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语法总结
七年级下册语文笔记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语文笔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caec02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9.png)
七年级下册语文笔记知识点总结一、词汇1. 实词与虚词:实词是有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虚词是无意义的词,如连词、介词、助词等。
2. 同音词、近义词与反义词:同音词是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如“洗”、“系”;近义词是意义相近但用法有些不同的词,如“懒惰”、“懒散”;反义词是意义相反的词,如“富裕”、“贫穷”。
3. 词语搭配:指一些常在一起出现的词语,如“积极应对”、“早出晚归”。
4. 成语、俗语、谚语:成语是固定搭配的四个字词,如“金玉良言”;俗语是有名无实的习语,如“画蛇添足”;而谚语则是民间流传的智慧名言。
二、阅读1. 阅读策略: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如预览、速读、略读、精读等。
2. 阅读理解:指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领悟。
3. 阅读态度: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心态和态度,如认真对待、积极思考、虚心向学等。
三、写作1. 写作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四种常见的写作方式。
2. 写作步骤:包括构思、提纲、翻译、修改四个步骤。
3. 写作技巧:包括运用比喻、对比、排比、夹叙夹议等手法提升文章表现力的技巧。
四、语法1. 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数词、量词、助词等十个词类。
2.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七个句子成分。
3. 语法结构:指用句子成分合成的语法结构,如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五、修辞1. 比喻:用比拟的方法去描写,加强表现力。
2. 比拟:直接进行比较描写。
3. 夸张:说出与实际不符的过度词语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4. 借代:用某种代表代替具体事物。
5. 对偶:通过对称式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优美、简洁、容易记忆。
六、修养1. 修身:指个人内心品质的修养,如做人守规矩、讲道德、处世相处等。
2. 规范:指遵循语言规范,如用词得当、语言规范、讲究礼仪等。
3. 养性:指培养良好的心态和素养,如稳态平和、学会感恩、情感管理等。
七年级语文七下语法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七下语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29e8b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0.png)
七年级语文七下语法知识点在七年级语文学习中,语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掌握了语法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运用语言,提高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
下面是七年级语文七下常见的语法知识点。
动词分类动词是句子的谓语,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
根据动作性质可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根据时态可分为时态动词和非时态动词;根据语态可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等。
句子成分句子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单位。
句子有主谓结构,常见的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同位语等。
掌握句子成分的分类和用法是进行语法分析和句子改写的基础。
名词名词是指人、事物、地点等具有独立性的名字。
名词可分为实物名词、抽象名词、集合名词和专有名词等。
名词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定语、表语等,掌握名词的用法可以提高句子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名词性质的词语。
形容词可分为限定性和非限定性,还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等。
形容词在句子中可作定语、表语等,可以使句子更加具有表现力和丰富性。
副词副词是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词语,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等。
副词可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程度副词和方式副词等。
副词在句子中可作状语、补语等,可以丰富句子的表述和表达方式。
介词介词是用来表示方位、时间、方式等关系的小词语。
常见的介词有“在、从、到、以、为、和”等。
介词可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作用,使句子更加紧凑有力。
连词连词是表示词语关系的连接词,用来连接并列名称、并列句子等。
连词可分为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常用的并列连词有“和、或、而,”,常用的从属连词有“如果、虽然、因为、所以”等。
掌握连词的用法对于句子的连接和表达相当重要。
语态语态是动词形式的一种,表示动词主体与动作之间的关系。
语态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分,能掌握语态的用法能使句子更加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思。
时态时态是表示动作时间的一种动态形式。
时态有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等,能熟练地掌握时态的使用,可以有效改善句子的用词准确性和语感。
初一下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下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1515b4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2.png)
初一下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语文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必修的科目之一,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掌握好必考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初一下册语文必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同学们在备考中能够更好地复习和理解。
1. 词语的使用:在初一下册语文中,词语的使用是一个十分基础的知识点,掌握好词语的意义、搭配和辨析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基础。
尤其是一些常见词语的用法,例如时态、主谓一致等。
2. 诗词的学习:在初一下册语文中,我们将学习和欣赏一些名人的诗词作品,如杜甫、李白等。
对于这些作品的理解和背诵是必考内容之一,提前进行诗词的学习和背诵可以增加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在初一下册语文中,我们也将接触到一些简单的文言文阅读,例如《劝学篇》等。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阅读技巧是必考知识点之一,通过多读和多做相关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4. 短文阅读:在初一下册语文中,我们将面对一些短文阅读题,这些短文多为故事、科普知识等。
对于短文的理解和提取关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善于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短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推理,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写作训练:在初一下册语文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记叙文、议论文等。
熟练掌握写作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善于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和想象力进行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通过对初一下册语文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在备考语文时,我们需要注重词语的使用、诗词的学习、文言文的阅读理解、短文阅读和写作训练等方面的提高。
只有多加练习和思考,才能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此为基础,积极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七下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七下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9d955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b.png)
七下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一、词类1.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具体或抽象的词,如人、书、北京等。
2. 代词:代替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词,如他、它们、这些。
3. 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如走、看、喜欢等。
4. 形容词: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如红色的、美丽的等。
5. 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如很、非常、快速地等。
6. 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如一、两个、第一等。
7. 介词:用来表示方位、时间、方式等关系的词,如在、从、向等。
8. 连词: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词,如和、但是、因为等。
9. 叹词:表示感叹的词,如啊、哎呀等。
10. 拟声词:模拟某种声音的词,如哗啦啦、汪汪汪等。
二、词义辨析1. 同音词:发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不同的词,如苏、酥、俗等。
2. 同形词:写法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词,如球(体育用具)和球(几何概念)等。
3. 近义词:意思相近但用法不同的词,如美丽和漂亮、大和巨大等。
4. 反义词:意思相对相反的词,如冷和热、高和低等。
三、时态1. 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性、惯性或现阶段的动作或状态。
2. 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常和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
3.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常和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
四、句子成分1. 主语:句子中进行动作的人或事物。
2. 谓语:句子中表达动作、状态或存在的部分。
3. 宾语:句子中接受动作的人或事物。
4.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
5. 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的成分。
6. 补语:使句子的意思更明确、完整的成分。
7. 状语从句:在主句中充当状语的从句。
8. 定语从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从句。
9. 表语从句:在系动词之后充当表语的从句。
五、修辞手法1. 比喻: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
2. 拟人:赋予非人物以人的思维、行为或感情特征。
3. 比较:用A和B进行对比,从而突出A或B的优点或特点。
七年级下册语法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下册语法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b4d11e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9.png)
七年级下册语法知识点汇总作为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语法知识点。
在这一学期里,我们将学习并掌握七年级下册的语法知识点。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汇总:一、名词名词是指人、事物、地点、机构、品质等具体或抽象的事物的名称。
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补语等。
1.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指的是可以表示数量的名词,如书、桃子等。
而不可数名词则指无法表示数量的名词,如水、糖等。
2.名词的单数与复数名词的单数指的是只有一个的名词,而复数则是指有多个的名词。
名词复数的变化形式有加s或es、变元音、变辅音等方式。
3.名词所有格名词所有格指的是表示所有关系的名词形式。
一般可在名词后加上’s 表示所有关系,也可在名词后直接加上’ 表示所有关系。
二、代词代词指的是代替名词在句子中充当名词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相互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等。
1.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指的是根据说话人、听话人、所说的人在语境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根据性别或数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代词。
2.物主代词物主代词指的是代替名词的所有格形式,用来表示所代表的名词的所有者或所属的东西。
3.疑问代词疑问代词指的是用来引导疑问句的代词。
三、动词动词是指表达意思的词,可以表示动作、变化和状态等。
动词可以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两种。
1.实义动词实义动词指的是表达具体或抽象的动作、状态、变化等意义的动词。
2.系动词系动词指的是用来连系主语和表语的动词,通常没有实际意义。
3.动词的时态与语态动词的时态指的是动作发生的时间。
通常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
动词的语态指的是动作或状态的语气,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四、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说明事物特征、性质或状态的词语。
1.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形容词的比较级是用来对两种事物进行比较,而最高级则是用来对三种或三种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
2.限定性与非限定性形容词限定性形容词指的是限制名词或代词的范围,不能独立使用,只能作定语,而非限定性形容词则可以单独使用。
初中语文语法汇总(七年级)
![初中语文语法汇总(七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411662605a8102d276a22fc6.png)
初中语文语法汇总一、修辞手法1、比喻:生动,给人印象鲜明。
明喻: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和喻体(用来做比喻的事物)之间用“像”,“好像”,“如同”,“......似的”等比喻连接。
暗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等词语,或者用破折号来连接。
借喻: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之前已经说了本体和喻体,之后就直接用喻体。
)2、比拟恰当运用比拟,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3、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更透彻。
注:一般来说,排比的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但有时也有先后、大小、轻重等区别,这时就要注意它们的排列顺序。
二、词性1、名词:属于实词;名词表示人,具体的事物、地点,抽象概念和时间的名称。
方位名词:表示方位的名词。
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里头、外边、以上、以下”等。
大多数情况下,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范围。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叫作动词。
——大多数动词意义实在,较好把握;有一些动词用法比较特别,需要特别注意:1)表示可能、应该、意愿,如:“能、能够、可能、可以、可、要、应、应该、应当、肯、敢、愿、愿意”等。
这类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前面。
2)表示动作趋向,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等。
这类动词往往放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边。
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3)表示判断,主要是一个“是”。
3、形容词:用来描摹人或事物的。
1)表示状态的形容词:“凌乱、快、慢、软、硬、忙碌、悠闲、激动”等。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易错字词及词语解释和语法知识汇总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易错字词及词语解释和语法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61a504816fc700abb68fc6f.png)
七年级下册易错字词汇总1《邓稼先》一、易读错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二、易写错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蓬断草枯:形容环境恶劣。
署shǔ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选聘pìn:挑选聘用。
铤tǐng:疾走。
(铤而走险)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三、易用错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阔kuò别:长时间的分别。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2《说和做》一、易读错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二、易写错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炯jiǒng炯:形容明亮(多用于目光)。
迥jiǒng乎不同:很不一样。
沥lì尽:滴完。
深宵xiāo独裁cái:指专制统治。
迭dié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疏懒:形容词,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三、易用错仰之弥高:指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初中语文】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之语法
![【初中语文】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之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86ce5b41b0717fd5370cdc14.png)
【初中语文】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之语法【—初一语文总结之语法】下面是对语文语法的知识讲解内容,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知识。
语法应掌握短语、单句、复句这三方面知识短语:五种基本结构,并列、偏正、动宾、补充、主谓单句:六种基础成份,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复句:七种基础类型,并列、递进、转折、选择、因果、假设、条件学法指导近年来由于淡化语法知识,有的同学以为语法不用学了,其实学语法对于我们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是非常有帮助的。
运用这些语法知识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运用这些语法知识,使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加通顺、简明、连贯。
1.短语的学习不要脱离句子,要结合短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理解句子的组成。
2.单句的成份的划分可以利用不同成分的基本位置,和结构助词的不同用法来掌握。
①[状语] (定语)主语 [状语] 谓语(定语)宾语<补语>注意:表时间、地点的状语一般在主语前。
而表时间、地点的词语如在谓语后,称之为补语。
②巧用结构助词“的”“地”“得” “的”字前一般是主语或宾语的定语。
“地”字前一般是谓语的状语。
“得”字后一般是谓语的补语。
3.对复句的复习主要是记住常用关联词以辨析复句的类型,熟记口诀,便于记忆。
有一个复句关联词语歌诀,几分钟就能背熟,可以一试。
既又也还表并列,不是而是别记错;不是就是是不是,或者要么表选择;不仅不但表递进,而且并且更还也;虽然但是为转折,尽管可是加可却;因为所以既然就,因而因此是因果;只有和才只有就,条件还有无论都;如果和就即使也,要是和就表假设。
4.学习语法知识重在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不必单纯地死记语法的名词术语、概念、理论,单句侧重在病句修改;复句则重点关联词的运用;对复句中分句内容的理解。
因此,在学习时应在掌握了语法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这些知识,为正确运用语言服务通过上面对语法的知识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上面的内容,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好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七年级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5ffb03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1.png)
七年级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是语法知识的学习,而在初中阶段,则是语法知识的打基础、夯实基础的阶段。
本文将梳理七年级语文语法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法知识。
一、句子成分1. 主语:代表动作的执行者或发起者;可以是名词、代词等。
2. 谓语:动作、状态、行为或情感的表达,一般由动词构成。
3. 宾语:动作的对象,可以是名词、代词、数词或句子。
4. 表语:说明主语的身份、特征、状态等,可以是形容词、名词、代词等。
5. 定语:对名词或代词进行限定或描述,可以是形容词、数词、名词等。
6. 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表示动作的情况、时间、原因等。
7. 补语:补充说明主语、宾语等,可以是形容词、名词、副词等。
二、句子分类1. 陈述句:陈述一件事实或表达一种情感。
2. 疑问句:发出疑问,需要回答。
3. 命令句:表达命令、要求或建议。
4. 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情感、感叹、赞叹等。
5. 祈使句:表达请求、劝告、警告等。
6. 虚拟语气句:表示非现实的假设情况。
7. 条件句:表达条件关系。
三、词类1.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具体或抽象的东西。
2. 代词:用来代替名词或代指人、事物等。
3. 动词: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的词。
4. 形容词:描述名词性质、特征等的词。
5. 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等。
6. 介词:连接词与词之间关系,表示地点、时间、方式、原因等。
7. 连词:连接句子、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8. 叹词:表示强烈情感的词。
四、语法现象1. 主谓一致:主语与谓语在人称和数上的一致。
2. 宾语补足语:补充说明宾语的词或词组。
3. 介词短语作定语:介词短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用法。
4. 元音变调:多音节词在读音时,某些字母键位会发生变化。
5. 反义疑问句:一种常用于口语交际中的句型。
6. 引导词:引导从句的词汇。
五、常见错误1. 名词单复数错误:名词的单复数形式不正确。
2. 代词误用:代词使用不当,造成语义模糊。
七年级语文中的语法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中的语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12791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c.png)
七年级语文中的语法知识点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语法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分析和运用语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七年级语文中的语法知识点。
一、词性
词性是语言中的基本概念,它指的是词语所具有的语法功能。
在七年级语文中,常见的词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和助词等。
掌握词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对于理解和运用语言非常重要。
二、句子成分
句子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单位,由主语和谓语构成。
在七年级语文中,我们需要掌握的是句子成分的概念和分类。
常见的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表语、补语和主谓结构等。
对句子成分的掌握,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并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语言。
三、句子结构
句子结构是指句子内部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顺序和数量。
在七年级语文中,我们需要掌握的是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复合句的从句等基本句型。
不同的句子结构会给语言表达带来不同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四、时态、语态和语气
时态、语态和语气是语法知识点中比较抽象的部分,但它们对于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却至关重要。
在七年级语文中,我们需要掌握的是常见的时态、语态和语气,例如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和陈述语气等。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理解他人所表达的意思。
总之,在七年级语文学习中,语法知识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实际语言交际中。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语法知识: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语法知识: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https://img.taocdn.com/s3/m/1ed07d8b5022aaea998f0fb2.png)
语法知识: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讲义教案语法知识:短语一.相关知识1)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也称词组)。
2)词和词可以按照例外的顺序组合成例外的短语如:学校管理管理学校也可以借助例外的虚词组合成例外的短语如:父亲的母亲父亲和母亲3)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二.并列短语1)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同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只分。
例如:报纸杂志老师和同学调查研究唱歌和跳舞2)并列短语表示并列的几种事物,或表并列的几种动作行为,或表事物并列的几种性状。
使用并列短语,几项并列一定要恰当,否则就不能确凿地表情达意。
下列几个句子中地并列短语都有并列不当的毛病。
a)这个商店出售食品、水果和糕点。
b)晚会上表演了音乐、舞蹈和气功等文艺节目。
c)参加这次活动地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a)食品b)气功c)共青团员和中学生所指有交叉练习:一、找出下边句子里的并列短语,并说明它们是由哪类词组成。
1、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2、黄显声的报纸每天都按时送还,铅笔、薄纸和刀片都妥善地藏起来。
3、我把帆布袋、夹剪、票板放在一个角落的地板上。
4、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摸——严俊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摸似的。
5、方志敏同志在信里说,他已经抱定牺牲的决心,没有任何牵挂和留恋。
二、指出下边句子中并列短语的毛病,并加以改正。
1、橘子、苹果、萝卜等水果含有丰盛的维生素。
2、学校门口有一个专卖汽水和饮料的小摊。
3、参加这次会演的大多是地方戏和历史剧。
三、偏正短语1、定义: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词是定语(有的定语后头要用结构助词“的”),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是状语(有的状语后头要用结构助词“地”,也可以用“的”)。
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
例如(用“()”表定语,“[]”表状语):(我的)老师(清撤的)字迹(一个)顾客[恭敬地]鞠躬[小心地]翻阅[完全]相信[更加]坚强[十分]艰辛[多么]宏伟2、多见毛病。
七下语文语法归纳总结
![七下语文语法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a33f00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c.png)
七下语文语法归纳总结语文语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掌握好语法规则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以下是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语法知识归纳总结。
一、词语的拼写和用法1. 拼写:要注意词语的正确拼写,特别是一些易错的字。
2. 用法: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避免在句子中使用错误的词语或词性。
二、词语的分类1.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具体或抽象的名词。
2. 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语。
3. 形容词:描述名词的性质或特点的词语。
4. 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语。
5. 介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向、目的等关系的词语。
6. 连词: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的词语。
三、句子的基本要素1. 主语:句子中执行动作的人或事物。
2. 谓语:叙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3. 宾语:句子中接受动作的人或事物。
4. 表语:说明主语的状态或特征的词语。
5. 定语:修饰名词的词语。
6. 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的词语。
四、句子的结构和衔接1. 简单句:只包含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
2. 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句通过并列连词连接而成的句子。
3. 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的句子。
4. 连词:用于连接句子或句子中的成分,使句子结构紧凑。
五、句子的语序和语态1. 语序:汉语中的语序是主谓宾的基本顺序,但根据需要可以调整词语的顺序来强调某个成分。
2. 语态:汉语中的语态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强调主语的动作,被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六、句子的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与已知事物的类比来形象地描绘未知事物。
2. 拟人:赋予非人物以人的特质和行为。
3.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点或程度以引起注意。
4. 排比:使用连续的并列结构来强调事物的重要性或对比。
5. 修辞疑问句:通过问句的方式来表达说话者的观点或感受。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语法知识归纳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认真学习和练习,大家一定能够掌握好这些语法知识,并在语言表达和写作方面取得进步。
七年级语文语法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语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00edbe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9.png)
七年级语文语法知识点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语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在七年级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以下几个语法知识点:一、名词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名称的词语。
名词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两种。
可数名词可以用来计数,而不可数名词则不能计数。
在使用名词时,需要注意名词的单复数形式以及名词所有格的用法。
二、代词代词是指用来代替名词的词语,常见的代词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
在使用代词时,需要注意代词的性、数、格等方面的变化。
三、动词动词是指表示动作、状态、变化等词语。
动词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两种。
在使用动词时,需要注意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等方面的变化。
四、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是指用来描述名词性质和特征的词语,而副词则用来描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性质和特征。
在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时,需要注意它们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的变化。
五、介词介词是指用来连接名词、代词或动词与其他词语之间关系的词语。
在使用介词时,需要注意介词和它所连接的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
六、连词连词是指用来连接句子、词语或词组的词语,常见的连词有并列连词、转折连词、因果连词等。
在使用连词时,需要注意连词之间的关系以及连接的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七、语气语气是指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语法现象,常见的语气有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等。
在使用语气时,需要注意表达的情感和目的。
以上就是七年级语文语法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大家在学习语文时,能够认真学习这些知识点,灵活运用它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七年级语文语法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语法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29a05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0.png)
七年级语文语法必背知识点在学习语文中,语法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掌握好语法,不仅可以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规范、准确,还会有助于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下面是七年级语文语法必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名词名词是指人、事、物、地点等具体或抽象的东西的名称。
名词的分类包括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其中,可数名词又分为单数和复数形式。
在句子中,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表语等。
二、代词代词是替代名词的词语,常见的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
在句子中,代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表语等。
三、形容词形容词是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表示人、事、物等的性质、特点等。
形容词的位置一般紧跟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面。
四、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等的词语,可以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
副词一般放在所修饰的词语前面或后面。
五、动词动词是表示行为、状态、变化等的词语。
动词可以分为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及物动词一般需要跟宾语。
动词的时态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六、介词介词是用来连接名词或代词与其他词语的词语,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条件等。
介词常见的有在、向、和、被、为、以等。
七、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句子或词语的词语,包括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和对比连词等。
其中,最常见的并列连词有“和、或、但”等,从属连词有“如果、因为、尽管”等。
八、语气助词语气助词是用来表示说话人语气的词语,可以加强语气或转变语气。
常见的语气助词包括“啊、吧、呢、了”等。
以上是七年级语文语法必背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认真总结、反复记忆,掌握好这些知识点,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七年级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d41812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1.png)
七年级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语文学科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加。
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语法知识点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针对七年级语文语法知识点进行总结,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法知识,提高语文学科成绩。
一、名词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具体或抽象事物的词语。
常见的名词包括:人名、物名、地名、品名、书名等。
名词还可以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可数名词可以数出来,如“书”、“人”,而不可数名词不能数出来,如“水”、“空气”。
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做、行动、状态、变化等方面的词语。
动词的时态有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
在使用动词时,需要注意主谓一致。
三、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或修饰名词的词语。
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前,用来展现事物的特征和特点。
比如,“美丽的花儿”、“高大的建筑”。
四、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等词语的词语。
副词通常用来描述动作、描述性质和情况等。
例如,“他走得很快”、“雨下得很大声”。
五、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语,如“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等。
使用代词可以简化语句,并让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六、介词介词是用来介定名词或代词与其他成分之间相互关系的词语。
常见的介词有“在、到、从、往、关于、因为、为、对、以、跟、到、与、把、被”等。
七、连词连词(也称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从句的词语。
“和”“或”“但”“因为”等常见的连词,可以让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彩。
八、句子句子是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语言单位。
句子可以分为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等。
在句子的表达中,需要注意句子的语序、语法和语气。
总结以上就是七年级语文中的一些常见语法知识点,学生们需要认真学习并掌握。
通过运用这些语法知识点,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生动,并提高语文学科的成绩。
七年级所有语文语法知识点
![七年级所有语文语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274243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4.png)
七年级所有语文语法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语法知识点
语法是语言的基础,它是人们交流时使用的规范和标准。
在学
习语文时,语法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七年级
所有语文语法知识点。
1、词性:词性是指词语的种类。
七年级的词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感叹词、数词。
2、句子成分:句子成分是指句子中各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七年级的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补语。
3、句子结构:句子结构是指句子组成的方式和形式。
七年级
的句子结构有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复杂句。
4、动词时态:动词时态是指动作发生的时间和状态。
七年级
的动词时态有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现在进行时、将来进行时。
5、语法符号:语法符号是指在句子中标注句子结构和成分的符号。
七年级的语法符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连字符等。
6、语法规则:语法规则是指语言交流中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七年级的语法规则有主谓一致、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省略、倒装、虚拟语气等。
7、常见语病:常见语病是指在语言交流中常见的错误和不规范的表达方式。
七年级的常见语病有句子成分不完全、时态变换混乱、各种从属连词的使用不正确、主谓不一致、主语和定语语序不正确等。
了解了以上七年级所有语文语法知识点,我们就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准确地理解别人的话。
良好的语法素养是我们语言交流的基础,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语法知识,才能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语言表达者。
初一语文语法总结归纳
![初一语文语法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06514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d.png)
初一语文语法总结归纳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语法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对于学习语文来说至关重要。
初一学生在语法方面需要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
本文将就初一语文语法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词性、词法和句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名词名词是指事物的名称,它可以用来表示人、动物、植物、物体、地点等等。
名词可以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
具体名词指的是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的事物,如书、桌子、猫等;抽象名词指的是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如爱、美、快乐等。
二、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语,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
人称代词包括我、你、他、她等,用来代表人的身份;指示代词包括这、那、这些、那些等,用来指示具体的事物;疑问代词包括谁、什么、哪、几等,用来提问;不定代词包括一些、任何、大部分等,用来表示不确定或不特定的事物。
三、动词动词是句子的核心词,表示主语的动作、状态或存在。
动词可以分为实意动词和虚词。
实意动词用来表示实际的动作,如跑、吃、看等;虚词用来构成句子结构,如“是”、“在”、“有”等。
动词还可以根据时态、语态和语气的不同进行变化,如时态有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语态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语气有陈述语气、祈使语气和虚拟语气等。
四、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描述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等。
形容词可以用来回答“是什么样的”问题。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全句,表示程度、方式、时间、地点等。
形容词和副词都可以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用来表示事物之间的比较。
五、数词数词用来表示数量,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
基数词用来表示事物的数量,如一、二、三;序数词用来表示事物的顺序,如第一、第二、第三。
六、连词连词用来连接句子、词语或词组,使句子结构更加完整。
常见的连词有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因果连词等。
并列连词用来连接并列的词语或句子,如“和”、“与”、“或”等;递进连词用来表示递进关系,如“而且”、“不仅...而且...”;转折连词用来表示转折关系,如“但是”、“然而”;因果连词用来表示因果关系,如“因为”、“所以”。
七年级下册语文语法知识短语类型
![七年级下册语文语法知识短语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18fd449859eef8c75ebfb326.png)
6、介宾短语
▪ 介词与其后面的名词、代词或者 名词性短语组合成介宾短语。起 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的作用。
▪ 放在动词前作状语,放在动词后 作补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向、 对象等。
▪ 例如: 从明天开始 在新的 岗位上工作 睡在床上
7、“的”字短 定语用结构助词
语
“的”名词短语
类型 • 结构:名词+的
是状语的标志。
3、动宾短语
▪ 有的动词还要在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 支配的宾语,组成一个短语,才能表 达一个明确的意思,这种短语叫做动 宾短语。其中受动词支配的词是宾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表示 宾语)
例如: 吃晚饭 卖豆浆 夸奖我
热爱学生 欣赏音乐 执行任务
动宾短语 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系
去<一趟>
热<死了>
拿<起来>
强得<多>
打量<一番>
暗得<很>
吓<跑>
冻得<麻木>
盛<满>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如:跑得快、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
5、主谓短语
▪ 两个词之间是陈述和被陈述的 关系,这种短语叫主谓短语。
(用=表示主语, -表示谓语)
例如:我们开心 花美
养分多 举止稳重 天气好
主谓短语 表示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结构:动词+宾语:名(代)
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
里如”:的敬。畏生命
放下包袱
丢下它
发展生产
进行斗争 骗取信任
恢复平静 爱热闹
下决心
有幽默感
像珍珠
夸奖我
4、补充短语
七年级语文语法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语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d3c2a4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1.png)
七年级语文语法知识点一、名词名词是指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等的词语。
名词有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之分。
1. 可数名词:表示可以计数的名词,如“书、桌子、苹果”等。
可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之分,复数形式有规则和不规则之分。
2. 不可数名词:表示不能计数的名词,如“水、糖、牛奶”等。
不可数名词通常没有复数形式。
二、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语,可以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和不定代词。
1. 人称代词:表示人的称呼或指代的词语,如“我、你、他、她”等。
2. 物主代词:表示所属关系的词语,如“我的、你的、他的、她的”等。
3. 指示代词:用来指示或代替特定事物的词语,如“这、那、这些、那些”等。
4. 疑问代词:用来提问的词语,如“谁、什么、哪、几”等。
5. 不定代词:表示泛指或不确定的词语,如“一些、任何、所有”等。
三、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变化或状态的词语,可以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1. 实义动词:表示具体动作或行为的词语,如“跑、吃、看”等。
2. 系动词:表示状态、性质或变化的词语,如“是、变得、看起来”等。
四、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名词性质或特点的词语,一般位于名词前面修饰名词。
1. 形容词的用法:形容词有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之分,用来表示程度或比较。
2. 形容词的位置:形容词一般位于名词前面修饰名词,也可以放在系动词后面作表语。
五、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1. 副词的种类:副词可以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等。
2. 副词的用法: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用来表示动作的方式、程度、时间等。
六、介词介词是用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词语,常常表示方位、时间、手段等。
1. 常见介词:常见的介词有“在、到、从、为、与”等。
2. 介词短语:介词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构成介词短语,用来修饰其他词语。
七、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的词语,可以分为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条件连词和因果连词等。
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法知识——词性
![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法知识——词性](https://img.taocdn.com/s3/m/4e9eb3e371fe910ef02df85d.png)
(一)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人事名词:如,人 学生 鲁迅 《离骚》 政治 文化 2、时间名词:如,春天 上午 星期天 母亲节 刚才 3、处所名词:如,上海 中国 远处 周围 里屋 郊区 4、方位名词:如,上 下 左 右 前 里 外 旁 内 东 西 判断方法: 1、能受数量词修饰。如:两个城市 一些学生 2、不受副词“不”修饰。
作业:判断句中词语的词性。
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4.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 胧不清。 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 6.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7.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 8.你自个儿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9.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语法功能:可以代替名、动、形 、数和副,还可 代替短语和句子。常常做句子的定语、主语或宾 语。
例如: 做主语: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 做定语:(你们的)心真是黑透了。
(他们的)足迹遍布了武夷山。 做宾语:考过驾照的人有你吗?
真正的勇士永远是我们! 真正美丽的地方就在我们这儿。
请把下面文字中的代词找出来。
“是谁?为什么偏偏是我的父亲?”多少 次我问自己。
当我为这个世界的黑暗和痛苦发出第一声 哭喊时,父亲就像山那边 每一天升腾的那轮 红红亮亮的太阳,点亮了我的整个世界。就 在那一刻,父亲把自己铸成了我永恒的向往。
(一)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 表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1、表程度: 很 更 太 极 顶 十分 非常 至少 起码 略 2、表范围:都 总 共 净 只 仅仅 光 单单 一概 统统 3、表时间:已 曾 刚 才 早已 正 将 便 常 一向 从来 4、表频率:又 再 再三 还 屡次 重新 5、表状态:大力 大肆 亲自 特意 连忙 悄悄 匆匆 公然 6、表语气:难道 究竟 简直 却 幸而 也许 其实 索性 7、表肯定、否定:必 必须 准 的确 不 没 未 勿 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语文语法总结
副词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
.....是桃儿、杏儿、梨儿。
(朱自清《春》)这句话给你怎样的感受呢?你是不是好像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花香,看到了累累的果实?这种美好的想象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加点的三个副词的使用。
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或语气等。
常用的副词有:很、更、最、都、只、才、就、没、不、非常、已经、曾经、刚刚、立刻、马上、忽然、终于、大概、简直、难道等。
读一读下边《邓稼先》中的句子,看看其中的副词分别起怎样的作用。
(1)在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2)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
介词
把.书(送去)向.我(点头)往.那边(走)
沿.河边(跑步)从.昨天(开始)比.前天(热)
上面的短语你可能经常在说在用,你能说出他们语言结构上的特点吗?
加点的词都是介词,他们都没有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表示对象、方向、地点、时间、比较的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介词:
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
连词
(1)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法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
(都德《最后一刻》)(2)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3)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
..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杨振宁《邓稼先》)
这些句子中加点的词,是起连接作用的连词。
常见的连词有:和、跟、同、而、或、或者、而且、并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只要、因为等,用来表示并列、选择、递进、条件、因果等关系。
叹词和拟声词
“唉”“哎”“嗨”“喂”“嗯”“哎呀”“哎哟”,这些词在口语中很常见,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称为“叹词”。
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或做独立成分,强化情感的表达。
例如:
(1)啊.!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人在乘凉。
(表示感叹)
(2)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表示感叹)
(3)哎呀
..,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表示感叹)
(4)喂.,你听见了没有?(表示呼唤)
(5)“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
”两个织工齐声说。
(表示应答)
拟声词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
如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
..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朱自清《春》)
(2)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
..地响。
(都德《最后一课》)
(3)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别“嘠叽
..”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
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
(李森翔《台阶》)
助词(一)
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没有实在意义。
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所”“似的”。
例如:
(1)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3)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朱自清《春》)
(4)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
(杨绛《老王》)
(5)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杨绛《老王》)
“的”“地”在连接前后词语时,前边的词语,“明确”“牧童”“极其郑重”“嘹亮”主要起修饰或限制作用;“得”则主要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它后面的成分起补充说明作用。
“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边,后边加“的”,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
如“所写的”“我说的”“所认识的”“所面临的”等。
“似的”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边,相当于“像……一样”,用来做比喻,或者说明情况相似。
例如:
我看见奔流似的
..马群,听听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助词(二)
动态助词包括“着”“了”“过”,附着在动词后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在进行或持续中,“了”表示已经完成或实现,“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例如:(1)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彭荆风《驿路梨花》)
(3)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语气助词主要包括“了”“嘛”“啦”“吗”“呢”“吧”“啊”等,放在句子末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
例如:
(1)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杨绛《老王》)
(2)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杨绛《老王》)
(3)山,好大的山啊.!(彭荆风《驿路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