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理论综述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4eef5c40508763231121266.png)
国 有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研 究 综 述
陈 燕和
( 北师 范学 院 经济与 管理 学 院 , 北 黄 石 湖 湖 4 50 ) 302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 op r eS c lR sos it, 称 C roa oi ep ni ly 简 t a bi C R) 念 最 早 于 1 9 S 理 8 9年 由西 方 学 者 提 出 , 后 相 关 理 此
己 的承 担 能 力 来决 定 的 , 导致 很 多 国 有 企 业 过 多 地 承担
了本应 由政府 和社 会承担 的社 会责任 而陷入 经营 困境 。
( ) 方 市 场 经 济 发 达 国家 企 业 的 社 会 责 任 。西 方 市场 2西 经 济 国家 的公 司 承 担 社 会 责 任 常 常 是 根 据 产 品 和 服 务 及 承 受 能 力 来 决 定 承 担 的多 少 和 范 围 , 司 的 某 些 社 会 公 行 为 主要 由利 润 动 机 驱 动 , 种 行 为 叫做 “ 因 相 关 营 这 起
1 国有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的定 义 . 部 分 学 者 对 国有 企业 社 会 责 任 进 行 了 定 义 , 些 定 这 义 的共 同特 点是 都 强 调 了 国 有 企 业 应 该 代 表 国 家 或 政 府 行 使 社 会 责 任 。黄 速 建 、 菁 ( 0 6 认 为 , 有 企 业 余 20 ) 国
、
国有 企业社 会 责任 的界 定
学 者 们 在 研 究 国有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问 题 时 , 国 有 企 对 业 社 会 责 任 的 界 定 主 要 采 取 了两 种 方 式 : 种 是 直 接 定 一
义法 , 对国有企业社会 责 任 的 内涵 用语 言来 表述 ; 另一 种是 比较法 , 通过对国有企业 与其他类 型企 业社会 责任 的横 向比较来界定 国有企 业的社会责任 。
(完整)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完整)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5c3f606f61fb7360b4c65fd.png)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文献综述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21世纪以来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际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已经从号召转变为一种具体的行动。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观点、内容及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 Sheldon,1924)在其著作《管理的哲学》中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
企业社会责任是基于当时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与西方经济活动的问题,诸如贫富分化、社会穷困,尤其是劳工问题和劳资冲突等而提起的。
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研究焦点之一。
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社会责任的内涵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一)国外主要观点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都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但是不同的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具体包括什么,具体责任之间是否有层级关系等持有不同的观点。
而在此只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国外观点.1、同级观。
在这种观点下,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应履行的具体社会责任没有主次之分,是并列关系。
Eells & Walton(1961)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当企业在与社会领域发生互动而产生的问题以及治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
麦克奎尔(Mc Guire,1963)认为,“社会责任的观点假定企业不仅有经济和法律责任,同时有超越这些义务的社会责任".阿齐•卡罗尔(Carroll,1979)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还包括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
而J.J。
Brummer(1991)又进一步把企业责任划分为经济、法律、道德和社会四种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指企业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责任;法律责任是指为法律规定的企业义务;道德责任则包括企业就其性质和可能的后果具有充分的理解能力,对人类福利具有重大影响力及有能力对行为及其后果加以控制;社会责任是企业行为低于社会要求的标准,及引起的后果,应受到惩罚.斯蒂芬•P•罗宾斯则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99df12701f69e31433294f5.png)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作者:聂飞榕郭莹莹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08年第08期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业的活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CSR)的研究也成为学者们研究和讨论焦点。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CSR的研究文献的回顾,将CSR的产生与初步发展、研究新进展及其实现机制等做了较为综合的介绍。
学术界对CSR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的深入,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为我国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起到了积极而又广泛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CSR的产生与发展;CSR研究新进展;CSR实现机制引言20世纪初期,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
企业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消耗大量的社会环境资源,由于企业没有及时采取一定的防范及补救措施,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这逐渐引起了人们对企业行为外部性的关注,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日趋高涨,“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开始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本文试图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的文献,揭示企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
一、CSR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其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备受人们的关注,CSR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企业社会责任”最早是由Oliver Sheldon(1924)提出的。
Carroll认为最早可查考的论述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文献是Chester Barnard (1938)的《管理者的职能》,J.M.Clark(1939)的《商业的社会控制》和Theodore Kreps (1940)的《商业社会质量的衡量》。
但是对CSR的正式论述是在20世纪,特别是在20世纪后半期。
正式研究是由HowardR1Bowen在1953年出版的《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引起的,这本书开创了现代CSR研究的先河,并被学者们认为是第一本关于CSR的权威书籍,Carroll甚至据此建议应该称Howard R.Bowen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4cfc5a2e0740be1e640e9a2c.png)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新进展王凯黎友焕*摘要:目前我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作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小新观点,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和和谐社会、企业责任竞争力、利益相关者、可持续发展和公司治理几个方面对我国国内就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综述、和谐社会、利益相关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出现于19世纪的西方社会,但其概念(CRS)是上个世纪在美国提出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是立足于企业本身的发展。
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就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满足投资者的愿望,实现经营者的自我价值,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兴起反映了现代企业存在价值的演进。
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是市场经济中自利的基本经济组织,其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而十分强调对股东权益的保护,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条件下,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不得不承担起维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理权益。
从目前我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研究的文献看,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其合理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世界悄然兴起了一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而且越演越烈。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变被动为主动,对企业社会责任逐渐取得认同,不仅自己提高了社会责任意识,并开始纷纷要求*黎友焕,男,广东汕尾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会长王凯,女,山东青岛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4级世界经济研究生其产业链的合作方、供应商必须接受劳保标准和环保标准等社会责任守则或标准的审查。
由此在国际上形成一股巨大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浪潮,各国、各企业都无不感到这场社会运动存在和巨大影响。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中国经济加快参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国际企业的社会责任运动导入中国并迅速发展起来。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卢代富(2002)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b7efbfa581b6bd97e19ea82.png)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综述—-宋超王刚1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研究 (2)1.1 CSR的概念形成阶段 (2)1。
2 CSR的争议阶段 (2)1。
3 CSR的后续发展阶段 (2)2 企业社会责任维度研究 (4)2。
1 国外学者对CSR维度的研究 (4)2。
2国内学者对CSR维度的研究 (5)3 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研究 (7)3.1国外关于CSR评价的研究 (7)3.1。
1 声誉指数法(Reputation index) (7)3。
1.2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7)3。
1。
3 Fortune指数法 (7)3。
1。
4利益相关者模型 (8)3.1。
5 KLD指数法(the KLD Index) (9)3.1.6 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 (10)3.1.7 FTSE4good (10)3。
1。
8 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10)3.2 国内关于CSR评价的研究 (10)4 CSR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 (13)4。
1负或无相关的文献 (13)4。
2 正相关的文献 (13)4.3 我国学者对二者关系的研究 (13)5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15)5。
1 CSR信息披露的外在驱动因素研究 (15)5。
1。
1 来自规章制度的压力 (15)5.1.2 来自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15)5。
2 CSR信息披露的内在影响因素 (15)5。
2.1 成本和利益 (15)5.2.3 企业规模 (16)5。
2。
3 行业属性 (16)5。
2。
4 企业财务绩效 (16)5.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17)5.3。
1 国外相关研究 (17)5。
3.2 国内相关研究 (17)1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20世纪初期就已经凸现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诸多学科领域中,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讨论,才成为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热门话题。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8243d51a45177232f60a242.png)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国外, 社会, 责任, 企业, 研究相关词条:国外, 社会, 责任, 企业, 研究摘要:我国企业在经济转型时期所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激发了国内学术界与企业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探讨的浓厚兴趣。
文章总结了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历程,包括学者的论战、概念的界定、不同学科视野和相关衍生理论及实践研究,并对当前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前沿问题与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实践,趋势引言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研究引起了国内企业界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同时,我国企业在经济转型时期所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如食品安全、生产过程的劳动安全保护等以及SA8000认证的实践,促使我国公众对CSR日益重视。
但是,国内学术界与企业界对于CSR的系统探讨相对较少,笔者拟就国外CSR的理论研究现状及实践进行概述,并总结其研究趋势与前沿问题,以供CSR的研究者参考。
国外对于CSR的关注始于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大型企业,拥有经济优势的大型企业滥用其权力,使市场中其他经营主体与消费者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加大,进而产生行贿、虚假广告、劣质产品和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此后不久,Andrew Carnegie (1899)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的观点。
然而,受到时代背景限制,Carnegie的观点主要针对大公司,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社会关注。
与此相适应,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只是零星的、偶然的和不系统的,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被提出来。
Oliver Sheldon(1924)在其著作《管理哲学》中把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
Howard R.Bowen(1953)发表了《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提出了商人应该为社会承担什么责任的问题,从而开启了关于CSR的现代研究。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b97e06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e.png)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文献综述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15期(5月)CHINACOLLECTIVE ECONOMY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从不同角度阐释自己的观点。
国内学者在引入和介绍西方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将企业社会责任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了初步研究。
本文从社会责任的概念、社会责任的范围与层次、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问题这三个方面入手,对国内外理论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主要观念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并做简要评述。
关键词:社会责任;概念;范围与层次;相关理论1924年,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 )在其《管理的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这一概念,标志着一个新的学科领域的创建。
一、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概念的研究综述(一)国外学者企业社会责任的代表性观点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还存在不同的解释。
同时,随着社会上不同时期的劳工运动、少数者权利运动、环保主义者和消费者权利保护运动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也不尽相同。
1953年,博文(Bowen H.R )在《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中,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了“企业家们按照社会的目标和社会的价值向相关的政策靠拢,并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合理的具体行动的一种义务”。
麦克格尔(McGuire Joseph W.)将这一概念深化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宗旨不仅意味着企业负有经济和法律义务,而且还对社会负有超越这些基本义务以外的其他某些相关责任。
在此基础上,戴维斯(Davis Keith )将社会责任的含义精确为了:“社会责任是决策者们采取行动的责任(或者义务),他们采取行动以保护和改善那些与他们自己利益相一致的整个相关社会的福利。
戴维斯的概念包含了两层含义,即企业应该避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并同时为社会福利带来益处。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df2cc1dd360cba1aa811da63.png)
主要 选 自 E S O和 JT R数 据库 的大 约 5 BC SO 3篇 有关 企 业 社 会 责任理 论研究 的文 章 ,并 从 中筛 选 了 2 0篇左 右 对 于企
业社 会责 任定 义界 定和模 型构 建有 一定 贡献 的文章 。
4 .所 选 文 献 作 者 的 概 况 、 作 者 在 该 研 究 领 域 发 表 文
收 稿 日期 :2 1—61 000.5
作者 简介 :董 进 才 (97) 16. ,男 ,河 北 石 家 庄 人 ,浙 江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博 士 生 . 浙 江 财 经 学 院 ] 商 管 理 学 院 教 授 ; 黄 玮 (97 ) 男 ,浙 江 温 州 : 18 ,,
人 ,浙 江 财经 学 院 工商 管 理 学 院 硕 士 生 。
的探 讨 与研 究。本 文通过 对 国外 5 0年 来发 表 的 一部 分 重要相 关文 献 的归 纳和 整理 , 旨在 理清 国外企 业社会 责任 理论研 究 的发展脉 络 ,重点对 企 业社 会 责任 的 内涵、理 论模 型进行 梳 理 ,概 括 企业社 会 责任 理论研 究的特 点 ,并对未 来研 究的发展趋 势进行展 望 。 关键 词 :企业社 会 责任 ;定义研 究 ;模 型研 究
中 图分 类 号 :F 7 2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8 2(0 1 0 — 120 0 44 9 2 1 ) 1 1—5 0
尽 管从 2 纪 3 0世 0年代 开始便 开始 涌现 出大量研 究企业 社会 责任 ( o o t Sc l e os it, C r r e oi s ni lv p a a R p bi 以下 简称 C R 的文献 ,但直 到 15 S) 9 3年美 国学者 B w n首 次 给 出商 人 社会 责 任 的 明确 定 义后 ,企 oe 业社 会责 任研究 才逐 渐规 范起来 “ 。特别 是 2 0世 纪 中后期 ,伴 随 北美 新 大 陆经 济 的急 速 发展 和企 业规 模 的不断 扩大 ,原本 单一 追求利 润 的商 人 和企 业 家开 始 逐渐 关注 公 共利 益 和社 会 弱势 群 体 , 】 企业 社会 责任 的研究 也 因此开 始走 向繁荣 。 目前 ,学者 们对 企业社 会责任 定义 的 内涵 、分类 、产生 机理 及其 与企 业绩效 的关 系等 都有过充 分 的研究 ,并建 立 了 比较系统 的研 究体 系。
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综述
![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0a599037cd184254b3535c5.png)
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综述摘要: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很久以来都是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它是从企业担负责任角度对企业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全面反映。
企业作为经济细胞履行社会责任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理由,是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世界潮流,是促进社会与世界更加和谐的时代动力。
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深入理解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和实践水平,对于推动企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制度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既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焦点问题,所以了解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现状,可以更好地梳理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脉络,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指导企业更有效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还不统一,一是学者们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不同,二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这个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的谢尔顿(oliver sheldon)提出。
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其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真正开始是伯文(h. bowen)在1953年时,发表了他的《商人的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businessman”)一书之后。
他曾对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经营者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有关政策靠拢、做出相应的对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
卡罗尔(carror,aichie,b.,2000)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期望。
”国内理论界对csr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现有文献不多。
张彦宁(1990)在《中国企业管理年鉴》中把csr含义表述为:”企业为所处社会的全面和长远利益而必须关心、全力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企业对社会的适应和发展的参与。
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617e1204b73f242336c5f76.png)
四大责任概念框架和利益相关者框架最为主流。前 者根据责任属性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划分 , 后者根
据 责任 对象对 企业 社会 责任进 行划 分 。Cr l的 四 ao l 大 责任概 念框 架 ¨提 出 , 业 的社 会 责 任包 括 经 济 企 责 任 、 律 责 任 、 理 责 任 和 自愿 责 任 ( 来 改 为 法 伦 后 “ 慈善责 任 ” 。基 于 这 一框 架 , 义 的企 业 社 会 责 ) 狭 任外 延有 多种 理解 : 以仅指 慈善责 任 , 可 以是 慈 可 也 善 责任 和伦理 责任 之和 。但最 典型 的理解 是指 慈善 责 任 、 理责 任与法 律责 任之 和 , 伦 即经 济责 任之外 的 所有 责任 。这 种理解 与早 期对企 业社 会责 任概念 界
4 00 ;. 50 0 3 河海大学商学 院, 江苏
摘
要: 企业社会 责任 对于推 动企 业、 社会、 自然 和谐 共存 与健康发展 具有 重要 的实践意 义。首先在梳理 国 内外相 关研
究进展 的基础上 , 对企业社会 责任 的内涵从广义与狭 义两个 角度 分别进行界 定 , 而基 于企业 的角度 ,2 1 — 6~ 8
基金项 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区域 内中小企业发展 的金融支持框架设计” 2 1 B 6 1 ) (0 0 15 4 作者简介 : 陈健 ( 97 ) 男 , 17 一 , 江苏省 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助理工程师 , A在读 ; MB 谢 文轩 (9 2 ) 男 , 18 一 , 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 管理局博 士。 马超 (9 6 ) 男 , 18 一 , 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 生。
此定 义也是 对 Wa o l n和 Ma n t n e所提 出的 “自愿 性 ” 的 响应 。 国际劳工组 织认 为 , 业 社 会 责任 是 指 企业 在 企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研究综述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e48b008cc175527072208c1.png)
知识化 、科学化、信息化等方面制定具体标准,以明确新 时代
企 业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要 做 什 么 ,怎 么 做 ,是 否达 到 标 准 。四是 建 立 激 励 机 制 。制定 具 体 的奖 励 办 法 ,把 政 工 业 绩 与干 部考 核
式与任务的需要。二是创新 工作 内容 ,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思 想政治 工作要 以科 学发展观 为指导,紧扣 时代 脉搏 ,要 坚持
( 三 ) 解 放 思 想 ,创 新理 念
要讲究艺术,对职工反 映的思想认识问题 ,要通过耐心说服和 积极疏导去解 决,做到循循善诱,启发觉悟 ,达成共识。要善 于把思想政治工作 与职工本职 岗位、业务 学习结合起来 ,开展 职工群众喜闻乐见 、丰富多彩 的教育活动 ,寓教于学、寓教于
乐 。开 展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时 ,一 定 要满 腔 热情 、晓 之 以理 、动 之 以情 ,真 心 实 意 的 帮 助他 们 解 决 具 体 困难 ,用 真 诚 感 化 他 们 。
创 新是一个 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 兴旺发达 的不竭 动力 ,也是 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思想政 治工作 只有在继 承 中不 断创新 , 把握时代脉搏, 紧跟时代步伐 , 符合时代要求, 才 能有 发展 ,有 生命力 。一是创新工作思路 ,增强工作 的针对 性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 以企业经济建设为中心,从 企业 改革发
国 内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研究综述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共3篇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0394e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6.png)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共3篇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1近年来,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日益普及和社会关注度的增加,在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方面涌现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对企业的影响提供参考。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企业社会责任(CSR)是指企业在所涉及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等领域的行为和决策,对其所影响的利益相关者负有责任和义务。
其内涵包括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和经济责任三个方面。
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顾及消费者、供应商、员工、社区和民众、政府等社会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环境责任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自然环境负有保护和改善的责任;经济责任是指企业要遵守市场规则,追求经济效益,创造利润并为股东提供合理回报等。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1. 经济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的经济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诚实守信、合规经营、建立品牌形象等方式,可以提高企业公信力和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客户信任。
此外,企业社会责任也可以促进企业打造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2. 社会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公众、员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有积极的影响。
依据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需要为利益相关方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提供持续的职业成长机会、协助社会解决重大问题等。
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示范作用,可以倡导更多企业积极关注社会责任,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 环境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对环境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企业需要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碳排放等,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此外,企业还需要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热点1. 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跨国公司是具有全球透明度、社会影响力和伦理风险的企业实体。
因此,在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成为了热门话题。
国外研究者通过对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行为和决策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社会责任承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探讨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经济中如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ab27b0676eeaeaad0f33021.png)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综述将近年来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发现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影响因素及其实现路径、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等内容研究的较多,而员工责任对消费者和政府责任的影响的研究几乎空白,值得研究。
标签: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员工责任的实质,就是责任主体分内应该做的事,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应该做的分内事。
企业社会责任一词首先由谢尔顿提出,霍华德.博文(1953)提出商人的社会责任,标志着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构建的开始。
在社会责任视角下,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股东责任、消费者责任、员工责任、供应链责任、环境责任、公益慈善等。
笔者通过研读,发现在现有的文献中,对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涉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路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等方面。
1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朱彬,刘谨(2004)认为,要用机制来保障中小企业担负社会责任,并且政府要严格执行、督促落实。
同时,要引导中小企业建设先进、高尚的企业文化,让污染、生态等企业的外部问题转化为企业内部成本,这才是解决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问题。
李双龙(2005)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受到一国历史、文化、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还要受到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以及企业自身规模、所有制、预期心理等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其中,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影响因素。
殷格非,崔怡(2005)认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施路径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积极参与社会责任的审核和认证,尽快建立起完整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第二,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CSR方式,构筑中国企业的CSR竞争优势。
邓泽宏,何应龙(2010)认为,对于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我国政府的作用路径是政府通过规制、促进、合作和支持的方式促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陈智,徐广成(2011)通过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贡献指数,利用我国A股市场的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因素是影响社会责任履行的主要因素。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4f8051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5.png)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外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和深入的理论体系。
本文旨在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进行综述,梳理其发展脉络、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
早期的观点主要强调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应当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概念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
Carroll(1979)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四个层次。
经济责任是企业的基础责任,即通过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服务来获取利润;法律责任要求企业遵守法律法规;伦理责任超越了法律的要求,涉及到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慈善责任则是企业自愿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
Elkington(1997)提出了“三重底线”理论,认为企业应当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履行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一理论强调了企业在追求经济绩效的同时,要关注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因素国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益相关者压力利益相关者,如消费者、员工、供应商、投资者和社区等,对企业的行为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消费者对环保、可持续产品的需求增加,促使企业采取更积极的社会责任行动来满足市场需求。
员工希望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工作,这也推动了企业关注社会责任。
2、法律法规要求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强制企业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
例如,在环境保护、劳动权益保护等方面,企业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否则将面临法律制裁。
3、企业声誉和品牌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度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综述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ed99ec7a1c7aa00b52acbaa.png)
要做什么 、 怎样做 , 这表示企业 的运作越来越透 明。第 二 , 编写 社会责任报告 是树立学 习和进行 价值管理 的过程 。第 三 , 社会 责任报告是企 业强化基础管理 和提升管理水平 , 建立企业 诚信 文化 的工具 。 四, 业的社会 责任状况将成为其 占领市场 、 第 企 品 牌价值 、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要参照 。 第五 , 社会 责任 报告是本 地化 和全球化的手段 ( 陈英 ,0 9 。徐光 华( 0 9 从共生 视角 20 ) 20 ) 探讨企业 社会责任报告 , 出编制企 业社会责任报告 的必要性 提 与建议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是财务报告 的必要补 充 , 有利于利 益相关者全面 了解企业 的现状与实力。 综上 文献 , 笔者认 为企业社会责任 报告 的功能可 以大致概 括为: 应对相关利 益者的要求 、 提升企业形象 、 国际企业管理 与 思想接轨 、 遵守 国家法律法规 四个方 面。
【 键 词】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关 评价体系; 编制 【 中图分类号 】 29 【 F7 . 2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0426 (0 0— 20 0 10 —7821 )700—2 1
与历经百年发展历 史的财务报告 制度相 比, 以企业 自愿 披 露经济 、 和社会方 面等非财务信息 为基 础的企业社会 责任 环境 ( S 报 告制度 是 一个 相对 新 鲜 的事 物 , 是 近年 来发 展 迅 C R) 但 猛。因为各种外部和 内部 的压力要求企业要更加 透明化地在实 际的生产运营 中承担环境保 护和社会 责任 。 很多国际组织所做 的调查和研究 显示 , 越来 越多 的企业通 过发布企业社会 责任报 告来 实现上述要 求 ,将 发布报 告视 为与利 益相关 者沟通 和交 流, 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一种最佳 实践活动。同时 , 实践 表明, 发布 报告也对 企业 自身丰 富企业社 会责任 理念 和 目标 , 明确 企业 可持续发展战 略 , 完善治 理水 平和管理 能力 具有极大 的促进作 用。 近年来关 于企业社会 责任报告 的文献 , 以发现主要分布 可 在 这三个方 面 : 一是研究 企业社 会责任 报告 的功能 ; 是企业 二 社会报告 的体 系构建 ; 三是如何 编制企 业社会责任报告 。
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综述
![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b490c08524de518974b7d78.png)
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综述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综述摘要企业社会责任自20世纪二十年代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企业社会责任正在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企业社会责任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和代表性成果,分析了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伦理;综述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伦理学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对传统理论把利润最大化视为企业终极目标和经营指导思想的挑战。
1924年英国学者谢尔顿在美国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由于自亚当.斯密以来,传统自由经济理论占主导地位,企业社会责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未能引起重视。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公司权力急剧扩张加剧了社会矛盾,在九十年代初开始并迅速波及全球的企业生产守则运动的推动下,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政府、国际组织、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本文拟就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基本理论和热点问题进行综述。
一、企业社会责任基本理论(一)关于企业有没有社会责任的争论。
自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提出伊始,关于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争论就从来没有中断过,在美国发生的两次关于“公司到底应否承担社会责任”的大讨论是这种争论的集中体现。
虽然这两次争论分别以贝利和曼恩观点的转变告一段落,但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之争从未停止,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认识角度提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相互对立的观点。
1、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是获取利润。
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是反对企业社会责任最著名的代表。
1970年9月13日,他在《纽约时报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利润》的文章,被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对者奉为经典。
总的来说,学者们反对企业承担股东责任之外其他社会责任的理由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1)企业社会责任破坏资本主义民主。
1970年Milton Friedman就断言“企业社会责任是极具颠覆性的学说,会严重动摇自由社会的根基”。
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社会责任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499e803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d.png)
社会责任研究综述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发展的同时应当承担的社会义务,是一种道德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传入我国以来,国内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我国的研究者不断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借鉴先进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的进行探索,加强规范和实证研究,不断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进而引导政府制定与社会责任的政策法规,引导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本文通过阅读国内社会责任有关文献进,讲述了社会责任的起源,收集有关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希望自己能对社会责任有进一步了解。
关键词:社会责任;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一引言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而产生的,并不断对其内涵加以丰富。
传统的企业观认为,企业的唯一生存目标就是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进而实现股东利润最大化。
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则主张,企业的目标是二元的,即除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之外,企业还应当保障和提升社会公益事业。
或者说,在确保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企业也应该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实现他们的利益最大化。
如何全面地、科学地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业绩, 已经成为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管理部门、企业员工及广大的社会公众关心的主要问题。
国内许多学者通过许多社会责任评价方法和设计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去评估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推动我国朝着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二社会责任理论论述英国著名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1924年出版的《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概念,他将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需要的责任与公司社会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应当包括道德。
但是,由于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没有足够认识,他的观点当时并未引起普遍关注。
“企业社会责任之父”伯文(Howard R.Bowen)在1953年出版的著作《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描述才使得这一概念第一次有了较为清晰确切的定义。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e8f56e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5.png)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探究综述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意识的觉醒,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重要的探究领域。
本文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探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和探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文章分别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理论基础、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和措施、企业社会责任的效果和评判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探究中的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综述;国外探究第一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理论基础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探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也是企业可持续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外探究者依据不同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多种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诠释模型。
其中,有学者主张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称为“三重底线”模型。
还有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包括利益相关者和利益冲突的管理,称为“利益相关者理论”。
此外,还有学者从利益最大化和稳定增长的角度,提出了“社会契约理论”等不同的定义和诠释。
第二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和措施国外企业在落实社会责任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阅历。
尤其是在环境保卫、员工权益保障、慈善捐助等方面,国外企业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措施。
例如,一些企业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推行低碳和可持续进步战略;一些企业建立了员工权益保卫机制,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一些企业乐观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捐资助学、支持灾区重建等。
这些实践和措施不仅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品牌形象,也对推动社会的可持续进步起到了乐观的作用。
第三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的效果和评判国外探究机构和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探究,证明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自身和社会的乐观影响。
起首,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绩效。
探究表明,关注社会和环境责任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增加市场份额,提高销售额。
其次,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改善员工的工作满足度和忠诚度,提高员工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
企业社会责任国内研究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国内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c6e960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6d.png)
企业社会责任国内研究综述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包括了环境保护、员工权益、社会公益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国内学者开始逐渐关注并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话题。
下面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与理论探析1.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诠释。
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内相关法规的分析,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做了进一步的解析。
另外,也有一些学者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分析,对企业社会责任做出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阐释。
2.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
学者们基于伦理责任、社会契约、战略管理等不同理论视角,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影响因素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方式等问题。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与评价1.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案例研究。
学者们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案例进行比较和借鉴,探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的先进经验和成功策略。
2.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方法的研究。
考核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方法包括了多个方面,如财务、环境、社会责任等等。
学者们通过多元角度和指标体系,构建和完善了一系列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方法。
三、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为研究1.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研究。
学者们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研究了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程度、影响因素以及员工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等问题。
2.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学者们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探究了公司的社会责任行为对公司财务绩效和融资成本等方面的影响。
以上综述内容简单总结了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研究情况。
国内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和完善,并有许多重要研究成果落地,但目前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希望国内学者能够继续深化研究,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和推广做出更为有益的贡献。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28fdb3ff111f18583d05a3a.png)
从二维 角度 出发 , 尤力 、 王金顺认 为 , 社会 责任 就 企业
基金项 目: 河北 经贸大学企业社会责任研 究 中心重点课题 作者简介 : 孙瑜(9 6 )女 , 1 8- , 河北秦皇岛人 , 河北经 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 2 1 0 0级硕士研 究生 。 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研
问题 。 企业 要处理 好这 些 问题 , 需关 注 企业 社会 责任 的 就
发展并 应用在 企业的 战略 中。 企业 的可持 续发 展是企 业家
道德 、 管理水 平 和企业 综合 实力 的 体现 , 是企 业社 会责 任
的重 要方面 。
、
我 国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因
二 、企 业社 会 责 任 内涵
国内对企业 社会责 任 的定 义始 于 2 纪 9 0世 0年代 , 专 家学 者们没有统一 的说法 , 大体上是从三个角度进行 定义 。
( ) 一 利益相 关者的 角度
( ) 国经济和社会 发展 的需要 一 我
随着 改革 开 放的发 展 ,我 国各方 面都 有 了快速 的发 展, 综合 国力迅 速提升 , 民生 活水平 日益改 善 , 随着改 人 但
革开放 的不 断深入 , 经济发 展和社 会发 展不平衡 的矛盾 日 益显现 , 面临着 社会 和谐发 展 的 问题 。 生这 些现象 的原 产 因有很 多 , 一个重要 的微观原 因就 是企业没 有承担起 但有 社会责任 。 要从 根本上解决 问题 就要先 了解此理 论 的产生 和发 展 , 与我 国实 际相 结合 , 究适 合我 国国情 的企业 社 研
21年 1 01 2月
河 北 经 贸 大 学 学 报 (综 合 版
)
De . c2O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国际社会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及理论研究快速发展,在我国坚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立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和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 SA8000国际标准一、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概念受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外延非常广泛,内涵也越来越丰富,理论界争论了数十年,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
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除了要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兴起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推广,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是世界范围的共同趋向。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背景1、国际社会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及理论研究的推动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起,西方企业已逐渐认识到自身发展和社会的关系,开始了以捐赠的方式回馈社会,并逐步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守则。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使得企业传统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更加关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劳动者权益和商业伦理,更多地承担对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责任。
国际范围内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也开始突破企业各自的企业社会责任守则,形成了履行社会责任的全球契约。
第一个用于第三方认证的全球社会责任标准——SA8000也于2001年正式在全球范围实施,虽然这只是一个自愿选择而非强制执行的社会责任标准,但它已经对全球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是社会各个阶层和睦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的社会。
其中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尤其重要。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部分,它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着上至政府、下至员工、消费者和社区的和谐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本质上是企业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强调在经营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注重企业活动中人的健康、安全和应该享有的权益,注重企业对社会的贡献。
而这些正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
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比尔·福特说过:“一个好企业与一个伟大的企业是有区别的:一个好的企业能为顾客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而一个伟大的企业不仅能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还竭尽全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3、建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科学的发展观不同于传统的发展观。
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主张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把经济主张等同于经济发展,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
传统发展观使人类经济奇迹发展,积累了大量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频频出现,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难以估量和弥补的损失。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兼顾与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新发展模式”或“新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的“绿色清洁增长”,这是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4、跨国公司对中国出口加工业的社会责任要求随着欧美等世界贸易大国越来越多地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增加进口,大量“血汗工厂”的事实被曝光。
特别是1993年11月深圳致丽玩具厂火灾事故发生后,海外的劳工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对外资企业在中国违反劳工标准的行为进行了强烈批评,并成立了“玩具安全生产联合会”,以促使劳工标准在这些企业实施。
一些劳工组织和跨国公司还针对中国的劳工问题,制定了专门的“工厂守则”要求中国的出口加工企业遵守。
跨国公司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中国出口企业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对常年单纯靠“低成本制胜”的中国企业而言,社会责任及其量化标准,已成为我们得以进入西方市场的新门槛。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研究及存在的问题1、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国际研究(1)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
当时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是通过企业主支配个人财富的方式来实现,而不以企业作为参与社会责任的主体。
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持消极的态度,反映在法律层面上,就是对企业使用公司的资金参与社会责任的行为给予限制。
(2)20世纪30至80年代,国际上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这一命题展开的。
企业社会责任古典观的支持者,代表了传统的企业理论观点,认为企业管理者只是受股东委托,惟股东利益是从,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其代表人物是经济学家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M尔顿·弗里德曼。
与古典观对立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经济观,他们认为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第二位目标,而不是第一位目标。
企业的第一位目标是保证自身的生存,支持“企业应当履行社会责任”之说。
其代表人物包括安德鲁斯、罗宾斯、阿奇B.卡罗尔、格里芬等一大批经济与管理学家们。
(3)产生于1960年代,发展于1980年代以后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由多个相关利益者所构成的“契约联合体”。
认为企业的出资不仅仅来自于股东,而且也来自于企业的雇员、供应商和债权人等。
企业已不再是简单的实物资本的“集合物”,而是一种“治理与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本质上是各种契约形式的集合。
企业的风险不是由股东全部承担,其他的相关利益者也在承担着企业的风险。
因此,企业的所有者不能仅仅局限于股东,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所有人。
(4)21世纪以来基于SA8000标准所做的研究。
1997年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发起并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了适合于企业实施的SA8000标准,它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制定的,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动、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9个要素,其核心内容是针对劳工的保护标准,并配套有完善的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国际上对SA8000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企业实施SA8000标准是否会引起长期利润减少,最典型的研究是2002年美国DePaul大学的Curtis C. Verschoor教授和Elizabeth Murphy副教授进行的一项专门针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的研究。
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最佳企业公民”的整体财务状况要远远优于标准普尔500强的其他企业,前者的平均得分要比后者的平均得分高出10个百分点。
实施SA8000标准对企业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所起作用的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人会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衡量企业是否合适的一把尺子,以及决定自己是否留任的标准。
至少有一半的学生在发现自己的价值观与所供职的公司发生冲突时,他们会另谋高就。
2、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国际范围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定义方面和对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对象范围的界定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结果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企业应该向谁承担社会责任以及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
实际中就有可能泛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使社会责任承担超出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造成企业负担过重,持续发展困难的局面。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理论综述》由网友提供或由论文115于网络收集与整理,其版权属于原作者。
四、企业社会责任的国内研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经济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大体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最早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名的著作是1990年袁家方主编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从纳税、自然资源、能源、环保、消费者等几个方面分析企业社会责任。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代表人物之一是杨瑞龙,他主要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另一代表人物是刘俊海,从法学的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
2000年以来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主要的研究成果有:卢代富的《企业社会择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谭深等的《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与中国》;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编的《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陈宏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理论与实证》等。
此外,2000年以来另一个研究热点是围绕SA8000标准展开的。
学界对SA8000标准的认识,从企业社会自然成本效益研究起始,逐渐深入到企业道德层面、法律层面和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丰富的领域,特别是沿海地区,对SA8000标准的研究一直处于前沿地位。
我国对SA8000标准的研究主要是致力于SA8000标准本土化,首先,提出本土化过程中的立法支持,完善与SA8000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并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劳动法律关系调整的范畴,使公司的社会责任运作走上一条法制化的道路;其次,如何提高SA8000标准在我国的实际可操作性,认识到应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制定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和考评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仅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于2005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第一个《CSC9000T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志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引导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行业自律确立可持续发展模式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运动中,不仅企业和政府要有所作为,也应重视研究以行业协会、工会、消费者协会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在其中的作用,这些可以说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中缺乏的方面。
在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考评指标体系的建设方面,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利于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行量化考评。
我国学界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探索工作,李立清、李燕凌著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一书中,结合SA8000标准设计了相关的考评指标、考评权重和分值对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以为建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考评指标体系起一定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1] 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2] 徐二明、郑平:国际化经营中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模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3).[3] 李艳花、凌文轩:世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实践概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4] 陈留彬: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06(2).[5] 单忠东: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