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全书(教育与教育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核心讲义
模块一教育学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
1.1学习目标
1.掌握教育的概念;
2.掌握前制度化教育及其特点,制度化教育的历程,非制度化教育的思潮;
3.掌握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4.掌握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形态;
5.了解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国家的教育形态;
6.掌握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7.掌握近代教育的变化;
8.掌握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9.掌握教育学的概念;
10.掌握古代教育学思想,重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11.了解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重点掌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教育学思想;
12.掌握影响了教育学学科建立的几位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与代表作;
13.掌握为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奠定基础的两位教育家的著作及思想(赫尔巴特与《普
通教育学》、杜威与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14.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凯洛夫与《教育学》)。
1.2考点聚焦
1.我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墨子、道家、《学记》);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杜威、卢梭、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洛克、裴斯泰洛齐);
3.现代教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4.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3知识结构图
1.4核心讲义
考点1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
(1)广义的教育
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2)狭义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要素
教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包含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不会获得很好的效果。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如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①教育内容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内容会有所不同,但概括起来,不外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
②教育措施是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它不仅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法,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时所使用的一切物质条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正是凭借这些教育措施,才能完成教和学的任务。
3.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回答,历来存在分歧,也形成了多种观点,主要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4.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小学、中学、大学,各种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等。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①前制度化教育
a.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b.教育实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其形成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教育主体确定;第二,教育对象相对稳定;第三,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第四,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第五,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
态。当这些形式化的教育实体的特点比较稳定并形成教育的简单要素时,教育就初步定型了。
c.前制度化的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并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②制度化教育
a.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大致说来,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教育实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游离状态到形成系统的过程,正是教育“制度化”的过程。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b.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即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c.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l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③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a.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的,它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b.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每一个人应该能够在一个比较灵活的范围内,比较自由地选择他的道路。如果他离开这个教育体系,他也不至于被迫终身放弃利用各种教育设施的权利。
d.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