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素材精选课件PPT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测量PPT课件

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测量PPT课件

N M
P Q
第39页/共151页
3.基础墙标高的控制
房屋基础墙是指±0.000m以下的砖墙,它的高度是 用基础皮数杆来控制的。
第40页/共151页
(1)基础皮数杆是一根木制的杆子,在杆上 事先按照设计尺寸,将砖、灰缝厚度画出线条,并 标明±0.000m和防潮层的标高位置。
(2)立皮数杆时,先在立杆处打一木桩,用 水准仪在木桩侧面定出一条高于垫层某一数值(如 100mm)的水平线,然后将皮数杆上标高相同的 一条线与木桩上的水平线对齐,并用大铁钉把皮数 杆与木桩钉在一起,作为基础墙的标高依据。
2.施工测量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建(构)筑物的 大小、性质、用途、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
一般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精度应高于低层建筑,装配 式建筑施工测量精度应高于非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测 量精度应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往往局部精度高于整 体定位精度。
3.施工测量受施工干扰大。
第4页/共151页
四、施工测量的原则
第7页/共151页
2.施工控制网的特点
与测图控制网相比,施工控制网具有 控制范围小、控制点密度大、精度要求高及 使用频繁等特点。
第8页/共151页
二、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测量 1.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坐标换算
施工坐标系亦称建筑坐标系,其坐标轴与主 要建筑物主轴线平行或垂直,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 行建筑物的放样。
一、施工测量概述
1.施工测量的概念
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
2.施工测量的目的
施工测量的目的是把图纸上设计的建(构)筑物 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和施工的要求放样(测 设)到相应的地点,作为施工的依据。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指 导和衔接各施工阶段和工种间的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PPT课件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PPT课件

1 桩基定位桩 基础开挖线 B
柱基定位点 2
牛腿面 柱身中心线
杯口中心
高程线
经纬仪侧面扫描线 基础
经纬仪正面扫描线
烟囱、水塔施工放样

基础中心定位 基础施工放样 筒身施工放样 筒体标高控制
线 锤
信号灯平台
C 筒身 b A 基础 烟道口 轴线控制桩 F D E r O 开挖边坡线 基础内外边线 G B 定位小木桩

10.4变 形 测 量
建(构)筑物变形的基本概念 变形测量的特点与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 位移观测 倾斜观测 挠度与裂缝观测

建(构)筑物变形的基本概念
沉降量在一定范围内是正常的,不会对建筑物 安全构成威胁,超过一定范围即属于沉降异常 表现形式为: ①沉降不均匀; ②沉降速率过快; ③累计沉降量过大
竣工测量及总图编绘
建筑物和构筑物竣工验收时进行的测量工作, 称为竣工测量。竣工测量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 检查工程施工定位的质量,另一方面是为了今 后工程扩建、改建及管理维护提供必要的资料 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墙角、 地下管线转折点、窨井中心、道路交叉点等重 要地物细部点坐标;测定主要建筑物的室内地 坪、上水道管顶、下水道管底、道路变坡点等 的高程;编制竣工总平面图、分类图、断面图 以及细部坐标和高程明细表 竣工总平面图是综合反映工程竣工后该地区的 主体工程及其附属设备(包括地下和地上设施) 相互关系的平面图

建筑施工测量的技术准备
熟悉设计资料及图纸 现场踏勘放样 拟定计划和绘制放样草图
10.2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建筑物定位方法 轴线控制桩设置 有设置轴线控制桩和龙门框两种形式 基础施工测量 墙体施工测量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复杂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直接拉线法 、 直角坐标法、中心极坐标法

【测绘课件】第10章建筑施工测量

【测绘课件】第10章建筑施工测量
a/2 a
2
b/2 b
2 2
a+b
180- =+ = (—— + ——) = 2 (———)
ab
ab
ab 1
= ———— — (180- ) 2(a+b)
09:36
建筑施工测量
11
❖ 测设另一主轴线COD
C l1 C
L1
检核AOC 和AOD 并调整
1
l=L—
A
O
B
2
•检核COD,
09:36
建筑施工测量
17
建筑物定位方法
根据控制点,基线,方格网: ❖ 已有建筑延长轴线的方法 ❖ 龙门板法 ❖ 轴线控制桩法
09:36
建筑施工测量
18
龙门板法:
适用于小型 民用建筑物
轴线桩
0
轴线钉
1、设置龙门桩
龙门桩
龙门板
2、在龙门桩上测设±0.000标高线
3、钉龙门板 4、引测各轴线,钉轴线钉 5、检查轴线钉的间距
❖ 2、内容: ❖ 施工前:建施工控制网 ❖ 施工期间:施工放样 ❖ 施工后:检查验收,测竣工图 ❖ 使用期间:变形观测:沉降观测和倾斜观测
09:36
建筑施工测量
2
3、施工测量的特点
① 精度: ② 与质量、进度有关 ③ 受施工影响大
09:36
建筑施工测量
3
4、施工测量的原则
❖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 ❖ 步步有校核
得a、b两点,用小木桩标定。
• 2)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上,瞄b点,从b点沿ab方向量14.240m得c
点。
• 3)继续沿ab方向从c点量25.800m,得d点。cd线即为一条主轴线。

建筑工程测量ppt课件

建筑工程测量ppt课件
测量学
Surveying
第十章
建筑工程测量
可编辑ppt
1
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
10.1 测设的基本工作
• 测设
• 工程建设施工开始之前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或构
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实地标注出来的工作,又 称放样或放线。
• 测设的数据准备
•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轴线
位置,尺寸、高程算出待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各
10.1.1 基本要素的测设
距离的测设
• 从地面上一已知点(控制点)开始,沿指定方向通 过测量标出另一点,使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等于已知 值。
• 测设方法
• 测设已知距离时,线段起点和方向是已知的。 • 要求以一般精度进行测设,可在给定的方向,根据
给定的距离值,从起点用钢尺丈量的一般方法,量 得线段的另一端点。
设。
• 当欲测设的高程点与已知水准点之间距离较远
时,首先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将已知水准点的
高程引测至欲测设点的附近,然后用上述方法 测设。
*
可编辑ppt
15
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
10.1.2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
• 将图纸上的一系列控制点定位到实地中去。 • 测设方法
• 直角坐标法 • 极坐标法 • 距离交会法 • 角度交会法 • 直接坐标法
• 可根据施工控制网的形式,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地
形情况、现场条件及待建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等 进行选择。
*
可编辑ppt
16
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
10.1.2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
直角坐标法
• 直角坐标法是根据直角坐标原理,利用纵横坐标之 差,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 适用条件

《建筑施工测量讲座》课件

《建筑施工测量讲座》课件
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沉降问题。
CHAPTER 03
建筑施工测量的实际应用
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01
02
03
测量人员培训
对测量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确保他们具备测量技能 和安全意识。
测量设备检查
对测量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其精度和可靠性。
现场勘查
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实地 勘查,了解地形、地貌和 障碍物情况。
在进行高程测量时,需要注意仪器的精度和使用方法,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测量结 果的准确性。
角度测量
角度测量是建筑施工测量的基础工作之一,主要用于确定方向和角度。
常用的角度测量方法有方向角法和交会法。方向角法是通过观测两个方向来确定角 度,而交会法则是通过观测三个或更多方向来确定点位。
在进行角度测量时,需要注意消除误差、提高精度,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 测量方法。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定位测量
根据施工图纸和规划要求 ,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方 向。
施工放样
根据定位测量结果,将建 筑物的各个部分放置在正 确的位置。
过程监测
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 的位置和尺寸进行实时监 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施工完成后的测量工作
验收测量
01
对施工完成的建筑物进行测量,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
《建筑施工测量讲座》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概念 • 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方法 • 建筑施工测量的实际应用 • 建筑施工测量的注意事项 • 建筑施工测量的未来发展
CHAPTER 01
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概念
建筑施工测量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建筑施工测量是利用测量技术, 对建筑物的位置、高程、角度等 进行测量的过程,是建筑工程中 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P,YP)设计
DBP B
(XB,YB)
2021/3/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6
四.设计高程的测设
四.设计高程的测 设
1.测设设计高程
a
已有 水准点A
已知 B点设计标高HB
定 HB标志
例: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
A
HA=24.376m,要测 设某设计地坪标高 HB=25.000m。测设 HA=24.376 过程如下:
Hi
2021/3/2
5
基本工作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测设三个基本量: 水平距离 D 水平夹角 b 高 差h 1通过测设D、b来放样点的平面位置X、Y; 1通过测设h来放样点的高程H。
2021/3/2
6
一.设计长
一.设计长度的测设
度的测设
已有:起点A、和AB方向
已知:水平距离DAB(设计已知) 定:终点B
K
XK=746.202m YK=456.588m
极坐标放样算 例
数据b、D。
解: DXJK=XK-XJ=+244.092
① ②
DYJK=YK-YJ=- 39.637
DXJP=XP-XJ=-52.110 DYJP=YP-YJ=+63.775
J
XJ=502.110 m
D=(-52.110)+63.775= 82.357mYJ=496.225

定B标志。
A
●测距仪观测斜距时,应读 竖直角,改正成平距;
●全站仪直接读取平距。
2021/3/2
测距仪测设距 离
反 光 棱 镜
B
8
二.设计角度的测设
——放样已知数据的水平角
后视B
已有:测站A、后视方向B 已知:水平角数据b(设计已知)
定:C方向 b
测站A
CC
CCC
1.一般方法放样b角(经
纬仪正倒镜分中法)。
b D
aJK=tg-1
-39.637 +244.092
=360L-
m
9L13C25N=350L46C35N
P
XP=450.000 m
aJP=tg-1
+63.775 -52.110
=180L-50L44C53N=129L15C07N
YP=560.000 m
b=aJP-aJK=129L15C07N-350L46C35N= 138L28C32N
位置和精度要求。
二.施工测量的主要特点
精度要求高 责任重(多复核) 配合施工,现场计算多 施工控制网布置难度大(通视,使用方便,点位保存)
2021/3/2
4
施工测量
§10-2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的基作本工
一.设计长度的测设 二.设计角度的测设 三.设计平面点位的测设 四.设计高程的测设 五.设计坡度的测设 六.铅垂线的测设
二.设计角度的测 设
待定点 CC C CCC
2021/3/2
9
2.精确方法放样b角(多测回修正法)
2.精确方法放样b角
用“正倒镜分中法”测设b角(实际得b1、C1);
多测回观测BAC,取平均得b1 ;
计算改正值C1C,修正得精确位置C。 后视B
例:已知AC1=85.00米,设计值b=36L,
设测得b1=35L5942N,计算
《测量学》
第十一章
第十章
建筑工程测量
2021/3/2
2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第十章 建筑工程测量
学习要点
◆建筑工程测量概述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
◆建筑工程变形测量
2021/3/2
3
#建筑工程测量
§10-1建筑工程测量概述 概述
一.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主要指工程建设阶段的施工测量(施工放样、测设)。 基本任务:建筑物轴线、标高的现场放样定位; 要求:设置轴线、标高的现场标志,满足所设计的
1.钢尺法测设:经纬仪定线;
钢尺测设DAB; 用大木桩标定B。
注: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考虑距离的 改正数,实际测设的距离为: D=D-DDk-DDt-DDh
2021/3/2
7
2.测距仪法测设:
◆在A安置测距仪(或全站仪); 在B附近安置反光棱镜;
◆观测AB距离、调整棱镜位置,测 距
直至与设计距离相等,
测设数据
角度b(直角)、距离D 角度b 、距离D
距离D1、距离D2 角度b1、角度b2
现场至少有一条基线(两个相互通视的已知点)
2021/3/2
11
(一).直角坐标法
(一)直角坐标法(多用于建筑物轴线的放样)
现场有控制基线,且待测设的轴线与基线平行。
A

B 72.000m(检核)
XM=698.000m YM=832.000m
(P321 图10-6) 大地水准面
50.000m 48.000m 50.000m 48.000m
XM=650.000m YM=760.000m

待建房屋
60.000m
A XM=600.000m
YM=700.000m
建筑基线
B
68.000m
XM=600.000m YM=900.000m
2021/3/2
12
(二)极坐标法
1.计算放样数据(P303公式):
aAB=tg-1
YB-YA XB-XA
aAP=tg-1
YP-YA XP-XA
aAB aAP
Ab
(XA,YA)
D
b=aAP-aAB
D=(XP-XA)+(YP-YA)
(二).极 坐标法
B
(XB,YB)
P
(XP,YP) 设计
2.用经纬仪测设b,用钢尺测设D,得P点设计位置。
2021/3/2
13
例:右图中J、K为已知导线点,P为 某设计点位。按图中数据计算 在J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的放样
2021/3/2
14
(三).角
(三)角度交会法
度交会法
1.计算aAB、aAP、aBP , 则: b1=aAP-aAB b2=aBP-aAB
P (XP,YP)设计 g
2.在测站A测设b1,得AP方向; 在测站B测设b2,得BP方向,
相交得P点,定P点标志。 b1
测设时,通常先沿AP、BP 的方向线打“骑马桩”, A 然后交会出P点位置。 (XA,YA)
修正值C1C 。
解:Db=b-b1=18N C1C=85tan0L018N =0.0074m
测站A
b b1
Db
待定点 C1 C
≈7mm
得:点位修正值为7mm(向外)
2021/3/2
10
三.设计平面点位的测设
三.设计平面 点位的测设
——将设计的平面点位测设到实地上。
测设方法
直角坐标法 极坐标法 距离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
b2 B
(XB,YB)
注意交会角 30L<g<150L
2021/3/2
15
(四)距离交会法
(四).距离交 会法
1.计算DAP、DBP
P
2.在测站A用钢尺测设D1; 在测站B用钢尺测设D2, 相交得P点,定P点标志 DAP
通常待定点P离已知点
A、B不超过一尺段,地
面平坦,便于钢尺作业。 A
(XA,Y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