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中论

合集下载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明辨篇】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明辨篇】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明辨篇】导读《群书治要》一书,是中国古圣先王修齐治宁之智慧、方法、经验、效果的集大成之作,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文化宝藏。

这部宝典既能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也必能为当今各个阶层的领导者提供可贵借鉴。

而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群书治要》也是修身、治家、处事的智慧源泉。

目录第一章、君道一、修身甲、戒贪乙、勤俭丙、惩忿丁、迁善戊、改过二、敦亲三、反身四、尊贤六、杜谗邪七、审断第二章、臣术一、立节二、尽忠三、劝谏四、举贤第三章、贵德一、尚道二、孝悌三、仁义四、诚信五、正己六、度量七、谦虚八、谨慎九、交友十、学问十一、有恒第四章、为政一、务本二、知人三、夫使四、至公五、教化六、礼乐七、爱民八、民生九、法古十一、赏罚十二、法律十三、慎武十四、将兵第五章、敬慎一、微渐二、风俗三、治乱四、鉴戒五、应事六、慎始终七、养生第六章、明辨一、邪正二、人情三、才德四、朋党五、辨物六、因果第六章明辨一、邪正33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卷九论语)【白话】孔子说:「君子能与大众和谐相处,然而对事物的见解各异,不苟且赞却;小人曲从私党,却流合污,然各自争冺,不能与人和睦相处。

」334.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卷九论语)【白话】孔子说:「君子成全冸人的善举,不促成冸人的恶行。

小人则与此相反,见人做善事便嫉妒,见人做恶事便赞成,乃天理所不容。

」335. 君子揜人之过以长善,小人毁人之善以为功。

(卷四十八体论)【白话】君子遮掩冸人的过错以长养自己的厚道善心,小人则诋毁他人的美德来标榜自己。

336.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

恶称人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卷九论语)【白话】子贡说:「君子对人是否也有所憎恶?」孔子说:「有憎恶。

憎恶宣扬他人坏处的人,憎恶居于下位而毁谤上位的人,憎恶有勇无礼的人,憎恶果敢而不通事理的人。

从《群书治要》浅谈西方民主的弊端

从《群书治要》浅谈西方民主的弊端

从《群书治要》浅谈西方民主的弊端现代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很多人视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之一。

一人一票,人人都能参与竞选,更是追求平等自由的青年人向往的理想目标。

然而,研读《群书治要》可以发现,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民主制度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弊端。

学习《群书治要》,可以帮助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建立和完善一套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庙筭不精,而穷兵以侵邻。

】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五十《抱朴子》。

意思是:朝廷对国家大事的谋划不当,却竭尽兵力去侵犯邻国。

这就好像割掉禾苗以消灭蝗虫,砍掉树木以消灭蛀虫,吞下毒药以杀死跳蚤、虱子,拆除房舍以驱逐麻雀和老鼠一样。

一个国家竭尽兵力去侵犯邻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缓解或转嫁国内的危机。

看到这句话,我们就立刻联想到当代的美国。

美国由于采取了高福利、高待遇、高保障的政策,造成了财政透支,直接导致了高消费、高浪费的快速发展模式,而这种模式已经走到了泛滥的地步。

为了保持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就必须靠借债维持。

二0一一年,美国的国债已经达到了十四点二九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触及到国会所允许的上限。

为什么屡次敲响警钟,而国债问题却屡屡解决不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西方的民主选举制度。

因为如果一个政党候选人选择的施政方针影响到选民的利益,选民就不投他的票了。

为了争取选民、获得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意采取增加税收、降低福利的措施,而这种措施才是解决国债危机的出路。

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制度,被许多人认为是至今历史上最合理的政治制度。

但是如果我们研读了《群书治要》之后,就发现其实并非如此。

因为现代社会的民主选举,至少有以下几个弊端是难以避免的:第一,以言取人。

民主制是通过什么来了解参选人、选举领导人?主要是通过参选人的演讲。

这就会导致我们古人所说的「以言取人」的倾向。

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言语的经典论述,譬如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一个人花言巧语,伪装出和善的面目,善于逢迎取悦别人,这样的人就缺乏仁德之心。

群书治要(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群书治要(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列子治要 墨子治要
文子治要 曾子治要
吴子治要 商君子治要
尸子治要 申子治要
慎子治要
孟子治要
尹文子治要
庄子治要 尉缭子治要
孙卿子治要 吕氏春秋治要
三略治要
韩子治要
新语治要
1
贾子治要
2
淮南子治要
3
盐铁论治要
4
新序治要
5
说苑治要
01
桓子新论治 要
02
潜夫论治要
03
崔寔政论治 要
04
昌言治要
05
群书治要(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国学
谏官
蒋子万机
政术
坎卦
魏徵
新论
经典
唐太宗
宗旨 卦
蹇卦
中华
政论
革卦
时务
咸卦
政要
Hale Waihona Puke 睽卦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群书治要》是我国古代治政书籍的选辑,是唐初著名谏官魏徵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 以辑录前人著述做谏书,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它取材于六 经、四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以“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为宗旨,着于“博而要”的原则,从上 万部、近九万卷古籍中精选而成,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可说字字珠玑,集思想之万象。
申鉴治要
06
中论治要
1
典论治要
2
刘廙政论治要
3
蒋子万机论治 要

《群書治要》唐-魏徵等編

《群書治要》唐-魏徵等編

《群書治要》唐-魏徵等編群書治要唐-魏徵等編《群書治要》探析前言中國自《皇覽》產生以來,類書之作用除供皇帝閱覽之外,主要是為文士作文採擇辭藻、典故之用,故多取歷史、地理、文學、藝術等方面之資料彙編成書,《藝文類聚》、《白孔六帖》、《太平御覽》等皆是。

然唐代《群書治要》實為一本類書之奇葩,此乃唐太宗特命魏徵等人編纂之書,原共有五十卷。

內容乃專取治國政術、勸戒君王之道者彙之,舉凡經、史、子三部之內容,均為其取材範疇,各家學說均入其中,內容十分博雜,故歷代經籍志、藝文志、公私藏書家之著錄,幾乎皆將其置於「子部雜家類雜纂」中。

此書在宋代以後即逐漸散佚,後由日本傳入,故今所見之本皆非中國原本,乃是日本之刊刻本,且僅存四十七卷,卷四、卷十三、卷二十皆不明原因而佚。

本文以下將就《群書治要》之編纂動機、成書時間、編纂者、歷代著錄及版本、體例內容、價值地位各方面,對《群書治要》作一全面性之探究。

壹、編纂動機與成書時間唐太宗李世民自幼聰慧過人,機警靈敏,十分喜愛讀書,愛好歷史,文學及書法,故於建國之初,積極培養文治根本。

成立弘文館,將二十萬卷圖書分別經史子集,用甲乙丙丁四部歸類整理,選派著名文人虞世南、褚亮、蕭德言等輪流值守;加之以積極學習政府治理要術之謙虛態度,每當退朝之際,便延請這些文人至內殿,上自古人言行,下至時政得失,廣泛討論,追求切實結論,以為施政參考,故有《群書治要》之編纂。

魏徵《群書治要?序》言:近古皇王,時有撰述,並皆包括天地,牢籠群有,競採浮豔之詞,爭馳迂誕之說;騁末學之博聞,飾雕蟲之小伎,………皇上以天縱之多才,運生知之叡思,性與道合,動妙機神。

玄德潛通,化前王之所未化;損己利物,行列聖所不能行。

………俯協堯舜,式遵稽古,………以為六籍紛綸,百家踳駁。

窮理盡性,則勞而少功;周覽汎觀,則博而寡要。

故爰命臣等採摭群書,剪截淫放,光昭訓典,聖思所存,務乎政術。

又唐.劉肅《大唐新語?卷九?著述第十九》內容簡介《群書治要》為唐太宗敕令魏徵、褚遂良、虞世南,自六經、四史、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盡晉年,自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輯錄五十卷而成,自浩瀚古籍中,梳理出君王的為政之道,是一部「用之當今,足以鑑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

群书治要译注

群书治要译注

48《群书治要》《群书治要》简介壹、君道一、修身甲、戒贪1. (节)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欲为治者甚众,然而太平不复兴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

(汉书)(群书治要)【白话】自成康盛世以来,将近千年,想使天下大治的君王很多,然而太平盛世不复出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领导者舍弃了治国的常理常法,而放任自己个人的私欲行事,导致奢侈横行而仁义废弛。

2. (蓄道,举事)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

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

(魏志下)(群书治要) 【白话】大凡事物发展过快则衰亡也快,缓慢稳定地发展则容易有圆满的成果。

早晨开花的草,到了傍晚就凋落了;茂盛的松柏,即使在非常寒冷的冬天也不会枯萎。

所以,德高才大的君子忌讳速成。

3. (天下)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

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何可专也?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史记上)(群书治要)【白话】荣夷公喜好独占财利,而不知道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财利,是天地之间万物所依赖生存的资源。

而有独占的现象,造成资源不均的害处就多了!因为大家都需要用到,怎么可以独占?不平的现象多了,而不知道社会问题已经存在,必招致民怨,不去防备大的灾难,却用这样的思想来教唆君王,王位怎能持久呢?4. (除患)训有之,内作色荒,迷乱曰荒。

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此六者,有一必亡,况兼有乎!(尚书)(群书治要)【白话】皇祖大禹有这样的话:在内迷恋女色,在外迷恋游猎,纵情饮酒毫不节制,贪嗜歌舞不知满足,住在豪宅,雕梁画栋,过度装饰。

以上几项只要沉迷于一项,就没有不亡国的。

5. (去病)乱国之主,务于广地,而不务于仁义,务于高位,而不务于道德,是舍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

(文子)(群书治要)【白话】会造成国家动乱的领导人,只注重扩大势力范围,而不重视仁义的教化;只追求高位权力,而不专注道德的修养。

《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

《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

《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群书治要》序《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仙编辑。

太宗十六岁随父从军,起义宁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

二十七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冸留心于治宁之道,休生养民。

太宗英武善辩,遗憾早年从军,读书不多。

鉴于前隋灭亡之失,深知创业不易,孚成维艰,在位期间,鼓励群臣进谏,批评其决策过失。

仙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付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宁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

上始五帝,下迄晋付,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余万言。

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

太宗喜其广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释卷。

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卿等力也」。

由是而知,贞观之治的太宁盛况,此书贡献大矣!诚为从政者必读之宝典。

然因当时中国雕版印刷尚未发明,此书至宋初已失传,《宋史》亦不见记载。

所幸者,日本金泽文库藏有镰仓时付(一一九二——一三三○年)日本僧人手写《群书治要》的全帙。

并于清乾隆六十年,由日人送回中国本土。

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和台湾分冸以此版为底本影印出版。

二○一○年岁末,净空幸得此书,反复翻阅,欢喜无量,深刻体会古圣先贤之文化教育,的能为全世界带来永恒之孜定和宁。

最极关键者,即国人本身,必顸真正认识传统文化,断疑启信。

圣贤传统文化实为一切众生自性流露,超越时空,亘古弥新。

学习关键,端在「诚敬」二字。

《曲礼》曰:「毋不敬。

」前清康熙曰「临民以主敬为本」。

「诚与敬,千古相传之学,不越乎此。

」程子曰:「敬胜百邪。

」说明修身进德、冺世济民、唯「诚敬」二字,方能圆三成。

若对古圣先王之教育毫无诚敬,纵遍览群籍,亦难获实益。

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也。

过去孙中山先生于三民主义讲演中(民族主义第四讲)曾云,「欧洲的科学发达、物賥文明的进步,不过是近来二百多年的事。

《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二)

《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二)

《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二)175.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卷九孝经)【白话】孔子说:「君子奉事父母能尽孝道,故可将忠诚移于奉事君主;奉事兄长能做到敬顺,故可将顺从移于奉事官长;家居生活治理得当,故可将管理才能移于处理政务。

所以,在家中养成了孝悌的品行,才能在外建功立业,美好的名声就会显扬于后世了。

」176. 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卷二十二后汉书二)【白话】孔子说:「奉事父母能能尽孝道,故可将忠诚移于奉事君主。

」因此寻找忠臣,一定要从有孝子的家庭中选拔。

177. 夫知为人子者,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者,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者,然后可以使人。

(卷十孔子家语)【白话】懂得如何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可能做一个好父亲;懂得如何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可能做一个好君主;唯有懂得如何事奉人,然后才懂得如何夫用人。

178.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卷九论语)【白话】曾子说:「对于父母过世时的丧葬能谨慎孚礼,对于已亡故的父母及祖先,都能依礼依时追思怀念,不忘其本,则风俗民情必然趋向淳厚善良。

」179.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庹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桀归之。

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所归。

(卷三十九吕氏春秋)【白话】泉水很深,鱼鳖就会聚来生存;树木茂盛,飞鸟就会群集筑巢;草丛茂密,禽兽就会趋附栖息;君主贤明仁德,各方的豪杰自然归顺依附。

所以,圣明的君主不求各方归附,而是尽力创造使人们归附的条件。

180. 夫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

(卷四十七刘廙政论)【白话】治理政事,没有比使官即清廉更好的了。

181.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

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群书治要自古以来,书籍一直是人类进步和智慧的源泉。

群书治要,是指通过书籍的集体智慧来治理社会,推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群书治要的核心理念是“知识改变命运”,通过阅读和传播优秀书籍,可以改善人们的素质和境遇,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变革。

首先,群书治要强调个人的知识积累和学习。

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汲取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只有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通过读书,可以培养个人的审美能力、思辨能力、创造力等,这些都是生活中重要的素养。

其次,群书治要强调社会的智慧集结。

人类社会中有许多优秀的智者和智慧,他们的思想和理念被记录在各种书籍中。

通过读书,可以汲取他们的智慧,丰富自己的思想和见识。

同时,通过读书还可以与他人交流和对话,共同探讨问题,促进思想的碰撞和融合。

这样的集体智慧的凝聚,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并解决众多的问题。

此外,群书治要也强调书籍的传播和推广。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经常被海量的信息所困扰,很难找到高质量的书籍。

因此,推广和传播优秀的书籍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出版社、图书馆、学校等渠道,推动优秀书籍的传播和推广,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些珍贵的智慧财富。

群书治要还强调读书的乐趣和享受。

读书不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一种享受精神愉悦的方式。

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进入书中的世界,体验不同的情感和经历。

阅读可以带来心灵的宁静和满足感,可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让人们感受到精神的富足和满足。

在群书治要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保持阅读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不能过分偏好某一类书籍。

同时,还要培养批判性的思维,不盲从不质疑,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和见解。

此外,书籍只是取得知识的一种途径,实践和经验同样重要。

只有将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最后,群书治要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共同推动。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群书治要的实践中,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积极传播和推广优秀的书籍,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什么是《群书治要》?

什么是《群书治要》?

什么是《群书治要》?余莉开讲《品读群书治要》1.1 认识《群书治要》正体版《群書治要》,就是把眾多的經典之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髓概括出來了。

所以我們學了這一部書,就掌握了中國傳統治國理政的經驗、方法、教訓和智慧。

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有一句話說,要取其精華。

誰有資格來取其精華呢?我們看魏征、褚亮、蕭德言、虞世南等等大臣,他們都是社稷之臣,不僅有很好的學識,而且還有治國安邦的智慧。

用他們來編輯這一部書,可想而知,對我們後世會有重大的啟發。

他和一般的專家學者,來編輯這部書就不一樣了。

這一部書,被譽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之精華,是因為他是從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的古籍之中挑選出來的。

在這些古籍中,挑選出六十六種書,再從這六十六種之中,把最精粹的道理提取出來,最後才彙聚成《群書治要》。

《群書治要》的內容有哪些呢?《群書治要》的內容,包含了“五經”、“四史”還有“諸子百家”。

我們知道孔老夫子在世的時候,他是以“六經”教導學生,那就是《詩》、《書》、《禮》、《易》、《樂》、《春秋》,後來《樂經》失傳,到漢代以後就留下了“五經”。

《群書治要》,把“五經”之中,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彙聚在一起,此外,還包括了《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除了這些史書之外,還有“諸子百家”,比如說儒、墨、道、法、農家、兵家等等,他們關於治國平天下的理念,也被收集在《群書治要》之中。

讀了這一部書,《四庫全書》它的精髓也就掌握了。

《群书治要》,就是把众多的经典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髓概括出来了。

所以我们学了这一部书,就掌握了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的经验、方法、教训和智慧。

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有一句话说,要取其精华。

谁有资格来取其精华呢?我们看魏征、褚亮、萧德言、虞世南等等大臣,他们都是社稷之臣,不仅有很好的学识,而且还有治国安邦的智慧。

用他们来编辑这一部书,可想而知,对我们后世会有重大的启发。

《群书治要》中的治学之道

《群书治要》中的治学之道

《群书治要》中的治学之道2020-06-10学习时报立德·传道·治世——《群书治要》中的治学之道《群书治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要宝典。

它是唐太宗令魏征、虞世南、褚遂良及萧德言等人,于贞观五年编辑成书。

该书以“务乎政术,存乎劝诫”为宗旨,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自14000多部、89000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撷取65种,计50余万言,涵盖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杂家等思想流派内容,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

魏征在《群书治要》序中说:“爰自六经,讫乎诸子;上始五帝,下尽晋年。

凡为五帙,合五十卷,本求治要,故以《治要》为名。

”《群书治要》不仅辑录了经史百家中有关中国古代治国安邦、匡政利民的治道思想,同时也撷取了有关治学的精彩论述,从中我们得以探究中国古人的治学之道。

“夫学,身之砺砥也”:治学首先立足于对自身德行的磨砺《群书治要·尸子·劝学》中记载:“夫昆吾之金,而铢父之锡,使于越之工铸之以为剑,而勿加砥砺,则以刺不入,以击不断,磨之砻砺,加之以黄砥,则其刺也无前,其击也无下,自是观之,砺之与弗砺,其相去远矣。

今人皆知砺其剑,而弗知砺其身,夫学,身之砺砥也。

”即使是昆吾的铜、铢父的锡,越国的良工将它铸造成剑而不加以磨砺,用它刺击不能深入,侧击也不能砍断,但如果用磨石加以磨砺,那么无论用它来刺击还是侧击,都将锋利无比,磨砺与否,相距甚远。

以磨砺譬学,可见,学习就是对自身的磨砺。

这种对于自身的磨砺正是源自古人对“虽有至圣,不生而智,虽有至材,不生而能”的体悟。

《群书治要·潜夫论》对此有深刻的阐释,“天地之所贵者人也。

圣人之所尚者义也。

德义之所成者智也。

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

圣人成就德行道义的是智慧,用来取得聪明智慧的就是学习。

“黄帝师风后,颛顼师老彭,帝喾师祝融,尧师务成,舜师纪后,禹师墨如,汤师伊尹,文、武师姜尚,周公师庶秀,孔子师老聃,夫此十一君者,皆上圣也。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为政篇】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为政篇】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为政篇】导读《群书治要》一书,是中国古圣先王修齐治宁之智慧、方法、经验、效果的集大成之作,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文化宝藏。

这部宝典既能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也必能为当今各个阶层的领导者提供可贵借鉴。

而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群书治要》也是修身、治家、处事的智慧源泉。

第四章为政一、务本160. 孔子曰:「凡为天下国家者,有九经焉,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庹人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庹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齐庄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尊贤也;爵其能,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笃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子百姓也;日省月考,既禀称事,所以来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绥远人也;继绝世,举废邦,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治天下国家有九经焉,其所以行之者一也。

」(卷十孔子家语)【白话】孔子说:「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重要纲领:修正己身,尊重贤人,亲爱亲族,礼敬大臣,体恤众臣,爱民如子,招徕各行工匠,抚慰远方人民,孜定各地诸侯。

修正己身,则可树立品德,不为外在名冺所动摇;尊重贤人,如此小人自然远离,君王就不受奸臣迷惑而做出错误决策;亲爱亲族,则叔伯、兄弟之间受到恩泽,自然不会有怨言嫌隙;礼敬大臣,如此和合共识、以礼相待,朝政就不会迷乱颠倒;体恤众臣,众臣必深怀感恩而尽心报效;爱民如子,则百姓受到鼓舞而互相劝善;招徕各行工匠,国家才会富裕充足;抚慰远方人民,则四方之人受到恩惠,自然归顺依附;孜定各地诸侯,则天下人民敬畏诚服。

」哀公问:「如何做到这样呢?」孔子说:「内心严肃诚敬,外表齐整端庄,不合礼义的事绝对不干,这是修正己身之法;摒弃谗言,远离女色,轻财物而重道德,这是尊重贤人之法;根据才能授以爵位,增加俸禄,理解其好恶,这是加厚亲族间和睦之法;授予高官、委以重夫,这是礼敬大臣之法;忠诚信实者,给予优厚俸禄,这是劝勉贤士之法;农闲时节才役使人力,并减收赋税,这是爱民如子之法;经常查考工作,并依考绩发给酬劳,这是招徕各行工匠之法;款待来往的各方族群,奖励善行而怜悯弱势,这是抚慰远方人民之法;按时维持外交礼节,进贡虽薄而答礼丰厚,这是孜抚诸侯之法。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贵德篇】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贵德篇】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贵德篇】导读《群书治要》一书,是中国古圣先王修齐治宁之智慧、方法、经验、效果的集大成之作,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文化宝藏。

这部宝典既能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也必能为当今各个阶层的领导者提供可贵借鉴。

而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群书治要》也是修身、治家、处事的智慧源泉。

目录第一章、君道一、修身甲、戒贪乙、勤俭丙、惩忿丁、迁善戊、改过二、敦亲三、反身四、尊贤六、杜谗邪七、审断第二章、臣术一、立节二、尽忠三、劝谏四、举贤第三章、贵德一、尚道二、孝悌三、仁义四、诚信五、正己六、度量七、谦虚八、谨慎九、交友十、学问十一、有恒第四章、为政一、务本二、知人三、夫使四、至公五、教化六、礼乐七、爱民八、民生九、法古十一、赏罚十二、法律十三、慎武十四、将兵第五章、敬慎一、微渐二、风俗三、治乱四、鉴戒五、应事六、慎始终七、养生第六章、明辨一、邪正二、人情三、才德四、朋党五、辨物六、因果第三章贵德一、尚道71.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卷七礼记)【白话】人人具足的本善叫做性,随顺本性流露的行为叫做道,以道的标准来修正自己、感化他人,叫做教。

道是时刻不能离开的,能够离开的就不是道。

72. 保合大和,乃利贞。

首出庹物,万国咸宁。

(卷一周易)【白话】天的运行,保持、调整着孙宙的和谐关系,才能使万物祥和有益,永远纯正。

元首受到百姓的推崇,效法天德,长养万物,天下万国就都得到孜宁。

73.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卷三十四老子)【白话】人应当效法大地,孜静和柔,劳而不怨,有功绩而不会显示宣扬;地效法天,施而不求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天效法道,清静无为,万物自成;道性自然而然。

74.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卷三十四老子)【白话】圣人无私无欲,积德不积财,有德以教愚,有财以济人,不私自保留什么。

群书治要中论

群书治要中论

群书治要中论慌其瞻视。

轻其辞令。

而望民之则我者。

未之有也。

莫之则者。

必慢之者至矣。

小人见慢。

而致怨乎人。

患己之卑。

而不思其所以然。

哀哉。

是故君子敬孤独而慎幽微。

虽在隐翳。

鬼神不得见其隙。

况于游宴乎。

君子口无戏谑之言。

言必有防。

身无戏谑之行。

行必有检。

言必有防。

行必有检。

虽妻妾。

不可得而黩也。

虽朋友不可得而狎也。

是以不愠怒。

而教行于闺门。

不谏谕。

而风声化乎乡党。

传。

称。

大人正己而物正者。

盖此之谓也。

徒以匹夫之居犹然。

况得志而行于天下乎。

故唐帝允恭克让。

光被四表。

成汤不敢怠遑。

而掩有九域。

文王祗畏。

而造彼区夏也。

民心莫不有治道。

至于用之则异矣。

或用乎人。

或用乎己。

用乎己者谓之务本。

用乎人者谓之追末。

君子之治之也。

先务其本。

故德建而怨寡。

小人之治之也。

先追其末。

故功废而仇多。

夫见人而不自见者谓之矇。

闻人而不自闻者谓之聩。

虑人而不自虑者谓之瞀。

故明莫大于自见。

聪莫大于自闻。

睿。

莫大于自虑。

此三者举之甚轻。

行之甚迩。

而人莫之知也。

故知者。

举甚轻之事。

以任天下之重。

行甚迩之路。

以穷天下之远。

故德弥高。

基弥固。

胜弥众。

爱弥广。

君子之于己也。

无。

尸事而不惧焉。

我之有善。

惧人之未吾好也。

我之有不善。

惧人尸之必吾恶也。

见人之善。

惧我之不能修也。

见人之不善。

惧我之必若彼也。

故君子不恤年之将衰。

而忧志之有倦。

不寝道尸焉。

不宿义焉。

言而不行。

斯寝道矣。

行而不时。

斯宿义矣。

是故君子之务。

以行前言也。

民之过在于哀死而不爱生。

悔往而不慎来。

善语乎已然。

好争乎遂事。

堕今曰。

而懈于后旬。

如斯以及于老。

故孔子抚其心曰。

师。

吾欲闻彼。

将以改此也。

闻彼而不以改此。

虽闻何益。

小人朝为而夕求其成。

坐施而立望其及。

行一曰之善。

而问终身之誉。

誉不至。

则曰善无益矣。

遂疑圣人之言。

背先王之教。

存其旧术。

顺其常好。

是以身辱名贱。

而不免为人役也。

人之为德。

其犹器欤。

器虚则物注。

满则止焉。

故君子常虚其心志。

恭其容貌。

不以逸群之才。

加乎众人之上。

视彼犹贤。

中论原文及翻译

中论原文及翻译

中论原文及翻译《中论》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由东汉末年的徐干所著。

这本书主要是探讨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强调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的处世哲学。

它对后世的儒家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中论》全书内容较为庞大,我无法在此处提供完整的原文及翻译。

不过,我可以简要概述其主要内容和思想,并给出部分原文及相应翻译作为示例。

目录(部分):上卷:《治学》、《法象》、《修本》、《虚道》、《贵验》、《贵言》、《艺纪》、《核辩》、《智行》、《爵禄》下卷:《考伪》、《谴交》、《历数》、《夭寿》、《务本》、《审大臣》、《慎所从》、《亡国》、《赏罚》、《民数》请注意,以上只是部分目录,且原文及翻译可能因版本和理解不同而有所差异。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内容,建议查阅相关古籍或专业研究资料。

另外,根据其他资料,《群书治要》中还辑有《中论》的逸文《复三年丧》、《制役》两篇,这两篇在现代的版本中通常被附录在书后。

但今本《中论》已非完本,据分析是在宋代开始出现残阙情况的。

《中论》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中庸之道:强调在处理事物时要把握好度,避免走向极端。

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追求和谐、平衡的理念。

人性与道德:探讨了人性的本质和道德的重要性。

徐干认为,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修养和学习来保持和提升这种善性。

政治与社会:对当时的政治现实和社会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教育与学习: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可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提升人的素养。

以下是从《中论》中选取的一段原文及其简要翻译:原文:“君子之于道也,犹农夫之耕,虽不获年,优之无以易也。

”翻译:“君子对于道的追求,就像农夫耕种一样,即使当年收成不好,也不会轻易放弃。

”这段原文表达了徐干对于追求道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他认为,君子应该像农夫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追求道,不轻易放弃。

原文:“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征。

”翻译:“事情没有比有证据更可贵了,言论没有比没有根据更应当抛弃了。

中论

中论

中论目录1徐干著作2四库记载3佛教论书1徐干著作作者简介徐干(171-217)字伟长,魏晋时期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建安七子之一。

《中论》为其主要著作,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

(《与吴质书》)内容介绍《中论》有原序一篇,然不著作者姓名,所以究竟出之于何人之手,似乎难以确考。

但是,根据《中论·序》结尾的一段话,可以推断该序应系徐干同时代人所作。

《中论·序》有云:“余数侍坐,观君之言长怖,笃意自勉而心自薄也。

何则?自顾才志不如之远矣耳。

然宗之仰之,以为师表。

自君之亡,有子贡山梁之行,故追述其事。

”从这段文字所透露的信息可知,该序之作者曾经与徐干有所往来,对徐干的道德文章非常景仰,对《中论》一书十分推崇,徐干故世之后,其出于对亡者的思念以及担心《中论》一书从此湮没,便特意作了此序。

所以,断定该序作者系徐干同时代人应无疑义。

正因为有《中论·序》中的这么一段文字作佐证,所以陈振孙、严可均以及《四库全书总目》均以为该序系徐干同时人所作。

又,《中论·序》与《中论》之注的作者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说,这个与徐干同时代之人不但为《中论》作序,而且《中论》之注也是出之于他的手笔。

姚振绪《〈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四云:“案《中论》旧序末云:‘故追述其事,粗举其显露易知之数,沈冥幽微、深奥广远者,遗之精通君子,将自赞明之也。

’此数语,则为注其书者之所作,可知也。

”至于这个为《中论》作序和注之人的具体姓名,虽有是“任嘏”的说法,但因缺乏文献方面的佐证,故实难以考定。

唐人马总《意林》五云:“《中论》六卷,徐伟长作,任氏注。

”既然《中论》之序与注皆出自同一人之手,那么按照马总此说,则《中论》之序便也应该是这个姓任的人所作了。

但是,此任氏是否就是与徐干同时代的任嘏呢?虽然任嘏是徐干同时代人,本人亦善于著述,但是关于他为《中论》作序及注一事,因史书及历代书目中均没有记载,故而尚且无法确认之,所以严可均《全三国文》卷五十五注云:“任嘏与干同时,多著述,疑此序文及注皆任嘏作,不敢定之。

《群书治要》论交友之道:慎交友,交好友

《群书治要》论交友之道:慎交友,交好友

《群书治要》论交友之道:慎交友,交好友古人说:“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

”好的朋友,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帮助自己提升境界,走向幸福的人生。

《群书治要》成书于唐贞观五年,是由魏征等人“采摭群书、剪截淫放”,从唐前经、史、子三大部类中的六十八种文献中,选取与治国理政相关的理论经验编纂而成,是古圣先贤治国理政智慧精华的集大成之作。

《群书治要》深刻影响了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并直接促成“贞观之治”。

《群书治要》中包含着许多为人处世的经验智慧,在今天依然适用。

在如何交友的问题上,《群书治要》就为年轻人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人在社会中生活工作,就必须交朋友,《群书治要·毛诗》云:“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

”交朋友就不能不被朋友影响,这种影响有好有坏,好的影响可能使自己成长、人生幸福;坏的影响则可能导致自己身败名裂、人生凄惨。

所以交友这件事关系重大,一定要严格交友的原则,慎交友、交好友,哪些人该交,哪些人不该交,应该有所选择。

关于如何交友,《群书治要》告诉我们如下几大原则。

首先是要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群书治要·论语》告诉我们要“无友不如己者”,“如”是“似”、“像”的意思,就是不要结交那些不像自己的人,也就是和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可以互相切磋琢磨,共同进步。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呢?方法就是“感召”。

《群书治要·周易》中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意思是说同一类的事物自然会互相吸引、互相感召,从而最终聚到一起。

人也是如此。

想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就要使自己也成为那样的人。

《群书治要·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对曾子说:“如果你不知道儿子怎么样,就观察他的父亲;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人怎么样,就看他结交的朋友;如果你不知道君主、领导什么样,就看他的属下,这样你就知道他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

群书治要360

群书治要360

壹、君道一、修身甲、戒貪1. 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欲为治者甚众,然而太平不复兴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

(卷十九汉书七)【译】自成康盛世以来,将近千年,想使天下大治的人很多,然而太平盛世不复再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领导者舍弃法令制度,放纵自己的私欲,奢侈风行而荒废了仁义。

2. 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

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

(卷二十六魏志下)【译】大凡事物成长得快则衰亡也快,缓慢适时地成就才会有好的结果。

早晨开花的植物,到了傍晚就会凋落;茂盛的松柏,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会枯萎。

所以,道德很高尚的君子不求很快得到成效。

3. 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

(卷十一史记上)【译】货利本身,是万物所生产出来的,是天地所孕育出来的,如果有人要想独占,会导致很多祸害。

4.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卷三十四老子)【译】贪恋色彩的绮丽,使人眼目如盲,不能看清事物真相;追求音声的娱乐,使人耳朵如聋,不能听到声音的真义;讲究美食的享受,使人口舌失去辨味能力,不能尝到食物的真味;沉迷骑马打猎的快意,使人心神狂妄暴躁,不能回归平和清宁;羡爱稀有难得的物品,使人贪心增长,行为举止偏差。

5. 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卷二尚书)【译】皇祖大禹有这样的话:在内迷恋女色,在外迷恋游猎,纵情饮酒毫不节制,贪嗜歌舞不知满足,住着高大的房子,墙上还雕饰彩色图案。

以上几项只要沾有一项,就没有不亡国的。

6. 故乱国之主,务于广地,而不务于仁义,务于高位,而不务于道德,是舍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

(卷三十五文子)【译】所以使国家动乱导致衰败的国君,只顾致力于扩大地盘,而不致力于推行仁义;只顾致力于占居高位,而不致力于推行道德。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放弃了使国家长存的条件,而造成了走向灭亡的后果。

讀《群書治要》本《論語》小識

讀《群書治要》本《論語》小識

中國經學㊃第十輯讀‘群書治要“本‘論語“小識王天然筆者以正平本‘論語集解“(‘四部叢刊“本)㊁王素先生整理的‘唐寫本 論語鄭氏注⓪“(‘儒藏“本)二書與天明本‘群書治要㊃論語“(‘四部叢刊“本)對讀,發現‘治要“本‘論語“注最大的特點是,先從‘集解“中取捨,個別參考鄭注㊂現將主鄭之例列舉如下㊂(1) 子曰:民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㊂ ‘治要“注: 此黨謂族親也㊂過厚則仁,過薄則不仁也㊂ 鄭注: 此黨渭(謂)族親㊂過後(厚)則仁,過薄則不仁也㊂ ‘集解“: 孔安國曰:黨,黨類也㊂小人不能爲君子之行,非小人之過也,當恕而勿責之㊂觀過,使賢愚各當其所,則爲仁之也㊂ (2) 子之所慎,齊㊁戰㊁疾㊂ ‘治要“注: 慎齊,尊祖考㊂慎戰,重民命㊂慎疾,愛性命也㊂ 鄭注: 慎齋,尊祖考㊂慎戰,重民命㊂慎疾,愛性命㊂ ‘集解“: 孔安國曰:此三者,人所不能慎,而夫子能慎之也㊂ (3)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㊂ ‘治要“注: 言此者,勉人學也㊂ 鄭注: 言此者,勉人學㊂ ‘集解“: 學自外入,至熟乃可長久,如不及,猶恐失之耳也㊂ (4) 子曰:巍巍乎,舜禹有天下,而不與焉㊂ ‘治要“注: 美其有成功,能擇任賢臣㊂ 鄭注: 美其有成功,能擇任賢臣㊂ ‘集解“: 美舜禹己不與求天下而得之也㊂巍巍者,高大之稱也㊂ (5)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㊂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於黻冕,卑宮室而盡力溝洫㊂禹,吾無間然矣㊂ ‘治要“注: 間,非也㊂菲,薄也㊂致孝于鬼神,謂祭祀豐潔也㊂黻,祭服之衣㊂冕,冠名也㊂ 鄭注: 間,非㊂菲,薄也㊂致孝乎鬼神,祭祀豐潔㊂黻,祭服之衣㊂冕,其冠也㊂方里爲井,井間有溝,溝廣四尺深四尺㊂十里爲城,城間有洫,洫廣八尺深八尺也㊂ ‘集解“: 孔安國曰:孔子推禹功德之盛,言己不能復間厠其間也㊂馬融曰:菲,薄也㊂致孝乎鬼神,祭祀豐潔也㊂孔安國曰:損其常服以盛祭服也㊂苞氏曰:方里爲井,井間有溝,溝廣深四尺㊂十里爲城,城間有洫,洫廣深八尺也㊂還有一例,需特別説明㊂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㊂‘治要“注: 有人來,不逆之以爲詐,不億疑之以爲有不信,然而人有詐不信,有以先發知之,是人賢㊂逆詐㊁億不信,所以恨耻之也㊂ ‘集解“: 孔安國曰:先覺人情者,是寧能爲賢乎?或時反怨人也㊂ 無論清人輯佚之鄭注,抑或出土之唐寫本鄭注,均無此條㊂筆者根據‘治要“編纂時不滿‘集解“而後取鄭注的特點,認爲此注當爲鄭玄注㊂若細究‘治要“之注與‘集解“之注,其義正相反,恰可由此見出唐人的取捨之跡㊂更有趣的是,我們還能從‘治要“對‘論語“注文的取捨,見出一些編纂者的微妙意圖,現試舉一例㊂‘泰伯“篇 巍巍乎 章(見上文),‘集解“側重舜禹之有天下在其不求,‘治要“則強調舜禹之有天下在其能擇任賢臣㊂‘集解“言治,旨在無爲,這頗能體現何晏的玄學家身份㊂‘治要“言治,意在任賢,則更切近‘治要序“中所言 本求治要 的編纂旨歸㊂(作者單位: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69。

第八集笔记(《群书治要》中的得人之道)

第八集笔记(《群书治要》中的得人之道)

《群书治要中》的得人之道为政之要,在于得人哀公问政。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于得人。

”——《孔子家语》(“得人”对于治理国家、管理企业都至关重要。

)“夫圣人者,不是而出者也,贤能之士,何世无之。

欲王则王佐至,欲霸则霸臣出,欲富国强兵,则富国强兵之人往。

求无不得,唱无不和,是以天下之不乏贤也,顾求与不求耳,何忧天下之无人乎!”。

——《傅子》(有能力的人每个时代都有。

舜、周文王、周公、齐桓公等都能获得贤者。

只是看领导者求不求贤者而已。

齐宣王与淳于髡的对话,齐宣王独少一爱:贤才)“凡亡国之君,其朝未尝无致治之臣也,其府未尝无先王之书也,然而不免乎亡者,何也?其贤不用,其法不行也。

苟书法而不行其事,爵贤而不用其道,则法无异于路说,而贤无异于木主也。

”——《中论》(天下并不是缺少贤臣,事实是即使有了贤臣,也得不到重用,甚至统治者根本没有想方设法地去求取贤才。

)(一)得人之道1.以善感人1)高薪所求,未必贤才“夫善道存乎心,无远而不至也。

恶行著乎己,无近而不去也。

周公躬行礼义,郊祀后稷,越裳奉贡而至,麟凤白雉草泽而应。

殷纣无道,微子弃骨肉而亡。

行善者则百姓悦,行恶者则子孙怨,是以明者可以致远,否者以失近。

”——《新语》(能否感召到人才,关键在于领导者自身的修为。

如果君主有公心,并且有善、有德,结果就会感召很远地方的人都来投奔、学习)“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大学》(领导者若是一个有德行的人,那么他所感召的人才,都是德才兼备的人,这些有德行的人,汇聚到一起,众志成城才能将资源最大化利用。

高薪不一定能聘请到贤才。

聘请人才关键在于考察人才的德行修养,一味的进行金钱诱惑最终会得不偿失,因为钱财来的人也很可能因为钱财走。

)2)求得贤士,须修己德“有清白之志者,不可以爵禄得;有守节之志者,不可以威刑胁。

故明君求臣,必视其所以为人者而致焉。

致清白之士,修其礼;致守节之士,修其道;而后士可致,而名可保”——《群书治要·三略》(领导者想要求得贤士须修己德)“举贤之本,莫大乎正身而壹其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书治要中论慌其瞻视。

轻其辞令。

而望民之则我者。

未之有也。

莫之则者。

必慢之者至矣。

小人见慢。

而致怨乎人。

患己之卑。

而不思其所以然。

哀哉。

是故君子敬孤独而慎幽微。

虽在隐翳。

鬼神不得见其隙。

况于游宴乎。

君子口无戏谑之言。

言必有防。

身无戏谑之行。

行必有检。

言必有防。

行必有检。

虽妻妾。

不可得而黩也。

虽朋友不可得而狎也。

是以不愠怒。

而教行于闺门。

不谏谕。

而风声化乎乡党。

传。

称。

大人正己而物正者。

盖此之谓也。

徒以匹夫之居犹然。

况得志而行于天下乎。

故唐帝允恭克让。

光被四表。

成汤不敢怠遑。

而掩有九域。

文王祗畏。

而造彼区夏也。

民心莫不有治道。

至于用之则异矣。

或用乎人。

或用乎己。

用乎己者谓之务本。

用乎人者谓之追末。

君子之治之也。

先务其本。

故德建而怨寡。

小人之治之也。

先追其末。

故功废而仇多。

夫见人而不自见者谓之矇。

闻人而不自闻者谓之聩。

虑人而不自虑者谓之瞀。

故明莫大于自见。

聪莫大于自闻。

睿。

莫大于自虑。

此三者举之甚轻。

行之甚迩。

而人莫之知也。

故知者。

举甚轻之事。

以任天下之重。

行甚迩之路。

以穷天下之远。

故德弥高。

基弥固。

胜弥众。

爱弥广。

君子之于己也。

无。

尸事而不惧焉。

我之有善。

惧人之未吾好也。

我之有不善。

惧人尸之必吾恶也。

见人之善。

惧我之不能修也。

见人之不善。

惧我之必若彼也。

故君子不恤年之将衰。

而忧志之有倦。

不寝道尸焉。

不宿义焉。

言而不行。

斯寝道矣。

行而不时。

斯宿义矣。

是故君子之务。

以行前言也。

民之过在于哀死而不爱生。

悔往而不慎来。

善语乎已然。

好争乎遂事。

堕今曰。

而懈于后旬。

如斯以及于老。

故孔子抚其心曰。

师。

吾欲闻彼。

将以改此也。

闻彼而不以改此。

虽闻何益。

小人朝为而夕求其成。

坐施而立望其及。

行一曰之善。

而问终身之誉。

誉不至。

则曰善无益矣。

遂疑圣人之言。

背先王之教。

存其旧术。

顺其常好。

是以身辱名贱。

而不免为人役也。

人之为德。

其犹器欤。

器虚则物注。

满则止焉。

故君子常虚其心志。

恭其容貌。

不以逸群之才。

加乎众人之上。

视彼犹贤。

自视犹不肖也。

故人愿告之而不厌。

诲之而不倦。

君子之于善道也。

大则大识之。

小则小识之。

善无大小。

咸载于心。

然后举而行之。

我之所有。

既不可夺。

而我之所无。

又取于人。

是以功常前人。

而人后之也。

故夫才敏过人未足贵也。

博辨过人未足贵也。

勇决过人未足贵也。

君子之所贵者。

迁善惧其不及。

改恶恐其有余。

故孔子曰。

颜氏之子。

其殆庶几乎。

有不善未尝不知。

知之未尝复行。

夫恶犹疾也。

攻之则曰益悛。

不攻则曰甚。

故君子之相求也。

非特与善也。

将以攻恶。

也。

恶不废则善不兴。

自然之道也。

先民有言。

人之所难者二。

乐知其恶者难。

以恶告人者难。

夫惟君子然后能为己之所难。

能致人之所难也。

夫酒食人之所爱也。

而人相见莫不进焉。

不吝于所爱者。

以彼之嗜之也。

使嗜忠言甚于酒食。

人岂其爱之乎。

故忠言之不出。

以未有嗜之者也。

诗。

云。

匪言不能。

胡其畏忌。

目也者。

远察天际而不能近见其眦。

心亦。

厂。

如之。

君子诚知心之似目也。

是以务鉴于人以观得失。

故视不过垣墙之里。

而见邦国之表。

听不过阈耍之内。

而闻千里之外。

因人之耳目也。

人之耳目尽为我用。

则我之聪明无敌于天下矣。

是谓人一之。

我万之。

人塞之。

我通之。

故其高不可为员。

其广不可为方。

先王之礼。

左史记事。

右史记言。

师瞽诵诗。

庶僚箴悔。

器用载铭。

筵席书戒。

月考其为。

岁会其行。

所以自供正也。

昔卫武公年过九十。

犹夙夜不怠。

思闻训道。

命其群臣曰。

无谓我老耄而舍我。

必朝夕交戒我。

凡兴国之君。

未有不然者也。

下愚反此道。

以为己既仁矣。

知矣。

神明矣。

何求乎众人。

是以辜罪昭著。

腥德发闻。

百姓伤心。

鬼神嘶事也。

徒生乎子心。

出乎子口。

于是刑焉。

戮焉。

辱焉。

不然则曰。

与我异德故也。

未达我道故也。

又安足责。

是己之非。

遂初之谬。

至于身危国亡。

可痛矣已。

事莫贵乎有验。

言莫弃乎无徵。

言之未有益也。

不言未有损也。

水之寒也。

火之热也。

金石之坚刚也。

彼数物未尝有尸言。

而人莫不知其然者。

信著乎其体也。

使吾所行之信。

若彼数物。

谁其疑我哉。

今不信吾所行。

而怨人之不信己。

犹教人执鬼缚魅。

而怨人之不得也。

惑亦甚矣。

孔子曰。

欲人之信。

己。

则微言而笃行之。

笃行之。

则用曰久。

用曰久。

则事著明。

事著明。

则有目者莫不见也。

有耳者莫不闻也。

其可诬乎。

故根深而枝叶茂。

行久而名誉远。

人情也莫不恶谤。

而卒不免乎谤。

其故何也。

非爱智力而不已之也。

已之之术反尸也。

谤之为名也。

逃之而愈至。

拒之面愈来。

讼之而愈多。

明乎此。

则君子不足为也。

暗乎此。

则小人不足得也。

帝舜屡省。

禹拜昌言。

明乎此者也。

厉王加戮。

吴起刺之。

暗乎此者也。

夫人也。

皆书名前策。

著形列图。

或为世法。

或为世戒。

可不慎欤。

夫闻过而不改。

谓之丧心。

思过而不改。

谓之失体。

失体丧心之人。

祸乱之所及也。

君子舍旃。

君子不友不如尸己者。

非羞彼而大我也。

不如己者。

须己慎者也。

然则扶人不暇。

将谁相我哉。

吾之偾也亦无曰矣。

故坟庳则水纵。

友邪则己僻。

是以君子慎所友也。

孔子曰。

居而得贤友。

福之次-也。

夫贤者。

言足听。

貌足象。

行足法。

加乎善奖人之美。

而好摄人之过。

其不隐也如影。

其不讳也如响。

故我之惮之。

若严君在堂。

而神明处室矣。

虽欲为不善。

其敢乎。

夫利口者。

心足以见小数。

言足以尽巧辞。

给足以应切尸。

间。

难足以断俗疑。

然而好说不倦。

谍谍如也。

夫类族辨物之。

士者寡。

而愚暗不达之人者多。

孰知其非乎。

此其所以无用而不见废也。

至贱而不见遗也。

先王之法。

析言破律。

乱名改。

作。

行僻而坚。

言伪而辨者杀之。

为其疑众惑民。

而浇乱至道也。

古之制爵禄也。

爵以居有德。

禄以养有功。

功大者其禄厚。

德远者其爵尊。

功小者其禄薄。

德近者其爵卑。

是故观其爵。

则别其人之德。

见其禄。

则知其人之功。

不待问之也。

古之君子贵爵禄者。

盖以此也。

爵禄者。

先王所重也。

爵禄之贱。

也。

由处之者不宜也。

贱其人。

斯贱其位矣。

其贵也。

由处之者宜之也。

贵其人。

斯贵其位矣。

靛绣裳。

君子之所服。

爱。

厂其德。

故美其服也。

暴乱之君。

非无此服。

民弗美也。

位也。

者。

立德之机也。

势也者。

行义之杼也。

圣人蹈机握杼。

织成天地之化。

使万物顺焉。

人伦正焉。

六合之内。

各充其愿。

其为大宝。

不亦宜乎。

夫登高而建旌。

则所示者广矣。

顺风而奋铎。

则所闻者远矣。

非旌色之益明。

非铎声之益长。

所托者然也。

况居富贵之地。

而行其政令者也。

人君之大患也。

莫大乎详于小事。

而略于大道。

察于近物。

而暗于远数。

自古及今。

未有如此而不亡也。

详于小事。

察于近物者。

谓耳听于丝竹歌谣之和。

目明乎雕琢采色之章。

口给乎辨慧切对之辞。

心通乎短言小说之文。

手习乎射御书数之功。

体比乎俯仰般旋之容。

凡此数者。

观之足以尽人之心。

学之足以勤人之思。

且先王之末教也。

非有小才智。

则亦不能为也。

是故能之者。

莫不自悦乎其事。

而无取于人。

皆以不能故也。

夫君居南面之尊。

秉杀生之权者。

其势固足已胜人矣。

而加之以胜人之能。

怀足己之心。

谁敢犯之者乎。

以匹夫行之。

犹莫敢规也。

而况于人君哉。

故罪恶若山而己不见。

谤声若雷而己不闻。

岂不甚乎。

夫小事者味甘。

而大道者醇淡。

而近物者易验。

而远数者难效。

非大明君子则不能兼通也。

故皆惑于所甘。

而不能至乎所淡。

眩于所易。

而不能及于所难。

是以治君世寡。

而乱君世多也。

故人君之所务者。

其在大道远数乎。

大道远数者。

谓仁足以覆焘群生。

惠足以抚养百姓。

明足以照见四方。

智足以统理万物。

权足以应变无端。

义足以阜生财用。

威足以禁遏奸非。

武足以平定祸乱。

详于听受。

而审于官人。

达于废兴之源。

通于安危之分。

如此则君道毕矣。

今使人君视如离娄。

听如师旷。

御如王良。

射如夷羿。

书如史籀。

计如隶首。

走追驷马。

力折门键。

有此六者。

可谓善于有司之职。

何益于治乎。

无此六者。

可谓乏于有司之职。

何增于乱乎。

必以废仁义妨道德矣何则小器不能兼容。

治乱又不系于此。

而中才之人所好也。

昔潞丰舒。

晋智伯瑶之亡。

皆怙其三才。

恃其五贤。

而以不仁之故也。

故人君多伎艺。

好小智而不通于大道者。

只足以拒谏者之说。

而钳忠直之口也。

只足以追亡国之迹。

而背安家之轨也。

不其然耶。

不其然耶。

帝者昧旦而视朝。

南面而听。

天下将与谁为之。

岂非群公卿士欤。

故大臣不可以不得其人也。

大臣者。

君股肱耳目也。

所以视听也。

所以行事也。

先王知其如是。

故博求聪明睿哲君子。

措诸上位。

使执邦之政令焉。

执政聪明睿哲。

则其事举。

其事举。

则百僚莫不任其职。

百僚莫不任其职。

则庶事莫不致其治。

庶事莫不致其治。

则九牧之人莫不得其所。

故。

书。

曰。

元首明哉。

股肱良哉。

庶事康哉。

凡亡国之君。

其朝未尝无致治之臣也。

其府未尝无先王之书也。

然而不免乎亡者。

何也。

其贤不用。

其法不行也。

苟书法而不行其事。

爵贤而不用其道。

则法无异于路说。

而贤无异于木主也。

昔桀奔南巢。

纣踣于京。

厉流于彘。

幽灭于戏。

当是时也。

三后之典尚在。

而良谋之臣犹存也。

下及春秋之世。

楚有伍举。

左史倚相。

右尹子革。

而灵王丧师。

卫有大叔仪。

公子鲭。

蘧伯玉。

而献公出奔。

晋有赵宣孟。

范武子。

而灵公被弒。

鲁有子家羁。

叔孙蜡。

而昭公野死。

齐有晏平仲。

南史氏。

而庄公不免弑。

虞虢有宫之奇。

舟之侨。

而二公绝祀。

由是观之。

苟不用贤。

虽有无益也。

然彼亦知有马必待乘之。

然后远行。

有医必待使之。

而后愈疾。

至于有贤。

则不知必待用厂之而后兴治也。

且六国之君。

虽不用贤。

及其致人也。

犹修礼尽意。

不敢侮慢也。

至于王莽。

既不能用。

及其致之也。

尚不能言。

莽之为人。

内实奸邪。

外慕古义。

亦聘求名儒。

征命术。

土。

政烦教虐。

无以致之。

于是胁之以峻刑。

威之以重戮。

贤者恐惧。

莫敢不至。

徒张设虚名。

以夸海内。

莽亦卒以灭亡。

且莽之爵人也。

其实囚之也。

囚人者。

非必著桎梏。

置之囹圄之谓也。

拘系之。

愁忧之之谓也。

使在朝之人。

欲进则不得陈。

-其谋。

欲退则不得安其身。

是则以纶组为绳索。

以印佩为钳铁厂也。

小人虽乐之。

君子则以为辱矣。

故明主之得贤也。

得其心尸也。

非谓得其躯也。

苟得其躯而不论其心。

斯与笼鸟槛兽。

未有异也。

则贤者之于我也。

亦犹怨仇。

岂为我用哉。

曰虽班万钟之禄。

将何益欤。

故苟得其心。

万里犹近。

苟失其心。

同衾。

为远。

今不修所以得贤者之心。

而务修所以执贤者之身。

至于社稷颠覆。

宗庙废绝。

岂不哀哉。

孙子曰。

人主之患。

不在于言不用贤。

而在于诚不用贤。

言用贤者口也。

却贤者行也。

口行反。

而欲贤者之进。

不肖之退。

不亦难乎。

善哉言也故人君苟修其道义。

昭其德音。

慎其威仪。

审其教令。

刑无颇类。

惠泽播流。

百官乐职。

万民得所。

则贤者仰之如天地。

爱之如其亲。

乐之如埙篪。

歆之如兰芳。

故其归我也。

犹决壅导滞。

注之大壑。

何不至之有乎。

苟粗秽暴虐。

香馨不登。

谗邪在侧。

杀戮不辜。

宫馆崇侈。

妻妾无度。

淫乐纵。

征税繁多。

财力匮竭。

怨丧盈野。

矜己自得。

谏者被诛。

内外震骚。

远近怨悲。

则贤者之视我容貌如魎魉。

台殿如狴牢。

采服如衰经。

歌乐如号哭。

酒醴如港涤。

肴馔如粪土。

众事举措。

每无一善。

彼之恶我也如是。

其肯至哉。

今不务明其义。

而徒设其禄。

可以获小人。

难以得君子。

君子者。

行不苟合。

立不易方。

不以天下枉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