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面试试讲答辩初中语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试讲稿逐字稿
《桃花源记》试讲稿逐字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考生号]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桃花源记》。
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都向往美好的生活,都渴望生活在一个没有烦恼、没有纷争的世界里。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就有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它被称为“世外桃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去探寻这个神秘而美好的世界。
(板书课题:桃花源记)二、初读课文1. 了解作者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陶渊明。
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陶渊明呢?生: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
师:非常正确!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作品以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恶。
2. 字词积累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字词预习情况。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出示词语:俨然、阡陌、垂髫、怡然自乐、便要还家)生:(齐读词语)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准确。
下面,我们来重点理解一下“俨然”“阡陌”“垂髫”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谁来解释一下?生:“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
师:解释得很准确。
那“阡陌”呢?生:“阡陌”的意思是田间小路。
师:非常好!那“垂髫”呢?生:“垂髫”的意思是小孩。
师:非常正确!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整体感知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2)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源的?生:(阅读课文后回答问题)桃花源是一个美丽、宁静、和谐的地方。
作者通过对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桃花源的美好。
三、精读课文1. 分析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师:我们先来分析课文中桃花源的自然环境。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一段,思考:桃花源的自然环境有哪些特点?生:(齐读第一段)桃花源的自然环境优美,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等。
师:非常正确!这一段运用了描写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桃花源的自然环境。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桃花源记》试讲稿(逐字稿)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桃花源记》试讲稿【试讲课文】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试讲稿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初中语文教师的X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桃花源记》。
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上课之前呢,老师要先给大家播放一个叫《桃花源记》的视频短片,它是曾在国际动画节目中获奖的作品。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入这个神秘又美丽的桃花源。
好,视频播放完了,大家觉得怎么样?我听到有同学说制作团队太酷炫了!是啊,里面可是采用了很多我们中国山水画的元素呢!哦,还有同学觉得人物设计的也是惟妙惟肖。
那在故事情节上,它是否吸引了你们呢?哦,大家都说非常有趣。
那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根据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改编的吗!别着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二、初读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课前预习情况。
我们有几道难关等着同学们来闯一闯。
第一关:理解题目第二关:介绍作者那现在谁来谈谈你对题目《桃花源记》的理解?中间倒数第二排的这位女生,请你来说说!哦,你说“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教师招聘面试指导:初中语文《桃花源记》说课稿
教师招聘面试指导:初中语文《桃花源记》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桃花源记》。
下面我将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这三个维度来分享我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桃花源记》选自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9课,本文是一篇文言文,作者陶渊明叙述了渔人迷路后误入桃花源,从桃花源优美的景色以及人们自由平等的生活等方面展开描述,进而表达了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学习本文有利于进一步了解陶渊明,了解那个时代。
二、说学情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八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和归纳的能力,能够对文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本篇文章写作时代久远,个别语言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还不是十分到位,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和总结。
三、说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梳理文章大意,理解文章内涵。
3.感受陶渊明文章创作特点,体会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于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教学重点:学习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结合文章写作特点,体会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堂课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它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本节课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和学生进行对话,我会先询问学生是否理解“乌托邦”的含义,进而明确“乌托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所著书名的简称。
2022教师资格证统考面试初中语文教案:桃花源记
2022教师资格证统考面试初中语文教案:桃花源记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很快就要开始了,针对本次考试,欣瑞教育面试老师录制了教师资格证备考高清视频,供考生免费试听。
也可报名我们教师资格证面试课程(随报随学,不限时间和次数),来系统学习提升面试技能。
关于面试备考方面的精选教案和最新资讯,请关注教师资格证面试备考专题,我祝各位考生顺利通关教师资格证面试!一.教材分析(一)课文所处的地位及联系语文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八年级(上)对浅易文言文已有了一定量的编写。
通过三册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必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学习、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样式。
文言散文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
在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开始安排文言散文,三篇 "记'篇幅相对前三册出现的文章来得长。
而《桃花源记》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它是我国千古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
这一课给学生印象好坏必将影响到以后学生对文言散文学习的兴趣。
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进行时代的处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散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文体上属于"记'一类的文字,四篇都被选入《古文观止》作为传诵千古的美文,学习、背诵这样的文章对培养、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很有帮助。
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在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能力来学习这几篇文言课文。
(二)教学内容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而作为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因此,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把握"记'文体特点,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文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这是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的1.掌握"交通、问讯、绝境、间隔、无论、妻子'等词的古今异义,掌握"志、寻'等字的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运用。
教师编面试部编教材初中语文试讲稿《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陶渊明各位评委老师大家xx好,我是初中语文组x号考生,下面可以进行我的试讲吗?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人们常说,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他所怀有的理想也不同,和平年代,我们向往精神的快乐,贫困年代我们渴望衣食无忧。
那么,生活在国家分裂、政权交替的年代的陶渊明又在渴望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跟随陶渊明的脚步走进《桃花源记》,去探寻他的理想世界。
检查预习:1、对于陶渊明,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我们学习过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他?2、好书不厌百回读,下面老师来范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与停顿,一会儿请同学来展示。
2、轮到同学们了,谁来挑战一下?其他同学注意听他的字音与停顿。
(纠错:要通假字要读他通的字的读音髫)3、齐读课文。
疏通文意:扫清字词障碍,我们还要理解文意,现在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有不懂的小组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咱们共同解决。
(一词多义:为作为向舍房子舍弃寻不久寻找古今异义:鲜美新鲜美好味道新鲜妻子妻子和儿女男性的配偶文言文中很多都是一字一解)还有问题吗?那我可要考考你们了。
PPT上的词句你能说说意思吗?(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对,这是个判断句,南阳的刘子骥,是品德高尚的人。
)品读文章:师:下面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桃花源的美景。
速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以谁的视角来写的?(渔人的视角)那是如何展开来写的呢?(发现、进入、访问、离开、再寻)师: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桃花源究竟因为什么才有这样经久不衰的魅力呢?下面,先自读课文,圈点勾画出你认为桃花源美的句子,再进行小组合作,说说桃花源美在哪里?同学们讨论的都很热烈,哪个小组来给大家交流一下?景色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生活环境清幽美丽生活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的很安宁凝练成一个乐字(指导朗读)人情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热情好客师:当生活在山美水美,宁静安详的桃花源里的人听渔人说外面的世事变迁,他们有何反应?(皆叹惋),那他们在叹什么?(一是为外面的百姓生活艰苦而感叹二是为自己能免受苦难而庆幸)师:我们想象一下,这样美的桃花源真实存在吗?(不存在)从哪里看出来的?(遂迷)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样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呢?(生补充资料)从你补充的资料里,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是借桃花源为自己的心寻求一方净土,同时批判了现实社会的黑暗。
教师面试公开课说课比赛《桃花源记》复习课说课稿
教师面试公开课说课比赛《桃花源记》复习课说课稿介绍教师面试公开课说课比赛是教育界一项非常重要的比赛活动,可以检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授课艺术等综合素质。
其中复习课说课,是教师面试公开课说课比赛的重头戏。
本文将介绍一份教师面试公开课说课比赛《桃花源记》复习课说课稿,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指导。
选取《桃花源记》的背景《桃花源记》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所著名的散文,以“桃花源中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故事情节,抒发了对人们追求和平、安定、宁静的向往。
对于现代学生而言,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能够感受到古代人们强烈渴望和平生活的心情,体验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从中得到一定的人生启示。
因此,这篇文章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文学作品,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能缺少的内容之一。
复习策略•知识概念巩固了解《桃花源记》的结构特点,明确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对于这些基本的概念进行巩固,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并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重点难点疏通重点是指本文的核心内容、难点主要指在文中较为困难、容易让学生形成疑惑的内容。
疏通重点、难点部分,是复习阶段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只有使学生对文本的难点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使后续的学习更加顺畅。
•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复习《桃花源记》过程中,可以结合当代社会,通过为学生讲解其中的精神内涵,让学生体验到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现代价值观,进而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复习内容知识点一:《桃花源记》的结构和主旨【教学目标】学习《桃花源记》的结构和主旨,理解符合阶段教学特点的古文【教学步骤】1.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导入,提出这篇文本的名字,让学生自行推测阅读的主题是什么,引出本文的主要内涵和精神,求学生预读整篇文章,并大声朗读出来。
2.让学生总结一下作文结构特点,看文章发现分为哪些节。
可将文章分为开篇、论述桃花源和每天的生活三个部分进行讲解。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桃花源记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桃花源记一、说(教材)1.《课标》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2.教材内容的特点和作用《桃花源记》是试用修订本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散文。
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
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
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设想1.说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熟读成诵,理解文章的内容。
●能力目标:积累迁移,培养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德育目标:正确评价的理想,思考现代人生。
2.说教学重点、难点由于初一年级学生知识积累的有限,形象思维能力仍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难点可以这样确定:●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3、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CAI)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才能。
4、教学时数:一课时三、说教法1.赏读法。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般的社会,和平恬静,怡然自乐。
它是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
因此,我把本节课(设计)为赏析课,以"美'为突破口,开展教学,突出重点。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桃花源记》教案
初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桃花源记》教案教案内容: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教案解析:一、教学目标1.学生解决文中的关键词句,以及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解决基本问题;2.学生通过自主研读和小组合作探究法,学会概括桃花源的自然美景和淳朴民风;3.学生通过分析桃花源的描写语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对和平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军阀混战、赋役繁重的黑暗社会的不满与批判。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自主研读和小组合作探究法,学会概括桃花源的自然美景和淳朴民风。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桃花源的描写语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对和平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军阀混战、赋役繁重的黑暗社会的不满与批判。
三、教学过程(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在行程中突然迷路的经历呢?正在你没有前进之路时,突然发现三两处美景,顿时豁然开朗、柳暗花明,你又是怎样的心情呢?今天,就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走进渔人的行程,跟随陶渊明进入虚幻的世外桃源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初读文章,解决字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等基本问题:解决文中出现的“俨然”“叹惋”“垂髫”等字词含义;穿插作者以及写作背景:陶渊明,字元亮,名潜,谥“靖节”。
中考语文教师面试试讲稿
中考语文教师面试试讲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桃花源记》。
这是一篇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笔下的散文,通过一个渔人偶然发现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作品以田园诗著称,被誉为“田园诗的鼻祖”。
他的一生追求自然、简朴的生活,对现实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深感失望,因此创作了《桃花源记》这样的作品。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开篇描述了一个渔人在捕鱼时,偶然发现了一个被桃花环绕的神秘山谷。
渔人进入山谷后,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那里的人们生活得非常和谐,没有战争、没有贫富差距,是一个理想的乌托邦。
渔人离开后,想要再次找到这个地方,却再也找不到了。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通过一个老人的话,表达了对桃花源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老人说,桃花源是一个理想的地方,但现实世界是残酷的,人们无法逃避现实,只能面对它。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深层含义,分析陶渊明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思考,如果他们有机会进入桃花源,他们会如何选择,以及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
最后,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比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理想中的乌托邦的作文,或者让他们讨论桃花源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如何将桃花源的理想融入到现实生活中。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桃花源记》的文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谢谢大家,我的试讲到此结束。
桃花源记试讲稿十分钟 3篇
桃花源记试讲稿十分钟 3篇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大家好)我是语文组02号考生,我模拟讲课的题目是《桃花源记》。
现在开始我的模拟讲课。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哆啦A梦里,大雄凭借任意门穿越到未来,见证了长大后的他与静香的婚礼。
假如你有任意门,同学们,你想穿越到哪里呢?你说你想穿越到侏罗纪时代,见证恐龙称霸地球。
你说你想穿越到唐朝,体会大唐盛世。
人生在世,何不抛开烦恼,去寻找大同社会呢?桃源仙境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现在,让我们凭借任意门,与东晋大文豪陶渊明一览桃源仙境。
【自主学习,感知课文】请同学们听朗读录音,注意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听完录音,老师可要找同学来读课文了。
请你来读,要注意读出感情,咬准字音。
嗯,看来你课前预习的很充分,不仅声音洪亮,而且充满了感情,请坐。
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同时在疑难之处做上记号,小组内讨论解决。
请小组长记录一下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集体解决一下。
同学们交流的很热烈,看来同学们的预习能力非常强。
哪个小组有疑惑?3组组长请你来说。
哦,你说“交通”一词是什么意思。
哪位同学来帮他?2组2号同学请你来。
正如这位同学所说,交通在本文中就是指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那它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呢?嗯,在现代汉语中,“交通”是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很好,请坐,看来同学们课前预习做得很充分。
在文中还有几处类似古今异义词,如“妻子、鲜美、无论”等,同学们要注意掌握。
同时,课文中以上两个句子,一定要会翻译。
请看大屏幕: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诵读古代诗词能够提高自己的品味和审美情趣。
下面同学们自由朗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同时思考一下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并简要概括文意。
好,同学们脸上都露出了自信的笑容,看来都已经读完了,相信同学们经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对课文都已经很熟悉了。
那就请3组2号同学来回答。
教师竞聘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2)
教师竞聘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2) 教师竞聘陶渊明《桃花源记》说课稿教师注意对描述中词句理解不正确的地方,予以指正,鼓励有创造性的描述。
我也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学生:听了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图,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引导学生体会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画卷——社会美。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理解桃源的社会美,才能真正理解本文的主旨。
因此我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理解“世外桃源”的内在美—社会美,深化学生的美感,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
具体的做法是:先启发学生思考:“桃花源除了景美,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美?”学生回答之后,在屏幕上投影幻灯片,让学生以渔人或村人的身份讲述这里生活的美。
目的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去发现“美”,创造“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学生讲述之后,进一步追问:这里的统治者是谁?衙门在哪里?这地方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让桃源中人乐不思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这里没有战乱,没有阶级,没有纷争,没有忧伤,处处恬静,人们过着怡然自乐的生活,是一幅幸福、快乐的美妙生活画卷。
此时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利用这一点让学生把全文再诵读一遍,使学生加深对桃源“美境”的体验。
在学生还陶醉在环境幽美、其乐融融的桃源胜景时,进入下一步的学习。
四、整合评读——理解评价作者的理想(约6分钟)这是教学的.难点,主要通过启发思考和学生自己的讨论来突破,同时使用多媒体幻灯片辅助教学,提供背景资料。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涵,通过想象诱导学生的发散思维,从中得出有规律的认识,即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具体的做法是: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第四、五段,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我提供的背景,联系历史知识思考,并分组讨论:这么美的地方它存在吗?你有什么根据?如果不存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虚构呢?此时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思路、表达等方面点拨。
桃花源记逐字稿试讲
桃花源记逐字稿试讲《桃花源记逐字稿试讲指南》桃花源记啊,那可是篇妙极了的文章。
咱们要是想试讲这篇文章,得先把文章吃透。
就像要吃一个美味的大包子,你得先知道这包子是啥馅的,皮儿是咋做的,对吧?咱先说这文章开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这简单的几句,就像一个小钩子,一下子就把人给勾住了。
你看,这就像是我们平常出门,走着走着,可能就忘了自己走了多远。
武陵人他是捕鱼的呀,沿着溪水走,多正常的事儿。
这时候你就可以跟学生们互动一下,问问他们有没有过类似这种走着走着就忘记路程的经历。
这能让学生们更快地代入到这个情境当中去。
接着“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哇,这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你就可以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溪边数百步全是桃花树,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长得那么鲜嫩,美丽的花瓣纷纷飘落。
这像啥呢?就像是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童话世界。
你要讲出那种惊喜的感觉,就像你自己突然走进了这么一个绝美的地方一样。
你可以把桃花林比作是大自然用最鲜艳的色彩绘制的一幅画卷,那每一片花瓣都是画中的精灵。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觉得很奇怪呀,就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这就跟我们的好奇心一样,遇到新鲜事儿,就想探个究竟。
这时候你得强调这个“欲穷其林”,这是一种探索精神。
你可以问学生们,如果是他们遇到这么个奇怪又美丽的地方,会不会也想走到尽头去看看呢?当渔人走到林子尽头的时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这就像啥呢?就像是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你要把这种神秘的感觉讲出来。
渔人从那个小口进去之后,“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这一段是很精彩的。
就像我们穿过一条狭窄的小巷子,突然就进入了一个广阔又美好的世界。
你得把这种从狭窄到开阔的变化讲得生动,让学生们感受到那种震撼。
里面的世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试讲教案
《桃花源记》试讲教案第一篇:《桃花源记》试讲教案《桃花源记》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2.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2.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了解本文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讨论法、情境设置法四、教学手段 PPT课件、图片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图片欣赏:云南风景名胜:文山文笔塔、丘北普者黑、富宁驼娘江、砚山裕仙湖、广南八宝田及世外桃源、麻栗坡老山。
有一群人在秦朝时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候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
这个隐匿了五六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
欣赏完这一幅幅优美的图片,无不让人心生向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访桃花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yǎn)阡陌交通(qiān mò)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刘子骥(jì)诣太守(yì)2疏通词句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所从来:穷:穷尽。
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
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咸:都。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新鲜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方的配偶问讯:打听消息。
初中语文阅读试讲面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试讲面试题及答案试讲题目:《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 理解《桃花源记》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 学习作者陶渊明通过描写桃花源所表达的理想生活境界。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景象。
2. 分析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章的意境。
2. 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学生对“理想生活”的理解,引入《桃花源记》的主题。
2. 新课呈现:- 朗读《桃花源记》全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和节奏。
- 逐段讲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和句。
3. 深入理解:- 讨论文中的“桃花源”与现实世界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向往这样的生活。
- 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如使用“忽逢”、“豁然开朗”等词汇,营造神秘和豁然开朗的意境。
4. 情感体验:-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渔人和桃花源中的居民,体验他们的情感变化。
5. 拓展延伸:- 讨论现代社会中是否存在“桃花源”,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与理想生活的联系。
6. 课堂小结:- 总结《桃花源记》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7. 布置作业:-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试讲结束。
参考答案:1.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渔人误入桃花源的故事,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自给自足、和谐安宁的理想社会。
2. 文章中“桃花源”象征着一个远离尘世喧嚣、人们生活幸福的理想境界。
3. 陶渊明通过《桃花源记》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同时要关注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
【试讲稿】陶渊明《桃花源记》无生试讲逐字稿
【试讲稿】陶渊明《桃花源记》无生试讲逐字稿桃花源记教师资格证面试教师编制面试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初中语文的6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桃花源记》,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我们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称作什么呀?师:没错,世外桃源。
师:那你们知道这个成语出自哪篇文章吗?师:你最先举手,请你来说。
师:看来你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
师:正是出自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师: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安乐美好的地方。
师:现在让我们跟着渔人一起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初读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关于作者你们了解多少呢?师:你的眼神充满了自信,请你说一下。
师: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你还为我们讲述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师:旁边的同学,也请你来说说。
师:你分享的是文章写作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诗人目睹了当时黑暗的社会,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
师:能够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课文,很棒。
师:现在老师来为大家读读本文,请同学边听边划分朗读节奏,稍后请大家来展示展示。
师:朗读结束了,谁来自告奋勇地读读文章?师:旁边的同学,你来试试。
师:读文言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语速要适中。
师:来,再试试。
师:这次停顿很到位,并且读出了韵味,请坐吧。
三、析读师: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了解到桃花源是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
接下来请小组合作讨论,聚焦本文的一二自然段。
找出描写桃花源美景的句子。
开始讨论吧!师:大家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第一组的代表先来说说。
师:你们找到的是这一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师: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这个句子吧。
师:“鲜美”是什么意思呢?师:鲜艳美丽。
师:那老师有疑问了,现代汉语中“鲜美”是什么意思呢?师:是啊,指食物味道可口。
师:为什么意思不一样?师:没错,像这种在现代汉语仍然使用,但意思已经发生变化的词语叫作古今异义词。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答辩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答辩(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面试指导、笔试指导、题库大全、教案大全、教育知识、备考知识、素质知识、法律知识、心理知识、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such as interview guidance, written test guidance, question bank encyclopedia,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educational knowledge, test preparation knowledge, quality knowledge, legal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语文《桃花源记》答辩1.请你谈一谈对于作者陶渊明的了解。
《桃花源记》试讲教案及全文鉴赏
《桃花源记》试讲教案及全文鉴赏《桃花源记》试讲教案及全文鉴赏引导语: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但在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他写成了《桃花源记》通过描写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表现了自己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桃花源记》试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5.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点]导入新课,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韵;整体感知文意,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概述桃花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一、导语: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才华出众,却主动辞官,陶然耕作,他钟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人生境界,他宁可归隐也不要在世俗之中玷辱自己的高洁,这个人就是——(陶渊明)(顺带介绍作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二、整体感知1.背诵课文(课前已经布置背诵)2.自由朗诵,思考问题,讨论回答。
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那么你认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与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三、总结。
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高兴特激动。
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成为美的象征。
2020广东肇庆教师招聘面试初中语文《桃花源记》答辩
2020广东肇庆教师招聘面试初中语文《桃花源记》答辩教师招聘考试的答辩大多会围绕设计思路、教学实施和文章背景等题目展开发问。
中公教师考试研究院为大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答辩问题及解析。
1.请你谈谈在文言文教学中,有哪些审美因素?【参考答案】①品味文言文的音韵节奏美:错落有致、平仄相应的语句使得平淡无奇、晦涩难懂的文字变得熠熠生辉。
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长短相间,整散结合。
读起来富有韵味和节奏感。
②发掘文言文的意境美:体会字里行间的丰富意蕴,品味咀嚼深刻隐含的深藏情感。
要改变空洞的字词、句式和语法学习,为带有感情的精心品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领悟文章妙处,感受神来之笔和意蕴之美。
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体现了淳朴的民风和和谐的社会氛围。
③领会文言文故事美,把握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挖掘层层深意。
如,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描绘桃花源人美和景美,营造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以上是我的答案,谢谢考官。
2.《桃花源记》中都体现出了哪些美景?【参考答案】美景主要包括“人美”和“景美”两个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精简冲淡的笔墨描绘出一幅没有世间樊笼和牵连的人间乐园,是极具美感的风景图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自然风光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等体现优美的自然美景和纯粹无暇的世外花源;②人文社会之美:“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等体现出热情好客和淳朴的民风。
在如此之世外美景中,令人充满无限向往和沉醉。
以上是我的答案,谢谢考官。
3.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重点是要体现怎样的意旨呢?【参考答案】“桃花源”这一人间美景是不能被我们找到的,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这是作者在脑海之中虚构出来的图景。
描绘和构思桃花源,作者是为了反衬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不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面试试讲答辩初中语文桃花源记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教师面试试讲答辩初中语文《桃花源记》为帮助各位考生备战教师面试,中公教师网整理了各学科教师面试试讲答辩语音示范,以下是初中语文《桃花源记》试讲答辩,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面试备课纸】
【语音示范】
【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大意并掌握个别字词的含义及用法,掌握虚实结合的手法。
2.通过评析课文,感受文章所传递的韵味,提升对于文言类文章的感知能力。
3.体会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构想和渴望及对于人民理想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虚实结合的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构想和渴望及对于人民理想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吟诵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文学语言导入
导入语:同学们,法国着名文学家莫泊桑曾经说过,今天在实践中证明的东西,就是过去在想象中存在的东西,现代儿童作家冰心告诉我们,想象就是诗人的过程,那么远在千年之前的五柳先生陶渊明,他是如果发挥想象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记》,领略不一样的想象之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疏通句读,初知文意)
1.大声朗读,圈画不理解的问句和个别词语并反馈。
教师明确:重点讲解“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2.分段吟诵,概述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师明确:课文讲述了一位渔人偶然误入了一个和谐自然的村庄但后人无从找寻的故事。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小组讨论,选择其中一个任务进行分析。
A.重点分析桃花源内景状况,分析作者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怎样的桃花源。
B.诗人从真实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身份出发,又勾勒了虚构的景象,接着又以刘子骥等真实姓名收尾,这样的行文安排有何意义和作用?(制作任务卡,学生自主挑选)。
教师明确:
A.“豁然开朗”是对桃花源的初步印象,风俗淳朴,人们安居乐业,自由幸福,热情好客,淳朴真诚。
B.作者始终注意了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是虚构的,情节是离奇的,作者却是用写实手法描写,使人感到桃花源真实存在,虚实结合是将抽象与具体紧密相连,加强行文的真实与想象。
(四)小组活动,深化中心
戏剧表演:可供选择主题:发现桃花源、桃花源之旅、再寻桃花源。
(五)小结升华,任务预备
1.系统归纳本课已学知识,回顾所学。
2.情感升华本课所传递的思想,对于理想社会的构想和渴望及对于人民理想生活的向往,也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对于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向往生活所付出的努力。
五、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及解析】
《桃花源记》答辩
问题:教师范读具有重要作用,请你朗读第一至二自然段。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朗读时注意停顿和重音,且富有情感)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各位考官!
更多关于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详细资讯请随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