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民谣的没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9月第6卷第3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Sep t .2005Vol .6No .3
收稿日期:2005-05-07
作者简介:王小波(1966-),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高级实验师。
校园民谣的没落
王小波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 410081)
摘 要:校园民谣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曾经留下辉煌的过去,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校园民谣却渐渐失去
了自己的优势。本文从校园民谣自身和其所处的社会文化大环境两方面分析了校园民谣的没落。
关键词:校园民谣;没落 校园民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受80年代初中国流行乐坛邓丽君情歌及台湾校园歌曲以及俄罗斯民歌和中国传统民歌热的影响,大陆本土也诞生最初形态的校园民谣。校园民谣在首都一些高等学府出现,学院里一部分优秀而略显高贵的心灵,将自己的感觉编织成简朴的音乐与旋律,佐之以吉它或口琴的清寡淡雅之声,以此来抗争校园外商业化音乐的日益喧嚣。
由于过于简单,一直没有太大的影响。1988年,以北京大学学生创作为主的校园民谣专辑《寂寞的星期天》出版,校园民谣得到短暂发展。直到1993年,大地唱片公司从各种渠道收集来的数百首校园民谣,并于1994年推出第一张校园民谣的专辑《校园民谣》,这部专辑搜罗了大陆校园从1983-1993大量水准较高的校园民谣,推出之后,立刻风靡了校园,其中
老狼演唱的《同桌的你》
(此曲是1992年高晓松从清华退学后创作的,标志着第一代校园民谣的成熟与顶峰)、《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流浪歌手的情人》等歌曲,深深触动了校园学子们,在中国大陆上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校园民谣运动。
两个月之后,大地唱片公司和北京印象音乐工作室相继推出了《校园民谣Ⅱ》和《新校园歌曲》,对校园民谣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时间,高校男女生宿舍,校广播电台校园民谣声四起,沸沸扬扬。
校园民谣最初给我们的印象是平淡随和。它的大部分歌曲都是以叙事的形式在不经意间顺着手指流出来,在自然平淡中把一件极平常的事,一句极简单的话演绎的轰轰烈烈,真正回味时,却又平凡而高贵。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这首至今仍到处清唱的同桌的你,几乎奠定了整个校园民谣一种近距离、浅层次的忧郁多愁的基调。也正是在这种平淡随和、忧郁多愁中,校园民谣向我们展示了一份纯真与诚恳,这就是在这个流行音乐多如牛毛的时代,校园民谣备受青睐的原因。
校园民谣讲述的是校园人自己的故事,里面包含着校园人的悲欢与离合,一切辛酸与欣慰都蕴藏其中。因此,校园民谣除了展示纯真与诚恳之外,也凸显了一个事实:校园群体生存的边缘性。走向成熟却抹不去幼稚,生活安稳却渴望飘泊,身处静谧的校园文化中却无法逃避商业与金钱的侵袭。
因为身处边缘,校园人不代表谁发言,无法向谁倾诉,无法向谁掩饰,一切在无谓之中便彻底吐露了真情。个性的美丽与真实使校园民谣在纷乱俗艳的通俗音乐中获得一种入世却不染尘的感觉。
关于校园民谣,大地唱片公司是如此界定的,是指“在校
大学生或已离开校园的年青人,他们仍以高校学生心态创作
的歌曲,它不仅包括叙述校园内发生的事情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感动,也包括校园外的感触。”
然而继1994年校园民谣火爆之后,再也没有出现梅开石
度,虽有《青春无悔》
(高晓松个人作品集),水木年华推出的《一生有你》等较有影响的作品,有朴树、叶蓓、老狼、高晓松等极富才情的音乐人,但校园民谣昔日的辉煌已成为美好的过去。
导致校园民谣没落的原因是多样的,本文下面就从校园民谣本身及本身以外的其它因素来分析:
一、校园民谣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其衰落的主要原因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决定的,但内因是根本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校园民谣从红极一时到方在如此冷清根本原因还在于其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词曲方面存在的问题
校园民谣歌词方面存在着题材过于狭窄,多是身边一些琐事,内容立意不够高,有贫乏空洞之感等问题。归纳起来,这些歌曲大概表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无可奈何的消极人生态度。如《方向》:“如果没有姑娘不要悲伤/如果没有太阳就去看月亮/如果看不见月亮就去买手电棒。”逃避现实,不求进取,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理想与爱情,只要有“手电棒”照亮自我就行了。
2.对现实生活的迷惘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感伤。如《故事里的树》“不是故事里那一棵/是一棵不太老的树……大树好茂盛,却从没有知了和毛毛虫的窝和童年的歌。”青春虽然茂盛,却永远的失去了天真无瑕的童趣。
3.无病呻吟式的为赋新辞强说愁。如《同桌的你》:“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谁把它丢在风里。”还有《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无声无息的你/你曾经问我的那些问题如今再没人问起……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睡在我寂寞的回忆。”这两首歌,可算作“校园民谣”的代表作。前者是对往日恋情的追忆,后者是对友情的怀恋。恋情与友情,本是人生最美好的情感,而在这里却“凄凄惨惨戚戚”,曲调低沉、悲哀、愁绪满怀,听着令人悲从中来,仿佛是对昔日美好情感的挽歌。
配曲方面校园民谣更是简单,仅以一把吉它伴奏,更显得单调沉闷,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消沉在旋律中回荡。
(二)创作者与演唱者方面存在的问题
校园民谣的创作者大多数为未受过系统音乐教育的在校
大学生。
(下转第54页)
革,尽管基本上都已经公司化了,但国家在公司化了的企业中往往是最大的股东或唯一的股东。当国家在公司化了的企业中为控股股东时,其他股东有权提起股东派生诉讼为文中应有之意,本文不再赘述。而国家作为股东由谁提起诉讼?当国家是国企唯一股东时,谁来提起诉讼?国家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一个“人格化”的代表来保护它的利益。因此,要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运用于国有企业监督,就要解决由谁来充当股东提起诉讼的问题。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因为我国已经开始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即三个层次管理经营体系:(1)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国有资产,建立宏观层次上的产权代表的委托代理制度,明晰宏观层次的产权总代表。
(2)根据一定的原则,如地区原则或产业原则组建多个由国资委统一管理的国有资产投资公司,要通过立法确定其权利与责任,建立中观层次的产权代表的信托代理制度,使国有资产分属于不同而又明确的代理主体,形成各国有资产管理投资公司相互竞争的局面,各投资公司既要根据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又要兼顾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决定其投资经营活动。(3)建立微观层次的产权所有制度,所有企业的国有产权都归属于各个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我国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我国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缺位,代理关系混乱、不清,所有者对经营者约束不得力及代理成本高等问题。从而保证国有企业最终的、真正的股东———国家的利益。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作用是通过保护公司的利益,最终保护股东的利益。两者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一致的,不存在内在的不亲和性。故在对国有企业的监督过程中可以引入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由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充当股东提起股东派生诉讼。这是因为:(1)性质决定,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国家的关系是一种信托关系,代表国家行使股权。另外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国有企业的关系是投资和被投资的关系,其必然是国有企业的股东。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的法律地位决定了他可以充当股东提起股东派生诉讼。(2)地位保证,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是一个以赢利为目的的法人,其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当国有企业的正当权益受到他人损害时,国有资产投资公司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必定会通过有效的手段阻止损害的发生。其他任何主体与国有企业的关系都没有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国有企业这样直接,阻止损害国有企业利益行为的动力都没有国有资产投资公司这样大。故由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充当股东提起股东派生诉讼是必然的、可行的。当然,在国家控股或参股的国有企业中,其它股东必然的可以提起股东派生诉讼。
侵害国有企业的行为性质、对象不同,作为股东的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提起的诉讼类型也不同。当行政机关侵害国有企业的利益时,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可以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规定对行政机关提起行政诉讼;当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层或其他市场企业侵害国有企业的利益时,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可以对其提起民事诉讼。
参考文献:
[1]Coase,Ronald,1937.“The Nature of the Fir m”,I n Coase,1988,The
Fir m,the Market,and the La w,33-55.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中航油事件始末[N].南方周末,2004-12-09.
[3]陈丽丽.股东派生诉讼的程序设计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J].法
学论坛,2000,(4).
[4]李静.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2,(3).
[5]时永才.对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代位诉讼若干问题探析[J].法
学与实践,1995,(1).
[6]国资委经济专家.防止国资经营中的腐败事关重大[DB/OL],新华
网,2003-08-06.
[7]罗培新.股东派生诉讼若干问题探讨[J].学术交流,1999,(3).
[8]黄华兵.股东派生诉讼的几个争议问题探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
报,2002,(2).
(上接第50页)
有的仅凭高昂的创作热情,词曲创作方面相关的知识几乎为零。虽然有一些受过严格正规教育的“学院派”人士,但大部分都是一些业余爱好者。由于是学生,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要花在学习上,从而使校园民谣的创作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虽然有一些职业的校园民谣人,但他们已经离开了校园这一校园民谣的土壤,他们制作出来的校园民谣也是充满了商业气息的校园民谣,为了校园民谣而校园民谣。
至于演唱者方面,大部分校园歌手都未受过系统的声乐发声训练,五音不全。仅凭一种忘我式的投入来完成对歌曲的演绎,感情可能是有了,但给我们留下了几多值得反思与品味的东西呢?其审美价值又何在呢?尤其是在1994年校园民谣火爆之后,更是涌现了多如牛毛滥竽充数的“民谣歌手”。
二、校园民谣的社会环境是其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1994年是校园民谣的巅峰,这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94年是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第二个高峰年。以流行音乐商业化制作体制的形成及音乐风格多样化为标志城市民谣、校园民谣、说唱音乐等音乐体裁的涌现,无不昭示着大陆流行音乐的蓬勃发展。正是这个蓬勃发展的流行音乐大环境这个土壤培养了校园民谣的成长与辉煌。
而1994年之后,校园民谣的衰落虽不能完全归结于流行音乐大环境变化所致,但其深刻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此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高校并轨收费、扩招导致校园民谣的根基严重动摇。从1994年开始,中国高校开始实行收费,虽说不算太高的学费,对那些来自农村或家庭经济条件欠佳的同学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经济这一很现实的问题把大学生从“象牙塔”里拖出来,使大学生被迫接受这一“形而下”问题的考验。大学生开始渐渐从风花雪月中一步步走向现实的社会。现代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为学费、生活费而奔波,又有几人能继续沉迷于风花雪月。与高校收费相似,高校扩招使“天之骄子”必须面临这一非常严峻的问题———就业。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大学入学就要为毕业后找工作而早打算。并轨收费与高校扩招强行把大学拉回这个市场经济条件下世俗化的社会。把大学生的注意力与精力转向学习和社会实践。现在大学校园原创歌曲不仅数量相当之少,且大都质量不高。
2.未能形成一套与校园民谣相适应的商业化运作机制。由于校园民谣的特殊性,决定了不能完全以流行音乐商业动作机制。1994年校园民谣红火之后,各种粗制滥造的“校园民谣”一哄而上,有的歌手甚至没念过什么书,没有学校里呆过几天,创作与制作机制极不成熟,导致其在1994年后迅速降温。降温后,由于无利可图,音乐制作人与出版发行商人简直放弃了校园民谣,如此的恶性循环一直影响到现在。
校园民谣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中曾创造出过无限的辉煌。随时代的发展,它渐渐离我们而去。无论如何,曾经的校园民谣也是我们对青年对时代最美好的怀念。校园民谣作为流行歌曲可能是不成功的,但作为学子的自己的心声表达却是长盛不衰的。毕竟,有学生的地方就会有歌声,有校园的地方就会有属于自己的音乐。
参考文献:
[1]赵勇1从抗争到妥协的校园民谣[J]1东方夜话,1994,(3)1
[2]夏业勇1校园民谣:空气好新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5,
(2)1
[3]王思琦1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及文化学研究[DB/OL]1中国
学术期刊网。
[4]中国学府世纪大讲堂[M]1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