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类中成药分类及应用

合集下载

解表类中成药分类及应用

解表类中成药分类及应用

第一部分解表类中成药分类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何为解表剂?解表剂的分类解表剂的药理作用一、何为解表剂?解表剂(即指解表类中成药)是以麻黄、桂枝、荆芥、防风、桑叶、菊花、柴胡、薄荷、豆豉等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中成药。

属于“八法”中“汗法”的范畴。

临床辨证要点: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脉浮等。

临床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二、解表剂的分类辛温解表类辛凉解表类解表胜湿类祛暑解表类解表消食类扶正解表类表里双解类辛温解表辛温解表类成药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苔白脉浮紧等。

代表成药: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桂枝汤冲剂(合剂)、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等。

辛凉解表辛凉解表类成药具有疏散风热的作用。

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之证,症见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有汗或汗出不畅,口渴咽痛,咳嗽,苔白微黄,脉浮数等。

代表成药:风热感冒颗粒、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感冒退热口服液、羚翘解毒片等。

解表胜湿解表胜湿类中成药具有解表除湿的作用,用于外感风寒/风热挟湿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苔白厚或腻,脉濡滑或濡缓等/发热头痛,咽痛,肢体痛,鼻塞,胃纳减退,舌尖红,苔薄或腻,脉浮数等。

代表成药:九味羌活丸、柴连口服液祛暑解表祛暑解表类中成药具有祛除暑热或暑湿,解除表证的作用,主要用于外感暑热/暑湿所致感冒。

代表成药:藿香正气水(颗粒、片、合剂、口服液、滴丸、胶囊、软胶囊)、暑湿感冒颗粒、暑热感冒颗粒等。

解表消食解表消食类中成药具有解表祛邪,消食导滞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外感,脾胃不健,乳食停滞之证。

代表成药:小儿至宝锭扶正解表扶正解表类成药具有解表兼以扶正的作用,适用于体质素虚又感外邪而致的表证。

此时既要解表,又虑正虚,所以常用补益或助阳药与解表药配合组成方剂,使表证得解。

解表中成药

解表中成药

怀菊花
苦杏仁
桔梗
【组方分析】 桑叶、菊花:散风热,清肺络,止咳嗽----君药
薄荷
疏散风热
桔梗、杏仁 宣肺止咳 ----臣药
连翘 芦根
清热解毒 清热生津以止渴 -----佐药
苦杏仁
甘草 与桔梗相配能利咽
调和诸药 -----使药
甜杏仁
----诸药相合,以起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
小青龙合剂
【处方】
麻黄125g 细辛62g
桂枝125g
白芍125g
干姜125g
法半夏188g 五味子125g 甘草蜜炙125g
麻黄
桂枝
宣肺平喘 • 桂 枝:温阳化饮
发汗解表----君药
• 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臣药
• 五味子:敛肺止咳
• 白 芍:敛阴和营 防诸药温燥伤津 • 半 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佐药
• 炙甘草: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诸药-----佐使
• -----诸药相配,开中有合,宣中有降,使风寒去, 营卫和,水饮除,共起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之功。
【功能主治】
解表化饮,止咳平喘 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使用注意】 凡是风热咳喘及正气不足的虚喘不宜用,阴虚 干咳无痰者慎用。
卧、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浮大无力等。
--------此时既要解表,又虑补虚,故需扶正解表。此类中成药 配伍扶正药主要是为扶正气以助解表和使祛邪不伤正,并非单纯 为治虚而用补药,更不是通过这类方的治疗使正虚得以恢复。
• 处方组成:以解表药配合补益药或助阳药如人参、熟 附子、熟地等为主。
• 常见扶正解表中成药:参苏丸、败毒散等。

解表类中成药处方药

解表类中成药处方药

解表类中成药处方药
防风通圣丸
[主要成分]甘草、生石膏、黄芩、桔梗、防风、川芎、当归、白芍、大黄、薄荷、麻黄、连翘、芒硝、荆芥穗、白术、栀子、滑石。

[功能]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主治]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疹。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6克,一日2次。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小柴胡片
[主要成分]柴胡、黄芩、党参、制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和解清热,疏肝和胃。

[主治]
①发热性疾病。

②肝脏疾病: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酒精性慢性肝炎、抑制肝硬化向肝癌发展。

③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

④类风湿性关节炎,并抑制固醇类激素副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4~6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
①泻下满痛,不渴而饮水呕吐者,不适合用本品。

②欲吐,腹中痛,微溏者,不适合用本品。

③忌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

辛芩颗粒
[主要成分]细辛、黄芩、荆芥、防风、白芷、苍耳子、黄芪、白术、桂枝、石菖蒲。

[功能]益气固表,祛风通窍。

[主治]过敏性鼻炎、鼻窒等症。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

一次1袋,一日3次。

20日为1个疗程。

鼻渊舒口服液
[主要成分]辛夷、苍耳子、黄芩、白芷、柴胡等。

[功能]疏风清热,祛湿通窍。

[主治]鼻窦炎、鼻炎属肺经风热及胆腑郁热证者。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0ml,一日2~3次,7天为1个疗程。

常见解表中成药

常见解表中成药

解表中成药(一)辛温解表1.【药名】表虚感冒颗粒【处方】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葛根、苦杏仁。

【功能主治】散风解肌,和营退热。

用于感冒病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恶风,有汗,头痛项强,咳嗽痰白,鼻鸣干呕,苔薄白,脉缓。

【用法用量】口服。

成人一次1~2袋,一日3次,小儿酌减,开水冲服。

【使用禁忌】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生冷、厚味。

服药后,多饮白开水(或喝热稀粥、稀米汤亦可),覆被取微汗,不可大发汗,以防重复感受风寒。

2.【药名】调胃消滞丸【处方】厚朴(姜汁制)、羌活、广东神曲、枳壳、香附(四制)、半夏(制)、防风、前胡、川芎(酒蒸)、白芷、薄荷、砂仁、草果、木香、豆蔻、茯苓、苍术(泡)、广藿香、乌药(醋制)、甘草、紫苏叶、陈皮(蒸)。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解表化湿。

用于感冒风寒之发热头痛、肢体酸困、头晕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清涕、消化不良、腹痛泄泻。

【用法用量】口服。

每次1瓶(袋),每日2次。

【使用禁忌】服药期间,勿食生冷油腻之物。

风热感冒者不适用。

3.【药名】风寒感冒颗粒【处方】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

【功能主治】解表发汗,疏风散寒。

用于风寒感冒之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

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1/2量,3~7岁服成人1/3量。

【使用禁忌】①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虚喘者均当禁用;②服药期间,当避风寒,多饮白开水;③含麻黄碱,运动员禁用。

4.【药名】伤风停胶囊【处方】麻黄、荆芥、白芷、苍术(炒)、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鼻流清涕,肢体酸重,喉痒咳嗽,咳嗽痰清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及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鼻炎等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3粒,一日3次。

【使用禁忌】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虚喘者慎用。

风热外感禁用。

含麻黄碱,运动员禁用。

5.【药名】九味羌活丸、九味羌活颗粒【处方】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地黄、甘草。

中成药分类及应用

中成药分类及应用

中成药分类及应用中成药是指根据一定的处方,将中药原材料加工制成的,方便患者直接服用的现成药物。

以下是对中成药的分类及其应用的简要介绍:一、分类1.根据治法分类:中成药可以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泻火通便、清暑解表、温里散寒、回阳救逆、开窍醒神、平肝熄风、固涩止遗、理气和中、消导化积、补益、安神、行气活血、止血、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治风温等类。

2.根据给药途径分类:·经口给药剂型:有蜜丸、水丸、水蜜丸、糊丸、蜡丸、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糖浆剂、合剂、煎膏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茶剂、露剂、冲剂、滴丸等。

·经皮肤给药剂型:有软膏剂、硬膏剂、膜剂、锭剂、栓剂、糊剂、巴布剂、气雾剂、喷雾剂、粉剂等。

·经注射给药剂型:有注射剂、输液剂等。

·经粘膜给药剂型:有滴鼻剂、滴耳剂、洗眼剂、舌下片、含片、牙膏、牙粉、牙散、吹药、吸入剂等。

二、应用中成药的应用广泛,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多个领域。

常见的中成药如板蓝根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症状。

此外,还有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消渴丸等。

在使用中成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遵循医嘱:在使用中成药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确保药物适合自己的症状。

2.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确保正确使用。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中成药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时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除非得到医生的指导。

4.关注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或疑似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总之,中成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疗效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使用时,应遵循医嘱、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关注不良反应,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中成药用药指导01解表中成药

中成药用药指导01解表中成药

九味羌活丸
午时茶颗粒 通宣理肺丸
小青龙颗粒 (汤)
汉 张仲景《伤寒论》
方 解
麻黄 桂枝
干姜 细辛 半夏 芍药 五味子 炙甘草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温肺化饮 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和营养血 敛肺止咳 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水 饮
风寒
外 寒 内 饮 证
恶寒发热 头痛身痛无汗
症 状
咳喘 痰涎清稀量多 甚或喘咳不得平卧
感冒 问病(证)荐药
问诊
清· 陈修园·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一切痛苦和不适 与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 当前病理变化的反映,诊病、辨证的首要依据
【处方组成】广藿香 紫苏叶 香薷 木香 枳壳 陈皮 茯苓 白扁豆 山楂 六神曲 麦芽等 【功能主治】祛暑除湿,和中消食。用于暑湿外感, 宿食内停之恶寒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
恶寒发热,头痛,身重倦怠,头昏重痛,胸 膈满闷,脘腹疼痛,上吐下泻,舌苔白腻。
【分析荐药】
藿香正气丸:散风寒,化内湿并重。 保济丸:解表化湿,消食和中兼以清热平肝。
桂 枝 汤 病 机 示 意 图
卫中邪气盛
(卫强) 卫外功能失职 不能保护营阴
卫 在 脉 外
营 在 脉 中 营伤(营弱)

营阴外流
营卫不和(卫强营弱)
辛温解表方
麻黄汤
外感风寒
表实证
桂枝汤
外感风寒 表虚证
恶寒 发热 无汗 脉浮紧
恶风 发热 有汗 脉浮缓
风寒感冒常用中成药
名称
小青龙颗粒
用药特点

中成药分类大全

中成药分类大全

中成药分类大全中成药分类大全一、解表中成药小青龙颗粒:用于风寒感冒,主治外寒里饮证,止咳平喘,亦可治疗过敏性鼻炎九味羌活丸:用于风寒感冒,兼清里热感冒清热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午时茶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内伤食积证败毒散:用于风寒感冒通宣理肺丸:用于风寒感冒,宣肺止咳参苏丸:用于老年或病后、产后气虚而感受风寒者银翘解毒片:用于风热感冒,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双黄连颗粒:用于风热感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小儿感冒颗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柴胡口服液:用于外感发热保济丸:用于胃肠型感冒,症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藿香正气水:用于胃肠型感冒,症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二、清热中成药牛黄解毒片:用于火热内盛,症见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银黄口服液: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板蓝根颗粒: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扁桃体炎、腮腺炎等抗病毒口服液: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感冒退热颗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三黄片:用于三焦热盛,泻火通便,症见口舌生疮、心烦口渴、尿赤便秘黄连上清丸:用于上焦风热,症见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小便黄赤等牛黄上清丸:用于上焦火热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等紫雪:用于热病,止痉开窍,症见高热烦躁、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片仔癀: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龙胆泻肝丸:①用于肝胆实火上炎证,症见头痛、胁痛、口苦、耳聋、舌红苔黄②用于肝经湿热下注证:症见阴肿、阴痒、筋萎、小便淋漓或妇女带下黄臭等左金丸: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二妙丸:用于湿热下注之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六神丸: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西瓜霜咽喉含片:防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口腔炎、牙龈肿痛等清热消炎宁胶囊:主治热毒证,消炎止痛,舒筋活络十滴水:主治中暑证六合定中丸:主治夏伤暑湿、宿食停滞证,症见恶寒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六一散:主治暑湿证,症见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痱子刺痒仁丹:用于中暑呕吐、烦躁恶心、头目眩晕、晕车晕船、水土不服三、温里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小建中合剂:主治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挛痛、喜温喜按、按之则痛减或脾胃虚寒引起的虚劳发热、心悸不宁等香砂养胃丸: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四逆汤口服液: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脉微欲绝参附注射液: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证,用于急救艾附暖宫丸:理气补血,暖宫调经,主治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痛经、腰酸带下四、理气中成药逍遥丸: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100多种临床最常见的中成药的使用手册内含辨证分类临床必备

100多种临床最常见的中成药的使用手册内含辨证分类临床必备

100多种临床最常见的中成药的使用手册内含辨证分类临床必备《100多种临床最常见的中成药的使用手册内含辨证分类临床必备》一、前言中成药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手册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份详尽的中成药使用指南,帮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应用中成药。

二、辨证分类中成药的使用需要根据不同的病证进行辨证分类,以达到针对性治疗的目的。

在本手册中,将100多种临床最常见的中成药划分为以下几类:1. 温燥解表类:包括感冒类中成药、解表类中成药等,适用于外感风寒、风热等病证的治疗。

2. 温经散寒类:包括温阳类中成药、散寒类中成药等,适用于肾阳不足、寒湿病证的治疗。

3. 温通经络类:包括温经类中成药、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等,适用于气血不畅、经络堵塞的病证治疗。

4. 祛风湿类:包括祛风湿类中成药等,适用于风湿湿痹、关节炎等病证的治疗。

5. 健脾化湿类:包括健脾类中成药、化湿类中成药等,适用于脾胃虚弱、湿气停滞的病证治疗。

6. 利水消肿类:包括利水类中成药、消肿类中成药等,适用于水肿、浮肿等病证的治疗。

7. 开窍通窍类:包括开窍类中成药、通窍类中成药等,适用于昏倒、头晕等病证治疗。

8. 安神养心类:包括安神类中成药、养心类中成药等,适用于心神不宁、失眠等病证的治疗。

9. 其他类:包括清热类中成药、润燥类中成药等,适用于其他病证治疗。

三、使用手册1. 温燥解表类中成药:- 药物 A:主要适用于寒邪外袭,表现为寒冷恶寒、发热、头痛等病症。

- 药物 B:适用于风热感冒、咽喉疼痛等病症。

2. 温经散寒类中成药:- 药物 C:适用于肾阳不足的病症,如阳痿、早泄等。

- 药物 D:适用于寒湿内侵,表现为腹痛、湿疹等病症。

3. 温通经络类中成药:- 药物 E:适用于气血不畅的病症,如经闭、淤血瘀阻等。

- 药物 F:适用于经络堵塞的病症,如痛经、痛风等。

4. 祛风湿类中成药:- 药物 G:适用于风湿湿痹的病症,如关节炎、肌肉疼痛等。

解表类中成药分类及应用

解表类中成药分类及应用

第一部分解表类中成药分类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何为解表剂?解表剂的分类解表剂的药理作用一、何为解表剂?解表剂(即指解表类中成药)是以麻黄、桂枝、荆芥、防风、桑叶、菊花、柴胡、薄荷、豆豉等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中成药。

属于“八法”中“汗法”的范畴。

临床辨证要点: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脉浮等。

临床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二、解表剂的分类辛温解表类辛凉解表类解表胜湿类祛暑解表类解表消食类扶正解表类表里双解类辛温解表辛温解表类成药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苔白脉浮紧等。

代表成药: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桂枝汤冲剂(合剂)、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等。

辛凉解表辛凉解表类成药具有疏散风热的作用。

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之证,症见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有汗或汗出不畅,口渴咽痛,咳嗽,苔白微黄,脉浮数等。

代表成药:风热感冒颗粒、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感冒退热口服液、羚翘解毒片等。

解表胜湿解表胜湿类中成药具有解表除湿的作用,用于外感风寒/风热挟湿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苔白厚或腻,脉濡滑或濡缓等/发热头痛,咽痛,肢体痛,鼻塞,胃纳减退,舌尖红,苔薄或腻,脉浮数等。

代表成药:九味羌活丸、柴连口服液祛暑解表祛暑解表类中成药具有祛除暑热或暑湿,解除表证的作用,主要用于外感暑热/暑湿所致感冒。

代表成药:藿香正气水(颗粒、片、合剂、口服液、滴丸、胶囊、软胶囊)、暑湿感冒颗粒、暑热感冒颗粒等。

解表消食解表消食类中成药具有解表祛邪,消食导滞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外感,脾胃不健,乳食停滞之证。

代表成药:小儿至宝锭扶正解表扶正解表类成药具有解表兼以扶正的作用,适用于体质素虚又感外邪而致的表证。

此时既要解表,又虑正虚,所以常用补益或助阳药与解表药配合组成方剂,使表证得解。

中成药分类及功效

中成药分类及功效

中成药分类及功效
中成药分类的方法较多,按中成药的功效可分为以下20类:
1.解表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

2.泻下剂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

3.和解剂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胃肠。

4.清热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退虚热、气血两清。

5.祛暑剂祛暑清热、祛暑解表、祛暑利湿、清暑益气。

6.温里剂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7.表里双解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

8.补益剂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

9.安神剂重镇安神、滋养安神。

10.开窍剂凉开、温开。

11.固涩剂固表止汗、涩肠止泻固脱、涩精止遗、敛肺止血、固崩止带。

12.理气剂理气疏肝、疏肝散结、理气和中、理气止痛、降气。

13.理血剂活血(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温经活血、养血活血、凉血散瘀、化瘀消癥、散瘀止痛、活血通络、接筋续骨)、止血(凉血止血、收涩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

14.治风剂疏散外风、平熄内风。

15.治燥剂清宣润燥、滋阴润燥。

16.祛湿剂燥湿和中、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
胜湿。

17.祛痰剂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化痰熄风。

18.止咳平喘剂清肺止咳、温肺止咳、补肺止咳、化痰止咳、温肺平喘、清肺平喘、补肺平喘、纳气平喘。

19.消导化积剂消食导滞、健脾消食。

20.杀虫剂驱虫止痛、杀虫止痒。

常用中成药组成、功能、主治

常用中成药组成、功能、主治

第一节解表剂一、辛温解表剂1.桂枝合剂-桂枝汤【主治】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塞干呕。

2.感冒清热颗粒(口服液)【功能】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3.正柴胡饮颗粒【药物组成】柴胡、防风、生姜、赤芍、陈皮、甘草。

【功能】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痠痛;流感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二、辛凉解表剂1.银翘解毒丸--银翘散【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2.桑菊感冒片(颗粒、合剂)--桑菊饮【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3.双黄连口服液【药物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

【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4.羚羊感冒胶囊(片)【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羚羊角、牛蒡子、荆芥、淡豆豉、桔梗、淡竹叶、薄荷素油、甘草。

【功能】清热解表。

【主治】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头晕、咳嗽、胸闷、咽喉肿痛。

5.连花清瘟胶囊【功能】清瘟解毒,宣肺泄热。

【主治】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症见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

三、解表胜湿剂1.九味羌活丸(颗粒、口服液)【功能】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主治】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酸痛。

2.荆防颗粒(合剂)【药物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茯苓、枳壳、甘草。

【功能】解表散寒,祛风胜湿。

【主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身疼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咳嗽。

3.午时茶颗粒【药物组成】广藿香、紫苏叶、苍术、陈皮、厚朴、白芷、川芎、羌活、防风、山楂、炒麦芽、六神曲(炒)、枳实、柴胡、连翘、桔梗、前胡、红茶、甘草。

中成药用药指导解表中成药(1)

中成药用药指导解表中成药(1)

中成药用药指导解表中成药(1)中成药用药指导解表中成药随着气温的骤然变化和各种感冒病毒的肆虐,感冒的高发季节也逐渐到来。

感冒虽然一般不会导致生命危险,但许多人在患病期间会感到非常难受。

为了缓解感冒症状,许多人会选择服用中成药。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通过科学配方组合而成的药剂。

中成药具有剂型多样、易于储备、口服方便等特点,其药理作用疗效显著,广受人们的欢迎。

下面,我们就针对解表中成药进行简要概述。

一、辛温解表类1. 感冒清片:感冒清片是一种常见的解表中成药,主要由紫花前胡、辣木等中草药组成,具有解热、祛寒、解毒、镇痛等多种功效。

使用时应注意剂量,一次两片,每日三次。

但对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高血压患者等人群应慎用。

2. 风热感冒颗粒:风热感冒颗粒是以淡竹叶、薄荷等中草药为主要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舒表除烦等功效。

使用时应将颗粒溶于温水中服用,成人一次5克,每日三次;儿童一次2.5克,每日三次。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遵医嘱服用。

二、苦寒解表类1. 防风通圣丸:防风通圣丸具有散寒解表、祛风止痛、除湿利尿等疗效。

其主要成分有桂枝、白芍、生姜等多种中草药。

成人每次服用4-6丸,每日三次。

儿童应按体重适量减少。

孕妇应遵医嘱。

2. 荆防川芎颗粒:荆防川芎颗粒是以荆芥、防风、川芎等中草药为主要成分,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解痉等功效。

成人一次5克,每日三次。

儿童和孕妇应遵医嘱使用。

三、温性解表类1. 洛阳黄芪胶囊:洛阳黄芪胶囊是以生黄芪、黄檗、泽泻等中草药为主要成分,具有滋阴清热、祛风软坚等功效。

不适宜寒凉体质的人群服用。

成人一次3粒,每日三次。

2. 美加净清热解毒颗粒:美加净清热解毒颗粒主要由黄连、黄芩、板蓝根等中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邪、祛风除湿等多种功效。

成人一次1包,每日三次,儿童酌量减量。

孕妇应遵医嘱。

总之,解表中成药在缓解感冒症状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正确剂量服用,并遵医嘱。

中成药的种类

中成药的种类

中成药的种类
1.解表中成药
代表药物有感冒清热颗粒、小儿感冒颗粒、藿香正气水、柴胡口服液、通宣理肺丸等,功效为疏风解表,常用于治疗外寒里饮证。

2.清热中成药
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各种热证,例如口舌生疮、目赤肿痛、便秘、风热感冒、热毒壅盛所致的扁桃体炎等病症,代表药物主要有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龙胆泻肝丸等。

3.温里中成药
这类药物的功效为温中健脾,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等病症,常用药物有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等。

4.理气中成药
例如逍遥丸、木香顺气丸、舒肝丸等,有利于疏肝理气,缓解肝气郁结、胸脘痞闷、胸胁胀痛等病症。

5.理血中成药
常用药物有三七伤药片、丹参片等,功效为舒筋活血和散瘀止痛等,能够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瘀阻、气滞血瘀等病症。

6.补益中成药
补益中成药包括当归丸、归脾丸、八珍丸等,有利于滋补人体。

解表中成药

解表中成药

【组方分析】 君药---麻黄、桂枝:发汗解表,且麻黄宣 肺平喘,桂枝温阳化饮。 臣药---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 表。 佐药---五味子:敛肺止咳, 白芍:敛阴和营,合而防诸药温燥伤津; 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使药---炙甘草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诸药,兼佐使 之用。 诸药相配,开中有合,宣中有降,使风寒去, 营卫和,水饮除,共起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之功。
【组方分析】 君:麻黄、紫苏叶---发散风寒,宣肺止咳。 臣:桔梗、前胡----宣肺止咳 苦杏仁--降肺化痰止咳 佐:黄芩---清泄肺热; 枳壳---理气宽胸; 法半夏、茯苓、陈皮---燥湿化痰。 使: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共起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之功。
【临床应用】 临床用于感冒、气管炎、支气 管炎等属风寒感冒者。 【使用注意】 孕妇慎服。
第一章 解表中成药
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所组成,具有发 汗、解肌或透疹等作用,用于治疗表证的 中成药,称为解表中成药。属于“八法” 中“汗法”的范畴。
分类与适应证: 1、辛温解表类: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适用 于外感风寒表证,以及疮疡、水肿、疟疾、痢疾 等疾病初起时见风寒表证者。代表药如小青龙合 剂、九味羌活颗粒。 2、辛凉解表类:具有疏散风热的作用,适 用于外感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以及疮疡、麻疹、 水肿等疾病初起时见有风热表证者。代表药如银 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等。 3、表里双解类:具有疏散表邪,又有清里 或温里的作用,适用于表证未解,兼有里证者。 代表药如防风通圣丸、葛根芩连片等。 4、扶正解表类:既有发散表邪的作用,又 有扶助正气的作用,适用于既有外邪袭表出现表 证,又兼正气不足者。代表药如参苏丸。
辛凉解表中成药
一、共同点: 1、功效:疏散风热 2、主治证:恶寒发热、头痛、咽痛、鼻寒 流涕等。

解表中成药

解表中成药

解表中成药:1、小青龙颗粒:解表化饮,止咳平喘。

用于外感里饮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痛疼,无汗,喘咳痰稀而量多。

2、九味羌活丸: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算出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3、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

用于感受风寒,内伤食积证。

症见恶寒发热、胸闷吐泻或食积脘胀、苔薄白腻等。

4、银翘解毒片:辛凉解表,亲热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口干、咳嗽、喉咙疼痛。

5、双黄连颗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

症见发热、咳嗽、喉咙疼痛。

6、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用于虚外感风寒、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7、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用于感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8、参苏丸:疏风散寒,祛痰止咳。

用于老年或病后、产后气虚而感受风寒者。

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气短神疲、脉浮而弱。

9、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

用于腹痛腹泻、噎食嗳酸、恶心呕吐、肠胃不适、消化不良、舟车晕浪、四时感冒、发热头痛。

10、霍香正气丸: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用于外感风寒。

症见内伤湿滞、头痛晕重、玩腹胀痛、呕吐泄泻;肠胃型感冒。

清热中成药:1、牛黄解毒片: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

用于火热内盛。

症见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2、三黄片: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用于三焦热盛。

症见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齦出血、心烦口渴、尿赤便秘。

3、龙胆泻肝丸:功效主治: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或肝经湿热下注证。

①肝胆实火上炎证,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②肝经湿热下注证,症见:阴肿、阴痒、筋痿、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4、左金丸:功效主治:泻火,疏肝,和胃,止痛。

解表类中成药

解表类中成药

解表类中成药表实感冒冲剂【组成】麻黄、紫苏叶、葛根、防风、白芷等。

【功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用于感冒病风寒表实证候,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注意事项】汗出勿令太过,忌油腻,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0~20g,每日2~3次,儿童酌减。

【剂型及规格】冲剂:每袋10g。

表虚感冒冲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葛根等。

【功能】散风解肌,和营退热。

【主治】用于感冒病外感风寒表虚证候,发热恶风,有汗头痛项强,咳嗽痰白,鼻鸣干呕,苔薄白,脉浮缓。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油腻。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0~20g,每日2~3次,服后多饮热开水或稀粥,覆被保暖,取微汗,不可发大汗,慎防重感。

【剂型及规格】冲剂:每袋重10g。

小青龙合剂(冲剂、口服液)【组成】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等。

【功能】解表祛痰,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风寒表证未解,水饮内停,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喘息,痰多而稀。

【注意事项】本药辛温偏燥,对壮热燥咳、咯血,肺痈,有热证表现者不宜使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合剂一次10~20ml,每日3次,空腹热开水冲服,用时摇匀。

冲剂,每次1袋,每日2~3次。

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3次。

【剂型及规格】合剂:瓶装,每瓶100ml。

冲剂:每袋13g。

口服液:每支10ml。

九味羌活丸(冲剂)【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等。

【功能】解表除湿,清热止痛。

【主治】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口干,肢体酸痛。

【用法及用量】口服:水丸,每次6~9g,每日1~2次,空腹服。

【注意事项】阴虚气弱者慎用。

【剂型及规格】水丸:每500粒重31g,每袋18g。

冲剂:每袋5g。

川芎茶调丸(口服液、袋泡剂)【组成】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等。

【功能】疏风解表止痛。

【主治】主治外感头痛,鼻塞,恶寒,发热。

【注意事项】久病气虚、血虚,或因肝肾不足,阳气亢盛等所致的头痛均不适用。

临床常用中成药分类介绍讲解

临床常用中成药分类介绍讲解

清热解 火毒热盛证 局部红肿热痛、疮疡 双黄连合剂、
毒类
疔毒、便秘
银黄颗粒、板
蓝根颗粒
清热祛 湿热 湿类
湿热淋痛、湿热黄疸、茵栀黄口服液、
痢疾泄泻
复方黄连素片
分类 名称
功用
适应症
注意事项
清热 *牛黄上清丸 泻火
黄连上清丸
*清胃黄连片
清热 *牛黄解毒丸 解毒 (雄黄)
*双黄连口服 液 银黄片
*板蓝根颗粒
外感表证兼热结 便秘,或湿热泻 痢
防风通圣丸、葛根芩 连丸
体质素虚、兼感 玉屏风散、参苏丸 外邪
分 名称 类
辛 *感冒清热
温 颗粒
解 表
*正柴胡饮
颗粒
*荆防颗粒
*九味羌活

辛 *银翘解毒
凉片
解 表
*感冒退热
颗粒
羚羊感冒 片
*桑菊感冒

功用
适应症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风寒感冒
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外感风寒, (专治风寒感冒发热)头痛
感冒类、咳嗽类、积滞类、厌食类、脾 虚泄泻类
一、内科用药
(一)解表剂 作用:发汗解表 适应证:表证: 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 全身不适为主要特征。 常见病: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 服用注意:服药后,宜以遍身微汗为度,切忌大汗,并注意避 风邪,以免再次感冒。 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油腻鱼虾海鲜类食物。 不宜自己选择用药的人群 1、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者;2、感冒病情重者; 3、感冒病程中出现并发症者;4、慢性疾病患者感冒; 5、儿童、老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感冒
常用解表剂分类 (12味)
分类 辛温 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方法
着色法:原理为碘与淀粉遇汗液产生紫色反应
指标:放大镜下观察大鼠足跖部着色点(汗点)数量
阳性药:毛果芸香碱
桂枝汤煎剂(桂枝合剂)能增加正常大鼠足跖部的汗腺分泌,抑制安痛定所致的汗腺分泌亢进和拮抗阿托品引起的汗腺分泌减少。
解热作用
本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解热作用,以辛凉解表剂解热作用较强。
发汗或促进发汗→热量从汗而出→体温↓(对症)
第一部分解表类中成药分类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何为解表剂?
解表剂的分类
解表剂的药理作用
一、何为解表剂?
解表剂(即指解表类中成药)是以麻黄、桂枝、荆芥、防风、桑叶、菊花、柴胡、薄荷、豆豉等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中成药。属于“八法”中“汗法”的范畴。
临床辨证要点: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脉浮等。
药物释放的顺序一般为:冲剂、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使用时可根据病情缓急选择不同剂型。
丸、片剂吸收慢而作用持久,适用于轻、慢性病者;冲剂、散剂、胶囊剂吸收较快,适用于急性起病;浸膏剂通常以滋补为主;冲剂多以温服为宜。
糖尿病患者注意选用无糖剂型。
三、针对特殊人群选择解表剂
小儿感冒:大致可分风寒、风热、暑邪三型。风寒感冒:至圣保元丹;风热感冒:妙灵丹;感冒夹滞(内有食滞,复感外邪):小儿百寿丹;感冒夹湿:香苏正胃丸;感冒夹惊:牛黄镇惊丸;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小儿感冒冲剂。
代表成物:防风通圣丸、双清口服液等。
三、解表剂的药理作用
发汗作用
解热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镇痛、镇静作用
抗炎作用
调节免疫作用
其它作用
发汗作用
“解表法即汗法”,绝大多数解表药都有一定的发汗作用,特别是辛温解表剂。
发汗的意义:
发汗是人体散热的方式之一
通过发汗排出体内少量代谢产物(包括毒素),推测解表药可通过发汗将皮下血管内的异物排出体外,以减少抗原数量,这在感染性疾病早期有其意义。
晚期:增生(肉芽组织形成)
动物炎症模型:
急性炎症:角叉菜胶、鲜鸡蛋清、甲醛→大鼠足肿胀
二甲苯→小鼠耳肿胀
慢性炎症:大鼠棉球肉芽肿
九味羌活口服液能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和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
风热清口服液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对组胺或二甲苯所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抑制作用。
*上呼吸道感染
*风热感冒者慎用
*孕妇慎用
正柴胡饮颗粒:柴胡、防风、生姜、赤芍、陈皮、甘草
*表散风寒,解热止痛
*外感风寒
*感冒:外感风寒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流涕,无汗,咽痒,咳嗽,四肢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流感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肿瘤发热和骨折发热
*风热感冒慎用
荆防颗粒(合剂):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茯苓、枳壳、甘草
代表成药:九味羌活丸、柴连口服液
祛暑解表
祛暑解表类中成药具有祛除暑热或暑湿,解除表证的作用,主要用于外感暑热/暑湿所致感冒。
代表成药:藿香正气水(颗粒、片、合剂、口服液、滴丸、胶囊、软胶囊)、暑湿感冒颗粒、暑热感冒颗粒等。
解表消食
解表消食类中成药具有解表祛邪,消食导滞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外感,脾胃不健,乳食停滞之证。
特点是热证多于寒证。同时因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神气怯弱,故多夹痰浊、夹积滞、夹惊抽,表现为:咳嗽,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有时惊抽。治疗时多加用祛痰止咳药、消食导滞药、安神镇惊药。
老人及虚人感冒:老人及素来体弱多病之虚人,因体弱卫外不固,易反复感邪,经常发作,缠绵难愈。应在祛邪同时,酌加扶正之品,如:参苏丸、玉屏风颗粒等。使用发汗力较强的中成药用药剂量应酌减。
风热清口服液可对抗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正常小鼠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DCH)和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免疫功能低下,还可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非特异性吞噬功能。
其它作用
咳、痰是表证常见症状。柴连口服液能延长氨水所致小鼠咳嗽反应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金莲清热冲剂可使酚红分泌增加,使氨水刺激小鼠产生咳嗽的潜伏期延长,咳嗽次数减少。
*上呼吸道感染
*有药疹的报道
*与环孢素A同用,可能引起环孢素A血药浓度升高
感冒疏风丸:麻黄绒(炙)、桂枝、白芍(酒炙)、苦杏仁、桔梗、防风、独活、紫苏叶、谷芽(炒)、生姜(捣碎)、大枣(去核)、甘草
*散寒解表,宣肺止咳
*风寒感冒
*感冒: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恶寒发热,咳嗽气促,头痛,塞,鼻流清涕,骨节痛,四肢倦怠,舌苔白,脉浮紧
女性经期感冒:若属风热感冒或为流感时势必用寒凉之品,此时不可为求速而盲目加大用量,以免寒邪内生,冰伏于胞宫,致经行不畅或痛经。此时配合小柴胡片效果较好。
女性孕期感冒:最安全简便的方法就是在家休养、多喝白开水、保证营养补给,调整身体提高免疫力,直至感冒不治而愈。孕期可用的感冒药(使用时仍应谨慎):风寒感冒,感冒软胶囊;风热感冒,银黄片、双黄连等;流感,板蓝根冲剂;暑热感冒,藿香正气软胶囊;感冒缠绵日久:小柴胡冲剂。
代表成药:小儿至宝锭
扶正解表
扶正解表类成药具有解表兼以扶正的作用,适用于体质素虚又感外邪而致的表证。
此时既要解表,又虑正虚,所以常用补益或助阳药与解表药配合组成方剂,使表证得解。
代表成药:荆防败毒丸、人参败毒胶囊、参苏丸(胶囊)、玉屏风散(颗粒)。
表里双解
表里双解类成药具有表里同治,内外分解作用,适用于表里同病之证。
抗炎机制
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组胺或其他炎性介质生成或释放;增强肾上腺皮质内分泌轴功能;清除自由基调节免疫作用
羚翘解毒丸可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
参苏丸能对抗环磷酰胺所致小鼠的免疫功能低下,并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莲花清瘟胶囊可抑制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血中CD4+和CD4+/CD8+下降,升高肺组织γ-干扰素含量。
药不对证的后果:
对虽有体温升高但属中医风寒束表或风寒束肺的患者,使用清热解毒类注射液治疗,可使患者卫阳闭束、表寒不解,反出现寒战、发热、体温上升的情况。
对素体阳虚或脾胃虚寒的患者使用药性寒凉的注射液,可致寒凝经脉气血,阳气受损,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而出现腰痛、腹痛、呕吐等症。
对无体虚的患者使用补益类注射液则会出现心悸、眩晕、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辛凉解表
辛凉解表类成药具有疏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之证,症见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有汗或汗出不畅,口渴咽痛,咳嗽,苔白微黄,脉浮数等。
代表成药:风热感冒颗粒、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感冒退热口服液、羚翘解毒片等。
解表胜湿
解表胜湿类中成药具有解表除湿的作用,用于外感风寒/风热挟湿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苔白厚或腻,脉濡滑或濡缓等/发热头痛,咽痛,肢体痛,鼻塞,胃纳减退,舌尖红,苔薄或腻,脉浮数等。
实验方法:热板法、醋酸扭体法、机械压迫、光热照射等。
抗感颗粒对腹腔注射冰醋酸所致扭体反应及压痛所致疼痛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藿香正气颗粒灌胃,可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提高热板法试验小鼠痛阈。
九味羌活口服液和颗粒剂灌胃给药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
抗炎作用
炎症病变:早期:渗出(微血管通透性↑→水肿)
五、各类解表剂的用药提示
辛温解表类
辛凉解表类
解表胜湿类
祛暑解表类
解表消食类
扶正解表类
表里双解类
(一)辛温解表类
名称
功能主治
临床应用
用药提示
风寒感冒颗粒:麻黄、桂枝、白芷、防风、紫苏叶、葛根、陈皮、干姜、桔梗、苦杏
仁、甘草
*发汗解表,疏风散寒
*感冒风寒表证
*感冒:外感风寒,卫阳被郁,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头痛,咳嗽,舌淡,苔白,脉浮
藿香正气水、胶囊能抑制家兔、豚鼠等试验动物离体肠肌的自发活动,并能缓解组胺、乙酰胆碱、氯化钡等所致肠肌痉挛。
双黄连粉针剂给大鼠舌下静注可使氯化钡所致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律,并可减少氯化钙所致室颤的死亡率,使室颤恢复窦性心律。
第二部分常用解表类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解表剂应用的注意事项
解表剂的剂型选择
针对特殊人群选择解表剂
*上呼吸道感染上述证候者
*风热感冒及寒郁化热明显者慎用
*本品高血压、心脏病者慎用
感冒清热颗粒(口服液):荆芥穗、防风、紫苏叶、白芷、柴胡、薄荷、葛根、芦根、苦地丁、桔梗、苦杏仁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风寒感冒
*感冒:外感风寒或内有郁热,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女性产后感冒:因产后气血两虚,故应慎用发汗力较强的药,以免再伤气血。
四、解表剂的辨证应用
感冒由于四时受邪不同,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感冒挟暑、感冒挟湿的区分,虚人外感又有气虚外感、血虚外感、阴虚外感、阳虚外感的不同,小儿外感又有感冒挟食、感冒挟惊的不同特点。因此,在选用中成药时必须辨证选药。
如外感风寒者,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小青龙合剂等;若属外感风热者,可选用桑菊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冲剂等;若属感冒挟暑者,可选用藿香正气软胶囊;若属感冒挟湿者,可选用九味羌活丸;若属小儿外感挟食挟惊者,可选用小儿至宝锭丸、小儿七珍丸等;气虚外感选参苏胶囊等。
临床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二、解表剂的分类
辛温解表类
辛凉解表类
解表胜湿类
祛暑解表类
解表消食类
扶正解表类
表里双解类
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类成药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苔白脉浮紧等。
代表成药: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桂枝汤冲剂(合剂)、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