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课件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dd10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d.png)
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
1 2
了解客观世界
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只有通过了解客 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更好地改造世界。
掌握科学知识
通过学习科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 和社会现象,为改造世界提供理论指导。
3
避免盲目行动
只有在对世界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才能避免 盲目行动,实现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
实施行动
将计划付诸实践,不断努力,积极行动,实现改 造世界的目标。
改造世界的实践
科技创新
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开拓人类发展的新境界。
社会改革
通过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完善,促进社会公平和进 步。
环境保护
通过环境保护,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 色发展。
03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实践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重要理念,强调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共同利益,呼吁全球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和响应,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理念和指导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挑战与前景
尽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如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不平等、全球贫 富差距的扩大等。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景充满希望。
正确处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将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适应客观规律
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尊重客观规律,避免盲目行动,以适 应和利用客观规律为前提。
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辩证关系
![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039fe4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c.png)
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辩证关系1.引言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是两个重要且紧密相关的概念。
改造世界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积极干预和改变,而认识世界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两者之间存在一种辩证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本文将探讨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辩证关系,并分析其重要性和互动作用。
2.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人类追求社会进步和幸福的主观努力,也是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类通过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文明和社会成果。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提高了对世界现象和规律的认识。
而认识世界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思考和理解。
通过感觉和思维的活动,人类能够对世界进行认识,并不断提高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解。
人们通过观察、实验、逻辑推理等方式,进行科学研究和思考,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理论。
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人们通过改造世界来获取新的认识,而通过认识世界来指导改造的实践。
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不断循环的辩证关系。
3.互动作用的重要性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改造世界需要认识世界的指导。
只有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够选择合适的改造方法和手段。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科学家们通过对土壤、气候等因素的认识,提出了科学的农业改良方法,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认识世界需要改造世界的实践。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验证和修正自己的认识,不断逼近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
同时,实践也是人们积累经验和知识的重要途径。
例如,医学研究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才能够发现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4.辩证关系的具体表现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具有多种表现。
首先,改造世界推动认识世界的深入。
通过改变和创造新的事物,人们能够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例如,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人们通过研发新的科技和生产方式,发现了许多新的自然规律和物质性质。
生活与哲学 第一课习题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 第一课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c6aaf9770bf78a652954e0.png)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练习题命题人:张瑞红审核人:刘永贤一、单项选择题1.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
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2.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
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
”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
这是因为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C.人们总是用理论化、系统化的方法论指导生活与实践D.人们总是用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指导生活与实践4.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人玩乐的艺人。
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①哲学与科学和艺术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②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③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受哲学思想的影响④有了哲学思想,就能做一个合格的科学家和艺术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甲乙两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
甲认为,高考落榜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重新选择高复。
由此可见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哲学源于对实践问题的思考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④学习哲学是走向成功的关键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在大型工程的建设中,工程师更需要有哲学的思维,并将哲学思维充分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用以指导工程建设。
这说明A.任何哲学都对实践活动具有正确的指导意义B.哲学为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和思想智慧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之科学7.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哲学第一课复习题
![哲学第一课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dceb223ccbff121dd36836a.png)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的本义: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所以,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生活得更美好。
2、哲学的任务: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第二框题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哲学的含义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二者的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因此,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
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做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2)二者的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
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什么是方法论?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2)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如图所示:人们对整个世界世界观总的看法根本观点用来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统一哲学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根本原则方法论根本观点(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具体知识的内容自然知识物理、化学、生物等具体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文艺、伦理、经济学、政治等思维知识心理学、逻辑学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1)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人教版必修4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误区警示
![人教版必修4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误区警示](https://img.taocdn.com/s3/m/c7620085a6c30c2258019e01.png)
《生活与哲学》误区警示第一课误区警示1、有人说:哲学很高深,离现实生活太遥远。
这种观点对吗?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发端于人们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同时又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和实践。
因此,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当然,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要不断思考和学习才能获得更多哲学知识。
2、深刻、全面地把握哲学概念,必须明析如下三个关系。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别:①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知;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③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①哲学和世界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②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只有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家才不至于在研究活动中迷失方向。
第二课误区警示1、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派别(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3)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第三课误区警示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区别:①含义不同。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
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56b312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6.png)
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做好复习提纲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的详细资料,供您阅读。
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
2)、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进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思考:哲学的功能(学习哲学的意义) (1)、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2)、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3、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人们在实践中形成了各种具体知识,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高中政治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第三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课件部编版必修42
![高中政治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第三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课件部编版必修42](https://img.taocdn.com/s3/m/7361162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c.png)
(3)从其使命来看,以往的哲学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 哲学不仅认为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强调要革命地改造世界,强调自己是无 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在实践的基础上把科学性和革 命性统一起来,是其本质特征。 (4)从其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自封为最终极的真理,而是把自己 看作一门创造性的科学,它随着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完善。 (5)就其特征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马克 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
提示 (1)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 般规律,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最根本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正 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构筑起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并以此为指引,从根本上阐明了 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 史发展总趋势,并指导社会主义实现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胜 利到多国胜利的一步步飞跃。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新 时期的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 一切成就的取得,从根本上说,都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正确指导及其熟练运用。 (2)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结合我国现代化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 思主义。
议题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在于其开放性和时代性
[情境导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 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马克思主义自从传入中国,就开启了它 的中国化历程。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都以开放的眼光和胸怀, 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 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 贡献。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所阐述的一般原理为什么不会随着实 践的发展而过时? (2)说一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哲学第一课
![★哲学第一课](https://img.taocdn.com/s3/m/4ee19f04de80d4d8d15a4fb2.png)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 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 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 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 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 是因为 (
C
)
世界观 自然科学 具 体 科 学 基础 哲 学
社会科学
思维科学
方法论
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 哲学不能带来钱” 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 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 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 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 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 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 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未来的。 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未来的。 这是因为 ( D )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 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哲学源于生活 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 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 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人玩 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 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程度上,正确指出了 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程度上,正确指出了( ①哲学与科学、艺术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哲学与科学、艺术是相互影响、 ②哲学对科学、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哲学对科学、 ③科学、艺术的发展受哲学思想的影响 科学、 ④有了哲学思想,就能做一个合格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有了哲学思想, A.①② ①② C.③④ ③④ B.②③ ②③ D.①④ ①④
哲学第一课学案
![哲学第一课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b73e00f12d2af90242e65d.png)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班级姓名【课前预习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各自的含义;理解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的关系;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能力目标: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认识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哲学与生活、哲学与世界观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哲学的作用及学习哲学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学习哲学知识的积极性。
【自主学习】(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15分钟在体系内速记重点原理。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课本P4-5整合)(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温馨提示:哲学源于实践,不能说哲学决定实践。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
(3)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课本P5-6整合)(1)哲学的作用: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哲学的本义: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课本P7整合)世界观哲学区别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特点零散、自发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存在人人都有不是人人都有联系①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③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错误倾向①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②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温馨提示:(1)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同步导学与训练》主观题参考答案
![《同步导学与训练》主观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7e95dfa58da0116c174953.png)
高中政治同步导学与训练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前言生活与哲学三、简答题1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归根结底是为了运用。
请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认识自己有什么积极作用?(1)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会更加自觉,取得更大成效。
(2)对于我们认识自己的作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懂得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正确回答有关学习目的的问题。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能够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增强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提高我们的政治觉悟。
四、分析说明题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当然也不例外。
请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密切关系。
“马哲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说明:一方面,马哲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生活,马哲内容来源于时代,是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当然,马哲也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另一方面,马哲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具有高度的实践性。
马哲总是倾听实践的呼声,紧紧抓住时代的重大问题,把握社会的脉搏,探求历史进步的动力,对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引领的作用。
第一课认识世界尊重实际三、简答题21、两千多年来,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请回答:(1)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提高经历了哪三个阶段?(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1)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三个阶段。
(2)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为依据,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全面地、彻底地贯彻和应用于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因而它是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
科学的发现读后感
![科学的发现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de1687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0.png)
科学的发现读后感科学的发现是一本由美国作家史蒂文·沙皮罗撰写的科普读物,该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了一系列科学发现的历史背景、科学家的生平以及他们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了科学的伟大和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也对科学的发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书中,作者通过生动的叙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个充满挑战和探索的科学发现之旅。
从地球的形状到宇宙的奥秘,从微观世界的粒子到宏观世界的星辰,作者将科学的发现串联成了一幅幅宏伟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无穷的魅力。
在书中,我最为震撼的是科学家们对于真理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他们不畏艰险,不惧困难,为了探索未知的领域,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比如,伽利略为了证明地球是圆的,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登上比利牛斯山,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观测;而爱因斯坦则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推理,最终提出了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念。
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们,他们的精神和成就,深深地震撼了我,也让我对科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还深刻认识到科学的发现是一项持久的工程,需要科学家们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
正是由于前人的积累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科学成就。
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科学家们的伟大和科学的不朽性,他们的成就将永远铭刻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科学的发现》,我对科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和伟大成就,也让我对科学充满了敬畏和热爱。
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科学能够继续发展,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dc49113d482fb4daa58d4b34.png)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作为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观是人们依据一定的世界观和实践经验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支配人们的思想言行,尤其是重大问题上的思想言行。
人生观从根本上讲是受世界观制约的,世界观一旦形成,就会给人生观以一般观点和方法论的指导,成为人生观的理论基础。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人生所得出的必然结论。
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根本途径。
肩负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责任的一代人,特别要重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是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和伟大工具人在世界上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件大事。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分析和解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所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鉴别各种理论和路线是非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运用概念的艺术、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与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分析和研究实际问题。
这两方面必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真正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2022年高考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拨(新版教材按课)
![2022年高考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拨(新版教材按课)](https://img.taocdn.com/s3/m/f030abf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1.png)
202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常考知识点点拨(按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万物的惊讶。
(X)点拨:哲学的产生离不开追问和思考,但惊讶、困惑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X)点拨: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是“科学之科学”(X)点拨: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但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X)点拨: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5、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互相决定的关系。
(X)点拨: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6、世界观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X)点拨: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7、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X)点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8、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X)点拨: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9、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X)点拨: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X)点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等于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马哲学习技巧-怎么快速记马哲的那些原理
![马哲学习技巧-怎么快速记马哲的那些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55f9ec5bceb19e8b8f6bac8.png)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记忆口诀▲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关键词组▲世界观、方法论答题要点 A.世界观是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和观点。
B.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2.哲学的基本问题记忆口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关键词组▲思维、存在答题要点 A.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B.(1)思维与存在,谁为第一性、为世界本原(2)思维、精神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和物质。
3.哲学的基本派别记忆口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键词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答题要点 A.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B.主张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记忆口诀▲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前提、思想理论来源关键词组▲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前提、思想理论来源答题要点 A.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C.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记忆口诀▲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关键词组▲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答题要点 A.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1)马哲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是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2)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要以马哲为指导。
B.马哲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
(2)马哲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哲学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C.马哲的三个特点: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D.马中、中马、二飞、一毛二邓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记忆口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关键词组▲世界观、人生观答题要点 A.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B.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二、物质和意识(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记忆口诀▲唯心唯物,物质意识谁先谁后关键词组▲辩证唯物主义答题要点 A.唯心主义二大分支B.唯物主义三大分支C.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记忆口诀▲绝对运动相对静止关键词组▲物质运动静止答题要点 A.物质与运动不可分B.绝对运动相对静止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物质具有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第一课 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第一课 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99a73a3b67ec102de3bd890c.png)
材料中村子里的人及住户在处理“凶宅”问 题上的方法和工作组的同志的不同,体现了什 么哲学道理
体现了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也就 是有什么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既是关于 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 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 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①哲学与具体科学研究对象的不同。
唯 物 主 义 唯 心 主 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
意识是本原 物质依赖于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4)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思维和 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①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基本依据。 ②什么是可知论、不可知论。
第一课 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辩证 唯物论 唯物 辩证法 认识论
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主要讲物质、意识及其关系 回答世界的状态怎么样 主要讲联系、发展、矛盾、创新 主要讲实践、认识、真理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社会历史观 价值观 人生观
自然界
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世 界
人类社会 思维
(社会科学知识,如文艺学、伦理学、经济学等)
(思维科学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等)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苹果落地
牛生牛 羊生羊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万有引力 遗传与变异
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 A.闻鸡起舞 B.张三早上5点起床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太阳东升西落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281e109ed15abe23482f4de0.png)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摘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同时强调认识改造主观世界与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以达到最大的效果。
关键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践、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正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辨证统一的。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的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的认识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所以我们一定要自觉地拿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在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建设一个人鱼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协调统一的和谐世界,为人类营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当然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改造的成功,错误的认识致使改造的失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告诉我们,正确的改造世界可以促进民众更为准确的认识世界。
人类世界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人类主体总是受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要求外部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需求,然而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规则运行的,不可能自动满足主体的需求。
这就要求我们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也要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使主客观达到有机统一,正确解决两者的矛盾。
认识改造客观世界与认识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有世界观吗?你怎么看待这个 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自然界 客观(物质)世界 ②世界观的含义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或意识 —主观(精神)世界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 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不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不是零散的 具体的看法.而是关于整个世界的 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人能否认识世界 怎样认识世界 怎样改造世界
材料中村子里的人及住户在处理“凶宅”问 题上的方法和工作组的同志的不同,体现了什 么哲学道理
体现了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也就 是有什么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既是关于 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 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 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①哲学与具体科学研究对象的不同。
第一课 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辩证 唯物论 唯物 辩证法 认识论
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主要讲物质、意识及其关系 回答世界的状态怎么样 主要讲联系、发展、矛盾、创新 主要讲实践、认识、真理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社会历史观 价值观 人生观
2.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 (2)为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 关系问题。 ①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 题。 ②这个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哲学其他问题的前 提和基础。 ③它也是人们一切实践活动的基本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思维和 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①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②什么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③唯物主义经历的三个历史形态。 ④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了万有引 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 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 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 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 帝的“第一推动力”。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一,二者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第二,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要以具 体 科学为基础,随其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第三,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第四,反对代替论和取消论。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①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
孙女:奶奶,您为什么要烧香拜佛?
奶奶:佛祖能保佑我们。 孙女:佛祖怎么能保佑人呢? 奶奶:因为人是佛祖创造的,万物都是佛祖创造的。 孙女:奶奶您错了,根本没有什么佛祖。世界是 客观存在的,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奶奶:嘘,不许胡说……
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矛盾
具体科 学的个 别规律 整个世 界适用 的普遍 规律
事物是普 一切事物都 一切事物 遍联系 是运动变化 都充满矛 盾
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 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 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 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 迅猛的进步。”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 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 己的形式。”
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的理 论体系。
(2)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①什么是方法论。 人们在世界观的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某村一座刚盖好的农宅中不明原因地先后有很多人死去,从 此再也无人敢住,村子里的人认为此地风水不好,于是便称为“凶 宅”。后来村子里住进了扶贫工作组,工作组的同志认为,“凶宅” 发生的死亡现象不是偶然的,一定有原因。经过实地考察、调研 后,终于真相大白,祸根就来自于地基中的一种放射性石料……
唯 物 主 义 唯 心 主 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
意识是本原 物质依赖于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4)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思维和 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①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基本依据。 ②什么是可知论、不可知论。
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 A.闻鸡起舞 B.张三早上5点起床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太阳东升西落
思考: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哲学又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那是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 为什么?
因为哲学世界观与一般人的世界 观不同。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 的、零散的,缺乏理论的论证,而哲 学则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 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 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 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自然界
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世 界
人类社会 思维
(社会科学知识,如文艺学、伦理学、经济学等)
(思维科学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等)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苹果落地
牛生牛 羊生羊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万有引力 遗传与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