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知识点归纳总结
乡土情结知识点归纳总结乡土情结是指人们对家乡、乡村的情感依恋和情感认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乡土情结是一种重要的情感观念,它渗透在人们的生活、语言、习俗、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
乡土情结既是一种亲情,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在当代社会,乡土情结依然深植人们的内心,成为人们对于家乡、故乡情感的表达。
乡土情结不仅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人们对于亲情、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珍视。
下面将对乡土情结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乡土情结的内涵乡土情结是一种对家乡的忠诚和眷恋。
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文化熏陶、家庭教育、生活经历都会深刻地影响他们对家乡的情感认同。
乡土情结是一种情感纽带,它把人们与家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了人们情感生活的一部分。
乡土情结还包含了对家乡风土人情、乡村文化和传统习俗的喜爱和传承。
在人们的生活中,乡土情结会体现在对家乡民俗、传统节日、地方美食等方面的珍视和传承。
这些传统文化和习俗是乡土情结的一种体现,它们植根于家乡的土地和人们的生活中,代代相传,成为了人们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乡土情结还涵盖了对于家乡的回忆和怀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许多人都在外打拼生活,但是他们仍然会怀念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池一塘。
对于家乡的回忆和怀念成为了人们乡土情结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
二、乡土情结的文化内涵乡土情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情、故土情怀和家国情怀的深层内涵。
乡土情结体现了人们对家乡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的珍视和传承,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生动体现。
乡土情结在中国传统文学、诗词和歌曲中得到了精彩的表达。
古代文人墨客们在他们的诗作中,多以乡土情怀为题材,表现了对家乡的眷恋和怀念。
而《山水》、《故乡》等诗篇,则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文人笔下的乡土情感,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土情结还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书法和民间艺术的表现。
关于中国人乡土情结的文化思考
关于中国人乡土情结的文化思考中国人乡土情结是指中国人对乡土的深厚情感和依恋之情。
这种情结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和中国人独特的历史背景。
乡土情结不仅体现在中国人内心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也表现在中国文化中对乡土生活的描绘和对乡土价值的追求。
乡土情结不仅是一种文化心理,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生活环境和社会变化的态度和价值观。
乡土情结在中国文学中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人多以农村和山水为对象进行创作,他们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农民生活,表达了对乡土的热爱和对农耕文化的赞美。
这些作品不仅赋予了中国文化独特的风貌,也让乡村生活成为中国文学中独特的题材,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中国的乡土情结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中国人对乡土的眷恋不仅是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是对自然和纯朴生活的向往。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对乡村的关注和重视让乡土情结得以继承和发扬。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乡村旅游的兴起,都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感受乡土文化的机会。
乡村文化在中国也成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体现。
乡土情结也推动了乡村文化保护和发展的进程。
中国的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充满活力,这为创作出更多有关乡土情结的作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
然而,乡土情结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一些年轻人对乡土情结缺乏共鸣,更倾向于都市化生活和现代化的价值观。
乡村的发展也面临着经济和社会压力,乡村资源的流失和环境的破坏给乡土情结的传承带来了困扰。
综上所述,中国人乡土情结是中国人民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心理,它反映了中国人对乡土的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乡土情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渊源,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然而,乡土情结的发展还需要面对一些挑战,保护和弘扬乡村文化对于乡土情结的传承非常重要。
乡土情结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思想,也是我们对自然和乡土生活的一种倡导和追求。
思乡——中国人的乡土情结2
思乡——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摘要:思乡是一个中国人的永恒的话题。
从古至今,无论男女,家总是他们盼望归去的港湾,思乡是他们不老的情结。
正是这样的情结成为中国历代文人重要的创作题材,并以各种方式,从各种角度加以显现。
关键词:思乡;游子;家;乡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这首诗可谓妇孺皆知。
中国人从孩提时代起就会背诵它,孩子虽不解思乡之苦,但优美的音韵让人朗朗上口,无意识之中就背下来了。
长大后,背起书包,离开家,才渐渐品尝到想家的滋味。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秋月分外光明,又特别清冷。
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
凝望着月亮,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
这里的故乡与家的概念有着等同之处。
故乡吸引人的地方不就是因为那里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有自己的亲人以及熟悉的一切吗?那里有家,有温暖,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都有让自己放松、休息,无所顾忌的地方,也是人类心灵的寄托,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人类精神家园的象征。
正因为有了家的概念,才促使许多人为了家及家人的生活而离开家,去拼命、去努力,于是就有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
每当这样的时刻,盼团圆的心理在滋长,“又是九月九,重阳节,难聚首,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那么强烈地渴望着归去,在外的艰辛,到家后的舒适,构成鲜明地对比,谁不想家?谁不恋家?中国人的家的概念又与西方不同,老外讲到家往往只代表着夫妻及他们的孩子;而中国人的家可以包含着爷爷、奶奶、夫妻、及其儿女,它不仅是纯粹物种的延续,还承担着抚育儿女,赡养老人责任,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使得人类的新陈代谢不像动物界那么的残酷,它蕴涵了作为有意识的人类的文明与温馨,所以很多中国人向往“四世同堂”,因而才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小议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议中国⼈的乡⼟情结乡⼟情结⼏千年来,多情的中国⼈⼀直难以舍弃的就是家乡了。
不管你⾛到哪⾥,不管你在⼲什么。
每到某个时候你就会情不⾃禁的開始想家了。
想的那么厉害,差点⼉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那颗思家的⼼和回家的步伐。
思乡是⼀个中国⼈的永恒的话题。
从古⾄今,不管男⼥。
家总是他们盼望归去的港湾,思乡是他们不⽼的情结。
正是这种情结成为中国历代⽂⼈重要的创作题材,并以各种⽅式,从各种⾓度加以显现。
是故乡。
唤起了他们⼼灵深处最美好的回顾。
在对故乡的意念中,他们⼜仿佛回到了那单纯⽆邪的童年世界,回到了母亲的怀抱,⾝⼼的创伤得到了临时的平复,精神的空虚得到了刹那的充实。
在这⾥,故乡成了他们终极的归宿地。
于是这就造就了⽆数骚⼈墨客,他们毫⽆保留的抒发对家乡的爱,写下了⽆数灿烂的诗篇和⽂章。
⽽他们写那些作品的主题依旧离不开思乡。
游⼦,家,乡愁。
⽽我觉得中国⼈之所以有这么浓重的思乡情结,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时候或多或少受到了⽗母的熏陶或者是外界的伤害。
才导致如此浓重的思乡情结。
当时离乡别井的⼈们,都习惯在远⾏之前,从井⾥取出⼀撮泥⼟,珍重地包藏在⾝边。
他们把这撮泥⼟叫做“乡井⼟”。
所以直到如今,海外华侨的床头箱⾥。
还有⼈藏着这种乡井⼟!试想想。
在⼀撮撮看似平庸的泥⼟⾥,寄托了⼈们多少丰富深厚的感情!是啊,这就好像中国⼈得了⼀种思乡病,我们⽆时不刻地在思乡和故乡的⽗⽼啊。
尤其是当我们看到⼀些代表家乡的信物时,那种情怀就格外强烈。
于是李⽩就写了《静夜思》床前明⽉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
低头思故乡。
这⾸诗不⽤多说,可谓妇孺皆知。
我们从孩提时代起就会背诵它,虽不太了解思乡之苦,但优美的⾳韵让⼈朗朗上⼝。
⽆意识之中就背下来了。
长⼤后,背起书包。
离开家,才渐渐品尝到想家的滋味。
通常⽩天还好,可是⼀到了夜深⼈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
就难免⼀阵阵地在⼼头泛起波澜。
何况是⽉明之夜,更何况是明⽉如霜的秋夜。
想想别⼈都在合家团聚,⾃⼰却孤独⽆助。
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研究课题名称:中国人的乡土情结设计者姓名杜伟群所在学校所教年级九年级研究学科语文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在九年级古诗词复习中,学生发现吟咏思乡情愫的诗歌确实不少。
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不禁问道:“老师,为什么古人会写下那么多思乡的诗句?”有些同学就回答:“是古时候交通不发达,想家不能立刻回去,又没有电话打回家,就会思乡了。
”真的那么简单吗?如果谁通信工具发达,随时可以打电话回家就不会思乡,那么每年那挤破头的春运现场,那冒着严寒风雨兼程的摩托返乡大军又如何解释呢?于是我就萌发了一个念头,让学生探究一下我们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了解一下我们华夏民族“根”的文化。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现在的青少年大多自小就生活在城市里,对故乡的意识很淡薄,他们往往只在父辈的口中知道故乡所在,但体会不懂乡情的浓厚,甚至跟某些媒体唱到“老乡见老乡,背后捅一刀。
”导致人情的冷漠。
试想没有了思乡的根,又何谈爱国的情?3、课题介绍所谓乡土情结就是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它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
拥有乡土情结的人他们不会忘记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
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
但乡土情结不应因此消失。
我们应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水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还有足以自豪的祖国,屹立于现代世界文明之林。
本课题的研究以思乡主题的文学作品为学习契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品读经典、上网查询、翻阅史料等方式与渠道,探究华夏民族的乡土情结,感受一个民族向心力之所在。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的阐述)教学目标:1、学习性目标:收集有关思乡情感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故事等),并做好分类,品味文学作品的选材与写作特色。
浅析课题的“乡土情结”
浅析课题的“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是指人们对家乡土地、乡村文化的深厚感情和热爱。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很多人都怀念自己的故乡,渴望回到自然、宁静而又真实的乡村生活。
在人类历史上,乡土情结一直是普遍存在的。
作为人类最早的生存之所,人们对土地和自然的深厚感情也是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和文化有着更为深刻的认知。
因此,乡土情结之所以能够持续流传,便是因为它与人类的性情和文化习惯密不可分。
而在当代社会,由于城市的发展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许多人都感到迷失自己。
他们想要回到自己的故乡,重新感受那种亲切而自然的生活方式。
这种心理状况反映出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所存在的一种空虚和焦虑感。
因此,通过回归乡土,许多人在重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人乡土情怀的表现及成因探析讲课稿
中国人乡土情怀的表现及成因探析中国人乡土情怀的表现及成因探析中国人可以不信神佛,不惧鬼怪,但有一种亘古不变的情怀却始终萦绕在他们的心间,这就是----乡土情怀。
安土重迁的思想从一开始就深植于百姓的心中,无论你身在何方,经历着何种人生,对故乡的思念和依恋总是牵引着你,成为你内心深处恒久不变的向往。
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体现于文人骚客的的诗词歌赋中,那反复咏叹的对家乡的眷恋和思乡的痛苦被逐代沿袭和加深,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就提出了“小国寡民”的思想。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种近乎扭曲的对乡土的依赖感虽然消极,但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乡土的看重。
而这其中包含的浓浓的乡土情结在庄子那得到了传承。
庄子曾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
”久旅而归,见到旧国旧都,纵然旧国之中,人物已变;丘陵之上,草木荒芜;比之昔日,十失其九,只有一分相似处,还是畅然有感。
将旅者与十失其九的旧国旧都联系起来的正是对乡土的依赖和眷恋,尽管世事变迁,这样一种归属感依然像亲情的纽带一样联系着人与土地。
屈原曾在“九章·涉江”中写到“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而陶渊明更是在“旧园田居”中感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多情的诗人已经开始通过动物们的行为来象征人们对乡土的那近乎本能的依赖和思念。
动物们尚且怀念家乡,连死都要向着家乡的方向,更何况感情丰富的人们呢?到了汉朝,由于国家的需要,很多女子因为和亲远离故乡,最著名的当属王昭君。
历史上的王昭君未留下只言片语,她的心情我们不得而知,但无数的诗人从自己的情感出发,叙写了她离家的孤寂和思想之情。
从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王安石的“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到姜夔的“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再到欧阳修的“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诗人们感叹的不仅是那个娇弱宫女的遭遇,更是在咏叹深植于整个中华民族根基的乡土情结,那种思乡的苦痛成为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基调。
中国乡土情结的表现及成因探析
浅析中国人的乡土情结表现及成因探析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是王维的一首杂诗,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人,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乡情形的相思之情。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
失意时想到它。
每逢佳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的想到它,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乡土情结。
一.诗歌辞赋之乡土情结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关乡愁的诗篇非常多,可以说对乡愁的书写形成中国诗文风貌的一个基本特征,言愁即:写愁,抒发愁情,为愁立象,从而造就愁人审美的意境,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诗歌创作中愁字满眼,处处生愁的诗作吟咏现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在交通不便通讯不便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会永不断绝,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传唱。
触景生情,诗人魂牵梦萦的故乡,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导致思乡之情奔涌而出。
逆旋夜雨,明月高思,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情感,被称为中国第一思想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为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诗经黍离》中就有“黍离之悲”,而《楚辞哀郢》中“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更可见其痴情。
王昌龄的《征人望乡》“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深闺万里愁。
”描写的就是这种情感。
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
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刻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
“无那深闺万里愁”把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通过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表达的淋漓尽致。
漫谈传统中国人的故土情结
漫谈传统中国人的故土情结一年一度的春运,让人感觉窒息,但回家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天南海北的中国人携着大包小裹踏上回家的征程,即便是跋山涉水、身心俱疲。
其实,对故土的眷恋、对家的思念,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应该说,从古至今从未间断。
拟从历史上发生的真实故事入手,对中国人的故土情节进行梳理,在其中找寻答案。
标签:故土情结;安土重迁;衣锦还乡林语堂说:“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
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
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此言一语道尽了埋藏于中国人内心深处、可触动灵魂的情感——故土情结。
而余光中的《乡愁》更是令人魂牵梦绕、思绪万千:“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不仅仅是余光中的乡愁,更是千千万万旅居海外、漂泊异乡的中国人共同的乡愁。
应该说,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和永恒的情感,这不只体现在名人名家的名著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接触到一些诸如告老还乡、衣锦返乡之类的词汇,它们都反映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本质,即对故土的深厚感情。
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经济形态是以一家一户为基础的小农经济。
这就使百姓被牢牢地拴在土地之上,他们以土地为根本,希望从土地上获得生存的粮食与空间,因此,安土重迁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不变的生活状态(战争爆发、瘟疫肆虐等不可控的天灾人祸可能会短暂地改变这一现象)。
遥远的传说时代,土在社会经济文化中的作用可见一斑,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类。
在这里,我们不纠结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因为女娲造人故事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已经大于其故事本身了:人是土做的骨肉,土是人类灵魂的栖息地。
中国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_乡土情结,中国人的文化原点
中国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乡土情结,中国人的文化原点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农业民族,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农业文明。
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着植根于农业人生的乡土情结。
建立在农业文明之上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和宗法精神,使关于家庭、宗族、国家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无所不在地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
血缘观念、家庭意识早已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乡情乡思成为中华民族心理结构、感情倾向、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
关键词:乡土情结;中国文化;农耕文明;一、引言日本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梅原猛的《森林思想——日本文化的原点》写到:森林思想是日本人心灵深处的一种信仰。
日本人认为,树木有灵,任何东西都没有树木那样巨大的生命力,树木的精灵是生命的象征,树木是神所依附的地方。
日本对森林有着独特的崇拜,据说日本一年有八亿人次进行了“森林浴”。
森林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所占有的份额远远小于在日本文化中所占有的份额。
相反,乡土思想应该说是中国文化诸多原点中最主要的方面。
用著名学者钱穆先生的话说“:中国文化是自始到今建筑在农业上面的。
”那么中国人的乡土情结,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原点呢?它的存在有哪些文化渊源呢?它的存在又有哪些优越性和局限性呢?下文将进行探讨论证。
二、乡土情结的文化基础1 农耕文明:乡土情结的历史基础各种文化的不同,究其根源最先是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影响到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
文化研究家一般把人类文化的源头分为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和商业文化三种。
而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农业民族属于农耕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不仅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及江河、湖泊应有尽有,而且季风气候发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人类的生活和农作物的生长。
据殷墟甲骨文记载,那时“农业显然成为主要生产了”。
此后,农耕经济一直是国家经济的主体,那么土地的有无和多寡自然成了人们最关切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问题。
现阶段中国人对乡土的情感分析
现阶段中国人对乡土的情感分析作者:韩萱颐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2期1.自古人们对土地情结。
1.1 土地是生活的根本。
中国人离不开土地的,最早的中国人民认为土地是谋生的手段。
许多人被称作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构成了社会的基础。
我们说乡下人土,似乎带有了一种蔑视的意味,但是这个土字却用的很好,土字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开泥土,不妨缩小范围来看,三大河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
以前的中国人,在没有工业的社会中生存,自己种菜,靠的是土地,自己养猪养羊养牛,动物所食的也是来自于大地的赐予。
土地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生活的根本。
1.2 土地是浓浓乡情以前社会中,经济不发达,通讯设备也极为落后,交通也极为不便,若是农村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或者去很远的地方,家里的祖辈会给他包一抔土,而且有些地方更有一种说法,如果背井离乡水土不服思念家乡就把土抓一点在汤中服下就会好。
抛开健康卫生等等现代人的想法,在老一辈的眼中,只有故乡的土,故乡的物才能解故乡情。
古代的诗歌中也有许多借物抒发思乡之情的,唐代司空图“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唐代元稹“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中国人一般是自给自足的耕作,以农业为主,不像游牧民族四处迁移,而且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势造成了人们可以不与外界交流,封闭在自己的村庄中,所以以前的中国人在一个地方居住很难也很少移动,所以对一个地方有感情,对一个地方赖以生存的土地有感情。
2.现阶段发展人们对土地情感2.1 现代社会城市居民土地情结现代社会中,人们已经不再是过去挤在大杂院中居住,而是纷纷搬进楼房小区,以前的一家一院房前种树种菜的现象在城市已经不再有,家家封闭独门独户,但是大多数家会在家中培育植物,也有很多会在家中花盆里种植蔬菜,番茄,辣椒,有的种葱和白菜,一来可以靠植物净化空气,二来可以利用空间,自给自足。
2.2 国外的中国人的土地情结中国住外国大使馆,在卢旺达,由于物资贫乏,价格也非常昂贵,几乎是欧洲的2倍,孙树忠告诉记者,一个很小的青苹果要卖1美元,一个小的咖啡勺要卖2美元。
主题阅读训练之乡土情结
主题阅读训练之乡土情结乡土情结是指人们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乡土文化的热爱。
乡土情结是人与土地之间的一种情感纽带,是人们对故乡的家园、家庭、亲人、亲友、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情感的凝聚。
乡土情结源自于人们对故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它植根于故乡的土地、生活方式、习俗传承和历史文化。
乡土情结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的表达。
一个人对故乡的情感有多深,就能体现出他对根脉、家族和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珍视。
乡土情结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人情感的寄托,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方式。
乡土情结可以激发人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热爱和继承,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乡土情结还可以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让人们更加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形成一个和谐、团结的社区。
乡土情结的培养需要从小就开始。
家庭是培养乡土情结最重要的场所,父母可以通过讲述家族故事、教育子女尊重土地、传承家族传统等方式,让孩子对乡土文化产生兴趣和热爱。
学校教育也是培养乡土情结的关键,学校应该注重地方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和珍视自己所在地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和特色产业。
社区也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让居民参与增加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和感受,从而培养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的培养不仅对个人有益,也对社会有益。
乡土情结可以增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减少对外来文化的依赖和模仿。
乡土情结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吸引外来游客来到自己的故乡,体验乡村风情和地方特色,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和旅游业的繁荣。
乡土情结也需要与现代化相结合,不能过于封闭和保守。
乡土情结应该是一种自信而开放的态度,可以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点,与其他地方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不断创新发展,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浅析传统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浅析传统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摘要】传统中国人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这种情结深深地扎在中国人的心中,影响着中国人的整个心灵世界,本文以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为角度阐述传统中国人的乡土情结的种类,然后分析产生这种情结的原因及这种情结对传统中国人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中国人乡土情结引言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作为一种心理状态的乡土情结,弥漫在各个阶层,贯穿在每个朝代,同时也反映在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中。
乡土情结,即对家乡和故土所抱有的一种浓浓的深情,最大表现就是思归。
先秦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就有很多思念家乡的作品,如《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陟彼冈兮,瞻望兄兮……”这首“千古羁旅行役之祖”的歌,唱的就是登上了高冈,思念家乡的心声。
唐代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几千年来广为传诵的作品,其中浓浓的乡土情结让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那份思乡之情。
这种情结绵延不绝,一直延伸到当代,在当代作品中,余光中的《乡愁》更是首深深表达了客居他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的短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以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般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短短十六行诗,写出了人生四个阶段对故土的思念和愁绪。
乡愁成了挥之不去萦绕一生的情感,深深地埋藏在诗人的心中,也萦绕在每一个中华游子的心田。
一、乡土情结的种类作为传统中国人潜意识里的一种心理状态,乡土情结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演变为归隐情结的乡土情结。
拥有这类情结的人不满或厌恶世俗的黑暗,萌生出回家归隐的想法。
这种情况促使人渐渐淡漠世俗中肮脏的生活而转向去家乡去寻求一片净土,寻求自己灵魂的所在。
这种情结已经被抽象化,家乡在人的内心当中已不是那山、那水、那人,而是被升华为灵魂的所在、生命的寄托。
思乡——中国人的乡土情结2
思乡——中国人的乡土情结2第一篇:思乡——中国人的乡土情结2思乡——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摘要:思乡是一个中国人的永恒的话题。
从古至今,无论男女,家总是他们盼望归去的港湾,思乡是他们不老的情结。
正是这样的情结成为中国历代文人重要的创作题材,并以各种方式,从各种角度加以显现。
关键词:思乡;游子;家;乡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这首诗可谓妇孺皆知。
中国人从孩提时代起就会背诵它,孩子虽不解思乡之苦,但优美的音韵让人朗朗上口,无意识之中就背下来了。
长大后,背起书包,离开家,才渐渐品尝到想家的滋味。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秋月分外光明,又特别清冷。
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
凝望着月亮,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
这里的故乡与家的概念有着等同之处。
故乡吸引人的地方不就是因为那里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有自己的亲人以及熟悉的一切吗?那里有家,有温暖,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都有让自己放松、休息,无所顾忌的地方,也是人类心灵的寄托,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人类精神家园的象征。
正因为有了家的概念,才促使许多人为了家及家人的生活而离开家,去拼命、去努力,于是就有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
每当这样的时刻,盼团圆的心理在滋长,“又是九月九,重阳节,难聚首,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那么强烈地渴望着归去,在外的艰辛,到家后的舒适,构成鲜明地对比,谁不想家?谁不恋家?中国人的家的概念又与西方不同,老外讲到家往往只代表着夫妻及他们的孩子;而中国人的家可以包含着爷爷、奶奶、夫妻、及其儿女,它不仅是纯粹物种的延续,还承担着抚育儿女,赡养老人责任,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使得人类的新陈代谢不像动物界那么的残酷,它蕴涵了作为有意识的人类的文明与温馨,所以很多中国人向往“四世同堂”,因而才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人乡土情怀的表现及成因探析中国文化内涵中有一种中国人固有的“乡土情结”,这种“情结”不仅体现在乡土文化的自然本色中,而且也蕴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
乡土社会的本质,就是一种流淌在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文化意识——“乡土情结”,这可以说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文化情怀。
法国作家埃尔韦.圣德尼在《中国的诗歌艺术》中这样写到:“中国大家庭所有成员身上具有一种明显的倾向,这种倾向在别的任何民族中都没有这么根深蒂固,这就是对家乡的怀念和思乡的痛苦。
”这足以可见不在故里的中国人对故土深深的眷恋。
那么,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中国人身上有浓重的乡土情结呢?一.从中国人的日常行为习俗上看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一切有生之伦,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因此,中国人乡土观念浓重,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1.从海外华侨“落叶归根”行为上看乡土情结那些远离祖国大陆的海外华人,无论侨居它国多少代,即使有人连一句汉语也不会讲,但是对自己祖先曾经留有足迹的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仍是那样的浓重。
如果有机会回到这片土地上,他们都是热泪盈眶,离开时不少人还要带上一包家乡的泥土回家,称之为“乡井土”,表示永远不离祖国母亲的土地!这种浓烈的土地情怀使得中国人独有“落叶归根”、“故土难离”、“入土为安”等等思想。
一个人无论离开家乡多少年,到了两鬓斑白之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回到曾经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上。
若是死后也能葬入那片土地,才真正感到可以瞑目安息了,否则将成为人生最大的憾事。
因此,许多人不惜辛劳和钱财,想方设法把去世的父母的灵柩或遗骨运回老家安葬。
德国著名的社会哲学家赫尔曼·凯泽林(Hermann Keyserling)97年前就到过中国,在《一个哲学家的旅行日记》中他记录了自己的感受: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的农人能给人如此纯真又如此亲近土地的印象,“当他们死去的时候,他们又带着童稚般的信赖归于那对他们是真正的母腹的大地”。
像外国人介绍中国的乡土情怀的作文800字
像外国人介绍中国的乡土情怀的作文800字“乡土”二字历来为中国人称道。
游子思故乡,这是我们的乡土情结;勤勤恳恳,待人友善,这是我们的乡土气息;融入莫言的高密乡中的,是使我们的乡土文化。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们的乡土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临此困境,我们有责任执传承之灯,映照乡土文化。
哲学家期内塞尔有言:“一个社会就像一张张大的嘴,它合下来的时候,一定要咬住某种坚实的东西。
”我以为,乡土文化就是我们坚实的根基。
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受其养育,只有扎根乡土,才能向更高、更远处发展。
北大毕业生陈锦华放弃高薪工作,毅然回乡创业,带动家乡发展,摆脱贫困,这就是在乡土文化的影响下扎根深潜、实现自身的价值。
常言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因为有乡土文化,漂泊在外的游子才会有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才会在想到那片乡土时心有慰藉。
若缺失了乡土文化,人走得最再远,也只会像浮萍般漂泊无依;社会发展得再快,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然而,在深谙乡土文化的重要性之后,又该如何传承与保护呢?受到城市化的冲击,许多乡村拆除老屋,盖起新房,青年人走进城镇,很少回家……乡土文化尚未被细细品味,就渐趋消亡。
与此同时,李子柒制作的乡土美食、传统工艺视频在网上卷起热潮。
这亦在告诉我们,乡土文化不是只能在农村发展的,它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手段传播得更广、更远。
无论处在什么时代,乡土文化都不会过时。
纵使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乡土美食还是能引起人们的喜爱。
我们更需秉承传统之灯,继承乡土文化,同时又融入现代化元素,促进乡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映照乡土文化。
执传承之灯,也要求我们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的内涵,犹如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就对乡土文化做了深入剖析。
也许我们不能人人都写出这样一部学术著作,但学习乡土文化内涵,执传承之灯,映乡土文化,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秉持传承之灯,你我一起,才能让乡土文化像琥珀般在人类精神长河中闪耀。
传统节日的乡土情怀与乡愁
传统节日的乡土情怀与乡愁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乡土情怀与乡愁。
这些节日源远流长,代代相传,不仅串联起人们的家庭情感,更形成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节日在城市化生活的冲击下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乡土情怀与乡愁也因此而愈发凸显。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传统节日的国家,每一个节日都代表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的共同记忆。
比如中秋节,这是一场中国人传统的团圆节日,一家人围坐在圆桌前品尝着月饼,共赏皓月,畅谈亲情。
这种乡土情怀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无论身处何地,都始终渴望着回到家乡,与家人共度中秋佳节。
而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更是人们乡土情怀的具体体现。
传统的除夕夜,烟花爆竹声声不绝于耳,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共贺新年。
这种家人团聚的乡土情怀,成为了中国人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城市生活压力的冲击下,传统节日的乡土情怀与乡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蚀。
城市化的发展让很多人离开了故乡,背井离乡的经历使得人们对乡愁的感受更加强烈。
无论是留守在城市的人们,还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工,都常常思念家乡的传统节日与乡土情怀。
城市中的孩子对于传统节日了解少,参与度低,乡土情怀与乡愁已经变得陌生而遥远。
这种现象使得传统节日逐渐地失去了本应具有的独特魅力。
乡土情怀与乡愁虽然受到了现代社会的冲击,但并没有完全消失。
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依然存在,只是方式和形式在改变。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介渠道丰富自己对节日的了解。
例如,通过网络平台,人们可以参与到全国性的庆祝活动中,感受到了家乡的传统节日气氛。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举办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吸引人们回乡参与,并借此机会进行文化传承。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节日的乡土情怀与乡愁。
那么,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的乡土情怀与乡愁,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呢?首先,应该重视教育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
研究课题名称: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设计者姓名杜伟群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九年级研究学科语文
联系电话电子邮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在九年级古诗词复习中,学生发现吟咏思乡情愫的诗歌确实不少。
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不禁问道:“老师,为什么古人会写下那么多思乡的诗句?”有些同学就回答:“是古时候交通不发达,想家不能立刻回去,又没有电话打回家,就会思乡了。
”真的那么简单吗?如果谁通信工具发达,随时可以打电话回家就不会思乡,那么每年那挤破头的春运现场,那冒着严寒风雨兼程的摩托返乡大军又如何解释呢?于是我就萌发了一个念头,让学生探究一下我们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了解一下我们华夏民族“根”的文化。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自小就生活在城市里,对故乡的意识很淡薄,他们往往只在父辈的口中知道故乡所在,但体会不懂乡情的浓厚,甚至跟某些媒体唱到“老乡见老乡,背后捅一刀。
”导致人情的冷漠。
试想没有了思乡的根,又何谈爱国的情?
3、课题介绍
所谓乡土情结就是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它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
拥有乡土情结的人他们不会忘记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
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
但乡土情结不应因此消失。
我们应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水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还有足以自豪的祖国,屹立于现代世界文明之林。
本课题的研究以思乡主题的文学作品为学习契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品读经典、上网查询、翻阅史料等方式与渠道,探究华夏民族的乡土情结,感受一个民族向心力之所在。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的阐述)
教学目标:
1、学习性目标:收集有关思乡情感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故事等),并做好分类,品味文学作品的选材与写作特色。
2、思想性目标:增强民族情感,激发爱国情怀。
3、行为性目标:培养深入钻研,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珍惜我们民族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收集有关思乡情感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故事等),并做好分类,品味文学作品的选材与写作特色。
2、分工合作:通过上网、到图书馆查阅等方式进行阅读。
3、个别探究:了解家乡具有文化特点的民风民俗。
4、合作探究:分组制作幻灯片汇报读书成果。
5、作品展示:撰写读后感或小论文、读书报告会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
参与本次活动的是九(8)班,该班学生共48人,他们具有灵活的思维,喜欢打破传统,特别是这样的活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他们更乐意接受,而且比较适合他们富于挑战性的精神。
再者,他们乐于表现自己,能积极的展示自己的阅读所得。
但由于他们是九年级的学生,各科作业量较多,特别是一些更喜欢钻研理科的男生,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课外阅读方面,有些同学觉得时间不够。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研究目标:
1、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品读探讨民族的情感
2、探究民风民俗
研究内容:
1、感悟诗歌中的乡愁
2、品读散文中的思乡情愫与民风民俗
3、积累思乡的故事
4、探究高明区的地方风俗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预期成果:
1、通过品读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写出读后感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通过扩大阅读量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大语文的理念。
3、通过读书报告会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成果展现形式:
每个学生撰写读后感或小论文、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读书报告会
六、资源准备
教师准备:
1、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2、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网站
学生准备:
1、读书笔记本
2、电脑、网络器材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
段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成立研究小组,
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
并了解一些研究性学
习的方法
确定课题,明确研究的
目标和内容,动员学生
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
介绍有关研究性学习
的方法。
第1周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
课题
选择自己适合
的课题
提出总课题并
分为若干子课题,指导
学生选好课题
第2-3周
成立课题组按课题组为单
位,成立课题小组
协调好分组,帮
助学生选好自己小组
的研究任务,选择适合
的探究方法
形成小组实
施方案
制定本小组的
实施方案
指导各小组制
定实施方案,并审核指
导各小组的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各小组分工合
作分头行动收集阅读
有关文学作品,探访高
明区的民风民俗;把收
集到得资料进行汇总、
分析、赏析、整理;撰
写小论文或读书笔记、
制作幻灯片准备读书
汇报会
指导各项研究
活动的开展,检查验收
学生的研究成果
第4-7周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本次课题的研究,体现了新课程中“大语文”的理念,各小组通过对专题文学作品的研读,提升了自己的阅读水平,对中华民族的乡土情结有了更深的理解。
民族的情感得到了增强了。
但这样的课堂所花费的时间较长,需要处理好教学任务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