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染整概论复习重点 (2).doc
染整工艺原理二复习题
模拟试题一答案(染色部分)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上染百分率:染色结束时.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量占投入到染液中的染料总量的百分数。
2.吸附等温线:在恒定条件下.染色达到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与染液中的染料浓度的分配关系曲线3.半染时间:染色过程中.染料的上染量达到平衡上染量一半时所需的时间4.成衣染色:将织物制成服装后.再进行染色的加工过程5.隐色体电位:在一定条件下.用氧化剂滴定已还原溶解的还原染料隐色体.使其开始氧化析出时所测的电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三段命名法将染料的名称分为、、。
2.织物染色根据染料与织物接触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浸染和轧染两种。
3.直接染料固色处理常用的有金属盐和固色剂处理法。
4.活性染料染色是通过与纤维生成结合.从而固着在纤维上。
5.活性染料染棉纤维.浸染工艺一般有、和三种。
6.还原染料最常用的还原剂。
7.可溶性还原染料显色一般采用法。
8.硫化染料还原比较容易.一般采用作为还原剂。
9.酸性媒染染料的染色方法有、、三种。
10.分散染料染涤纶.染浴pH值一般控制在。
11.阳离子染料的配伍值越大.则染料的上染速率越 .匀染性越。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直接染料除用于棉纤维的染色外.还常用于下列哪种纤维的染色( B )A.涤纶纤维B.粘胶纤维C.腈纶纤维2.轧染时易产生头深现象的本质原因是( C )A.轧液浓度太大B. 染色温度太低C.亲和力太大3.国产KN型活性染料其活性基的学名为( C )A.一氯均三嗪B. 二氯均三嗪C.β-乙烯砜4. 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染色时.固色温度一般要控制在( C )A.30℃左右B.60℃左右C.90℃左右5.活性染料染色时.在染液中加入少量防染盐S.可防止染料( C )A.聚集B.水解C.还原6.色基重氮盐与打底剂偶合时.必须把显色液的酸度( A )A.提高B.降低C.保持不变7.已知某还原染料的亲和力小.聚集性低.扩散速率大.则浸染时适宜采用( C )A.甲法B.乙法C.丙法D.特别法8.为了提高可溶性还原染料的水解稳定性.通常可在染料中掺入一部分( B )以便保存A酸性盐 B碱性盐 C中性盐9.酸性染料染羊毛时.在染色过程补加酸剂的目的是( A )A.促染B.缓染C.匀染10.腈纶纤维阳离子染料染色时.染液中的醋酸是( B )A.促染剂B.缓染剂C.助溶剂四、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后说明原因。
染整工艺与原理下册考试重点
染整工艺与原理下册考试重点•相关推荐染整工艺与原理下册考试重点填空1. 还原染料还原的干缸法,全浴法各适用于何种染料?全浴法适用于还原速率较高的染料。
P1172. 亲和力取决于染料和纤维的结构,与工艺条件无关。
标准亲和力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与体系的组成浓度无关,与染色平衡时染料在纤维上的活度和染液中的活度有关。
亲和力主要有染色热和染色熵组成(热力学因素)。
p293. 酸性染料与纤维的主要结合方式电解质的促染作用和缓染作用。
酸性染料常常借助离子键的结合而染着于纤维上,还存在范氏力和氢键。
若pH低于羊毛等电点,中性盐起缓染作用;若pH高于等电点,中性盐起促染作用。
P1414. 竞争上染的时候对染料配伍值的要求。
用配伍值相近的染料拼色,在染料上染的过程中,纤维上染各染料的比例始终相近。
P1915. 分散染料的加和性。
染料结构和性质差别较大时,混合染色的吸附等温线和上染速率与单独染色时基本一样,纤维中混合染料量基本等于它的单独染色上染量之和,这种性质称为染色加和性。
P1706. 一个水分子能形成4个带氢键的“类冰”结构,增加染料离子在染液中的化学位,提高染料上染的亲和力。
P347. 活性染料的水解活性染料利用率低的原因为了提高固色效率,应该提高染料与纤维的反应速率,降低染料的水解速率。
P788. 什么染料的染料体系是熵增/减的、温度升高/降低的分散染料/聚酯纤维染色体系是熵增过程,吸热过程,升温有利于染色。
亲水性染料上染亲水性纤维是熵减过程,放热过程。
P1329. 阳离子染料上染的最重要的工艺因素是温度 p19910. 染料的聚集倾向首先取决于染料的分子结构,此外还与染液的pH值,电解质的浓度,助剂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P23选择1. 阳离子的配伍值是反映染料亲和力大小和扩散速率高低的综合指标。
配伍值越小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就越高,上染速率就越快,不易匀染,竭染率高,适合染深浓色;配伍值越小,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就越低,上染速率就越慢,匀染性好,竭染率低,适合染浅淡色。
染整概论
麻、亚麻的结晶度 较高,较棉染色困 难易起皱,而产生 染色不匀。因此以 选用匀染性好的 染 料和较高染色温度 为佳。
麻织物的前处理
1 麻的刺痒感 与解决方式。 2 什么叫原麻脱胶? 3 麻织物可不可以丝光
烧毛:一般先剪毛后烧毛。 设备选用气体烧毛机
小批量间歇式前处理,可 用烧毛后轧卷堆置,碱氧 一浴工艺,浅色织物可不 丝光。
蛋白水解酶脱胶,配以皂碱复练,因为酶只除丝胶。
二、脱胶过程 1、纤维上丝胶从练液中吸水膨化 2、丝胶膨化的同时,碱、酸、酶等助剂催化加 速其溶解和水解 3、丝胶从纤维上剥离,稳定分散在练液中 三、影响脱胶的因素 1、pH 值 2、温度 3、脱胶用剂及浓度 4、浴比 5、 织物组织 6、 时间 7、中性盐 8、 脱胶方 法
0.5~1.0kg/把 2g/LH2SO4 40~50℃,1h
冲洗
高压二次煮练
0.196MPa, 120~130℃ 1:10,1~2h,4~5h,碱套用
水洗
打纤
酸洗
冲洗
精练
---给油---
~1 g/LH2SO4, rt℃,2-3min.
烧毛、退煮漂温堆、水洗、烘干、(染色、烘干、印花)、 柔拉、预缩、成品
漂白:可用氯漂或氧漂, 漂白前可加一道酸洗,可 以提高白度.
丝光:一般采用布铗丝光, 亦可采用J箱或履带箱进 行松堆丝光。时间5-10分, 碱液浓 度160-200g/L.
麻织物主要解决刺痒感
苎麻织物的刺痒感是由苎麻纤维织物表面那些粗硬而 又繁多的毛羽,因此解决毛羽问题是解决刺痒感的关键 所在。 通过烧毛、丝光可使毛羽大大减少,有利于解决刺痒感。 如果再通过软化 处理并以机械作用与之配合,可使毛羽 由原来的直立状而变化成卷曲状,使毛羽末端不能与人 体产生接触,从而达到减轻刺痒感的目的。
(完整版)染整工艺原理考试复习重点
1.名词解释1.标准染色亲和力:指在标准状态下染料在染浴中的化学位与在纤维上的化学位之差。
2.染色热:无限小量的染料,从标准状态的染液中转移到标准状态的纤维上,每摩尔染料转移所引起的热量变化。
3.染色熵:指在标准状态下,染料由染液转移到纤维上所引起体系混乱度的变化4.纤维表面的扩散边界层:在动力学边界层中,,靠近表面的染液流速几乎为零,染料主要靠自身的扩散来到达纤维表面的区域。
5.zeta电位:即动电层电位,指动电层与溶液内部的电位差。
6.无限染浴:指浴比很大,足以维持染液中染料浓度基本不变的染浴。
7.非稳态扩散:指溶质在扩散介质中,各点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8.移染;指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从纤维上解吸下来,再重新上染纤维的性能。
9.孔道扩散模型:亲水性纤维在水溶液中能吸湿膨化,所有空隙贯通形成曲曲折折的孔道,染料就沿这条孔道进入扩散。
10.自由体积模型:疏水性纤维在水溶液中几乎不吸湿膨化,空隙很小,分散于无定形区中,温度升高,当T>Tg时,大分子链段运动,原来分散的小空隙合并成大体积,即自由体积,染料沿这些不断变化的体积跳跃式地扩散前进。
2.染料的吸附等温线有哪些主要类型?各类型吸附等温线有何特点?符合哪类纤维和染料的染色?1)L型特点:纤维上有特定的染座一个染座吸附一个染料分子,化学吸附或定位吸附,单分子层吸附有染色饱和值适用范围:染料纤维以静电力为主的场合,即:染料-纤维(离子键)如强酸性染料----羊毛蚕丝锦纶;腈纶,阳离子染料改性涤纶—阳离子染料染色2)F型特点:无特定染座物理吸附存在单分子多分子层吸附不存在染色饱和值可一直吸附下去适用范围:染料以范德华力,氢键等为主被纤维吸附如:直接染料-纤维素纤维;还原染料-纤维素纤维;活性染料上染纤维素纤维在未发生共价键结合前3)分配型特点:物质在两个不相混合相向的分配,有染色饱和值适用范围:分散染料染疏水性纤维的染色体系如;分散染料-PET,醋酯,PA,PAN等。
染整工艺设备复习要点新共16页word资料
染整工艺设备(单元设备、通用装置)(总105分)适用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1.织物经过被动导布辊,经向张力增加……..主动………………………………减小……………..固定辊,……………………….增加(3分)2.平幅进布装置的组成:张力杆、紧布器3.扩幅装置(作用:防皱、去皱);(2分)措施:通过机械作用控制织物纬向(横向)收缩并给予织物适当的扩展力来克服平幅)织物起皱同螺纹扩幅辊相比,扩幅弯辊的扩幅去皱效果较好(3分),一般不会擦伤织物,也可用于丝织物的扩幅去皱。
扩幅弯辊结构复杂,造价高,对稀薄织物容易造成经密不匀的前凸弧形纬弯。
安装和使用扩福弯辊,应使织物包角处于弯辊回转扩展的180度范围之内,才有扩幅去皱效果,并注意不使织物进入收缩区后离开辊面。
4.平幅导布装置{作用和原理:用以自动诱导进机平幅织物在正常位置而不超出允许的左右游动范围,即自动纠偏,有扩展织物的效果}5.压辊式平幅导布装置(吸边器)(1分)(可分为释压型和摆动型)原理:当织物在运行中未向左右移动时,左右导布器的压辊给织物左右扩展力保持平衡,但当织物向左或右移动时,左右道布器给予的扩展力将不再保持平衡。
若使,织物向右移动,右边的导布器压辊给予大于左边的扩展力,织物迅速右移,反之,织物会左移。
E:整纬装置织物的纬斜基本形状:直线形纬移(斜)和弧线形纬移(弯)(2分)原理:利用织物在湿热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按纬移情况,通过整纬装置的机械作用调整织物全幅内各部分的经向张力,使运行的平幅织物纬纱的相应部分“超前”或“滞后”,从而使织物恢复正常状态,再经烘燥使之稳定直辊式整纬装置(由四只被动整纬直辊(1分)和调节机构组成)矫正直线形纬斜的范围+-(10-15)矫正方法:发生右后直线歪斜,应使左边下降,右边上升,经向张力向右递减,摩擦力递减,运行速度递增;发生左后直线歪斜,反之。
???弯辊式整纬装置(由两只弯辊和调节机构组成(1分))矫正弧线形纬移(3分)经手动或电动调整,两只被动弯辊的芯轴可在相反方向回转适当的角度,以调节两弯辊的间距。
东华大学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复试资料
东华大学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复试资料2022年东华复试面试题1、请说明直接染料染纤维素纤维时,为什么水洗牢度低?怎样提高直接染料的水洗牢度?2、棉织物丝光时烧碱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要采用该浓度?3、直接染料为什么可以染锦纶?4、涤纶热定型时分子结构的变化,以及热定型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5、阳离子染腈纶为什么容易染花?为什么要加缓染剂2022年东华大学研究生考试笔试题1、写出DMDHEU和DMeDHEU的结构式,以及两者与纤维素纤维反应时的反应方程式,并比较两者反应性的高低。
2、请说明Lotueffect和Petaleffect的异同点,并说明两种效应在染整工程中有哪些应用。
3、请从涤纶分子结构的变化方面,说明涤纶热定型的温度对其染色性能的影响。
4、说明棉织物丝光对其结构和性能变化的影响。
5、写出羊毛防毡缩的方法及其机理。
6、有两种酸性染料,强酸性浴染色染料A和中性浴染色染料B,两者在染羊毛时,请说明:(1)、染色时,染浴中酸的作用。
(2)、电解质硫酸钠所起的作用,染色后,比较两者的水洗牢度高低。
(3)、两种染料染色时,分别属于哪种吸附等温线类型。
7、说明阳离子染料染腈纶时,为什么要加缓染剂?并说明阳离子缓染剂、阴离子缓染剂和非离子缓染剂的不同作用机理。
8、说明染色标准亲和力的定义,并写出计算公式。
假如有一种分散染料为6BN(不确定,忘记了),请设计实验来测定该染料的染色标准亲和力,并写出计算公式。
9、比较活性染料某型、K型和KN型与纤维素纤维反应后的键牢度的大小,怎样提高活性染料的键牢度?10、棉织物在用活性染料印花时,采用哪种糊料?该糊料的优缺点是什么?增粘机理是什么?。
染整工艺复习资料
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 开幅将绳状织物扩展成平幅状态的工序。
2 丝光在施加张力的情况下,用浓烧碱处理棉织物,使其获得丝一般的光泽的加工过程。
3 浴比织物质量(g)和加工液体积(ml)之比4 轧液率织物经过浸轧加工后所带加工液的重量占原来干布重量的百分比。
5 上染就是染料离开纤维而向纤维转移,并使纤维染透的过程6 直接性染料脱离染液而向纤维转移的特性。
7 上染率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量与原来染液中所加染料量的百分比。
8 固色率与纤维结合的染料量占原染液中所加染料量的百分比。
9 泳移浸轧染液后的织物在烘干时,织物内的染料会随水分蒸发而移向织物表面的现象。
10 干缸还原在水量较少(约染液用量的三分之一),烧碱、保险粉浓度较高条件下,还原10-15分钟,待染料完全溶解后,再加入所需水量配成染液。
11 减法混色通过将不同颜色的染料混合在一起而得到所想要的颜色的混色方法。
12 硬挺整理又称为上浆整理,是将一种由能成膜的高分子物质制成的浆液浸涂到织物上,经烘干后,高分子物质成膜包覆在纤维表面上,从而使织物获得硬挺、厚实、增重、光滑的手感效果的整理过程。
13 拉幅整理是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将织物缓缓地拉至稳定或规定的幅宽的整理加工过程。
14 织缩是织物中纱线长度与织物长度之差对纱线长度的百分比。
15 机械预缩整理是用物理-机械的方法减少织物浸水后的收缩,降低缩水率的整理加工过程。
16 缩水是指经印染加工后,已干燥的织物在松弛状态下被水润湿后所发生的收缩现象。
17 防水整理是指被整理的织物不能被水润湿的整理加工。
18 固色在碱性条件下活性染料与纤维发生化学结合而固着在纤维上的过程。
19拼色:在印染生产中将几种染料混合起来,得到所需颜色的操作过程称拼色。
20盐效应:染色时硫酸钠或氯化钠对染料上染所起的促染作用称为盐效应。
二简答题1 退浆、精练和漂白的目的是什么?退浆的目的是去除原布上的浆料,同时去除少量杂质。
精练的目的是去除织物上的杂质,提高织物润湿性漂白的目的是去除织物上的色素,提高织物白度。
东华大学染整概论复习重点
染整概论复习第一章引言:纺织产品三大类终端产品:服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
第一章纺织原料▪纤维: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纱和线;▪织物: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物一.纺织纤维的分类▪天然纤维植物纤维(纤维素纤维):棉、苎麻、亚麻、黄麻、大麻等动物纤维(蛋白质纤维):羊毛、兔毛、桑蚕丝、柞蚕丝等▪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再生纤维):粘胶纤维、铜氨纤维、Lyocell纤维等合成纤维: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维纶、氨纶等1. 纤维素纤维的结构和性质纤维素是一种多糖物质,它是由许多D-葡萄糖剩基单元彼此通过 -1,4-甙键连结而成的具有一定取向、结晶的线型大分子。
2. 蛋白质纤维的结构和性质▪酸碱两性:末端的氨基与羧基,侧链上还有许多游离碱性基和酸性基,是典型的两性高分子电解质。
▪等电点:在一定pH条件下,蛋白质带的正负电荷相等,这一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等电点与蛋白质的组成有关。
▪蛋白质在等电状态时,呈现一系列特殊的重要性质:如溶胀、溶解度、渗透压、电导率以及电泳等都最低。
3. 化学纤维的基本结构和性质▪(1)化学纤维的种类注意区分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2)粘胶纤维的结构和性质结晶度(30%-40%)比棉小,聚合度250-500手感柔软,有光泽,吸湿性强,易变形,强力低▪三、合成纤维的结构和性质(1)纺丝方法:▪纺丝融体或纺丝液的制备将固态高聚物转变成液态可采用溶液法或熔融法。
▪化学纤维的纺丝成形将纺丝熔体或纺丝液通过喷丝孔挤出后凝固成丝条的过程称为纺丝。
熔融纺丝法的纺丝液是熔体,纺出的丝在空气中固化。
溶液纺丝法纺出的丝的固化方式分为湿法与干法两种。
▪化学纤维的一般后整理纺丝成形得到的丝称为初生丝,初生丝强度低、伸长大、沸水收缩率大、往往不能直接用于纺织加工,因此初生丝还需经过一系列的后加工。
其中主要的工序是牵伸和热定形。
二、纱线1.不同结构纱(1)单纱由短纤维通过纺纱直接纺成的。
(2)股线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并合加捻制成的。
染整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2分)1、浴比2、退浆率3、上染百分率4、轧余率5、染色牢度6、碱减量二、填空题(30分)1.三段命名法将染料的名称分为、、O2.织物染色根据染料与织物接触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3.直接染料固色处理常用的有和处理法。
4.活性染料染色是通过与纤维生成结合,从而固着在纤维上。
5.活性染料染棉纤维,浸染工艺一般有、和三种。
6.还原染料最常用的还原剂o7.可溶性还原染料显色一般采用法。
8.硫化染料还原比较容易,一般采用作为还原剂。
9.酸性媒染染料的染色方法有、、三种。
10.分散染料染涤纶,染浴pH值一般控制在o11.阳离子染料的配伍值越大,则染料的上染速率越,匀染性越o12.烘燥设备有、和三种形式。
13.棉织物的丝光是在丝光机上进行,其中以应用最广。
14.分散染料染涤纶有、、和三种染色方法。
15.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大体可分为、、和皂洗后处理四个步骤。
三、选择题(20分)1、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烧毛设备是()A.气体烧毛机B.铜板烧毛机C.圆铜烧毛机2、蚕丝精练后处理水洗应遵循的原则是A.快速降温B.逐步降温C.室温水洗3、棉织物半丝光的目的是A.提高光泽B.提高断裂强度C.提高染色性4、含有磺酸基的表面活性剂是属于下列哪一类型()A.阴离子B.非离子C.阳离子5、对棉织物采用酶退浆表述错误的是()A.退浆率高,对纤维损伤大B.退浆率高,去I差C.退浆率高,环保无污染6、轧染时易产生头深现象的本质原因是(A.轧液浓度太大B.染色温度太低C.亲和力太大7、目前应用最广的印花机属于()A.平网印花机B.圆网印花机C.滚筒印花机8、一般圆网的金属材质是()A铜B铁C银D铭9、活性染料染色时,在染液中加入少量防染盐S,可防止染料A.聚集B.水解C.还原10、感光制网过程中,花纹处感光胶的变化是下列哪种情况?(A从可溶变为不可溶B从不可溶变为可溶C一直可溶D四、判断题(10分)1.卷染机染色属于绳状染色。
染整概论复习资料
染整概论复习资料前言染整:对纺织材料(纤维、纱线和织物)进行化学处理的过程,通常也称为印染。
染整与纺纱、织造或针织生产一起,构成了纺织品生产的全过程。
染整加工包括前处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
纺织品的染整加工是借助各种机械设备,通过化学的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纺织品进行处理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前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
通过染整加工,可以改善纺织品的外观和服用性能,或赋予纺织品特殊功能,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满足对纺织品性能的不同要求。
前处理(预处理,又称煮练和漂白):采用化学方法去除织物上的各种杂质,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为染色、印花和整理等后续加工提供合格的半成品。
使后续的印染整理工序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加工效果;染色: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结合,使纺织品获得鲜艳、均匀和坚牢的色泽;印花:用染料或颜料在纺织品上获得各种图案;整理:根据纤维的特性,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的作用,改进纺织品的外观和形态稳定性,提高纺织品的服用性能或赋予纺织品阻燃、拒水拒油、抗静电等特殊功能。
第一章为绪论一、中国古代印染工艺的发展在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使用矿物和植物给纺织品染色。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他们掌握了各种染料的提取和染色,生产出了彩色纺织品。
中国古代印染工艺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三个转变:古代染色的染料,从天然矿物到植物染料的转变(缘于获取难易程度和染色牢度);从染色原色到色度的变化;从在织物上画花、缀花、绣花、提花到手工印花的转变(缬与凸版印花技术为代表)。
至1834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明以前,我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
中国古代经典印花工艺——“三瓣”夹瓣:夹瓣是一种中空双面防染印花工艺。
它用木板雕刻出两个相同图案的镂空花盘,然后将亚麻和丝绸对折,夹在两个花盘之间,用绳子绑紧,并在花盘的缝隙中注入染料。
干燥后,取下花盘,在织物上打印对称的颜色图案。
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印花布被称为“jiaval”。
缬草染色法最适用于棉和大麻纤维。
东华大学染整概论重点(精华版)
三、直接性 ◼ 染料分子中含有-NH2、-OH、-N=N-、-CONH 等基团,共轭双键和极性 基团增加,染料的直接性增大。它可以通过氢键及范德华力与纤维素分子 相结合。
盐效应(促染作用) ◼ NaD ------------ D- + Na+ D-与 CellO- 间存在斥力
如加入食盐(NaCl)或元明粉(Na2SO4),则 Na+可随同扩散入纤维,使 D-易于获 得相伴的 Na+而提高上染量。 三、直接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原理
◼ 1. 练漂的含义及目的 去除天然杂质和外来杂质,改善织物的品质(润湿性、手感、色泽等),
从而提高服用性能,并有利于后续加工的进行。 ◼ 2. 练漂加工的主要内容 主要有退浆、煮练、漂白,此外还有丝光、热定形等。
3.概念 ◼ 浴比:织物干重(kg)与溶液体积(L)之比。 ◼ 带液率(吸液率、轧余率):织物经浸轧后所带溶液质量占织物干重(空 气干燥)的百分率。 ◼ 回潮率(吸湿率):纤维中水分重量占试样绝对干燥重量的百分比。
五、染色过程和染色方法 1. 染色过程:上染→固色 (染料和纤维结合)→皂煮(去除浮色) 2. 染色方法
◼ 浸染 ◼ 轧染:一相法、二相法、冷轧堆染色
◼ 冷轧堆 促染剂:如食盐、元明粉 防泳移剂:亲水性高分子糊料,例如海藻酸钠 尿素(助溶剂)、防染剂、渗透剂
◼ 浸染 (1) 两浴两阶段工艺:在近中性浴中吸附上染,然后在另一不含染料的碱
6.精练(煮练) ◼ 目的:去除大部分天然杂质 ◼ 原理:高温浓碱液中较长时间处理,水解,皂化溶解; ◼ 精练剂
主练剂:烧碱
助练剂:表面活性剂、硅酸钠、软水剂、还原剂 精练工艺
◼ 精练剂: 烧碱:水解、溶胀、皂化 表面活性剂:润湿、乳化 硅酸钠:提高白度,吸附水中铁质 软水剂:如六偏磷酸钠、EDTA 亚硫酸氢钠:还原去除木质素、果胶,还可缓和纤维素在碱性条件下的氧
染整工艺与原理上重点整理
染整工艺与原理上重点整理第一章水和表面活性剂染整厂对水质的要求:外观:无色、无臭、透明;pH值:6.5-7.4;总硬度(ppm):0-25;铁(ppm):0.02-0.1;锰(ppm):0.02;总碱度(ppm):35-64;总含固量(ppm):65-150 暂时硬度:由Ca2+、Mg2+所形成的重碳酸盐而造成的硬度,这些物质加热煮沸能被除去。
永久硬度:由Ca2+、Mg2+所形成的氧化物、氯化物、硫酸盐等而造成的硬度,这些物质经加热煮沸时,不会发生沉淀而被去除。
总硬度: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之和。
ppm:每一百万份水中钙镁盐含量换算成CaCO3的份数,即每升水中所含CaCO3的毫克数硬水和软水以57ppm为界,小于57为软水。
总碱度(对甲基橙指示剂):水中碳酸盐以及氢氧化物等碱性物质含量而言的。
总含固量:水中可溶性固体和悬浮固体的总和。
(硬水对染整加工有何影响?)1)Fe2+其一:会使织物泛黄,而产生锈斑,影响织物的白度;其二:双氧水漂白时,Fe++能催化双氧水分解,易使棉纤维脆损;2)CL-影响漂白织物的白度;3)Ca2+、Mg2+其一:能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肥皂等形成沉淀,不仅使其失去原有作用,而且还会造成加工疵点;其二:能与染料形成沉淀,而使鲜艳度变差,牢度降低;4)硬水其一:对锅炉的安全形成隐患,严重时会引发爆炸;其二:形成的锅垢对燃料的节约影响很大;其三:会引起锅炉的腐蚀,水中的氧及二氧化碳和铁作用形成碳酸亚铁,然后进一步水解成氢氧化亚铁(说明一般情况下雨水、地表水、浅地下水和深地下水中杂质的组成及来源)阳离子交换树脂(常用)化学软化法:通过化学反应使水中的钙、镁盐转变成钙盐、镁盐的沉淀或者形成金属离子络合物的方法。
1、磷酸三钠:通过化学反应使水中的钙、镁盐转变成磷酸的钙盐或镁盐而沉淀。
2、纯碱:作为软水剂主要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3、六偏磷酸钠:能与钙、镁离子形成比较稳定的络合物,而不再具有硬水的性质。
染整复习资料
染整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1. 染色饱和值:指纤维在一定的染色温度条件下,所能上染的最大染料量。
2. 泳移:染色织物由于烘干不匀,所引起的染料沿着水分蒸发的方向的移动现象,叫泳移,引起阴阳面等色差。
4. 平衡上染百分率:染色平衡时,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质量占染色初期投入的染料质量的百分比。
5. 吸附等温线:在一定的温度下染色达到平衡时,染料在纤维上的浓度与染料在染浴中的浓度的分配关系曲线。
6. 染色牢度:染色制品在以后的加工过程中及服用过程中能保持原色泽的能力。
7.热定型: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塑性,将织物保持一定的尺寸或形态,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使受热后变化了的微结构固定下来,从而使织物的尺寸和形态达到稳定。
8丝光:纺织品在处理过程中受有一定张力,以保持所需要尺寸,结果使纺织品获得丝一般的光泽,称作为丝光。
9浊点10永久硬度11乳化12缩呢13电光14毡缩15表面张力16表面活性剂17上染百分率18退浆率19临界胶束浓度20浴比21半染时间22等电点二. 回答下列问题1. 涤纶纤维染色应选用哪种染料?从涤纶纤维的结构出发,分析其所用染料的结构特点。
并简述提高涤纶纤维染色速率的措施?答:选分散染料。
由于涤纶属于聚酯类疏水性合成纤维,其结晶度和取向度高,结构紧密,水中吸湿溶胀小,所以所用的分散染料的特点为:分子结构简单,不含水溶性基团,在水中溶解度小的一类非离子染料。
提高上染速率措施:(1)纤维进行充分膨化预处理;(2)选择的染料结构较简单;(3)升高染色温度;(4)加入合适助剂,载体;(5)加强染液循环。
2. 羊毛纤维染色一般可以选用哪些染料,染色时如何选择染色温度?染色温度高低对织物的染色性能有何影响? 答:羊毛染色用染料有: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金属络合染料和活性染料。
由于羊毛纤维表面有紧密的鳞片层存在,一般为了有利于染料顺利地扩散到纤维的内部,需采用98℃左右的沸染染色温度,考虑到温度太高,纤维损伤,不宜采用100℃以上染色,若纤维进行膨化预处理,或加低温染色助剂,染色温度也可在70-80℃低温下染色。
染整概论复习题
染整概论复习题染整概论复习题染整概论是纺织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纺织品的染色和整理技术。
下面是一些染整概论的复习题,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1. 什么是染色剂?它在染色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染色剂是一种能够与纤维物质结合并赋予其颜色的化学物质。
在染色过程中,染色剂通过与纤维物质的物理或化学作用,将颜料沉积在纤维表面或内部,从而实现染色效果。
2. 请简要介绍一下染色的分类。
染色可以分为两大类:直接染色和间接染色。
直接染色是指染料直接与纤维结合,形成染色效果;间接染色则是将染料先与辅助剂结合,再与纤维发生反应,形成染色效果。
3. 什么是染色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色相是指染色物体所呈现的颜色种类,如红色、蓝色等;明度是指染色物体的明亮程度,即颜色的浓淡程度;饱和度是指染色物体的颜色纯度,即颜色的鲜艳程度。
4. 请简述一下染色剂的选择原则。
染色剂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纤维特性、染色剂的亲和力、染色剂的耐光性和耐洗性等。
不同纤维需要选择适合的染色剂,染色剂的亲和力决定了染色效果的好坏,而耐光性和耐洗性则影响染色后纤维的色牢度。
5. 请简要介绍一下染色过程中的前处理和后处理。
前处理是指在染色过程中对纤维进行预处理,以改善染色效果。
常见的前处理方法包括漂白、清洗和预处理剂的使用。
后处理则是染色后对纤维进行处理,如漂洗、定型和整理等,以保证染色效果的稳定性和纤维的性能。
6. 请简述一下纺织品的整理过程。
纺织品整理是指对染色后的纺织品进行加工处理,以改善纺织品的外观、手感和性能。
整理过程包括定型、熨烫、压光、防皱、防缩、防水等。
通过整理,可以使纺织品更具商业价值和使用价值。
7. 请简要介绍一下纺织品的防水加工。
纺织品的防水加工是通过在纺织品表面形成一层防水膜,阻止水分渗透。
常见的防水加工方法包括涂层法、浸渍法和喷涂法等。
通过防水加工,可以使纺织品具有防水、防潮、耐污染等特性。
8. 请简述一下纺织品的防皱加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染整概论复习第一章引言:纺织产品三大类终端产品:服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
第一章纺织原料纤维: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纱和线;织物: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物一.纺织纤维的分类天然纤维植物纤维 (纤维素纤维 ):棉、苎麻、亚麻、黄麻、大麻等动物纤维 (蛋白质纤维 ):羊毛、兔毛、桑蚕丝、柞蚕丝等化学纤维人造纤维 (再生纤维 ):粘胶纤维、铜氨纤维、Lyocell 纤维等合成纤维: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维纶、氨纶等1.纤维素纤维的结构和性质纤维素是一种多糖物质,它是由许多 D- 葡萄糖剩基单元彼此通过 -1,4-甙键连结而成的具有一定取向、结晶的线型大分子。
2.蛋白质纤维的结构和性质酸碱两性:末端的氨基与羧基,侧链上还有许多游离碱性基和酸性基,是典型的两性高分子电解质。
等电点:在一定pH 条件下,蛋白质带的正负电荷相等,这一pH 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等电点与蛋白质的组成有关。
蛋白质在等电状态时,呈现一系列特殊的重要性质:如溶胀、溶解度、渗透压、电导率以及电泳等都最低。
3.化学纤维的基本结构和性质(1)化学纤维的种类注意区分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2)粘胶纤维的结构和性质结晶度( 30%-40%)比棉小,聚合度250-500手感柔软,有光泽,吸湿性强,易变形,强力低三、合成纤维的结构和性质(1)纺丝方法:纺丝融体或纺丝液的制备将固态高聚物转变成液态可采用溶液法或熔融法。
化学纤维的纺丝成形将纺丝熔体或纺丝液通过喷丝孔挤出后凝固成丝条的过程称为纺丝。
熔融纺丝法的纺丝液是熔体,纺出的丝在空气中固化。
溶液纺丝法纺出的丝的固化方式分为湿法与干法两种。
化学纤维的一般后整理纺丝成形得到的丝称为初生丝,初生丝强度低、伸长大、沸水收缩率大、往往不能直接用于纺织加工,因此初生丝还需经过一系列的后加工。
其中主要的工序是牵伸和热定形。
二、纱线1.不同结构纱(1)单纱由短纤维通过纺纱直接纺成的。
(2)股线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并合加捻制成的。
(3)复捻股线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股线并合再加捻而成的。
(4)花式线用两根以上不同粗细、不同原料、不同结构或不同色泽的纱线捻并,或利用特殊的方法进行捻并制成的特殊的形状或结构的股线。
如有结子线、螺旋线、圈圈线、彩点线等等。
2.基本概念纱、线、捻度、捻向纱:纤维纺成的细缕线: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或丝合并加捻而成,如40/2捻度:使纱中的纤维相互挤压,抱合在一起,增加摩擦力,提高纤维的强度。
捻度指纱在单位长度内的平均加捻数。
捻向有两种,一种顺手捻 S,一种反手捻 Z. 通常单纱多为 Z 捻,合股线多为 S 捻。
纱线粗细表示:定长制(特数、旦数)定重制(公制及英制支数)三、织物的基本结构日常遇到的织物有三大类:梭织物(也叫机织物 );针织物;非织造织物。
1.机织物基础知识(1)机织物最基本的是由互相垂直的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纵横交错织成的制品。
有时也可简称为织物。
原组织织物:平纹布、斜纹布、缎纹织物等。
又称三原组织,最基本的组织单位。
(2)织物的基本性质织物的经纬纱排列密度 ------- 在织物单位长度中排列的经纬纱根数。
(可用织物密度分析镜直接测定)2、织物的长度和宽度在织物设计中,织物的长和宽是一个重要参数,在成批生产的服装厂,对所选面料的幅宽和长度十分重视,因为这和成本核算关系很大。
幅宽: 72cm,90cm,114cm,144cm. 36.5cm.长度:以米为单位 .3、织物平方米重织物平方米重量是表示织物重量的指标,以每平方米织物重量的克数即g/m2 来表示。
这是核算成本的主要依据之一。
一般平方米重大者,较为厚实;小者,较为轻薄。
2.针织物(1)针织是使纱线构成线圈并串套而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
(2)针织物的形成概述针织物在针织机上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纱线以一定的张力输送到针织机的成圈编织区域,这阶段称为给纱。
2.纱线在编织区域,按照各种不同的成圈方法形成针织物或形成一定形状的针织品,这阶段称为成圈。
3.将针织物从成圈区域引出,或卷绕成为一定形状的卷装,这阶段称为牵拉卷取阶段。
3.非织造布(1)定义: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物。
(2)非织造基本原理不同的非织造工艺技术具有各自对应的工艺原理。
但从宏观上来说,非织造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可用其工艺过程来描述,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过程:(1)纤维准备; (2)成网; (3)加固; (4)后整理。
第二章练漂一、水和表面活性剂 -染整用水特点1.水的要求:无色、无臭、透明、pH6.3-7.2(近中性)水的总硬度不超过25ppm,部分金属离子浓度也有一定限制水的硬度:水中含有的钙镁盐含量硬水、软水水的总硬度 =暂时硬度 +永久硬度暂时硬度: Ca(HCO3)2、 Mg(HCO3)2永久硬度: CaCl2、CaSO4、 Ca(NO3)2, MgCl2 、MgSO4、 Mg (NO3)2 硬度单位—— ppm 定义:每一百万份水中钙镁盐含量换算成碳酸钙的份数 (mg/L)。
水和表面活性剂 -水的硬度对染整加工的影响使肥皂沉淀,由钙镁皂形成的皂斑造成织物斑迹,对手感产生不良影响;使染料沉淀;锅炉用水时形成水垢降低导热系数。
2C17H33COONa +CaSO4Na2SO4 + (C17H33COO) 2Ca 铜、铁等离子对双氧水分解有催化作用,漂白时会产生破洞。
Fe2+ + H2O2 -----Fe3+ + HO. + OH-H2 O2 + HO. -------- HO2. +H2O水的软化--降低水中钙镁盐的含量三种主要方法:(1)石灰-纯碱沉淀法用 Ca(OH)2 和 Na2CO3 处理(2)离子交换法,如泡沸石、磺化煤等阳离子交换剂;(3)使用软水剂,如六偏磷酸钠, EDTA。
2.表面活性剂:(1)表面活性:以很低浓度加入水溶液中便能显著地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性质。
印染助剂多为表面活性剂。
(2)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由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共同构成亲水基:与水有较大亲和力的原子团,如-COONa,-SO3Na, -O-等;疏水基(亲油基):与油有较大亲和力的原子团,如烃基CH3CH2··CH2-CH2- 等。
( 3)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按与其表面活性直接有关的基本性质,分为:润湿剂、乳化剂、分散剂、洗涤剂等按与其表面活性间接有关的派生性质,分为:柔软剂、匀染剂、缓染剂、抗静电剂等按溶于水后所带电荷的情况,分为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非离子型(4)表面活性剂的作用1.润湿2.乳化和分散作用3.增溶4.去污二、练漂概述1.练漂的含义及目的去除天然杂质和外来杂质,改善织物的品质(润湿性、手感、色泽等),从而提高服用性能,并有利于后续加工的进行。
2.练漂加工的主要内容主要有退浆、煮练、漂白,此外还有丝光、热定形等。
棉和涤棉混纺织物的练漂发展趋势:退浆、精练、漂白工序合并3.概念浴比:织物干重( kg)与溶液体积 (L) 之比。
带液率(吸液率、轧余率):织物经浸轧后所带溶液质量占织物干重(空气干燥)的百分率。
如:要求 NaOH 3%(owf) ,带液率 100%时,碱液浓度为 30 g/l;带液率 50%时,碱液浓度则需为 60 g/l。
回潮率(吸湿率):纤维中水分重量占试样绝对干燥重量的百分比。
含水率:纤维中水分重量占含水试样重量的百分比。
4.烧毛目的:烧去布面上绒毛(由露在纱线表面的纤维末端形成),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
也是防止涤 /棉织物起球的主要措施之一。
原理:利用织物通过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时,由于纱线表面的散纤维和纤毛等与织物主体温度有差异,使散纤维燃烧,而又不损伤织物主体。
5.退浆目的:去除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以利于以后的煮练和漂白加工。
浆料类型:天然浆料和化学浆料。
天然浆料:淀粉、海藻胶化学浆料:聚乙烯醇( PVA )、聚丙烯酸酯类( PA)、羧甲基纤维素( CMC )退浆方法:酶退浆、碱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1)退浆—酶退浆优点:退浆时间短,淀粉浆料去除完全,不易损伤纤维。
缺点:天然杂质去除较少,不能分解棉籽壳,对化学浆料无作用。
(2)退浆—碱退浆原理:淀粉或化学浆在热碱的作用下发生强烈溶胀,热水可洗去。
部分天然杂质也会发生分解而去除,可减轻精练负担。
优点:成本低、可去除淀粉和化学浆料,还可去除部分天然杂质。
缺点:堆置时间较长,浆料未降解,可能重新沾污织物。
( 3)退浆—酸退浆酸退浆适用于含杂较多的棉布,具有减少矿物盐类和提高织物白度的良好作用。
处理温度、浓度和时间适当,避免造成纤维损伤。
一般配合酶退浆或碱退浆(4)退浆—氧化剂退浆用过氧化氢、过硫酸盐、亚溴酸钠等氧化剂退浆,浆料被氧化、降解,水溶性增大。
优点:退浆率较高,白度较好,手感柔软注意:过氧化氢退浆,需要添加稳定剂6.精练(煮练)目的:去除大部分天然杂质棉纤维组成:纤维素含量 90%左右,还含有果胶物质、含氮物质、蜡状物质、灰分(无机盐类)、色素、棉籽壳等天然杂质。
原理:高温浓碱液中较长时间处理精练剂主练剂:烧碱助练剂:表面活性剂、硅酸钠、软水剂、还原剂精练工艺精练剂:烧碱:水解、溶胀、皂化表面活性剂:润湿、乳化硅酸钠:提高白度,吸附水中铁质软水剂:如六偏磷酸钠、EDTA亚硫酸氢钠:还原去除木质素、果胶,还可缓和纤维素在碱性条件下的氧化反应7.漂白目的:去除色素,提高白度。
原理:双键共轭体系具有颜色,用氧化还原反应破坏发色体系达到消色的目的。
漂白剂:氧化剂—次氯酸钠 NaClO(氯漂)双氧水 H2O2(氧漂)亚氯酸钠 NaClO2(亚漂)过硼酸钠、过醋酸钠等还原剂—保险粉、亚硫酸钠8.开幅、轧水和烘干开幅:练漂(绳状)丝光、染色、印花、整理(平幅)在开幅机上进行轧水:使织物含水量均匀,降低蒸汽消耗,使织物平整烘干:烘筒三、丝光定义及目的:指棉、麻纺织品在一定张力下,用浓烧碱溶液处理,以获得稳定的尺寸,耐久的光泽及提高对染料的吸附能力的加工过程。
物理机械性能(强力、延伸性和弹性)纤维的化学反应性能提高丝光棉的结构与性质:剧烈溶胀,使纤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形态:纵向由扁平带状变为柱状超分子结构:结晶区减少,无定形区增多尺寸稳定性提高:剧烈溶胀,分子进行重排,消除内应力,缩水率变小光泽提高,效果持久:张力条件丝光,纤维溶胀,平滑圆柱体吸附性能增大化学活泼性提高机械性能:一般来说,张力愈大,断裂强度愈高,断裂延伸度降低思考题在精炼液中加入硅酸钠的目的是什么?名词解释:浴比、带液率退浆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棉织物煮练中需用哪些药剂,各药剂的作用是什么?说明丝光前后棉的性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