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规与《颜氏家训》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部分家训简介

中国古代部分家训简介
袁黄《了凡四训》《了凡训子书》。袁黄,号了凡,生卒年 不详。万历二十年兵部主事。《了凡四训》四篇:“立命之学”“改 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了凡训子书》1.2 万余字。 这两本书是袁了凡所作的家训,被称为人生启蒙立命之学。
杨继盛《给子应尾应箕》。杨继盛(1516—1555),明嘉 靖朝兵部员外郎,刚正不阿,因弹劾严嵩被投入死囚牢。杨继 盛知自己必死,于狱中写就此信,从为人、治学、治家等几个 方面对儿子做了最后的教导。
CULTURE 文化
传统 发现 新书推荐 茶坊 官场微小说
中国古代部分家训简介
文 / 本刊特约撰稿人 王全营
上一篇小文介绍了中国古人为什么要制定家训,今天介绍 几种比较重要的家训,供大家参考。至于家训的内容,待到下 一篇文章再介绍。
中国古代重要的家训家规,都是作者自身经历的总结,包 含了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智慧。而且这些家训都是说给子孙 的,没有虚伪,没有空洞说教,语言非常质朴,真诚而实用, 今天读来仍能受到启迪。
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出征在外,听说兄子严、敦,好讥刺 时政,于是寄书诫之 :妄自议论时政,是我最厌恶的,“宁死 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书信言辞恳切,为后人所重。
诸葛亮《诫子书》《诫外甥书》。诸葛亮(181—234), 三国蜀丞相。两文均见《太平御览》,虽然言辞不多,但阐述 了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道理,可谓古代家训中的名篇,读来 发人深省。
李世民《帝范》。李世民(599—649),唐朝第二位皇帝, 年号贞观,庙号太宗。《帝范》4 卷 12 则(君体、建亲、求贤、 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 《诫皇属》也是李世民训诫子孙的教材。李世民作为古代帝王 能对皇子予以从严教育,里边的许多话都值得今人借鉴、深思。

〖家规祖训〗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

〖家规祖训〗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

家规祖训〗中国古代20 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中国古代20 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姬旦《诫伯禽书》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 年),姓姬名旦,称周公。

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成王亲政后,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

译文:亲戚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

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

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

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

赏析:《诫伯禽书》讲的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

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

你怎能不慎重呢二、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译文:这句话意思很明了。

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就是小步快走。

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

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

”不学诗何以言“——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

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怎么做人?赏析: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

后来根据这个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

学诗和学礼,讲的是读书和做事,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两个问题。

、刘邦《手敕太子文》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

洎践阼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

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尧舜不以天下与子而与他人,此非为不惜天下,但子不中耳。

人AZ有好牛马尚惜,况天下耶?吾以尔是元子,早有立意,群臣咸称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为可任大事也。

每日一读颜氏家训

每日一读颜氏家训

每日一读颜氏家训标题:颜氏家训:道德与家庭价值的传承引言:颜氏家训作为中国古代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道德观念和家庭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颜氏家训的探讨,深入了解其背后蕴含的智慧与真理,以实现对道德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

一、颜氏家训的渊源与价值观颜氏家训是由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颜回创作而成,它以宣扬家族道德和家庭和睦为出发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凝聚力和人伦关系。

首先,颜氏家训具有强调亲情的特点。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观念深入人心。

颜氏家训将子女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它教育子女要敬爱父母、和睦相处,劝兄弟姐妹和顺友爱,增强家庭凝聚力。

其次,颜氏家训注重道德修养。

道德是一个人品行与行为准则的塑造,是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

颜氏家训中的许多教导都是关于道德修养的,并倡导要做一个有道德、懂礼仪的人。

通过教育子女尊重他人、孝敬父母等一系列的道德教导,颜氏家训为后代子孙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最后,颜氏家训重视教育和儿女贤良的培养。

教育是家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对家族传统和文化的传承之道。

颜氏家训提倡父母应注重教育子女,要求孩子要有德才兼备,劝告子女要诚实正直,坚守道德底线。

这种思想旨在通过教育培养出品德优良、品学兼优的后代。

二、颜氏家训的当代价值作为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颜氏家训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以下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家庭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传统家庭作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在塑造个人品格和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颜氏家训通过强调亲情、道德修养和教育培养,为当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家庭纷争、亲子沟通不畅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继承和弘扬家族文化成为当代家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道德建设是当代社会的迫切需要。

著名的家规家训有哪些?

著名的家规家训有哪些?

著名的家规家训有哪些?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家教的传统,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家训,从治学持家、为人处世,都有规矩可循。

一、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

出处:安徽绩溪《章氏家训》释义:“耕”“读”两字是传家之宝,“俭”“勤”两字是发家之道,“让”“忍”两字是安家之本。

二、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出处:王阳明家书《示宪儿》释义:能够放低自己身份,这是有志气的表现;能够容纳别人,这才是有大的度量。

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出处:朱柏庐《朱子家训》释义:人吃的每一粒米饭,应当想到它来之不易;人穿的每一件衣服,要时常想到它在制作时的艰难。

四、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君子必慎交游焉。

出处:《颜氏家训》释义:与善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芝草兰花的屋子中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芬芳起来;与恶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腥臭起来。

君子与人交往一定要慎重。

五、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处:诸葛亮《诫子书》释义:一个德才兼备者的操行,以静心来修炼性情,以恭俭来涵养品德。

做不到恬静超脱就不能表明志向,做不到平和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六、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

出处:福建龙岩客家家训释义:要振作精神,从少年到老年,每时每刻都要为远大的志向奋发努力;建功立业是不容易的事,必须毕生振作努力,时时刻刻关切身边的、周围的、天下的事。

简而言之,就是要从小立志,努力成才,胸怀天下。

七、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

吾(wú)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wú)贻(yí)后悔。

颜氏家训 经典16句 父不慈则子不孝

颜氏家训 经典16句 父不慈则子不孝

《颜氏家训》经典16句:父不慈则子不孝家训是我国家庭教育所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是我国古代历代家长为了教育子女而专门撰写的训诫、家规、家书等,这些家训往往浓缩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饱含深厚的爱子之情,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教育意义。

《颜氏家训》开后世“家训”的先河(资料图图源网络)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下面小编为您整理十六条《颜氏家训》经典佳句:一、夜觉晓非,今悔昨失。

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篇》。

早晨有过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今天则应悔改。

说明改正错误贵在及时。

人对于自己的缺点过失,要及时改正。

知过即改是超越自我的必然。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说的也是人要经常反省、检查自己,从而改正过失,纠正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有了错误能及时发现、及时改正,不能有错不改,让小错酿成大错。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二、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

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资料图图源网络)三、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

人在幼年的时候,注意力高,容易专心,长大成人就不这样了,精神涣散,难以专心,所以需要在幼年的时候对人进行教育,千万不要从过这个大好时机。

四、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

这两句大意是:父母在子女面前有威严而又能关怀爱抚他们,子女就会对父母敬畏、谨慎而孝顺。

讲父母对待子女应有的态度时,此条可作参考。

父不慈则子不孝(资料图图源网络)五、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篇》。

慈:爱,指父母对子女的爱抚。

本句大意是:父亲不知道爱抚儿子,儿子就不知道孝敬父亲。

上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

讲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时,可引此条。

中国十大经典家训家规

中国十大经典家训家规

中国十大经典家训家规运用家训教诫家人、子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家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特别强调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密切联系,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目的的家训,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可谓汗牛充栋。

现遴选出十份家训,既具有很广泛的代表性,又是经典中的经典,与大家一起来赏析。

一、《诫伯禽书》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为周公。

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一饭三吐哺”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

他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周公告诫儿子说:“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

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我听说,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记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

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

你怎能不慎重呢?”伯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过几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纯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

【圈点】有道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可谓良苦用心。

二、《命子迁》作者:司马谈(?—前110),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子司马迁。

汉武帝时任太史令。

“此孝之大者”司马谈学富五车,所以他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

中国古代家规家训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家规家训的主要内容

46决策探索2018.10上官场微小说CULTURE 文化传统发现茶坊新书推荐文/本刊特约撰稿人 王全营中国古代家规家训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家规家训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宽,以《颜氏家训》为例,分七卷二十篇: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

内容包括子女教育、兄弟关系、家庭治理、称谓、知足少欲等,涉及个人的治家、立身、处世等方面所应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

《朱子治家格言》虽然文字不多,但语言质朴,事理近人,涉及勤俭、读书、孝悌、行善等,过去人们常把其作为行为准则。

《双节堂庸训》六卷,分别是:述先、律己、治家、应世、蕃后、述师述友。

这些家规家训(包括《诫子书》)尽管篇幅有长有短,分类有多有少,但主要功能是用于家庭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伦理准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敬老尽孝的教诲、勤奋读书勤俭持家的期许、公正廉洁修身处世的告诫,几乎是不变的主题,被不厌其烦地叮咛后世子孙。

这些家规家训内容丰富,内涵深远,决不是一篇小文所能涵盖。

今天,我们把家规家训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从中可以一窥古人教育子孙的良苦用心,或可对当今的家庭教育有所借鉴。

家训最主要的内容不是期望子孙做官发财,而是怎样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行善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发自内心。

但是,受到别人的恩惠不能忘记。

如《朱子治家格言》云:“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思。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家诫要言》云:“待人要宽和,世事要练达。

”“知有己不知有人,闻人过不闻己过,此锅本也。

故自私之念,萌则铲之,谗谀之徒至则却之。

”《钱氏家训》云:“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高氏家训》云:“善须是积,今日积,明日积,积小便大。

一念之差,一言之差,一事之差,有因而丧身亡家者,岂不可畏也。

《颜氏家训》经典16句:父不慈则子不孝

《颜氏家训》经典16句:父不慈则子不孝

《颜氏家训》经典16句:父不慈则子不孝孝01-02家训是我国家庭教育所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是我国古代历代家长为了教育子女而专门撰写的训诫、家规、家书等,这些家训往往浓缩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饱含深厚的爱子之情,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教育意义。

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一、夜觉晓非,今悔昨失。

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篇》。

早晨有过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今天则应悔改。

说明改正错误贵在及时。

人对于自己的缺点过失,要及时改正。

知过即改是超越自我的必然。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说的也是人要经常反省、检查自己,从而改正过失,纠正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有了错误能及时发现、及时改正,不能有错不改,让小错酿成大错。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二、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

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三、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1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

人在幼年的时候,注意力高,容易专心,长大成人就不这样了,精神涣散,难以专心,所以需要在幼年的时候对人进行教育,千万不要从过这个大好时机。

四、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

这两句大意是。

父母在子女面前有威严而又能关怀爱抚他们,子女就会对父母敬畏、谨慎而孝顺。

讲父母对待子女应有的态度时,此条可作参考。

五、父不慈则子不孝。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篇》。

慈:爱,指父母对子女的爱抚。

本句大意是:父亲不知道爱抚儿子,儿子就不知道孝敬父亲。

上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

讲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时,可引此条。

六、巧伪不如拙诚。

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

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七、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颜氏家训的写作背景

颜氏家训的写作背景

颜氏家训的写作背景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颜回所撰写的一部家庭伦理道德的经典之作。

它写作于东汉末年,旨在教导后人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本文将为您呈现颜氏家训的写作背景,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指导。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写作背景。

颜氏家训是颜回在混乱的战乱时期所创作的,那时,长期的内乱和外患导致社会秩序解体,法纪混乱,道德沦丧。

在这个时候,颜回深感时世之艰,他对于传统道德的重要性和修身养性的追求有着深切的认识和理解。

他希望透过写作家训,传达给后人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期重建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

颜回在创作家训时,充分借鉴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君子之道。

颜回深入研究儒家经典著作,如《大学》、《中庸》等,致力于将儒家思想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因此,颜氏家训中融入了儒家思想的精华,强调了个人修身以及家庭伦理的重要性,以期通过家庭伦理的培养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家训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了做人做事的道德规范、教育子女的方法、处理家族财产的原则等方方面面。

颜回注重家庭伦理的培养,他认为家庭是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基石,只有家庭和睦和道德良好,才能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

因此,颜氏家训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提倡孝顺、尊长、睦邻的观念,鼓励父母要从小培养子女的良好品质和道德行为。

此外,颜回在家训中也提出了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如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诚实守信等等。

他认为这些准则是人们行为的基础,通过遵守这些规范,个人可以修身养性,使自己成为一个善良、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同时,他还强调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认为人们的言行应当一致,不说一套做一套,以充分体现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自律精神。

总而言之,颜氏家训的写作背景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内乱时期。

颜回积极应对时世艰难,希望通过家训的撰写来传递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以重建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

颜之推 中纪委推荐《颜氏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颜之推 中纪委推荐《颜氏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颜之推中纪委推荐《颜氏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编者按】中纪委网站1月5日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第27期:《江苏南京颜之推:家训之祖金声玉振》。

颜之推,字介,系孔子得意门生颜回的第三十五世孙,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

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冤魂志》《集灵记》《观我生赋》等。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晚年撰写的《颜氏家训》集家训文化之大成,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留下了许多可供后世借鉴的至理名言。

颜之推,字介,原籍琅琊临沂,生于建康一个以儒学传家的士族家庭,系孔子得意门生颜回的第三十五世孙,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

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冤魂志》《集灵记》《观我生赋》等。

颜之推的祖父为南齐治书御史颜见远,父亲为南梁咨议参军颜协。

颜之推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博览群书,为文辞情并茂,很早就进入仕途,但后期经历坎坷,他一生经历了南梁、西魏、北齐、北周、隋五个王朝,三次被俘,“三为亡国之人”,亲眼目睹了侯景之乱、西魏军攻陷江陵、隋灭陈等重大事件,多次险遭杀身之祸。

他在《观我生赋》中说:”予一生而三化,备荼苦而蓼辛。

”颜氏族谱《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是颜之推的代表作,是一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并以之告诫子孙的经典家训,也是一部涉及语言学、文学、音韵、训诂、民俗学等多个领域的学术著作,被奉为我国最早的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著。

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卷一:《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卷二:《风操》、《慕贤》;卷三:《勉学》、《文章》、《名实》、《涉务》;卷五:《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卷六:《书证》;卷七:《音辞》、《杂艺》、《终制》。

该书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旁涉道、佛,涵盖了从饮食起居、修身养性到为人处事、求仕致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凝聚了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对人生的深切体验,也体现了一位仁慈睿智的长者对子孙的舐犊之情。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勉学篇》价值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颜氏家训》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

自成书以来,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被作为家教范本,广为流布,经久不衰。

究其原由,主要是书中内容基本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儒士们教育子孙立身、处世的需要,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主张,以及培养人才力主“治国有方、营家有道”之实用型新观念等,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以“明人伦”为宗旨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教育思想。

正因为里面涉及的范围太广,我只对“勉学篇”做议论。

提到勉学我不得不想到战国时期荀子的《劝学》,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天下既法制有兼用“礼”治。

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

这对颜之推有着借鉴作用,但颜之推更注重文章的历史价值,不单着眼于对家族的教育,更加在乎当时社会的现实功能。

纵观历史,颜氏子孙在操守与才学方面都有惊世表现,光以唐朝而言,像注解《汉刻印象,更足证其祖所立家训之效用彰著。

即使到了宋元两朝,颜氏族人也仍然入仕不断,尤其令以后明清两代的人钦羡不已。

《颜氏家训》对颜真卿影响表现:《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该诗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不光是他的后代受到影响,后世还有韩愈,他的《师说》同样受到《颜氏家训》的影响,文章说明教师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

留下关于学习的千古名言,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0条家训,说透古代家风家训,读懂者受用一生

10条家训,说透古代家风家训,读懂者受用一生

10条家训,说透古代家风家训,读懂者受用一生家训又叫家规、家戒、家约,是族训、族规中一类。

家训以重德向善为纲目,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谆谆教诲后世子孙,将美好的德行和圣贤的智慧代代相传。

运用家政治训教诫家人、子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司马光告诉人们,“《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因为家风是世风之基”。

千年来,我国共出版家风类专著120多部,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宋代朱熹《家训》、晚清曾国藩《家书》……历史表明:“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德,一国兴德”、“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01、早教利功倍《颜氏家训》曰:“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康熙《庭训格言》亦重早教曰:“谕教宜早,弗敢辞劳”。

东汉《国家兴亡与家庭门风》亦倡早教,周朝统治800年,历史最长,倡导从胎教开始传王位,太后听美乐、忌酸辣、和五味,命三官师教太子,成就了周成王。

02、立志以成事曾国藩《家书》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其家书家教中,立志之论甚多,强调立志之后,据此求过,自律自勉。

《颜氏家训》亦倡立志教育:“修身齐家,为学治世”。

曾国藩亦以治惰立志教子,《家书》曰:“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一处弛则百处懈”“惰则弛缓”“勤则医惰”,百种弊端,皆由惰生。

03、立德遗子孙朱熹《家训》曰:“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

”朱熹重视道德修身如同“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不可不慎哉!”司马光《温公家范》亦重德:“贤者居世,以德自显”。

历史上的林家重德,善于教育后代。

林氏后代4人履职宰相,3000人成为进士,皇帝亲自主持殿试201次,林家榜上有名183次,“无林不开榜,开榜必有林”成为家风典范。

后来的《林则徐家训》注重立价值取向之德:“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增其过”。

颜氏家训家规

颜氏家训家规

《颜氏家训》《颜氏家训》卷一序致第一【原文】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1],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

魏、晋已来[2],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3],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4]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夫同言[5]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6]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7]。

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注释】[1]诚孝:忠孝。

[2]已来:以来。

已,通"以"。

[3]模效:模拟,仿效。

[4]业以:用它来。

[5]同言:相同的话。

[6]师友:可以求教请益的人。

一般指师长。

[7]谕:使人理解。

【译文】古代圣贤著书立说,主要目的是教育人们要忠诚孝顺,不随便说话,行为要端庄稳重,创立宏伟大业,成就一世英名。

这些道理,古人已经说得很详尽了。

但是,自从魏、晋以来,阐述古代先哲明圣思想的著作,不管在道理还是内容方面,无不重复雷同,相互模仿,这样做就如同屋里建屋,床上放床,实在是多余。

我现在又写这样的书,并不敢拿它做一般人的行为规范,只是用来整顿自家的门风,让后辈警醒罢了。

同样的一句话,有的人会相信,这是因为相信他们所亲近的人;同样的一个命令,有的人会去执行,就是因为下命令的人是他们所信服的人。

要想禁止小孩子的过于淘气,那么师友的劝诫抵不过婢女的命令;要想制止兄弟之间的争斗,尧、舜的言传身教比不上他们妻子的训导与规劝。

我希望这本书里面的道理能让你们信服,也希望它所起的作用胜过婢女对孩童、妻子对丈夫的作用。

【原文】吾家风教[1],素为整密。

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清[2],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

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

年始九岁,便丁[3]荼蓼,家涂[4]离散,百口索然。

慈兄鞠[5]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

虽读《礼》、《传》,微爱属文[6],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历史上著名的家规

历史上著名的家规

历史上著名的家规1. “曾国藩的家规:家俭则兴,人勤则健。

”有一天,我看到弟弟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我就说:“你看看你,房间这么乱,咱能不能学学曾国藩家的规矩呀,要勤劳整洁呀!”就像我每天都会把自己的书桌整理得干干净净,这样学习起来也更舒心呀。

我觉得家俭人勤真的很重要呢!2. “傅雷的家规: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

”我跟朋友聊天时说:“傅雷的家规多好呀,先做人再做事!”记得那次我不小心弄坏了同学的东西,我马上跟他道歉并想办法弥补,这就是做人要诚实呀。

我们都应该像傅雷家规要求的那样呀,先把人做好!3. “包拯的家规: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我跟爸爸妈妈讨论说:“包拯的家规好严格呀!”就像如果我犯了大错误,爸爸妈妈肯定也会很严厉地批评我呢。

这就是要保持廉洁呀,不能做坏事!4. “朱子家训的家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吃饭的时候,我看着碗里的米饭说:“我们要珍惜粮食呀,这可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就像朱子家训说的那样!”那次看到有人浪费食物,我真觉得太不应该了。

我们得时刻记住珍惜呀!5. “孔子的家规:不学礼,无以立。

”我对小伙伴说:“孔子都说了要学礼呢!”比如在学校要尊敬老师,跟同学友好相处,这就是礼呀。

没有礼貌怎么能行呢?6. “诸葛亮的家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我在安静看书的时候想:“诸葛亮的家规真有道理。

”像我安静学习就能学到很多知识,平时也不浪费东西,这就是在践行呀。

我们都要做到修身养德呀!7. “司马光的家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看到别人乱花钱买不必要的东西时,我就会说:“哎呀,要学学司马光的家规呀!”我自己就会很节省,不会乱买东西,因为我知道奢侈起来就很难回到节俭了。

俭朴才是好呢!8. “郑氏规范的家规:子孙未冠者,不得食肉。

”我跟弟弟开玩笑说:“你还没长大呢,不能随便吃肉哦,郑氏规范可是这么说的。

”就像我们要遵守一些规矩才能更好成长呀。

虽然现在不用这么严格,但也让我们知道要有规矩意识呀!9. “颜氏家训的家规:夜觉晓非,今悔昨失。

中国十大经典家训家规

中国十大经典家训家规

中国十大经典家训家规运用家训教诫家人、子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家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特别强调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密切联系,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目的的家训,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可谓汗牛充栋。

现遴选出十份家训,既具有很广泛的代表性,又是经典中的经典,与大家一起来赏析。

一、《诫伯禽书》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为周公。

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一饭三吐哺”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

他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周公告诫儿子说:“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

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我听说,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记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

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

你怎能不慎重呢?”伯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过几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纯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

【圈点】有道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可谓良苦用心。

二、《命子迁》作者:司马谈(?—前110),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子司马迁。

汉武帝时任太史令。

“此孝之大者”司马谈学富五车,所以他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创作的家训,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

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

《颜氏家训》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生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颜之推把圣贤之书的要旨归纳为“诚孝、慎言、检迹”六字,认为读书学习,是为了“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他认为无论长幼,皆应读书学习,“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颜之推对此却不认同,他认为此举会迷失人生方向,即使居卿相之位,亦不可为之。

他要求子女“慕贤”,将大贤大德之人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颜氏家训》中确立了家庭教育的各项准则。

父母要成为子女的楷模:“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持家要“去奢”“行俭”“不吝”。

对待婚姻问题上,应做到“勿贪势家”,切莫“贪荣求利”。

求真务实,不图虚名,摒弃“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的行为,“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

颜之推深受儒家“和而不同”思想的影响,在道德共性的指导下,突出家庭教育的个性,强调父母为子女垂范立训的文化自觉。

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及寓意

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及寓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规家训一直是家族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家规家训旨在塑造家族成员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以达到家族和睦、社会和谐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及其寓意:1. 《朱子家训》:由南宋理学家朱熹所著,以儒家的孝、悌、忠、信等理念为核心,强调修身齐家、尊师重道、知书达理、敬老慈幼、和睦乡邻等道德规范。

这些规范不仅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提出了要求,还强调了家族与国家、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家庭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2. 《曾国藩家书》:清朝名臣曾国藩的家书,充满了对家族成员的教诲和期望。

他强调读书明理、尊师重道、勤俭持家、和睦乡邻等道德规范,要求家族成员诚实守信、待人以诚。

他还教导子孙如何为人处世、修身齐家,以达到个人和家族的成功。

3. 《钱氏家训》:钱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世家,其家训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强调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家训教导子孙要勤俭持家、尊老爱幼、诚信友善、重义轻利等,同时强调文化自信和家族荣誉感,鼓励子孙不断学习和进步。

4. 《颜氏家训》:由南北朝时期文学家颜之推所著,旨在教导子孙如何修身齐家、为人处世。

颜之推强调读书明理、尊师重道、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等道德规范,还教导子孙如何与他人相处,以达到个人和家族的成功。

5. 《袁氏世范》:南宋时期袁采所著的家规家训,旨在教导家族成员如何修身齐家、为人处世。

袁采强调诚实守信、重义轻利、尊老爱幼等道德规范,还教导子孙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以达到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的目的。

这些家规家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强调家族成员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旨在塑造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行为的家族成员。

这些规范不仅对家族成员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还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家庭和谐。

同时,这些家规家训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自信,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的家规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的家规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的家规家训
1.朱柏庐《朱子家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诸葛亮《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颜氏家训》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君子必慎交游焉。

4.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治家格言》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

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思。

6.《家诫要言》
知有己不知有人,闻人过不闻己过,此锅本也。

故自私之念,萌则铲之,谗谀之徒至则却之。

7.《家庭谈训》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8. 曾国藩《家书》
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颜氏家训中著名的家训

颜氏家训中著名的家训

颜氏家训中著名的家训
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家庭伦理典籍,由北宋时期的大儒颜真卿所编纂。

千百年来,颜氏家训一直被视为家庭、社会、国家伦理道德的重要参考书籍。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分为“家规”、“家训”、“家谱”三个部分的家训部分,共158条。

颜氏家训从人生的各个层面出发,阐述了做人处世的道理,强调家庭中的亲情、友情、爱情等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在“家规”中,强调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树立起了家庭中人们的纪律意识。

在“家训”中,强调了孝顺、敬爱、孝养父母,为家庭和睦、和谐的基础。

在“家谱”中,则是记录了家族的历史,强调了家族的延续和传承。

家训中的条条义理,不仅对家庭有着重大的意义,对整个社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今天,颜氏家训更是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家训则是家庭伦理的基石。

只有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因此,我们也要继承和发扬颜氏家训,让道德伦理在我们的家庭中得以传承,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氏家规与《颜氏家训》摘要家训是魏晋门阀时期的奇葩,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家训之祖,它的出现既是南北朝动荡历史的产物,也是对颜氏家族内部的儒雅治家的家规文化(包括“靖侯成规”、《庭诰》)的自然承继,对于整个颜氏家族影响深远。

家训著作者的人格魅力和阅历经验直接鼓舞着后世儿孙,是颜氏家族得以繁荣强大的制胜法宝。

关键词:《颜氏家训》《庭诰》颜之推颜延之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决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个体只有在强大的门阀和家族掩护之下,其身份才被社会所接纳。

在这一背景下,宗族乡里的制胜法宝除了门阀以外,还必须依靠家族文化来为后世子孙乃至整个家族谋利。

因此,各种家族文化包括谱牒、家训、书法等则成为这一时期最灿烂的奇葩。

这一时期的文化世家有琅琊王氏的书法,陈郡谢氏的诗歌,颖川庾氏的诗文,当然也包括琅琊颜氏的文章。

颜氏家规中,最早的家训当是颜之推的九世祖颜含的“靖侯成规”,其次是颜之推的五世叔祖颜延之的《庭诰》。

颜氏家族中,影响最大的是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凡二十篇,内容广博,谆谆告诫后辈如何勤俭持家,如何处理家庭成员的关系,见证南北朝风俗礼制、宗教信仰,如何修身、治学、养生、学艺,甚而至广博的南北朝文字方言考证,真实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成为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的全息图。

另一方面,受当时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影响,《颜氏家训》处处为后代家世着想,自然而然反映出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但均是颜之推亲身经历的深切感悟,实乃颜氏留给后世子孙的人生教科书。

颜氏家族文化实际上是代代相传的。

《颜氏家训》在《序致》篇有言:“吾家风教,素为整密。

”而在《文章》篇云:“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

”可见颜氏的家族传统对颜之推的影响极为深刻。

一“靖侯成规”与《颜氏家训》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止足》里提到:“先祖靖侯戒子侄曰:‘汝家书生门户,世无富贵;自今仕宦不可过二千石,婚姻勿贪势家。

’吾终身服膺,以为名言也。

”此即颜之推的祖先颜含留给颜氏子孙的“靖侯成规”。

“靖侯成规”里首先强调颜氏家族乃文化世家,此条是颜氏立足乱世的根本,所以颜之推也在颜氏家训里多次强调自己的家族是“世以儒雅为业”。

其次要求子弟简欲。

颜之推对此也有进一步的论证。

他在《颜氏家训·止足》里就说:“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饥乏耳。

形骸之内,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穷骄泰邪?”而且对“简欲”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常以二十口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顷,堂室才蔽风雨,车马仅代杖策,蓄财数万,以拟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义散之;不至此者,勿非道求之。

”三是“仕宦不过两千石”的为官标准。

自汉以来,两千石为郡守、诸侯相的俸禄数。

郡守当时已是高级官员,只是还不到“公”罢了。

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乱世经历,从祖先的训诫中悟出了乱世为官之道:“仕宦称泰,不过处在中品,前望五十人,后顾五十人,足以免耻辱,无倾危也。

高此者,便当罢谢,偃仰私庭。

吾近为黄门郎,已可收退。

”四是“婚姻勿贪势家”的婚姻观念。

当时,颜含拒绝了权倾一时的桓温的儿女婚姻。

笔者认为,其理由有二:在西晋门阀政治决定一切之际,颜含深知桓温当时权力盛满,两家结成儿女亲家,固然能给颜氏家族带来暂时的辉煌,然而盛极必衰,一旦更换朝代,又会给颜氏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因此,为了颜氏家族的长远利益,他拒绝了桓温。

另则,桓温在当时被称为“兵家”,这与颜氏家族世代业儒的家风“门不当,户不对”。

颜之推生活在门阀政治业已衰落的南北朝后期,但是作为门阀政治附属品的门弟婚姻依然存在。

统治者为了拉拢士族,也为了提高自身门弟和家族的文化修养,而积极和士族联姻,以致“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

对于这种现象,颜之推非常鄙视,认为其与“市井无异”。

他谨遵“婚姻素对,靖侯成规”,而《颜氏家训》里也确实未强调对方的身份地位。

《后娶》篇里有“思鲁等从舅殷外臣”句,可知,思鲁是颜之推的长子。

《尔雅》释亲:“母之从兄昆弟为从舅。

”那么,颜之推的妻子也当姓殷。

陈直曰:“殷外臣当为颜之推之妻兄弟,史籍无考,殷颜二姓,世为婚姻。

”这种家风体现了颜氏家族在婚宦问题上的中庸处世哲学,也是在朝代更替频繁的两晋南北朝时期,家族生存和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

当然,家训著作者高尚的言行品德,鲜活的人格魅力,会直接成为家族中引以为傲和家族成员效仿的楷模。

先祖颜含自西晋末迁至健康长干,为颜之推的九世祖,官至侍中右光禄,封西平县侯,为颜氏家族成员树立了很好的儒士典范。

首先,颜含以孝闻名。

《晋书·孝友传》曰:“颜含,字宏都……含少有操行,以孝闻。

”开棺救兄,病榻前侍兄十三年。

“两兄既没”,“次嫂因疾失明,含课励家人,尽心奉养,每日自尝省药馔,察问息耗,必簪屦束带。

”其次,他“雅重行实,抑绝浮伪”,坚持修身明道,而不信巫术。

第三,颜含清廉雅正,治家教子,素为整严,甚至拒绝了权倾一时的桓温的儿女婚姻。

坚持孝行、不信巫术和勿贪世家的修身治家观念,足见颜含传统儒学之士的本色。

因此,自颜含起,颜氏家族在江南“逮微躬之九叶”历九世二百七十余年,子孙繁盛,冠带累至,成为江南士族大家。

二、颜延之、《庭诰》与《颜氏家训》颜含的“靖侯成规”是颜之推创作的基本思想依据,而颜延之的《庭诰》也是《颜氏家训》的重要思想来源。

颜延之是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谢灵运并为南宋文坛领袖。

颜延之的《庭诰》上承颜含“靖侯成规”,下启《颜氏家训》,是树立颜氏家风、学风的重要文献。

《宋书》记载,颜延之“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可惜颜延之“好饮酒,不护细行”,本性“疏诞”,“不能取容当世”,“辞意激扬,每犯权要”而又自负才学,面折廷争,直吐胸臆,遭人嫉恨,故而为官三起三落,历尽坎坷”。

常日裸袒挽歌,连文帝召见也是“醉醒乃见”。

颜延之的长子颜竣,官至金紫光禄大夫,领湘东王师,可谓权倾一朝。

而颜延之对此,“凡所资供,一无所受,器服不改,宅宇如旧。

常乘羸牛笨车,逢竣卤簿,即屏往道侧。

又好骑马,遨游里巷,遇知旧辄据鞍索酒,得酒必颓然自得。

常语竣曰:‘平生不喜见要人,今不幸见汝。

’竣起宅,谓曰:‘善为之,无令后人笑汝拙也。

’”颜延之的这种行为,表面上看是文人的真率,甚至有些“矫情”,但也算是记住了祖宗颜含的教诲,少欲知足,学颜回身居陋巷,自得其乐。

颜之推在他的《颜氏家训·文章》里把这个五世祖叔公说成“轻薄文人”,是在公正中带着大义灭亲的味道。

他批评这些文人不谨慎,由于逞强言辞文墨,而导致杀身之祸。

所以,子孙们切切牢记:“讽刺之祸,速乎风尘,深宜防虑,以保元吉。

”颜延之身处皇权政治取代门阀政治的晋宋之际,以他为代表的下层士族,趁晋宋禅代之际投身政治斗争,期冀在新王朝出人头地,进而振兴门户。

然而,他们既为寒门当权者所抑,又为一流高门所不容,报国无门,兴宗无望,仕途险恶,性命堪忧,心中苦痛,以酒疏诞。

当然,颜延之也清醒地意识到文人的“狂狷”在政权频替的晋宋时期的不可取,因此在“屏居不豫人间者七载”的时间里,他一定作出深刻的反思。

其《庭诰》就近乎悔过书。

《庭诰》为子弟设计处世方针,从志向的确立到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等,都作了详细规定。

他告诫子弟要立德立言,振兴家声;要父慈子孝,兄弟之间要友爱;要慎于交友,对朋友要讲信义,要敬重他们,“每存大德,无挟小怨”;要谦虚谨慎,“不以所能干众,不以所长议物”。

不要轻信流言蜚语,要宽默以居,以恬淡为主,不大喜大怒。

饮酒要有节度,“可乐而不可嗜”。

不要轻侮苛待仆役,应当“服温厚而知穿弊之苦”。

一定要提前交税,勿待官吏催讨。

不佩浮华怪饰,不穿奇装异服,注意从饮食上养生,“称体而食”,“量腹而饮”,等等。

颜延之告诫子弟要做的,与他自己的行为正好相反,由此可见颜延之并不是真的放纵自己,他醉酒只不过是在现实面前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解脱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颜延之在《庭诰》中特别告诫子弟,必须收敛锋芒甚至谨小慎微。

他说,“言高一世,处之逾默”“不以所能干众,不以所长议物”的,是“士之上也”;“敬慕谦通,畏避矜踞”“文理精出,而言称未达”的,“此其亚也”;如果“言不出于户牖,自以为道义久立;才未信于仆妾,而曰我有以过人”,这就是“千人所指,无病而死”之流,最不足取。

对于颜延之本人的批评并没有妨碍颜之推《颜氏家训》对《庭诰》内容上的承继。

其《颜氏家训》里《教子》、《兄弟》、《治家》、《慕贤》等篇在思想上均有对《庭诰》的继承。

首先两者都强调道德的重要。

《庭诰》云:“道者识之公,情者德之私。

公通,可以使神明加向;私塞,不能令妻子移心。

是以昔之善为士者,必捐情反道,合公屏私。

”而道德恰好也是《颜氏家训》里反复强调的内容,尤其是文人的品德,颜之推更为重视。

其次两者都强调孝悌。

《庭诰》云:“欲求子孝必先慈,将责弟悌务为友。

虽孝不待慈,而慈固植孝;悌非期友,而友亦立悌。

”而《颜氏家训》亦云:“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曰身行不足,遗之后人。

欲求子孝必先慈,将责弟悌务为友。

虽孝不待慈,而慈固植孝;悌非期友,而友亦立悌。

”颜延之肯定父慈子孝友悌是个人立身的根本,并将此观念延伸,主张建立严格的伦理规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另外,颜延之对儒家倡导的安贫乐道精神境界大加褒扬,“量时发敛,视岁穰俭,省赡以奉己,损散以及人”即是也。

颜延之对于体现玄学风度的狂放行为也用儒家的道德伦理来加以规范。

“酒酌之设,可乐而不可嗜”“声乐之会,可简而不可违”,主张“能通其碍而节其流”。

他也反对喜怒失度,认为当“以恬漠为体,宽愉为器”“动无愆容,举无失度”。

而颜之推对于分寸感和度的把握,绝对超越了这位五世祖。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继承了“靖侯成规”和《庭诰》的主要思想,扩展了家训的范畴,内容更加广泛系统,学术性也更强。

也因为颜之推本人见多闻广,所以家训中展示南北风俗,举例甚多,书中之人物、事件皆是其亲闻亲见,可信度强。

明朝王三聘在其《古今事物考》中说:“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明末清初的王钺也给予高度评价:“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

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

”“靖侯成规”、《庭诰》和《颜氏家训》三者尽管篇幅长短不一,内容不尽相同,但是均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充分体现了儒家的忠、孝、悌等观念,传达了颜氏家族一贯的儒雅持家的精神,使得颜氏家族成员立足社会时有训可遵,从思想上得到统一,使家族个体在整个家族的福荫和教导之下,获取最直观、最有益的人生经验和社会学识,并且代代相传,给后世子孙莫大的收益。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魏晋时期曾经鼎盛一时的王谢家族,到隋唐已然难觅踪迹,但是当时并不强大的颜氏家族,凭借其特有的经学、史学、文学、小学、书法等文化传家,并以自身行为实践着《颜氏家训》的教诲,并且代代相传,影响了颜氏后代的众多成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