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技术与发展

合集下载

2009-2012年我国三网融合与广播电视发展研究综述

2009-2012年我国三网融合与广播电视发展研究综述

宝U 年第三期本期视.氨产业研究;蔓…2009-2012年我国三网融合与广播电视发展研究综述何志武1,张兰2(1.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99)搞耍:本文系统梳理了自2009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三网融合与广播电视发展的研究成果,选取了“三网融合的传播学意义及对传媒格局的影响”、“三网融合下各产业的发展”、“三网融合下广电的应对措施”和“对三网融合的规制改革”等四个重要议题,对比了学界对各个议题的不同研究视角和观点碰撞。

基于对现有研究不足的认识,本文尝试援引媒介生态理论的框架。

找到三网融合与广播电视发展的路径。

关■词:三网融合媒介融合媒介生态理论中国的三网融合命题,至今已历经十余载。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提出了阶段性发展目标,这意味着三网融合正式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

三网融合的正式推进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一时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

国内新闻传播学类主要期刊均策划特别栏目或刊登相关主题的文章,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三网融合进行了探讨。

本文立足于广播电视发展,在梳理2009—2012年新闻传播学类中文核心期刊的基础上,试图对近4年我国三网融合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勾勒。

据不完全统计,近4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期刊共发表相关论文三百多篇,各年的研究情况如下:2009年及以前:42篇;2010年:115篇;2011年:108篇;2012年:85篇。

其中,2010年被业界称为中国三网融合元年,研究成果与上一年相比有较大突破,三网融合已经从技术层面向制度、构架等方面取得突破。

三网融合的传播学意义是什么7三网将以何种方式实现融合?广电产业如何应对?规制改革将走向何方?以下针对以上几个重要议题,对比国内学者的观点碰撞。

i、学术界对几个t薹议■的论●(一)三网融合的传播学意义:颠覆与重构三网融合对广电产业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传媒业正在酝酿或者正在经历着颠覆性的变革这一观点在业界形成共识。

广电网络整合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广电网络整合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广电网络整合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摘要:互联网的相关产业及技术对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改变了现有的媒体传播途径,对于广电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冲击性,因此广电系统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积极进行网络整合及布局,但是在新产业的新发展形态下,广电网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广电网络整合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广电网络;整合现状;发展趋势;分析互联网以及新一代信息化产业,给广电网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同时也提供了时代发展机遇,随着我国对于5G技术的产业布局及商业部署,移动网络的分层化、差异化、互动化趋势愈加明显,但是用户数量的持续性减少以及网络技术的差异性,给整个广电网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正视网络技术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对广电网络发展趋势进行思考和深究。

一、广电网络技术建设的现状分析(一)三网融合下的广电网络优势广电的hfc网络,首先能够在正确时间内对电视信号进行传播,同时具有带宽容量更大的优势,而且这种带宽形式与节目的数量无关,只与节目自身有关。

其次,广电网络由国家网络平台对其直接进行控制,因此安全性更高,而且近些年随着网络的不断整合,广电网络作出全面性的提高和完善举措,对于视频数据等相关业务提高了连接质量。

(二)大数据背景下广电网络的建设的短板由于网络技术以及市场运行环境发展太快,当前广电网络对项目的管理状态还处于探索以及初级阶段,缺乏自身有效的管理经验,也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产业格局。

另外广电网络本身缺乏相应的监管以及维护制度,因此在其发展上还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以及时代的脚步,并给其运营管理埋下了一定隐患,同时网络的建设水平偏弱,更缺乏专业性的人才进行整体架构和指导,使得网络的传导以及服务无法在短时间内提升和改善[1]。

二、广电网络在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一)技术体系的封闭性网络的数字化以及智能化是其未来的发展必然趋势,而数字机顶盒的发展以及提高,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应用及内容扩充,虽然我国已经完全从模拟电视转换为数字电视,但是当前广电网络的技术体系仍处于封闭状态,这使得机顶盒的拓展受到了一定限制,机顶盒的智能性并不体现与数字电视匹配方面,而是应与网络应用相结合,打造开放性的网络环境,对于用户升级以及个性化选择具有重要引起重视,当前的广电网络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部分地区的运营商的机顶盒硬件选择时没有注重其拓展性。

地级市广播电视台三网融合的发展研究

地级市广播电视台三网融合的发展研究


到有效实施 。 ( 2 ) 广电旧体制制约 “ 二 三 网融合 ”前进。长期 以来 , 广 电系统实
行 的是 四级机制 ,而且广电业几乎没有经历过市场 的竞争 ,行政事 业 色彩浓重 ,企业性质弱 ,直接造成 了用户服务意识淡薄 ,管理水平相
对落后。
( 3 ) 技术标准 的不统一 。从现阶段看 ,地级市广播电视在融合技 术上 ,还比较落后 , 基本是模拟 网络+ I I 电缆 ,完全无法应付 i网融合 后 的运营要求 ,正在探索能够优质承载三网应用的统一标准 的技术 , 不少技术问题还有待解决。 ( 4 )尚未建立完整服务体 系。地级市广播电视 台尚未建立完整的 服务体系 ,并且要在确保广播 电视安全传输的前提下, 建立和完善适应 “ 三 网融合”发展要求的运营服务机制 ,时间紧迫。 ( 5 ) 与 “ i : 网融合”相胍配的数字化、双向化 尚未完成 。 ( 6 ) 未经市场竞争洗礼 ,市场营销能力差。 ( 7 ) 资源整合任务艰巨,资金缺 口大。 在未来 “ 三网融合 ”的传播格局 中,以视频 、 音频为基本传输方 式的地级市广播 电视台将面临一种新 的生存环境 ,也将接受 “ 物竞天 择 ,适者 生存 ”这个 自 然 法则 的严 峻考验 。县级 广播 电视 台只有走 “ 人无 我有,人有我强”的规模化 、 特色化 的发展路径 ,才能赢得 自 己的生存 空间。地级市广播电视台必须 以竞争 的心态去面对 即将到来 的激烈的竞争局面 ,以竞争的状态去开展工作。
关 键字 :三网 融合 ;地 市级 广播 电视 ;品 牌
周家广 电总局下发文件 ,要求2 0 1 0 年底 前完成有线 网络省 内整 合 ,目标是形成一个全国性 的有线 电视 网络公 司,作为统一 的市场主 体 ,参与i 网融合及竞 争。县级广播电视是 目前唯一普及到千家万户 的网络信息终端设备 , 通 过数字整体转换 ,地级市广播 电视 台通常已 经部署了大量机顶盒 ,广大用户可以普遍享受服务。 在公共服务方面,广 电服务涵盖了从低端到高端一 系列 的公共服 务 ,这一公共服务性质决定了地级市必须实现全城覆 盖牢牢把握正确 的舆论宣传控制力 ,推动公共 服务均等化。完成全网整合后 ,县级广 播 电视台将有可能在统一的平台上运营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乃至开展 基础电信业 务。这对于地级市 广播电视 台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 从整体 增 强有线 网络的竞争实力 , 化散乱为整合 ,产生规模效益 ; 整合后的县级有线 电视网络将 成为国家信息 网络的最基础组成部分之 促进通讯网络 间的良性竞争。作 为党和政府的 “ 喉舌”以及宣传 舆论和信息传播 的主阵地 ,县级广播 电视 台,在舆论导向 、 节 目内容 把握和控制上,有着强烈 的社会责任感 和使命感 ,是政策法规 、公共 信 息的权威传播者 ,具有公认的信息公信力 。 在 “ = 三 网融合”背景下 ,地级市广播 电视 台面临的问题 制约着其 本身的发展 。 其 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有 : ( 1 ) 信息安全标准规范体系尚不完善。我国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 一 I 作起步较晚 ,到 目 前还没有建立起 较为完善 的信息安全标准规范体 系 ,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 和法律保护 ,致使 已颁布 的围家标准未能得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接入网技术应用初析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接入网技术应用初析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接入网技术应用初析关键词三网融合 docsis3.0 epon eoc引言三网融合背景下,各种新技术、新业务形态不断创新并得到应用,促进着业内厂商跳跃式发展。

而这其中,广电网络的接入网技术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docsis3.0、epon、eoc等热门词语不断见诸于各种论坛和文章,引起了不少讨论和研究。

本文将着重介绍这几种技术标准及应用这些标准的网络架构,从而给读者以全面的认识,了解个中的区别,理解下一步广电接入网的走向。

几种接入网技术标准简介:一、docsis3.0docsis(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即同轴电缆数据服务接口规范。

从最初的docsis1.0、docsis1.1,到2002年发布的docsis2.0,再到现在的docsis3.0,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整套成熟、完整的技术规范。

对于逐步推向商用的docsis3.0,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其所有过去的版本相兼容,便于网络升级改进;2.docsis3.0通过采用频道绑定(信息包绑定)提供更大的带宽。

为用户提供的下行传输速率最小为160m比特/秒,上行传输速率最小为120m比特/秒。

实现绑定的方式是把4个6mhz的频道绑定起来,将其作为一个逻辑通道来看待。

绑定频道的数目最少为4个,但是数目可以增加。

而且在下行和上行方向均可进行频道绑定。

这样,频道绑定就为有线电视运营商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法来增加双向吞吐量,使其数据速率可达每秒几百甚至是几千兆比特。

而且,通过统计多路(statistical multiplexing)能够实现对频道容量更有效的利用。

3.docsis 3.0还能提供对ipv6的支持,以获得高级的网络能力。

使用这种称为下一代互联网的ipv6协议,将会大大扩展地址空间。

其地址数量可达到2的128次方,为ip设备提供实际上无限的地址。

三网融合背景下手机电视的应用与发展

三网融合背景下手机电视的应用与发展

浅谈三网融合背景下手机电视的应用与发展摘要:手机电视作为三网融合的支柱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011年底,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已达到10亿之多,市场规模日益强大,在三网融合背景的推动下,广电网络、互联网络以及电信网络相互依托配合才能实现最终的市场价值,手机电视业务也需强调广电网和移动网在信息平台下的互相扶持。

本文主要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对手机电视业务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探讨和研究,分析手机电视业务的主要实现手段和技术特点,并根据当前手机电视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三网融合;手机电视;应用;发展abstract: mobile phone tv as three nets fusion pillar industry, have wide development space, by the end of 2011, china mobile phone users has reached 1 billion, the size of the market increasingly powerful, in three nets fusion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omotion, radio and television networks,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mutually relies on to achieve the final with market value, the mobile phone tv business also need to emphasize wide power grid and yidongwang in information of the workbench support each other. this paper mainly in three nets fus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mobile phone tv business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mobilephone tv business means of realization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mobile phone tv industry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ment.keywords: three nets fusion; mobile phone tv; application; 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概述“三网融合”是电子信息时代的全新产物,指电信网络、互联网络和电视网络在数据业务领域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应用,三网融合从概念上将主要是突出融合的重要性,随着技术的进步,形势的发展,“三网合一”的涵义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OTT发展现状

OTT发展现状

本文主要就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热点业态OTT 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内容包括美国原生OTT的发展情况及特点、引入国内后的限制变化等,介绍了国内的OTT 产业链以及涉及的关键技术,并对国内OTT 发展的几种重要趋势进行了讨论。

三网融合OTT 国内外发展状况关键技术当前,用于传播信息的现代通信网络主要包括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在上世纪90 年代,我国严令禁止三者涉足对方业务范畴,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需求的增加,2001 年,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明确的提出了三网融合政策,打破了此前两大阵营的政策壁垒,明确了相互进入的准则,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相继浮现了多种融合形态及创新的业务模式,OTT 互联网电视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

OTT (over the top)最初是指篮球运动中的过顶传球,也特指视音频在线传送过程中,网络运营商不需参预控制及关注内容本身,只负责准确传送IP 包,而IP 包里的内容则彻底由第三方内容提供商来决定,由此开展的业务模式可以描述为通过互联网将音视频直接发布到具有互联网连接的设备,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上使用视音频服务。

过去几年间,网络视频用户发展迅速,截止目前已有3.5 亿用户,且开始由电脑屏向挪移屏分流,手机视频用户也已超过一亿人。

2022 年一季度,网络视听市场广告收入21 亿元,同比增长218 %;IPTV 和有线相对平稳,在部份IPTV 发展势头较好的地区浮现了较大比例的有线退网。

与此同时,以电脑为终端的网络视频不断“侵犯”传统电视机屏幕,这之中不仅包括视频网站,还包括电视机厂商——以创维酷开、海尔模卡、长虹乐教为代表的带联网功能的电视机,及将互联网内容接入电视机屏幕的台式机、各种“类机顶盒、播放器”、可插入HDMI 接口的“飞视棒”等不断涌现。

在此背景下,广电总局于2022 年底发布了181 号文件,使中国式互联网电视(OTT TV)合法化,但互联网电视台经营权仅限拥有牌照的7 家集成播控牌照商,由于181 号文的管制,OTT 互联网电视引入国内后并非彻底意义上的OTT,围墙式花园管理意味更浓。

“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向分析

“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向分析

“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向分析1. 引言1.1 三网融合的概念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三大网络的融合,旨在实现资源共享、服务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的目标。

通过将传统的电信、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网络整合,实现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互联互通,提供更加便捷、快速和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这种融合不仅是网络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和智能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网融合的概念包含着对网络技术和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打破了传统的行业壁垒,促进了信息化与产业化深度融合。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三网融合有助于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发展,促进数字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智能化进程。

在数字化时代,三网融合已成为网络建设和信息服务的核心战略,引领着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和发展机遇。

1.2 三网融合的背景三网融合是指将电信网、有线网络和互联网三大基础电信网络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业务互通、管理一体、服务一体的新型网络发展模式。

三网融合的背景主要源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动。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传统的电信、有线网络和互联网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各种服务和应用逐渐融合在一起,给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过去,电信、有线网络和互联网是相对独立的网络体系,各自为政,资源无法有效共享,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服务重复。

而三网融合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效益最大化。

三网融合致力于整合各类资源,打破网络壁垒,实现信息的全面融合和深度互通。

通过三网融合,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快速、高效、便捷通信服务的需求,推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2. 正文2.1 三网融合的现状分析1. 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三网融合指的是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5年国务院发文提出的“三网融合”战略,至今已经有15年的发展历程。

“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

“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

不适合市场 经济 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 式,吸引
中高端人才 的加入 ,迅速建立起 现代化 的企业 经营管理和用人制度 。 “ 取其精 华 ,去其糟 粕”
] 和各大媒 体所 关注。随后 “ 三网融合”被
《 十一 五规划》、 《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 划》等 国家重 大规划中。然而 ,近年来 ,

切实 开展 各项 工作 。提高 有 关行业 部 门
不仅仅是一个行业和 网络利益 问题 ,从根本上
三网融合 ;自主创新技术研 发和产业化取 得突 和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程度。三网合一 问题决 看实 际上是一个 国家的 战略和利益 问题 。如果 大家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取最大 的利益方面 ,为
4 结 束语
三 网融合 是一 场没有 硝烟 的 战争 ,这 中 行业融合、网络融合乃至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 的融合等。 而最终所追求的是 “ 1 + 1 > 2 ” 的效果。 融合之路却是漫长的 ,这其间不仅需要热情 ,
由于三大网络 的业务的范 围不 同,同时不 间涉及多项技术包括 :业务融合 、市场融合
在 1 9 9 7年 4月 , 国 务 院 在 深 圳 召 开 了 信 息化 工作 会议 ,首 次提 出三 网的概 念 口 电信 网 广播 电视网、计算机网 )。接着 1 年 3月,三 网融合 第一 次在 国 家的 五年 0 中被 明确提 出,于是三网融合技术渐渐被
个 网络的 网络现状 、定位 、业务 发展 、运营商
然法则 同样 也适用 于社 会竞争 ,我们 只 不 同的发展规划 , 还有不等 同的技术基础体系 。 这一 自
由于想象和 发挥 的空间太 大,各种理 解和注释 有不断地去 改善新 的制度 ,挖掘新人 才,跟上
三 网融合工作 的进程屡屡受 阻。2 0 1 0年 l 3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 § 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关于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播电视发展

关于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播电视发展

关于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播电视发展论文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网融合推进工作,将三网融合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2010年国务院先后下发了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确定了三网融合12个试点地区名单,制定了快速推进三网融合的目标。

三网融合的新形势给我们的广播电视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挑战。

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广电新媒体,促进新老媒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成为目前广电业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网融合的四个特点第一,强调业务融合。

总体方案指出,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又不完全相同,其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及视频等多种服务。

三网融合不是三网合一,也不是网络的互相替代,而是业务融合。

通过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每个网络都能开展多种业务。

用户既可以通过有线电视网打电话、宽带上网,也可以通过电信网看电视,基础网络本身无论是历史原因,还是市场竞争的需要,都将长期共存。

第二,强调中国特色。

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都强调,要探索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模式,走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之路,切实加强三网融合条件下宣传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注重社会效益。

在新媒体核心业务IPTV等业务,由广电部门负责,宣传部门指导。

全面推进网络数字电视的数字化网络改造,提高对综合业务的支撑能力,建立符合全业务运营要求的可管可控,具有安全保障能力的试点和业务支撑试点,同时要推进各地分散运营的有线电视网整合,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

第三,明确广电和电信有限度的双向接入。

鉴于我国媒体管理和电信管理政策的不同,三网融合只是业务上有限度的融合。

按照两个方案精神,广电企业可以申请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增值业务。

电信企业可以开展除时政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造,互联网视听节目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节目,互联网音视听节目,IPTV传输,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等。

三网融合论文

三网融合论文

“三网融合”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一、“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三网融合(最早称三网合一)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之间的相互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在同一个网络上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的传输,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对用户而言,就是指用一条线路就可以实现打电话、看电视、上网等多种功能。

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二、“三网融合”的发展前景从1996年以来,世界各国都先后开始推进三网融合的进程,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各种形式、不同程度的融合。

在我国实现三网融合的主要意义有如下几点:第一,三网融合已经成为电信业和广电业的共同发展方向。

实现融合,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信息通信业的产业链,发展新的市场空间和实施信息通信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提升信息通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第二,在我国实现三网融合的实质,是在现有电信市场格局下再引入一个源自广电业的运营商,实现某种程度的异质竞争,促进行业、监管、市场、技术、业务、网络、终端、支撑系统八个方面的融合和创新。

第三,实现统一的适应三网融合的监管政策和监管架构,有利于给市场发出清晰的信号。

不仅有利于吸引投资,而且减小了新业务开发的风险,激发行业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

特别是视频这样一个对网络和业务具有战略影响力和价值的新领域,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是一个历史机遇,有利于实现信息通信业的再次跨越式发展。

还有,实现三网融合也有利于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范围,主导思想舆论阵地,促进文化繁荣,将互联网视听内容纳入到国家统一监管的范畴,推进统一的监管框架的确立。

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前景

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前景

展现状笔者对我 国的数字电视发展前景做 了如下三个展望 : 4 . 1数 字电视发展初具规模 未来三年 ,三种数字电视传播模式上 的统筹规划 将初步完成 ,即 将全面覆盖双 向网络 ,形成规模 化的产业链 ,具有统一 的产业标准和 多元话 的盈利模式 ,服务和管理体制将更加合理 。规 划 、建设和运行 管理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三种传输方式在传播 范畴 、主体 以及 重 点业 务 上 的战 略 方 案 被 制 定 出 来 。技 术部 门对 各 项 技 术 指 标 和 设 备 的连通性进行试验 ,给出切实可行的限制标准 。各省 市的广播 电视公 司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完善双向网络的方 案。各 相关部门要加大 财力支持 ,鼓励广 电公司接洽大型项 目;对 于广电公 司来说 ,应该尽 量 拓展 容 积 渠 道 ,积 极 上 市 融 资 并 不 断 创新 融 资 方 式 ,如 :与 企 业 厂 商实施项 目合作等 。在数字电视提供 服务上 ,质量标 准和规范被制定 出来 ,相应 的质量监督体制也 初步形 成 ,其服务 内容更加具 体详 细。 对于员工来说 ,其思想和业务素质得到了提 高,在进行 职称评定 和岗 位分工 以及考核量化时 ,都应该适应数字电视 的进 程。应该让员工看 到广电公 司的发展前景 ,通过各种合理有效 的途径 留住人才 。政府部 门要尽快 的统一行业标准 ,做好企业 和管理部 门之 问的沟通工作 。为 了便于相互之 间的沟通和交流 ,可以在企业 之间建 立联合会 ,制作 出 属 于我 国 的数 字 电视 产 品。 到 崭新 的时 代 。 4 . 2数 字 电 视 发展 彻 底 完 成 3 .三 网融 合 对 我 国 数 字 电视 造 成 的影 响 在未来 的三到十年 ,我 国的模拟电视信 号将会 被完全关 闭,数字 3 . 1 不同媒介独立创作 的局面被打破 电视实现了成熟 的产业链条。我国的数字电视在体制 上实现 了彻底 的 数字技术 因其成本低 、通用性 强的特点 ,在生产上易 于实现规模 改革 , 不仅能够有效保护 自己的市场 ,在三网融合 背景下 ,还会 向着 化。数 字终端 的多样化增加了用户对其 内容 的要求 。内容融合 将各媒 相关企业 市场进军 ,保证其市场竞争力。不断借鉴 国外的成功经 验努 介之 间独立创作生产 的局面打破 ,生产 、创作 以及应用 三个 方面共 同 力发展 自己,最终实现全 国范围内的数字电视信号覆盖。在 网络 的管 构成 了产业平 台。已经从 内容 生产 跨度 到 内容产 业领 域 ,制 作 、播 理及其运 营上 ,不但完善业务及其内容 ,企业形象得到彻底改善 ,经 出 、开发以及策划 出的商品能够适合各种传播方式和媒 介 ,形成了 内 营理念 发生变革 。互联 网和 电信 网之 间的合作将 会更加 紧密和广 泛 , 容 生 产 的产 业 链 条 。 各种利 益纠纷会得到更加合理的处理 ,新型媒介得 到不断发展 。 3 . 2与互联 网结合能产 生新 的增值业务 4 . 3我 国数 字 电视 向世 界 进 军 数字技术 的发展 ,使 得原 有 时间和空 间对 信息传 播 的限制被 打 十年后 ,我 国的数字 电视将会十分成熟 ,数字电视产业链保 持着 破 ,人们获取信息变得简单方便。广电网、电信 网以及互联 网的核心 健康的发展态势 , 并且将会在三网融合的其他信息化市场上 占主导地 技术 已经 日渐成熟 ,其相互影响逐渐趋 于一致 。业务层上 的相互交叉 位 ,最终走向国际化 。在 国际数字电视市场上 ,我国的数字 电视 产业 以及 渗透 、网络层上 的相互 连通 、应用层 上 I P协 议也逐 渐统一 都证 将会逐渐合并一些有潜力 的相关企业 ,不断完善产业链 ;在经过 充分 明了这一趋势 。在三 网融合 中 ,电信 网与互 联 网之 间的融合是 关键 , 调研的基础上 ,制定 出与全球信息化建设统一的标准 ,最终实现 与发 这两个 行业在 网络上都有 自己的优势 ,占据着垄断地位 ,广 电行业利 达 国家的信息共享 。 5 .结束 语 用 自身的资源优势 ,实现两种网络的结合 , 可 以弥补 自身不足 ,开展 些增值业务 。 分析我国数 字电视 的发展 前景 ,不 仅要 结合 三 网融 合 的发展 现 3 . 3提供信息一体化多样 化的服务 状 ,更应该考 虑 自身 的发展状况 。作为一项十分复杂的产业链 和庞大 在一个终端拥有全部的传播手段 ,并且实现服务 和内容的多样化 的系统工程 ,我国数字 电视 的发展受到很多 内外因素 的影 响,本 文仅 会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这种对信息一体 化和多样化 的需 求最终会促使 仅针对三网融合背景下 的发展进行 了一些探析。在未来 的研究 中 ,还 融合产品的产 生。终端融合 的最终产品是一物 多用 的终端产品 。手机 应该从其他的各个视 角来研究数字 电视的未来发展 ,为我 国的数字电 电视 、I P T v 网络 电视都是终端融合商 品。但值得注意的是 ,技术 的不 视发展制定具体措施 。 断进步 , 终端融合 的标准不再是统一的 ,各数据 之间的兼容性也不能 参考文献 : 统一 ,相互 交换变得 困难 。不 同技术手段的使用造成相 互之间 的融合 [ 1 ] 万兴 ,昊 崇,胡汉辉 .中国数字电视整体 转换 的经济 学分析 受到阻碍 ,使得市场上 的产 品无法在各终端产品之间顺利流通 ,很 多 { J 1.中国软科 学,2 0 0 9( 1 O ) : 4 8— 5 4 . 『 21 万 兴 , 胡 汉辉 ,徐 敏 .一 种 间接 网 络 效 应 下 的 网络 运 营 商价 产品会因此而出现亏损 ,形成 巨大 的资源浪费。对此 ,需要各组织机 构制定相关政策加 以引导 。 格 竞争研 究 [ J ].管理科 学学报 ,2 0 1 0,1 3( 6):2 3— 3 2 . 4 .三 网 融合 下我 国数 字 电视 的 前 景 分 析 [ 3 ]江耀 国. 有线 电视 市场与法律 【 M 1 .北京 :北 京大学 出版 0 0 6. 三网融合在我国必将成为现实 。在信息化建设中 ,数字 电视所 占 社 .2 [ 4 ]胡汉辉 ,沈华 .网络的 融合及 电信 管制的动 态性 【 JI.产 的 比重是相当大的 ,其未 来的发展也 将 向着信 息化建设 的方 向进 行。 从三 网融合的角度实施数字 电视 的规划十分必要 。基于三 网融合 的发 业 经 济研 究 ,2 0 0 8( 1 ) : 3

三网融合技术解决实施方案

三网融合技术解决实施方案

三网融合技术解决实施方案三网融合技术解决方案作者:日期:2三网融合技术解决方案三网融合是指现有的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及广播电视网络相互融合。

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系统,由一个全数字化的网络设施来支持包括数据、话音和视像在内的所有业务的通信。

一、三网融合的技术1.三网融合的综合业务平台三网融合的通信网络将是一个覆盖全球、功能强大、业务齐全的信息服务网络,即为全球一体化的综合宽带多媒体通信网。

而这一网络结构应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结合体系,为全球任一地点,采用任何终端的用户提供综合的语音、数字、图像等多种服务。

它将是以P协议为基础,所有网络将向以P 为基本协议的分组网统一。

因特网的广泛业务,诸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全球WWW浏览,已使因特网成为人们广为利用的网络技术,而未来的网络是集语音、数据文字、图像视频于一体的综合网络,因特网是实现这一网络综合化的基础,也是实现三网融合的综合业务平台。

对如何构成高速数据传输链路P主干网,已成为当今信息传输领域的焦点。

2.三网融合的接入网技术近年来,高速大容量的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纤通信系统以及波分复用密集技术的成熟,已能满足当前高速宽带通信的要求,而逐渐成熟的ATM交换技术又为宽带综合业务交换奠定了良好基础。

宽带接入网络在采用了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拓扑网络以后,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它可以通过一个HFC接入网,同时向用户提供电话、数据和视频图像等综合业务。

目前HFC接入网技术已逐步成熟,提供的业务除了电话、模拟广播电视业务外,还可提供窄带SDN业务、高速数据通信业务、数字视频点播(NVoD)和其他各种高速信息服务业务,它以足够的带宽较好的解决了传输瓶颈问题。

即使到了数字电视时代,HFC宽带多媒体接入网仍能以进一步降低每个光结点覆盖的用户数量,增加业务灵活,适应性好,带宽资源丰富,开展高速数据业务和数字电视业务,价廉质优的特点而具很大的竞争力。

同时,HFC不仅仅是用光纤取代了同轴电缆,而且引进了一种新的拓朴结构节点结构,这种结构使网络很容易向各个小区提供交换服务。

三网融合趋势下的广播电视技术支撑系统——方正电子新产品在京发布

三网融合趋势下的广播电视技术支撑系统——方正电子新产品在京发布
- 窗/ 业 口/
i 霉 t ”{}r : ≯ * t Ene p ieWa c / , t r r th/ s “ -{ -s ∥ ; l , t , ; 一 , ; 一 ≈
营的全部 业务流程, 是为媒体单位量身打造的网络电 视整体解决
很高 兴能与泰鼎建立 长期良 好的关系。 我们期 待能 够充分 他们 利用
高质量的片 上系统 (o ) SC 设计 帮助我们中国业务的持续增长。 ”
三网融 合大势 广电 下 运营商需要什么 样的技术支撑利器, 来 取得融 合中的 竞争优势? 动, 互 是宏天科技集团给出的答案。0 21 0
视频图像特征识别、 互联网 视频 国 制造商密切合作, 保证了 下一代高清数字机项盒在价格、 性能以 频关键帧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 内容搜索及下载等核心技术的运用, 高效、 准确的实现内容监控。 及功能上 能够满足 0 年 百万家 在2 0 为数 1 庭提供高 清服务的需 求。
同洲电子总裁袁明表示:“ 通过与泰鼎这样业内领先的机项盒 解决方案供应商合作, 同洲电子能够帮助数字电视体验更上一层 楼, 继续在价格、 性能和上市速度等诸多方面保持竞争优势。 我们
方 案中心总 经理戚永出席了 本次发布会并为新产 品揭幕。
并与广电 部门 保持良 好的合作关系。 而在最近1多年间, 0 思科与
保持着紧 密的合作关系。 宏天与 思科等伙伴 成熟稳健的 网络电视, 是利用I P 宽带网络、 集互联网、 多媒体、 通信等多 宏天_直 , 50 标的实现, 奠定了 牢固的 技术基础。 种技术于一体, 用户提供直播电 视频点播、 向 视、 上网浏览等多种 合作关系 为 0万目 关于是否能够实现 “ 服务50 0万互动电 视用户” 拓展目 的 标, 交互式服务的 业务。 方正天骄新媒 体集成播控平台的 推出得益于 认为 在过去的 , 服务实践中 我们发现用 , 户已 经体验 近几年方正电子在新媒体领域的不断探索与实践, 在新产品推出 宏天科技集团

三网融合 的趋势

三网融合 的趋势

三网融合的趋势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网络在技术、业务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业务互通、管理一体化的一种发展模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三网融合已经成为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从技术、业务和管理三个维度阐述三网融合的趋势。

首先,从技术维度看,三网融合将实现技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电信网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网络都有各自的技术特点和资源,通过融合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三网融合可以实现电信网络和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光纤共享,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和带宽利用率;同时,可以实现互联网网络和电信网络的互联互通,提供更加便捷的网络接入和通信服务。

此外,三网融合还可以加强安全保障,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从业务维度看,三网融合将打破网络之间的壁垒,实现业务的融合和交互。

传统的电信、广电、互联网业务在运营模式、内容形式、服务范围上存在差异,通过融合可以实现业务的互通和转换。

例如,电信、广电和互联网平台可以共同提供视频、音频、图文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内容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一张卡实现无线通信、有线电视和宽带互联网三种业务的综合使用。

此外,三网融合还可以促进资源共享和经济效益提升,推动新兴业务的发展,加快信息社会的建设。

再次,从管理维度看,三网融合将促进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协同运营的实现。

传统的电信、广电、互联网运营商之间存在管理体制不一致的问题,通过融合可以实现一体化的管理和运营。

例如,可以建立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网络资源、业务流程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统一管控;可以推动市场监管改革,提高市场竞争和服务水平。

此外,三网融合还可以推动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形成合作共赢的格局,促进信息社会的发展。

总之,三网融合是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

从技术、业务和管理三个维度看,三网融合将实现技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打破业务之间的壁垒,促进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协同运营的实现。

基于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发展 论文

基于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发展 论文

基于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发展探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更新的不断加快,我国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三网融合”政策的提出和发展,广播电视等媒体又迎来了发展的另一高潮。

虽然目前互联网基本已经普及,网络媒体是整个媒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要不断对广播电视等媒体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更好地联接国家、社会和人民,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管理体制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媒体行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三网融合广播电视管理体制中图分类号:tn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31-01本文所要分析探讨的问题都是基于三网融合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首先给出三网融合的概念。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有机整合,三大传播媒介通过技术改造,将其功能趋于一致,实现业务互通、资源共享等服务。

三网融合不是指三大媒介的物理整合,而主要是指其高层业务和技术的融合,将三股力量形成合力,形成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有机融合,利用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和现代媒体的先进技术,共同致力于我国媒体行业的发展,将我国媒体行业推向世界。

1 三网融合背景的必要性与特点1.1 三网融合的必要性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发展,当前我国各方面事业竞争都相当激烈,媒体行业更是如此,从传统的报纸、广播到近年来兴起的网络媒体,市场的总体份额是有限的,而市场主体即市场的参与者却越来越多,举个例子来讲,这就犹如一块蛋糕,由于蛋糕的数量有限,分的人越多,每个人所得的份额就越小,而如果所有人把自己的那一份”蛋糕”拿出来,将一整块“蛋糕”放在一起,也许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这种背景下,三网融合被提出,继而被不断落实和深化。

我国当前所要面临的并不是自己国家的竞争对手,而是要不断发展壮大,在占据自己国家市场足够份额的情况下,不断将市场开发到国外,使我国媒体行业逐渐走向世界,形成国际化规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技术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9-07-30T09:24:17.4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石敬东
[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对三网融合的大力支持,广播电视网络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

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陈巴尔虎分公司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500
摘要:随着国家对三网融合的大力支持,广播电视网络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

在三网融合形势下,本文分析广电网络技术的优势及弊端,探讨了其今后发展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广播电视技术提升方案,促进广电业务的融合,从而实现网络技术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三网融合;广播电视创新;发展
引言
实现三网融合,能实现广播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网的优势互补,从而进一步满足当前客户群体的需求。

三网融合在实现资源共享时,也使越来越多的客户走向网络,这对于广播电视发展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

在此背景下,只有实现广播电视技术的创新,开发新的发展渠道,才能进一步推进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1 三网融合背景
三网融合是指将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相结合,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业务体验。

从细节角度上讲,互联网可以提供十分广泛的信息化平台,在三者之间起着主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电信网涉及典型系统的有效互联,为用户提供远距离通信的基础设施。

广电网络则是运用电视作为载体的平台。

总之,三网融合的目的是为了让各种网络发展模式能够趋于统一,从而可以让用户享受更丰富的资源。

如今,国家持续推进三网融合技术向着多样化的目标继续发展。

三网融合之所以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是因为其对未来国家产业的发展贡献不可估量。

三种网络产业涉及技术知识,而我国在这些方面均有着强大的基础,因此推进三网融合为大势所趋。

三网融合并不是单纯意味着网络或公司的简单合并,也不是指不同网络之间相互替代,而是指三种网络在网络层面上能够相互联通,在业务发展方面能够相互渗透,能够确保资源共享程度达到最大化。

2 广电网络技术发展安全性探讨
三网融合提出以来,传统的广播电视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包括:信号传递方式、电视播出、以及安全保证,尤其在安全方面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在此背景下广电安全性探讨必不可少。

2.1 广电双向相关网络安全分析
HFC 双向网络是广播电视的一个网络服务设施,需要从内容层面和接入层面来实现它的安全保障。

目前网络传输主要有两种方式:EPON 和CMTS。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种方案在输出保密的性能上并不成熟,从而有数据被盗的风险。

从这一点可以说明,广电网络传输信息的保密以及设备防范外来病毒攻击的工作很重要。

2.1.1 网络接入层安全
从接入层来看,安全性保证需要接入的终端设备进行密钥的注册及认证,以防外来不明人员盗取数据信息。

其中运用的技术称为PKI 技术,它使用有效的加密算法,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在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时,需要将用户ID 传给认证系统服务器,服务器对比过后会根据对应的判断给出密钥,之后通过数值传递给实际服务器系统。

2.1.2 网络内容层安全
从内容层来看,主要涉及到数据的传输。

广电数据一般都通过HFC 网络进行传输,黑客容易进入到该网络系统中篡改数据,在此过程中最需要考虑安全性的问题。

因此除了对接入层进行安全防护,内容层也要用PKI技术进行加密处理。

2.1.3 数字证书
接入层和内容层的用户使用的信息需要保持一致,并且用户的信息应该时刻处于监控状态。

数字证书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可以对用户的身份和密钥进行绑定,确保用户信息一致。

它的功能和人的身份证一样,能够明确判别出用户的合法性。

广电行业可以建立相关的数字证书服务,实现安全性的最大化保障。

2.2 广电安全防护方案
2.2.1 服务器安全方案
广电网络服务器上的软件数量日益增多,对重要服务器需要进行全方位的防护工作。

采取的措施可以如下。

(1)研发入侵扫描系统,自动化监测系统存在的漏洞并及时反馈,必要时给出解决方法。

(2)部署相应的服务器防火墙,设置过滤策略。

对网址进行合理分配,为指定网段的用户提供广电网络业务服务。

(3)部署文件服务器的网关,有针对性地保护系统软件带来的恶意攻击。

2.2.2 VOD 区安全防护
广电网络的VOD 区由视频服务器及其他服务器组成,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资源访问服务。

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此区域进行安全防护,检测区域是否存在漏洞,防止机顶盒及信息通道被控制而产生风险。

3 广电网络技术提升
3.1 技术应用创新
广电数据信息分为多种,有视频数据、语音数据以及图像信息。

在广播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其传输新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数据广播,一个是数字音频广播。

在实际的区别上主要是调制调解技术和模拟技术之间的差别。

数字音频技术的出现,则取代了这种方式。

在数字音频技术的使用主要是通过模拟信号来进行的,而新广播的推广中,在传播技术的发展下,电台数据广播技术能够更好地为受众提供咨询信息的需求,能够通过卫星电视、图文电视传达图片、文字,并且可以和观众之间进行有效地互动。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广播电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也随之提升,并且能够脱离原始的工作方式,进入到技术时代。

故而,技术创新、技术应用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新需求。

3.2 网络建设优化
三网融合给广电网络带来了更多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

有关部门需要把握机会对网络建设进行下一步的考虑,努力开发合适
的网络新技术,积极开拓更多的发展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扩建核心网络业务。

我们需要对知识产权体系做优化,研究模拟和数字信号的同步传输来支持整合发展业务体系。

3.3 广电技术向IPv6 过渡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布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部署计划之后,我国在广电网络方面的工作需要抓紧落实。

广电需要承载多业务体系就需要更多的IP 地址,而如今IPv4 地址枯竭,提前部署好IPv6 网络对三网融合下的广电网络具有极大的意义。

(1)升级互联网的网络节点,实现广电骨干网络与互联网IPv6 之间的互通。

建立一个完善的IPv6 网络体系。

(2)加快推动广电终端、网络平台对IPv6 的技术支持。

实现全国传媒领域的业务升级,推动使用IPv6 广电设备终端。

广电网络向IPv6 过渡的技术有多种选择,包括双栈技术、翻译技术和隧道技术。

其中双栈技术是指IPv4和IPv6 共存的技术,对网络的设备投资成本要求偏高。

翻译技术把IPv4和IPv6 通过边缘翻译设备实现互联,隧道技术则是通过封装IPv6 载荷到IPv4 报文进行传输,要求端设备同时支持两种协议。

IPv6 过渡技的变化过程经历了一次次改变,有最初的双栈技术,到现在的翻译技术和隧道技术结合方法。

4 广电融合业务发展
广电网络融合业务的代表是IPTV业务,它结合了流媒体和宽带平台,包括了各种丰富的应用。

我国在2010年IPTV 用户达到了近2000万,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广电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必须要突出自己的核心业务平台,发展高清交互的数字电视,让用户具备收看节目的选择权,可以自由点播、回看视频。

目前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发展数字转换技术,研发高清数字机顶盒,推行交互业务,这必将成为广电业务的优势。

广电业务需要从基础定位出发,分析目前的市场,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特模式。

通过组件新的业务运行代理来节约成本,促进业务不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三网融合背景下,若要实现广播电视技术的创新发展,就应依据广播电视自身特色,不断进行资源整合,并深入实际加强探索、系统优化,从而为广播电视技术的创新奠定技术。

参考文献
[1]魏海龙. 浅析三网融合形势下广电网络技术问题[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4):200-201.
[2]徐玉峰.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网络技术问题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2):241, 244.
[3]李琼, 陈硕.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网络发展问题思考[J].山西青年,2018(8):222.
[4]姚熔灼.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网络安全性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8(7):252-253.
[5]张津. 论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平台网络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7(7):91.
[6]廖世敏. 从三网融合看广电网络发展[J].广东经济,2017(4):209,2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