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信号

合集下载

关于差分信号,你需要知道这些

关于差分信号,你需要知道这些

关于差分信号,你需要知道这些差分信号只是使用两根信号线传输一路信号,依靠信号间电压差进行判决的电路,既可以是模拟信号,也可以是数字信号。

实际的信号都是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只是模拟信号用门限电平量化后的取样结果。

因此差分信号对于数字和模拟信号都可以定义。

一个差分信号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差异。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有电压信号都是差分的,因为一个电压只能是相对于另一个电压而言的。

在某些系统里,系统地(GND)被用作电压基准点。

当地当作电压测量基准时,这种信号规划被称之为单端的。

我们使用该术语是因为信号是用单个导体上的电压来表示的。

VDS不是传输速率快,是抗干扰能力强。

有信号时,一棵线电压+V,另一棵线电压-V,接收端获得的信号是两者的差值+V-(-V)=2V。

外界的干扰信号在两棵线中山上的是同样幅度和极性的+v信号,在接收端差值的过程中互相抵消了。

由于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不易出错,可以避免因校验出错引起的重发,从这个意义上说差分信号传输速率。

差分的概念在《模拟电路》课程里已经学习过了。

差分信号是一对大小相等而极性相反的对称信号,差分信号用于传输有用的信号。

共模信号是作用于差分信号线上的一对大小相等极性也相同的信号,共模信号往往来自于外部干扰。

差分信号在接收端是靠差分放大器来检测的。

差分放大器只对两路输入信号之间的差值起放大作用,而对两路输入信号共同对地的电位不起作用。

差分传输的信号能够对外部干扰能够起到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原始的输入信号经过倒相器和缓冲器之后形成一对大小相等而极性相反的差分信号。

对模拟信号,倒相器可以用运算放大器的反相比例放大电路来实。

差分信号

差分信号

差分信号差分信号我们通常认为信号以三种模式沿电路传播:单端、差模或共单模是我们最熟悉的。

它包括介于驱动器与接收器之间的单根导线或走线。

信号沿走线传播并从地返回1。

差模包括介于驱动器与接收器的一对走线(或导线)。

我们一般认为其中一根走线传送正信号而另一根传送负信号,并且大小相等极性相反,没有通过地的返回信号;信号沿一根走线前进并从另外一根返回。

共模信号通常更难于理解。

既可以包括单端走线也可以包括两个(可能更多)差分走线。

同样的信号沿走线以及返回路径(地)或者沿差分对中的两根走线流动。

大部分人往往对共模信号不熟悉,因为我们自己从来不会故意产生它们。

它们通常是由从其它(邻近或外部)源耦合进电路的噪声引起的。

一般来讲,结果最好情况是中性的,最坏情况是具有破坏性的。

共模信号能够产生干扰电路正常运行的噪声,并且是常见的EMI 问题的来源。

优点差分信号相比单端信号有一个显著的缺点:需要两根走线而不是一根,或者两倍的电路板面积。

但是差分信号有几个优点:如果没有通过地的返回信号,地回路的连续性相对就变得不重要了。

因此,假如我们有一个模拟信号通过差分对连接到数字器件,就无需担心跨越电源边界,平面不连续等等问题。

差分器件的电源分割也更容易处理2。

差分电路在低压信号的应用中是非常有益的。

如果信号电平非常低,或者如果信噪比是个问题,那么差分信号可以有效地倍增信号电平(+v-(-v)=2v)。

差分信号和差分放大器通常用于信号电平非常低的系统的输入级。

差分接收器往往对输入信号电平的差敏感,但是常常被设计为对输入的共模偏移不敏感。

因此在强噪声环境中差分信号往往比单端信号有着更好的性能。

考虑差分对的“正”走线。

电流沿走线流动并且必须在一个环路内流动,通常从地返回。

另外一根走线中的负信号也必须在一个环路内流动,通常也从地返回。

这很容易明白如果我们暂时想象一个差分对中的一根走线上的电流保持不变。

另一根走线中的信号必须从某个地方返回并且很清楚返回路径应该是单端信号的返回路径(地)。

差分信号(DifferentialSignal)

差分信号(DifferentialSignal)

差分信号(DifferentialSignal)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Signal)在⾼速电路设计中的应⽤越来越⼴泛,电路中最关键的信号往往都要采⽤差分结构设计,什么另它这么倍受青睐呢?在 PCB 设计中⼜如何能保证其良好的性能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进⾏下⼀部分的讨论。

何为差分信号?通俗地说,就是驱动端发送两个等值、反相的信号,接收端通过⽐较这两个电压的差值来判断逻辑状态“0”还是“1”。

⽽承载差分信号的那⼀对⾛线就称为差分⾛线。

差分信号和普通的单端信号⾛线相⽐,最明显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a.抗⼲扰能⼒强,因为两根差分⾛线之间的耦合很好,当外界存在噪声⼲扰时,⼏乎是同时被耦合到两条线上,⽽接收端关⼼的只是两信号的差值,所以外界的共模噪声可以被完全抵消。

b.能有效抑制 EMI,同样的道理,由于两根信号的极性相反,他们对外辐射的电磁场可以相互抵消,耦合的越紧密,泄放到外界的电磁能量越少。

c.时序定位精确,由于差分信号的开关变化是位于两个信号的交点,⽽不像普通单端信号依靠⾼低两个阈值电压判断,因⽽受⼯艺,温度的影响⼩,能降低时序上的误差,同时也更适合于低幅度信号的电路。

⽬前流⾏的 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就是指这种⼩振幅差分信号技术。

对于 PCB ⼯程师来说,最关注的还是如何确保在实际⾛线中能完全发挥差分⾛线的这些优势。

也许只要是接触过 Layout 的⼈都会了解差分⾛线的⼀般要求,那就是“等长、等距”。

等长是为了保证两个差分信号时刻保持相反极性,减少共模分量;等距则主要是为了保证两者差分阻抗⼀致,减少反射。

“尽量靠近原则”有时候也是差分⾛线的要求之⼀。

但所有这些规则都不是⽤来⽣搬硬套的,不少⼯程师似乎还不了解⾼速差分信号传输的本质。

下⾯重点讨论⼀下 PCB 差分信号设计中⼏个常见的误区。

误区⼀:认为差分信号不需要地平⾯作为回流路径,或者认为差分⾛线彼此为对⽅提供回流途径。

什么是差分信号它是如何定义的

什么是差分信号它是如何定义的

什么是差分信号它是如何定义的一个差分信号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差异。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有电压信号都是差分的,因为一个电压只能是相对于另一个电压而言的。

在某些系统里,系统地被用作电压基准点。

当地当作电压测量基准时,这种信号规划被称之为单端的。

我们使用该术语是因为信号是用单个导体上的电压来表示的。

另一方面,一个差分信号作用在两个导体上。

信号值是两个导体间的电压差。

尽管不是非常必要,这两个电压的平均值还是会经常保持一致。

我们用一个方法对差分信号做一下比喻,差分信号就好比是跷跷板上的两个人,当一个人被跷上去的时候,另一个人被跷下来了- 但是他们的平均位置是不变的。

继续跷跷板的类推,正值可以表示左边的人比右边的人高,而负值表示右边的人比左边的人高。

0 表示两个人都是同一水平。

图1 用跷跷板表示的差分信号应用到电学上,这两个跷跷板用一对标识为V+和V-的导线来表示。

当V+>V-时,信号定义成正极信号图2 差分信号波形和单端等价图2 差分对围绕摆动的平均电压设置成2.5V。

当该对的每个信号都限制成0-5V 振幅时,偏移该差分对会提供一个信号摆动的最大范围。

当用单一5V 电源操作时,经常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当不采用单端信号而采取差分信号方案时,我们用一对导线来替代单根导线,增加了任何相关接口电路的复杂性。

那么差分信号提供了什么样的有形益处,才能证明复杂性和成本的增加是值得的呢?差分信号的第一个好处是,因为你在控制基准电压,所以能够很容易地识别小信号。

在一个地做基准,单端信号方案的系统里,测量信号的精确值依赖系统内地的一致性。

信号源。

差分信号工作原理

差分信号工作原理

差分信号工作原理
话说有一次啊,我去参观一个电子工厂。

那里面各种各样的设备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就好奇地到处瞅,这时候就看到了一些奇怪的线,一问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差分信号线。

咱先说说啥是差分信号呢。

简单来讲呢,就好比两个人一起抬东西。

如果两个人使的力气一样大,朝着一个方向走,那这个东西就稳稳地被抬着走啦。

这就像差分信号里的两个信号,它们大小差不多,方向也一样的时候,就能稳定地传输信息。

要是有一个人突然偷懒或者使反劲了,那可就麻烦了,东西就不稳了。

差分信号也一样,如果两个信号不一样了,那就出问题了。

在这个电子工厂里啊,我看着那些差分信号线,就想象着它们像两个好朋友,一起努力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它们得配合得特别好,不能有一个掉链子。

要是其中一个信号受到了干扰,比如说旁边有个大磁场啥的,就像有人在旁边捣乱,想把这两个好朋友分开。

但是呢,因为它们是一起行动的,所以就不那么容易被干扰。

另一个信号会帮着它,一起对抗干扰。

你看啊,这差分信号就像两个小伙伴,互相扶持,共同完成任务。

它们一起努力,把信息准确地传送到目的地,就像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做一件事情,互相帮忙,才能做得更好。

所以说啊,这差分信号的工作原理呢,其实就跟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

大家一起合作,互相配合,就能把事情做好。

要是有一个人不认真,那就容易出问题。

咱以后不管做啥事儿,也得像差分信号里的两个信号一样,齐心协力,才能成功哦。

嘿嘿。

差分信号

差分信号

误区二
认为保持等间距比匹配线长更重要。在实际的PCB布线中,往往不能同时满足差分设计的要求。由于管脚分 布,过孔,以及走线空间等因素存在,必须通过适当的绕线才能达到线长匹配的目的,但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差分 对的部分区域无法平行。PCB差分走线的设计中最重要的规则就是匹配线长,其它的规则都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 实际应用进行灵活处理。
优点
当不采用单端信号而采取差分信号方案时,我们用一对导线来替代单根导线,增加了任何相关接口电路的复 杂性。那么差分信号提供了什么样的有形益处,才能证明复杂性和成本的增加是值得的呢?
差分信号的第一个好处是,因为你在控制'基准'电压,所以能够很容易地识别小信号。在一个地做基准,单 端信号方案的系统里,测量信号的精确值依赖系统内'地'的一致性。信号源和信号接收器距离越远,他们局部地 的电压值之间有差异的可能性就越大。从差分信号恢复的信号值在很大程度上与'地'的精确值无关,而在某一范 围内。
的优势
单端信号通常总是参照某种“参考”电平。这种“参考”电平可能是一个正值电压也可能是地电压、一个器 件的阈值电压、或者是其它什么地方的另外一个信号。而另一方面差分信号则总是参照该差分线对中的另一方。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信号线(+信号)上的电压高于另一个信号线(-信号)上的电压,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一种逻辑 状态;而如果前者低于后者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另外的一种逻辑状态。
VDS不是传输速率快,是抗干扰能力强。有信号时,一棵线电压+V,另一棵线电压-V,接收端获得的信号是 两者的差值+V-(-V)=2V。外界的干扰信号在两棵线上的是同样幅度和极性的+v信号,在接收端差值的过程中互相 抵消了。由于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不易出错,可以避免因校验出错引起的重发,从这个意义上说差分信号传 输速率更高。

差分信号原理

差分信号原理

差分信号原理差分信号原理是指在信号处理中,利用差分信号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一种原理。

差分信号是指通过对信号进行差分运算得到的新信号,其可以用来观察信号的变化趋势、提取信号中的特征信息等。

在实际应用中,差分信号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通信、控制、图像处理等。

本文将介绍差分信号原理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以及相关算法。

差分信号原理的基本概念。

差分信号是指通过对信号进行差分运算得到的新信号。

其数学表达式可以用下式表示:Δx[n] = x[n] x[n-1]其中,Δx[n]表示差分信号,x[n]表示原始信号。

差分信号可以反映信号在相邻采样点之间的变化情况,可以用来观察信号的变化趋势、提取信号中的特征信息等。

差分信号原理的应用场景。

差分信号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场景之一是在通信系统中。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差分编码调制(Differential Coding)就是一种利用差分信号原理来进行信号调制的技术。

通过对信号进行差分编码,可以有效地抵抗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干扰,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此外,差分信号原理还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中。

在控制系统中,差分信号可以用来观察系统的动态响应,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

在图像处理领域,差分信号原理也被广泛应用。

通过对图像进行差分运算,可以提取图像中的边缘信息,实现图像的边缘检测和特征提取。

差分信号原理的相关算法。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对信号的差分处理,通常会采用一些相关的算法。

其中,最常见的算法之一是差分算法。

该算法可以对信号进行离散差分运算,得到差分信号。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算法,如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M)等,它们都是基于差分信号原理来进行信号处理和编码的。

总结。

差分信号原理是一种在信号处理中广泛应用的原理,通过对信号进行差分运算,可以得到新的差分信号,用来观察信号的变化趋势、提取信号中的特征信息等。

mcu处理差分信号

mcu处理差分信号

mcu处理差分信号
MCU处理差分信号主要涉及以下步骤:
1. 差分信号的生成:首先,需要将原始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

这通常通过差分驱动器或差分放大器完成,它们可以将单端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

2. 差分信号的传输:差分信号通过一对相互绝缘、相互平行的传输线传输。

在理想情况下,每一对传输线上的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反,因此外部电磁干扰产生的共模噪声被抵消,差分信号能够可靠传输。

3. 差分信号的接收:在接收端,差分信号被差分接收器接收并还原为原始信号。

差分接收器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能够有效地抑制共模噪声,并提取出差分信号中的有用信息。

4. 差分信号的解码:在某些应用中,差分信号还需要进行解码。

解码过程取决于编码方式,常见的解码方法包括解码器、逆变器等。

5. 差分信号的处理:处理解码后的差分信号,进行必要的信号处理或控制操作。

这可能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控制算法等。

以上步骤是MCU处理差分信号的基本流程,实际应用中可能因具体需求和设备配置而有所不同。

如有需要,可以咨询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

ddr中的差分信号

ddr中的差分信号

ddr中的差分信号
DDR的差分信号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将信号按照正负两个方向的差异进行传输的信号。

在DDR技术中,一个数据位通常是由两个信号组成的,一个是数据的正向信号,一个是数据的反向信号。

这两个信号的电压随着数据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它们之间还有一个固定的电平差,这个差距就是传输过程中的差分信号。

差分信号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有效地降低信号干扰的影响,特别是在高速传输数据时,差分信号可以降低噪声和串扰的干扰,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差分信号还有其他几个优点:
1.具有高速传输速率
由于差分信号可以降低噪声和串扰的影响,因此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对抗电磁干扰
在高速传输过程中,由于电磁辐射和干扰的影响,信号可能会出
现抖动或失真等情况,但差分信号却可以对这些干扰进行有效的抵抗,从而保证了信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降低功耗
差分信号可以通过控制它们的振幅和相位来控制值线的反转,从
而降低功耗,提高系统的能效性。

4.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差分信号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快的开关速度,可以有效地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DDR中的差分信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号类型,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数据传输速率,降低功耗,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保证数
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
场景,选择合适的差分信号传输技术,以便实现最佳的信号性能。

通信电子中的差分信号处理技术

通信电子中的差分信号处理技术

通信电子中的差分信号处理技术差分信号处理技术是通信电子领域中常用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它可以有效的降低传输中的噪声干扰和提高信号的稳定性。

在通信电子领域中,使用差分信号处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提升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

一、差分信号处理技术的原理差分信号处理技术是基于两个方向相反或相同的信号之间的差异进行信号处理的一种技术方法,它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原理。

1. 相邻信号差值原理差分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将信号差值取出,即两个信号相减,从而得到两个信号之间的差异。

当传输信号中存在噪声干扰时,将两个信号之间的差异传递到后续的信号处理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噪声干扰。

2. 差分模式抑制原理差分信号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抵消信号中的噪声干扰,还可以通过不同信号的排列方式,起到差分模式抑制的效果。

差分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减弱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共模干扰,从而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二、差分信号在通信电子中的应用差分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电子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差分信号驱动器为例,通过改变驱动电磁机的电压差异,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向。

通信电子领域中的常用差分信号处理器包括差分放大器、差分运算放大器、差分ADC、差分驱动输出等。

1. 差分放大器差分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差分信号处理器,它可以将输入信号的两个引脚之间的电压差,转换为差分输出电压。

差分放大器通常被用于增强信号强度、抑制噪声、提高共模抑制比等方面。

2. 差分运算放大器差分运算放大器通常是一种更复杂的差分放大器,它具有更高的增益以及更高的带宽,能够对信号进行更加细致的处理。

差分运算放大器通常被用于实现差分模式输入和差分模式输出,以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差分ADC差分ADC广泛应用于高速模数转换器中,它可以在信号转换过程中抑制干扰信号,提高信号采集的精度和稳定性。

差分ADC 通常采用差分模式输入和单端模式输出,可在大范围内进行信号增强和滤波处理。

差分信号抗干扰原理

差分信号抗干扰原理

差分信号抗干扰原理差分信号抗干扰(Differential Signal Anti-Interference)技术是一种在高速数据传输中抗干扰的方法。

它通过在传输信号中引入两个相反但具有相同幅度的信号,在接收端通过差分方式处理信号,抑制了通信中的干扰信号,提高了信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干扰抵消:差分信号采用了两个相反的信号使得干扰信号的共模部分被抵消。

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共模信号的强度相同但方向相反,它们在接收端被相互抵消。

只有差模部分的信号被接收,从而提高了通信的抗干扰能力。

2.抗电磁干扰:差分信号采用了两个相对的信号,即正信号和负信号。

由于电磁干扰普遍存在于传输线路周围,正负信号在传输线路中的电磁干扰上产生的幅度相等但方向相反,因此干扰信号会在接收端彼此抵消,从而提高了抗电磁干扰能力。

3.提高信号的抗噪声能力:在传输信号过程中,噪声信号往往是随机的,因此正负信号在噪声信号上产生的幅度相等但方向相反。

通过差分方式处理信号,噪声信号在接收端也会彼此抵消,从而提高了信号的抗噪声能力。

4.提高信号的传输带宽:由于正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具有相同的幅度,而干扰信号通常具有不同的幅度。

通过差分方式处理信号,可以使接收端只接收到差模部分的信号,从而提高了信号的传输带宽。

差分信号抗干扰技术在现代高速数据传输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差分串行接口中(如USB、HDMI等),差分信号抗干扰技术被用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医疗设备、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中,差分信号抗干扰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信号传输中。

总体而言,差分信号抗干扰技术通过引入正负信号、差模处理等方式,在高速数据传输中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它可以有效地抵消共模干扰、电磁干扰和噪声干扰,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信号的传输带宽。

在现代通信技术和电子设备中,差分信号抗干扰技术已成为一种常用和重要的技术手段。

差分信号基础知识

差分信号基础知识

差分信号1概述差分传输是一种信号传输的技术,区别于传统的一根信号线一根地线的做法,差分传输差分信号(4张)在这两根线上都传输信号,这两个信号的振幅相等,相位相反。

在这两根线上的传输的信号就是差分信号。

信号接收端比较这两个电压的差值来判断发送端发送的是逻辑0还是逻辑1。

在电路板上,差分走线必须是等长、等宽、紧密靠近、且在同一层面的两根线。

2简介含义差分信号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差异。

差分信号又称差模信号,是相对共模信号而言的。

我们用一个方法对差分信号做一下比喻,差分信号就好比是跷跷板上的两个人,当一个人被跷上去的时候,另一个人被跷下来了- 但是他们的平均位置是不变的。

继续跷跷板的类推,正值可以表示左边的人比右边的人高,而负值表示右边的人比左边的人高。

0 表示两个人都是同一水平。

图1 用跷跷板表示的差分信号应用到电学上,这两个跷跷板用一对标识为V+和V-的导线来表示。

特点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有电压信号都是差分的,因为一个电压只能是相对于另一个电压而言的。

在某些系统里,"系统地"被用作电压基准点。

当'地'当作电压测量基准时,这种信号规划被称之为单端的。

我们使用该术语是因为信号是用单个导体上的电压来表示的。

另一方面,一个差分信号作用在两个导体上。

信号值是两个导体间的电压差。

尽管不是非常必要,这两个电压的平均值还是会经常保持一致。

可以想象,这两个导体上被同时加入的一个相等的电压,也就是所谓共模信号,对一个差分放大系统来说是没有作用的,也就是说,尽管一个差分放大器的输入有效信号幅度只需要几毫伏,但它却可以对一个高达几伏特的共模信号无动于衷。

这个指标叫做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CMRR),一般的运算放大器可以达到90db以上,高精度运放甚至达到120db。

因为干扰信号一般是以共模信号的形式存在,所以差分信号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放大器系统的信噪比。

优点当不采用单端信号而采取差分信号方案时,我们用一对导线来替代单根导线,增加了任何相关接口电路的复杂性。

差分信号 电压

差分信号 电压

差分信号电压
差分信号是指由两个相对电位不同的信号构成的信号对。

在电路和通信系统中,差分信号常用于减少干扰、提高信号完整性和抗噪性。

以下是有关差分信号电压的详细介绍:
定义:
单端信号:一般的信号都是单端信号,即相对于某个参考电位的电压信号。

差分信号:由两个相对电位不同的信号的差值构成,通常表示为V diff =V1−V2,其中V1V2是两个信号的电压。

优势:
抗干扰性:差分信号在传输中对电磁干扰和噪声的抗性更强,因为干扰往往会影响两个信号的相同方面,而差分信号依赖于差值。

共模抑制:差分信号的差值减小了共模信号(两个信号的相同部分),使得系统更容易抑制这些共模信号。

信号完整性:在长距离传输中,差分信号能够更好地保持信号完整性,减小信号失真。

应用领域:
通信:高速差分信号在数据传输中常用于降低时延、提高数据速率。

模拟电路:在一些放大器和传感器接口中,采用差分信号可以提高信噪比。

数字信号处理:在差分信号的处理中,常用在差分放大器和差分放大输入的ADC(模数转换器)等。

电压表示和分析:
差分电压:
表示差分信号的电压,是两个信号电压之差。

共模电压:
表示共模信号的电压,是两个信号电压之和的一半。

总体而言,差分信号在电子系统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对抗噪声、提高传输质量和增强信号完整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差分信号原理

差分信号原理

差分信号原理
差分信号原理是一种用于降低噪声和提高信号质量的常见方法。

它基于一个简单的原理,即通过比较两个信号的差异来减少共同的噪声分量。

在信号传输或接收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如电磁辐射、串扰、毛刺等。

这些噪声会降低信号的质量,使其变得难以辨识和处理。

差分信号原理的作用就是通过将信号与一个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减少噪声的影响,从而使得信号变得更容易解读和分析。

具体而言,差分信号原理通过将两个信号相减来获得差分信号。

这两个信号通常是紧密相关的,其中一个为主要信号,另一个为参考信号。

由于两个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噪声和干扰是相同的,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被认为是主要信号中所包含的有效信息。

通过提取这个差异信号,就可以滤除噪声和干扰,只保留信号的有效部分。

差分信号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通信领域,差分编码技术被广泛用于数字通信中的数据传输,可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

在音频处理中,差分信号原理可用于降低音频信号中的噪声和杂音。

在图像处理中,差分图像可以用于边缘检测和图像增强等应用。

总之,差分信号原理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信号处理方法,通过比较两个信号的差异来减少共同的噪声分量,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差分信号

差分信号

1 简介简介简介简介无屏蔽双绞线(UTP),比如超五类线(Cat-5e),最初主要设计用于局域网(LAN)传输,因为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较低的成本,现已成为其他许多信号传输应用的经济型解决方案。

标准的Cat-5e 线缆中有4 对双绞线,在宽带视频信号的传输系统中,可以采用 4 对双绞线中的3对来传输RGB(红、绿、蓝)的电脑视频信号或YPbPr(亮度和两个色差)的高清分量视频信号。

所需的水平和垂直同步脉冲可以在视频信号消隐间隔中嵌入,也可以在3对双绞线中作为差分信号的共模来传输。

目前,模拟宽频带视频信号主要有RGB信号和高清分量视频信号(YPbPr)量大类。

这些信号在使用标准的四对差分对的UTP 传输线来进行长距离传输时会产生信号质量下降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传输的“表皮效应”而产生的非线性的带宽限制,从而导致信号弥散和信号的高频成分丢失。

这会使图像的锐度降低,并产生拖尾现象。

另外,由于电缆阻抗损耗引起的低频信号衰减会降低图像的对比度。

还有,由于双绞线扭曲率的不一致会导致三路差分对的传输线长度的不同,从而使三路接收信号的延时不一致,造成图像出现颜色误差。

为了解决以上几个问题,ADI 公司提出了基于UTP 视频传输的自动补偿系统的参考设计,可以针对这些问题来自动进行EQ 补偿和Skew补偿。

22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本参考设计整体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发送端(Driver Board)和接收端(Receiver Board)。

视频信号通过VGA 接口进入发送端,将单端的RGB 信号调理为差分信号,并将行/场同步信号调制为信号的共模,然后通过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线来进行长距离传输(通常使用非交叉式网线Cat-5e 即可)。

接收端需要将差分信号转化为单端信号,同时提取行/ 场同步信号。

由于长距离的传输会产生信号衰减和RGB信号不同步的问题,所以在接收端还需要进行EQ补偿和Skew补偿。

差分信号及设计规则

差分信号及设计规则

差分信号及设计规则差分信号是一种常用的传输信号方式,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经常会遇到。

差分信号所谓差,是指信号以两个正交的波形同时传输,通过差分方式来传输信息,而不是使用单一的信号线。

差分信号的优势在于其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高等特点,因此在高速数据传输、模拟信号传输以及消除共模干扰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设计差分信号电路时,需要遵循一些设计规则,以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

首先,差分信号的设计规则包括信号的源和负载的匹配。

在差分信号传输过程中,源端和负载端的阻抗要相等,这样才能实现差分信号的完美传输。

此外,差分信号的信号源和信号负载的共模电容要保持匹配,这样可以减小共模干扰的产生。

其次,差分信号电路的耦合电容要合理选择。

对于差分信号电路中的耦合电容,应根据传输速率和信号的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数值。

耦合电容的数值太小会导致信号衰减,而数值太大则会影响信号的传输速率。

此外,差分信号电路的布线也需要注意一些规则。

布线的时候应将差分信号线路尽量排列在一起,保持同样长度,以减小差分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同时,布线过程中需要注意距离差分信号线路的其他信号线的距离,以防止干扰信号对差分信号的影响。

另外一个重要的设计规则是差分信号线路的终端匹配。

差分信号线路上的终端需要匹配差分信号的阻抗,通常我们使用差分线路终端匹配电路或者差分传输线终端电阻来实现阻抗匹配。

阻抗的不匹配会导致信号的反射和衰减,影响差分信号的传输质量。

此外,差分信号电路中还需要注意信号的功率管理。

差分信号的功率要适中,过小会导致信号的衰减和噪声的影响,过大则会增加功耗和系统的热量。

因此,在设计差分信号电路时需要合理选择功率,以满足设计要求。

最后,差分信号电路的地与电源的布局也需要特别关注。

地与电源的布局应尽量分离,避免共模干扰。

尤其是在高速传输系统中,将差分信号电路与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等进行分离布局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共模噪声。

综上所述,差分信号的设计规则对于差分信号传输质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差分信号的作用

差分信号的作用

差分信号的作用
差分信号是指两个信号之间的差值,它在电子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差分信号可以用来消除共模干扰,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同时还可以用来进行信号放大和滤波等操作。

在电子电路中,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干扰,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共模干扰。

共模干扰是指两个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相同的干扰信号,这种干扰信号会被同时加到两个信号上,从而导致信号的失真和误差。

为了消除共模干扰,可以使用差分信号。

差分信号是由两个信号的差值构成的,因此它不受共模干扰的影响,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除了消除共模干扰外,差分信号还可以用来进行信号放大和滤波等操作。

在信号放大中,差分信号可以通过差分放大器进行放大,从而提高信号的幅度。

在信号滤波中,差分信号可以通过差分滤波器进行滤波,从而去除信号中的高频噪声和干扰信号。

差分信号还可以用来进行数据传输。

在差分传输中,数据信号被编码成差分信号,然后通过传输线路进行传输。

由于差分信号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距离,因此差分传输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传输场合,如USB、HDMI、以太网等。

差分信号在电子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消除共模干扰,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同时还可以用来进行信号放大和滤波等操作。

差分信号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还可以为各种数据传输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传输方式。

FPGA之差分信号

FPGA之差分信号

FPGA之差分信号本⽂转载⾃: MYMINIEYE微信公众号1.差分信号简介1.1差分信号区别于传统的⼀根⼀根地线的做法,差分传输在两根线上都传输信号,这两个信号的振幅相同,相位相反,在这两根线上的传输的信号就是差分信号。

信号接收端通过⽐较这两个电压的差值来判断发送端发送的逻辑状态。

在电路板上,差分⾛线必须是等长、等宽、紧密靠近、且在同⼀层⾯的两根线。

1.2差分信号的抗⼲扰原理在实际线路传输中,线路存在⼲扰,并且同时出现在差分线对上,线路传输⼲扰同时存在于⾛线相同的差分对上,可认为⼀对差分线上所收到的⼲扰是相同的,但是两根传输线之间的电压差是不变的,因此差分信号有较强的抗⼲扰能⼒。

2.Xilinx7系列IO实现差分信号2.1特点Xilinx7系列的HR和HPbank,每个bank有50个I/O管脚,每个I/O管脚都可配置成输⼊、输出。

每个bank的⾸尾管脚只能作为单端I/O,其余48个I/O则可配置成24对差分I/O。

在差分信号的实现过程中,管脚分配应选择相应电平标准的bank中除⾸尾以外的其他48个IO。

2.2实现Xilinx7系列的差分信号的实现主要通过IBUFDS、OBUFDS、IOBUFDS等原语的调⽤,在程序中直接进⾏原语的例化,以IBUFDS和OBUFDS为例:2.2.1IBUFDSIBUFDS:⽤于将差分输⼊信号转化成标准单端信号,且可加⼊可选延迟。

在IBUFDS原语中,输⼊信号为I、IB,⼀个为主,⼀个为从,⼆者相位相反。

源码仿真结果2.2.2OBUFDSOBUFDS:将标准单端信号转换成差分信号,输出端⼝需要直接对应到顶层模块的输出信号,和IBUFDS为⼀对互逆操作。

源码仿真结果3.GOWIN⾼云IO实现差分信号3.1特点与xilinx7系列相⽐Gowin⾼云半导体FPGA产品所有分区都⽀持差分输⼊,所有分区⽀持模拟LVDS差分输出,但需要使⽤外部⽹络,模拟LVDS差分输出使⽤外部电阻匹配和差分LVCMOS缓存输出实现,特定分区⽀持真LVDS差分输出和差分输⼊匹配。

差分信号

差分信号

差分信号差分传输是一种信号传输的技术,区别于传统的一根信号线一根地线的做法,差分传输在这两根线上都传输信号,这两个信号的振幅相等,相位相差180度,极性相反。

在这两根线上传输的信号就是差分信号。

传输一个信号用两根线,信号接收端比较这两个电压的差值(用差分放大器实现)来判断发送端发送的是逻辑0还是逻辑1。

在电路板上,差分走线必须是等长、等宽、紧密靠近、且在同一层面的两根线。

差分信号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差异。

差分信号又称差模信号(两个信号的振幅相等,相位相差180度,极性相反),是相对共模信号(两个信号的振幅相等,相位相同,极性相同)而言的。

为了说明差分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及放大差模信号的能力,常用共模抑制比作为一项技术指标来衡量,其定义为放大器对差模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Aud与对共模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Auc之比,称为共模抑制比,英文全称是Common Mode Rejection Ratio,因此一般用简写CMRR来表示,符号为Kcmr,单位是分贝db。

差模信号电压放大倍数Aud越大,共模信号电压放大倍数Auc越小,则CMRR越大。

此时差分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越强,放大器的性能越优良。

当差动放大电路完全对称时,共模信号电压放大倍数Auc=0,则共模抑制比CMRR→∞,这是理想情况,实际上电路完全对称是不存在的,共模抑制比也不可能趋于无穷大。

差分放大器影响共模抑制比的因素◇ 电路对称性——电路的对称性决定了被放大后的信号残存共模干扰的幅度,电路对称性越差,其共模抑制比就越小,抑制共模信号(干扰)的能力也就越差。

◇ 电路本身的线性工作范围——实际的电路其线性范围不是无限大的,当差模信号超出了电路线性范围时,即使正常信号也不能被正常放大,更谈不上共模抑制能力。

实际电路的线性工作范围都小于其工作电压,这也就是为什么对共模抑制要求较高的设备前端电路也采用较高工作电压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分信号我们中的大部分都能直观地理解信号是如何沿导线或走线传播的,即便我们也许对这种连接方式的名称并不熟悉——单端模式。

术语“单端”模式将这种方式同至少其它两种信号传播模式区分开来:差模和共模。

后面两种常常看起来更加复杂。

差模差模信号沿一对走线传播。

其中一根走线传送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信号,另一根传送一个严格大小相等且极性相反(至少理论上如此)的信号。

差分与单端模式并不像它们乍看上去那样有很大的不同。

记住,所有信号都有回路。

一般地,单端信号从一个零电位,或地,电路返回。

差分信号的每一分支都将从地电路返回,除非因为每个信号都大小相等且极性相反以至于返回电流完全抵消了(它们中没有任何一部分出现在零电位或地电路上)。

尽管我不打算在专栏中就这个问题花太多时间,共模是指同时在一个(差分)信号的线对或者在单端走线和地上出现的信号。

对我们来说这并不容易直观地去理解,因为我们很难想象怎样才能产生这样的信号。

相反通常我们不会产生共模信号。

通常这些都是由电路的寄生环境或者从邻近的外部源耦合进电路产生的。

共模信号总是很“糟糕”,许多设计规则就是用来防止它们的发生。

差分走线尽管看起来这样的顺序不是很好,我要在叙述使用差分走线的优点之前首先来讲述差分信号的布线规则。

这样当我讨论(下面)这些优点时,就可以解释这些相关的规则是如何来支持这些优点的。

大部分时候(也有例外)差分信号也是高速信号。

这样,高速设计规则通常也是适用的,尤其是关于设计走线使之看起来像是传输线的情况。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仔细地进行设计和布线,如此,走线的特征阻抗在沿线才能保持不变。

在差分对布线时,我们期望每根走线都与其配对走线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在最大的可实现范围内,差分对中每根走线应该具有一致的阻抗与一致的长度。

差分走线通常以线对的方式进行布线,线对的间距沿线处处保持不变。

通常地,我们尽可能将差分对靠近布线。

差分信号的优点“单端”信号通常参考到某些“参考”电位。

这有可能是正的或者是地电压,一个器件的门限电压,或者另外某处的信号。

另一方面,差分信号仅参考到与其配对信号。

也就是说,如果一根走线(正信号)上的电压比另外一根走线(负信号)高,我们就得到了一个逻辑状态,如果是低,我们就得到另外一个逻辑状态(见图1)。

这样有几个好处:时序可以更精确地定义,因为控制一对信号的交点比控制一个关于其他参考电压的绝对电压容易。

这也是走线要精确等长的原因之一。

任何在源端所进行的时序控制都可以让步,如果信号在不同的时间到达另一端。

进一步来讲,如果线对的远端信号没有精确相等且极性相反,共模信号就可能产生并将导致信号时序与EMI问题。

因为除了自身,差分信号没有参考任何其它信号,并且信号交叉的同步可以更有力地控制,差分电路通常可以运行在比类似的单端电路更高的频率上。

因为差分电路对两根走线(两者的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反)上信号的差作出响应,得到的净信号两倍于(可比的环境噪声)任一单端信号。

因此在其它条件等同的情况下,差分信号有着更大的信噪比及性能。

差分电路对线对信号之间的电位差敏感。

但是(相对地)对线上与其它参考电压相比(特别是地)的绝对电位不敏感。

因此,相对而言,差分电路对诸如地弹、其它存在于电源和/或地平面的噪声信号以及可能出现在每一根走线中相等的共模信号这样的问题不敏感。

差分信号对EMI和串扰略微免疫。

如果线对走得很近,这样任何外部耦合噪声将相等地耦合进线对。

这样一来耦合噪声就变成“共模”噪声,而电路对此是(理论上)免疫的。

如果导线是“缠绕”(比如双绞线)的,那么对噪声的免疫性就更好。

因为我们不能方便地将印制板上的差分走线缠绕起来,把它们尽可能地靠近走线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紧挨着布线的差分对彼此紧密耦合。

这种互耦减少了EMI辐射,特别是与单端走线相比。

你可以把这个认为是每根走线的辐射彼此大小相等且极性相反,这样彼此的输出就相互抵消了,就像在双绞线中一样!差分走线彼此越靠近,耦合越强,EMI辐射的可能性就越小。

缺陷差分电路的主要缺陷是走线的增加。

因此,如果你的应用中这些优点没有一个是特别重要的,那么就不值得为差分信号以及附带的布线考虑增加面积。

但是如果这些优点在你的电路中产生了显著的性能差异,那么增加的布线面积就是我们付出的代价。

重要结论差分线彼此耦合。

这种耦合影响了走线的对外阻抗,因此端接方法(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以及如何计算差分阻抗请参见脚注2)所用的差分阻抗的计算是困难的。

在这里国家半导体有一些参考,Polar Instruments提供了一个独立的计算器(是收费的)可以计算许多不同结构差分走线的差分阻抗。

高端设计工具包也能计算差分阻抗。

但是注意是耦合直接影响了差分阻抗的计算。

差分走线之间的耦合必须在整个线长内保持一致或者阻抗是连续的。

这就是设计规则中“固定间距”的原因。

我们通常认为信号以三种模式沿电路传播:单端、差模或共模。

单模是我们最熟悉的。

它包括介于驱动器与接收器之间的单根导线或走线。

信号沿走线传播并从地返回1。

差模包括介于驱动器与接收器的一对走线(或导线)。

我们一般认为其中一根走线传送正信号而另一根传送负信号,并且大小相等极性相反,没有通过地的返回信号;信号沿一根走线前进并从另外一根返回。

共模信号通常更难于理解。

既可以包括单端走线也可以包括两个(可能更多)差分走线。

同样的信号沿走线以及返回路径(地)或者沿差分对中的两根走线流动。

大部分人往往对共模信号不熟悉,因为我们自己从来不会故意产生它们。

它们通常是由从其它(邻近或外部)源耦合进电路的噪声引起的。

一般来讲,结果最好情况是中性的,最坏情况是具有破坏性的。

共模信号能够产生干扰电路正常运行的噪声,并且是常见的EMI 问题的来源。

优点差分信号相比单端信号有一个显著的缺点:需要两根走线而不是一根,或者两倍的电路板面积。

但是差分信号有几个优点:如果没有通过地的返回信号,地回路的连续性相对就变得不重要了。

因此,假如我们有一个模拟信号通过差分对连接到数字器件,就无需担心跨越电源边界,平面不连续等等问题。

差分器件的电源分割也更容易处理2。

差分电路在低压信号的应用中是非常有益的。

如果信号电平非常低,或者如果信噪比是个问题,那么差分信号可以有效地倍增信号电平(+v-(-v)=2v)。

差分信号和差分放大器通常用于信号电平非常低的系统的输入级。

差分接收器往往对输入信号电平的差敏感,但是常常被设计为对输入的共模偏移不敏感。

因此在强噪声环境中差分信号往往比单端信号有着更好的性能。

相比单端信号(以一个不太精确的受电路板其他位置的噪声的干扰的信号为参考)差分信号(彼此互为参考)的翻转时序可以更精确地设定。

差分对的交叉点定义得非常精确(图1)。

单端信号位于逻辑1 和逻辑0 之间的交叉点受制于(举例)噪声、噪声门限以及门限检测问题等等。

重要假设差分信号的一个重要方面常常被工程师或者设计人员忽略,甚至有时被误解。

我们从两条广为人知的规则开始:(a)电流在一个闭合的环路内流动以及(b)电流在环路内处处相等。

考虑差分对的“正”走线。

电流沿走线流动并且必须在一个环路内流动,通常从地返回。

另外一根走线中的负信号也必须在一个环路内流动,通常也从地返回。

这很容易明白如果我们暂时想象一个差分对中的一根走线上的电流保持不变。

另一根走线中的信号必须从某个地方返回并且很清楚返回路径应该是单端信号的返回路径(地)。

我们说差分对没有通过地的返回信号不是因为不能,而是因为返回信号的确存在并且大小相等且极性相反所以相互抵销了(和为零)。

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从一个信号(+i)返回的信号严格等于,且符号相反,另一个信号(-i),那么它们的和(+i-i)为零,没有电流从任何地方流过(特别是地)。

现在假定信号并非严格相等且极性相反。

设一个为+i1 另一个为-i2。

这里i1 和i2 的值近似但是不等。

返回电流的和为(i1-i2)。

因为不是零,这个增加的电流必须从某个地方返回,推测应该是地。

你说什么?那么让我们假定发送电路发送一对差分信号,严格相等且极性相反。

再假定他们在路径的终点仍然如此。

但是如果路径长度不等会如何呢?如果(差分对中的)一条路径比另外一条长,那么信号在传输到接收器的阶段就不再是严格相等且极性相反了(图2)。

如果信号在它们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变过程中不再是严格相等且相反,没有电流流经地就不再是正确的了。

如果有流经地的电流存在,那么电源完整性就一定成为一个问题,并且可能EMI也会成为一个问题。

设计规则1我们处理差分信号的第一个规则是:走线必须等长。

有人激烈地反对这条规则。

通常他们的争论的基础包括了信号时序。

他们详尽地指出许多差分电路可以容忍差分信号两个部分相当的时序偏差而仍然能够可靠地进行翻转。

根据使用的不同的逻辑门系列,可以容忍500 mil 的走线长度偏差。

并且这些人们能够将这些情况用器件规范和信号时序图非常详尽地描绘出来。

问题是,他们没有抓住要点!差分走线必须等长的原因与信号时序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与之相关的仅仅是假定差分信号是大小相等且极性相反的以及如果这个假设不成立将会发生什么。

将会发生的是:不受控的地电流开始流动,最好情况是良性的,最坏情况将导致严重的共模EMI问题。

因此,如果你依赖这样的假定,即:差分信号是大小相等且极性相反,并且因此没有通过地的电流,那么这个假定的一个必要推论就是差分信号对的长度必须相等。

差分信号与环路面积:如果我们的差分电路处理的信号有着较慢的上升时间,高速设计规则不是问题。

但是,假设我们正在处理的信号有着有较快的上升时间,什么样的额外的问题开始在差分线上发生呢?考虑一个设计,一对差分线从驱动器到接收器,跨越一个平面。

同时假设走线长度完全相等,信号严格大小相等且极性相反。

因此,没有通过地的返回电流。

但是,尽管如此,平面层上存在一个感应电流!任何高速信号都能够(并且一定会)在相邻电路(或者平面)产生一个耦合信号。

这种机制与串扰的机制完全相同。

这是由电磁耦合,互感耦合与互容耦合的综合效果,引起的。

因此,如同单端信号的返回电流倾向于在直接位于走线下方的平面上传播,差分线也会在其下方的平面上产生一个感应电流。

但这不是返回电流。

所有的返回电流已经抵消了。

因此,这纯粹是平面上的耦合噪声。

问题是,如果电流必须在一个环路中流动,剩下来的电流到哪里去了呢?记住,我们有两根走线,其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反。

其中一根走线在平面一个方向上耦合了一个信号,另一根在平面另一个方向上耦合了一个信号。

平面上这两个耦合电流大小相等(假设其它方面设计得很好)。

因此电流完全在差分走线下方的一个环路中流动(图3)。

它们看上去就像是涡流。

耦合电流在其中流动的环路由(a)差分线自身和(b)走线在每个端点之间的间隔来定义。

设计规则2现在EMI 与环路面积已是广为人知了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