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战机家谱
鞭挞者新生,印度米格27ML战机升级计划红警3米格战斗机
鞭挞者新生,印度米格27ML战机升级计划红警3米格战斗机近日,有消息称印度空军已经完成了对120架米格-27ML型歼击轰炸机的升级工作。
这些战机装备新型航电系统及光电瞄准吊舱,具备昼夜全天候精确导航/攻击能力,提高了印度空军在复杂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据印度媒体报道,这项计划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下属的防务电子研究所、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和印度空军三方合作完成,xx年三方签署谅解 __,xx年首架原型机试飞。
米格-27发展简史米格-27ML是前苏联研制的歼击轰炸机,1969年完成研制,1970年试飞,1971年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
众所周知,二战后,前苏联将强击航空兵作为一大类兵种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突出低空突防能力的歼击轰炸航空兵。
最初为歼击轰炸航空兵配备的是苏霍伊的苏-7型歼轰机。
不过由于在使用中发现苏-7的起降性能不佳,不适合在野战机场使用,苏霍伊又在其基础上研制了苏-17歼轰机。
苏-17采用变后掠翼,较好地实现了起降和突防能力的综合。
该机以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造价低廉获得用户的喜爱,除大量装备前苏联空军外,还大量出口。
目前还有许多国家装备此型战机,苏霍伊随后也推出苏-17M5型歼轰机用于这些战机的改进。
不过,苏-17亦非完美无缺:由于采用了机头进气布局,其内部空间有限,难以容纳较多的航电系统。
为解决这个问题,苏-17M3采用外挂雷达吊舱的改进方式,但这样的改进占用了战机外挂能力最强的那个挂点。
所以,前苏联空军决定另外研制一种歼轰机,要求拥有较大的空间以容纳较多的航电系统。
考虑到时间及后勤方面的因素,新型飞机以米格-23为基础进行改进设计,这就是米格-27。
与前者相比,米格-27主要加大了座舱的下视角度,为飞行员提供较好的下视视野;另外用固定进气道取代了原来的多波系进气道,在座舱及重要部位加装了装甲。
当然,最大的改进飞机内部。
米格-27取消了机头火控雷达,取而代之的是“背景”激光测距仪器,还安装了新的攻击/导航系统。
俄罗斯米格-35战斗机
势在必得记米格-29家族的新成员――米格-35战斗机高智/文引子:在2007年2月7日-11日的印度班加罗尔举行航空展上,俄罗斯米格-29家族中最新型号米格-35成为这次展会的明星,这架仅有的米格-35已在2006年的英国范堡罗航展上展出。
米格-35在印度的展出意义非同寻常,它是冲着印度126架中程多功能战斗机(MRCA,medium range multi-role combat aircraft)项目而来的,尽管竞争对手有美国的F-16、F/A-18E/F,法国的“幻影”2000-5,瑞典的JAS-39等一路高手,米格-MAPO集团这次势在必得,踌躇满志。
米格-35的起源米格-35是著名的米格-29家族新成员。
米格-29是前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研制的单座双发高机动性战斗机。
首架原型机于1977年10月6日首飞,1982年正式投入生产,1983年开始装备部队。
1978年美国的卫星曾从试飞基地拍摄到该机的照片,北约一度称之为“拉明”L,北约的正式绰号是“支点”(Fulcrum)。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主力战斗机形成了高低搭配的格局,高端为重型制空战斗机F-15,低端为轻型战斗机F-16。
苏联在主力战斗机的配置上也效仿美国的模式进行搭配,为此,中型战斗机米格-29和重型战斗机苏-27平行发展的战斗机,米格-29作为高低搭配中的低端机型,它主要针对的美国F-16和F/A-18而设计的,设计重点是强调飞机的高亚音速机动性、加速性能和爬升性能。
1986年7月6架驻扎在库宾斯基的米格-29战斗机访问芬兰首次公开露面,立即引起轰动,一度有人猜测它的性能比F-15还要强。
随后,米格-29频频出现在各国的航展上,西方有机会近距离一睹它的芳容,也发现了米格-29不少的缺点,主要是设备落后、工艺粗糙、发动机寿命短,米格-29虽然是第三代战斗机,但它采用的却是常规的液压助力飞行控制系统,RD-33发动机水平也不高,存在着耗油率高,寿命短的缺点,因此,米格-29的航程小,滞空时间短。
化作流星耀长空-米格25
化作流星耀长空——米格-25传奇聂然前言从来没有任何一种战机像它一样,在获得极高赞誉的同时,无边的诋毁和贬低也如影随形,高度的赞赏和不断的贬低反衬出了它鲜明的特点,它,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富个性的战机之一:苏联米格-25 截击/侦察机,它应高空的威胁而生,其设计初衷原是为了在两万米以上的高空截击入侵的地方侦察机和轰炸机,然而,在它1,300 余架的生产份额中,却有 60% 是侦察型或侦查轰炸型,高空高速的巨大突防优势使得这架本来是用于守卫苏维埃领空的巨大战机最终却只是把截击当成了“副业”,由一面坚厚的盾牌,摇身一变,成为了刺穿敌方防控体系的一支利矛。
笼罩在它身上的传奇色彩还远不止于此,这架诞生于北方苦寒之地的优秀战机,却从来没能在自己家门口一展身手,它真正冲锋陷阵的战场,却远在千里之外的中东。
颇具悲剧色彩的是,在它以精锐的武装和矫健的身姿傲视群雄的时候,它没有得到上阵杀敌的机会,而当它垂垂老矣的时候,它却不得不以孤单的身影,去冲击由更加新锐的敌军战机组成的坚厚的空中鹰墙,当它以迅捷的身影把那些后生晚辈戏耍于鼓掌之上时,它却苦于武备的落后,而最终没能于百万军中取敌上将之首级……在历史的尘埃已然落定,强大的红色帝国已经土崩瓦解的今天,当我们拭去书卷上落满的灰尘,重新回忆起这架颇具传奇色彩的战机的时候,它曾经的矫健与无奈,荣耀和屈辱,依旧会让我们感动……传奇的起点:米格-25 的设计与制造1、“第二空军”—前苏联国土防空军的建立与其初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1945 年 5 月 8 日,经历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奋力苦战,苏联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了凄惨的胜利。
战争带来的极大教训与创伤对苏联高层决策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令他们印象深刻的是 1941 年 6 月 22 日凌晨纳粹德国那一记迅雷不及掩耳的空中突袭。
在那次突袭中,庞大的苏联空军还没有出击就损失了绝大部分的一线战机,惨重的损失使得前苏联前线航空兵(V-VS)几乎是在战争开始的第一时间就丧失了对苏维埃天空的控制权,万字徽点缀的德国战机如脱缰的野马一般在苏维埃的天空肆意妄为……战争的伤痛使得原本并不十分重视空军建设的苏联红军高级将领们认识到了制空权的重要意义和夺取制空权的艰难,而在大战结束之后,满目疮痍的苏联在面对强大而富裕的西方国家时,面对西方那几乎可以遮满苏维埃辽阔领土的庞大机群,刚刚经历了残酷战争的苏联人很清醒的看到,要想在未来与西方的大规模战争中稳固的夺取制空权,其难度不亚于让西伯利亚的大地开满锦绣的木棉花!残酷的现实迫使苏联人不得不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苏联那庞大的空中力量被赋予了与西方国家空军完全不同的使命,它们的主要使命既不是使用航程巨大的四发轰炸机对地方的腹地发起毁灭性的战略轰炸,也不是使用机动灵活的强击机以及战斗轰炸机对地方战线发起纵深突击,西方国家强大而完善的空中力量使得这些曾经被杜黑奉为空军第一使命的战法变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德国统一后的米格
德国统一后的米格东德时代的国家人民军从苏联进口了20架米格-29A单座战斗机和4架米格-29UB双座教练机,分别于1988年和1989年服役。
在1990年10月两德统一之后,西方国家对其进行了大量测试。
这24架米格-29“支点”全部被编入联邦德国空军第73联队,这个联队称号为“施泰因霍夫”,也就是约翰内斯·施泰因霍夫,原纳粹德国空军上校,宝剑橡树叶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据称有176个战果,二战后官至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1971-74年),军衔升到上将。
联邦德国要求原东德空军飞行员担任教官,这些米格-29实际是由原西德空军的年轻飞行员来飞行。
而且,原东德空军留用人员全部编入空军第5师,连隶属关系都不在一起。
米格-29编队飞行美军显然深度参与了这些米格-29的测试,而且美军还设法获得了摩尔多瓦的米格-29,并参与了对乌克兰军队米格-29的研究。
德军飞行员回忆说,德军的米格-29与美军的各种战斗机打过模拟空战。
有意思的是,虽然美国抓住一切机会公开嘲笑苏联研制的武器,但是在与米格-29的模拟对抗之后,北约内部给出的评语却并不是这样。
美军和德军列出米格-29的不少优点:转弯速度快,在当时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米格-29能以28°/秒的速度转向,超过了F-16当时的改进型号F-16 Block 50,后者只能做到26°/秒。
米格-29能挂载苏联在1986年巴黎航展上首次展出的R-73近距离红外空空格斗导弹,北约代号是A-11“弓箭手”,这种导弹以45°离轴发射,这使得米格-29在混战中把机头指向哪里显得不那么重要,更大的发射导弹角度使得米格-29通常能占得先机。
米格-29的飞行员配有头盔瞄准具,这是当时北约战斗机没有的先进装备,直到2002年起,美军才开始装备头盔瞄准具。
米格-29起飞(一名德军飞行员在座舱内扭头观察另外一架米格-29)米格-29配有光电探测器,这使得飞行员能用不打开雷达的方式接敌,在空战中多了一种战术选择。
米格机战史
超音速喷气式飞机之间的空战始于越南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空中 对抗主要是在米格-21 和 F-4 之间展开。作为游击式的拦截者,越南 空军战绩要略胜美军一筹,米格-21 共击落 103 架 F-4,而 F-4 仅击 落 54 架米格-21。【查看详情】
核心提示 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夕,新诞生的米格设计局所设计的第一款成品——米格-3 战斗机短短半年内列装了苏军近千架,米格局对其寄予厚望;但由于经验不足, 尽管米格-3 具有某些优势和特长,但在战争最初的半年内即在暴露了层出不穷的操作问题,被苏联高层勒令停产。新生的设计局遭到了重大挫折。
米格设计局 70 年来所出品的一款款战机,依次登上空战舞台,但所扮演的角色和身份却经历了爬山式的起落,从不成功的配角到名扬天下 的简称,再到因国力衰竭技不如人的无奈;随着战场上的战绩起伏,米格局的命运也在发生世态炎凉的变化„„
鞭挞者之血:米格-23 战斗机中东战史
虽然有许多国家的空军都曾运用米格-23 战斗机遂行作战任务, 但这些空战经历却很少有人知道。人们所知道的只是西方媒体的一些 报道,而这些信息都源自以色列军方的夸大宣传。【查看详情】
苏联空军把朝鲜作为喷气战机试验场
在朝鲜战争期间,苏联空军采取轮换的办法(一般同时保持三个师 300 架飞 机左右),先后投入飞行员一千余名。据不完全统计,苏军共击落美机 1300 多架。 为此,苏方付出了 200 多架飞机被击落的代价。好几位金星奖章获得者的苏联英 雄,还有一位两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飞行员也牺牲了。【查看详情】
停产后,已装备部队的战机继续使用至 1943 年 米格设计局在战场
部署在边境地区的米格-3 在战争开始时损失惨重,他们成为了纳粹空军的 第一轮打击目标。装备有 233 架米格-3 的第 9 混成师是苏联空军战斗力最强的部 队之一,第一天该师就损失了全部 407 架战斗机中的 347 架,所有米格-3 全部被 摧毁在地上。但随后苏联提供了很多补充,3 天内就有超过 200 架米格-3 战斗机 抵达前线。【查看详情】
米格系列飞机介绍一
米格15
米格-15由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飞机设-15
米格--15
米格-17
• 米格-17是一款由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和生产的单引 擎单座中单翼战斗机。它是基于米格-15战斗机的经验 研制的。
米格-17
米 格 17
米格-17是单座高亚音速歼击机,是在米格-15比斯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北约所起外号壁画1948年设计,1949年12月开始试飞, 1952年进入前苏联空军服役米格-17约有5~6个型号。
米格系列飞机介绍(一)
• 米格家族的第一个成员是米格-1 战斗机。1940年4月5日,米格-1 首次试飞证明米格-1是一款优秀 的高速截击机,米格-1在试飞中 达到684.5公里/小时的速度,打破 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米格-1 战斗机
米格-1 战斗机
米格3战斗机
1941年2 月,米格-1 经过改进,得到了新的编号米格-3。 第一批生产的米格-3交付给卡金斯基空军学校,但是交付给 战斗部队的米格-3 仍存在很多问题
米格-9战斗机,进气道前的37毫米机炮十分显著。
米格9
• 米格-13的研制编号为I-250,从外形上看比当时的其他战斗机要臃肿 得多,因为它保留了前部的VK-107R活塞发动机的同时又在机尾塞进 了一台VDRK喷气式发动机,成为十分独特的混合动力战斗机。
米格13
米格15
米格-15与同代美军的F-80和F-84相比,无论是飞行速度火力机动性远远优于它们, 只有F-86与其相比各有千秋虽然在水平盘旋俯冲加速性和作战半径上不如F-86,
米格9
• 生产型米格-9 采用了 测绘仿制的BMW-003型喷气发动机(苏联编号RD -20)作为喷气式战斗机,米格-9并不成功,中国空军的在朝鲜战争初期 也从苏联进口了不少米格-9战斗机,拟装备6个航空兵师,后来苏联向中 国提供了米格-15,于是这批米格-9就被用作训练,
米高扬-格列维奇 MiG-3
小号手(Trumpeter) 1/32D a n i e l Za m a rb i de米格-1和米格-3是米科扬-格列维奇设计局设计的第一批飞机。
米格-3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漂亮的战斗机之一,但在东线战场最典型的低空和中等高度的空战中,米格-3的生存性较差,无法和Bf-109相提并论。
随着新型的雅克(Yakovlev)和拉(Lavochkin)系列战斗机的出现,米格-3很快被降级,被分配给海军航空兵和本土防御部队使用。
从模型制作的角度看来,最有趣的一点是该机的制作材料包含了金属、木材和织物,所以如果能够运用不同的漆面光泽准确表现出不同材料的质感,成品的外观就会非常逼真漂亮。
本文的这架1/32飞机是小号手(TRUMPETER)最早推出的模型之一,因此组合度和细节只能算勉强及格。
不过,开盒直做的效果倒也还算过得去。
本文阐述的重点将集中在座舱的制作和涂装,以及如何呈现整体的旧化效果。
1234号手的内部组件细节挺好,但我还是决定用Aires 的树脂座舱和Quickboost的安全带一体成型座椅来替换原件。
胶板、胶棒和一些金属丝来加细座舱后部的无线电舱。
料,最终决定用天空蓝涂装侧壁和底部地板,舱内其它地方则涂成铝色。
部件总览。
我用尖头细笔小心地上色,然后用旧化粉彩和油画颜料进行旧化,做出逼真的效果。
57869101211131410. 起落架和轮舱的细节也挺好,我用塑胶小块和几条锡丝来增添细节。
12. 座舱盖框架用和内部结构相同的颜色进行涂装。
14. 第一层高光色是用加入几滴白色的底色调制而成的。
9. 套件提供的火箭弹整体而言质量不错,但我还是决定自制更加精细的尾鳍。
11. 透明件成型优秀而且组合度上佳,于是我遮盖后直接进行喷涂。
13. 接着喷涂迷彩。
我从最浅的颜色开始,也就是机腹的天空蓝。
151617181920在蒙皮线、螺栓周围和其它凹陷的表面细节上喷涂中度灰。
喷涂苏军五角星外框的白色。
星看起来非常棒。
大米格——老八与俄罗斯表亲e150
大米格——老八与俄罗斯表亲记米格E-152战斗机上个世纪60 年代中以后的10 年中国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刻。
内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让整个国家亢奋到了极点,整个民族好像只是依靠一种“亢奋精神”生存,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若干代人的梦想在这10 年间几乎全部化为泡影。
外患,西面、北面是由以前的“老大哥”、现在的意识形态死对头“苏修”及其东方阵营国家所包围;东面、东南沿海则是由“美帝”及其盟国所钳制。
这时候的苏、美不但具有能够毁灭对手的“核大棒”还拥有各方都十分畏惧的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对中国而言,核威慑中国人并不畏惧,因为中国也同样拥有自己的核武器,对手的“核大棒”对中国不是太有作用。
而超音速轰炸机就不一样了,因为当时中国并没有十分有效的对等手段来与对手进行抗衡,发展一种能够拦截敌人超音速轰炸机的高空高速截击机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当务之急,一种“双2”要求的方案摆在了设计师面前,即速度要达到 2.2 马赫以上,升限要达到20,000 米以上。
在这之前,不知道苏联处于什么考虑向已经与它关系破裂的中国提供了米格-21F-13 战斗机的生产技术,中国编号是歼-7。
面对新的要求,中国设计师们决定在歼-7 的基础上研发一种高空高速截击机,编号为歼-8,正是由于歼-8 是在歼-7 基础上放大改进的,有人也称它为“歼-7 放大型”。
无独有偶早在中国研发歼-8 前,苏联就研制过类似的战斗机。
不但是研制的目的基本相同,而且设计思路基本一致,甚至两国飞机的外形也是极其相似。
中国在轰轰烈烈的外衣下隐藏的是度日艰难的窘境,苏联何尝不是呢,20 世纪50 年代末,北约轰炸机对苏联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它们的战略轰炸机不但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其性能也变得更加优越。
在那时,美国空军也刚刚装备了 2 马赫B-58“盗贼”超音速轰炸机,攻击半径超过5,000 公里。
这样,为了对抗这一威胁,苏联防空军急需一种新型有效的防空武器。
米高扬的扛鼎之作——享誉世界的米格-21战斗机家族
米高扬的扛鼎之作——享誉世界的米格-21战斗机家族今天开始介绍苏联/俄罗斯的另一大军用飞机派系——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研制的米格系作战飞机。
遥想当年,米格就是苏俄先进战机的代名词。
米格战机也是冷战铁幕下苏联对抗西方国家的一线主力。
本次介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蜚声国内外的第二代战斗机——米格-21。
本文约4500字,主要从发展概况、主要特点、基本性能、型号类别、服役状况和实战应用等方面,对米格-21战斗机做一个简要的全景描绘。
文章内容大部分内容源自国外和国内的各种公开信息。
米格-21“鱼窝” Fishbed发展概况米格-21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原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俄文Микоян и Гуревич)1950年代研制的单发轻型超声速防空截击机。
苏联绰号“三角琴”,北约绰号“鱼窝”(Fishbed)。
1950 年代初,苏联第二代喷气机米格-19开始取代第一代喷气机米格-17。
米格-19 的最大速度略超过声速。
1953年夏,苏联部长会议决定研制速度更快的新型超声速歼击机,要求轻巧、灵活、爬升快、跨声速和超声速操纵性好,火力强,其中高空高速性能被摆在了首要位置。
米高扬设计局和苏霍伊设计局同时展开研制工作,都以当苏联中央航空流体动力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
米高扬设计局为了寻找最优方案,同时研制了后掠翼和三角翼两种不同构型的试验机。
后掠翼试验机是在在米格-19的基础上改装的,编号为Ye-2,三角翼试验机为Ye-4。
1955年2月14日,米高扬设计局的后掠翼试验机Ye-2首次试飞。
同年6月14日,新设计的三角翼试验机Ye-4首次试飞。
1956年9月1日,经过改进的三角翼原型机Ye-5试飞,最大平飞速度达到M1.8。
Ye-5继续试验,进一步改进为Ye-6,到1957年底,获得正式编号米格-21。
1958年5月,试验工作结束。
第二年初,米格-21开始进入苏联空军部队服役。
主要特点▼米格-21MF的四视图米格-21为突出高空高速性能,采用机头进气,大后掠角三角形中单翼,单发单垂尾气动布局。
米格战机家族大全(之一)——米格-1至米格-21(组图)
米格战机家族大全(之一)——米格-1至米格-21(组图)米格战机从一战中蹒跚起步到两极冷战鼎盛时期再到苏联解体后的日渐衰败,走过了风风雨雨的60多年,其中既有辉煌的胜利,也有失败的辛酸。
米格战斗机家族诞生了无数的英雄儿女,也有无数胎死腹中,最终孕育出现在的“Family Tree”。
1905年,米高扬出生在阿尔明尼亚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童年时代当过放羊娃,青少年时代,他曾在第比利斯和顿河罗斯托夫求学。
1925年,米高扬进入莫斯科“迪纳莫”工厂当车工,不久应征入伍。
冷战时期,西方常把苏联集团的战斗机统称为米格。
在20世纪的后50年里,米格战斗机和西方战斗机在世界各地的天空追逐,有过辉煌,也有过黯淡。
但在任何时刻,米格的历史都是世界航空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章。
米格家族的第一个成员是米格-1 战斗机,1938年开始研制。
当时,苏联空军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研制一种新型高速战斗机,著名的设计师波里卡尔波夫提出的方案赢得了广泛支持,随后该机被赋予了I-200的研制代号。
1940年4月5日,米格-1首飞。
试飞证明米格-1是一款优秀的高速截击机,值得一提的是5月2日,米格-1在试飞中达到684.5公里/小时的速度,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米格-1的机翼单位负荷高,机动性差;油箱容量小,航程有限;飞机重心偏后,滚转困难等。
所以正式命名为米格-1的飞机只生产了100架。
米格-1米格-31941年2 月,米格-1 经过改进,得到了新的编号——米格-3战斗机,米格3和米格1几乎在同一时间进入苏军现役。
在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的那天,米格1和米格3占苏军歼击机总数的37%,占新歼击机总数的89。
9%。
截止到 1941 年 1 月,第一飞机厂已经制造出 150 架米格-3 战斗机,而在 1940 年第四季度,该厂一共生产了 100 架米格-1 和 20 架米格-3(米格-1 从第 100 架开始被称为米格-3,而其结构则在生产中不断地进行改进。
贝尔雅科夫:米格战斗机背后的功臣
贝尔雅科夫:米格战斗机背后的功臣作者:史蒂芬·多灵来源:《海外星云》 2017年第21期夫不久前逝世,享年94 岁。
虽然他并不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但他参与设计的飞机却早已名满天下。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定义冷战,恐怕没有几个能比贝尔雅科夫掌舵20 年的米高扬设计局更合适的了。
贝尔雅科夫参与设计的多款米格战斗机都成为了苏联最引以为豪的武器:米格-23 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可达三倍音速的米格-25;专为对抗美国F-16 而开发的米格-29 双发战斗机。
当米高扬设计局创始人阿尔乔姆·米高扬1970 年去世后,贝尔雅科夫出任局长。
他早在1941 年就加盟了该公司,帮助其升级了糟糕的米格-3 战斗机。
米格系列战斗机凭借米格-15名满天下:该机1950 年出现在朝鲜上空,令整个西方世界惊慌失措。
“这是一种紧凑、快速、灵活、高效的后掠翼喷气式战斗机,它定义了整个朝鲜战争的空中战斗。
”航空和设计作家乔纳森·格兰西说,“如今,只要看到米格-15,无论是在博物馆里、在底座上还是在天空中,都会立刻让人想起冷战时期。
”对生活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普通人来说,每一架俄罗斯喷气式飞机都是一架米格———从莫斯科到马普托,这个词成了当时所有的飞机跑道上滑行的轰炸机或战斗机的统称。
贝尔雅科夫成了米高扬的高级设计师,帮助该局设计了米格-21 三角翼战斗机,累计生产了将近50 年时间。
但他最具挑战的工作还是发生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帮助米高扬进军了变后掠翼和太空边缘飞机等尖端领域。
格兰西认为,米格-25“狐蝠”战斗机是贝尔雅科夫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这种飞机的体积跟二战中使用的兰卡斯特轰炸机相当,速度比子弹还快。
“米格-25 的速度极快,最高速度可达3 马赫。
当初开发它的目的是拦截美国的新一代长距离战略核轰炸机,尤其是B-70‘女武神’。
”这种与协和飞机外形类似的军用飞机能在7 万英尺(21 千米)的空中达到 3 马赫的速度:外观炫酷的双梁米格-25 成为了这架美国轰炸机的克星。
红星照耀“米格走廊”——苏联空军的米格15王牌们
红星照耀“米格走廊”——苏联空军的米格15王牌们本文经顾氏造船厂厂长本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叶夫根尼·格里高列维奇·佩佩利亚耶夫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伊尔库茨克附近的波迪亚波,父亲是一个铁路工人。
他年幼的时候在父亲的影响下,对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时代的他就参加了敖德萨的航空俱乐部。
1936年18岁的佩佩利亚耶夫参加了空军。
1938年叶夫根尼·佩佩利亚耶夫从第八空军飞行员学院毕业,并被分派到远东地区的航空团。
当德国在1941年6月入侵苏联的时候,他多次请求调动以参加战斗但都没有成功,在他得知哥哥康斯坦丁在一次空战中牺牲后,他更积极的要求参战。
1943年末,他被调到第162战斗机航空团担任指导员,在一次侦察飞行中,他的雅克-7B战斗/侦查机被德国战斗机击伤,不过他仍能将飞机飞回基地。
1945年他被调往远东的第330战斗机团(装备雅克-9T战斗机)参加了对东北日军的进攻,30次战斗飞行中,佩佩利亚耶夫没有遇到空战的机会,没有取得任何击落战果。
1945年9月他接任第300战斗机团团长,率部驻沈阳机场负责监视驻韩美军,随着美军大部撤出,该团于1946年3月奉调回国。
佩佩利耶夫1950年6月25日三韩半岛发生战争,已经担任空军第324师196战斗机团代理团长的佩佩利亚耶夫率部于1951年1月进驻中国东北的安东机场。
1951年5月20日他驾驶米格15战斗机击落了他第一个战果——F-86A战斗机1架。
到1952年第196团奉调回国前佩佩利亚耶夫一共击落了25架“联合国军”战机,其中19架被苏联官方承认(14架F-86A、2架F9F-2B、1架RF-80、1架F-80、1架F-84E),美国官方承认有14架飞机被佩佩利亚耶夫击落,另有4个得到僚机证实但没有照相枪确认的战果以及2个疑似战果。
1952年4月22日他获得了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和金星勋章。
佩佩利耶夫的红色325号米格15座机佩佩利耶夫的黑色925号米格15比斯座机尼古拉·瓦西里列维奇·苏加金1923年5月5日出生于下诺夫哥罗德的斯玛吉诺夫村,高中毕业后他加入了高尔基城巴拉诺夫航空俱乐部进行了基础飞行培训,卫国战争爆发后苏加金于1942年加入苏联空军,被分配到远东的第5战斗机团成为一名I16战斗机飞行员。
米格绝唱I.44战机与米格人物
米格绝唱I.44战机与米格人物根据苏联情报机构的情报和自己对未来空战的认识,苏联空军在 1986 年提出“多功能前线战斗机”(MFI,Mnogofounksionalni Frontovoi Istrebiel)的要求,这是和美国的 ATF 对等的战斗机,ATF 就是日后 F-22 的前身。
MFI 也要求 3S:超机动性(Super Agility)、超音速巡航(Supercruise)、隐身(Stealth),但米格的 3S 和 F-22 的不同,重点依然在超机动性和超音速巡航,而只追求适度隐身,其结果就是米格I.44(也称米格 I.42,但有说法是 I.42 是计划的名称,I.44 是飞机的名称)。
米格 I.44 的发展过程依然笼罩在迷雾中,具体研制中的里程碑也不为外界所知,现在只知道 94 年的时候已经做过跑道滑跑试验。
在公开化和促销米格飞机的驱使下,米格设计局急欲在航展上展示米格I.44,即壮声势,又有利于向政府要求进一步的拨款。
但军方以保密为由,始终不同意公开。
95 年莫斯科航展时,米格终于获准,正万事俱备等待叶利钦来揭幕,结果总统大人不知道是不是又喝醉了,没来,米格 I.44 也就没揭成幕。
一直到 98 年 12 月,米格设计局终于获准公布了几张照片。
99 年 1 月,米格邀请了航空界人士,在茹科夫斯基中心正式向公众公开了米格 I.44。
可惜到这个时候,米格 I.44 已经成为昨日黄花,不要说是不是会大量部署,连能不能完成试飞计划都悬在空中。
米格 I.44 的图片已经公布,但很多细节依然锁在迷雾之中,米格 I.42 的真实能力或许连俄罗斯人也不知道,即使米格设计局也只知道米格 I.42 的纸面上的能力。
受到苏联解体和俄罗斯军费开支不足之累,米格 I.42 在组装完成后很多年内试飞一直不能进行。
据说现在已经进行过几次试飞,但不能证实。
过了这么多年,要保持原型机的适航性就不容易,能飞起来就不错了,要探索飞行包线什么的,远远不是几次试飞就能解决的。
米格设计局战斗机全家族图谱
米格设计局战斗机全家族图谱在人类现代航空史上,MIG三个字母那是无法被忽视,这就是曾经大名鼎鼎的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简称米格设计局。
该设计局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期组建,成立之后专攻战斗机的研发,并逐渐成长为苏联空军、防空军的主力机型供应商,其研发的很多产品堪称一代经典机型,并且广泛的装备到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
不过如今,米格设计局已经不复存在了。
这里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米格设计局昔日的辉煌历程。
米格设计局战斗机编号采用MIG+数字方式,其中数字一般为奇数。
米格1是米格设计局第一款战斗机作品,采用活塞式发动机动力,单发单座,1940年研发成功,并曾创下了684.5km/h的高速度,不过由于结构重量过重,导致机动性偏低,量产很少只有103架,很快就被更新型机型淘汰了。
米格3活塞式螺旋桨战斗机是米格设计局在米格1战斗机基础上改进产品,也是第一款量产型战斗机,产量突破1000架,开启了米格设计局在苏联空军中的光辉历程。
这款战斗机主要用来在5000米高空作战,拦截敌方侦察机和轰炸机,在5000米以下则无法发挥出自身截击作战优势。
米格5是一款米格设计局在二战期间设计的双发螺旋桨战斗机,主要用来给轰炸机护航作战。
这款战斗机完成了设计工作,但是由于战争进程过快,导致其失去实际需求而未能进入到生产阶段。
米格7是米格设计局在米格3战斗机基础上为了提高对地攻击能力而研发的一款战斗攻击机,不过试飞之后发现性能上不如同期的伊尔-2强击机,所以也未获准进行量产。
米格9是二战结束之后,米格设计局在德国喷气式战斗机技术积累的基础上研发的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也算是一种技术尝试产品,这款喷气式战斗机战术性能还是不成熟,也不太可靠,无法对美国同期装备的喷气式战斗机F-84/86形成对抗能力,很快就被淘汰了。
米格13是米格设计局设计的最后一款螺旋桨战斗机,其实这款战斗机配置的是混合动力,一方面装备了活塞式发动机驱动螺旋桨,另一方面还配置了涡喷发动机,看上去动力强劲,曾经飞出825km/h的苏联速度记录,但是两套动力系统,你懂的,可靠性就要差得多了,该型号量产偏少。
米格战机家族大全(之三)——米格-31至米格-AT(组图)
米格战机家族大全(之三)——米格-31至米格-AT(组图)米格-31战斗机简介米格(mig)-31高空高速重型截击机,是苏联米高扬和莫斯科飞机联合生产企业(MAPO-Mig)在米格-25MP型飞机基础上,研制的双座双发全天候防空截击机,主要截击对象是SR--71超音速高空战略侦察机和低空来袭的“战斧”巡航导弹。
1975年原型机首飞,79年投产,82年形成战斗力。
米格-31战斗机采用二元进气道两侧进气、悬臂式后掠上单翼、双垂尾正常式布局,全金属机身,整机的50%采用合金钢,16%是钛合金,33%的轻质合金,其余为复合材料。
该机用于取代苏联空军的米格-23和苏-15,主要用在辽阔的苏联领空上,特别是在缺乏地面预警雷达支援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独立截击敌飞行器,目标包括最初的高空高速轰炸机到最先进的低空亚音速巡航导弹。
北约命名“捕狐犬”(Foxhound)。
米格-31重量大、速度快、载弹多、截击能力强。
尤其是功率强劲的相控阵雷达十分犀利。
传说米格-31的前身米格-25的雷达在地面开机的话可以煮熟一千米外的兔子,可想米格-31雷达的功率之大。
该机的研制背景是,1970年代起美军开始装备多种新型作战飞机及空地武器,包括SR-71超音速高空战略侦察机、B-1B超音速战略轰炸机、BGM-109“战斧”及AGM-86B巡航导弹等。
这些武器的能力与特点与以往的美军相应型号大为不同,特别是新型战略轰炸机及其携带的空地武器突出了超低空高速飞行性能,并具备先进的地形跟踪或地形回避能力,使得已装备的苏军防空截击机探测与攻击这些目标的难度大幅增大。
苏联防空军希望米格-31在米格-25的基础上,能装备大功率相控阵雷达,增加下视/下射能力,增大航程,并改善飞行性能,以完成拦截上述目标的作战任务。
米格-31沿用了米格-25优良的总体布局,改进和更新了进气道、发动机、起落架、雷达、机载设备、燃油系统和材料,对机翼形状、副翼、襟翼等也作了改进。
米格29家族
米格29家族
佚名
【期刊名称】《军事展望》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昨天,米格-29曾拥有着自己的“出生”地苏联。
它们在这里成长.更为自豪的是它们曾是苏联天空中美丽而优秀的’战鹰”.它们是苏联的骄做。
【总页数】2页(P14-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926.31
【相关文献】
1.米格-29家族欣赏 [J],
2.米格-29战斗机 [J], 飞航;面饼(图)
3.米格-29战斗机 [J],
4.达姆加藤的"支点"——米格-29白色22号机场景 [J], 张冬晓
5.强力推荐米格-29K,力邀中国合作研制下一代战机雄心米格独家专访米格集团总设计师博沙科夫 [J], 李谨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米格-3到И-225
从米格-3到И-225米格-3高空歼击机大显神威鉴于30年代末期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苏联政府决定在扩大原有设计局的同时组建一批新的设计局,以便加快研制作战飞机的步伐。
1939年12月8日,米高扬设计局正式成立,并以莫斯科1号飞机制造厂设计局的名义开展高空歼击机的研制。
鉴于德国已经研制了性能较好的Me-109战斗机,苏联政府责成米高扬设计局要在最短时间内研制出与之相媲美的新型歼击机。
1941年春天,米高扬设计局研制出了米格-3活塞式高空歼击机。
米格-3高空歼击机在7000~8000米高度上的飞行速度达到640公里/小时。
在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前夕,米格-3高空歼击机数量已占苏联空军歼击机总数的899%,从而成为空军新一代主战飞机。
卫国战争初期,米格-3高空歼击机发挥了重要作用。
苏联空军飞行员、三次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波克雷什金驾驶米格-3高空歼击机在第一次空战中就击落了德国最先进的Me-109歼击机。
同时,波克雷什金在根据驾驶米格3高空歼击机对德空战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了“高度-速度-机动-火力”的空战胜利公式。
当时,由空军科研所试飞员组成的第401和第402歼击机团全部装备了米格-3高空歼击机。
在苏普伦和斯特凡诺夫斯基领导下,第401和第402歼击机团在西部战线和西北部战线与德空军进行空战,并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米格-3高空歼击机发挥了巨大作用。
随后,米格-3高空歼击机开始陆续装备防空军歼击机部队。
由于机型统一和修理方便等特点,米格-3高空歼击机成为卫国战争期间使用效率最高和使用时间最长的作战飞机。
1941年10月,米高扬设计局随1号飞机制造厂撤往萨马拉的古比雪夫,并在那里继续生产米格-3高空歼击机。
当时,由于为米格-3高空歼击机负责生产AM-35A发动机的制造厂正全力以赴地为伊尔-2强击机生产AM-38发动机;因此,米格-3高空歼击机的批量生产被迫停止。
1941年12月23日,根据斯大林电报指示精神,1号飞机制造厂开始担负生产伊尔-2强击机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格-23 战斗机,北约称之为“鞭挞者”。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变 后掠翼单座单发超音速战斗机,是前苏联第一种重型战斗机,也是米高扬一生中最 后一个亲自挂帅的项目。1963 年开始研制,1966 年首次试飞,1970 年投入生产并 装备前苏联空军,1973 年开始大量生产,1986 年停产,生产总数逾 4000 架。【查 看详情】
米格风云:带你走进米格的世界
冷战时期,西方常把苏联集团的战斗机统称为米格。在 20 世 纪的后 50 年里,米格战斗机和西方战斗机在世界各地的天空追 逐,有过辉煌,也有过黯淡。但在任何时刻,米格的历史都是世 界航空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章。【查看详情】
米格-1——开创历史的先河
米格家族的第一个成员是米格-1 战斗机,1938 年开始研制。当时苏联空军根 据需要提出研制一种新型高速战斗机,著名设计师波里卡尔波夫提出的方案赢得了 广泛支持,随后该机被赋予了 I-200 的研制代号。该机安装了米库林设计局的 AM-35A 型发动机,设计指标为 7000 米高度最大飞行速度 670 公里/时,但是由于 波里卡尔波夫本人当时正在全力进行 I-180 战斗机的研制,所以该机的研制一直进 展缓慢。【查看详情】
米格-29——当之无愧的“支点”
米格-29(MИ Г -29,英文写成 MiG-29)是前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实验设计局 研制的单座双发高机动性战斗机。预生产型飞机于 1979 年 10 月首飞,1982 年投 产,1983 年开始装备部队。米格-29 战斗机的基本作战任务是,能在任意气象条件 下和苛刻的电子干扰环境中、在全高度范围和以各种飞行剖面摧毁距其 200m~60km 范围内的空中目标。所以它最适合于空中优势和近距机动空战;其后期的一些型号 也可以进行空对地攻击和进行近距空中支援,对付地面上的活动或固定目标。【查 看详情】
米格-17——改版后的“壁画”
米格-17 是单座高亚音速歼击机,是在米格-15 比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约 所起外号“壁画”。1948 年设计,1949 年 12 月开始试飞,1952 年进入前苏联空 军服役。米格-17 约有 5~6 个型号,主要型别是米格-17C 型和米格-17D 型,C 型 是昼间战斗型,D 型具备一定的全天候作战能力。除前苏联生产外,波兰和捷克等 国进行仿制。米格-17 生产量大,据估计各型总共生产约 9,000 架。【查看详情】
米格-19 ——超音速的“农夫”
米格-19 是前苏联米格设计局研制的最后一种传统后掠翼布局的战斗机,也 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批量生产的超音速战斗机。它爬升快,加速性和机动性好,火 力强,能全天候作战,主要用于空战,争夺制空权,也可实施对地攻击。飞机长 14.64 米,机高 3.89 米,翼展 9 米,最大起飞重量 8830 千克,飞行高度 18.5 千 米,最大航程 2160 千米。机载主要设备有通信电台、测距机、敌我识别器和雷达 等。【查看详情】
米格-33——构想中的“超级支点”
米格-33 实为米格-29M,是在米格-29 基础上经全面现代化改进而成的新型多 用途歼击机。按照俄罗斯的战斗机划代标准该机被视为从第四代向第五代过渡的 “四代半战斗机”。而按照国际通行的战斗机划代标准,则应划为第三代战斗机。 米格-33 的气动外形与米格-29 相比变化不大,但作战效能有大幅度提高。米格-33 的首架原型机米格-29M 于 1986 年 4 月 25 日首飞,但由于资金困难未能批量生产。 【查看详情】
米格-31——神出鬼没的“捕狐犬”
米格-31 高空高速重型截击机,是苏联米格和莫斯科飞机联合生产企业 (MAPO-Mig)在米格-25MP 型飞机基础上,研制的双座双发全天候截击机。1975 年原 型机首飞,79 年投产,82 年形成战斗力。米格-31 战斗机采用二元进气道两侧进 气、悬臂式后掠上单翼、双垂尾正常式布局,全金属机身,整机的 50%采用合金钢, 16%是钛合金,33%的轻质合金,其余为复合材料。【查看详情】
米格-25——神秘的“狐蝠”
米格-25(MiG-25)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高空高速截击歼击机。是 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超过 3 马赫的战斗机。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为“狐蝠”(Foxbat)。 五十年代末开始设计,原型机于 1964 年首次试飞,1969 年开始装备部队。总产量 约 1200 架左右,其中 60%是侦察型,30%是截击型,10%是双座教练型。除在前苏 联空军中服役外,还向利比亚、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印度、伊拉克等国出口。【查 看详情】
米格-AT——全能飞行员的摇篮
米格-AT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使用了数字化飞行控制系统的喷气式教练 机。它的问世将会极大地提高训练飞行员的水平。该机采用了西方标准的航电系统, 经过相应的培训之后,其既可用于训练飞行员掌握米格-29、苏-27,也可用于培养 “幻影”2000、“台风”、F-15、F-16、F-18 和 F-22 等西方战斗机的驾驶员。考 虑到今后教练机的潜在销量将达到 550-600 架,预计向第三国出口利润约为 80-90 亿美元。【查看详情】
米格战机从一战中蹒跚起步到两极冷战鼎盛时期再到苏联解体后的日渐衰败,走过了风风雨雨的 60 多年,其中既有辉煌的胜利,也有失败的 辛酸。米格战斗机家族诞生了无数的英雄儿女,也有无数胎死腹中,最终孕育出现在的“Family Tree”。
米高扬飞机设计局:成就二十世纪的辉煌
1905 年,米高扬出生在阿尔明尼亚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童 年时代当过放羊娃,青少年时代,他曾在第比利斯和顿河罗斯托 夫求学。1925 年,米高扬进入莫斯科“迪纳莫”工厂当车工,不 久应征入伍。【查看详情】
米格-21——苏联的“鱼窝”
米格-21 是前苏联 50 年代初期研制的一种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战斗机。1953 年开始设计,1955 年原型机试飞,1956 年 6 月 24 日前苏联航空节时参加莫斯科土 希诺机场的飞行表演,1958 年开始装备部队,北约组织称它为“鱼窝”(Fishbed)。 米格-21 是根据朝鲜战争中喷气战斗机空战经验研制的,要求轻巧、灵活、爬升快、 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纵性好,火力强。【查看详情】
米格-9——美国的 F-84“雷电”
米格-9(Mig-9)是苏联战后研制的首批喷气式战斗机之一,由米高扬设计局 研发,采用仿制的德国 BMW003 喷气式发动机(苏联编号 RD-20,每台静推力 800 公斤)。MiG-9 的气动布局类似老式活塞飞机,喷气发动机放在前机身下部,前三 点起落架,机翼为平直中单翼,头部装三门机炮,炮管伸在机身外。1946 年 3 月 原型机出厂,4 月 24 日首飞成功,成为苏联最早的喷气式战斗机。【查看详情】
米格-15——朝鲜战争的“柴捆”
米格-15 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制的高亚音速单座歼击机、也是苏联第一代实 用的喷气式战斗机。米格-15 于 1946 年开始设计,1948 年 3 月投入批量生产,年 底开交付空军使用。米格-15 主要有两种改型:米格-15 比斯和双座教练型乌米格 -15。该机不仅在苏联使用,波兰和捷克还曾进行仿制,中国在建国初也购买了米 格-15 飞机。米格-15 飞机 1954 年停产,各型生产数量超过 16000 架。【查看详情】
米格-35——“放大”的米格-29?
米格-35(Mig-35)是在米格-29M/M2 和米格-29k/kub 技术基础上的发展机型, 在俄罗斯的分级中,被列为 4.5 代战斗机,目前唯一的原型机是利用原先供应米格 -29M2 的验证机机身经过三次改进而成。米格-35 的最大起飞重量较米格-29M2 增 加了 30%,因此被列为中等重量的战斗机,超过了原先的分类标准。俄罗斯正在为 该机寻找海外市场,印度和阿尔及利亚为最大的潜在客户,该机预计 2009 年开始 量产。【查看详情】
米格-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航天英雄”
米格-3 战斗机是苏联在二战中使用的的米高扬-格列维奇实验设计局设计,但最初的设计思想则 来自波利卡尔波夫设计局的 K 型机。在战争中,后期,当抢夺制空权变得更重要时, 米格机开始建功立业,它特别适于 5000 米以上的空战,因此米格机通常进入国土 防空军(PVO)服役,被用来拦截高空来犯的轰炸机和侦察机。【查看详情】
米格-27——非单纯的“复制品”
米格-27 是米高扬设计局在米格-23C 基础上研制的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原 称米格-23Б ,后改称米格-27。1969 年完成设计,1970 年 8 月 20 日首飞,1971 年开始批生产,至 80 年代后期停产时共生产了 1000 多架。米格-27 采用液压助力 机械式操纵系统,座航两侧装有防弹钢板,可以执行对地攻击的空战两种任务。该 机曾经出口华约多个国家,印度也于 1980 年代进口了一定数量的米格-27,并购买 了生产许可。【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