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表

合集下载

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表

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表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朝代更替表东汉(25—220)│┌————————————————————┐│↓│蜀(221—263)———→魏(220—265)吴(222—280)↓│西晋(265—316)←—————┘│┌————————————————————————————————┐│││││十六国(304—439)│││┌———————————————─———————————————┐││↓│││┌——————【成汉】(氐)【汉(前赵)】(匈奴)代(鲜卑)│││(304—347)(304—329)(338—376)│││↓││││后赵实现了北方地区的部分统一←—【后赵】(羯)→冉魏(汉)→【前燕】(鲜卑)│【前凉】(汉)││与前燕、前凉并存(319—351)(350—352)(337—370)│(320—376)││↓↓↓││———————│↓↓东晋(317—420)————→前秦于382年进驻西域实现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前秦】(氐)│↑ 383年淝水之战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351—394)│││││┌—————————————————————————————————┤│││││││└—西蜀(汉)【西凉】(汉)【后凉】(氐)西燕(鲜卑)│(405—413)(400—421)(386—403)(384—394)││││││┌—————————————┐││↓││↓↓│【北凉】(匈奴)【南凉】(鲜卑)【后秦】(羌)→东晋【后燕】(鲜卑)│(401—439)(397—414)(384—417)↑(384—409)│││││││││││┌—————┐││↓│││↓↓│【西秦】(鲜卑)【夏】(匈奴)【南燕】(鲜卑)【北燕】(鲜卑)├————┐│(385—431)(407—431)(389—410)(409—436)││↓↓↓↓││┌———————————————————————————————↓││↓宋(420—479)南(420—589)北(439—581)北魏(386—534)—→北魏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地区│││││││┌————————————┐↓││││齐(479—502)朝朝西魏(534—557)东魏(534—550)↓││↓↓梁(502—557)│└——北周(557—581)←—————北齐(550—557)↓││陈(557—589)→┴——————————┐│↓↓隋(581—618)注:①“↓、↑、←、→”表示该政权被谁所灭,“│”表示该政权由前一政权分裂而来。

(完整word版)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表

(完整word版)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表

(完满word 版)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表魏晋南北朝( 220 年— 589 年)朝代更替表东汉( 25—220)│ ┐┌ ————————————————————│ ↓ │蜀( 221— 263)———→ 魏( 220— 265)吴( 222— 280) ↓ │西晋( 265— 316) ←—————┘│┐┌ ————————————————————————————————│ │ ││ │ 十六国( 304— 439)│ ││┐│┌ ———————————————─——————————————— ││ ↓│ │┌——————【成汉】 (氐) 【汉(前赵)】(匈奴)代(鲜卑)│││( 304— 347)( 304— 329)( 338— 376)│ ││↓│ │ ││ 后赵实现了北方地区的部分一致 ←—【 后赵 】(羯)→ 冉魏(汉)→【前燕】 (鲜卑)│ 【前凉】(汉)││ 与前燕、前凉并存 ( 319— 351) ( 350—352) ( 337—370) │ ( 320— 376) ││↓ ↓ ↓││———————│↓↓东晋( 317— 420)————→ 前秦于 382 年进驻西域实现了北方地区的一致 ←————— 【前秦 】(氐)│↑383 年淝水之战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场面( 351— 394)││┌ —————————————————————————————————│││┤││ │ │ │ │ │└— 西蜀(汉) 【西凉】(汉) 【后凉】(氐) 西燕(鲜卑) │( 405— 413) ( 400— 421) ( 386— 403) ( 384— 394) │ │ │ ┐ ││ │ ┌ ————————————— ││ ↓ │ │ ↓ ↓ │【北凉】(匈奴) 【南凉】(鲜卑) 【后秦】(羌)→ 东晋 【后燕】(鲜卑) │ (401— 439) (397— 414) ( 384— 417) ↑ ( 384— 409)│ │ │ │ │ │││││ │ ┌ —————┐││↓ │ │ │↓ ↓ │【西秦】(鲜卑) 【夏】(匈奴) 【南燕】(鲜卑) 【北燕】(鲜卑) ├————┐ │(385— 431) (407— 431) ( 389— 410)(409— 436) │ │↓↓ ↓↓ ││┌———————————————————————————————↓ │ │↓宋( 420— 479) 南( 420— 589) 北( 439— 581)北魏 ( 386—534)—→ 北魏于 439 年重新一致北方地区│ │ ││ ┐│ │ │ ┌ ————————————↓ │ │ │ │齐( 479— 502) 朝 朝 西魏( 534— 557) 东魏( 534— 550)↓ │ │ ↓ ↓梁( 502— 557) │ └——北周( 557— 581)←—————北齐( 550— 557)↓ │ │陈( 557— 589)→┴——————————┐ │↓ ↓隋( 581—618)注:① “↓、↑、←、→”表示该政权被谁所灭, “│”表示该政权由前一政权分裂而来。

魏晋南北朝历史年表

魏晋南北朝历史年表

28年
452
29年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30年 宋刘劭太 初元年 宋孝武帝 刘骏孝建 2年 3年 大明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 宋前废帝 刘子业永 光元年 景和元年 宋明帝刘 彧太始元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泰豫元年 宋后废帝 刘昱元徽 2年 3年 4年
永安元年 成李雄 汉刘渊 建武元年 建兴元年 元熙元年 永兴元年 2年 2年 2年 3年 3年 3年 光熙元年 晏平元年 晋怀帝司 2年 4年 马炽永嘉 2年 3年 永凤元年 3年 4年 河瑞元年 汉刘聪光 4年 5年 兴元年 5年 玉衡元年 嘉平元年 6年 2年 2年 7年 晋愍帝司 3年 3年 马邺建兴 2年 3年 4年 晋元帝司 马睿建武 2年 大兴元年 2年 3年 4年 永昌元年 2年 晋明帝司 马绍太宁 2年 3年 4年 晋成帝司 马衍咸和 2年 3年 4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 9年 10年 11年 12年 13年 14年 15年 16年 17年 18年 19年 前凉张寔 永安元年 建元元年 2年 麟嘉元年 3年 4年 2年 刘桀汉昌 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 9年 10年 11年 12年 4年 5年 6年 张茂 永元元年 2年 3年 4年 张骏 太元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前赵刘曜 光初元年 后赵石勒 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 9年 太和元年 2年
李班玉衡 24年 李期 咸康元年 玉恒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 晋康帝司 马岳建元 2年 晋穆帝司 马聃永和 2年 3年 4年 5年
嘉宁元年
张重华永 乐元年 2年 3年 4年

魏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魏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魏晋南北朝大事年表220年------魏黄初元年∙正月﹐曹操死﹐子丕袭爵﹐嗣为丞相。

十月﹐曹丕称帝﹐是为魏文帝曹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汉亡。

建国号魏﹐都洛阳∙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九品中正制221年------蜀章武元年∙刘备称帝﹐是为汉昭烈帝刘备﹐国号汉﹐世称蜀﹐都成都﹐以诸葛亮为丞相。

刘备率兵东进﹐攻孙权∙孙权接受魏国封号﹐称吴王于武昌222年------蜀章武二年∙蜀军出峡﹐与吴陆逊军相持于夷陵﹐被火攻击溃﹐是为夷陵之战。

刘备败退白帝城223年------蜀章武三年∙刘备死﹐太子禅继位﹐是为蜀后主刘禅﹐诸葛亮辅政。

遣邓芝使吴修好﹐共抗曹军224年------魏黄初五年∙魏文帝攻吴﹐至广陵﹐临江而还225年------蜀建兴三年∙诸葛亮平南中226年------魏黄初七年吴黄武五年∙魏文帝死﹐子叡继位﹐是为魏明帝曹叡∙吴交州刺史吕岱遣朱应﹑康泰出使南海诸国。

227年------蜀建兴五年∙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上表请伐魏228年------蜀建兴六年∙诸葛亮兵出祁山攻魏﹐魏破蜀先锋马谡于街亭。

诸葛亮出散关攻陈仓﹐不克∙吴王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孙权﹐国号吴﹐迁都建业230年------吴黄龙二年∙吴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过海达夷洲231年------蜀建兴九年∙诸葛亮出祁山攻魏﹐造"木牛"运粮234年------蜀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由斜谷攻魏﹐屯五丈原﹐卒于军237年------吴嘉禾六年∙山越出山。

吴将诸葛恪经过三年围困﹐使十万山越出山﹐其中得甲士四万238年------魏景初二年∙司马懿攻辽东﹐杀公孙渊于襄平239年------魏景初三年∙魏明帝死﹐齐王芳即帝位﹐太尉司马懿﹑宗室曹爽辅政241年------魏正始二年∙魏邓艾兴淮南屯田﹐开渠三百余里﹐溉田两万顷249年------嘉平元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杀曹爽﹑何晏﹐遂专魏政251年------嘉平三年∙魏都督扬州诸军事王凌于淮南起兵反司马懿﹐兵败被擒自杀252年------吴太元二年∙孙权死﹐太子亮即位253年------建兴二年∙吴孙峻杀诸葛恪﹐任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专吴朝政∙魏司马师废曹芳﹐立高贵乡公曹髦255年------正元二年∙魏镇东将军毋丘俭在寿春起兵讨司马师﹐失败被杀257年------甘露二年∙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起兵讨司马昭﹐次年失败被杀258年------蜀景耀元年∙蜀宦官黄皓开始擅权258年------吴太平三年∙吴丞相孙綝废孙亮为会稽王﹐立孙休﹐是为吴景帝孙休﹐景帝杀孙綝260年------魏甘露五年∙曹髦率军讨司马昭失败被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是为魏元帝曹奂263年------景元四年∙司马昭命邓艾﹑钟会攻蜀﹐后主降﹐蜀亡264年------咸熙元年∙魏罢屯田官﹐诸典农官皆为郡守﹑县令264年------吴永安七年∙吴景帝死﹐孙皓立265年------晋泰始元年∙八月﹐司马昭死﹐子司马炎继相国﹑晋王位。

南北朝时间表

南北朝时间表

三国(魏)220年-265年曹丕洛阳三国(蜀)221年-263年刘备成都三国(吴)229年-280年孙权建业西晋265年-316年武帝(司马炎) 洛阳东晋317年-420年元帝(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304年-439年/ 洛邑附:五胡十六国(匈奴、鲜卑、羯胡、氐、羌)
前赵304~329 刘渊国号汉,刘曜改为赵,史称前赵。

成汉/前蜀304~347
后赵319~350
前凉324~376
前燕337~370
前秦351~394
后秦384~417
后燕384~409
西秦385~431
后凉386~403
南凉397~414
南燕398~410
西凉400~420
北凉401~439
夏407~431
北燕409~436
南朝
宋420年-479年刘裕建康齐427年-482年萧道成建康梁464年-549年萧衍建康陈557年-589年陈霸先建康北朝
北魏386年-534年拓跋圭平城→洛阳东魏534年-550年元善见(高欢立) 邺(今河北省临漳县)
西魏535年-557年元宝炬(宇文泰立) 长安
北齐550年-577年高洋邺
北周557年-581年宇文觉长安。

南北朝各朝代皇位更迭表

南北朝各朝代皇位更迭表

南北朝各朝代皇位更迭表《南北朝各朝代皇位更迭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北朝各朝代皇位更迭表(6页珍藏版)》请在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北朝【魏】鲜卑族拓跋氏在晋武帝时被赐代国封地,五胡乱华之后,前秦苻氏灭掉了代国,拓跋子孙流离到贺兰山一代。

后前秦国君苻坚妄图南渡,一举灭掉东晋,结果被东晋大将桓玄打的一败涂地,从此国力大衰。

不久后,苻坚的得力助手慕容垂(拓跋珪舅舅)拥兵自立,建立后燕,致使前秦渐渐亡国。

拓跋珪借此时机重建代国,同年又返回代国国都盛乐,改称魏王,建立北魏。

并趁慕容垂去世,其子孙争权之乱,灭掉了后燕。

拓跋珪为道武帝,在位23年,晚年服饵丹药,燥急异常,往往因怒杀人。

一日欲杀贺夫人,贺夫人向子绍求救,清河王子绍夜入弑珪。

拓跋嗣闻变入都,杀死贺氏及绍,乃即帝位,是为明元帝,在位15年,病死平城。

太子焘即位,是为2、太武帝,在位28年,军事上有所建树,先后灭掉了夏、北燕、北凉,北方地区几乎全部统一。

期间太子晃病死,魏主焘追谥为景穆太子,封晃之子濬jn(也写作浚)为高阳王。

魏正平二年春,魏主焘醉卧永安宫,为中常侍宗爱杀死,然后宗爱等人拥立拓跋焘第六子安南王拓跋余即位。

拓跋余整日沉湎酒色,不恤政事。

宗爱总握枢机,欲谋逆,置余死地。

未几,便另小黄门贾周等人刺死魏主拓跋余。

尚书陆丽、殿中尚书源贺、羽林郎刘尼等,迎立皇孙拓跋濬jn(也写作浚),是为文成帝,并除宗爱、贾周等人。

文成帝拓跋浚在位14年。

拓跋弘即位,年仅12岁,即献文帝。

当了五年皇帝已不耐烦,便禅位与五岁的太子拓跋宏,弘做了太上皇。

23岁时因诛死冯太后的3、情夫李奕,被冯太后食间鸠死。

拓跋宏当政期间改拓跋氏为元氏,迁都洛阳,学习汉族文化礼法,改革旧的风俗。

元宏(拓跋宏)在位29年,史称魏孝文帝,庙号高祖。

太子恪k16岁时即位,是为宣明帝,在位16年,并重归天。

其太子诩即位,尊谥先帝恪为先武皇帝,庙号世宗。

元诩在位13年,刚好19岁,因与胡太后有嫌,被胡太后鸠死。

两晋南北朝年表及地图

两晋南北朝年表及地图

301年
304年
316年 亡于前赵
317年
319年
329年
333年
347年
350年
351年
352年
370年
376年
383年
384年
385年
386年
394年
395年
397年
398年
400年
403年
407年
409年
410年
414年
417年
420年
421年
431年
437年
439年
479年
502年
534年
535年
589年
武王张轨 光文皇帝刘渊 武帝李雄 高祖石勒 灭前赵 文明帝慕容皝 武悼天王冉闵 350-352 惠武帝符洪 灭西晋 改国号为赵 (前赵) 亡于后赵 亡于东晋 亡于冉魏 灭冉魏 亡于前燕 灭前燕 亡于前秦
亡于前秦
灭前凉
淝水之战 济北王慕容泓 成帝慕容垂 泰武帝姚苌 懿武帝吕光 宣烈王乞伏国 仁 亡于后燕 灭西燕
266年 西晋 (216-316) 前凉【汉】 (301-376) 前赵【匈奴】 (304-329) 成汉【氐】 (304-347) 后赵【羯】 (319-351) 前燕【鲜卑】 (333-370) 冉魏 (350-352) 前秦【氐】 (350-394) 西燕【鲜卑】 (384-394) 后燕【鲜卑】 (384-407) 后秦【羌】 (384-417) 后凉【氐】 (386-403) 西秦【陕西鲜卑】 (385-431) 南凉【河西鲜卑】 (397-414) 北凉【匈奴】 (397-439) 南燕【鲜卑】 (398-410) 西凉【汉】 (400-421) 北燕【汉】 (407-437) 胡夏【匈奴铁弗】 (407-431) 北魏【鲜卑】 (386-534) 东魏【鲜卑】 (534-550) 西魏【鲜卑】 (535-557) 北齐 (550-577) 北周 (557-581) 隋 (581-618) 东晋 (317-420)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武帝司马炎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的时间和朝代的顺序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的时间和朝代的顺序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的时间和朝代的顺序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期。

这个时期可分为西晋时期、东晋时期、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

另外位于中国南部,全数定都在建康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具体更替顺序如下:1、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

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

但晋武帝死后不久,宗室之间爆发“八王之乱”,曹魏以来入徙塞内的游牧民族也乘机起兵称帝,全国又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2、公元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占有今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建都于建康,史称东晋。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改国号为宋,东晋亡。

东晋共历十一帝、104年。

魏晋南北朝两晋共历十五帝,156年。

3、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

1)宋乃刘裕于公元420年夺取东晋政权后所建立,国号曰宋,建都建康,因皇室姓刘,故史称刘宋。

公元479年为萧道成所篡,共历八帝、60年。

2)齐,公元479年萧道成所建,国号曰齐,建都建康,为了与北朝的北齐加以区别,史称“南齐”,也因皇室姓萧而称“萧齐”。

公元502年为萧衍所篡,共历七帝、24年。

3)梁,公元502年萧衍所建,国号曰梁,建都建康,皇室姓萧,故称萧梁。

公元557年为陈霸先所夺,共历八帝、56年。

4)陈,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

589年为隋所灭,共历五帝、33年。

4、北朝主要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

1)北魏,拓跋圭在公元398年建都于平城,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

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南大致以淮河、秦岭为界,与南方的刘宋对峙。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

从拓跋圭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共历十七帝、171年,是所有魏晋南北朝王国中立国最长久者。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总的历史更替:三国:公元220—280年西晋:公元266—316年十六国:公元316—439年东晋:公元317—420年北朝:公元439—581年南朝:公元420—589年隋朝:公元581—618年详细的历史更替:公元220年,曹操死,曹丕洛阳称帝,国号魏。

东汉灭亡,进入三国时期。

(在北方地区)公元221年,刘备成都称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

(在四川云贵地区)公元229年,孙权建业称帝,国号吴。

(在长江中下游的以南地区)三国鼎立正式形成。

公元263年,曹魏大将钟会、邓艾攻蜀,蜀灭亡。

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魏灭亡。

建立西晋。

公元280年,西晋大将杜预、王浚等伐吴,吴灭亡。

西晋统一南北。

三国割据的状态正式崩溃,西晋开始短暂的统一。

公元301年,氏族人李特率流兵起义。

公元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

公元311年,匈奴贵族与羯族等联军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

公元316年,匈奴刘曜攻占长安,俘虏晋憨帝,西晋亡。

北方地区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乱割据,先后出现了十六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

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入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东晋公元386年,建立北魏。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北方开始进入北朝时期。

公元534年,鲜卑人宇文泰拥立北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建都长安。

公元534年,鲜卑化汉人高欢拥立北魏孝文帝年仅十一岁的曾孙元善见为孝静帝,史称东魏,建都邺城。

公元550年,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建都邺城。

公元557年,由宇文泰建立北周,建都长安。

(公元439—581年北方为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刘裕灭东晋后,建都建康,国号宋,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南朝时期。

公元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国号齐,建都建康。

公元502年,萧衍发兵夺取了皇位,建立了梁朝,建都建康。

公元557年,陈霸先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陈,建都建康。

(完整word版)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表

(完整word版)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表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朝代更替表东汉(25—220)│┌————————————————————┐│↓│蜀(221—263)———→魏(220—265)吴(222—280)↓│西晋(265—316)←—————┘│┌————————————————————————————————┐│││││十六国(304—439)│││┌———————————————─———————————————┐││↓│││┌——————【成汉】(氐)【汉(前赵)】(匈奴)代(鲜卑)│││(304—347)(304—329)(338—376)│││↓││││后赵实现了北方地区的部分统一←—【后赵】(羯)→冉魏(汉)→【前燕】(鲜卑)│【前凉】(汉)││与前燕、前凉并存(319—351)(350—352)(337—370)│(320—376)││↓↓↓││———————│↓↓东晋(317—420)————→前秦于382年进驻西域实现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前秦】(氐)│↑383年淝水之战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351—394)│││││┌—————————————————————————————————┤│││││││└—西蜀(汉)【西凉】(汉)【后凉】(氐)西燕(鲜卑)│(405—413)(400—421)(386—403)(384—394)││││││┌—————————————┐││↓││↓↓│【北凉】(匈奴)【南凉】(鲜卑)【后秦】(羌)→东晋【后燕】(鲜卑)│(401—439)(397—414)(384—417)↑(384—409)│││││││││││┌—————┐││↓│││↓↓│【西秦】(鲜卑)【夏】(匈奴)【南燕】(鲜卑)【北燕】(鲜卑)├————┐│(385—431)(407—431)(389—410)(409—436)││↓↓↓↓││┌———————————————————————————————↓││↓宋(420—479)南(420—589)北(439—581)北魏(386—534)—→北魏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地区│││││││┌————————————┐↓││││齐(479—502)朝朝西魏(534—557)东魏(534—550)↓││↓↓梁(502—557)│└——北周(557—581)←—————北齐(550—557)↓││陈(557—589)→┴——————————┐│↓↓隋(581—618)注:①“↓、↑、←、→”表示该政权被谁所灭,“│”表示该政权由前一政权分裂而来。

南北朝更替表

南北朝更替表

南北朝更替表南北朝更替表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的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420年-589年)指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439年-581年)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南朝为汉族政权东晋的延续,北朝承继五胡十六国,为胡汉融合的朝代。

刘宋(420—479年)—刘裕(东晋北府军将领,403年始,败桓玄,灭南燕、西蜀、后秦,降仇池,420年废晋恭帝自立,国号宋)—少帝刘义符(为托孤大臣废杀)—宋文帝刘义隆(刘裕第三子)—刘劭(与始兴王刘浚弑父继位)—刘骏(刘义隆次子弑父继位)—前废帝刘子业(太子)—宋明帝刘彧(刘骏异母弟弑君称帝)—刘昱(为右卫将军萧道成所弑)—宋顺帝刘准(刘昱弟)——萧道成(废刘准自立为帝)479年刘宋灭亡。

齐(479—502年)—齐高帝萧道成—齐武帝萧赜—废帝萧昭业—萧昭文—齐明帝萧鸾(齐高帝萧道成之侄,废帝自立尽杀高帝与武帝的子孙)—炀帝萧宝卷(萧鸾次子)—和帝宝融(宝卷弟,501年萧懿之弟萧衍宣布举兵,在江陵立宝卷弟宝融为帝,萧衍攻入建康,齐帝宝卷被将军王珍国所杀。

次年萧衍篡位,国号大梁,史称梁武帝)502年萧齐亡。

梁(502-557年)—梁武帝萧衍(侯景之乱,被囚饿死)—临贺王萧正德(梁武帝萧衍之侄,侯景攻至台城,包围梁武帝,548年拥立萧正德为皇帝,549年台城被攻陷之后,萧正德便被侯景废为侍中、大司马,后被侯景便矫诏杀害)——简文帝萧纲(萧衍第三子,为侯景所害)—豫章王萧栋(萧统之孙。

551年,侯景废简文帝之后,立萧栋为帝,四个月后侯景废萧栋为淮阴王并自立为汉皇帝,之后被梁元帝派人将其沉入水中杀害)—武陵王萧纪(萧衍第八子,梁元帝萧绎之弟。

梁武帝死后,萧纪在世子萧圆照的提议下,于552年于成都即帝位,后被梁元帝的部将樊猛所俘杀)—元帝萧绎(萧衍第七子,后投降西魏)—梁宣帝萧詧(萧统第三子,554年西魏攻打江陵,梁元帝开门投降,被萧詧以土袋闷死。

魏晋南北朝300年乱世!

魏晋南北朝300年乱世!

魏晋南北朝300年乱世!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顺序如图:想要理清顺序,并不困难。

我来详细解说一下,记住标蓝的字体就行了: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撕胯大战开始了,这就是魏、蜀、吴。

结果大家都知道,曹操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的摸,赢了。

这就是魏。

结果魏国被大臣司马昭和他的儿子司马炎给干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篡权。

这就是司马氏组建的优秀政府——西晋。

稳定而又统一。

和谐而又美好。

安静而又卓越。

有的同学问,真的么?我就随口一说。

当然不是。

晋武帝司马炎死了,即位的就是问大臣“老百姓吃不上饭,为什么不吃肉糜”的晋惠帝。

很明显,智商有问题。

这家伙当皇帝,不被人玩儿都难。

是的,晋惠帝让人当傀儡了,把持朝政的正是他的媳妇——贾南风。

结果发生了八王之乱。

五胡趁虚而入,中原混战,衣冠南渡。

西晋的臣民跑江南去了,建了个新都,这就是东晋。

呶,这就是南北朝的雏形啦。

划江而治。

南朝一直稳定。

北朝是一群夷狄。

说好听的,叫衣冠南渡,说难听的,就是让狗撵的。

南朝的顺序是:东晋-宋-齐-梁-陈北朝可就麻烦了。

下面重点讲一下北朝的混乱局面。

衣冠南渡,霸道地占有北方的是五胡。

各种大屠杀,随手就屠杀几十万百姓,比牲口都不如。

史称五胡乱华。

的确是有能力跑的都跑南边去了,留下没能力跑的在北方受苦。

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胡夏、冉魏、翟魏、西燕等等……你也用不着记五胡十六国的顺序,太乱太麻烦。

总之,不久后就被北魏统一了。

北魏内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东魏被北齐篡了。

西魏被北周篡了。

最终,北周一统北方。

安定、和谐、美丽。

很厉害。

然后呢?然后北周有个功臣,随国公、大司空,名叫杨忠。

你没听说过他,但你听说过他的儿子。

他的儿子叫杨坚。

杨坚的老婆是独孤皇后,独孤皇后是鲜卑贵族。

杨坚篡权闹了革命,这就是隋。

因为他觉得“随”这个字太随便了,改成“隋”。

隋朝建立的时候,陈朝还没灭呢。

杨坚同志的首要任务就是灭陈。

中国各朝代更替顺序图谱(高清大图)

中国各朝代更替顺序图谱(高清大图)

中国各朝代更替顺序图谱(⾼清⼤图)纵观中国历史,朝代更迭相对⽐较频繁,按正史记载,主线基本如下:总脉络夏朝—(鸣条之战)—>商朝—(牧野之战/武王伐纣)—>西周—(烽⽕戏诸侯)—>春秋—(三家分晋)—>战国—(秦灭六国)—>秦朝—(刘邦占咸阳)—>西汉—(刘秀称帝)—>东汉—(曹丕篡东汉)—>三国—(司马炎篡曹魏)—>西晋—(⼋王之乱)—>东晋—(刘裕代晋⾃⽴)—>南北朝—(杨坚受禅代周称帝)—>隋朝—(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唐朝—(梁王朱温篡唐建⽴后梁)—>五代⼗国—(赵匡胤陈桥兵变)—>北宋—(靖康之耻,宋室南迁)—>南宋—(崖⼭海战)—>元朝—(朱元璋称帝)—>明朝—(⼭海关⼤战,清军⼊关)—>清朝;各朝代特点商朝:好⿁神,屠戮⼈命;西周:地⽅离⼼,内外勾结,亡于少民;东周:中央式微,群雄并起,礼崩乐坏;秦朝:刚者易折,使民⽜马,以暴制暴;西汉:任⼈唯亲,阉党当道,皇帝荒淫;东汉:阉戚相争,豪强崛起,皇帝受制;三国魏:皇族内讧,托孤庸⾂奸⾂;三国蜀:穷⼭恶⽔,兵少将寡,决战皆败;三国吴:⼠族欺皇,国⼒有限,蜀亡失助;西晋:清谈误国,宗室残杀,压迫少民;东晋:门阀败落,皇权衰弱,取⽽代之;五胡⼗六国:种族相残,以杀⽌杀,⾎型⿊暗;南北朝:将领权重,君王昏暴,李代桃僵;隋朝:好⼤喜功,不惜民⼒,官逼民反;唐朝: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皇帝昏庸;北宋:重⽂轻武,岁币买安,缺少马场;南宋:偏安⼀隅,猜忌⼤将,奸⾂当道;辽⾦:民族压迫,腐化堕落,腹背受敌;西夏:国⼒弱⼩,⼟地贫瘠,逞强好胜;元朝:不通教化,视民为奴,军备松弛;明朝:体制问题,党宦相争,天灾⼈祸;清朝:闭关锁国,内忧外患。

中国各朝代更替顺序图谱以下是部分截图,由于移动端限制,⽆法上传完整版⾼清⼤图,在完整版本的图中,详细标注出了每个朝代的年份、同时期相并⽴的朝代或诸侯,以及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事件,如需,请留⾔,公诸同好。

魏晋南北朝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的时间和朝代的顺序

魏晋南北朝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的时间和朝代的顺序

魏晋南北朝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的时间和朝代的顺序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

这个时期可分为西晋时期、东晋时期、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

另外位于中国南部,全部建都在建康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具体更替顺序如下:1、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

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

但晋武帝死后不久,宗室之间爆发“八王之乱”,曹魏以来入徙塞内的游牧民族也乘机起兵称帝,全国又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2、公元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占有今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建都于建康,史称东晋。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改国号为宋,东晋亡。

东晋共历十一帝、104年。

魏晋南北朝两晋共历十五帝,156年。

3、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

1)宋乃刘裕于公元420年夺取东晋政权后所建立,国号曰宋,建都建康,因皇室姓刘,故史称刘宋。

公元479年为萧道成所篡,共历八帝、60年。

2)齐,公元479年萧道成所建,国号曰齐,建都建康,为了与北朝的北齐加以区别,史称“南齐”,也因皇室姓萧而称“萧齐”。

公元502年为萧衍所篡,共历七帝、24年。

3)梁,公元502年萧衍所建,国号曰梁,建都建康,皇室姓萧,故称萧梁。

公元557年为陈霸先所夺,共历八帝、56年。

4)陈,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

589年为隋所灭,共历五帝、33年。

4、北朝主要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

1)北魏,拓跋圭在公元398年建都于平城,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

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南大致以淮河、秦岭为界,与南方的刘宋对峙。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年表对照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年表对照

402年
403年
404年 405年 406年 407年慕容云 在冯跋的拥戴 下即天王位, 恢复了高姓, 惠懿帝 改元正始。慕 高云 容熙就被人抓 407-409 住,送给了高 云,当天就被 高云杀死,后 燕灭亡于北燕 文成帝 冯跋 409-430
407年
武烈帝赫 连勃407425
408年 409年 410年 411年 412年 文昭王乞 伏炽磐 412-428 明元皇帝拓跋嗣 409-424
第 5 页,共 10 页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年表对照
北魏 晋朝东晋西晋, 西魏北周隋 宋齐梁陈 东魏北齐 413年 414年,西 秦军袭击 南凉首都 乐都,秃 发褥檀投 降西秦南 凉王国灭 亡于西秦 。 后主姚泓 416-417 417年晋军 攻克长 安,姚泓 出降,后 秦帝国灭 亡于晋 汉赵前赵【 匈奴】 后赵【羯 前秦【氐 成汉 】 族】 前凉 前燕【鲜 后秦【羌 后燕【鲜卑族 北燕【 卑族】 族】 】 汉】 西秦【陕 西燕【鲜 后凉【氐 西鲜卑人 卑族】 族】 】 南凉【河 胡夏【匈 北凉【匈 西鲜卑首 奴铁弗部 奴】 领】 】
第 8 页,共 10 页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年表对照
北魏 晋朝东晋西晋, 西魏北周隋 宋齐梁陈 东魏北齐 元钊528 528年 孝庄帝元子攸 528-530 529年 北魏长广王元晔 530年 530-532 531年 孝武帝元修532532年 535 533年 北魏于534年分 534年 裂成东魏及西魏 后灭亡。 西魏535-556 535年 文皇帝元宝炬 535-551 简文皇帝萧纲 549年 549年~551年 汉赵前赵【 匈奴】 后赵【羯 前秦【氐 成汉 】 族】 前凉 前燕【鲜 后秦【羌 后燕【鲜卑族 北燕【 卑族】 族】 】 汉】 西秦【陕 西燕【鲜 后凉【氐 西鲜卑人 卑族】 族】 】 南凉【河 胡夏【匈 北凉【匈 西鲜卑首 奴铁弗部 奴】 领】 】

南北朝更替表

南北朝更替表

南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56年)是在东晋后形成的纷乱局面,南方刘裕废东晋恭帝自立,建立南朝*宋,后又有齐,梁,陈更替。

北方自西晋被灭后,一直是有前赵,前秦等交替割据,到南北朝时,是北朝*魏,北朝*齐,北朝*周等国。

后经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才结束了长达近300年的纷乱局面。

北朝-魏(386-534)1,道武帝拓拔珪(371-409)386年丙戌年即位,年号(登国11),396年丙申年一月改元(皇始3),398年戊戌年十二月改元(天兴7),404年甲辰年十月改元(天赐6),在位23年,道武帝拓拔珪,鲜卑族人。

383年,前秦经淝水之战后,国力日弱,386年16岁的拓拔珪复国,称代王,同年改称“魏”,史称“北魏”,死于409年,时年39岁。

2,明元帝拓拔嗣(392-423)409年己酉年十月即位,年号(永兴5),414年甲寅年改元(神瑞3),416年丙辰年四月改元(泰常8),在位15年,明元帝拓拔嗣,道武帝长子,死于423年,时年32岁。

3,太武帝拓拔焘(408-452)423年即位,424年甲子年年号(始光5),428年戊辰年二月改元(神嘉4),432年壬申年改元(延和3),435年乙亥年改元(太延6),440年庚辰年六月改元(太平真君12),451年辛卯年六月改元正平2),在位28年,太武帝拓拔焘,明元帝长子,即位后先后消灭大夏,北燕,北凉,大大增强北魏国力,统一了北方。

但在与南朝*宋的战争中大败,452年,太武帝死,时年45岁。

4,南安王拓拔余 452年壬辰年三月即位,年号(永平1),在位8个月,南安王拓拔余,太武帝子,在位8个月被杀。

5,文成帝拓拔浚(440-465)452年壬辰年十月即位,年号(兴安3),454年甲午年七月改元(兴光2),455年乙未年六月改元太安5),460年庚子年改元(和平6),在位14年,文成帝拓拔浚,太武帝嫡孙,他在位时北魏国力开始下降。

死于465年,时年26岁。

6,献文帝拓拔弘(454-476)465年即位,466年丙午年年号(天安2),467年丁未年八月改元(皇兴5),在位7年,献文帝拓拔弘,文成帝长子,即位时14岁。

中国历史年表·两晋南北朝

中国历史年表·两晋南北朝
丙戌(二)
386
中帝(慕容顗)
建明(1)
丙戌(三)
386
文帝(-望,又名瑶)
建平(1)
丙戌(三)
386
代帝(-忠)
建武(1)
丙戌(三)
386
河东王(-永)
中兴(9)
丙戌(十)
386
陇西部[乞伏氏](265-385)
乞伏祐邻
乙酉
265
乞伏结权
乞伏利那
乞伏祁埿
乞伏述延
乞伏傉大寒
乞伏司繁
(47)
己丑
329
辛丑(八)
401
建始(1)
丁未
407
南燕[慕容氏](398-410) *
世祖献武帝(慕容德)
燕平(2)
戊戌(二)
398
建平(6)
庚子
400
末帝(-超)
太上(6)
乙巳(十一)
405
西燕[慕容氏](384-394)
济北王(慕容泓)
燕兴(1)
甲申(四)
384
威帝(-冲)
更始(2)
乙酉
385
成祖(段随)
昌平(1)
燕元(3)
甲申
384
建兴(11)
丙戌(二)
386
烈祖惠愍帝(-宝)
永康(2)
丙申(四)
396
开封公(-详)
建始(1)
丁酉(五)
397
赵王(-麟)
延平(1)
丁酉(七)
397
昌黎王(兰汗)
青龙(1)
戊戌(四)
398
中宗昭武帝(慕容盛)
建平(1)
戊戌(十)
398
长乐(3)
己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朝代更替表
东汉(25—220)

┌————————————————————┐
│↓│
蜀(221—263)———→魏(220—265)吴(222—280)
↓│
西晋(265—316)←—————┘

┌————————————————————————————————┐
│││
││十六国(304—439)
│││
┌———————————————─———————————————┐││↓││
│┌——————【成汉】(氐)【汉(前赵)】(匈奴)代(鲜卑)│
││(304—347)(304—329)(338—376)│
││↓││
││后赵实现了北方地区的部分统一←—【后赵】(羯)→冉魏(汉)→【前燕】(鲜卑)│【前凉】(汉)││与前燕、前凉并存(319—351)(350—352)(337—370)│(320—376)
││↓↓↓
││———————
│↓↓
东晋(317—420)————→前秦于382年进驻西域实现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前秦】(氐)│↑383年淝水之战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351—394)
│││
││┌—————————————————————————————————┤
││││││
│└—西蜀(汉)【西凉】(汉)【后凉】(氐)西燕(鲜卑)
│(405—413)(400—421)(386—403)(384—394)
││││
││┌—————————————┐│
│↓││↓↓
│【北凉】(匈奴)【南凉】(鲜卑)【后秦】(羌)→东晋【后燕】(鲜卑)
│(401—439)(397—414)(384—417)↑(384—409)
││││││
│││││┌—————┐
││↓│││↓
↓│【西秦】(鲜卑)【夏】(匈奴)【南燕】(鲜卑)【北燕】(鲜卑)├————┐│(385—431)(407—431)(389—410)(409—436)
││↓↓↓↓
││┌———————————————————————————————
↓││↓
宋(420—479)南(420—589)北(439—581)北魏(386—534)—→北魏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地区││││
│││┌————————————┐
↓││││
齐(479—502)朝朝西魏(534—557)东魏(534—550)
↓││↓↓
梁(502—557)│└——北周(557—581)←—————北齐(550—557)
↓││
陈(557—589)→┴——————————┐│
↓↓
隋(581—618)
注:
①“↓、↑、←、→”表示该政权被谁所灭,“│”表示该政权由前一政权分裂而来。

②“【】”是《十六国春秋》中提到的十六个少数民族政权,十六国时期政权并不仅此十六个。

③“()”括号内表示政权的建立民族及其存在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