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战机家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格-31——神出鬼没的“捕狐犬”
米格-31 高空高速重型截击机,是苏联米格和莫斯科飞机联合生产企业 (MAPO-Mig)在米格-25MP 型飞机基础上,研制的双座双发全天候截击机。1975 年原 型机首飞,79 年投产,82 年形成战斗力。米格-31 战斗机采用二元进气道两侧进 气、悬臂式后掠上单翼、双垂尾正常式布局,全金属机身,整机的 50%采用合金钢, 16%是钛合金,33%的轻质合金,其余为复合材料。【查看详情】
米格-15——朝鲜战争的“柴捆”
米格-15 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制的高亚音速单座歼击机、也是苏联第一代实 用的喷气式战斗机。米格-15 于 1946 年开始设计,1948 年 3 月投入批量生产,年 底开交付空军使用。米格-15 主要有两种改型:米格-15 比斯和双座教练型乌米格 -15。该机不仅在苏联使用,波兰和捷克还曾进行仿制,中国在建国初也购买了米 格-15 飞机。米格-15 飞机 1954 年停产,各型生产数量超过 16000 架。【查看详情】
米格-9——美国的 F-84“雷电”
米格-9(Mig-9)是苏联战后研制的首批喷气式战斗机之一,由米高扬设计局 研发,采用仿制的德国 BMW003 喷气式发动机(苏联编号 RD-20,每台静推力 800 公斤)。MiG-9 的气动布局类似老式活塞飞机,喷气发动机放在前机身下部,前三 点起落架,机翼为平直中单翼,头部装三门机炮,炮管伸在机身外。1946 年 3 月 原型机出厂,4 月 24 日首飞成功,成为苏联最早的喷气式战斗机。【查看详情】
米格-AT——全能飞行员的摇篮
米格-AT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使用了数字化飞行控制系统的喷气式教练 机。它的问世将会极大地提高训练飞行员的水平。该机采用了西方标准的航电系统, 经过相应的培训之后,其既可用于训练飞行员掌握米格-29、苏-27,也可用于培养 “幻影”2000、“台风”、F-15、F-16、F-18 和 F-22 等西方战斗机的驾驶员。考 虑到今后教练机的潜在销量将达到 550-600 架,预计向第三国出口利润约为 80-90 亿美元。【查看详情】
米格-21——苏联的“鱼窝”
米格-21 是前苏联 50 年代初期研制的一种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战斗机。1953 年开始设计,1955 年原型机试飞,1956 年 6 月 24 日前苏联航空节时参加莫斯科土 希诺机场的飞行表演,1958 年开始装备部队,北约组织称它为“鱼窝”(Fishbed)。 米格-21 是根据朝鲜战争中喷气战斗机空战经验研制的,要求轻巧、灵活、爬升快、 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纵性好,火力强。【查看详情】
米格风云:带你走进米格的世界
冷战时期,西方常把苏联集团的战斗机统称为米格。在 20 世 纪的后 50 年里,米格战斗机和西方战斗机在世界各地的天空追 逐,有过辉煌,也有过黯淡。但在任何时刻,米格的历史都是世 界航空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章。【查看详情】
米格-1——开创历史的先河
米格家族的第一个成员是米格-1 战斗机,1938 年开始研制。当时苏联空军根 据需要提出研制一种新型高速战斗机,著名设计师波里卡尔波夫提出的方案赢得了 广泛支持,随后该机被赋予了 I-200 的研制代号。该机安装了米库林设计局的 AM-35A 型发动机,设计指标为 7000 米高度最大飞行速度 670 公里/时,但是由于 波里卡尔波夫本人当时正在全力进行 I-180 战斗机的研制,所以该机的研制一直进 展缓慢。【查看详情】
米格-23——可怕的“鞭笞者”
米格-23 战斗机,北约称之为“鞭挞者”。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变 后掠翼单座单发超音速战斗机,是前苏联第一种重型战斗机,也是米高扬一生中最 后一个亲自挂帅的项目。1963 年开始研制,1966 年首次试飞,1970 年投入生产并 装备前苏联空军,1973 年开始大量生产,1986 年停产,生产总数逾 4000 架。【查 看详情】
米格-33——构想中的“超级支点”
米格-33 实为米格-29M,是在米格-29 基础上经全面现代化改进而成的新型多 用途歼击机。按照俄罗斯的战斗机划代标准该机被视为从第四代向第五代过渡的 “四代半战斗机”。而按照国际通行的战斗机划代标准,则应划为第三代战斗机。 米格-33 的气动外形与米格-29 相比变化不大,但作战效能有大幅度提高。米格-33 的首架原型机米格-29M 于 1986 年 4 月 25 日首飞,但由于资金困难未能批量生产。 【查看详情】
米格-17——改版后的“壁画”
米格-17 是单座高亚音速歼击机,是在米格-15 比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约 所起外号“壁画”。1948 年设计,1949 年 12 月开始试飞,1952 年进入前苏联空 军服役。米格-17 约有 5~6 个型号,主要型别是米格-17C 型和米格-17D 型,C 型 是昼间战斗型,D 型具备一定的全天候作战能力。除前苏联生产外,波兰和捷克等 国进行仿制。米格-17 生产量大,据估计各型总共生产约 9,000 架。【查看详情】
米格-35——“放大”的米格-29?
米格-35(Mig-35)是在米格-29M/M2 和米格-29k/kub 技术基础上的发展机型, 在俄罗斯的分级中,被列为 4.5 代战斗机,目前唯一的原型机是利用原先供应米格 -29M2 的验证机机身经过三次改进而成。米格-35 的最大起飞重量较米格-29M2 增 加了 30%,因此被列为中等重量的战斗机,超过了原先的分类标准。俄罗斯正在为 该机寻找海外市场,印度和阿尔及利亚为最大的潜在客户,该机预计 2009 年开始 量产。【查看详情】
米格-25——神秘的“狐蝠”
米格-25(MiG-25)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高空高速截击歼击机。是 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超过 3 马赫的战斗机。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为“狐蝠”(Foxbat)。 五十年代末开始设计,原型机于 1964 年首次试飞,1969 年开始装备部队。总产量 约 1200 架左右,其中 60%是侦察型,30%是截击型,10%是双座教练型。除在前苏 联空军中服役外,还向利比亚、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印度、伊拉克等国出口。【查 看详情】
米格-29——当之无愧的“支点”
米格-29(MИ Г -29,英文写成 MiG-29)是前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实验设计局 研制的单座双发高机动性战斗机。预生产型飞机于 1979 年 10 月首飞,1982 年投 产,1983 年开始装备部队。米格-29 战斗机的基本作战任务是,能在任意气象条件 下和苛刻的电子干扰环境中、在全高度范围和以各种飞行剖面摧毁距其 200m~60km 范围内的空中目标。所以它最适合于空中优势和近距机动空战;其后期的一些型号 也可以进行空对地攻击和进行近距空中支援,对付地面上的活动或固定目标。【查 看详情】
米格-1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超音速的“农夫”
米格-19 是前苏联米格设计局研制的最后一种传统后掠翼布局的战斗机,也 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批量生产的超音速战斗机。它爬升快,加速性和机动性好,火 力强,能全天候作战,主要用于空战,争夺制空权,也可实施对地攻击。飞机长 14.64 米,机高 3.89 米,翼展 9 米,最大起飞重量 8830 千克,飞行高度 18.5 千 米,最大航程 2160 千米。机载主要设备有通信电台、测距机、敌我识别器和雷达 等。【查看详情】
米格战机从一战中蹒跚起步到两极冷战鼎盛时期再到苏联解体后的日渐衰败,走过了风风雨雨的 60 多年,其中既有辉煌的胜利,也有失败的 辛酸。米格战斗机家族诞生了无数的英雄儿女,也有无数胎死腹中,最终孕育出现在的“Family Tree”。
米高扬飞机设计局:成就二十世纪的辉煌
1905 年,米高扬出生在阿尔明尼亚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童 年时代当过放羊娃,青少年时代,他曾在第比利斯和顿河罗斯托 夫求学。1925 年,米高扬进入莫斯科“迪纳莫”工厂当车工,不 久应征入伍。【查看详情】
米格-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航天英雄”
米格-3 战斗机是苏联在二战中使用的一种单座活塞式战斗机。该机由当时从 属于第一国家飞机工厂的米高扬-格列维奇实验设计局设计,但最初的设计思想则 来自波利卡尔波夫设计局的 K 型机。在战争中,后期,当抢夺制空权变得更重要时, 米格机开始建功立业,它特别适于 5000 米以上的空战,因此米格机通常进入国土 防空军(PVO)服役,被用来拦截高空来犯的轰炸机和侦察机。【查看详情】
米格-27——非单纯的“复制品”
米格-27 是米高扬设计局在米格-23C 基础上研制的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原 称米格-23Б ,后改称米格-27。1969 年完成设计,1970 年 8 月 20 日首飞,1971 年开始批生产,至 80 年代后期停产时共生产了 1000 多架。米格-27 采用液压助力 机械式操纵系统,座航两侧装有防弹钢板,可以执行对地攻击的空战两种任务。该 机曾经出口华约多个国家,印度也于 1980 年代进口了一定数量的米格-27,并购买 了生产许可。【查看详情】
米格-31 高空高速重型截击机,是苏联米格和莫斯科飞机联合生产企业 (MAPO-Mig)在米格-25MP 型飞机基础上,研制的双座双发全天候截击机。1975 年原 型机首飞,79 年投产,82 年形成战斗力。米格-31 战斗机采用二元进气道两侧进 气、悬臂式后掠上单翼、双垂尾正常式布局,全金属机身,整机的 50%采用合金钢, 16%是钛合金,33%的轻质合金,其余为复合材料。【查看详情】
米格-15——朝鲜战争的“柴捆”
米格-15 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制的高亚音速单座歼击机、也是苏联第一代实 用的喷气式战斗机。米格-15 于 1946 年开始设计,1948 年 3 月投入批量生产,年 底开交付空军使用。米格-15 主要有两种改型:米格-15 比斯和双座教练型乌米格 -15。该机不仅在苏联使用,波兰和捷克还曾进行仿制,中国在建国初也购买了米 格-15 飞机。米格-15 飞机 1954 年停产,各型生产数量超过 16000 架。【查看详情】
米格-9——美国的 F-84“雷电”
米格-9(Mig-9)是苏联战后研制的首批喷气式战斗机之一,由米高扬设计局 研发,采用仿制的德国 BMW003 喷气式发动机(苏联编号 RD-20,每台静推力 800 公斤)。MiG-9 的气动布局类似老式活塞飞机,喷气发动机放在前机身下部,前三 点起落架,机翼为平直中单翼,头部装三门机炮,炮管伸在机身外。1946 年 3 月 原型机出厂,4 月 24 日首飞成功,成为苏联最早的喷气式战斗机。【查看详情】
米格-AT——全能飞行员的摇篮
米格-AT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使用了数字化飞行控制系统的喷气式教练 机。它的问世将会极大地提高训练飞行员的水平。该机采用了西方标准的航电系统, 经过相应的培训之后,其既可用于训练飞行员掌握米格-29、苏-27,也可用于培养 “幻影”2000、“台风”、F-15、F-16、F-18 和 F-22 等西方战斗机的驾驶员。考 虑到今后教练机的潜在销量将达到 550-600 架,预计向第三国出口利润约为 80-90 亿美元。【查看详情】
米格-21——苏联的“鱼窝”
米格-21 是前苏联 50 年代初期研制的一种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战斗机。1953 年开始设计,1955 年原型机试飞,1956 年 6 月 24 日前苏联航空节时参加莫斯科土 希诺机场的飞行表演,1958 年开始装备部队,北约组织称它为“鱼窝”(Fishbed)。 米格-21 是根据朝鲜战争中喷气战斗机空战经验研制的,要求轻巧、灵活、爬升快、 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纵性好,火力强。【查看详情】
米格风云:带你走进米格的世界
冷战时期,西方常把苏联集团的战斗机统称为米格。在 20 世 纪的后 50 年里,米格战斗机和西方战斗机在世界各地的天空追 逐,有过辉煌,也有过黯淡。但在任何时刻,米格的历史都是世 界航空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章。【查看详情】
米格-1——开创历史的先河
米格家族的第一个成员是米格-1 战斗机,1938 年开始研制。当时苏联空军根 据需要提出研制一种新型高速战斗机,著名设计师波里卡尔波夫提出的方案赢得了 广泛支持,随后该机被赋予了 I-200 的研制代号。该机安装了米库林设计局的 AM-35A 型发动机,设计指标为 7000 米高度最大飞行速度 670 公里/时,但是由于 波里卡尔波夫本人当时正在全力进行 I-180 战斗机的研制,所以该机的研制一直进 展缓慢。【查看详情】
米格-23——可怕的“鞭笞者”
米格-23 战斗机,北约称之为“鞭挞者”。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变 后掠翼单座单发超音速战斗机,是前苏联第一种重型战斗机,也是米高扬一生中最 后一个亲自挂帅的项目。1963 年开始研制,1966 年首次试飞,1970 年投入生产并 装备前苏联空军,1973 年开始大量生产,1986 年停产,生产总数逾 4000 架。【查 看详情】
米格-33——构想中的“超级支点”
米格-33 实为米格-29M,是在米格-29 基础上经全面现代化改进而成的新型多 用途歼击机。按照俄罗斯的战斗机划代标准该机被视为从第四代向第五代过渡的 “四代半战斗机”。而按照国际通行的战斗机划代标准,则应划为第三代战斗机。 米格-33 的气动外形与米格-29 相比变化不大,但作战效能有大幅度提高。米格-33 的首架原型机米格-29M 于 1986 年 4 月 25 日首飞,但由于资金困难未能批量生产。 【查看详情】
米格-17——改版后的“壁画”
米格-17 是单座高亚音速歼击机,是在米格-15 比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约 所起外号“壁画”。1948 年设计,1949 年 12 月开始试飞,1952 年进入前苏联空 军服役。米格-17 约有 5~6 个型号,主要型别是米格-17C 型和米格-17D 型,C 型 是昼间战斗型,D 型具备一定的全天候作战能力。除前苏联生产外,波兰和捷克等 国进行仿制。米格-17 生产量大,据估计各型总共生产约 9,000 架。【查看详情】
米格-35——“放大”的米格-29?
米格-35(Mig-35)是在米格-29M/M2 和米格-29k/kub 技术基础上的发展机型, 在俄罗斯的分级中,被列为 4.5 代战斗机,目前唯一的原型机是利用原先供应米格 -29M2 的验证机机身经过三次改进而成。米格-35 的最大起飞重量较米格-29M2 增 加了 30%,因此被列为中等重量的战斗机,超过了原先的分类标准。俄罗斯正在为 该机寻找海外市场,印度和阿尔及利亚为最大的潜在客户,该机预计 2009 年开始 量产。【查看详情】
米格-25——神秘的“狐蝠”
米格-25(MiG-25)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高空高速截击歼击机。是 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超过 3 马赫的战斗机。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为“狐蝠”(Foxbat)。 五十年代末开始设计,原型机于 1964 年首次试飞,1969 年开始装备部队。总产量 约 1200 架左右,其中 60%是侦察型,30%是截击型,10%是双座教练型。除在前苏 联空军中服役外,还向利比亚、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印度、伊拉克等国出口。【查 看详情】
米格-29——当之无愧的“支点”
米格-29(MИ Г -29,英文写成 MiG-29)是前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实验设计局 研制的单座双发高机动性战斗机。预生产型飞机于 1979 年 10 月首飞,1982 年投 产,1983 年开始装备部队。米格-29 战斗机的基本作战任务是,能在任意气象条件 下和苛刻的电子干扰环境中、在全高度范围和以各种飞行剖面摧毁距其 200m~60km 范围内的空中目标。所以它最适合于空中优势和近距机动空战;其后期的一些型号 也可以进行空对地攻击和进行近距空中支援,对付地面上的活动或固定目标。【查 看详情】
米格-1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超音速的“农夫”
米格-19 是前苏联米格设计局研制的最后一种传统后掠翼布局的战斗机,也 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批量生产的超音速战斗机。它爬升快,加速性和机动性好,火 力强,能全天候作战,主要用于空战,争夺制空权,也可实施对地攻击。飞机长 14.64 米,机高 3.89 米,翼展 9 米,最大起飞重量 8830 千克,飞行高度 18.5 千 米,最大航程 2160 千米。机载主要设备有通信电台、测距机、敌我识别器和雷达 等。【查看详情】
米格战机从一战中蹒跚起步到两极冷战鼎盛时期再到苏联解体后的日渐衰败,走过了风风雨雨的 60 多年,其中既有辉煌的胜利,也有失败的 辛酸。米格战斗机家族诞生了无数的英雄儿女,也有无数胎死腹中,最终孕育出现在的“Family Tree”。
米高扬飞机设计局:成就二十世纪的辉煌
1905 年,米高扬出生在阿尔明尼亚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童 年时代当过放羊娃,青少年时代,他曾在第比利斯和顿河罗斯托 夫求学。1925 年,米高扬进入莫斯科“迪纳莫”工厂当车工,不 久应征入伍。【查看详情】
米格-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航天英雄”
米格-3 战斗机是苏联在二战中使用的一种单座活塞式战斗机。该机由当时从 属于第一国家飞机工厂的米高扬-格列维奇实验设计局设计,但最初的设计思想则 来自波利卡尔波夫设计局的 K 型机。在战争中,后期,当抢夺制空权变得更重要时, 米格机开始建功立业,它特别适于 5000 米以上的空战,因此米格机通常进入国土 防空军(PVO)服役,被用来拦截高空来犯的轰炸机和侦察机。【查看详情】
米格-27——非单纯的“复制品”
米格-27 是米高扬设计局在米格-23C 基础上研制的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原 称米格-23Б ,后改称米格-27。1969 年完成设计,1970 年 8 月 20 日首飞,1971 年开始批生产,至 80 年代后期停产时共生产了 1000 多架。米格-27 采用液压助力 机械式操纵系统,座航两侧装有防弹钢板,可以执行对地攻击的空战两种任务。该 机曾经出口华约多个国家,印度也于 1980 年代进口了一定数量的米格-27,并购买 了生产许可。【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