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合集下载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流域水系
(2)水量 黄河流域降水较少,蒸发量大→黄河水量较小、年径流量较小。
降水少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黄河流域水系
(3)汛期、枯水期
汛期短、有枯水期。
7—8月
济南
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黄河花园里水文站流量的年变化曲线
(4)结冰期
流域内1月平均气
温在0℃以下,有
结冰期。
水土保持治理、 加固黄河堤坝、
调水调沙、退 疏浚河道,炸毁
耕还林还草
冰坝
黄河的治 理与开发
概况
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流域面积 上、中、下游河段划分,主要支流 流经省区,地形区,温度带,干湿地区
上中游流速最快,水能资源丰富
水文特征 流量小,汛期短,有枯水期
有结冰期,有凌汛,含沙量大
塑造平原、提供水源、蕴藏水能资源
(1)分别说出黄河年平均流量和年平均含沙量的演变特点。 从上游、中游到下游黄河年平均流量的演变特点是:先减少,再
增加,后减少;平均含沙量的演变特点是:先逐渐上升,再急剧上升, 后逐渐降低。
任务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干流纵剖面及主要水文站观测数据
(2)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使河流含沙量急剧上升;下游因部分泥沙沉积, 使河流含沙量逐渐降低。上游少有支流汇入,加上生产生活用水的增加,河流流 量逐渐减少;中游有众多支流汇入,使河流流量增加;下游为“地上河”,无支 流汇入,因生产生活用水的增加,以及河水蒸发等原因,使河流流量减少。
0℃
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5)凌汛
黄河凌汛发生的时间
包头
初春或初冬。 凌汛发生条件

黄河的治理和开发

黄河的治理和开发

二、母亲河的奉献
1、提供灌溉水源,塑造了三个平原
宁夏平原水 稻产区集中,河 湖众多,被称为 “塞上江南”。
华北平原是中国 古代文化摇篮,亦为现 代经济发达地区之一。
河套平原降水稀 少,农业发达,被誉 为“塞上粮仓”。
二、母亲河的奉献
2、丰富的水能资源
三、母亲河的治理
自主学习: 课本p.51-53,查找黄河有哪些忧患?分别发生在 哪些河段?分析发生的原因?
“黄河兰州到利津段,每年输往下游的泥沙多达16亿吨!”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 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 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成为“地上河”。
三、母亲河的治理
忧患
1、含沙量大 2、地上河 3、洪涝
发生河段
中、下游
原因
中游水土流失
措施下游下游来自中游水土流失中游水土流失
4、荒漠化
5、凌汛
上游
上游、下游
气候干旱 草地退化
6、水污染
全线
初春
上游河段开冻较早,河水挟冰块而下,水势汹涌,往往 导致水位猛涨,形成凌汛。
.
纬度较低, 气温较高, 河水融化。
.
纬度较高, 气温较低, 河水结冰。
三、母亲河的治理
忧患
1、含沙量大 2、地上河 3、洪涝
发生河段
中、下游
原因
中游水土流失
措施
加强生态建设 加强生态建设 修建水利枢纽 加固大堤
下游
下游
中游水土流失
中游水土流失
4、荒漠化
5、凌汛
上游
上游、下游
6、水污染
全线
气候干旱 加强生态建设 草地退化 初春,从低纬度 炸冰 流向高纬度 生态农业 工农业生产 加大监管力度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知识点1黄河概况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海,是我国第________长河。

2.黄河流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宁夏回族自治区、______________、陕西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9个省级行政区域,干流呈宏大的“________〞字形。

3.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中、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跨黄河上、中游的省区是____________,跨黄河中、下游的省区是________。

知识点2黄河的奉献1.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

到了下游,黄河是________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2.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________之利。

3.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资源。

知识点3黄河的忧患1.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________,________严重。

2.中游:黄河中游流经________,支流________,土质________,植被________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________量最大的河流。

3.下游:黄河下游进入________平原,河道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床坡度变________,水流速度________,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_______。

于是,人们被迫不断________堤坝,黄河成为“__________〞。

知识点4黄河的治理1.上游:加强____________建立。

2.中游: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__________综合治理,修建大型__________。

3.下游:________黄河大堤。

老师详答【课堂在线】知识点1 1.巴颜喀拉渤二2.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几3.河口桃花峪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知识点2 1.宁夏河套华北 2.灌溉3.水能知识点3 1.退化荒漠化2.黄土高原较多疏松破坏含沙3.华北宽缓减慢抬高加高地上河知识点4 1.生态环境2.水土保持水利枢纽 3.加固第 1 页。

第三节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三节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D
12.读下图,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C.②河段有凌汛现象 D.③河段为地上河 A.黄河流域无结冰期 B.①河段水流平缓
13.根据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要求。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它注入的海域A是____。 (2)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中、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作图元素
立体部件化组合
数据库
作图元素
放一些财务数据或者市场份额(国内、国际)、产品归类、 组织结构之类的文字,反白字,加阴影。
T
AG
M
W
G
作图元素
产品示意图标,使用时标上名称。 (组网图不能使用产品实物图, 所以大家要善于运用此示意图标)
图1 图2


破冰
(1)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___游和___游。
当凌汛来临时,人们最经常采取的防治措施是____。

(2)上游的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变支__流_,较从少水,系蒸特发征旺及盛人类活动两方面分引析水其灌主溉要原因:① 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
桃花峪
3.黄河的开发
荒漠化 4.黄河的忧患主要表现在: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 ________严重;凌在汛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初春和初冬时节疏往松往形成_____;中游流经黄土七高八原,
由于土层____,降水多集中植在被___月份,多暴雨,_____破坏严重,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地区, 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形成“______”。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2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
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下图,完成3~4题。
3.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 C )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C.“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4.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A ) A.地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课前自主预习
5.黄河的忧患与治理措施。
河 段
忧患
上 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 荒漠化 严 游重
中 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多暴 游 雨, 水土流失 严重
下 “地上河”易决堤改道,形成涝灾;初春或 游 初冬时节,部分河段有 凌汛
治理措施
加强 生态环境 建设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加固 黄河大堤
课后巩固提升
7.对图中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C ) A.河段①水资源丰富 B.河段②支流稀少 C.河段③已成地上河 D.孟津是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 【解析】读图可知,河段①是黄河的上游,多峡谷,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河段②是黄河的中游, 流经黄土高原,支流众多,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河段③是黄河的下游,流经平原 地区,水流变缓,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桃花峪是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
读下图,完成5~6题。
5.该图所示景观,出现在 ( A ) A.黄河下游 B.黄河中游 C.黄河上游 D.小浪底水利枢纽 6.形成该图所示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D ) A.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B.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 C.内蒙古草原荒漠化严重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新知讲解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省洛阳 市孟津县与济源市之间,三门峡水 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阳 市,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 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 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 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
新知讲解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 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象征。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 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黄 河壶口瀑布声如雷鸣,气势壮观,它 以排山倒海的独特雄姿著称于世,是 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也是中国的 第二大瀑布。
新知讲解
(2)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

青海
宁 夏

四川
山 西
陕 西 河南
渤海
山东
新知讲解 (3)读图,说一说黄河的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河口




下游
桃花峪
新知讲解
(4)读图,说一说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藏原
内蒙古高原 黄 华北平原 土 高 原
新知讲解 (5)读图,找出黄河流经我国的干湿地区
几十米之多。黄河一天天长高,两岸的堤坝便一次次加高。一旦黄河决
堤,后果不堪设想。
新知讲解 (2)黄河在下游河段出现了什么现象? 地上河
新知讲解
“地上河”动画演示 水河 面床 面
悬河
地面
新知讲解
(3)黄河上游分布着大面积草场,过去是“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今这里有何变化?
通过对黄河上游甘肃段草地退化的现状和机理进行的系 统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环境脆弱、全球气候变化、过度放 牧、鼠害严重、草地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是导致黄河上游 甘肃段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该区 域草地退化的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贡献
忧患 与 治理
东海 第一,6300多千米
宜昌、湖口
岷江嘉陵江汉江乌江湘江赣江 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上游: 水能丰富(水能宝库) 中下游: 航运(黄金水道)
洪涝灾害 首要任务:防洪
渤海 第二长河
河 口 、 桃花峪
汾河、渭河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上 水能资源丰富 游灌溉(宁夏平原为塞上江南)
1、源流概况:我国的第二长河(母亲河)
(1)、黄河源头和注入的海洋
全长5464千米 ,从地图上就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渤海
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2)黄河流经的省区 ——9个省、自治区

青海
宁 兰州 夏

四川

渤海
西 济南山东 陕
西 河南
(3)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华 黄土高原 北
八年级地理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新课导入
读图自学
阅课本50页《黄河流域水系图》结合《中国政区图》、 《中国地形图》小组自学: 1、黄河发源于哪里?注入哪个海洋? 2、黄河上、中、下游是如何划分的?主要支流有哪些? 3、黄河干流流经哪些省区和地形区?
首要任务:防洪
上游:植树造林 中游:水土保持 下游:加固大堤 疏通河道 关键是治沙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早在两千年前,宁夏平原的 人们就揭开了引黄灌溉的历史。现在黄河两岸修建了许多引黄 工程,提供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河的水资源实行梯级开发, 已陆续建成了许多大型的水电站,促进了流域的经济的发展。

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 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探究: 1.黄河在上游、下游塑造了哪些平原? 2.黄河上中游蕴藏了丰富的什么资源?
修建了那些大型水电站?(图册 P24水资源开发图) 对桌交流展示。
导学提纲三 黄河忧患
• 小组合作完成P52活动题。 展示
2.上游河道迂回曲折,大部分流经青藏 高原上和气候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因素有修建水坝,砍伐森林等人类 活动。
第三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目标解读
目标一:记忆黄河的源流概况,如源头、注入 的海洋、流经省区和地形区等等
目标二:重点理解黄河“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目标三:黄河三个河段的问题、原因及措施
阅读发现
• 1.自读课文“黄河的治 理与开发”。圈划知识 点。
• 2.小组交流收获
导学提纲一 黄河概况
• 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P50)作答: 1.描出黄河干流,像什么字? 2.标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 3.黄河流经的省区(9个) 4.黄河主要支流,上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游的分界地。 5.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6.黄河流经的干湿地区。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这里夏季雨水集 中,尤其是暴雨冲刷黄土使河水变成滚 滚泥流
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泥沙大 量淤积在河床上,形成高出两岸的“地 上河”。
归纳
• 用图表归纳知识点 • 测评:课时练3、5、6、9、10
测2 评 3
1
4
56
形状

发源地注入的海洋 青藏高原的巴颜喀 拉山 渤海
流经省区
地形区 干湿区 主要支流 分界地
青海 甘肃 四川 宁夏 内蒙古 山西 陕西 河南 山东 青藏高原 内蒙古 黄土华北平原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
湟水洮河泾河渭河 汾河 河口桃花峪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案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案

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能够了解黄河的源头、支流、干流途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域,找到上中下游河段划分的起始点。

2.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地图、文字素材,完成学习任务,概括和理解黄河在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防治措施以及如何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2.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河流知识已经进行了两节课的学习,所以,本课时主要以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为主,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运用资料和已经掌握的地理读图技能、地理分析方法,掌握黄河的水文状况和各河段的开发、利用与治理。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开门见山教师:关于黄河的诗词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

(切换幻灯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学生:朗诵诗词。

教师:这句诗词描述的是黄河的哪个特征?学生回答预设:源头和入海口。

教师:回答得很贴切,我们首先来找一下诗句中的“天上”和“海”。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讲授新课──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和相关文字资料,了解黄河水文特征教师:(切换幻灯片)参阅黄河流域水系图和文字资料,在空白图上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阅读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回答预设:诗句中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海”指的是渤海。

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河口镇,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桃花峪。

黄河干流主要流经的地形区依次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第三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第三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忧患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 地上河—水灾 凌汛问题
治黄关键:治沙
黄河在流经 哪个地段后, 产生的泥沙最多? 这是为什么?
下游泥沙淤积,洪 水泛滥
3、黄河忧患与治理
1、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治沙根本措施 2、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洪水泛滥。 3、黄河上游:荒漠化严重 4、凌汛:上游、下游 5、缺水断流,水污染
搞好中游水土保 持(植树种草)
凌 汛
流量较小,季节 分配不均。 人类生活、工业 、农业用水增多 ,污染浪费严重 。
5464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湟水、洮河、汾河、渭河 青藏高原区、中温带、暖温带 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
上中下游划分
水文特征
河口 桃花峪
水量 小 ,径流量 小 ,有 结冰 期、 凌汛,含沙量 大 ,汛期 短 。
上游:源头→河口 上游气候区域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自然:气候干旱,降水少 原因: 人为:过度农垦、过度放牧等,植被破坏严重
长 江
唐古拉山
黄 河
巴颜喀拉山 渤 海 5464千米 河 口 桃花峪
东 海
6300千米 宜 昌 湖 口
上、中、下 游 的分界处
黄河的概况
发源地: 巴颜喀拉山 渤海 注入海: 分界城市: 河口和桃花峪 流经 干旱 、半干旱 和 半湿润 区(干湿地区)



黄河母亲
黄河的奉献
上游:荒漠化严重
人 水 和 谐
如何解 决?
全流域统一调控用水, 节约用水。合理调配上游工 农业用水、调整黄河的水价 、重点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 程。
降水少、水量小 、含沙量大、出 现凌汛
黄河的忧患(过)及治理
上游
荒漠化严重 ——还草还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第3课时xx的治理与开发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地形区。

2、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

3、掌握xx各河段的治理措施。

【学习重点】
掌握xx的基本情况,以及治理措施。

【学习难点】
知道xx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

【学习过程】
xx的治理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以下问题!
学法提示:读图分析
读课文内容和图2.41和图2.42完成:
1、在图中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

2、找出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界线河口、孟津,看它们都位于哪个省区。

3、找出xx流经的省区。

4、找出xx流经的地形区。

5、黄河流经哪个地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
6、地上河的分布河段、形成过程。

7、xx不同河段的问题与治理。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进行学习结果的交流
【合作探究】xx共同研讨解决:
1、分析xx的作用。

2、为什么xx水土流失严重?
3、讨论完成课本52页活动〝认识黄河的忧患〞。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学后质疑】你发现了哪些问题
【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双基训练:【一】选择题
1、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
C.河套xx和xx
D.xx
2、黄河断流现象出现的河段是〔〕A.上游B.中游C.下游D.中上游
3、以下河流中有凌汛发生的是〔〕A、珠江B、黄河C、长江D、淮河
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A、引黄淤灌B、加固黄河大堤C、全流域综合开发D、中游水土保持
5、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
C、xx
D、xx
【二】综合题
以下图是〝黄河水系略图〞,读后完成以下各题:
〔1〕填出图中数码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黄河发源地:________山;②注入海域:________海;黄河是我国第________长河;干流上、中游分界处③是________,中、下游分界处④是
________;位于黄河沿岸的城市⑤是________,⑥是________;主要支流⑦是________,⑧是________;
主要水电站⑨是________水电站。

〔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中游是黄河输入泥沙最大的河段,其形成的
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下游形成世界闻名的〝地上河〞,它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x下游为什么流域面积很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河下游有支流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6〕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