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近代史中的责任与正确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在近代史中的责任与正确反思
摘要:当代中国人受现今许多历史书籍的影响,对近代史的认识具有片面性与不完全性。而深入分析中国近代史发现,导致这样一段历史的发生,其责任不完全归于列强,中国民众自大的心态也是其原因之一。因此,真正的爱国者在面对历史现实的同时,须正确地认识,并对其进行正确反思。
关键词:民众自大心态;民众责任;历史现实;历史反思
正文:
现在,我们来做个假设,如果包公再生断案,中国人为一方,西方烈强为一方,在包公的眼里,我们应该是受害者。灾难的起因就是列强贪心无度,以强凌弱;光这一条就足以让大家信服,可是我总觉得在认识近代史上,中国人对外责难得太多,对自己反思尤其是正确的反思太少。比如鸦片战争,英国人贩卖鸦片,榨取中国人之钱财,后又以武力制服中国,使中国蒙受耻辱,这是事实,可是中国人在这前后有无责任呢?
1840年以前,广州地区的清朝官员的自大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很难找到踪迹的,1860年英法联军北京之役本完全可以避免,时任两广总督的叶名琛在这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交涉当中的言行是颇能代表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态度的,值得我们仔细研究,但是这方面的内容传布并不广泛。在大街上随便抓住一个学生你问他园明园是谁烧的,他可能会说是英国人、法国人;你再问他为什么烧,他可能会说他们侵略我们,再问他叶铭琛在这当中有什么责任,他可能会说叶名琛是谁?像蒋廷黻先生这样的人一辈子跟着国民党,他的政治立场是有争议的,但他是中国近代外交史方面的权威,在中国对外关系上他能够据实说话,得出的结论也相当客观,他的《中国近代史》不亚于建国后的任何一部同类著作;看他们的分析再结合人所共知的史实,我可以说,中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失利有其必然性,这里面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士大夫的自大心理要负相当的责任;
前一段时间读了一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史所编的《近代史资料专刊义和团》,对义和团这一事件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可是看一下公开出版的各种著作对义和团的分析和得出的结论真是让人触目惊心,说歪曲可能过了些,但片面是大量存
在的。义和团事件涉及面很广,任何一刀切的做法都是很危险的,在这次事件当中,清政府被认为是反面的、负面的,但是最起码有两个例外:许景澄和袁昶。1900年夏天对外是和是战最为清朝中央政府关心,据恽毓鼎《崇陵传信录》记载,清政府不下三次召开御前会议商讨此事,许、袁二公都是极力反对开战,结果是众所周知的,杀一个日本书记生、杀一个德国公使,杀传教士,杀得都是外国人,因为我们恨外国人,杀也就杀了,可是那些教民又有什么罪呢?在八国联军进京之前,对这些普通教民的迫害也是骇人听闻的,可是我都上了大学了,还根本不知道这么一回事儿。
中国历史上,民众向来是与政治绝缘,政治是士大夫的事。士大夫不了解世界大势,民众就更不用提了,所以在现在这个世界里,智识不开,信息不全下的民众是极易受鼓惑的。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政事就那么几个人说了算,遇到义和团这样的变局,搞砸了,那代价是极其惨重的,将几个士大夫杀八遍也担不起这责任。应该说清朝的灭亡由于义和团而成为一种必然,而中国人的自信也是从那个时候丧失的,崇洋媚外是20世纪中国人心态的主流。
西方国家在近代欺压我们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他们的具体情况又不同。俄罗斯和日本对我们影响甚大,俄罗斯掠夺我们的领土,对我们的领土完整造成巨大损害;日本残杀我国民,对我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在近代与这两个国家交往的时候都出现过很大的失误,如李鸿章太相信俄国人,引狼入室,屡屡被骗,我们对其外交的阴险性未能认清;又如日本,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对朝政策都是值得重新反思的。
分析我们的责任绝不是为侵略者的罪行开脱,而是让我们更加清醒,我们在今后的对外交往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我接下来想浅谈的一个关于正确反思的问题。
我认为就中国近代史而言,这其中最需要反省的是我们自大的心态。一个人自大了就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一个民族自大了就会对形势产生错误的判断,做出盲目的决策。而所谓正确的反思则应站在宏观角度看待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事件,就是站在中国与世界各国家历史发展的横向关系看问题,拿中国近代史与西方近代史去比较。
我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没有西方循序渐进的方式向资本社
会发展?中国是处在专制社会之下,却否定资本主义,直接走向俄式共产社会。关于这个问题,袁伟时先生《近代中国转型之艰》中已经做出了详尽的论述。其中截取一段:
“中国人应该正视:不但大清帝国的建立与英国革命同时,彼得大帝的改革也正好发生在康熙皇帝执政的鼎盛时期。沉沦和上升的根由早已埋下,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的负面因素难辞其咎。”
在民族危机深重的1938年,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提问:“近百年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庭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从洋务运动、1898年变法到清末新政,晚清七十年的一批历史人物虽然未能意识到以上问题的全部,却意识到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们被迫向西方学习,从总体上尚未逆历史潮流而动,然而从始至终他们跟不上历史潮流的脚步。
近代史学者袁伟时认为,晚清的当政者“是否能顺应历史潮流而采取改革与其步骤,这才是关键点。”“如果在改革步骤上跟得上历史潮流,中国转型的成本就不会像现实这样地高昂。”
他说,“中国人应该正视:不但大清帝国的建立与英国革命同时,彼得大帝的改革也正好发生在康熙皇帝执政的鼎盛时期。沉沦和上升的根由早已埋下,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的负面因素难辞其咎。”
对于历史的反思,是每个有爱国心的中国人应该做的。中国也不是只有袁先生一人在反思。如果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有批评就是崇洋媚外,斥为卖国,这纯属狭隘之见。
正确的反思,就是在找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如果不需要反思,思想就不可能进步。中国并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为什么不能向更多的先进国家学习呢?在晚清时期,西方技术也被斥为淫洋巧计。现在已是航天时代了。难道中国人还堕落到淫洋科技中去了?中国人的确到了应该全面接受先进的外来文化的时候了。中国人要参与国际社会,就要学习英文,就要了解先进文化,包括政治制度,各种宗教文化,哲学历史,现代教育。只要对中国社会向世界发展有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