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城市排水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新石器时代后期至夏商时期 (约公元前25世纪~前11世纪)
城市排水系统相对来说还比较简陋,主要由城内沟渠、 壕池,以及天然河湖共同组成,有的城市已经使用了陶 质排水管道。
Fra Baidu bibliotek
距今4300多年的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是古代城市排水
设施建设的一座丰碑,城内已铺设了陶质排水管道。
偃师商西亳城的考古发掘表明,距 今3000~3500年的商代城市排水系统的 规划建设,比之平粮台古城有较大的进 步和发展。
“十二水窗”,能“视水消长而启闭”,其做法是在出水 口处装一扇木门,门轴装在上游方向,江水低于下水道水 位时,借下水道的水力冲开闸门,使雨水污水顺利排入江 中;江水高于下水道闸门时,借江中水力关闭闸门,阻止 江水倒灌。福寿沟至今仍是赣州旧城区内的主要排水干道。
元大都城不仅充分利用地上水源开渠引水,而且修建了完 善的明渠暗沟排水系统。
刘彝于北宋熙宁年间出任赣州知军,曾规划建设城中街市 和“十二水窗”(即下水道出口闸门)。
他依据城市地形特点、街道布局以及发展趋势,主持建造 了福沟和寿沟两个排水系统,寿沟受城北之水,福沟受城 南之水,纵横纡曲,条贯井然。
福寿沟为合流制下水道,设计断面较大,其宽约0.6~1米、 高约1.6~2米,总长约12.6公里,其中寿沟约1公里,福沟 11.6公里。
(二)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
西周至春秋战国的城市排水系统已逐步完善,下水管道 得到普遍应用,与城内沟渠和城壕一道构成完整的城市 排水系统,将城内污水、雨水及时排到城外的河、湖中。 春秋时期的陶制管道
齐国下水管道青铜兽首接头
临淄齐国故城位于今淄博市临淄区辛店北8公里的齐都 镇,东临淄河,西依系水(泥河),南有牛、稷二山,北为广 阔原野,地势南高北低。
这些排水管道、涵道、沟洫等,与城壕、明渠这些排水 干渠,组成了完善的城市排水、排洪系统。
唐长安城有统一的排水系统,宫禁之中的排水设施最为讲究。
在唐西内苑故址发掘出土一段唐代排水渠,属于地下暗渠, 渠底和渠口铺砖或石,渠壁砌砖。
为防止渠道淤塞,每隔一段安装一组闸门。
第一道闸门由铁条构成直棂窗形,拦阻较大污物;第二道闸 门以布满菱形镂孔的铁板,滤出较小的污物。排水渠道不畅 通时,只要打开闸门附近渠道口部覆盖物,即可进行清理。
汉长安城市水系有昆明、镐、太液等池,均有调洪蓄水的 作用。据估算,仅昆明池即可蓄水3549.7万立方米,相当 于一座中型水库。
汉长安城考古发现
汉长安城直城门北门道发现的排水涵洞。
汉长安城大道之旁都有排水沟洫。
在勘查发掘工作中经常出现五角形或圆形的陶质排水管 道;在高庙北城墙下部发现圆形陶管道;在覆盎门旁边 的城墙底部还保存嵌在城墙夯土内向外倾斜的陶管道, 居中的为五角形,两旁各有一个圆水道;在西安门路面 底下还发掘出砖券涵道,城内宫殿遗址也发现了地下水 道。此外还有渗水井。
东西城墙紧邻河岸,淄河、 系水作为天然护城河,与大城南、 北墙外,小城东、北墙及西墙南 段 挖 筑 的 全 长 11920 米 的 护 城 壕 沟相沟通,构成完整的排水网。
临淄排水系统示意图
据勘探城内设有三大排水系 统,并探明四个排水道口。
(三)秦汉至五代时期 (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
秦咸阳湮灭于历史长河,文献记载欠祥,城址南部毁于 渭河冲刷,已难窥其原貌。
通过对宫殿建筑区考古发掘发现的陶水管道、排水池以 及散水等遗物遗迹,我们仍可以想象当年咸阳城市排水 的完善程度。
汉长安城的排水系统主要由 城壕和明渠组成。
据实测,城外环绕的城壕宽 约8米,深约3米,总长度约 为26000米。
明渠自西向东横贯全城,长 度约为9000米。
由城壕和明渠组成的排水干渠总长约35公里,由此估算城 内河道密度为1公里/平方公里。
明朝有记载的排水干渠有内城的大明壕、东沟与西沟和 通惠河故道,以及外城的龙须沟、虎房桥明沟、正阳门 东南三里河等。
到了清朝,又增辟了一些新的渠道。最主要的是内城沿 东西城墙内侧各开明沟一条、外城三里河以东从大石桥 至广渠门内的明沟、以及崇文门东南横亘东西的花市街 明沟。
紫禁城的排水
• 紫禁城有一套设计完整 的排水方案,在城内挖 掘了一条内金水河,河 水由紫禁城的西北角城 垣外护城河的引入口通 过地下流通渠道,进来 后曲曲折折流到东南角 城垣下的地下出水口流 出故宫。
4条穿城河道为汴、蔡、五丈和金 水4河。
城市大街小巷有明渠暗沟等排水设施,还有凝祥、金明、 琼林、玉津4个池沼。
城市河道密度大、调蓄容量大是宋东京的特点,整个城 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体现了很高的科技水平, 城市排水设施的管理措施也很完备,是古代城市排水的 典范。
赣州古城在宋代中叶形成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福寿沟。
大都城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城市总体布局的规划设计是 同时进行的。排水设施的建造先于或与城市道路、宫殿、 城墙的建设同步。地下排水管道的铺设根据地形,因势利 导,体现了先进的测量、设计和施工水平。
元大都排水涵洞结构复原示意图
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保留 并疏浚了大都城的排水沟渠。
第13讲 中国古代的 城市排水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排水概况 二、中国古代城市的排水管理 三、古代城市排水经验及启示
• 目前发现的距今最早的排水系统位于河南省新郑市 观音寺镇的唐户村,称为新郑唐户遗址。
新郑唐户遗址
这个处于九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原始 村落,拥有一条完整的绕房排水系统。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排水概况
坊市之内,一般在曲、巷之中的小路之下有砖砌的地下排水 道,污水由此流入坊市街道两边的水沟中,再流入城内大街 两旁的明渠内,最后排到城外。
有的坊内修筑了渗井。
(四)宋元明清时期 (公元960~1840年)
东京城水系十分发达,包括3重城 壕、4条穿城河道、各街巷的沟渠 以及城内外湖池。
外城城壕称护龙河,宽80米,深 4.8米,过水断面约372平方米, 长约30公里,里城及宫城的城壕 分别长12公里和5.4公里,3重城 壕总蓄水容量达1765.6万立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