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痛苦时邂逅自己的心灵家园《赤壁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 最新

合集下载

破茧成蝶,人生突围——《我与地坛》《赤壁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群文阅读设计

破茧成蝶,人生突围——《我与地坛》《赤壁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群文阅读设计

任务群教学一、教学背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语文教学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语文阅读活动的开展实现了从单篇、群文到整本书阅读的层递变化,核心是强调群文阅读与大单元设计。

在当前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背景下,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群文阅读愈发受到关注和重视。

群文阅读是新课程改革当中具有转折性、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活动,其立足议题本身,在此基础上选择三篇或者三篇以上的文章,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对所选文章内容展开阅读。

群文阅读既可以是几篇现成诗文的组合,也可以是一位诗人几篇诗文的再挖掘、再补充、再发现。

相较于单篇阅读来讲,群文阅读不仅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还能够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开阔阅读视野。

与此同时,和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相比较,群文阅读更加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质疑和总结,引领学生在对不同文章内容的比较、分析当中促进自身阅读思辨能力的发展。

基于此,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作为切入点设计和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提升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

下面以“破茧成蝶,人生突围”为主题,围绕《我与地坛》《赤壁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篇文章展开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并且对前两个课时具体教学过程进行了论述,以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同时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感受到面对超越个体本身的苦难和挫折时要学会对生命背后的价值展开深入探究,从而感悟生命的本质以及珍贵,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材分析本次群文阅读教学选择了三篇文章,其中《我与地坛》《赤壁赋》选自高一上册第七单元,《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自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围绕上述三篇文章,以“破茧成蝶,人生突围”构建“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当中能够更为深入地感知文章的语言、形象以及所表达的情感,以此促进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尝试展开迁移写作,夯实表达交流能力的同时感悟文章背后生命的思考和面对苦难的乐观心态,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实现对真、善、美的追求。

《我与地坛》《赤壁赋》联读PPT

《我与地坛》《赤壁赋》联读PPT
任务一:按下列表格,制作人物简介。
人物 人 简介 史铁生 苏轼
一、为何突围 ——同是天涯沦落人,凤凰浴火得涅槃
任务一:按下列表格,制作人物简介。
人物 人人生挫折 史铁生 因高位截瘫,找不到工作,
找不到去路。(21岁)
苏轼 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壮志难酬。(45岁)
二、如何突围 ——情景两相映,悟理释悲怀
生命的突围 ——《我与地坛·一》和《赤壁赋》联读
学 习 目 标 1、欣赏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体会作者
在景物描写中融合的内心世界。
2、抓住作品写景、抒情、说理完美结合的
特点,感悟作者是人生思考。
一、为何突围 ——同是天涯沦落人,凤凰浴火方涅槃
二、如何突围 ——情景两相映,悟理释悲怀
一、为何突围 ——同是天涯沦落人,凤凰浴火方涅槃
未尝往、莫 不必羡慕 消长
任务三: 今天,史铁生和苏轼穿越时空,偶遇了。
1、已在地坛中获得自我救赎的史铁生, 会对被贬谪的苏轼说什么呢?
2、已在赤壁中实现生命突围的苏轼, 会对仍迷茫、徘徊的史铁生说些什么?
作业:
青春期的你,有没有在自然中寻找过人生 困境的“突围”?请大家以“敬畏生命·热爱 生活”为话题,分享下你是如何实现人生向阳 而生的经历吧。(字数800字以上)
谢谢大家!
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 生机盎然 草木
落日、雨燕、孩子的脚印、古柏、 生命气息 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落叶
情感
失落、悲伤
发现生命的美丽,重拾 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参悟一切生命的生生不 息,积极面对人生
《赤壁赋》 景物
第1段
明月、清风、长江
第4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江水、明月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三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分析三篇文章的文学手法和语言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都的秋》:了解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探讨故都秋天的特色和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2. 《荷塘月色》:掌握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特点,解读文章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验荷塘月色带来的宁静和作者内心的矛盾情感。

3. 《我与地坛》:了解作者史铁生的创作背景,分析文章中的自我反思和人生感悟,探讨地坛对作者成长的影响和启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发现三篇文章的异同点。

3. 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三篇文章的作者和背景。

2. 学生自读三篇文章,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和情感。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4. 教师引导讨论,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5. 比较分析三篇文章的文学手法和语言特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提问、讨论和分享。

3.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问题回答和分析表达。

六、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作者郁达夫、朱自清、史铁生的相关介绍和分析文章。

3. 多媒体资源:相关景物和时代背景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文学手法和语言特点。

2. 教学难点: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景物描写的深层含义。

八、教学过程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故都、荷塘、地坛的兴趣,激发阅读欲望。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文章,感知文本内容,记录关键信息。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提出疑问。

4. 教师引导: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生活智慧和人生感悟。

二、教学内容1. 《故都的秋》:郁达夫对北京秋天的描绘,以及他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 《荷塘月色》:朱自清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我与地坛》:史铁生对地坛的描写,以及他与地坛的情感联系,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群文阅读,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生活智慧和人生感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分析不同作者的写作特点和情感表达。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五、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三位作者和他们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三篇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和大意。

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问题。

4. 分析:对比分析三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情感表达。

5. 总结: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生活智慧和人生感悟。

6.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时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的读后感作业,了解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提问和回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评估他们的思考过程。

七、扩展活动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自然景色,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 邀请一位作家或诗人来校园进行讲座,让学生与作家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作心得和经历。

3. 举办一次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朗诵,展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分析《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三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发现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提高综合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都的秋》作者林徽因,通过对北京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以荷塘月色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3. 《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讲述了作者与地坛公园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群文阅读,理解并分析三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提高综合阅读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对比阅读三篇文章,发现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分析文章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三篇文章的作者和背景,引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

2. 阅读与分析:《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三篇文章分组阅读,要求学生找出每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对比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发现三篇文章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总结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文学鉴赏:分析文章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之美。

5. 分享与展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进行分享和展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群文阅读的收获,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三篇文章主题和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对比讨论中是否能发现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3. 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选择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教案(统编版必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教案(统编版必

理解富有哲理的语句时要从表层意义、句内 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句外 意义(言外之意)等角度理解。
任务五:品味再现散文之美
1.每个人对“美”有自己的见解与感受,请你阅读《故都的秋》、《荷塘 月色》、《我与地坛(节选)》,选择其中优美的片段吟诵,记忆。
2.仿写一个景物片段,体现自己当时的心境。 (提示)你走过的路,跨过的桥,穿越的山河,可曾封存着你美好/忧 伤的记忆?而记忆深处,哪里是你心中的一方净土?一间教室?一片 操场?还是身边一个宁静清美的地方?请你描绘出你心中的一方净土 ,并朗读给观众听。
任务四: 表达美的技巧
对比《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 在写景方面各有何特色?
《故都的秋》所写之景富有生活气息,多是直观之景,从五幅图中可以看 出。如“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几根疏疏 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等景物,再如秋雨图的对话,秋果图的描绘,都贴 近生活。即使如秋蕊图中的描绘,也在诗情画意中不忘加入尘世的丝丝扫帚 纹。
示例:我心灵的一方净土在家乡连队平房的屋顶上,那里 有我儿时最童真的回忆。房屋周围是田田的棉花地和轻柔的拂 柳。春天,我和露露会去屋顶,感受麻雀叽叽喳喳的在柳枝间 雀跃,歌唱着春的喜悦;夏日的屋顶,晚风习习,听着蟾蜍的 悄悄话,数着繁星点点;秋天的屋顶,看到的是片片白云在地 面铺展;冬天,我们在屋顶盖起白雪的小房子,开心的说着“永 远做邻居”的誓言。现在,记忆是别人的现在,而我除了回忆, 什么也没有了……
《荷塘月色》主要是借景抒情。紧扣文眼“心里颇不宁静”通过三幅 美丽的画徐徐展现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当然结尾还借用《 采莲曲》《西洲曲》,在精神王国里幻化出一个自由美好的世界,与 现实对比,反衬自己内心的不宁静。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同城异景,心之桃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第七单元是部编本教材中唯一一个散文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写作”,单元主题是“自然情怀”。

本单元都是写景抒情的经典散文,其中前三篇是现当代散文。

《故都的秋》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反映了作者对物哀之美的审美旨趣;《荷塘月色》则是通过描写月下荷塘的朦胧幽美写出了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我与地坛》通过描写地坛的景色变化,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充满哲理意味。

选入本单元教材的《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及《我与地坛》都是景物描写精彩、意蕴深厚、语言优美的名家名作。

三篇散文选取的是同一座城市里的景物,却呈现出各具特色、摇曳多姿的美,可谓是同中有异。

教师要整合文章并找到关联点,异中求同,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获得情感的共鸣和哲理的体悟,进而丰厚自己的人生经验。

【学情分析】第七单元对应高中语文2017年新课标“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

本任务群的教学目标是“旨在引导学生阅读散文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之前都接触过写景抒情散文,因此具备初步鉴赏的能力,但是第七单元的课文,相比初中,难度提升,尤其是在思想上以及对人生、社会的体会上更有深度,因此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深入文本进行探究。

从整体进度来看,学生还没有开始学第七单元,也就是这堂课是第七单元的第一节课,因此不能盲目拔高,必须兼顾学生基础。

【学习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三篇散文中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之美,并运用在写景作文中。

2.思维发展于提升:把握三篇散文中的写景画面及特点,学会分析“景”与“情”的关系。

3.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材地位】《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14、15课的课文,皆为现当代散文名篇,内容上以写景抒情为主,兼及叙事和议论。

郁达夫《故都的秋》描写故都北平的秋天,抓住富有特点的景物,细腻刻画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文中充满了对这座城市的留恋和热爱,作者的审美旨趣和性格也隐含在字里行间。

朱自清《荷塘月色》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朦胧幽静之美,也写出了自己的心境,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史铁生《我与地坛》追述了“我”的经历,写出了地坛这一古老的场景对于“我”的意义,景物描写与对往事的回忆交织在一起,充满哲理意味,表达了作者对生的思考和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本单元是必修教材中唯一一个专门的散文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写作”。

(《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02【单元目标】根据单元目标,拟设定群文学习任务。

03【群文学习任务】任务一:“景之择取,自相殊异”——寻找一幅最美的风景。

(1课时)任务二:“含英咀华,品赏语言”——赏析一段最有情味的文字。

(2课时)任务三:“借鉴参照,尝试写作”——尝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2课时)04【课时安排】5课时“景之择取,自相殊异”——寻找一幅最美的风景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预习课文。

借助注释,利用工具书,自主疏通字词句意。

2. 初读课文,梳理文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反复诵读,找出精彩语段,从景物意象、形声色态、画面组合、氛围意境等方面,初步感受散文的写景之美,文辞之美。

【学习重难点】梳理文脉,初步感受散文的写景之美,文辞之美。

【教学过程】01导入1.单元导语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提的四大文学体裁之一,有“形散神聚”之特点。

其所选之题材,有写景抒情(状物)、写人记事、议论说理之分。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与地坛》与《赤壁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一必修上)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与地坛》与《赤壁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一必修上)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与地坛》与《赤壁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一必修上)
【感谢所有的遇见--学习目标】
1、苏轼遇上史铁生,人生看得几清明。

2、《我与地坛》遇上《赤壁赋》,事景情理,巧妙结合自成风流;
【一言难尽的悲伤--重拾背景】
《赤壁赋》--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我与地坛》--高位截瘫,没有出路
【探寻智慧的光芒--文本探究】
一、因文寻景,诵读欣赏文中美景。

找出两位作者眼中的景,读出味道,谈谈感觉,试试文笔。

任选其一。

1、用你的文字还原《赤壁赋》里苏轼眼中的美景(200字左右)。

2、《我与地坛》之景,选一处你喜欢的写一短评(200左右)。

二、由景生情,分析作者情感变化。

任选其一。

1、重读文本,再忆这般赤壁之景勾起了苏子几番情绪。

2、再读文本,看地坛里史铁生碾出的情感痕迹。

3、对照两位作者的情绪变化,你能参透什么玄机?
三、情理相生,探究参悟出的哲理。

(重点探究)
1、重温《赤壁赋》里的变与不变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2、探究《我与地坛》里拯救了史铁生的生命哲学。

3、穿越千年二人的精神世界你是否发现了惊人的雷同。

四、事景情理,巧妙结合自成风流。

(难点探究)
五、撷一缕光,照亮你生命中的暗。

你遇见他们及他们的作品,是否激起了你的共鸣。

(200字左右)
六、学无止境,阅读作者其他作品。

(阅读作业)
1、苏轼《后赤壁赋》
2、史铁生《我与地坛》散文集。

《故都的秋》《赤壁赋》《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

《故都的秋》《赤壁赋》《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

教学设计一枝一叶总关情——《故都的秋》《赤壁赋》《我与地坛》群文阅读高一(3)班魏菊英老师一.单元主题:1.任务群归属: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写景散文)。

2.人文主题:自然情怀(对自然、借自然)。

二. 教材要求:1.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出“寄情于景”的写作及阅读的意义。

2.提升审美品位:学习文辞美,感受景物美,体悟情思美。

3.学习作者欣赏与表现自然的角度、方法。

三. 教学目标:1.感悟作者寄托于景物描写之中的情思,丰富思想情怀。

2.提升对景物描写的认识,了解一些写景状物的方法与作用。

3.能写景物描写赏析文段,作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

四. 教学重点:1.深入阅读三篇散文,充分感知、领悟文本。

2.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重点写景段落,感悟“自然情怀”。

3.梳理整合,把握“情景交融”的特点及常用写法。

五. 教学难点:1.落实熟读积累(语言+全文)。

2.学会赏析景物描写语段。

六. 教学方法:导论、自读、点拨、交流分享、写作实践。

七. 教学课时:6课时+一周的课余时间第一、二课时:单元起始课1.明确单元特点、交待学习任务、推介自读参考文章。

2.在单元任务的引导下,初读《故都的秋》、《赤壁赋》与《我与地坛》。

第三课时:研读《故都的秋》、《赤壁赋》与《我与地坛》,品析秋景秋情秋意。

第四课时:研读《故都的秋》,完成整体把握与局部精析。

第五课时: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阅读《我与地坛》,完成整体把握与局部精析。

在比较中,学习赏析语段的写法。

第六课时:学习《赤壁赋》。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教学导入:名家名作有关秋天的诗句+提问提问:同学们,走进秋天你们又有什么样的感触呢?二. 课文精讲任务活动一:阅读《故都的秋》,品读秋景。

【明确】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第一自然段)。

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果。

问题:我喜欢的故都秋景图:我的鉴赏:【提示:可以从作者选取景物的角度(形、色、声)、景物特点、表达技巧、色彩特点、情感的表达等方面进行鉴赏。

寻觅生命的栖居处—穿越古今群文阅读《我与地坛》和《赤壁赋》

寻觅生命的栖居处—穿越古今群文阅读《我与地坛》和《赤壁赋》

寻觅生命的栖居处—穿越古今群文阅读《我与地坛》和《赤壁赋》生命的历程总是不尽如人意,虽然有人可以“一马平川”,但多数人人却常常遭遇“壁立千仞”。

鲁迅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因为“有价值”,因为“毁灭”,常常令人荡气回肠而叹息不已。

但有时常常“山穷水尽疑无路”,拐角处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看我们是否懂得“行到水穷处”,有“坐看云起时”的冷静坦然之心。

在教授统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赤壁赋》两篇课文,笔者在备课中探寻到“心有灵犀”的种种相似,原来生命可以如此栖居。

遇到“技经肯綮”,未尝触碰,“以无厚入有间”,找到平衡点便“游刃有余”。

1、“同是天涯论落人”,堕入低谷中的悲凉和惶惑。

对于史铁生而言,在青春狂妄年纪时却遭遇残疾的打击,“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突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迷茫中在地坛中消耗时光,地坛与他而言仅仅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这是被人遗忘的世界,亦如被遗忘的史铁生。

当众生忙碌于生计时,而他却被抛离正常轨道,消沉,颓废,而恰恰如此却有了生活在快节奏的人们缺乏的沉静的时空,于是有了对生死这一重大问题的思考。

于苏轼而言,乌台诗案,将踌躇满志,才华横溢,正当壮年的人一下子抛入低谷,自然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苍凉,所以要发出“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悲凉之音。

于是有了下文对生命是须臾的感慨。

千年之遥却在所谓“宿命”的袭击下产生碰撞。

历尽沧桑的地坛在那儿等待了史铁生四百多年;残破不堪的赤壁也在迎接着受伤的苏轼。

2、“相逢何必曾相识”,阅尽繁华后的平静与释然。

地坛于史铁生而言不仅仅是帝王祭地之坛,更是为其准备的倾吐之地,无论之前是如何神圣与辉煌,而今对史铁生而言仅仅是“废弃”之地,一如他无论曾经如何年少轻狂,而今只是一个被命运抛弃的“废物”。

所以地坛可以无条件包容他,他与它如此相似如此的惺惺相惜,后面又如此的点醒“沉沦”之人,让他能够看到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却能灿烂映照地上的每一个坎坷;在他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为他引吭高歌,虽然叫喊得苍凉但不至于压抑到低空;还可以看到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虽然有“物是人非”之感,但毕竟是孩子的脚印,总是带给人生机和希望;还可以看到那些苍黑的古柏,无论自己是如何忧郁还是欣喜,它们都镇静地站在那儿,直到地老天荒,它们可以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还有一阵阵平常而熟悉的气味--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却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热烈;还有忽至的秋风,再有——场早霜,落叶虽然凋零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微苦却熨帖的味道。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 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 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草一木一世界,一花一叶总关情——《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学习目标:1. 读懂课文中的树,感受景物之美。

2. 探究心灵中的树,体会情感之美。

3. 构建生命中的树,感悟人生之美。

课前预习导入:树木将环境变化铭刻在一圈圈的年轮里,天候为墨身为简,用一根树芯记录千百年的阴晴冷暖,从一截断木窥见亿万年的沧海桑田。

这是真实的一花一世界的故事,来自世间最忠于事实、秉笔直书的史官,它在长河尽头伫立,见证千百年的历史,也见证着我们的一生。

一、读懂课文中的树,感受景物之美。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郁达夫《故都的秋》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荷塘月色》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史铁生《我与地坛》篇目句式手法景物特点作者情感《故都的秋》短句:简练白描:朴素槐树:落蕊满地清冷《荷塘月色》叠词:繁复比喻:典雅柳树:色阴姿丰淡泊《我与地坛》长句:严谨反复:强烈柏树:苍黑镇静深沉篇目《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地点破屋市井清华雅园皇城古园时间秋天,早晨夏天,晚上四季,下午动物驯鸽的飞声、秋蝉的啼唱蝉声、蛙声昆虫: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雨燕植物槐树、牵牛花疏草、枣树树、柳树、荷叶、荷花柏树、落叶、野草荒藤二、探究心灵中的树,体会情感之美。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联读 教案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联读 教案

自然是文学永恒的母题,围绕本单元“自然情怀”的人文主题,运用课上所学的写景抒情方法,以家乡的某一处景为话题写一个片断,400 字左右。

朱自清
时代荷塘
现实世界
理想世界
史铁生
个人
地坛
暂时彻底
寻求宁静精神力量生命涅槃
高中语文群文教学要想达到好的效果就必须找到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契合点。

我在前期备课中做了大量工作,在研究教材单元教学任务后,找到了三篇现当代散文群文阅读的契合点:情景交融。

本课时的教学安排,我从情景交融这一角度初步感知文本,进而鉴赏了三篇散文的语言之美。

经过课前精心备课,研究学情,制作课件,确定教学活动设计,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对教学重难点进行了点拨、提升。

但在教学环节施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同学们对文本的解读还是可以的,对文本细节、感情存在把握不准确的问题,另外课上时间很紧张,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也有待加强。

这就在备学情方面还需做得再扎实一些,课下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时应针对性再强一些,减少课堂上的无效时间,多引导学生去表达,训练学生敢说、会说。

《探寻心灵的疗养之地》——《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课

《探寻心灵的疗养之地》——《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课
与你交 流
《荷塘月色》之 宁静、淡雅之景
3.[情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某某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声音是有 直径的吗?“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难道笑容是有味道的吗?
在文学作品中也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郭风在《叶笛》中写道:“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 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没有父母陪在身边,尼克·胡哲难免受到同学欺凌。"8岁时,我非常消沉,"他回忆说,"我冲妈妈 大喊,告诉她我想死。"10岁时的一天,他试图把自己溺死在浴缸里,但是没能成功。在这期间双亲一直 鼓励他学会战胜困难,他也逐渐交到了朋友。 直到13岁那年,尼克·胡哲看到一篇刊登在报纸上的文章, 介绍一名残疾人自强不息,给自己设定一系列伟大目标并完成的故事。他受到启发,决定把帮助他人作为 人生目标.
第一句由嗅觉转向听觉。“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 缥缈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 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加深了意境的内 涵,烘托出了环境的幽雅与宁静。
第二句由视觉转向听觉。光与影的分布本是无声的,但此处用“名曲”来形容,将光与 影巧妙地转化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将景物写活了。提到梵婀玲,则会令读者 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悠扬给人的感受相通,两相烘托, 艺术效果倍增。
• 回到家门——终失宁静
《我与地坛》之 荒芜但不衰败之景
一座废弃的古园 宿命般的相遇 一个残废的青年
荒芜冷落
被不能理解它 的人肆意雕琢
并不衰败
坐落于历史 风雨之中
失魂落魄

我与地坛和赤壁赋联读的教学反思

我与地坛和赤壁赋联读的教学反思

我与地坛和赤壁赋联读的教学反思
《我与地坛》和《赤壁赋》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将它们进行联读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次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机会。

以下是一些关于这次联读教学的反思:
1. 主题与情感:《我与地坛》和《赤壁赋》都涉及到人生、自然和情感等主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情感的表达。

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和对比这两篇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主题和情感。

2. 文学技巧:两篇作品都展示了独特的文学技巧。

《我与地坛》以其深情的笔触和对生命的思考而著称,而《赤壁赋》则以其优美的辞藻和对自然的描绘而闻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修辞技巧和意象运用,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3. 历史与文化背景:《赤壁赋》与三国历史和文化密切相关,而《我与地坛》则反映了作者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

在联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4. 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

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5. 多元视角: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这两部作品,尊重他们的个人理解和感受。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将《我与地坛》和《赤壁赋》进行联读教学,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苏 轼
朱 自 清 史 铁 生
原因
心情
做法
结果
作者
原因
心情
做法
结果

被贬黄州,

生活穷困
愀然
夜游赤壁 与客对话
朱 局势动荡,产生“不知
自 何处去”的惶然;家庭 颇不宁静 夜走荷塘,
烦忧,嫡父庶母的钱财
清 紧逼,另一方面是妻子
赏荷塘观月色
孩子的抚养需求


忽地残废了双腿
苦闷
静坐地坛

找不到工作
烦躁
二、细读文章,思考:风光何样,让他们忘记了伤
痛?(分组思考讨论,完成问题,小组代表展示答案)
苏东坡: 赤壁之下悟人生
朱自清: 月下荷塘思江南
史铁生: 躲进地坛问死生
1、月下赤壁有多美?
2、苏子感受如何? 情感有何变化?
1、月下荷塘、塘中月 色、荷塘四周的景物, 各美在何处?有什么特 点? 2、作者心情是怎样的? 他为什么又想到了江南?
有所悟, 与客大醉, 船上大睡。
回想热闹、风 流的江南,寻 得宁静快乐自 由的生活,精 神上得到满足
悟透生死, 坦然面对
2、仔细观察表格,你觉得三人的共性在哪里?
1、都遇到了人生的挫折,有满心的伤痛或烦恼。 2、都是就近原则,苏轼夜游黄州赤壁,朱自清踱近清华荷塘,史铁生躲进 家门口的地坛。
3、他们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大自然风景作为共鸣的基点,纾解内心的郁闷 伤痛,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完成了矛盾自我的和解统一
积极进取,直面人生 听任天命,随遇而安
达穷 则则 兼独 济善 天其 下身
黄州:走向成熟
“乌台诗案”以及其后的在黄州被贬的 生活使苏轼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 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 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 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 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 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 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个体生老病 死,总在变化,人类代代相承,又是永恒 的。
(2)物各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
越之心。
(3)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吾与子 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
你认为当时真有 这样一场主客问 答吗?他们所表 现的人生态度有 什么不同?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1、主——作为道者的苏轼 ——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2、客——作为儒者的苏轼 ——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一番对答表明,面 对灾难性命运,苏 轼最终持什么样的 人生态度?
以坦然的心境欣赏“江上 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
成熟
于赤壁山光水色中
(有兴趣的同学去找找这方面的资料,深入研究 下去,写篇读书笔记。)
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我”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
古园,……园子荒芜 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
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 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
很少被人记起。
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荒芜冷落
失魂落魄
被人遗弃的古园
被社会遗弃的人
特别的文赋
文赋之美
以文为赋 主客对话,以客衬主 换韵自由,疏密相间 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特别的精神世界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 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 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 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讨论:苏轼的悲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从箫声中来 从历史人物中来 从个人境遇中来
政治失意 箫声幽怨 人生无常 生命短暂
苏子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不变

日夜奔流

月圆月缺
不曾逝 不增减
天地万物一刻不停 万古江山相对永恒

生老病死
人生短暂
代代相承 精神可存
超脱人生的欢快
苏子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 来?
在我心中 曾经有一个梦 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 灿烂星空 谁是真的英雄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再没有恨 也没有了痛 但愿人间处处都有爱的影踪 用我们的歌 换你真心笑容 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 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 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 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余秋雨 《苏东坡突围》
余秋雨先生曾经在《文化苦旅》中提到
“贬官文化”一词。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可称之为 ‘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 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 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 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 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
空明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澄澈
皓月当空,碧波万顷,清风徐徐 朦胧 浩水浩光乎接如天冯,虚澄御澈风空,而灵不,知如其梦所似止幻; 开阔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子之歌,歌出了什么心曲?
香草美人
最早出自屈原《离骚》 香草美人象征美好的事物,如: 1、高洁的品质 2、圣明的君主 3、美好的理想
1、文中选取了地坛 的什么景物来描写? 写出了它们的的什 么特点?它们的共 同点是什么? 2、作者从中得到了 什么启示?
再思考:三文为何都写到了其他人,他们有什么作用?
赤壁之景有多美
根据文章描写,用你的语言描述其情其景。
(提示:行文可采用诗歌鉴赏意境品味答题模板)恬静
月出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祥。和 月出后: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同病相怜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
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 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 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 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 椅进入除园去中了,身它上为所一有个人失工魂的落雕魄琢的,人把一 切都准磨备灭好了了身。上那的时浮,华太与阳光循芒着,亘古不变
第七单元 群文阅读
第七单元 群文阅读
议题一:是什么
让他们忘了心中的痛
议题二:是什么
让我们忘不了它们
要求: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三篇文章,根据自己 领会的内容绘出思维导图,课上评选最佳导图, 让全班同学铭记。
提示:导图绘制可根据文章的写作内容、行文思 路
一、快读文章(分小组展示讨论成果)
1、思考:作者各自经受了什么伤痛或者因为什么而烦心?心情如何, 他们又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讨论交流后,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