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除氟的净化 技术研究现状
探讨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探讨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地下水是地表水中的一种重要水源,被广泛用于生活、农业和工业生产中。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地下水污染是指地下水中溶解或悬浮的有害物质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的现象。
地下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探讨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是非常重要的。
地下水污染现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地下水污染的种类多样化。
地下水污染的物质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有机物(如石油、石油产品、有机溶剂)、无机物(如重金属、氨氮、氯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等。
二是地下水污染的来源复杂化。
地下水污染的来源多样,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污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地表水污染物渗入等。
三是地下水污染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地下水污染的程度和分布不均匀,一些地区地下水严重污染,严重威胁了当地的饮用水安全。
一是原位污染物修复技术研究。
原位修复技术是指在不取水和污染水体接触的情况下,通过添加生物修复剂、化学修复剂或气体修复剂等,使污染物发生降解、转化或吸附,达到修复水质的目的。
常用的原位修复技术包括生物修复、气气相萃取、电动力场强化吸附等。
二是地下水提取修复技术研究。
地下水提取修复技术是指将受到污染的地下水提升到地面进行处理后再返注地下水井,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充气地下排污技术、增压地下排污技术等。
三是防控地下水污染技术研究。
防控地下水污染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防联控技术、土壤修复技术和污染源控制技术等。
通过加强地表水与地下水联防联控,采取合理的土壤修复措施和严格的污染源控制,可以有效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必须加强地下水污染现状的调查研究,并通过开展控制技术研究,针对不同的污染物和源头,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防控技术,以降低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还需要加强污染源管控,加大对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保障地下水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我国煤矿矿井水氟污染现状及除氟技术研究
第42卷第11期能 源 与 环 保Vol.42 No.11 2020年11月ChinaEnergy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Nov. 2020 收稿日期:2020-06-20;责任编辑:郭海霞 DOI:10.19389/j.cnki.1003-0506.2020.11.002基金项目:国家能源投资集团2030重大科技项目先导项目(GJNY2030XDXM 19 04.2)作者简介:苏双青(1980—),女,河北衡水人,工程师,博士,2012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要从事工业废水处理及水资源保护方面的研究工作。
引用格式:苏双青,赵焰,徐志清,等.我国煤矿矿井水氟污染现状及除氟技术研究[J].能源与环保,2020,42(11):5 10.SuShuangqing,ZhaoYan,XuZhiqing,etal.StatusquooffluoridepollutionofcoalminewaterinChinaandresearchonfluorideremovaltech nology[J].ChinaEnergy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2020,42(11):5 10.我国煤矿矿井水氟污染现状及除氟技术研究苏双青1,赵 焰1,徐志清1,李井峰2,李 庭2,陆梦楠1,杨 燕1,孙 斌1,陈 雪1(1.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39;2.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9)摘要:氟污染成为制约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因素,分析了我国煤矿矿井水氟污染现状及含氟矿井水的水质特征。
化学沉淀法、混凝沉淀法、离子交换—吸附法、电化学法和膜法是目前常用的除氟方法,通过对各种除氟方法的原理、处理效果和优缺点等进行对比发现,离子交换—吸附法较为成熟,在矿井水除氟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
研究表明,开发高效、经济、安全、稳定的除氟材料与成套装备,是含氟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
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
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地下水是人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水资源,经常被用于饮用、农业、工业等方面。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越来越频繁。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污染物质也会进入地下水中,给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不断地在研究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进展。
首先,生物修复技术已成为地下水污染治理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等生物技术来降解或转化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的过程。
这种技术具有低成本、操作简单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美国的生物修复技术已经在多个地下水污染案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其次,可降解化合物膜技术也是一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
这种技术是通过将可降解化合物与聚合物混合形成膜,然后将其施加在地下水污染源和地下水污染区域上,通过时间和压力的作用,使膜中的可降解污染物质被逐渐释放出来,并在地下水中显著降解。
这种技术具有灵活性高、不需要额外开挖及土地使用和成本低等优势,并且已经在中国、欧洲等地得到了成功应用和研究。
此外,光氧化技术也是一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利用光和氧的作用,将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降解成较为简单、容易处理的化合物,达到净化地下水的目的。
相比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光氧化技术具有催化剂无毒、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并且已经在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得到成功应用。
最后,现代信息技术也成为地下水污染防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地下水的污染源、污染物的分布、地下水流的方向、地下水质量变化等方面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更为科学和精确的数据支持。
例如,美国的地下水模拟仿真技术已经广泛使用,可以提供地下水流、质量变化等多方面的数据。
总体来说,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
中国地下水氟污染的现状及研究进展_朱其顺
(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a r t h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o f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H u a i n a n232001,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I t h a s m a n y k i n d s o f c h e m i c a l e l e m e n t s i nt h e g r o u n d w a t e r , n o t o n l y h a s h a r m f u l i n g r e d i e n t s , b u t a l s o h a s t h e h u m a nb o d y s e s s e n t i a l i n g r e d i e n t . T h ef l u o r i n ee l e m e n t a n dt h eh u m a nb o d yh e a l t h r e l a t i o n s a r e q u i t ec l o s e , i t s c o n t e n t i s t o oh i g h o r t o o l o w ,a r e a l s o h a r m f u l t o t h e h u m a n b o d y h e a l t h , t h u s t o t h e g r o u n dw a t e r i n t h e f l u o r i n e p o l l u t a n t s r e s e a r c h , r e l a t e s t h e p e o p l el i f e a n d h e a l t hs a f e t y , a n d i t i s g r e a t s i g n i f i c a n t , t h i s i s a l s o o n e w h i c h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h o t t o p i c s a t p r e s e n t e v e r y b o d y p a y s a t t e n t i o n . T h e a r t i c l e i n h a s c o n s u l t e di nt h e m a s s i v e f l u o r i n e p o l l u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l i t e r a t u r e f o u n d a t i o n , h a s c a r r i e do n a m o r e s y s t e m a t i ce l a b o r a t i o nt o t h e f l u o r i n e p o l l u t i o n s h a r mw i t h o u r c o u n t r y g r o u n d w a t e r f l u o r i n e p o l l u t i o n s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a n dt h e r e s e a r c h d e v e l o p m e n t , a n d h a s c a r r i e do n t h e f o r e c a s t t o t h e f u t u r o l o g yd i r e c t i o n . K e yw o r d s : g r o u n d w a t e r ; f l u o r i d e c o n t a m i n a t i o n ;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p r o g r e s s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分析其主要污染源和污染途径,同时探讨当前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本文旨在为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概述部分,本文将首先介绍地下水污染的定义、分类及其危害,阐述地下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接着,文章将概述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包括污染范围、污染程度、主要污染物及其分布情况。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并探讨不同污染源的贡献率和影响机制。
本文还将重点介绍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文章将总结当前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主要类型、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文章将分析不同修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问题,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
在概述部分,本文将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地下水污染治理和修复技术的发展。
这些建议将包括加强地下水环境监测和评价体系建设、推广先进的修复技术和方法、加强政策引导和法规制定等。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旨在为地下水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地下水污染现状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其地下水污染现状尤为引人关注。
本段将对中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中国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污染问题亦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污染范围广,几乎所有地下水开采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二是污染程度重,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严重,甚至达到无法利用的程度;三是污染种类多,包括重金属、有机物、放射性物质等多种污染物。
在污染源方面,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城市生活污水等都是主要的污染源。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1. 引言1.1 地下水污染现状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水资源,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地下水污染范围广泛,且持续加剧。
我国是一个严重受地下水污染影响的国家,据调查显示,我国绝大部分地下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
特别是城市地下水源地的污染情况尤为突出,致使地下水的饮用、工农业用水受到了极大威胁。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生活污水排放等。
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地下水中污染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危害着水质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污染现状严峻,亟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技术措施来改善地下水质量,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的内容到此结束。
1.2 治理技术措施地下水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治理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实践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治理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多种手段。
在物理方法中,主要包括吸附剂法、过滤法、膜分离法等。
吸附剂法通过吸附剂吸附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实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过滤法则是通过过滤介质将污染物截留并去除。
膜分离法则是利用半透膜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筛选。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法、络合沉淀法等。
氧化还原法通过氧化剂将污染物质氧化还原,从而降低其浓度。
络合沉淀法则是通过加入络合剂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实现去除。
生物方法包括植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等。
植物修复法利用植物对污染物质的吸附和代谢作用进行治理。
微生物修复法则是通过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染物质。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措施种类繁多,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治理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关键。
愿通过不懈努力,我们能够有效治理地下水污染,保护宝贵的地下水资源。
2. 正文2.1 地下水污染原因分析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高氟地下水处理技术现状
第40卷第4期 辽 宁 化 工 Vol.40,No.4 2011年4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April,2011收稿日期: 2010-12-09 作者简介: 吴 倩(1978-),女。
通讯作者: 申 亮,E-mail:liangliang_122@。
高氟地下水处理技术现状吴 倩1,李晓凯2,申 亮3(1. 乐亭县环境保护局, 河北 唐山 063600; 2. 河北水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21;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083)摘 要:高氟地下水和地方性氟中毒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难题,为解决该问题,各国对高氟地下水去除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总结出了不少成功的处理方法。
综述前人对含氟地下水的各种处理技术,可分为混凝沉淀法、钙盐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电凝聚法、反渗透法等,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比较分析进而指导生产实践。
关 键 词: 地下水; 高氟; 去除中图分类号: X 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11)04-0000-03 DOI: 网络出版时间: 网络出版地址: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且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适当的氟摄入量可以预防龋齿和地方性氟病,激发造骨细胞的活力[1]。
目前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当氟含量超过1.5 mg/L 时即为高氟水。
长期饮用含氟超标的饮用水会导致氟斑牙病和氟骨病。
在我国,饮用氟化物含量>1. 5 mg/L 的农村人口达5 00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东北及西北地区,其饮用水源多为地下水[2]。
针对高氟地下水地区,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关于高氟水去除相关技术研究,其中美国是最早开展除氟技术研究并将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国家。
目前国内外主要除氟方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钙盐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电凝聚法、反渗透法等。
1 混凝沉淀法混凝沉淀法是当混凝剂溶于水后迅速发生水解,利用混凝剂水解形成的带正电的胶粒吸附水中的氟离子,使胶粒相互碰撞凝结成较大的絮状物沉淀,从而达到除氟效果。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与挑战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与挑战地下水作为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生态平衡以及经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农业活动的频繁,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修复地下水资源,各种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当前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
一、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1、抽出处理技术抽出处理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方法之一。
该技术通过抽水井将被污染的地下水抽出,然后经过地面上的处理设施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再回灌到地下或者排放。
这种方法对于去除地下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等,具有一定的效果。
然而,抽出处理技术存在着处理成本高、影响地下水水位以及可能导致污染物扩散等问题。
2、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原位化学氧化技术是向地下水中注入强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使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降低其毒性和浓度。
该技术对于处理有机污染物,如石油烃、氯代烃等,具有较好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氧化剂的选择和注入量需要精确控制,否则可能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降解地下水中的污染物。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但修复周期较长,且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如温度、pH 值、营养物质等。
4、渗透反应墙技术渗透反应墙是在地下水流经的路径上设置一道填充有反应材料的墙体,当污染水流经墙体时,污染物与反应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无需外加动力、运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但反应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寿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5、监测自然衰减技术监测自然衰减技术是在不对污染场地进行主动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对污染物的自然衰减过程进行监测,来评估污染的修复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污染程度较轻、自然衰减能力较强的场地,但需要长期的监测和评估。
地下水中砷氟去除技术研究现状
地下水中砷氟去除技术研究现状作者:姚嘉宋昌贵罗高团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2期摘要: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地下水中的砷氟污染十分普遍。
由于砷氟都是剧毒物质,过量摄入将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当前去除地下水中砷氟的方法有:吸附法、混凝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技术等等。
文章通过对以上几种方法的对比分析,各类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
例如膜分离技术节能环保、操作简便、高效,但处理成本过高,以及能源供应等问题还有待解决。
就目前发展现状而言,吸附法和混凝法运用广泛;就长远发展来看,离子交换法与膜分离法有广大前景;而就环保角度来说,有关生物技术的方法值得考虑以及发展。
关键词:氟砷地下水1 引言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地下水中对人类健康危害最重的无机污染物是氟和砷。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地下水中砷氟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如何高效并且同时去除地下水中砷氟污染物对保护国家生态环境、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指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应用技术2.1 除氟技术除氟的技术现在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吸附法、沉淀法、膜分离法[1]。
2.1.1 吸附法吸附法,由于其成本低并且效果稳定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地下水除氟。
吸附法是通过吸附剂与氟离子发生吸附作用、离子交换作用以及络合作用,从而将氟离子浓度降低的过程。
就当前而言,国内外使用的吸附剂种类繁多。
常用除氟的吸附剂有氧化铝、活性氧化铝、活性炭、骨炭、沸石、硅藻土,粉煤灰、稀土类金属络合物等[2]。
2.1.2 沉淀法化学沉淀法该方法是当前除氟技术中最广泛运用,并且最适合用于去除高氟地下水中氟离子的方法。
化学沉淀法的原理是通过向水中加入某种阳离子与无机混凝剂将氟离子除去。
根据所使用的化学药品的种类可分为:石灰沉淀法、电石渣沉淀法、钙盐一磷酸盐法、钙盐一铝盐法、钙盐一镁盐法等[3]。
2.1.3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隔膜将氟离子与水分开的技术,主要包括纳滤、电解析和反渗透等技术。
水中氟的去除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水中氟的去除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饮用水中氟的含量过多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近两年来国内外去氟工艺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各种去氟工艺的原理,比较了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详细地介绍近几年来的新发现的氟吸附剂。
对以后发现新的饮用水的去氟工艺进行了展望。
标签:氟离子;吸附法;电去离子法1、含氟水的来源及危害氟是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适宜地摄取氟离子可以有效地预防龃齿。
饮用水是人类获取氟的主要方式。
我国水中饮用水中氟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工业生产中的含氟废水,含氟废渣,含氟废气的排放导致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氟含量超标;二是高氟地下水。
目前我国约有3.3亿人饮用高氟水,解决饮用水中氟含量高的问题十分必要。
饮用型高氟水的解决方法有:一是更换水源,二是找到合适的去氟工艺,在原水的基础上降低水中氟的含量。
我们一般采用的是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降低水中的氟的含量。
2、目前去除氟的方法2.1 吸附法,吸附法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具有易于操作,成本低和有效的特点,且具有可再生的优点。
与其他方法相比,吸附技术是首选。
在处理含氟水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结构,吸附能力高,易于分离的吸附剂是非常可取的。
刘成等人研究出粉状和球状羟基磷灰石能够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氟离子,对徐州当地的地下水中的氟离子的去除容量分别为15.3mg/g和6.8mg/g,且去除效果稳定。
Chen,GJ 发现使用炭化氢氧化铝涂层蘑菇渣吸附也可以有效地去除饮用水中的氟离子。
其中在PH为6~10的情况下,氟浓度可由10mg/L降低到1mg/L。
使用改性的蘑菇栽培废水,采用田口实验设计交替使用电凝实验,可以有效哦的去除饮用水中的氟离子。
锐钛矿型二氧化钛是采用低温一步水解法合成的,能够快速地吸附氟离子,在PH为 3.8的情况下可优先吸附,由朗格缪尔方程计算过的最大吸附量为32.15mg/g.有学者成功制备一种采用镧和铝改性的天然粘土。
改性粘土的吸附容量为1.3033mg/g粘土可以由KAl(SO4)212h2o再生。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地下水是地球上的重要水资源之一,它不仅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水源,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下水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针对地下水污染现状,采取有效的治理技术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地下水污染现状地下水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施肥和化肥、城市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等多种方式。
工业排放中的化工厂废水、矿井排泄物、石油化工企业的废水等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些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酸碱性物质等。
农业施肥和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中的化肥和农药渗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城市生活污水中的各种有机物、氮、磷、硫等也会对地下水质量造成影响。
长期以来,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也是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下水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地下水作为人类的饮用水来源,一旦受到污染,将会直接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地下水污染还会导致土壤的污染,进而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质量。
地下水的污染也会影响到湖泊、河流等水体的水质,进而危害到相关的生态系统。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措施为了有效治理地下水污染,净化地下水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主要的治理技术包括传统的水文地质控制方法、生物修复技术、化学/物理修复技术等。
1.水文地质控制方法水文地质控制方法主要是通过地下水位的管理和调控,减缓地下水污染的传播速度。
该方法主要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调控、地下水位建模等技术手段。
通过对地下水位的监测和调控,可以有效地控制地下水的流动,减少污染物的传播。
2.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体对污染物进行吸附、降解、转化等作用,以达到修复地下水的目的。
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通过植物的根系吸附和富集污染物,达到净化地下水的目的。
地下水除氟技术的研究进展
电凝聚法是近年来我国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饮水除氟技术。其实质是:铝板在直流电场 的作用下,在电极表面向溶液溶出铝离子 A13+,在水解过程和缩聚过程中,形成不同形态 氢氧化物的中间产物,作为吸附介质,强烈吸附水中的氟离子和氟络合物。
铝阳极释放 Al3+后转化成絮状 Al(OH)3,吸附 F-[20,21]: Al(OH )3 + XF → Al(OH )3−X FX + XOH − 该法铝离子(A13+)直接来源于铝板电极,无需向水中投加药剂,从而避免了因投加药剂 引起的水质改变。另外,电凝聚除氟可以根据水中氟的含量,用调节电解电流强度的方法, 控制出水的含氟量。例如在沧州化肥厂用含氟量 20mg/L 的高氟水进行试验,在不增加设备 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出水处理达到含氟量小于 1mg/L,显示了这种方法的灵活性,能适应较 宽的除氟范围[22]。 电凝聚除氟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是电极钝化现象。因电极钝化使除氟能力下降,使外加 直流电压升高,耗电增加,造成除氟效果和经济性能变差。虽然在实际应用中采取了定期倒 极措施来防止电极钝化,但是运行 1-2 个月仍需要更换极板[23]。所以,进一步解决电极钝化 问题,对提高电凝聚除氟的性能将会有重要的改善。
2.2 混凝沉降法
混凝沉降法是通过向水中加入无机混凝剂,混凝剂主要有铝盐(如明矾、碱式氯化铝、 聚合氯化铝、硫酸铝)、钙化合物(氧化钙、碳酸钙、磷酸钙)、镁化合物(氧化镁、氢氧化镁、 硫酸镁)等。其中的金属离子水解生成细微的胶核或绒絮体,这些絮体再吸附氟而产生共沉 淀,从而达到除氟的目的。其中聚合铝应用最多,效果最好。其原理如下:聚合铝分子式为
地下水除氟技术的研究进展
李凯崇 1,2,邓述波 2,徐东耀 1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地下水是一种处于地表以下的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水源之一。
然而,在经济迅猛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地下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给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措施。
一、地下水污染现状1、污染源地下水污染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农药等有机物的渗漏、排放和淋洗,以及养殖废水、生活污水等。
2、污染程度地下水污染程度与受到污染的地下水质量和受污染范围相关。
据统计,我国地下水水质超标率达40%以上,超标污染物主要为硝酸盐、氨氮等,其中西部和南部地区污染程度比东部和北部地区更为严重。
3、污染形式地下水污染形式包括点源和面源两种。
点源污染通常是指工业废水排放、化工储罐泄漏、油品泄漏等,面源污染则是指农业用地的施肥、农药使用、养殖污染等对地下水的影响。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需要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和措施来治理地下水污染,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技术措施:1、地下水调查与监测地下水调查和监测是地下水治理的基础,可以了解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和水流状况,从而查明污染源和治理方案。
通过建立地下水监测站可以对地下水质量长期进行监控和评价。
2、地下水净化地下水污染通过地下水净化可以将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降低,提高水的水质。
采用物理、化学方法或生物方法对地下水进行净化,例如地下水氧化、吸附、生物降解、膜技术等。
对地下水污染源直接进行清理和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方法。
例如,对污染源进行封堵和拆除,处理地下污水贮存等。
4、排放管控通过对工业废水、农业污染水等的排放管控,可以有效降低地下水的污染程度。
例如:对禁止排污、限制排污、治理后排放,监督检查等。
5、土壤地下水耦合埋地处理土壤地下水耦合埋地处理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方法。
该技术可用于处理含有易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高浓度污染废水,达到降解及净化处理目的。
除氟技术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除氟技术行业现状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对除氟技术行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以及对该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除氟技术是指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将氟气从工业废气中去除的一种环保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境法规的加强,除氟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报告将从行业发展背景、技术应用情况、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报告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包括对除氟技术行业的概述、文章结构和研究目的。
第二部分将详细分析目前除氟技术行业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和主要竞争对手等方面。
最后,第三部分将对除氟技术行业的发展做出总结,评价现有的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全面的分析,本报告旨在为读者提供对除氟技术行业的全面了解,为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除氟技术行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行业现状的全面了解,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也可以为政府部门和投资机构提供行业发展的参考依据。
我们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能够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信息和见解,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进步。
2.正文2.1 第一要点: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目前,除氟技术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除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加。
特别是在制药、化工、电子、航空等行业,除氟技术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并且市场前景广阔。
除氟技术行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其次,行业内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和恶性竞争现象较为严重。
同时,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环保问题,不符合相关的排放标准,这也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总的来说,除氟技术行业正面临着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探讨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探讨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地下水污染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随着工业和农业活动的不断发展,地下水受到各种有害物质的长期侵害,导致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研究地下水污染的现状以及控制技术的进展,对于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下水污染现状地下水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地下水中有害物质的超标排放或渗漏,使地下水质量发生变化的现象。
目前,地下水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施肥、垃圾堆放等因素。
工业排放的有机物、重金属等物质,农业施肥的农药、化肥等化学品,还有垃圾堆放的垃圾渗滤液等都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这些污染物质不仅影响地下水的直饮水质量,还可能对环境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二、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针对地下水污染问题,科研人员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不断提出和改进各种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传统技术和新型技术。
1. 传统技术传统的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包括吸附、离子交换和过滤等,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地下水中的有害物质。
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中和等反应,通过化学反应去除或转变有害物质。
生物处理技术则采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
2. 新型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一些新型的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天然或经过改造的微生物去降解地下水中的有机物质;土壤修复技术通过土壤的渗滤、吸附和降解作用来净化地下水;纳米材料应用技术则利用微米级甚至亚微米级的纳米材料对地下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和分解等。
这些新型技术在地下水污染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展望当前,地下水污染依然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但我们有信心通过不懈的努力,以及技术的不断创新,最终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也将迎来更多的突破和新发展。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污染也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地下水是大多数城市主要的补给水源,如何治理地下水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本文将对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一、地下水污染的来源及影响地下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因素。
其中,人类活动是最主要的因素,例如农业、工业、生活污水等的排放或漏油等事件都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良好的地下水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污染的地下水不仅降低了水质,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技术目前,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技术主要包括三种方法,分别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人工干预地下环境的物理特性,达到去除或限制有害物质的传输。
其中较为常见的物理方法有通气系统和气提法等,在治理程度方面效果较好。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品或者利用化学反应机制,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者低毒物质。
其中常见的化学方法包括氧化还原法、絮凝沉淀法等,因其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廉等特点,用于污染物质的处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通过人工引进微生物使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有机质、氮和磷等,与化学方法相比,该方法有很多独特优势,例如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其处理效果也受生态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偏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发展趋势针对目前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未来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发展。
一是科技创新。
尽管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技术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随着新的污染物的不断涌现和污染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污染治理技术面临更大的挑战。
因此,必须寻求更先进、更高效的处理方法,并不断探索新的治理技术以满足治理的需求。
二是政策的完善。
政策是推进地下水污染治理的重要保障,应加强政策法律、环境监管等方面的建设,加强法制建设、环境监管、政府规划等各个方面的协同合作,特别是促进技术创新、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等,以更好地推进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和进展。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的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首先,我国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和农业活动带来的污染物的排放。
其中,工业活动带来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和废水。
虽然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但由于监管力度不足,许多企业仍然违规排放污水,导致地下水源受到污染。
另外,农业活动也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农业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地下水中有害物质的积累,加剧了地下水污染的程度。
其次,我国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十分广泛。
一方面,地下水污染直接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污染的地下水通过供水系统进入家庭,人们饮用和使用受到污染的水源,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和健康问题。
另一方面,地下水污染还会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地下水是许多湖泊、河流和地表水的补给源,当地下水被污染后,将会对这些水体的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加剧生态系统的破坏。
针对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对策。
首先,加强监管力度是防治地下水污染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企业和农户的检查力度,对那些违规排放污水的企业和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农户进行惩罚。
另外,政府还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地下水的污染情况,以便采取紧急措施。
其次,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是防治地下水污染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向公众普及地下水的重要性以及污染对人们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同时,应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此外,对于企业来说,也应该加大环保投入,并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最后,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通过加大研究投入,加快推进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地下水的净化效果。
同时,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环保技术的进步,降低净化成本,提高治理效果。
地下水污染的现状与防治措施研究
地下水污染的现状与防治措施研究地下水是自然界中储量最为丰富的水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的维持都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现代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下,地下水遭到了严重的污染。
近年来,地下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如何有效地防治地下水污染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在中国,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农业和工业对地下水的污染。
农业绿色化进程缓慢,造成农业过剩使用农业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向土壤和地下水体中释放;工业生产中废水排放不规范,工厂不合法移址,工业废弃物填埋等等都会对地下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在中国,如何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是一个重要任务。
在城市化进程中,地下水被广泛使用并深受依赖,因此防治地下水污染的问题也更具紧迫性。
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第一,切实加强污染源控制。
加强农业和工业污染源的管控,采取“分级分类、专项治理”的方法,加强废弃物的管理,对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排放和处理。
第二,强化地下水的监管和管理。
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和管理机制,加强地下水污染的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地下水污染源。
第三,推广新技术。
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来治理地下水污染,包括地下水的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
第四,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完善的地下水保护法律和法规,将地下水污染治理纳入国家一级工程。
第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升级和优化。
结语地下水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防治地下水污染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加强污染源控制、监管和管理、推广新技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防治地下水污染,保护好我们的地下水资源,切实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的根本利益。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与前景分析第一章:引言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重要的水资源之一,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导致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地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和应用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章将介绍地下水污染的定义、危害及其治理的重要性。
第二章:地下水污染的类型与特点地下水污染可以分为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地下水污染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有机物污染具有复杂的组分和高度的生物降解性,无机物污染则具有长期积累和难以迁移的特点。
了解不同类型地下水污染的特点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目前,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吸附、渗滤和双渗透等技术,适用于有机物污染的治理。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调整pH值和络合沉淀等技术,适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污染的治理。
生物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降解、生物吸附和生物修复等技术,适用于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的治理。
这些技术在地下水污染治理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治理周期长、操作复杂和治理效果难以保证等。
第四章: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境管理的日益重视,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降解技术:针对复杂有机物的降解问题,将进一步发展高效降解技术,如光催化降解、电化学技术和生物酶催化等。
这些技术能够高效降解有机物并减少产生的副产物。
2. 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和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对地下水污染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这将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应对地下水污染事件,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
3. 精准治理技术:根据不同类型的地下水污染,发展针对性的治理技术。
例如,针对重金属污染可以采用离子交换、胶体沉淀和电渗等技术,针对微生物污染可以采用生物修复和生物吸附等技术。
含氟地下水的危害、治理技术现状与进展
含氟地下水的危害、治理技术现状与进展李祥志;曹文庚;李英;赵志鹏;任宇;肖舜禹;李泽岩;那静【期刊名称】《中国地质》【年(卷),期】2024(51)2【摘要】【研究目的】地下水氟污染在世界范围内都被认为是一项重大公共卫生危害。
据统计,全球有约2亿多人正面临氟中毒风险,至少有28个国家出现过饮用高氟水造成的氟中毒事件。
高氟地下水主要分布于干旱缺水的欠发达地区,普遍缺乏可替代的饮用水源,使地方性氟中毒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因此,研发经济可行的氟化物去除技术成为解决高氟地下水问题的关键。
【研究方法】基于文献调研结果,以现阶段全球含氟地下水的污染现状为基础,综合考虑研究深度、理论和应用可行性、去除效率、可再生性等多种因素,对国内外含氟地下水研究和应用案例进行总结分析。
【研究结果】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含氟地下水的成因和分布,系统总结了现有主流含氟地下水处理技术的优劣、除氟机理和应用进展,并对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结论】每种技术都有各自的处理优势和一定的局限性,在选择和应用时需要综合考虑含氟地下水的水质情况和目标需求。
同时,当前的地下水除氟技术在研发过程中也存在服务目标针对性不强、综合处理效率不佳以及吸附容量应用与理论值偏差较大等问题。
多种处理工艺的耦合应用可以更好地发挥不同处理技术的优势,取得取长补短的效果,正受到人们日益关注。
此外,多污染物的联合去除以及结构可人工调控的新型吸附材料的设计研发也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总页数】26页(P457-482)【作者】李祥志;曹文庚;李英;赵志鹏;任宇;肖舜禹;李泽岩;那静【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局;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环境地质调查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X523【相关文献】1.高含氟地区地下水及土壤生态治理技术分析2.氟污染的危害及含氟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3.阿克苏地区含氟地下水治理方法的分析4.含砷地下水的治理技术现状与进展5.氟污染的危害及含氟废水处理技术探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2019, 9(1), 17-24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9 in Hans. /journal/sdhttps:///10.12677/sd.2019.91004Research Status of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for Fluoride Removal from GroundwaterLue Xiong, Kai Huang*School of Metallurgical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Received: Nov. 30th, 2018; accepted: Dec. 18th, 2018; published: Dec. 27th, 2018AbstractDue to natural reasons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production of fluorine industry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fluoride content of groundwater in some areas exceeds the standard, leading to fre-quent occurrence of endemic fluorosis, which is harmful to people’s health, especially in remote rural areas. At present, some of the main methods for treating fluoride ions in water include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lime precipitation, ion exchange, electrocoagulation, reverse osmosis, and adsorption. 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 the adsorption method has advantages in terms of in-dustrial cost, fluorine removal efficiency, and process operation.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the defluoridation by biosorption and briefly discusses its mechanism, which shows the feasibility of biosorption for defluoridation.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high-fluorine groundwater are proposed,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biosorption in the future is expected.KeywordsHigh Concentration of Fluoride Groundwater, Methods of Purification, Biosorption, Mechanism of Defluorination地下水除氟的净化技术研究现状熊略,黄凯*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北京收稿日期:2018年11月30日;录用日期:2018年12月18日;发布日期:2018年12月27日*通讯作者。
熊略,黄凯摘要由于自然原因和近年来我国氟工业生产的增多,一些地区地下水氟含量超标,导致地方性氟病频发,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偏远农村地区尤为严重。
目前处理水中氟离子的主要方法有混凝沉淀法、石灰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凝聚法、反渗透法、吸附法。
相比其他方法,吸附法在工业成本、除氟效率、工艺操作等方面具有优势。
着重介绍生物吸附法除氟,并对除氟机理进行简要探讨,说明生物吸附除氟具有可行性。
针对高氟地下水的处理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展望生物吸附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氟地下水,净化方法,生物吸附,除氟机理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氟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主要以萤石(CaF2)、冰晶石(Na3AlF6)及氟磷灰石(Ca10(PO4)6F2)存在[1]。
我国在有火成岩和变质岩的地方经常发现含氟矿物。
这些矿物质可能会溶解,从而导致地下水氟化物含量显著增加。
同时氟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饮用水中低浓度氟化物(0.5~1 mg/L)有助于维持人体的钙、磷代谢稳定,预防龋齿和加强骨骼。
相反,如果长期暴露于高氟浓度下,不仅会导致硬组织畸形,即牙齿和骨骼氟中毒,造成氟斑牙与氟骨症,而且还会损伤软组织,如肝、肾、肺等。
高氟化物浓度也可能诱发骨骼癌和神经毒理作用[2][3][4][5][6]。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含量≤1.0 mg-F/L。
工业上,开采含氟矿石、冶炼金属、电镀、玻璃、农药等行业排放的大量废水中常带有高浓度的氟化物,造成过多的氟元素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并可能通过食物、饮用水等摄入人体中[7][8]。
目前中国饮用高氟水的人口有5千万人左右,占饮用水不安全人口的16%,占饮用水水质超标不安全人口的22%。
分布范围也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的部分省、自治区[9][10][11]。
2. 含氟水处理的常用方法目前国内外主要除氟方法有:混凝沉淀法、石灰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凝聚法、反渗透法、吸附法等[12][13][14]。
一般都是从脱氟效果、处理成本、处理安全性及长久维护使用的便利性等诸多方面来进行综合比较,从而筛选出最佳的脱氟技术方法。
2.1. 混凝沉淀法混凝过程是工业用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中最基本也是极为重要的处理过程,通过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通常称为混凝剂及助凝剂),使水中难以沉降的微细颗粒物能互相聚合而形成胶体,然后与水体中的可溶性或不可溶的各种杂质结合形成更大的絮凝体。
絮凝体具有强大吸附力,不仅能吸附悬浮物,还能吸附部分细菌和溶解性物质。
絮凝体通过吸附,体积增大而下沉。
利用混凝沉淀法除去水中氟化物就是基于混凝剂(主要采用铝盐和铁盐)在水中会快速水解,形成大量熊略,黄凯的带正电荷的胶体粒子。
这种胶粒可吸附水中的氟离子,并且可以相互碰撞结成大块的絮状物沉淀。
现在应用较为广泛的混凝剂是铝盐,包括明矾、氯化铝、硫酸铝、聚合氯化铝。
混凝沉淀工艺在水处理上有工艺运行稳定可靠、经济实用、操作简便等优点。
但也存在缺陷,即除氟效果受搅拌条件、沉降时间等操作因素及水中24SO −、Cl −、23CO −等共存阴离子浓度的影响较大,出水水质不够稳定[15]。
另外,残留在水中的铝离子可能会对饮用者的记忆力等造成伤害。
铝盐混凝法成熟、可靠,铝离子遇水水解会导致水呈酸性,添加量越大,酸性越强,因此需要添加合适的碱调节水的pH 值。
2.2. 石灰沉淀法石灰沉淀法是通过向水中投加一定量的石灰与可溶性钙盐(氯化钙和硫酸钙),使得Ca 2+和F −生成沉淀而达到除氟目的[16]。
()22Ca F CaF p 10.57sp K +−+=↓=常用的钙盐有石灰、氯化钙、氧化钙、硫酸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
其中石灰和硫酸钙价格低廉,但它们的溶解度较小,只能以乳状液投加。
而生成的CaF 2沉淀会将Ca(OH)2或CaSO 4颗粒表面包裹,如果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盐类,例如NaCl 、NaSO 4时,将会增大CaF 2的溶解度,从而使石灰用量很大。
另外,石灰沉淀法除氟往往受氟化钙溶解度的影响,导致处理后水中氟离子浓度达不到饮用水标准,因此该方法主要用于含氟较高的工业水处理或者作为前级预处理用。
2.3.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中的可交换基团与溶液中各种离子间的离子交换能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17]。
离子交换法除氟是先将离子交换剂装在柱状装置中,然后让含氟水流经该柱装置,在此过程中氟离子会与交换剂上的阴离子或原子团发生交换,氟离子得以去除。
离子交换法常用的交换剂是阴离子交换树脂,因为含氟水由柱装置自上而下流动,相当于进行了多次吸附,所以可将氟降至1 mg/L 以下。
但由于地下水含有其他阴离子,常常会干扰影响到脱氟效果。
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地下水中主要阴离子的吸附交换能力优先序为:22434SO NO CrO Br SCN Cl F −−−−−−−>>>>>>由于地下水含有其他阴离子,不可避免会对脱氟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对于地下水而言 ,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氟的选择吸附交换能力较低,一般1 kg 树脂的交换容量约为1 g 氟。
2.4. 电凝聚法电凝聚法是利用电解铝过程中生成羟基铝络合物和[Al(OH)3]m 凝胶的络合凝聚作用除氟的方法。
电凝聚法对饮用水进水除氟,其处理水质中氟含量达到饮用水标准。
但电凝聚法除氟存在着电极钝化问题,导致除氟能力降低[18]。
2.5. 反渗透法反渗透法是在膜组件的原水一侧施加比溶液渗透压高的外界压力,原水透过半透膜时,只允许水透过,其他物质不能透过而被截留在膜表面的过程[19]。
采用反渗透法对地下水中氟进行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因氟离子直径为0.266 nm ,反渗透膜的处理范围在0.1 nm 左右,所以该法可有效去除地下水中氟离子,当水中含盐量超过5 g/L 时,反渗透除氟效率明显降低。
反渗透技术可高效除氟,但其膜组件费用昂贵,维护麻烦,不适合在我国偏远农村地区推广。
熊略,黄凯2.6. 吸附法吸附法主要是将含氟地下水通过装有氟吸附剂的设备,氟与吸附剂上的其他离子或基团交换或发生配位结合作用而留在吸附剂上被除去,吸附剂则通过再生来恢复交换能力[20]-[25]。
此种方法主要用于处理含氟量较低的地下水的深度净化处理,考虑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中氟的含量大约都在几个mg/L 左右,因此吸附法在地下水的氟脱除净化方面属于很合适的技术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