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版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版1)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案,共包含10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多个课时。
该教案采用表格版形式,以便于教师查看、备课和教学。
教学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2.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10个单元:单元名称主要内容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运用第二单元分数的认识和运用第三单元角的认识和运用第四单元三角形的认识和运用第五单元四边形的认识和运用第六单元几何图形的投影第七单元小学代数初步第八单元图表初步第九单元时、空、量数的认识和运用第十单元水平与竖直该教案针对每个单元的内容,制定了具体的教学计划和课时安排。
每个课时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内容。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述、演示、互动、实验、游戏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本课程强调兴趣教学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教学评估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和教学效果,本课程设定了各种评估方法,如测验、作业、考试、实验报告等。
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补充训练或课外拓展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版1)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强调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关注和培养。
希望本课程能够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指南和助手,共同提升我国数学教育水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整体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学生将能够:- 理解并掌握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相关知识点;- 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动机。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下册所有数学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整数及其运算- 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 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应用:温度、海拔高度等实际问题第二单元:分数- 概念: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运算: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应用:材料的分配、时间的计算等实际问题第三单元:小数- 概念: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运算: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应用:货币计算、图形面积计算等实际问题第四单元:图形与坐标- 概念:不同图形的特征和名称- 运算:平移、旋转、对称- 应用:图形的绘制和描述第五单元:方程与方程组- 概念: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 运算:解方程- 应用:实际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教学方法- 以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直观形象的实例为切入点,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内容;-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求知欲,培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研究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利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研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 通过日常教学和作业的评价,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 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和集体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教学用具:黑板、彩色粉笔、图形模型、计算器等- 多媒体教学资源:PPT、教学视频等教学安排- 时间:每周5节数学课- 每节课时长:40分钟- 教学顺序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取得良好的进步和成绩。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表格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课 前
准
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备
教学步骤与授课内容
学生活动 个性化建议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出示:因为 2×6=12 所以 2 是 12 的因数,6 也是 12 的因数; 列算式
相互交流 交流
1
教学步骤与授课内容
学生活动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 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动手画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 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 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 -----第 1、2 题。
从最小的自然数 1 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
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9
教学步骤与授课内容
学生活动
1、我们一起找到了 18 的因数,那 2 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只要用 2 去乘 1、乘 2、乘 3、乘 4、…) 那么 2 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学习例题 练习
(2)第 9 页 4 题、
板书设计:
个性化建议
旋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教学 后记
4
(总第 节)
课题
欣赏设计
课型
新授
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
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苏教版
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苏教版)本资料为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5y数的世界(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6页,第13~19题,数的世界(三)。
课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复习,能正确并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用合理的方法计算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题,提高计算能力。
2、使学生能应用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并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难点能用合理的方法计算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题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与其它一、基本练习、板书课题:数的世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完成第13题。
独立完成。
-和+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3、完成第14题。
独立完成计算,展示作业。
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应该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时怎样找公分母?还要注意什么?4、完成第15题。
观察一下,每一题有什么特点?可以用比较简便的方法计算吗?独立完成计算。
说说能简便计算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不能简便运算的说说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二、综合练习、完成第16题。
、是以什么为单位“1”的?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与其它从题中看出数量关系是什么?独立完成解答。
2、完成第17题。
要求“捏成的长颈鹿重多少千克?”实际上是求什么?独立完成解答。
3、完成第18题。
理解题意,了解“陆地”“海洋”“七大洲”。
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怎样求五大洲的总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呢?独立完成解答。
4、完成第19题。
从题中可以看出第三组采集的千克数和谁有关?应该先求出什么?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独立完成计算,说说是怎样算的?三、课堂小结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你认为有什么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板数的世界(3)6. 一个西瓜,王辉吃了13,比爸爸少吃这个西瓜的16。
爸爸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用方程解)课题图形王国、统计世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7~118页,第20~24题,图形王国和统计世界。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蒜叶的生长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和与积的奇偶性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球的反弹高度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六单元圆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计划1、学生基本情况:47 人,其中男生23 人,女生24 人,上学期及格人,占%,优秀/ 人,占/ % ,班平均分,其它情况:五(6)班共有47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
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
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教育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经常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100 %,优秀率达到/ %,班平均达到/ (小学对优秀率,班平均不提目标要求)(3)基本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应用分析能力(4)单元考试8 次(5)作业批改:详批/ 次,略批/ 次,查/ 次(详、略主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1. 简易方程2.折线统计图3.因数与倍数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5.分数加法和减法6.圆7.解决问题的策略8.整理与复习4、教研教改自学活动及主要措施:(1)教研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2)参与集体备课8 次,相互听课20 节,上研究课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3)帮助/ 老师提高教学水平或接受老师指导,或与/ 老师相互帮助。
(4)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提高40分钟课堂效益✍面向全体学生,加强个别辅导。
教学进度和重大活动安排表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简易方程单元大看台: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教版最新五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全册教案
人教版最新五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全册教案目录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观察物体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1.因数和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3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整理和复习探索图形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整理和复习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九、总复习(4课时)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观察物体与统计优秀教案优秀教案九年制义务学校五年级数学教案执教:中山2022年上期优秀教案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课题知识目标教材第2页例1备课人:中山第1课时教学能力目目标标情感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
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三视图,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第二次备课【复习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
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
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第2页例1(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每课教学设计教案(表格版)》完美实用整册教案
最精品部编版人教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学设计〔全册〕课题 观看物体教学内容教材第 2—4 页课时 1 课时本单元以“观看物体”这一探究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 教材解读观看、猜测、试验等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让学生经受观看的过程,生疏到从不同的位置观看物体,所看到教学目标的外形是不同的。
能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看到的简洁物体 的外形。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预习提纲1、借助实物、画图等活动理解并解决简洁的图形问题。
2、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化分组策略。
教学流程学生学习活动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一、独立自学一、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 教师巡察指导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前言: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依据最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细心编辑而成。
有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精品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观看物体学生学习活动教学板块或教师活动二、互动沟通〔一〕整体观看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一样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看并提问:你观看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看,你看到了哪几个面?学生汇报沟通。
2、学生自由走动,观看。
汇报沟通。
3、解释应用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
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学问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
〔二〕分别从三个面进展观看〔出例如1〕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看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外形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看。
2、小组之间相互沟通,然后全班沟通,合作探究为什么能观察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由于我们观看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争辩观看物体〔板书〕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呈现沟通。
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看,所看到的外形是不一三、总结运用1、做教科书例 22、智力玩耍:两个同学为一组做玩耍,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方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DOC范文整理】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信息窗2教学内容《复式条形统计图》重点难点让学生作图、读图、用图,体会数学知识内在之间的联系,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
课前准备体会统计图的不同画法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教学目标1、通过对统计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加深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有更深的理解,建构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统计知识体系。
以统计图知识为主线,让学生作图、读图、用图,体会数学知识内在之间的联系,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情境中回顾,明确目标仓U设情境,弓I起回顾。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的少先队要组织一次活动,计划从野炊、放风筝、爬山、采集标本四项活动中,选择一项作为活动内容。
怎样比较合理地选择那个项目作为活动内容呢?提出问题,明确复习目标谈话:运用统计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在第九单元我们学习了统计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想一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优点?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解决问题,系统构建调查搜集数据,复习制作调查表谈话:如果你是活动组织者,要决定活动内容你打算先做什么?那么我们就设计一个调查表,来调查出我们班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况好吗?谈话:谁能来说一说设计调查表都包括哪些内容?同学们说,他设计的合理吗?在设计调查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如果要调查记录数据,都可以用什么方法?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
谈话:调查后需要干什么?对,要整理一下数据,课前老师已经调查了同学们喜欢的活动。
回顾整理数据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话:想一想整理数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通过制图,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谈话:请同学们根据调查结果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最新)[]
分数乘法(二)
学校
设计者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计算分数乘法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
教学
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
2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2、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提问学生回答)
同桌讨论
小组总结方法
涂一涂
做一做
思考总结,
小组交流
板
书
设
计
分数乘法(一)
4×= 3×=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板
书
设
计
分数乘法(二)
6×= 6×=
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就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课题
分数乘法(二)
学校
设计者
教学
目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大看台:本单元主要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内容。
信息社会已经到来,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标志。
本单元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选择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学习材料,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
本单元分四部分安排:第一部分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用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第二部分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在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的过程中,认识并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第三部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练习,进一步熟悉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其作用;第四段是综合应用相关统计知识开展“蒜叶的生长”的实践活动。
教材安排的例题和练习的统计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此类知识的学习,学会分析数据、获取信息,培养根据数据和折线的走势分析事物、并做出合理推断的能力。
全面析学情: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认识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折线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学习折线统计图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提炼目标点:知识技能: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把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
数学思考: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问题解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统计活动,知道可以通过阅读报刊资料和调查访问等方法获取信息和数据,能选择适当的方式整理和描述数据。
情感态度:积极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时巧划分:本单元共分4课时1.单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2.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3.练习四…………………………………………………………………1课时4.蒜叶的生长……………………………………………………………1课时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单元大看台:这一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2、5和3的倍数的特征,以及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教案(全册)(表格式)
第二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三课时:体积的意义一、导入二、新授:一、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二、新授:1、体积的意义。
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
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
)(板书)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师: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分。
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教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己的体积。
而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部分,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部分。
2、体积单位:(1)、讲: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
(板书)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可以分别写成( 2)、认识立方厘米:出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说明: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谁的体积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3)、认识立方分米:(方法同立方厘米)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1立方分米。
启发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每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
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①出示1立方米的棱长的教具。
观察后总结: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
②认识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
1立方米水约可以装满500个暖瓶。
1立方米的木材约可以做课桌50张。
小结:第四课时:推导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三、总结四、作业: 课后小结(4)、认识立方米: (5)、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橡皮的体积用( ),火车的体积用( ),书包的体积用( )。
XX五年级学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北师大版)
XX五年级学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北师大版)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我班有学生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
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
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数与代数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空间与图形第二、四单元“长方体”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信息窗2 教学内容《复式条形统计图》重点难点让学生作图、读图、用图,体会数学知识内在之间的联系,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
课前准备体会统计图的不同画法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教学目标、通过对统计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加深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有更深的理解,建构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统计知识体系。
2、以统计图知识为主线,让学生作图、读图、用图,体会数学知识内在之间的联系,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
3、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情境中回顾,明确目标、创设情境,引起回顾。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的少先队要组织一次活动,计划从野炊、放风筝、爬山、采集标本四项活动中,选择一项作为活动内容。
怎样比较合理地选择那个项目作为活动内容呢?(学生可能说出调查或统计的方法。
)2、提出问题,明确复习目标谈话:运用统计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在第九单元我们学习了统计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想一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优点?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解决问题,系统构建(一)调查搜集数据,复习制作调查表、谈话:如果你是活动组织者,要决定活动内容你打算先做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先制作调查表)那么我们就设计一个调查表,来调查出我们班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况好吗?2、谈话:谁能来说一说设计调查表都包括哪些内容?同学们说,他设计的合理吗?在设计调查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如果要调查记录数据,都可以用什么方法?3、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
谈话:调查后需要干什么?对,要整理一下数据,课前老师已经调查了同学们喜欢的活动(提供调查表)。
XX五年级学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北师大版范文整理
XX五年级学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北师大版)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我班有学生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
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
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数与代数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空间与图形第二、四单元“长方体”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阳县关市镇盘石完全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授课老师2019年下学期目录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观察物体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1.因数和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3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整理和复习探索图形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整理和复习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打电话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九、总复习(4课时)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观察物体与统计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2)( ),是5的倍数有( ),同时是2、5、3的倍数有( )。
(2)最大的三位偶数是( ),最小的二位奇数是( )。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
【课堂作业】学生独立做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8~12题。
【课堂小结】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2、3、5倍数的特征进行了练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实际上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的收获!【课后作业】1.阅读了解教材第13页练习三后面“生活中的数学”和“你知道吗?”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练习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习内容质数和合数(课本第14页例1及第16页练习四1~3题)。
第8课时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教具运用教学方法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什么叫因数?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新课讲授】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
(学生动手完成)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注意指导。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填写下表)(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板书)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质数:17 29 37合数:22 35 87 93 96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2)汇报: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②用筛选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
【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学生畅谈所得。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质数和合数(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
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④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2)棱的认识。
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①长方体有几条棱?②这些棱可分为几组?③哪些棱的长度相等?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
根据学生汇报后并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请大家把长方体棱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顶点的认识。
课件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分别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师:请你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板书:8个顶点。
指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讨论: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几条棱就可以了?(2)归纳:我们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拓展:老师将长方体横放、竖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具运用正方体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复习导入】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在哪儿?几条棱可以分别分成几组?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什么?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正方体)【新课讲授】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想一想。
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考虑)2.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1)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2)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
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教师问: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
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是对面的面积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用集合圈表示为:教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课堂作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学习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第16 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讲授,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的公式。
2.指导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教具运用正方体木块若干。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复习导入】1.什么叫体积?计量物体的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2.怎样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呢?【新课讲授】1.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教师课件出示一块长方体积木,一块盖房用的大型砖板。
(1)提问:它们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回答:长方体积木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去摆,有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对于大型砖板再用1cm3或1dm3去量就比较麻烦。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较大物体的体积,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
(2)观察操作,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24块1cm3的小正方体木块,任意摆出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把数据填入下表。
学生拼摆,然后填表,集体汇报,老师把有代数性的数字写在表中。
综合与实践探索图形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2.教师举例说明“分类计数探究规律”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综合与实践探索图形板书设计2层:1+(1+2)=4 或1×2+2×1=43层:1+(1+2)+(1+2+3)= 10或1×3+2×2+3×1=104层: 1+(1+2)+(1+2+3)+ (1+2+3+4)=20或1×4+2×3+3×2+4×1=20教学反思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课题分数的意义1备课人中山课时数25 内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教材第45~46页的内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