化湿或化食,促进脾胃运化之功。
中医药五脏六腑名词解释
中医药五脏六腑名词解释
五脏六腑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指的是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1、心: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主管血液循环和神志活动。
2、肝:肝主疏泄,与情绪、消化等功能有关。
3、脾:脾主运化,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
将其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4、肺:肺主气,主管呼吸和氧气的交换。
5、肾:肾主藏精,与生长发育、生殖功能等密切相关。
6、胃:胃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容纳和初步
消化食物。
7、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排泄糟粕。
8、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负责进一步消化
食物并吸收营养。
9、三焦:三焦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统称,它没有具体的
解剖位置,但与人体的气机运行和水液代谢有关。
10、膀胱:膀胱主要的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
11、胆:胆与消化功能有关,参与胆汁的贮存和排泄。
五脏六腑的概念强调了各个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性。
名词解释中药
名词解释中药中药是指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或者人体组合部分为原料,通过炮制、配伍等加工工艺制成的药物。
中药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被广泛运用于中医药学领域。
它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和经验。
中药由于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较低的副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预防和保健。
中药分为草药和矿物药两大类。
草药是以植物的各个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等)为原料制成的药物,常用植物有人参、黄芪、枸杞、枣、桂皮等。
而矿物药则以矿物质为主要成分,如雄黄、石膏、朱砂等。
中药的制作工艺独特,一般包括炮制、配伍和煎煮等环节。
炮制是指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以去除其毒性或增加效果。
配伍是根据中医理论,将不同的草药组合运用,以达到协同作用的目的。
煎煮是将草药煮沸,抽出药性,以便人体吸收。
这些独特的加工工艺使中药能更好地发挥其疗效。
中药与西药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中药常采用多药共治的方法,注重整体的调理和平衡。
其次,中药注重预防和保健,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再者,在副作用方面,中药相对较小,对人体的损害较小。
此外,中药还常常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不同人的体质和疾病表现进行调理,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然而,中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中药的制作工艺复杂,标准化程度较低,容易导致药效差异问题。
此外,对于某些中药来说,草药本身含有一定的毒性,长期使用或滥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此外,中药的临床疗效需要更多的科学实验证明,以提高其可信度。
因此,中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通过科学化的研究和制造方法,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中药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疾病治疗和健康维护中带来更多的益处。
医药的名词解释
医药的名词解释医药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涵盖了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
在本文中,我将解释一些医药领域中常用的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医药知识。
1. 药物分类药物是指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用途,药物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如西药和中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等。
2.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和效果的学科。
它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与人体细胞和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
3. 剂型药物剂型是指药物的制剂形式,如片剂、胶囊、注射液、乳剂等。
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给药途径和用药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疾病和患者群体。
4.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负责监督和管理美国食品和药品安全的联邦机构。
它负责审批新药上市、监管药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5.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评价新药安全性和疗效的科学研究过程。
它通常分为三个阶段:I 期试验评估药物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II期试验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剂量;III 期试验则进一步验证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并与现有疗法进行比较。
6. 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的化学转化过程。
药物通常在肝脏中经过代谢作用,将其转化为更容易排除体外的代谢产物。
药物的代谢过程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7.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对另一种药物的影响,可以是增强或减弱其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是因为药物在体内竞争同一代谢途径或靶点,也可能是因为药物的药物代谢产物相互影响。
8. 基因组学和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组学研究人类基因与药物反应之间的关系。
个体化药物治疗是基于患者个体基因的药物治疗策略。
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信息,医生可以预测患者对特定药物的反应,并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用药方案。
9. 药物副作用药物副作用是指在治疗过程中,除了期望的治疗效果外,药物可能会引起的不良反应。
中医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导论
1.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2.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 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 4.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实施治疗的 过程。
10.相须:两种性能、功效相同或近似的药物合用,以增强疗效的一 种配伍方法叫相须。 11.相使:两种药合用,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 提高主药功效的配伍方法谓相使。 12.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 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方法称相畏。 13.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叫相杀。 14.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使其作用减弱,甚至 消失的一种配伍谓相恶。 15.相反: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即谓之相 反。 16.解表药:凡具有发散功效,以发散表邪为主要作用,解除表证的 药物称解表药。 17.辛温解表药:又称发散风寒药,这类药物大多味辛性温,辛能 散,温能通,故发汗作用强,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18.辛凉解表药:又称发散风热药,这类药物大多味辛性凉,发汗解 表作用缓和,主要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 19.祛风湿药:凡具有祛风除湿功效,以祛除风湿为主要作用,治疗 风湿痹证的药物称祛风湿药。 20.祛湿药:凡具祛湿功效,以祛除湿邪为主要作用,治疗水湿停聚 的药物称祛湿药。 21.化湿燥湿药:凡具化湿运脾功效,以化湿燥湿、强健脾胃为主要 作用,治疗湿阻中焦的药物称化湿燥湿药。 22.利水渗湿药:凡具利水渗湿功效,以利水渗湿、通利小便为主要 作用,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23.清热利湿药:凡具清热利湿功效,以清利湿热为主要作用,治疗 湿热证的药物称清热利湿药。 24.清热药:凡具清热功效,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主治热性病证 的药物称清热药。 25.清热泻火药:凡具有清热泻火功效,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治 疗气分实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泻火药。 26.清热解毒药:凡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以清热解毒为主要作用,治 疗各种热毒和火毒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解毒药。 27.清热凉血药:凡具清热凉血功效,以清热凉血为主要作用,清营 分、血分热的药物称清热凉血药。 28.清热燥湿药:凡具清热燥湿功效,以清热燥湿为主要作用,治疗 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的药物称清热燥湿药。
中医药养生学名词解释
中医药养生学名词解释
1. 中医药:传统的中国医学和药学,在丰富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一系列理论和方法,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以及维护人体健康。
2. 养生: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食、运动、保健等一系列的方法,使身体健康,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
3. 学:指某种学科、学问或知识体系。
4. 理论:指在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中得出的一系列解释和规律的概括,以指导实践。
5. 方法:是指在实践中用于解决问题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规范化步骤和手段。
6. 预防: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包括饮食、运动、养生等等,达到延缓疾病发生和减轻疾病影响的目的。
7. 诊断:是通过各种手段,辨明疾病特征和病因,以确定疾病名称和性质的过程。
8. 治疗:是通过中医药等各种治疗手段,消除疾病症状,达到疾病治愈或缓解的目的。
9. 维护:是指保持身体健康状态和延缓衰老的过程,包括饮食、生活习惯、锻炼等措施。
10.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处于正常状态,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生理和社会压力的状态。
中药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中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
中药学: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地道药材: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水飞:药物与水共研,细粉随水倾出,粗粉继续加水研磨,多次分离放置后得极细粉的方法。
炒炭:将净药材或切制品置热锅内,用武火(急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的炮制方法。
药物偏性:中药中广义的毒”即为药物的偏性,是指药物之所以可以治病,又有毒性,对人体产生危害,关键在如何应用。
药物归经: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剂量:即药剂的用药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
也有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配伍: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十八反: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
(十九畏?)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坚阴:是固肾精,平相火的方法【相火:与君火(心火)相对,一般指肝肾的相火,其源在命门。
】清热燥湿药:以清热除湿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湿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燥湿药。
清虚热:治疗阴虚内热,清除因为阴虚而出现的热证。
峻下逐水:运用具有峻烈泻水作用的药物组方,以攻逐水饮的治法。
回阳救逆:运用具有温热作用的药物,以治疗阴寒内盛危重证的治法。
温阳:温通阳气的治法。
引火归元:将上越之火引导回到命门之中。
温肺化饮:即温肺散寒化痰饮之义。
中药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用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物质。
中药学:主要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与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草:由中药以植物性药材居多,所以古往今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地道药材:在同种药材中公认的具有明显地域性,品种良,质量优,疗效好的药材。
四气:也称四性,是指药效所反应的寒热温凉(平)四种药性。
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热证。
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用于寒证(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五味:是药物因作用不同而具有辛甘酸(涩)苦咸五种最基本的滋味。
辛:能散、能行,可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甘:能补、能缓、能和,即具有补益、缓和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
还有解药食中毒之功。
酸:能收、能涩,用于收敛固涩,兼能生津。
涩:作用与酸味相似但不能生津。
苦:能泄、能燥,能坚阴。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
升降沉浮:指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毒:分为广义毒,古代乃一切药物的总称以及指药物的偏性;狭义的毒专指药物对人体的毒性和副作用。
配伍:有目的的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性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七情:指药的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以偏纠偏: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去性留用: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适应病情的需要。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煨法: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
淬法: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水或液体中,使其酥脆的方法。
水飞:药物与水共研,细粉随水倾出,粗粉继续加水研磨,多次分离放置后得极细粉的方法。
炙法: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
中医学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学基础名词解释中医学基础名词解释1. 中医学:中医学是传统的中华医学,是中国独有的医学体系,包括中医理论、诊断、治疗方法等内容。
2. 中医理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的哲学观念、中医的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等。
3. 中医诊断:中医学对病情进行判断和分析的过程,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诊法。
4. 中医治疗:中医学对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艾灸等。
5. 中医药:中医学的药物学科,包括中医药的理论、药物的种类和功用等。
6. 中药材:中医药的原料药,即中药材植物的药用部分。
7. 主治医生:中医学中负责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生。
8. 经络学说:中医学中关于人体经络系统的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的气血运行通道。
9. 脏腑学说:中医学中认为人体有五脏(肺、心、肝、脾、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组成,每个脏腑有其功能和相互关系。
10. 五行学说:中医学中基于对自然界五行(木、火、土、金、水)属性的认识,将人体的器官、疾病、五脏六腑等与五行相对应,以使人体保持平衡。
11. 阴阳学说:中医学中认为阴阳是自然界的两种对立面,阴阳的失衡会导致疾病,调节阴阳平衡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12. 病邪:中医学中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外来有害因素,如风寒、湿热等。
13. 气血:中医学中认为人体的精微物质,气与血是相互依存、共同作用的。
14. 经络:中医学中认为人体内部的运行通道,负责经络中气血的运行。
15. 针灸:中医学中的治疗方法,利用针刺入人体经络系统,调节人体的气血平衡。
16. 推拿:中医学中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法的按摩,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
17. 艾灸:中医学中的治疗方法,利用艾草的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热熏热灸等方式,刺激皮肤,调节气血。
18. 方剂:中医药中的药方配方,按照定义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单味药方、复方药方和方解药方等。
19. 脉诊:中医学中的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来判断其病情。
中成药的名词解释
中成药的名词解释中成药是指以中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药物。
中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药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疗效,在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中成药是将传统中药加工制成的制剂,包括丸剂、散剂、糖浆剂、片剂等剂型。
中成药的名词解释如下:1. 丸剂:丸剂是一种将中药经过研磨、混合后加入外界物质,经过一定的工艺制成的团状制剂。
它具有口服易行、服用方便等特点,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
2. 散剂:散剂是将中药研磨成细末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药物。
散剂可直接用水冲服,也可用于外敷。
它通常用于清热解毒、祛湿止痛等疾病的治疗。
3. 糖浆剂:糖浆剂是将中药制成的糖浆状制剂,具有口感良好、易被儿童接受等特点。
糖浆剂常用于儿童、老年人等服药困难的患者,适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常见病。
4. 片剂:片剂是将中药粉末制成片状制剂。
片剂具有便于携带、准确用药等特点,适用于急、慢性疾病的治疗。
5. 胶囊剂:胶囊剂是将中药制成胶囊状制剂,胶囊外壳一般为明胶制成。
胶囊剂具有掩味、便于携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等疾病的治疗。
6. 混合剂:混合剂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制成混合状制剂。
混合剂常用于治疗复杂病症或多种病症的综合治疗。
7. 酒剂:酒剂是将中药制成酒状制剂。
酒剂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等疾病,具有温通、活血、止痛等作用。
8. 膏剂:膏剂是将中药制成膏状制剂。
膏剂具有温经、活血、调理脏腑等作用,常用于外科手术后的愈合、烫伤、疮疖等疾病的治疗。
9. 水剂:水剂是将中药制成水状制剂,适用于急性病、高热症以及高热症的快速降温等应急情况。
中成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形式之一,集中体现了中药的药理作用和治疗功效。
在临床实践中,中成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的各个领域,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成药的研究和生产也在不断创新,为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于合理使用中成药,了解其药理作用和适应症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3、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 。
,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 .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
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
6、痰饮: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7、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的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9、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
10、赛因赛用: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热证。
1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
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14、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6、风为百风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17、伏而后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的一种发病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名词解释
利气即行气见该条
利气宽中见行气宽中条
利气宽胸见行气宽胸条
利气散结通利气机以消除寒湿痰浊之凝结谓之利气散结利气散结之品性味多辛温或辛苦有辛温行散辛开苦泻之功
适用于因寒湿痰浊凝聚所致的胸满咳喘胸痹胸痛或肢体麻木疼痛阴疽流注痰核等证药如白芥子薤白等
利关节使肢体关节活动利落之义能利关节的药大多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适用于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等证药如牛膝独活威灵仙等
利尿通淋见“通淋”条
利咽消肿见“利咽喉”条
利咽喉消除咽喉肿痛使咽喉通利之义利咽喉药大多寒性具有散风热清肺清痰等不同作用适用于外感风热肺有蕴热或痰热内结引起的咽喉肿痛散风热者药如薄荷牛蒡子蝉蜕等;清肺者药如山豆根马勃玄参等;消痰者药如桔梗射干等
利胆通利胆汁之义湿热之邪郁于肝胆胆道不利胆汁滞留发为黄疸或为结石利胆药中偏于治疗黄疸的药如茵陈、栀子等称为“利胆退黄”;偏于治疗胆结石的药如金钱草、郁金等称为“利胆排石”
利胆退黄见利胆条
中医药名词解释
利胆排石见利胆条
利胸膈通利胸膈之义用于气滞或痰浊停留胸膈而致的胸闷气喘或疼痛等症药如香橼、檀香等
利湿即利水渗湿见该条
利湿浊渗利湿浊之义亦称“分清别浊”适用于湿浊之邪郁于下焦的尿浊证药如萆薢等
利湿退黄利湿热、退黄疸之义利湿退黄药性味多苦寒能利小便清肝胆湿热用于湿热黄疸药如茵陈、秦艽、栀子、金钱草、虎杖等
利痹见除痹
何首乌本品“本名交藤因何首乌服而得名也”(《图经本草》)
佛手本品又名佛手柑以形而得名“佛手取象也”“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呼为佛手柑”
纯阳之物又称“纯阳之品”在药物性能中有阴有阳凡其味辛甘与淡其气温热具沉浮之势等等则为阳;相反其味酸苦及咸其气寒凉具沉降之势等等则为阴因此所谓纯阳之物就是指其性能纯属为阳的要物如肉桂、高良姜、蜀椒、胡椒等正如《本草纲目》所说: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本草求真》所说:“肉桂气味纯阳”
纳气平喘见纳气平喘
纳气定喘摄纳肾气、平定气喘之义亦称“温肾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阳虚衰气不归原出现气短而喘动则更甚纳气定喘能温补肾阳恢复肾脏纳气功能用于肾虚气喘药如补骨脂、蛤蚧、胡桃肉等
饮片中药材经产地加工后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疗的需要把药物切成薄片、厚片、斜片、丝状、段片、块状等一定的规格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并便于进行其它的炮制及贮藏和调剂等这种中药材称为“饮片”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俗称忌口即服用某些药物或服药期间对能影响药物发挥疗效及有碍病情的食物应避免食用如文献记载常山忌葱;土茯苓、使君子忌茶等又如某些疾病不宜食用某些食物《灵枢`无味》篇“肝病忌辛、心病忌咸、脾病忌酸``````”另外服药期间凡属生泠、粘腻、辛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均应避免使用
疗金疮指治疗金属所致的创伤药如参三七等
辛开指辛味药有开闭塞、散气结的作用如麻黄能宣开肺气;薤白能通胸阳开胸痹皆为辛味
辛夷本品以形味而得名“夷者荑也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本品又名“木笔”“迎春”因“初发如笔头北人呼为木笔其花最早南人呼为迎花”(《本草拾遗》)
辛润指辛味药能通过行气促进气化作用使津液敷布达到润燥生津的作用《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张景岳《类经》云:“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惟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润肾燥”
辛凉解表药性辛凉为主能发散风热解除风热表证谓之辛凉解表亦称“发散风热”辛凉解表药除辛散透邪外兼有一定的清热作用适用于恶寒轻发热中的风热表证及风热头痛
咽喉疼痛等药如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等
辛温解表药性辛温能发散肌表风寒解除风寒表证谓之辛温解表亦称“发散风寒”辛温解表药主要适用于恶寒重发热轻的风寒表证及风寒头痛体痛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等
辛散指辛味药物有发散解表的作用如麻黄桂枝能发散风寒治疗风寒表证
羌活本品以产地而得名“羌古族名主要分布在今甘青川一带”(《辞海》1979版)本品“以羌中来者为良故有羌活```````诸名”
谷精草本品以生长环境而得名“春生于谷田中”(〈图经本草〉)因“谷田余气所生故曰谷精”(〈本草纲目〉)沉香本品因“置水则沉”〈本草纲目〉因其气芳香而得名
没药本品又名“末药”“没末皆梵语”〈〈本草纲目〉〉按:梵语为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
补五内五内即五脏补五内即是补五脏气血虚弱之义
药如胡麻仁人参桑葚等〈〈本经〉〉谓胡麻仁“主伤中虚赢补五内”
补中益气即补益脾胃之气补中益气药性味多甘温或甘苦温适用于中气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甚则中气下陷出现久泻脱肛脏腑下垂等症药如党参白术等
补气补益正气之义亦称“益气”补气药性味大多甘温能补益脾气肺气心气适用于脾气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肺气虚弱少气喘促语微自汗;心气虚弱心悸气短;脉结代及虚脱等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等
补气升阳既能补脾肺之气又能升举阳气谓之补气升阳补气升阳药性味甘温有升发之性适用于脾肺气虚食少便溏气短乏力;甚则中气下陷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