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辞退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辞退员工的条款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辞退员工的条款
根据《劳动合同法》,雇主有权辞退员工,但需要符合法定的辞退条件和程序。
关于辞退员工的条款包括:
1. 辞退的实质条件:辞退员工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实质条件,如员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下,有权辞退员工。
2. 辞退的程序条件:在辞退员工前,雇主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给予员工相应的警告、教育和调整岗位等必要的救济措施,提供合理的辞退依据。
3. 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雇主辞退员工时,应当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具体补偿标准根据员工的工龄、劳动年限等因素进行计算。
4. 辞退通知期限:雇主辞退员工前,需要提前向员工发出书面的辞退通知书,并按照法定的通知期限提前通知员工,一般通知期限为30天。
5. 辞退不得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雇主在辞退员工时,不得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如不得以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等为由辞退员工。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动法可能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适用于中国大陆地区的《劳动合同法》。
实际操作时建议以当地相关法律法规为准。
劳动法辞退员工规定
劳动法辞退员工规定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法规,其中关于辞退员工的规定是劳动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劳动法中,对于辞退员工的规定涉及到条件、程序和赔偿等方面的规定。
本文将以劳动法辞退员工规定为题,对劳动法中关于辞退员工的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一、辞退员工的条件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有权解雇或辞退员工,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 与公司利益严重违背:员工在工作岗位上有一定的职责和义务,如果员工的行为严重违背公司的利益,给公司带来严重损失,用人单位有权解雇员工。
2. 无法胜任工作职责:员工的工作能力是用人单位录用员工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如果员工无法胜任岗位职责,且经过培训和调整仍无法改善,用人单位可以考虑辞退该员工。
3. 违反劳动纪律:劳动纪律是组织员工工作的基本规范,员工违反劳动纪律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
如果员工违反劳动纪律,影响了工作秩序和正常生产经营,用人单位可以解雇员工。
4. 严重失职或玩忽职守: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必须尽职尽责,如果员工出现严重失职或玩忽职守的情况,给企业造成了重大损失,用人单位有权辞退该员工。
二、辞退员工的程序劳动法对于辞退员工的程序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提前通知员工:用人单位必须提前通知员工,明确说明辞退的原因和时间,并告知员工享有提出申诉的权利。
通知书应当以书面形式传达,并由用人单位和员工双方签字确认。
2. 尊重员工的申诉权:如果员工对辞退决定有异议,员工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诉。
用人单位应当在收到员工申诉后,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并且应当尊重员工的申诉权利,听取员工的陈述。
3. 合法合规解雇:用人单位在解雇员工时,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辞退员工的行为将被视为非法,员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4. 劳动合同解除:辞退员工后,用人单位应当与员工进行劳动合同解除手续,并按照劳动法规定,向被解雇员工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劳动法中关于辞退规定
劳动法中关于辞退规定劳动法是我国最基本的劳动法律,其中有关于劳动者辞退的规定。
劳动法中关于辞退的规定主要包括解除劳动合同、辞退劳动者的程序和条件以及劳动者的救济措施等,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辞退聘用单位劳动者,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对方,或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具体来说,辞退劳动者时,聘用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发出书面辞退通知,具体理由必须明确表述。
通知用挂号信或其他能够证明送达的方式发出。
如果辞退通知不符合要求,劳动者可以主张合同解除无效。
其次,劳动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规定了聘用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依法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1)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2)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职业道德;(3)劳动者严重失职,导致聘用单位重大损失;(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形。
在以上情形下,聘用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辞退劳动者。
此外,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了劳动者被解除劳动合同后的救济措施。
如果劳动者认为劳动合同的解除没有事实依据或者事实依据不充分,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提出申诉。
劳动者还可以要求聘用单位支付经济补偿,以及支付其他所需的费用。
总结起来,劳动法关于辞退规定主要包括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和条件,以及劳动者的救济措施。
根据劳动法,聘用单位辞退劳动者必须提前三十日通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聘用单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辞退劳动者,但必须明确通知并符合相关规定。
如果劳动者对辞退存在异议,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申诉,同时可以要求经济补偿和其他费用。
以上就是劳动法中关于辞退规定的主要内容,劳动法通过这些规定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确保辞退的程序合法合规,防止辞退滥用和侵害劳动者利益。
单位辞退员工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可能会对员工进行调整。
辞退员工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同时也涉及到员工的合法权益。
为了规范单位辞退员工的行为,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法规对单位辞退员工作出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单位辞退员工法律规定进行阐述。
二、辞退员工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我国规范劳动合同关系的基本法律,其中第二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四)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六)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其中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员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四)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就业促进法》是我国关于就业的基本法律,其中第三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劳动者依法参加工会活动、履行职责而解除劳动合同;不得因劳动者依法参加民主管理活动、履行职责而解除劳动合同;不得因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而解除劳动合同。
”三、辞退员工的法律程序1.预告辞退《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三)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即时辞退《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即时解除劳动合同:……(一)员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四)员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3.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四、辞退员工的法律责任1.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辞退规定最新
劳动合同法辞退规定最新
根据劳动合同法,雇主有权解雇雇员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性裁员、个人原因裁员、违反劳动合同规定等。
在解雇员工前,雇主应当书面通知员工,并说明解雇的理由。
如果解雇的理由是员工的个人原因,雇主需要提供证据支持解雇决定。
解雇通知应当提前30天通知员工,临时性裁员的通知期为3天。
如果雇主没有提前通知解雇员工,应当支付员工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对于劳动合同规定的违反行为,雇主有权解雇员工。
例如: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严重失职渎职、被法院判决罪行等。
在这种情况下,雇主有权解雇员工,并且员工不享有通知期和经济补偿。
雇主在解雇员工前,应当向员工说明解雇的理由,确保解雇是合法有效的。
总的来说,雇主在解雇员工时应当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雇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雇方式,并且在解雇前与员工充分沟通,保证员工了解解雇的理由。
同时,雇主需要向员工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劳动法规定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4(二)2024
劳动法规定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4(二)一、前言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其中规定了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
本文将重点介绍2024年的劳动法规定下的辞退员工补偿标准,旨在加强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促进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合理权益协调。
二、辞退员工的法律依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也就是说,当雇主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支付辞退员工经济补偿。
三、辞退员工补偿的计算方法辞退员工补偿的计算方法一般包括经济补偿金和其他相关补偿金。
1. 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按照劳动者在单位连续工作的年限和月工资的规定进行。
(1)在单位工作不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2)在单位工作满一年但不满十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并按每满一年增加一个月工资的比例支付,不足一年的不予计算;(3)在单位工作满十年的,支付十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并按每满一年增加一个月工资的比例支付。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企业因经济性失业减少人员而需要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支付低于上述标准的经济补偿金,但是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 其他相关补偿金辞退员工还需要支付其他相关补偿金,包括未休年休假工资、未使用带薪年假工资等。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企业还需支付社会保险补贴、住房公积金补贴等。
四、劳动法对特殊情况的补偿规定除了一般情况下的补偿标准,劳动法还规定了特殊情况下的补偿规定。
1. 严重违反劳动合同的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当雇主严重违反劳动合同或者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赔偿。
此时,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将会按照实际损失的情况进行补偿。
2. 用人单位发生经济困难的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因发生经济困难,需要裁减人员的,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使用经济补偿金的1.5倍作为基础标准,具体补偿数额可以根据经济困难的程度进行适当调整,但是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倍。
劳动法辞退员工规定
劳动法辞退员工规定劳动法是我国的一项基础性法律法规,用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并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
劳动法对于员工的辞退以及相关规定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以下将对劳动法中与员工辞退相关的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一、劳动法规定的辞退情形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雇主可以在以下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并辞退员工:1. 与公司规定明令禁止的行为相违背。
2. 工作职责严重失职,且对用人单位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3. 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多次违章作业。
4. 患病或非因工致残,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恢复工作能力。
5. 公司进行经济性裁员,或因员工岗位变动、业务调整等无法再继续提供原岗位工作。
二、辞退程序及员工的权益保障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
但出现有故意行为要求辞退的情况下,应当立即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此外,劳动法还规定了提前通知的期限随工作年限的延长而延长的规定。
对于辞退员工,用人单位在支付劳动者应当享受的经济补偿时也有一定要求。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员工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可以享受工资的补偿,并在一定期限内拿到工资以及完成其他离职手续。
另外,劳动法还对员工辞退后违约金的支付作了规定,提及了根据解除劳动合同的雇佣期限和员工违反合同行为的情况,支付相应违约金的规定,旨在对违约行为进行约束。
三、劳动争议解决方式在劳动辞退案件中,如果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的解雇是违法的或者与合同约定不一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劳动争议:1. 协商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以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避免劳动争议升级。
2. 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申诉,由劳动仲裁机构进行调解。
3. 法院诉讼:如果劳动仲裁未能解决争议,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劳动法对恶意解雇的约束为了保护员工权益,劳动法对恶意辞退行为进行了约束。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事由不真实,或者用人单位采取欺骗、胁迫等手段强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劳动法对于辞退员工的赔偿规定(劳动法2023年新规定辞退补偿)
新劳动法关于辞退员工补偿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关系解除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者辞职,一种是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新劳动法关于辞退员工补偿的规定可以参考如下根据辞退员工需付出的代价不同有以下四种类型:一、需支付辞退员工赔偿的情形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相关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若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合同已经无法继续履行,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向辞退员工支付赔偿金。
二、需支付辞退员工补偿的情形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茄弊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被辞退员工补偿金:(一)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经过合法程序辞退员工的;(二)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决定不与员工续签的,但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除外;(三)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时辞退员工的;(四)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时辞退员工的。
三、需提前30日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作为补偿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况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只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颤友族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状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四、无需支付辞退员工补偿/赔偿金的情形(一)劳动者有下列情况的,用人单位可以不经通知即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4、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第一条《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单位在以下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应支付经济补偿金1.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工作年限满6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放,不满6个月的按半年算;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2023新劳动法辞退规定_新劳动法辞退如何赔偿
2023新劳动法辞退规定_新劳动法辞退如何赔偿新劳动法关于辞职的规定解读1、辞退员工事实依据不充分2、辞退员工法律依据不准确3、辞退员工操作程序不合法。
上述三种违法的辞退,往往会给公司的经营管理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
根据现行《劳动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双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种情况下,不问解除的事由,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又分三种:1、用人单位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况,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b、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c、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d、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e、被劳动教养的。
2、用人单位需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才能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发生下列情况,用人单位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b、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c、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用人单位根据上述情况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3、经济性裁员。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出现下列情况,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a、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b、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
用人单位根据上述情况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此种情况下,也分为两种:1、劳动者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书中关于离职和辞退的规定
劳动合同书中关于离职和辞退的规定劳动合同是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一种法律约定,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其中,离职和辞退是劳动合同中常见的情况,也是雇主和雇员在终止劳动关系时需要遵守的规定。
本文将探讨劳动合同书中关于离职和辞退的规定,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离职的规定离职是指雇员主动提出终止劳动关系,即自愿离职。
在劳动合同书中,通常会规定离职的程序和要求。
首先,劳动合同书中会明确规定离职的通知期限。
通常情况下,雇员需要提前向雇主提出离职申请,并在规定的通知期限内生效。
这样可以给雇主足够的时间来寻找替代人选,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其次,劳动合同书中还会规定离职的手续和交接事项。
这包括完成未完成的工作,交接相关文件和资料,以及清算工资和福利待遇等。
这些规定有助于保障雇员的权益,同时也为雇主提供了一个有序的离职流程。
另外,劳动合同书中可能还会规定离职的原因和条件。
例如,合同中可能规定了双方可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如双方一致同意或者达到特定条件。
这种规定可以为雇员提供更多的离职选择,同时也为雇主提供了一种解决劳动纠纷的方式。
二、辞退的规定辞退是指雇主主动解除劳动关系,即雇员被迫离职。
在劳动合同书中,通常会规定雇主辞退雇员的条件和程序。
首先,劳动合同书中会明确规定辞退的原因。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雇主辞退雇员必须有合理的事实依据,不能随意辞退。
常见的辞退原因包括雇员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工作能力不符合要求、合同期满等。
其次,劳动合同书中还会规定辞退的程序和通知期限。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雇主必须提前通知雇员,并在规定的期限内生效。
通常情况下,雇主需要书面通知雇员,并在通知中明确辞退的原因和生效日期。
这样可以确保雇员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出应对和准备。
另外,劳动合同书中可能还会规定辞退后的补偿和福利待遇。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雇主在辞退雇员时可能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如经济补偿金、未使用的年假等。
这些规定有助于保障雇员的权益,确保他们在辞退后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偿和福利。
劳动合同法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劳动合同法辞退员工补偿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经营者为了保持企业的竞争力,有时不得不进行人员调整,这就需要解除或终止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然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必须依据法律规定,否则将会面临劳动仲裁或诉讼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一、什么是辞退员工补偿?辞退员工补偿是指企业在解除或终止员工劳动合同时,按照法律规定向员工支付的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
辞退员工补偿是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进行人员调整的必要条件。
二、劳动合同法中的辞退员工补偿标准1.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在解除或终止员工劳动合同时,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如下:(1)在试用期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不支付经济补偿金;(2)劳动者在企业连续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3)劳动者在企业连续工作满10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并逐年增加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高不超过12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2.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企业在解除或终止员工劳动合同时,应当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如果企业未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员工可以向用人单位要求支付相应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3.其他补偿在解除或终止员工劳动合同时,企业还应当依法支付员工的未休年假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等其他补偿。
三、辞退员工补偿标准的适用范围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辞退员工补偿标准适用于企业解除或终止员工劳动合同的情况。
但是,在以下情况下,企业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1)劳动合同期满后,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一致续订劳动合同的;(2)因劳动者自己的原因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3)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企业规章制度的。
四、如何正确处理辞退员工补偿问题?在解除或终止员工劳动合同时,企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正确处理辞退员工补偿问题。
关于辞退员工的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辞退员工
关于辞退员工的法律是怎么规定的?辞退员工一、企业辞退员工的条件有什么?一、企业辞退员工的条件有什么?1、新劳动法关于辞退员工的情形之一:试用期辞退的法律依据为《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具体表现为:1,依据劳动合同法在试用期要辞退员工前提是双方签订有劳动合同,且劳动合同中关于试用期的约定合法,即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
2,依据劳动合同法在试用期内辞退员工,须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
2、新劳动法关于辞退员工的情形之二:严重违纪员工的辞退。
以严重违纪为由辞退员工,注意以下要点:首先应有规章制度作为依据,需要企业在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对严重违纪的情形作出明确定义并做具体列举,这种定义和列举同时还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符合人之常情。
员工是否违纪需要有明确的证据来证明,企业在处理员工违纪事件时,要注意保留证据,否则会面临败诉的法律风险。
此外,企业还应事先将辞退的理由通知工会,通知员工本人,否则将可能导致辞退永远没有结果,不会发生法律效力。
3、新劳动法关于辞退员工的情形之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企业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员工的辞退。
依此条辞退员工,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严重失职;二是造成用人单位重大损失。
4、新劳动法关于辞退员工的情形之四:违法兼职员工的辞退。
辞退兼职的员工,限于以下两种情形之一:一、员工兼职的行为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二、员工兼职的行为,经企业提出,拒不改正的。
5、新劳动法关于辞退员工的情形之五:欺诈、胁迫企业订立劳动合同员工的辞退。
法律未对“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作出明确规定,建议企业在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中明确定义或者具体列举“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以避免或者降低败诉的法律风险。
6、新劳动法关于辞退员工的情形之六:被追究刑事责任员工的辞退。
建议企业要搞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概念,根据《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九条的规定7、新劳动法关于辞退员工的情形之七:对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企业另行安排的工作员工的辞退。
劳动法解雇与辞退规定
劳动法解雇与辞退规定劳动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规定了劳动关系中的各种权利和义务。
在职场中,解雇与辞退是难免会发生的情况。
那么,劳动法中有哪些规定关于解雇与辞退的呢?接下来,本文将详细探讨劳动法对解雇与辞退的规定。
一、解雇的定义与条件解雇是指雇主因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或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其他引起严重后果而采取的终止劳动关系的行为。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解雇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 违反劳动合同约定:劳动关系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了各种条款,如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等。
如果劳动者严重违反了这些合同约定,雇主可以采取解雇的措施。
2. 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除了劳动合同约定外,劳动者也需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对于涉及到法律法规违反的行为,雇主也可以解雇劳动者。
3. 严重后果:劳动者的行为必须引起严重后果,例如盗窃、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等,才能被视为合理解雇的依据。
二、辞退的定义与条件辞退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协商一致、根据合同约定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由劳动者或雇主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行为。
相较于解雇,辞退通常是基于协商的形式进行,满足以下条件:1. 双方协商一致:辞退需要在劳动关系双方的自愿和协商一致下进行。
雇主和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共识,决定终止劳动关系。
2. 合同约定:劳动合同中可能约定了辞退的条件和程序。
在符合合同约定的情况下,双方可以按照合同规定进行辞退。
3. 法律法规规定:一些情况下,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雇主或劳动者有权利提出辞退。
例如,劳动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雇主可以提出辞退。
三、解雇与辞退的程序与赔偿在解雇或辞退劳动者时,劳动法规定了相应的程序和赔偿规定。
1. 解雇程序与赔偿:雇主解雇劳动者需要书面通知,应将解雇原因和具体事实告知劳动者,并在解雇后的15天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若解雇违反了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可要求雇主支付双倍经济补偿。
2. 辞退程序与赔偿:辞退原则上应通过协商一致来进行,双方应签订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
辞退员工的流程劳动法是怎么规定的
辞退员工的流程劳动法是怎么规定的辞退员工是一项涉及劳动法的重要事务,雇主必须遵循相关劳动法规定的流程。
以下是中国劳动法规定的辞退员工的流程:1.辞退决策:雇主需要确立辞退员工的决策。
辞退的原因可能包括劳动纪律违规、经济困难、组织重组、技能不符,或是个人行为问题等。
2.内部程序:雇主应当事先向员工提出书面的工作解除意见,说明解除理由、依据和时间等。
员工有权要求面谈并进行申诉陈述,雇主需要做出充分的解释和考虑。
3.提前通知:根据劳动合同和法律法规的规定,雇主需要提前向员工发出书面通知,通知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解雇的具体原因和员工工龄。
对于经济性解雇,通常提前通知期限在30天至90天之间。
4.协商谈判:雇主应与员工就解雇事宜进行协商谈判,寻求双方的共识。
此时,双方可以商讨解雇遣散费、补偿金、社保、年假及限制竞业等问题。
另外,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雇主还需要提供合适的职业介绍。
5.解雇通知书: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雇主应当向员工发出正式的解雇通知书,明确解雇的决定和解雇的生效日期。
6.登记备案:根据中国劳动法规定,企业需要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备案辞退员工的情况。
备案应当包括员工的个人信息、解雇原因、通知书等相关材料。
7.解雇遣散费和补偿金: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被辞退后有权获得一定数额的解雇遣散费和补偿金。
具体数额需要根据员工的工龄和解雇原因来确定。
解雇遣散费一般是按照员工月工资的一定比例进行计算。
8.薪资支付和结算:雇主需要及时向员工支付应发的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
此外,雇主还需结算员工的年假、加班工资等余额。
9.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雇主需要向员工支付其应享受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并将其从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缴纳名单中删除。
10.劳动争议处理:如果员工对解雇决定存在异议,他们有权向当地劳动争议调解机构或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调解。
辞退签劳务合同工需要补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务合同工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用人单位有时需要辞退签劳务合同工。
在这种情况下,给予合理补偿不仅是用人单位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要求。
本文将从法律依据、补偿原则和具体建议三个方面对辞退签劳务合同工的补偿问题进行探讨。
一、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其中,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或者劳动者本人原因,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同时,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二、补偿原则1.合法原则:用人单位辞退签劳务合同工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2.公平原则:补偿标准应当公平合理,既要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又要考虑用人单位的承受能力。
3.协商原则:在辞退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达成一致意见。
4.及时原则:用人单位应在辞退签劳务合同工后及时支付经济补偿。
三、具体建议1.明确补偿标准: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月工资等因素,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经济补偿标准。
2.制定补偿方案:用人单位应制定详细的补偿方案,包括补偿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
3.协商一致:在辞退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避免因补偿问题引发纠纷。
4.履行法定程序:用人单位在辞退签劳务合同工时,应依法履行通知义务,确保劳动者在法定期限内行使申诉权利。
5.完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完善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减少因合同条款不明引起的纠纷。
6.加强法律法规宣传:用人单位应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共同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企业辞退员工法律规定
企业辞退员工法律规定
随着劳动关系法的实施,企业辞退员工的规定及其执行过程日益严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企业辞退员工一般要遵循下面的规定:
一、企业辞退员工时,必须具备正当理由,并且提前通知员工。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企业辞退员工,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并且需要提供正当理由,例如企业经营情况不佳、员工工作成绩不佳等。
二、企业辞退员工必须按照规定支付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企业辞退员工,在支付劳动者该月应得的工资、绩效奖金等基本薪酬之外,还应当支付赔偿金,赔偿金为当月工资的一个月工资。
三、企业辞退员工必须按照规定试用期到期后,才能辞退。
对于试用期到期后仍未转正的员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企业可以辞退该员工,但是必须按照规定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并且要支付规定的赔偿金。
四、企业辞退员工必须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企业辞退员工,除按照规定提前通知员工之外,还要按照规定办理人事档案、社会保险等相关手续,以及给予员工
经济补偿。
以上就是企业辞退员工的法律规定,企业在辞退员工时,要认真遵守相关规定,以免发生纠纷。
新的劳动法关于辞退规定
新的劳动法关于辞退规定新劳动法关于辞退规定第一条:任何单位或用人单位在辞退员工时,必须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合法合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条:辞退员工必须依据以下情况,并确保程序公正、合理:1.因员工违反劳动合同约定严重失职、渎职的;2.因员工严重违反单位公司规章制度、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3.因员工盗窃公司财物、商业机密等违法犯罪行为的;4.因员工患有疾病或发生意外事故,丧失劳动能力的;5.因员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对单位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6.因生产经营需要,确实需要裁减人员的。
第三条:在辞退员工时,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以下程序:1.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个自然日通知员工,并说明辞退的原因以及相关证据;2.用人单位应当重视员工提出的申诉,并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3.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员工应当享有的相应经济补偿,并按规定支付相应的社会保险及公积金。
第四条:在辞退员工时,用人单位应当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不得采取以下行为:1.对员工进行身体或心理上的虐待、侮辱、歧视等;2.采用暴力、威胁、胁迫等手段强行辞退员工;3.泄露员工个人信息、隐私等。
第五条:员工在被辞退后享有以下权益:1.获得相应经济补偿,并按期支付;2.享有按规定申请失业救济的权利;3.享有享有休假、病假等合法权益,直至辞退生效。
第六条:员工在辞职后,有权提起劳动争议或人事争议仲裁或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等有关部门投诉。
第七条:用人单位在辞退员工时,应当建立健全员工辞退档案,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保存。
第八条:用人单位在辞退员工时,应当确保信息保密,防止泄漏员工的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
第九条:对于恶意辞退员工的用人单位,将会受到相应处罚和法律制裁。
第十条:本劳动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对现有劳动合同生效之日起的劳动纠纷不适用本法。
劳务合同法辞退员工
劳务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建立的一种非正式劳动关系,其目的是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用人单位可能需要对员工进行辞退。
那么,在劳务合同法框架下,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应遵循哪些规定呢?一、辞退员工的法定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辞退员工:1. 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即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3.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4.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5. 因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辞退员工的程序1. 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在辞退员工前,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代替通知。
2. 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接到辞退通知后,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按照协商结果解除劳动合同。
3. 劳动者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4. 劳动仲裁或诉讼:在双方无法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辞退员工的经济补偿1. 经济补偿标准: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 经济补偿计算方法: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3. 经济补偿的支付期限: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之日起30日内支付经济补偿。
四、特殊情况下的辞退员工1. 劳动者有特殊情况的,如怀孕、哺乳期、医疗期等,用人单位不得辞退。
2.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应当赔偿劳动者损失。
总之,在劳务合同法框架下,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应当遵循法定程序,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辞退员工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辞退员工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了对员工辞退的一些具体规定。
本文将分析和解释该条款的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期满后,双方可以协商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也可以重新订立劳动合同。
其中,如果双方协商一致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则劳动合同期限从续订合同之日起重新计算。
根据该条款,续订劳动合同的具体方式和条件应当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
如果劳动合同期满后,双方没有达成一致并且没有违反法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则劳动合同自动终止。
另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3款规定,用人单位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单位规章制度;2.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3.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5.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与劳动者协商解决劳动报酬等经济问题,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劳动合同法第39条还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需要支付赔偿的情形:1.用人单位经济发生重大困难,不能继续支付劳动者工资;2.用人单位有其他严重违法违约行为。
在这些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法第39条对于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情况进行了规定。
用人单位可以在合同期满后与劳动者协商继续履行合同,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但是,无论是解除还是续订合同,都应当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这一条款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稳定的劳动关系的建立。
劳动合同法_辞退员工
一、辞退员工的法律依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1.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2.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辞退员工的具体流程1. 确定辞退理由:用人单位需根据上述法律依据,确定辞退员工的理由。
2. 提前通知:在解除劳动合同前,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3. 办理手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办理劳动合同解除手续,包括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办理离职手续等。
4. 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三、辞退员工的法律责任1.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
赔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2. 未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
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的,应当依法支付。
总之,在辞退员工的过程中,用人单位需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合同法辞退相关规定
本文是关于劳动合同法辞退相关规定,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辞退分两种情况,一是违纪辞退,二是正常辞退。
违纪辞退在我国目前一般是指用人单位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犯有严重错误,但不够开除、除名条件,经教育或行政处分仍然无效的职工,决定解除其工作从而终止劳动关系的制度。
正常辞退是指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和富余职工的情况,按照有关规定与职工结束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
例如按照《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应属于正常辞退职工的情况。
依据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违纪辞退的条件:
(1)职工犯有规定的违纪或错误行为;
(2) 经过教育或行政处分仍然无效;
(3)尚不够开除或除名条件。
企业辞退违纪职工应坚持的原则:
(1)企业对违纪职工要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切实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对于那些经过教育或行政处分后仍然无效的,可以按照《辞退规定》予以辞退;
(2)企业辞退违纪职工要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按照《辞退规定》办事,如发现辞退不当的,要及时纠正,发现确属企业领导人滥用职权打击报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3)企业对被辞退的违纪职工,要认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不能简单从事,防止矛盾激化。
企业有权依照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解除劳动合同、辞退、开除职工。
企业规章是指不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经法定程序通过和备案的合法的规章,否则应视为无效规章,无效规章不得作为处理违纪职工的依据。
企业确因生产经营需要,必须延长工作时间的,应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协商后,企业可以在《劳动法》限定的延长工作时数内决定延长工作时间,对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强迫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者有权拒绝。
企业不能认为职工不加班就认为违反厂规厂纪或劳动合同,进而以此为由予以辞退。
辞退相关规定:
有无补偿金和多少补偿金与自辞、被辞没有直接关系,关键问题要看原因。
自辞的,如果用人单位有以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11种情形”,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否则就不需要支付。
被辞的,如果用人单位有以下“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12情形”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否则就不需要支付。
被辞的,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要支付补偿金,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前30天通知就不需要支付补偿金,没有提前通知的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作为代通金。
被辞的,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在劳动者没有过失的情况下无理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赔偿2倍的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参见以下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一、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3种情形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23种情形下,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1种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6、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7、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8、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9、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0、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2情形:
1、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依法裁减人员的;
6、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依法裁减人员的;
7、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8、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9、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
10、因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11、因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1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操作指引】用人单位在实践中需注意,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前提条件是解除劳动合同的动议系用人单位首先提出,如果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即劳动者主动要求辞职,此种情况下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不支付经济补偿。
二、经济补偿计算基数中工资的确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如何确定?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在计算经济补偿时,以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或基本工资作为计算基数,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这就必须理解“工资”的含义。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实践中劳动者的工资一般有基本工资、应发工资、实发工资之分。
基本工资通常是用人单位给劳动者设定的底薪,一般未包括加班工资、津贴、补贴、福利待遇等。
应发工资是指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按照法律规定应当获得的全部工资,包括了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等。
实发工资是劳动者每月实际拿到的工资,通常会被扣减一些费用,比如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所得税,扣伙食费、
房租费等,劳动者实际到手的金额通常会比应发工资少。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应当以劳动者的应发工资作为基数,而不是以基本工资、实发工资为基数。
基本工资仅仅是劳动者工资的一部分,显然不能作为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而实发工资并不能真实体现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比如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支付加班费、克扣
工资等违法行为都可导致实发工资低于劳动者实际的工资,显然也不能作为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