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战争地图

合集下载

三次印巴战争及历次冲突

三次印巴战争及历次冲突

三次印巴战争及近年冲突回顾南亚政区图克什米尔战争(1947年印巴战争、第一次克什米尔战争、第一次印巴战争)克什米尔战争,也被称为1947年印巴战争、第一次克什米尔战争或第一次印巴战争,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就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问题于1947年到1949年迸发的一场战争。

它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三场大规模战争中的第一场。

1947年,印度士兵在准备战斗在英国殖民时期,克什米尔实际由名义上独立的英国呵护国克什米尔-查谟土邦所统治。

英国从印度撤兵以后,从英属印度独立出来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要求克什米尔加入。

该邦上层王公贵族大都属印度教希望加入印度;而下层平民苍生大都属伊斯兰教希望加入巴基斯坦。

(邦主)哈里·辛格则希望能坚持克什米尔的独立地位,因此推迟对这个问题的决定。

英国撤兵以后一支由亲巴基斯坦的部落和巴基斯坦士兵组成的军队从巴基斯坦西北边省入侵克什米尔。

辛格仓促逃离克什米尔,逃往印度,印度借此机会也进军克什米尔,由此导致克什米尔战争的迸发。

入侵克什米尔的巴基斯坦力量称自己为"克什米尔解放军",它是一支受巴基斯坦帮忙的地方军,它在战争中有一定的优势:战前克什米尔外乡的军队分散在整个地区来维持当地的秩序,它的安排不适宜抵抗全面入侵;一些克什米尔外乡军队后来加入了印度军队;克什米尔解放军不竭受到巴基斯坦正规军的支持,而且随着战争的持续越来越多巴基斯坦正规军士兵加入克什米尔解放军;有可能英国军官帮忙计划巴基斯坦的入侵。

因此克什米尔的正规军很快就被入侵的克什米尔解放军击溃。

但是入侵军未能尽快利用其优势,印度使用空军加强克什米尔的抵抗。

1947年底巴基斯坦的入侵受阻,除喜马拉雅山脉高地地区外入侵军未能继续进军。

1948年6月在喜马拉雅山地巴基斯坦入侵军在列城外郊也被击退。

1948年内双方未能取得更多的战略优势,战线固化。

1948年12月31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

印军在此次战争积累了大量的军事经验。

中印战争

中印战争

《陆海疆域冲突与战争》作业学院:刑事司法学院班级:边管0701姓名:马广良学号:0705030109中印战争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至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

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一、战争背景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中段,长约400公里,从西藏普兰县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6795高地;西段长约650公里,从札达县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

整个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东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沿喀喇昆仑山脉。

中印边境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背景。

二、英国种下中印边界纠纷的祸根西藏、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有着长期的交往和传统友谊,过去中印两国的地图均按照传统习惯线标划边界,两国人民亦遵守这条传统习惯线。

只是在英国统治了印度以后,英属印度当局以印度为基地,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的西南和西北边疆地区,这才逐步使中印边界发生了分歧。

英印政府利用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的状况,对中国西藏和新疆进行侵略扩张活动,从而埋下了争执的种子。

三、战争爆发印度政府策动和支持的西藏农奴主叛乱遭到失败,对中国西藏执行扩张主义的幻梦破灭后,尼赫鲁公然抛弃中印友好的旗帜,把中国政府谋求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努力和克制忍让视为软弱可欺,进而得寸进尺,对中国步步进逼。

尼赫鲁扩张主义的逻辑是:“我已经侵占的地方是我的,我想要侵占的地方也是我的。

昨天我可以侵占你一寸,今天我就可以侵占你一尺。

”对尼赫鲁来说,中国要还不撤出他要侵占的土地,他就施行前进政策”,直到采用战争手段。

这样,从1961年开始,尤其是从1962年4月起,印军在中印边界西段中国境内先后设立了43个军事据点。

建国后中国历次对外战争[教育]

建国后中国历次对外战争[教育]

新中国历次对外战争回顾与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一共经历了8次主要的对外战争,分别是抗法援越战争(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1950)、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中印战争(1962)、中苏珍宝岛战争(1969)、抗美援越战争(越南战争,也叫“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1963-1975)、抗美援老(挝)(1969-1973)、中越战争(1979)和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

这几场战争,应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因为要么规模不是非常大(如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等),要么中国直接参与的力度不是非常大(如抗法援越战争等),同时,也是因为本文的侧重点和限于篇幅的原因,以下就不一一详细谈及。

只是选择性地做一个大概的说明。

1950抗法援越战争:1950年8月,中国军事顾问团前往越南援越抗法,是我军第一次跨出国境作战。

这次我军走出国境线有三个特点:出兵最少;没有出动作战部队;没有直接参与作战。

但仍然给予了越南重大支持,帮助越南获得了民族解放。

1950~1953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美国通常称为“韩战”):这是我军第二次跨出国境作战。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军队出国作战时间最长、出动兵力最多、歼敌最多、同时也是伤亡最大的一次跨境作战。

朝鲜是中国百年耻辱的痛。

新中国刚成立一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就饮马鸭绿江,面对帝国强敌是战是躲避,中国人能否立足世界,这个艰难的选择摆在面前。

中国是否又要被入侵,不能寄托在帝国的善心上。

美帝对新生社会主义的扼杀之心已现,这一仗中国必须打,御敌于境外是最好的选择。

趁敌立足不稳,立即出兵显然是个明知的选择。

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后,一鼓作气,长途奔袭,自以为此战就要结束了。

然而就在他们松懈时,中国军队悄然入朝,突然发动袭击,联合国军溃败。

在朝鲜北方,由于金正日经营多年,军民一心,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是中国以落后的武器打败了先进的联合国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中国军队的奉献精神。

为何中印边境划界难解决?

为何中印边境划界难解决?

为何中印边境划界难解决?1962年,中国与印度爆发了边境战争,从那时起中国与印度边境一直未划界,中印边境之战从1962年到如今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为何一直都解决不了呢?许多人可能不太了解,笔者来告诉你真实的原因。

一、现实中,中印边境冲突中方是吃了大亏的一方,如果按双方实际控制线划边境,中国是明显吃亏的一方。

所以中方并不想马上解决中印国境划界问题。

中国与印度的直接接壤的领土其实并不太多,两国基本上被尼泊尔与不丹给分割开了,真正有接壤的主要在两个地方,阿克塞钦地区与藏南地区,藏南地区的边境线大约有五百多公里,阿克塞饮约有三百公里的边境线。

整个藏南六万平方公里的地,中国几乎全丢了。

阿克塞钦地区中国也没有全占,在中国手中的大约占整个阿塞钦百分八十五的地区在中国手中,阿克塞钦的中印有争议的地有约三万平方公里。

整个边境地区如果按双方实际控制线划边境,中国是明显吃大亏的。

所以,中国不太愿意用实际控制线来划边境,但和平谈判中印度又很强硬,所以双方基本上谈不拢。

二、而武力解决也非常困难,风险、成本都特别高,这也非常棘手。

武力解决困难的原因中国地缘方面处于劣势。

1、海洋上中国相对于印度处于明显的劣势。

印度洋航线的安全对中国崛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印度洋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也越来越深。

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从非洲进口的原材料都要经过印度洋,出口到欧洲与美国的工业成品也要经过印度洋。

反观印度,无论是原材料、石油或出口工业品都可以不通过中国的海洋水域,印度作为这个在印度洋区域内唯一具有大国资质的国家,印度在争夺印度洋控制权方面,有着其他势力无可比拟的优势。

如果中国海军对印度海军没有压倒性的优势,一旦中印海军在印度洋发生大规模冲突,中国海军其实很难击败印度的海军,即使击败了印度的海军,要确保中国商船的安全仍旧是非常困难的,地缘上印度占明显的优势,中方是很难弥补的。

2、陆地边境上中国陆军彻底击败印度陆军,并守住收复的失土,也很困难。

1962年中印战争 解放军17岁小战士活捉印军少校

1962年中印战争 解放军17岁小战士活捉印军少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1962年中印战争解放军17岁小战士活捉印军少

导语:“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2年爆发,50年后,参加过这场战争并荣立三等功的老兵周安国,向我们讲述他的战地往事重庆崽儿周安国,17岁活捉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2年爆发,50年后,参加过这场战争并荣立三等功的老兵周安国,向我们讲述他的战地往事
重庆崽儿周安国,17岁活捉印军少校
“我们九连还有两个,名字我都凑不拢了:曾昭贵、梁坤模、唐敬民、文新荣、王长青、庞贤文、黄应忠,都是我们16中的崽儿,分到5、7、8、9连、炮二连、炮三连、机三连、机二连、通讯连。

”坐在江北温馨家园小区家中,周安国和我坐在二楼家里的屋顶花园,扳着手指头,数着1962年在江北16中跟他一起入伍的一个个同学的名字。

当年部队发的军功章和几本纪念册,摊开在玻璃茶几上。

这些50年前的军功纪念品,有一枚据说是铜质含金的三等军功章十分精致,这就是他活捉一个印军少校所获的奖励。

参军
参军前,周安国家住江北刘家台,在家里六兄妹中排行老二。

1962年,17岁的周安国在江北城16中读书,已经高三,准备高考。

高考前要做例行体检。

这时,部队接兵的几个少尉就来看学生的档案,排除家里有“杀关管斗”(当时公安术语,指有人被枪毙、关押、管制、批斗的家庭)的人,身体健康,简单政审后,就可以当兵。

7月一个下午头节课后,政治老师、班主任黄正惠对大家说:“下面念到名字的同学,你们应征入伍了,不参加高考了”,她说完,就把半
生活常识分享。

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

基本简介1914年,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构想了一条印藏分界线,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

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

当时对西藏拥有主权的中国政府并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达赖喇嘛和噶夏政权也未给其参加西姆拉会议的代表有划界的授权,后来了解了情况的噶夏政权对麦克马洪画的线不予承认。

当20多年后,英国政府正式把麦克马洪线标入地图和政府文书后,也遭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对。

1947年,当刚独立的印度在南京建立大使馆时,国民政府也对印度代办明确表示了不承认麦线的态度。

历史背景1913年10月13日,西藏、英国和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北洋军统政府)的代表在西姆拉举行三方会谈。

西藏饿立场是要求承认和保证其完全完整的独立地位,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则坚持西藏是中华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求拥有西藏的外交和国防权利,以及一定程度的地方行政权利,英国则以划分外藏和内藏的方案进行调和,并据此达成了一个三方协议,但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最终拒绝在协议上签字,并拒绝承认英藏双方签订的任何条约和协议,即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单方面将部分西藏领土划归印度。

结果这次会议并没有任何成效,而中国亦一直没有承认过麦克马洪线,直至1947年印度独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边境问题一直都是悬而未决。

现状介绍时至今日,不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中华民国政府都坚持要恢复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原来边界。

结果这条边界引致1962年的中印战争。

今日中印实际控制线与此线走向比较相近,但并不重合。

其他看法:有观点认为,中国与缅甸的边界线北段,属于麦克马洪线向东的延伸,其论据是这段边界与麦克马洪线同属于英国殖民当局单方面制订的、沿分水岭和山脊线划定的边界,传统的中国领土包括今缅甸北部的野人山地区。

中印冲突“麦克马洪线”(以下简称麦线)是英国殖民者与印度政府单方面对中、印边界的非法划线,遭到了国民党政府、西藏地方部门和中国共产党政府的强烈反对。

中印关系

中印关系


back
Thank You!
“龙虎之争” 龙虎之争” 龙虎之争
中印外交关系的历史回顾,现状及发展
大纲
1 2 3
历史发展
现状发展 意义
外交的五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中印关系的友好时期。 • 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中印关 系的低潮时期。 (1962中印 战争爆发) • 第三阶段为1976年到1988年,中印关系的缓和 时期。 • 第四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 中印关系的升温时期。 • 第五阶段为20世纪90代中后期,中印关系继续 发展的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边贸易额 的年增长率一般均为两位数,1990年贸易额2.6亿多 元,增幅近80%以上。
意义
• 第一,改善中印双边关系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今的时 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步入21世纪的中国走出与印度这 一人口最多邻邦的“冷和平”状态,符合当今世界全球化的 潮流,有助于推动本地区的一体化,从而实现这一地区各个国 家的地区利益。目前,两国人民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抓 住机遇进行各项改革和经济建设,都致力于在和平中求发展, 以发展促和平。可见,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两国间的合作交往 , , 是大势所趋。 • 第二,改善中印双边关系是中国国内发展的要求。当前, 中国要发展,有两个紧迫的任务:一是完善自身;二是稳定周边。 稳定周边是完善自身所需的外在保障。不难看出,突破中印 关系发展的瓶颈有诸多效用,直接可以作用到中亚地区、中 国的新疆和西藏两地,从而缓解周边安全和内部稳定的压力, 有助于我们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 •
第三,改善中印双边关系有助于实现两国各自战略目标。 中国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国家主权、实现国家统一 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广交朋友,得到包括 印度在内的国际社会广大成员的支持与合作。印度为了实现 经济振兴、国家稳定和大国抱负,也需要中国、南亚邻国和 国际社会的合作。 • 第四,两国关系的改善对中国崛起和大国外交作用重大。 南亚次大陆是世界三个区域性的“热点群”之一,人口密集, 社会问题突出,具有潜在的“爆炸性”。中国外交遵循以邻 为伴、与邻为善的原则,也向世人宣告了“安邻、睦邻、富 邻”的外交方针。中国能否在改善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 国家之间的关系上有所作为,能否给世界上近1/3的人口营造 和平交往的环境,能否对这一地区的发展稳定起到一个负责 任的大国所应有的推动作用,是对中国上述外交政策的考验。 如果做得好,会令世人和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 用以及中国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有一个新的认识。 •

地缘看世界之中南半岛——中缅边境与麦克马洪线

地缘看世界之中南半岛——中缅边境与麦克马洪线

对于中缅边境的前世今生,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

稍后我会对这些说法做一个解释。

既然我们前面说了这些边境的划法缘于英国人,那我们就有必要先站在英国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要把边境划成现在这样。

这时有一个熟悉的名词又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当中了,他就是——麦克马洪线附:麦克马洪线示意图有一个误会,即认为麦克马洪线只是划定了中印之间关于藏南那一段的边境(包括百度和维基上都是这样解释的)。

实际上那只是麦线的一部分,麦克马洪当时还划定了中国和缅甸北部的那段。

我们并不应该为此而感到奇怪,因为缅甸当时是印度的一个省。

因此麦线划定的意义在于为从地缘上与中国达成平衡,以保障印度本土与缅甸地区的交通线。

在分析藏南的时候,我们曾经说到过,麦线在那一段基本是沿着喜马拉雅的山脊也就是“分水岭”而划定的。

抛开政治因素,将边境线划在高大山脉的分水岭上是最容易为双方所接受的。

因为这样双方都能够达感觉到足够的安全。

在古典时期的东方,限于国家意识的模糊以及技术条件的不足,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东方国家并没有明确的国境线。

当然象日本这样的岛国倒是可会有比较清楚的国土范围。

因此很多的边境线都伴随着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行动而诞生的,当殖民势力退出之后,这些合理不合理的国境线也就基本被这些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所继承下来了。

既然麦线的中印边境是基本按照喜马拉雅山脉的分水岭而划定的,那么同样的原则也就适用于中缅边境了。

当然喜马拉雅山脉到中缅边境时已基本走完,因此英国人需要在那些南北向的横断山脉中选择一条合适的山脉分水岭,来做为保持双方战略平衡的边境线。

当英国人沿着缅甸北部向东往中国境内眺望时,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就是那条孕育了两条大江的山脉——高黎贡山。

这条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大山脉是横断山脉最西侧的一条山脉。

从山脊上的雪线大家也可以看出,它足以成为英国人眼中保护缅北地区的天然屏障。

因此英国人希望将边境定立在高黎贡山的分水岭上,更多的是出于技术上的考虑。

建国初期的中印边界争端

建国初期的中印边界争端

建国初期的中印边界争端2011211321 历史文化学院基地班邓婷婷关键字:历史由来;战前双方态度;中印战争;总结(一)历史由来:整个中印边界全长约3000多公里,分西、中、东三段。

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地区。

在西段,双方争议面积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除巴里加斯一处外,其余都控制在中国手中。

在中段,双方争议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现控制在印度手中。

在东段,双方争议面积约90000(根据最新的矢量测量法,争议面积为67000平方公里,印度控制6.3万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即网上常说的藏南地区,现全部控制在印度手里。

在整个中印边境争端中,东西两段是争议重点,1962年的边境冲突也是在这两段打的。

本文着重讲中印战争,所以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中印东线和西线的争端的来源。

中印边境东段争端,是传统习惯线与麦克马洪线之争。

传统习惯线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以此线作为边界,约9万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属于中国;而麦克马洪线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将藏南土地划归印度。

1914年,在中英藏三方参加的解决西藏问题的“(印度)西姆拉会议”上,英方代表亨利·麦克马洪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炮制了一条新的印藏边界线,将中国藏南约 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英属印度。

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

当时对西藏拥有主权的中国政府并不知道此事,达赖喇嘛和噶夏政权也未给其参加西姆拉会议的代表有划界的授权,后来了解了情况的噶夏政权对麦克马洪画的线不予承认。

历届中国中央政府对麦克马洪线也未予承认。

所以,这是一条非法的边境线。

西线边境争端主要是新疆阿克赛钦地区归属之争。

阿克赛钦是一块被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及阿里高原环绕的盆地,自古以来就是从新疆到达西藏的重要通道,一直属于中国,直到五十年代印度人抗议中国通过阿克赛钦修建新藏公路以前,中国政府并不知道印度对这里有领土要求。

此战不白打:中国地图上少画了5000平方公里领土

此战不白打:中国地图上少画了5000平方公里领土

此战不白打:中国地图上少画了5000平方公里领土此战不白打:中国地图上少画了5000平方公里领土下面这篇文章很长,有时间可以看看,没时间主要看看黑体字、红体字即可。

讲中印边界,我的切入点还是地缘,再结合一点历史。

因为是从纯地理角度探讨问题,可能会让某些民族主义者不太舒服,先打个招呼。

一般正常的国家划界基本原则是依照山形水势,有山的以山顶的分水岭为界,有水的按中线主航道。

这种划法能兼顾双方的利益,最容易达到平衡,所以易于为各国所接受。

非洲和北美地区是个特例,你会见到很多按经纬线来划分国界的,这都是殖民时代留下的后遗症。

鉴于当时很多地方一时还无法考察完,各老大帝国又急着瓜分世界,于是用尺在地图上划界成了最简单的解决办法。

这种不负责任的划界方法是造成了很多边境冲突。

青藏高原和南亚次大陆之间的天然分界线就是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和印度(包括尼泊尔、不丹两个缓冲国)之间大体也是按照喜马拉雅山分水岭划界的,只是到了新J 与克什米尔交界地区形势发生了变化。

先上张图,让大家看看清楚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和南亚国家的分水岭主要是喜马拉雅脉,在将到青藏高原的西北角时分水岭出现了分支,分成了两条,南面的为主线(简称南线),或称大喜马拉雅山脉,北面的则是平均海拔仅次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喀喇昆山脉及其余脉(简称北线)。

如果从地缘的角度这两条山脉都可以成为中国和南亚国家的天然边界,中国如果将边境线推至南线,则可以对印度造成压倒性优势;而印度如果能够将边境线定在北线,则可以为其核心平原区获得足够的缓冲区,亦可以此为据点向中国的新J渗透。

但这块地方注定不会只有中印两国窥视,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巴基斯坦不能容忍中国或印度独占两山之间的这片高原,因为谁占了这块高地,伊斯兰堡所在的印度河平原都将无险可守。

基于以这块高地对上述三国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特别是印、巴),因此上演一场现代版的三国演义也就在所难免。

这片土地也就成为世界地图上唯一的空白地区。

阿克赛钦(Aksai Chin)---中国俯视整个克什米尔地区的碉堡

阿克赛钦(Aksai Chin)---中国俯视整个克什米尔地区的碉堡

阿克赛钦(Aksai Chin)---中国俯视整个克什米尔地区的碉堡瓦罗曰:如果不是年初正如印度媒体指责其喜马偕尔邦政府犯了重大失误,将一幅工作地图将印度"不可分割但被巴基斯坦占据的"克什米尔划给了"遥远但友好的邻居,且巴基斯坦承认阿克塞钦地区属于中国的话,瓦罗根本不知道中印之间还有所谓的“阿克赛钦”问题。

在印度人眼里中印国境线之间还存在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也有所谓的“阿克赛钦”问题的“约翰逊线”。

在这些问题上瓦罗不会过多留意的,因为那些线都是无稽之谈,了解了来龙去脉之后就可以忘却。

阿克赛钦(Aksai Chin,源自突厥语"秦地乱石滩"),是位于和田南部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之间的一块盆地,属于新疆和田地区建制。

阿克赛钦地区面积与台湾岛几乎一样大,那里自古以来就是从新疆进入西藏的重要通道,建国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是从阿克赛钦地区进入阿里地区的。

鉴于上述地区由于属于我国固有领土,自然由我国军队实际控制,事实上那里驻扎着竟然是一支海军部队,瓦罗摘登一篇相关的网路文章,供诸位了解。

(下面从法国网站下载的克什米尔地图中,印度红头阿三们将阿克赛钦地区划入其领土,甚至是整个克什米尔地区。

注意其国境线走向。

绿色为巴控地区,橘黄色为印控地区。

中国巴基斯坦印度演绎中亚新三国演义,精彩程度远胜于东汉三国。

阿克赛钦是中国俯视整个克什米尔地区的碉堡。

瓦罗的句子:VIS SINARUM,PAX TERRARUM.)现在中印的争议领土主要是东部的藏南和达旺以及西部的阿克塞钦。

中国拥有西部的阿克塞钦,而印度侵占着东部的藏南和达旺。

阿克塞钦海拔高资源贫乏非常荒凉,而东部的藏南和达旺地势低,气候宜人,各种资源异常丰富,是西藏最富饶的地区。

因此许多人认为以前中国在中印战争获胜后拥有非常荒凉的阿克塞钦而放弃藏南和达旺是一个重大失误。

因此许多人在解决中印交换领土,中国放弃荒凉的阿克塞钦而取得达旺和藏南。

中国和印度有关地图边界画法的交涉及其意义(1950-1962)

中国和印度有关地图边界画法的交涉及其意义(1950-1962)
民国时期对中印边界的画法,主要有申报 馆 图 和 内 政 部 方 域 司 全 国 图 两 个 系 统 。1933年
8月,丁文 江、翁 文 灏 和 曾 世 英 编 纂 的 《中 国 分省新图》 由上海申报馆发行,其画法特点是: 西段边界之新疆段,喀喇昆仑山一般以分水岭, 南段边界线不在空喀山口,在其东的拉那克山 口;西藏段,界线穿过班公湖东西两湖间,以南 界线向内凹入,将斯潘古尔湖画于界外;中段和 东段,和现行地图画法相似。方域司全国图对中 印边界的画法,在申报馆图的基础上略加修正, 其最大的改动是将西段边界线从拉那克山口,改 绘到空喀山口。1956年以前,亚光舆地社、地图 出版社和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的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挂 图,边界线都是以方域司全国图画法为依据。
从 19世纪 80年 代 开 始,西 方 (主 要 是 英 国) 的地理学家、地 质 学 家、植 物 学 家 以 及 英 国、英印政府官员等,在西藏及其周边地区进 行大量的考察、探险和测绘活动。在西姆拉会 议之前,这些报告和论著中所附地图和插图对 中印边 界 的 画 法,特 别 是 对 边 界 东 段 的 画 法, 基本是沿喜马拉雅山山麓而行。特别值得注意
〔关键词〕 中印地图;边界画法;传统习惯线;“麦克马洪线” 〔中图分类号〕 D829.337/3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3-3815(2017)-05-0074-19
TheQuestionofMaps:ChinaIndiaNegotiationanditsSignificance,1950—1962 DaiChaowu
根据黄盛璋的研究,1955年以后的 《中华 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 对中印边界的标示, 主要参照 1916年北洋政府、1948年中华民国参 谋本部陆地测量局出版的中华民国全图及西康 图之西藏图等,其画法特点是:中印西段边界 新疆段,从喀喇昆仑山口到空喀山口不是依照 分水岭,而是 在 分 水 岭 之 外;西 段 西 藏 段, 界 线穿过班公湖西湖东部,包绕斯潘古尔湖于境 内;中段,沿帕里 河、 林 格 提 河 的 分 水 岭 南 下 到什普奇山口,穿狼楚河 (亦称象泉河) 到尼 兰附近,切过巴吉拉提河 (恒河) 上 游,以 下 到尼泊尔西端沿分水岭; (3) 东段,沿喜马拉 雅山南麓而行。

中印之战 全世界只有巴基斯坦支持中国

中印之战 全世界只有巴基斯坦支持中国

中印之战全世界只有巴基斯坦支持中国古诗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和农业时代相比,工业化社会最大的不同也许就是食品变得丰富,以至于普遍体重超标,没人担心变成路边的冻死骨,倒是人人都害怕心脑血管哪天爆掉。

胆固醇都是吃出来的,2010年中国人的人均肉食量达到了60公斤,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40公斤),超过了我们最富的邻居日本(46公斤),与我们都以为富得满地流油的沙特阿拉伯(58公斤)大体相当。

除了科威特、阿联酋、新加坡那几个城邦之外,在亚洲大国中仅次于以畜牧业为主,只有肉没有菜的蒙古和哈萨克斯坦。

稍早之前,中国在2008年奥运会中第一次取得了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第一,到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已经没人关心中国得多少金牌了,因为现在的亚运会又被戏称为“第二全运会”。

笔者还记得小时候,一到有什么比赛,大家就会吐槽:“中国有十亿人,为什么就拼不过那些只有几千万、几百万人口的国家?”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现代体育是工业化社会之间的游戏,农业社会的人口再多,比科技不算数,比体能也不算数。

这里没有瞧不起人的意思,以前旧中国也参加过几次奥运会,连个名次都没拿过。

现在的印度人口比中国少不了多少,2008年奥运会只得了一块金牌——相比之下朝鲜还有两块。

人的体能来源于肌肉,长肌肉需要蛋白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肉食。

国家之间比体育,只有能吃到足够多肉的国民才能算作人口基数。

肉是粮食变的,牲畜要吃饲料,饲料中大部分是玉米、豆粕、米糠、黑麦、大麦、糙米之类粗粮,没有多余的粮食就没有肉。

比如刚才说到的印度,每年的人均粮食产量不到200公斤,最近几年更是下降到180多公斤,比号称“饥荒”的朝鲜或者中国的“三年困难时期”还要少一大截(人均210公斤左右),顶多满足口粮需要,自然没有多少余粮养牲畜。

当然印度也有人均7公斤的肉食量,实际上是几百万富人和一千多万中产阶级在吃肉,也就是印度能和我们拼肌肉的人口基数只有我们的几十分之一,所以我们奥运会上的金牌比印度多近100倍。

中印边界问题谁吃亏了地图示意图战争

中印边界问题谁吃亏了地图示意图战争

中印边界问题谁吃亏了地图示意图战争中印边界之战,我们真的吃亏了吗?回答为否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

西段长600公里,争议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

此段北起喀喇昆仑山口,沿喀喇昆仑山南下至***阿里地区与印辖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印度的喜马偕尔邦三处接壤为止。

争议地区主要是阿克赛钦的归属问题。

中段长450公里,北起西段的南端,往东南至中、印、尼(泊尔)三国交界处的里普列克山口,争议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英印政府于1919年侵占了边界中国一侧的葱沙和桑两地。

东段长650公里,西起中、不(丹)、印三国交界处,东到中、印、缅(甸)三国交界处的库阳山口,争议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东段通常提到的有三条线,即:麦克马洪线、传统习惯线和实际控制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印度是最早给予承认的国家,这一点,***政权始终心存感激。

在随后的边界谈判中,中国总理周恩来表达了"让东不让西"的意思。

中、东段争议区9200平方公里,相对富庶,西段争议区3.35万平方公里,是为高寒无人区,为何"让东不让西"?原因是西段阿克赛钦地区是新疆-***公路的必经之地。

但是印度在这一问题机械而又僵硬,他们把中国的退让当成软弱,不仅不顾历史事实,毫不让步,还为了自身利益,支持西***立,大大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

1959年3月17日,武装叛乱失败的***喇嘛带领8名随从逃离拉萨。

31日傍晚,这位宗教领袖进入了印度。

印度政府准予他避难,中印关系急转直下。

1962年,两国发生边境战争,战争是以领土争端的形式开始,以印度人失败而告终的。

中国军队在没有充分准备,没有高原作战经验的情况下投入了战斗。

在那场实际上不超过10天的闪电战中,印军死、伤、失踪、被俘6000余人。

被俘者中包括一名准将。

那次战争之后,喀喇昆仑山口附近的神仙湾、空喀山口、天文点等海拔5000米以上的通外山口上,中方设立了哨所。

十大未收回的领土,也许有些领土已经永远无法收回

十大未收回的领土,也许有些领土已经永远无法收回

中国十大未收回的领土打开中国地图,纵览中华大好河山,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江心,南至南沙群岛南缘的曾母暗沙。

东起乌苏里江,西至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一个辽阔的雄鸡的轮廓的版图跃然眼前,然而就是这个版图在经过历朝历代的沧桑变迁之后,才形成了如今的这个样子。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这片土地历经了千百年的战战和和,这个版图也随着历朝历代的强盛与衰弱,经历着沧桑巨变。

这中间便有成吉思汗的铁骑将中国版图扩展至最大,又有近代以来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将祖国大好河山拱手相让,从而牵扯出一系列的领土纠纷。

打开地图,纵览中华大好河山,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江心,南至南沙群岛南缘的曾母暗沙。

东起乌苏里江,西至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一个辽阔的雄鸡轮廓的版图跃然眼前,然而就是这个版图在经过历朝历代的沧桑变迁之后,才形成了如今的这个样子。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这片土地历经了千百年的战战和和,这个版图也随着历朝历代的强盛与衰弱,经历着沧桑巨变。

这中间便有成吉思汗的铁骑将中国版图扩展至最大,又有近代以来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将祖国大好河山拱手相让,从而牵扯出一系列的领土纠纷。

这篇文章我们列举中国历史上十大未收回的宝贵领土,也许有些领土已经永远无法收回,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深深的铭记,痛定思痛,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1、钓鱼岛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它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

自古以来,中国台湾、福建等省渔民一直到岛上从事捕鱼、采药等生产活动。

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

永乐年间(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这比日本声称的琉球人古贺辰四郎1884年发现钓鱼岛要早400多年。

明朝以后中国许多历史文献对这些岛屿都有记载。

在日本1783年和1785年出版的标有琉球王国疆界的地图上,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

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任何异议。

边界问题

边界问题

形势与政策系列专题之——中国边界(主权纠纷)问题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统一和安全尚未实现。

领土面积:960+300=1260万平方公里一、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 邻国多,情况复杂,关系微妙陆地14个,海上6个(8个),非接壤但关系密切国家4个我国处在一种“强邻环绕,四面来敌”的环境之中美国:东西有两洋,南北无强邻美国安全问题在国外,中国安全问题在边界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压力•全世界10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有6个在中国周边•军事力量排世界前25位的国家中有8个在中国周边•公开宣称拥有核武器的8个国家中有4个在中国周边•当今世界五大潜在热点冲突地区中有4个在中国周边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统一和安全仍是中国国家核心战略利益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边界划分情况1、历史上中国的边界状况——有边无界,不断演化清朝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1949年新中国成立没有一条边界是确定的•不平等条约划定的边界•多年形成的传统习惯线划界任务留给新中国•当时中国实际控制线中国实际控制线比主张线退后2、中国陆地边界的划定:两次划界潮(1)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划界潮•中国&缅甸:1960年•中国&尼泊尔:1961年•中国&朝鲜:1962年•中国&蒙古:1962年•中国&巴基斯坦:1963年•中国&阿富汗:1963年划定边界线长度1万多公里,占我国陆地边界总长度的47%(2)20世纪90年代:第二次划界潮•中国&老挝:1991•中国&哈萨克斯坦:1994-2003•中国&吉尔吉斯斯坦:1996-2002•中国&塔吉克斯坦:1999-2002•中国&越南:1999•中国&俄罗斯:1991-2004划定边界线9500公里,占我国陆地边界总长度的43%中国与越南1885年,法国占领越南1892年,法国征服老挝法属印度支那1863年,法国占领柬埔寨1946.12-1954.5,法越战争1962年:越南战争(中国抗美援越)中越划界情况•清朝之前,中越之间没有边界线•1885、1897年间,清政府与法殖民政府签订划界条约•抗法、抗美援越战争中,中越没有明确划分边界•战后,发生争议:发卡山、者阴山、老山中越边界划分情况•从1974年起,越南当局不断在边境挑衅•1979年2月,中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1981年5月,中方开始收复法卡山作战•1984年4月,中方开始收复老山作战•1993.8-1999.12:中越进行了16轮边界谈判争议领土:113平方公里归越南114平方公里归中国俄罗斯在历史上与中国并不接壤,沙皇俄国的历史就是一个扩张的历史,沙皇平均每天150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外扩张。

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
1941年交换线:1941年民国政府用换文形式被迫同意英国提出的中缅界线,是抗日战争中期中国危险高峰期 被迫换取英国支持(不阻扰)抗日的产物(英国发出封闭中国战时生命线滇缅公路的卑鄙威胁)。
不能混淆麦线缅甸段与1941年线的性质差别:一个是掠夺,一个是利益交换。印度混同麦线缅甸段与中缅界 1941年线,欲参照藏南段。
独龙族聚居的独龙江流域在元代属丽江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该地归于丽江土知府;清代中叶,该 地接受维西康普土千总管辖;嘉庆初年,独龙江上游地区被赠与西藏察瓦隆土千总。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云贵总督锡良派夏瑚巡视了独龙江一带,逐村委派原来的头人为伙头和甲头,并 分别发给委任状一张和小红帽一顶。1930年,中国内政部及外交部会派滇缅界务调查专员尹明德等人进行调查时, 还发现独龙江下游地区仍有宣统年间发给的印照文件。1912年,独龙江地区被划归菖蒲桶(今贡山)殖边公署。
1914年的西拉姆会议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麦克马洪线”。整个伪造过程在1935—1938年。
“麦克马洪线”的降生,乃是在西姆拉会议召开20多年后,由一批英国和英属印度政府官员采用编造历史、 销毁证据,甚至出版伪书等不光彩的手段制造出来的。
新闻图片1935年12月7日,印度阿萨姆政府首席秘书在一封给卡罗的回信里如此说道:“我们这些年一直将 麦克马洪线看作西藏的边界,我们不知道1914年以来曾对该线以南地区提出过任何要求。”这是“麦克马洪线” 这个词在历史上的第一次出现的。这个词的出现,意味着英国对西姆拉会议历史真实的篡改。此后,英国政府印 度当局进行了一系列的文件伪造,力图将子虚乌有的“麦克马洪线”坐实为“历史事实”。
以前从来没有提出过麦克马洪线,1936年才首次公开提及此线。 1、噶夏地方政权反对 当代名称区域关系英印政府对划界一事秘而不宣,当时对西藏拥有主权的中国中央政府并不知道,达赖喇嘛 和噶夏政权也未给其参加西姆拉会议的代表有划界的授权,后来了解了情况的噶夏政权对麦克马洪线不予承认。 2、历届民国政府反对 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都反对。因为没有达成一致,所以英国自己也并没有将麦克马洪线作为边界线。直到 1936年,麦克马洪线第一次出现在英属印度的地图上,标注为“未标定国界”。但即使是“未定”,也遭到了中 国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对。 麦克马洪线地势 当20多年后,英国政府正式把麦克马洪线标入地图和政府文书后,也遭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对。1947年,当 刚独立的印度在南京建立大使馆时,国民政府也对印度代办明确表示了不承认麦克马洪线的态度。 1913年10月13日,英国、中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和中国西藏地方的代表在西姆拉举行三方会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