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机械运动PPT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章】机械运动ppt课件

专线全长 505 km,承担运行任务的“和谐号”
动车组(如图所示),最高车速可达 350 km/h. C2009次列车下午17:10从郑州发车, 19:08 到达西安,则这次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_____km/h. 256.3
第1题图
s 505k m 【解析】由速度公式得 v ≈256.3 t 1.97h
s 42m = 1.2 m/s t 35s
第4题图
常考类型剖析 类型题展示
类型一 长度、时间和速度的估测 长度、时间和速度的估测近 5 年共考查 2 次,均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长度 1 次,时
间 1 次,速度 1 次),命题素材均选自学生常接触
事物(如身高、心跳频率、步行速度等),此类 题的解答易错有两点:①物理量单位符号使用 错误②数值大小与真实不符.
【解析】(1)题图中刻度尺的10 cm中间有10 小格,所以其分度值为1 cm,A 点处于刻度尺
80 cm的刻度处,B 点处于40 cm的刻度处,所
以 AB 的长度为80 cm-40 cm = 40 cm, 因为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所以需要估读分度值 的下一位,即 AB 的长度为40.0 cm,再根据速 度计算公式vAB = s 40.0cm = 25 cm/s;
跑得快是根据某一时间段谁跑的路 程⑦长短 ____来判断的,说明表示运动快
路程两个 慢时必须考虑⑧时间 ____和⑨____ 因素.在赛跑过程中以⑩地面 ____为参照 物,运动员是运动的.运动员到达终 惯性还会继续往前跑一 点时,由于 11 ____ 段距离
河南五年中招
1. ( ’ 10 河南 7 题 1 分 )郑西(郑州 — 西安)高 速铁路客运专线已于 2010年2月6日建成通车 .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__线____且_速__度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
运 动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不__相__等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的 平均速度:
快 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V=s/t=15km/0.5h= 30km/h (3)t=s/v=15km/40km/h=0.375h=22.5min 答:(1)标志牌“熊家塚15km”是指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塚的路程 s=15km;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30km/h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22.5min.
慢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其通过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常考速度估测: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___m_/_s_;男子百米赛中运动员的平均速 度约为10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 5 m/s;声音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3_4_0_m__/s__。
s-t、v-t图像的理解及计算
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 错误的是( D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长 教室每层楼高约3 m;课桌的高度约75_cm__;物理课本的
度 和
长度约26 cm,宽度约18 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8 cm;
时 间
一张纸的厚度约0.1 _m_m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汇总 课件31张PPT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s t
.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_增__长_ (选填“缩短”或“ 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 量时间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 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一定要注意 在释放小车的同时开始计时,到碰到挡板的同时停 止计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 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大(选填“偏大”或“ 偏小”).
3、电影《闪闪的红,前后两句中的
参照物分别是 ( B )
A.河岸 河岸
B.河岸 竹排
C.竹排 竹排
D.竹排 河岸
4、甲、乙两列火车,以甲为参照物,得出乙向 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的运 动情况是 ( D )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________且速度________
的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
间成________。
(2)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种图象
3.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
路程上或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它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
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 0.24m/s.若s2 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 则小车通过上半 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0.2 m/s.
5)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 快 (选填“快”或 “慢”),是在作 变速 运动 (选填“匀速”或 “变速”).
在探究斜面上下滑的小车的速度变化的实验中:(1)
8、整个宇宙都是由_运__动____的物质组成的,绝 对 静止____的物体是没有的,平常我们所说的运动 或静止是相_对__的___ 的,物理学中物把体__位置__的_ 变化 _叫做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谢谢!
易错题集
11.某跳伞员跳伞时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正在上 升,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上的人来讲是D( ) A.上升 B.静止 C.降落 D.都有可能
易错题集
12.如图所示,岸上旗子和甲乙两船上的旗子随 风飘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一定向左运动 B.甲一定静止 C.乙一定向右运动 D.乙一定向左运动
线运动,其理由
是 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若测得纸锥在A、
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
锥的速度为 16
cm/s.
(2)下右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能反应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 是 C 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选
易错题集
(3)此实验应复习
C 目录 ONTENT S
1 思维导图 2 知识梳理 3 易错题集
2
思维导图
量程
分度值
被测物体
垂直
分度值的下一位
数值
单位
m
思维导图
s 秒表 测量值
实际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思维导图
物体位置的变化 作为标准的物体
运动快慢
相对
路程与时间之比
m/s、km/h
3.6
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
①会放:把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 与被测物边保持平行,不能 歪斜 。
②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 垂直 ,不得斜
视。 ③会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 一 位。
(3)记录:要记录数据和 单位
,测量结果由
准确值、估计值和 单位 组成
知识梳理
二、时间的测量 1.时间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 表 。
易错题集
8.(202X•内江)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 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 的空气)高速迎面吹来,真实地模拟汽车在空气中 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章 机械运动 运动的快慢

2.有些公路旁每隔1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如何利用里程 碑估测自行车的速度?
答案:可以从一个里程碑处开始计时并骑着自行车往 前行,到另一个里程碑处停止计时,算出经过两个里程碑 所用的时间t,再用速度公式 算出自行车在两个里程 碑之间行驶的平均速度。
3.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 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答:刘翔的平均速度为8.52m/s.
计算题解题规范
①写明已知条件,写明必要文字描述,写好解。 ②写明使用的公式,计算过程中需要带有单位。 ③进行总结,写好答。
小练笔
下列哪一个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 )
A.正在启动的汽车
B.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C.被抛出去的石块
D.在高处自由落下的石块
归纳总结
解析:前50 m的平均速度: 后50 m的平均速度: 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前50 m的平均速度为8.33 m/s;后50 m的平均 速度为7.14 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7.69 m/s。
4.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 (2011)如下表所示。
站次 1 2 3 4
站名 北京南 济南西 南京南 上海虹桥
那么这些速度之王的速度是 如何判断的呢?
知识点1 速度
判断速度的实验方法有两种: ①通过比较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谁经过的路程长,谁就速度快。
②通过比较两个物体经过的路程相同,谁花的时间越短,谁速度快。
物理学规定,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越大,速度就越大;或单位路程内时间越少,速度就越小。
人教版初中物理课件《机械运动》ppt完美课1

• 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
• 3.【四川自贡中考】如图所示的图象中,C描 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8
易错点 对速度与路程、时间关系的理解 4.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 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速度 v 与路程 s 成正比 B.速度 v 的大小与路程 s、时间 t 都没有关系 C.当速度 v 一定时,路程 s 与时间 t 成反比 D.速度 v 与时间 t 成反比
•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 南山” 、待价 而沽的 名士, 也普遍 寓情于 竹、引 竹自况 。
•
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 子的诗 词歌赋 层出不 穷,画 竹成为 中国绘 画艺术 中的一 个重要 门类, 封建士 大夫在 私园、 庭院中 种竹养 竹以助 风雅, 亦成为 普遍风 气。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 s~4 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B.4 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 C.0~4 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 m/s
• D.3 s 时甲在乙的前方
14
• 4.【上海中考】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 象分别如图Ⅰ、Ⅱ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 m,若甲、乙的 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间的距离为s,则( )
D
• A.v甲<v乙,s=Ⅰ36 m
• C.v甲>v乙,s=36 m
B.v甲<v乙,s=12Ⅱm
D.v甲>v乙,s考】如图甲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 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 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象乙中 描述正确的是(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共20张PPT)

10
模拟演练 4. 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30圈,如图11-6 所示,线圈长度是__5_.0_0__c_m__,金属丝的直径是 __0_.1_7__c_m__.
11
课后作业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长度的测量 1. (2017贵港)大山同学在中考体育考试中立定跳远 跳出了218___c_m___(填适当的单位)的好成绩. 2. (2017怀化)如图1-1-7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__1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2_._8_7__cm.
14
5. 如图1-1-9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32 min__1_0__s, 合_1__9_3_0__s.
6. 小柳计时如图1-1-10所示,由图可知所用的时间为 ___8__s.
15
知识点3 误差 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8.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 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 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1_2_._3_5__c_m___.
C. 0.518 mm
D. 0.052 cm
8
模拟演练
3.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
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
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
A. 2.36 cm
B. 2.357 c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2.35 cm
D. 2.4 cm
9
知识点4 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例4】小明采用如图1-1-5所示的方法测硬币的直径, 测得该硬币的直径是__2_._5_0__cm.
模拟演练 4. 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30圈,如图11-6 所示,线圈长度是__5_.0_0__c_m__,金属丝的直径是 __0_.1_7__c_m__.
11
课后作业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长度的测量 1. (2017贵港)大山同学在中考体育考试中立定跳远 跳出了218___c_m___(填适当的单位)的好成绩. 2. (2017怀化)如图1-1-7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__1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2_._8_7__cm.
14
5. 如图1-1-9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32 min__1_0__s, 合_1__9_3_0__s.
6. 小柳计时如图1-1-10所示,由图可知所用的时间为 ___8__s.
15
知识点3 误差 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8.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 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 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1_2_._3_5__c_m___.
C. 0.518 mm
D. 0.052 cm
8
模拟演练
3.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
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
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
A. 2.36 cm
B. 2.357 c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2.35 cm
D. 2.4 cm
9
知识点4 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例4】小明采用如图1-1-5所示的方法测硬币的直径, 测得该硬币的直径是__2_._5_0__c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一个物体 的运动和静止。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地 面为参照物的,这时一般不说明其参照物是什么。
观看动画并思考
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 子弹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 速度很小或两者的速度大小 一样,它们之间可以认为是 相对静止。
思考
1.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 物体是静止的?
思考
图示中用厚刻 度尺测量物体 长度,哪个是 正确的?
3.读:即读数,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如图丙所
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 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计值。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丙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
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8cm。
2.78cm
总结为四个 字:选、放、
读、记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练一练
如图所示,用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 度值是 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12cm 。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文具盒
选定参照物
课桌
判断位置 是否变化
运动
课本
静止
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 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 相对静止。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一个物体 的运动和静止。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地 面为参照物的,这时一般不说明其参照物是什么。
观看动画并思考
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 子弹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 速度很小或两者的速度大小 一样,它们之间可以认为是 相对静止。
思考
1.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 物体是静止的?
思考
图示中用厚刻 度尺测量物体 长度,哪个是 正确的?
3.读:即读数,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如图丙所
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 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计值。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丙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
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8cm。
2.78cm
总结为四个 字:选、放、
读、记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练一练
如图所示,用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 度值是 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12cm 。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文具盒
选定参照物
课桌
判断位置 是否变化
运动
课本
静止
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 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 相对静止。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第一章__机械运动

•例:关于误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A 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B 无论用什么精密的测量仪器,都不可 能没有误差。 C 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 减少误差。 D 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 能的。
三、时间的单位及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
常用的单位还有分(min)和小时(h)
知识巩固
3.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 3.05cm _____ (3.02cm-3.08cm都正确)
4.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 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 A 正确的是 刻度尺,其分度值 1mm 2.20cm 是 , 该物体的长度为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配合法
辅助工具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替代法
1、下列哪个长度最接近于18cm( D ) A.一般墨水瓶的高度 B.圆珠笔芯的直经 C.课桌桌面的宽度 D.物理课本宽度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 的是( B ) 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5
6
7
8
9
10
会看
看对: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不要斜视或俯视。
×
√
×
5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④ 读对:必须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 一位。(读数包含两部分:准确值和一位
估计值)
⑤ 记对:数字加单位。 ⑥算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会读
会记 分度值1cm ; 物体长度 2.7cm .
2cm+ 1.00cm 2.70cm 准确值 0.7cm 估读值(分度 值的下一位)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共30张PPT)

4
10.下列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情况的是( D )。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N; B.立式空调正常工作电流大约为0.2A; C.此时你所在考场内的温度约40°C; D.我国高铁正常运行的时速可达350km/h
能力提升
11.(2019·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 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 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2~4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 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 0~4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 3s 时甲在乙的前方
4
3.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2__.4__5_cm。
4
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
4.(2019·河北)卫星是通过 电磁波 传递信息的,它从图中所
示位置向近地点运行时势能 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站在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同步卫星静止不动,选取的参
照物是
地球或地。面
4
5.春暖花开,我县净心谷景区甲定山头映山红漫山遍野, 吸引了很多游客驱车前往,进入景区,远处的花海扑面而 来,这是以 运动的汽车 作为参照物。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
与 所用时间的平方 成正比,表达式为:s=
0.3m/s2×t2
.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
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7.5m .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
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
(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
8.古隆中距襄阳市区某中学16km,该中学在游古隆中研学活动 中,有学生能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着 地磁场 ,同学们的步行速度大约4km/h,则同学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古隆 中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4 h。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机械运动 (共56张PPT)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累计法
测纸厚,细丝直径
辅助工具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化曲为直法(替代法)
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二、运动的描述
新课导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有一个小虫似的东 西在身边蠕动,他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 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问题: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飞行的子弹?
自行车运动员做变速运动
交通标志牌
• 表示该路段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是 120Km/h;
• 从该标志牌处到徐州还有 100Km
4.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v s t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金属片
测量器材: 刻度尺、停表
置变化。 若有位置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 若无位置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没动,路
旁的孩子们赞叹他前进得真快,一个说他静止,一 个说他运动,谁说得对?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
第一节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国际主单位:米 符号:m
千米、米、 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km m dm cm mm μm nm
103 10
10
10 103 103
2、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 :刻度尺
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 值.
零刻度线 量程
单位
分度值
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参照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共65张)

平均速度:如果只做粗略的研究时,可以利用v=s/t来计 算,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注:讲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 内的平均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1、特点:是快慢不变和运动路线是直线即方向不变;
运动的快慢不变即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都相等。
2、公式:V=s/t
3.v=s/t的物理意义: (1)对于同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V是不变 的,是一个常量,所以,S与 t成正比。 (2)匀速直线运动中,v与s、t无关,但可以用s/t来计 算
V1 V2 2
一人沿一平直马路步行,前五秒钟走了 十米,后二十秒走了五米,求该人的平 均速度是多少?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 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 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
讨论:利用公式
v=
s
t
计算出来
的速度,能够精确地描述匀速直线运 动的快慢。它也能精确地描述变速直 线运动的快慢吗?
在能变够速计运算动物中体,在利一用段公时式间内v或= 一s段t
路程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注意: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 记住:公式只有一个:
v 总路程 全 总时间
而绝对不能用:
v全
(2)单位必须统一;
(3)符合计算题解题格式——已知、求、 解、答四步必须明确。
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速度:
人步行:1m/s –1.5 m/s 3.6km/h --5.4km/h
骑自行车:5m/s 18km/h 汽车: 30m/s 108km/h 声速: 3光40速m: /s3×108m/s
机械运动(1)(24张PPT)

③比较速度的大小: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叫做速度。
速度定量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有具体的数据来描述
(2)、速度的计算公式
路程 速度 =
时间
v=
s t
变形
s=vt
t
=
s v
3、速度的单位
s 速度的单位 v = t
国际单位: “ 米 ∕秒 ”
单位符号: “ m∕s ” ,读作“ 米每 秒 ” 常用单位: “ 千米∕时 ”
6.一列火车在雨中自东向西行驶,车内乘客观察到雨滴以一定的速度竖直下 落,那么车外站在月台上的人看到雨滴是( C ) A、沿偏东方向落下 B、垂直下落 C、沿偏西方向落下 D、无法判断
二、运动快慢的比较
一、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常用的方法: ①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短
②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3.从图中的两幅组成的画中,请你观察并判断两车的运动情况是 A
A.卡车运动,轿车静止 B.卡车静止,轿车运动 C.两车都运动 D.两车都静止
----------在判断物体运动与否时一定要先选参照物, 即:一“选”;二“看”;三“判断”
看视频再分析:
视频一 视频二
1.蹦极是一种极富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 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 A ]
A.他自己 B.地面 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极者 D.跳台
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竹排是运动的 竹排是静止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复习课件优秀课件PPT

D.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
的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1).找出要判断的是哪个物体。 (2).选择参照物。
(3).看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的变化。 一位跳伞运动员从直升飞机上跳下时,看到地面
向他扑来,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直升飞机 C、自己 D、
无法判断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时间, 比较路程;②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刻度尺的使用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 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做到一
看、二放、三读、四记。 一看:看零刻度线的位置、看刻度尺是否
磨损,看量程和分度值。 二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值的一侧要 紧貼被测物体,不要利用已磨损的零刻线。
三读: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四记:记录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 录估计值,还应注明测量单位。(结果由
●1mm=1000μm 1μm=1000nm
例题
某次列车19:20出发,次日凌 晨6:35到达目的地。历时多
少小时,多少分?
组合单位
1m/s=3.6km/h 1g/cm3=1*103kg/m3
例1 建在公路边的速度标志牌写 着60km/h,它表示经过这一路程 的车速不允许超过这个速度,这 个速度合多少m/s?
数字和单位组成)
刻度尺的使用
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刻度尺的使用
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 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某同学以刻度不同的直尺测量同一支铅笔 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哪一次测
量结果的记录是正确的?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的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1).找出要判断的是哪个物体。 (2).选择参照物。
(3).看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的变化。 一位跳伞运动员从直升飞机上跳下时,看到地面
向他扑来,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直升飞机 C、自己 D、
无法判断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时间, 比较路程;②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刻度尺的使用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 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做到一
看、二放、三读、四记。 一看:看零刻度线的位置、看刻度尺是否
磨损,看量程和分度值。 二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值的一侧要 紧貼被测物体,不要利用已磨损的零刻线。
三读: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四记:记录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 录估计值,还应注明测量单位。(结果由
●1mm=1000μm 1μm=1000nm
例题
某次列车19:20出发,次日凌 晨6:35到达目的地。历时多
少小时,多少分?
组合单位
1m/s=3.6km/h 1g/cm3=1*103kg/m3
例1 建在公路边的速度标志牌写 着60km/h,它表示经过这一路程 的车速不允许超过这个速度,这 个速度合多少m/s?
数字和单位组成)
刻度尺的使用
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刻度尺的使用
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 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某同学以刻度不同的直尺测量同一支铅笔 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哪一次测
量结果的记录是正确的?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第1章 机械运动(图片版) (共89张PPT)

例
3(2016·烟台)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
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 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由图可知, 山上的小旗向左飘,则风从右往左吹.若船静止,则 小旗向左飘,若船向右行驶,则小旗也向左飘,若船 向左行驶,且速度小于风速时,小旗也向左飘,所以 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静止、向右行驶、向左行驶 且速度小于风速;若船向左行驶,且速度大于风速时, 小旗向右飘,故甲船的运动状态是向左行驶,且速度 大于风速.
2 min 后木箱与船相距 s= s1+ s2= 480 m+ 240 m= 720 m,设追上木箱的时间为 t′,则追木箱的速度 v3= 6 m/s+ 2 m/s= 8 m/s, 则 v2t′+ 720 m=v3t′, 即 2 m/s× t′ + 720 m= 8 m/s× t′,解得 t′= 120 s,则从此处到追上 木箱,船行驶的路程 s3= v3t′= 8 m/s× 120 s= 960 m. 答案: 960
6.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导学号 73240002】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 “北斗 ”卫星
【解析】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 速直线运动, A 错误;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运动, B 错误;站在商城自 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保持不变,是匀速运 动, C 正确;绕地球匀速转动的 “北斗 ”卫星方向在不 断改变,不是匀速直线运动,D 错误.故选 C. 【答案】 C
人教版教材PPT《运动的描述》ppt教学课件1

•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A.船 B.山 C.河岸 D.山上的树木
18.[2019·北京]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 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 程,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C )
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3.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靠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 车厢向乙车车厢观望,如图所示,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 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 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C )
A.站台 B.甲车 C.乙车 D.自己
16.[2019·铜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 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B )
A.轻舟 B.万重山 C.坐在轻舟上的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7.[2019·镇江]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 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 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章-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为
(D )
A.一定上升 C.一定静止
B.一定下降 D.无法确定
(2018 秋·建宁县)观察图中甲、乙两车运动情况,甲车运动情 况有 3 种可能,乙车有一种可能。(左西右东)
(1)甲车静止,乙车正向 西西 运动,乙车速度大于风速; (2)甲车正向 东东 运动; (3)甲车正向 西西 运动,甲车的速度 小小于于 风速。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2018 秋·鄂州)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中,坐在船上的刻
舟人最终未能寻到其落水的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 运运 动动 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 静止 的。(两空均选填“运
动”或“静止”)
(2018 秋·香洲区)甲、乙两辆汽车水平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
照物,甲车乘客是 静静止止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甲 车上的乘客向乙车观望,觉得甲车向后退,是以 乙乙车车 作 为参照物,这时,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 小 。
C.土里,种子发芽 D.水里,鲤鱼飞跃
(2018 秋·万州区)中国高铁经过十年发展,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巨大 飞跃。2018 年 11 月,复兴号高铁宣传片火热出炉。作为宣传片的“主 角”,复兴号除了向大家展示了它的速度和颜值外,还露了一把让 5 枚 硬币“屹立不倒”的“绝技”,如图所示,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2018 秋·昌图县)小强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
如图甲、乙所示。如果以轿车为参照物,树是向 右右 运动 的,卡车向 右右 运动;如果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树 是向 左左 运动。(选填“左”或“右”)
★ 【能力提升】
拔高练习,概括提升
(2019·苏州一模)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